玫瑰三愿赏析
A. 求《玫瑰三愿》词分析 急~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那些已掌握了西洋作曲技巧、力求以艺术报效祖国版的作曲家们来说权,如何运用西方技术理论创作中国人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是他们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况且,从技术理论上升到创作实践并非易事,若想有所突破就是更难上加难了.尽管当时产生了一大批音乐作品,可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审视,真正能够做到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却是屈指可数.的确,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精神信念,还要把词、曲、伴奏等众多音乐本体要素完美地结合到一起.黄自的《玫瑰三愿》便是这样一部具有相当艺术价值的成功之作.
B. 玫瑰三愿用什么颜色表达这首歌的感受
彩色的。《玫瑰三愿》是一首由小提琴协奏、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是黄自先生代表性歌集《春思曲》中的一首代表之作,由近代著名的词学大师龙七作词,《玫瑰三愿》在我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色彩来表达对玫瑰三愿这首歌曲的感受,我认为是彩色的,玫瑰花这一词汇看似重复,但细细品味却感觉增强了句子感叹性的色彩,具有感叹句“主情”的特征,而“青春一饷”是满怀希望的,也是热烈又富有活力的,更是智慧和宁静,又是开心和愉悦难过和悲伤,所以它应是五颜六色,是彩色的。
C. 玫瑰三愿 三愿指什么
1、我愿那,妒来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自
2、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3、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芳华。
《玫瑰三愿》是一首由小提琴协奏、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在这一独唱曲中,黄自先生做到了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等一一与歌词吻合,毫厘不爽的效果,同时还利用和声、伴奏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3)玫瑰三愿赏析扩展阅读: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十分尖锐。淞沪之战结束后,国立音专教师龙七到校园上课。
看到校园内遍地凋零的玫瑰,心中感伤,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歌曲生动描绘了一位柔弱,不甘命运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来,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
D. 玫瑰三愿 指什么
第一愿激动难抑:“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仿佛被摧在即。第版二愿柔肠百转:“权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字字无奈;第三愿急切悲怆:“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情达顶点,音至旋律最高处。“不凋谢”三字减弱渐慢,直跌低音区,托出哀婉不尽的恳求:“好叫我留住芳华。”至此,一个以凄美开篇、隽永结尾的人生咏叹,渐行渐远,飘然而去。
E. 《玫瑰三愿》这首艺术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属于艺术歌曲。
运用五声音阶创作旋律,即体现了古朴高雅的艺术特点,又有强烈的民族特点。
抒发了满腔凄凉与哀怨。
F. 玫瑰三愿,有送别之情吗
玫瑰三愿,有送别之情。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浅析2300字摘要:玫瑰三愿是由黄自先生作曲,龙七先生作词的一首中国艺术歌曲。歌曲将玫瑰花描绘成一位妙龄的少女,作者心痛她,加以送别。
G. 玫瑰三愿词曲作者
《玫瑰三愿》由龙榆生填词,黄自谱曲,是2000年张权的音乐作品,收录在《世纪歌典VOL.2.三四十年代》专辑中。
龙榆生,江西万载人,名沐勋,晚年以字行。在家族中行七,故又自称龙七。别号忍寒居士、风雨龙吟室主、荒鸡警梦室主等,40岁后又自署箨公,1948年后又名元亮。20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早年师从黄侃、陈衍和朱祖谋等名师习诗词及文字音韵学,后遂终身致力于词学研究。
黄自,字今吾,江苏川沙人,毕业于耶鲁大学,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其热心于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代表著作有《热血》、《九一八》、《点绛唇》等。
专辑介绍
《玫瑰三愿》这首歌的词作是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期间的上海。那时东北已经沦陷,日本在上海集结了军舰和飞机,海军陆战队和武装日侨也已经集合在了租界内,到了1月28日的夜里,日军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攻击。彼时的上海人心惶惶,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都遭到了轰炸,甚至有人认为那时“国亡即在”。
战争期间,上海音乐专科学校里依旧在举办音乐会,龙榆生在幕间休息的时候走出剧场,看到栏杆下的玫瑰花已经开始凋谢。短暂而热闹的幕间,无人问津的败花,还有孤独地看向这一切的诗人。花落的无助、美好逝去的落寞和战争危局的迷茫,催生了这首《玫瑰三愿》的词作。
H. 玫瑰三愿你认为是什么颜色
我认为玫瑰三愿是彩色的。
玫瑰花这一词汇看似重复,但细细品味却感觉增强了句子感叹性的色彩,具有感叹句“主情”的特征。而“青春一饷”是满怀希望的,也是热烈又富有活力的,更是智慧和宁静,又是开心和愉悦难过和悲伤,所以它应该是五颜六色,是彩色。
通过对龙榆生作词与黄自谱曲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唱、聆听和感受,不同阅历和心理作用而有着不同的思想感触,在《春思曲》的歌集所蕴含的青春主题基础之上,笔者都认为“青春一饷”为该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并由此而展开后续对艺术处理的一些粗浅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