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江自杀

牡丹江自杀

发布时间: 2023-01-14 10:47:36

A. 谢文东是怎么死的是自杀的么

谢文东原名谢文翰,满族,1887年生于辽宁省宽甸县永甸村。以后全家迁入勃利县碾子河村。抗日 谢文东因购土地欠外债在宽甸县雇用他人绑架同乡张宝堂外孙子为人质,勒索小洋钱4000元。此事张家上告官府,谢文东带家逃到依兰县土龙山(今桦南管辖)。谢文东在土龙山交往广泛。1926年被选为第五保保董。1930年依兰县府任命他为第五保保长兼自卫团长,成为土龙山有势大户。“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很快占领依兰。1933年秋,日军为安置移民强占土龙山,下令收缴农民地照和枪支,谢文东带领民众反抗日军,拒不交枪、交照。因而,引起伪依兰县日本参事官藤本不满,下令撤销谢文东第五保长职务。 土龙山地下共产党,深入各保号召民众组织起来,拿起武器痛击日军。谢文东在这种形势影响下,找第六保长景振卿商议,组建一支农民抗日自卫军。仅几天时间发展成一支2000余人的农民抗日队伍。并于1934年3月9日袭击太平镇伪警察署和商团,缴了敌人的械,毙敌10余人。农民暴动的消息很快传到依兰县城。驻城日本关东军第十师团六十三联队长饭冢朝吾大佐在11日带5辆汽车100余名日伪军来土龙山。谢文东得知情报后派曹子恒、景龙潭等人带领队伍在太平镇西白家沟一带伏击了前来镇压的日伪军。当场击毙饭冢大佐、铃木少尉和俘虏了伪警察大队长盖文义。缴获机枪5挺,步枪10余支,子弹数千发。这次农民起义斗争的胜利,震动了国内外,称为“土龙山事件”。谢文东于12日带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半截河正式编为民众救国军。谢文东自任总司令,景振卿任前敌总指挥,钱学久任参谋长。 1935年春,谢文东队伍与抗联第三军联合攻打方正县城。打死日本警察队长和日警佐、警尉5人,烧毁日本参事官、指导官住宅。缴获枪支弹药和其它物资。 1936年9月将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下编3个师,谢文东任军长。活动于方正、延寿、依兰、勃利、林口等县。多次与日伪军战斗,给敌人很大打击,成为当时松花江下游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 1938年,在日军重兵围剿下,抗联八军的大部分领导牺牲,也有的投降了敌人。部队伤亡很大。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谢文东本人先后有八位亲人被日本兵杀害,他的队伍也只剩下十几个人了。投降 1939年春谢文东在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逆境的时候,投降了日本侵略军,背叛了祖国和人民。 谢文东投降后,曾赴日本东京受到天皇裕仁的召见,无耻地向日本政府表示反省,跪在所谓“忠魂碑”前忏悔谢罪。从此,谢文东充当了日本帝国主义忠实奴才。回到勃利后,日本给谢文东盖了5间砖瓦房,从小五站大义屯划给熟地40垧和牧场,并任其为勃利县日满协和会名誉会长,鸡西城子河煤矿把头和劳工大队长。从此,谢文东便死心塌地靠紧了侵略者,开始欺诈人民群众。1939年在城子河煤矿当把头时,每天只发给工人几元钱,还要扣除各种费用和他的工资。发给部分吸大烟的人的烟份,他也要扣一些,转手高价发横财。1942年实行劳工法,重要产业与军事工程进行强制性摊派劳工。勃利每年出六七百人到煤矿当劳工,劳力不足时还要“抓劳工”下井背煤,冻死、饿死、病死的矿工白骨成堆。清剿 1945年10月谢文东在小五站大义屯,以养病为名打出了国民党的旗帜,组建第五战区中央先遣军第三军,被国民党委任军长。在勃利、桦南等地组建十几个团1500余人。同年11月合江省主席李延禄,以抗日联军的老关系,给谢多次写信,让他认清形势,相信共产党的政策,不要上国民党的当。经过谈判,他阳奉阴违同意将其部收编为三江人民自治军。但他暗地却把队伍调往他地待机叛变。11月下旬国民党特派员武康赶到勃利,策反谢文东,谢遂将队伍改编为国民党“东北第十五集团军第一先遣军”,谢文东被委任上将总司令经常流窜于勃利、依兰、林口、鸡宁(西)等县与共产党和人民为敌。烧杀抢掠,破坏解放区后防根据地。 1946年3月由方强领导的三五九旅部队进驻勃利、桦南后,几次和谢文东交战,谢被打得四处逃窜。但谢文东仍然野心不死。国民党在西三道河子召开的整编会议上,特派员杨义儒以代表国民党东北剿共总司令的名义委任谢文东为合江省保安军第二集团军中将司令官。当谢文东走向“自取灭亡”的时候,共产党为给他一条生路,又派员劝其改邪归正。而谢文东执迷不悟继续与人民为敌到底。 1946年秋,三五九旅和合江军区对谢文东进行围剿,谢无站脚之处,企图窜到牡丹江逃往长春。路经连珠河发现八路军大部队,又返回八道沟,10月流窜到夹皮沟。 1946年11月20日谢文东带领几个人,逃到四道河子至五虎咀子之间的一个小山神庙时,被三五九旅八团五连副连长李玉清和二排长刘书颜所率队伍活捉。勃利县政府于12月3日在勃利县政府门前,召开公审大会,会后在碾子河西岸谢被处决,死年60岁。

B. 二战中日本在中国死了多少日本军官详细资料

侵华战争中死于中国的日军将领(完全版)

以下列出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1945年8月15日止的时间内,死于中国境内的日军将领名单。

姓名 军衔 职务 毙命时间 地点 死因

古贺传太郎 陆军少将(追)骑兵第27联队长 1932.1.9 辽宁 战死

林大八 陆军少将(追)第8联队长 1932.3.1 上海 战死

白川义则 陆军上将 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1932.4.29 上海 遇刺

森秀树 陆军少将(追)关东军靖安游击队联队长 1932.12.16 辽宁 战死

武藤信义 陆军大将 关东军司令官 1933.7.27 沈阳 病死

饭冢朝吉 陆军少将(追)第10师团63联队长 1934.3.10 依兰 战死

田代皖一郎 陆军中将 中国驻屯军司令官 1937.7.15 天津 病死

仓永辰治 陆军少将(追)第3师团第6联队长 1937.8.29 上海 战死

加纳治雄 陆军少将(追)第101师团第101联队长 1937.10.11 上海 战死

浅野嘉一 陆军少将 华北方面军淀泊场监 1937.11.14 天津 战死

仪峨诚也 陆军少将 天津特务机关长 1938.1.24 天津 病死

加藤仁太郎 海军少将(追)朝光丸监督官 1938.7.31 长江 战死

杵村久藏 陆军少将(追)第20师团参谋长 1938.8.2 山西 战死

饭冢国五郎 陆军少将(追)第101师团第101联队长1938.9.3 德安 战死

小笠原数夫 陆航中将 航空兵技术部部附 1938.9.4 孝感 事故

渡久雄 陆军中将 第11师团长 1939.1.2 密山 战死

饭野贤十 陆军少将(追)第106师团第103联队长 1939.3.22 南昌 战死

山田喜藏 陆军少将(追)第16师团第33联队长 1939.5.12 随县 战死

田路朝一 陆军中将(追)第15师团第15步兵团长 1939.6.17 安徽 战死

吉丸清武 陆军少将(追)战车第3联队长 1939.7.4 东北 战死

大内孜 陆军少将(追)第23师团参谋长 1939.7.4 东北 战死

安部克巳 陆航少将(追)第15战队长 1939.8.2 东北 战死

沼田德重 陆军中将 第114师团长 1939.8.12 山东 重伤死

森田彻 陆军少将(追)第23师团第71联队长 1939.8.26 东北 战死

山县武光 陆军少将(追)第23师团第64联队长 1939.8.29 东北 自杀

酒井美喜雄 陆军少将(追)第23师团第72联队长 1939.9.15 齐齐哈尔 自杀

阿部规秀 陆军中将(追)第2混成旅团长 1939.11.7 涞源 战死

内藤正一 陆军中将 第11师团长 1939.11.28 安东 事故

小林一男 陆军少将(追)骑兵第14联队长 1939.12.21 绥远 战死

中村正雄 陆军少将 第5师团第12旅团长 1939.12.25 广西 战死

秋山静太郎 陆军少将 某旅团长 1940.1.23 山东 重伤死

宝藏寺久雄 陆航中将(追)陆军飞行学校校长 1940.2.26 吉林 事故

佐藤谦 陆军少将(追)第33师团第214联队长 1940.3.2 江西 战死

木谷资俊 陆军中将(追)野战重炮第2旅团长 1940.3.20 山西 战死

冈本德三 陆军少将 第23师团参谋长 1940.5.13 齐齐哈尔 被杀

吉川贞佐 陆军少将 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 1940.5.17 开封 遇刺

前田治 陆军中将 第35师团长 1940.5.23 北平 重伤死

藤堂高英 陆军中将(追)独立第14旅团长 1940.6.3 瑞昌 战死

大冢雄彪 陆军中将(追)第一军经理部长 1940.8.5 北平 重伤死

井上官一 陆军少将(追)参谋本部部附 1940.11.28 宜昌 战死

饭田泰次郎 陆军中将(追)第35师团步兵团长 1940.11.28 山东 重伤死

大角岑生 海军上将 南太平洋舰队司令 1941.2.5 中山 事故

须贺彦次郎 海军中将(追)南太平洋舰队高参 1941.2.5 中山 事故

上田胜 陆军少将(追)第37师团227联队长 1941.5.13 山西 战死

大津和郎 陆军中将(追)镇海湾要塞司令 1941.8.10 镇海 战死

楠山秀吉 陆军少将 独立17旅团长 1941.12.3 徐州 事故

山县业一 陆军中将(追)第116师团119旅团长 1941.12.25 安徽 战死

森本秀应 陆军少将(追)兴亚院联络部调查官 1942.3.24 江苏 事故

副岛太郎 陆军少将(追)第24师团90联队长 1942.5.21 锦州 毙命

酒井直次 陆军中将 第15师团长 1942.5.28 兰溪 战死

小川一郎 陆航少将(追)第61战队长 1942.6.28 牡丹江 事故

河源利明 陆航中将(追)第四飞行团长 1942.10.14 南海 事故

冢田攻 陆军上将(追)第11军司令官 1942.12.18 太湖 事故

藤原武 陆军少将(追)第11军高级参谋 1942.12.18 太湖 事故

下田宣力 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第二铁道部监1943.1.26 华北 毙命

浅野克己 陆军少将(追)第23军高级参谋 1943.5.14 广东 战死

仁科馨 陆军少将(追)第40师团第235联队长 1943.6.1 湖南 战死

黑川邦辅 陆军少将(追)第56师团参谋长 1943.6.28 勐定 战死

中园盛孝 陆航中将 第三飞行师团长 1943.9.9 黄浦 战死

小仓尚 陆军中将 筑城本部长 1943.9.10 中国台湾 事故

清野亨作 陆军少将(追)筑城本部陆地测量部课长1943.9.10 中国台湾 事故

布上照一 陆军少将(追)第116师团第109联队长 1943.11.23 常德 战死

中畑护一 陆军少将(追)第3师团第6联队长 1943.11.25 常德 战死

细谷直三郎 陆军少将(追)第1师团工兵第1联队长 1943.12.19 东北 战死

和田纯久 海军少将(追)海南警备府政务局长 1944.2.6 海南 战死

门间健太郎 陆军少将(追)第3师团18联队长 1944.2.29 长江 战死

大桥熊雄 陆军中将(追)华北方面军特务部部长 1944.4.14 北平 毙命

下川义忠 陆军中将(追)第11军第10野战补充队长1944.4.19 应城 战死

横山武彦 陆军中将(追)第62旅团长 1944.6.11 龙游 战死

木村千代太 陆军中将(追)第59旅团长 1944.6.11 河南 战死

小金泽福次郎陆军少将(追)工兵第7联队长 1944.6.19 黑龙江 战死

半田伊之柱 陆军少将(追)铁道兵第2联队补充队长 1944.6.29 东北 毙命

和尔基隆 陆军少将(追)第116师团第120联队长 1944.7.13 衡阳 战死

森玉德光 陆航中将(追)白城子教导飞行团长 1944.7.25 东北 战死

大桥彦四郎 陆军少将(追)第3师团第18联队联队长 1944.7.25 湖南 战死

佐治直影 陆军少将(追)第39师团参谋长 1944.7.27 湖北 战死

志摩源吉 陆军中将(追)第68师团第57旅团长 1944.8.6 湖南 战死

服部晓太郎 陆军中将 教育总监部部附 1944.8.12 黑龙江 毙命

藏重康美 陆军少将(追)第56师团第148联队长 1944.8.16 云南 战死

大西洋 陆航少将(追)第8飞行团团长 1944.8.20 湖北 战死

楠野丰重 陆军少将(追)第58师团第148联队长 1944.9.8 云南 战死

有马正文 海航中将(追)第26航空战队司令 1944.10.15 中国台湾 战死

野田六郎 海军少将(追)第1机动舰队机关长 1944.10.15 中国台湾 战死

铃木义尾 海军中将 第三战队司令 1944.10.21 中国台湾 战死

铃木真雄 陆军少将(追)关东军高级参谋 1944.12.24 东北 战死

岛村矩康 陆军少将(追)大本营参谋 1945.1.15 广东 战死

秋永守一 海军少将(追)造船监督官 1945.1.27 南海 战死

与野山寿 陆军少将(追)第34军兵器部部长 1945.2.9 湖北 战死

山县正乡 海军上将(追)第四舰队司令长官 1945.3.7 浙江 战死

吉川资 陆军少将 第59师团第35旅团长 1945.5.7 山东 战死

佐野忠义 陆军中将 中国派遣军军附 1945.7.3 湖北 病死

以下是被认为阵亡,但并没有死亡的日军将领:

常冈宽治 少将 独立第2旅团长 1938.10.28 山西 重伤

赤鹿里 中将 第13师团长 1943.11.23 常德 后任122师团师团长

滋田赖四郎 中将 1943.11.28 常德

佐久间为人 中将 第68师团长 1944.7.21 衡阳 中炮受伤,后任84师团长

虽阵亡但缺少明确资料表明追晋的:

小原一明 大佐 骑兵第13联队长 1939.12.20 绥远 战死

长谷川幸造 大佐 第101师团第103联队长 1938.9.29 江西 战死

清水正一 大佐 第四混成旅团联队长 1938.9.30 山西五台 战死

缺少详细资料者:

水川伊夫 中将(?)绥西警备司令 1940.3.22 绥远 战死

在日军方面的资料中,没有关于水川伊夫的情况。

另外,标明“毙命”者死因不明,还请各位指教。

计90人

在阵亡、重伤死、自杀的军官中,与国军作战亡或被国军击落座机亡者40人,与好好好军队作战亡者4人,与抗日武装作战亡者9人,与苏联军队作战亡者8人,与美军作战或被美军击落座机者5人,被中美联合空军击毙者3人,踏地雷死者2人。

C. 被试图隐瞒首场抗日大捷:日军少将切腹自杀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对于像一·二八淞沪抗战、平型关大捷、第二次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百团大战等经典战役耳熟能详,然而,一场由中国共产党员李延禄在1932年直接领导指挥的“镜泊湖连环战”才算得上是抗战期间,东北以及全国的“抗战第一大捷”。

这场“镜泊湖连环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年,由中共党员李延禄直接指挥,是中共地下党领导下的部队、义勇军等抗战力量对日本关东军天野旅团发起的一场战役,此役我军取得了5战4胜、基本全歼天野旅团7000余人的辉煌战果。而日军当时在官方资料中,曾试图隐瞒这段惨败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发生了“墙缝”之战、火烧松乙沟、关家小铺战役、高岭子伏击战等战斗,特别是第一场的“墙缝”战斗,我军700勇士利用了当地的有利地形以及日军骄狂的心态,用手榴弹为主要武器,经过十个小时的战斗,成功击毙击伤日军3600余人,赢得了重大胜利,成为了“镜泊湖连环战”的开门红战役,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最重要的首战“墙缝”之战中,日军采取了兵分两路、“北隔南攻”的策略,对中国军队发起钳形攻势,北面主要派出一个大队左右的兵力负责占领海林、宁安等地,阻隔抗日救国军与北满的李杜自卫军联合作战,而南边则主要派出以天野旅团为主力的部队,准备消灭在镜泊湖南湖头一带的王德林救国军,进而由南向北占领吉林省东部地区。

当时,中共派出的李延禄成功说服王德林,在“墙缝”一带伏击日军,并在伏击战之前,用马匹将手榴弹运送到伏击的预定地点。1932年3月13日清晨,在爱国猎户陈文起的“带路”下,成功将日军引入预定的埋伏圈,之后李延禄率领700名补充团官兵打响了战斗。“墙缝”是夹在牡丹江和一个山坡之间的一条5华里长的小路,两侧为时断时续的高耸石壁,因此而得名,因为地形的特点,这里小的缝隙处只能露个脸,大的缝隙处也只有数米宽,埋伏在两侧很好对敌人形成交叉火力打击。

就当敌人到达伏击点后,我军的勇士们三五成群,大缝隙处5个人,小缝隙处3个人,分工传递和抛扔手榴弹,直到将自己小组的手榴弹扔完,在这样的地形下,日军的机动性和兵力优势被迅速化解,甚至连日军的飞机大炮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天野旅团在这里犹如困兽之斗,整个部队在手榴弹的攻击下溃不成军,死伤惨重。

经过十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天野发现了救国军的薄弱环节,他带领残部向埋伏在西山,负责掩护补充团后翼的“戴营”发起强攻,李延禄见到“戴营”撤退后,为了避免被日军抄袭后路,果断下令补充团按原先预定线路及时撤退。在经过之后的几场战役,天野旅团7000人左右的部队最终成功西逃的不足百人,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在战役中将日军带入伏击圈的猎手陈文起被日军抓获后,英勇不屈,被日军残忍杀害,而给救国军递送情报的农民史振德也在回村的路上被日军开枪打死。而日本关东军天野旅团长天野少将在经历了这场失败后,曾数次放声大哭,意欲剖腹自杀,当初在侵占沈阳、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威风”也彻底一扫而光。

D. 徐锦江:患抑郁症差点自杀,妻子背景太强大,难怪独宠妻子28年

因为突然遇到下雨不能回家,他就去车行买一辆百万豪车开回去,

路上遇到堵车,他连车子也不要了,走路去剧组,

直到警察亲自把车给他送上门,他才想起自己还有这辆车。

朋友送他一辆价值连城的古董车,周润发夸好看,

他二话不说就送给了对方,这个阔绰的大佬就是徐锦江,

但他这样的性格完全是受到父亲的影响。

1961年,徐锦江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一个医学世家,

全家都是医生,唯独他晕血没做成医生。

父母医者仁心,他们经常给病人看病时,病人没钱他们绝不会收钱,

父亲更是多次给病人叫出租车回家,是远近闻名的老好人。

别看徐锦江外形高大粗犷,其实心思细腻,和父亲一样,心地善良柔软。

既然不能学医,那就画画吧,

正好徐父的好友是我国著名画家关山月老师,

就这样徐锦江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拜国画大师关山月为师。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徐锦江在师父的戒尺下可没少挨打,

看起来笨拙的他,手也经常被打得红肿。

有次他因为作品没完成,心里一阵惊慌,糟了!

他猛然跳下床,便拿根画笔,连看都没看就凭着记忆在纸上一顿操作,

从提笔到描眉,点缀,没过几分钟就完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中国画。

画中的女孩脸圆圆的,身穿民族服装,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非常有神,

凑近一看,脸颊的两侧居然还能看到小酒窝。

神奇的是,这么一个随便画出来的女孩,

竟和徐锦江未来的妻子一模一样,

30年后,连周润发见了殷祝平也不禁感叹。

那时的徐锦江活得跟画中的女孩一样,生活惬意,

然而好景不长,一切不幸的事,在接下来接踵而至。

徐锦江才刚满20岁,不过50岁出头的父亲,却因突发心血管疾病猝然离世。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下子让全家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备受打击的母亲还因此患上了心脏病。

孝顺的徐锦江在学校边勤工俭学,省下来的生活费一起存着给母亲买药。

大学毕业后,徐锦江听说好朋友在香港上班,

就放弃学校分配,跟着跑去那边发展。

徐锦江长的人高马大,凭借1.85米的魁梧身材他找了一份模特工作,

后来又在夜总会唱歌,久而久之萌生了当演员的想法,

只因为赚钱快,能给母亲看病。

1981年,徐锦江成功考进第10期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当时班里除了刘德华,还有一些“插班生”欧阳震华、周星驰等人。

不过才刚出道的徐锦江事业一直不太顺利,

演的基本上都是恶人角色,观众也是靠这形象才认识他。

就像他和周星驰一起出演《鹿鼎记》的大奸臣鳌拜一样。

令徐锦江在内地 娱乐 圈站稳脚步。

刚好跟金庸笔下的鳌拜不谋而合,

再加上他和周星驰的搭配默契,

一个人高马大阴险狡诈,一个鬼灵精怪专耍心机,

让徐锦江版的鳌拜看起来十分霸气。

他先后出演了3次鳌拜,在张卫健的《小宝与康熙》,

以及黄晓明版《鹿鼎记》都有他饰演鳌拜的身影,

反而后面成“圣诞老人”的梗让他莫名其妙火起来。

直到1984年,他的事业才开始有点起色。

当时麦当雄执导的电影《省港旗兵》正在热映,到后面越来越火,

于是公司和导演趁热造势,着手拍摄续集,

长得威猛的徐锦江被麦当雄看重,在众多TVB演员中脱颖而出。

1987年,《省港旗兵续集》正式开拍,

同时这也是徐锦江第一次出演男主角,

这次他饰演的大东形象比之前更加粗犷凶狠,

让人看得毛骨悚然,凭借这次成功出演,

徐锦江的事业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而后“面目狰狞”便成了他的演出招牌,

他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和《百变星君》中都受到周星驰的邀请,

就饰演大反派,这些剧使得徐锦江事业发展再创新高,

令徐锦江在内地 娱乐 圈站稳脚步。

对此还有人调侃: 徐锦江的演技,能将小孩子吓哭

名声大噪又精通艺术,在投资上徐锦江也同样赚了不少钱,

意气风发的他激情澎湃,仿佛全世界都不放在眼里。

他先是在牡丹江老家给母亲换房子,后来还让妹妹带着她一起 旅游 ,

他自己也开始挥霍无度,时常架着直升机去澳门赌场玩几把,遇到奢侈品就买。

那时香港还很流行买股票,很多名人也纷纷入行,

当时的徐锦江对钱根本没有概念,

完全不预估就全投进去,不料却遭到致命一击。

金融风暴直接让他血本无归,

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里的豪车被银行拖走,

连房子也跟着封起来。

哪里能吃到便宜的饭他就去哪里,

他越走越远,也越来越偏了。

80年代的香港,可以说是一整片灯红酒绿,

人心躁动不安就会有欲望,有颜色的影片就层出不穷出现了。

一向对市场敏感的香港导演也发现商机,

开始琢磨在电影内容中不断加入动作戏元素。

那种带颜色的片子随便一拍都能赚钱,并且还十分有排面,

甚至理所应当地进入了金像奖颁奖范围。

后来麦当雄准备筹拍《玉蒲团》,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徐锦江。

彼时的徐锦江,还处于人生的最低谷期,准备去美国重新走艺术之路。

但演完《玉蒲团》的徐锦江,一发不可收拾地出演了不同类型的“颜色片”。

虽然这类型的影片格调不高,但是徐锦江却相当敬业,

为了拍好激情戏还拼命去练习姿势,看起来比谁都认真。

在他为演动作片脱掉所有衣物时,

另一位俏丽可人的年轻女演员也在这时走了过来,

那年20岁的舒淇,在《玉蒲团》献出了她的荧幕初吻,

对象就是徐锦江,从此两人的命运开始交织。

舒淇出生于台湾省一个清贫家庭,

在她出生那会儿,母亲也才刚满18岁,

她从小在母亲的打骂中长大,

后来变得越来越叛逆,逃课飙车无所不能。

十七岁的年纪就跑去和中年男人同居。

后来一些露骨写真吸引了导演王晶的注意,便邀请她来港圈发展。

虽然她和徐锦江在《玉蒲团》里有很多亲热的戏份,

但本着尊重女演员的原则,徐锦江绝不会触及底线。

对此舒淇也非常感激:“江哥人好好的,很照顾我,不过他的胡子弄得我很痒。”

在片场的徐锦江跟我们眼里的莽夫形象完全不一样,

在片中他是一个面目狰狞的猛汉,片外则是一个文雅君子。

很多男演员会借着拍戏从女明星身上揩油,

跟他们比起来徐锦江就是一股清流,

完全按照剧本的规定去做动作,

不该看的闭上眼,不该碰的一律不会碰。

不仅如此,他还提出要在身上的敏感部位贴透明胶带。

他跟叶玉卿、翁虹等诸多女星交情都不错,

还被誉为“颜色片口碑最好的男明星”。

在拍戏期间,不少女明星对傻乎乎的徐锦江爱慕已久,

但都没有让他动心,或许是不想找同为女明星做女友,

又或许在等一个特别的人。

1993年在云南拍戏期间,

徐锦江跟一群演员朋友在餐厅吃饭,偶然瞥见女兵们排队路过,

于是他奋然起身,急冲冲跟一旁的狄威说了声:

兄弟,糟糕了,我要结婚了 !”说完就冲出去了。

徐锦江把女孩截住说:

我是演员徐锦江,明天就要离开云南了,我想跟你结婚。

要是换成别人,肯定会被他的莫名其妙吓到,

但女兵却以军人的飒爽风姿严词拒绝道:

“我是军人,部队有严格的纪律,并且,我不了解你,不能和你结婚。”

说完殷祝平转身就走了,心想这人神经病吧!

她比徐锦江要小上13岁,再过半年就要退伍离开云南。

原本以为两人这辈子都见不到面,没想到半年后他们又在北京遇见。

当时殷祝平和亲戚在北京 旅游 ,

有次刚好路过八一电影制片厂广场,

刚挤进人群准备看明星拍戏时,

却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喊着:“徐大侠~”,

于是她跟着声音望去,“徐锦江”她脱口而出。

徐锦江发现她后便走了过来,傻笑着说了句:

一个星期后,我在云南老地方等你。

他不知道殷祝平已经退伍了。

在云南等我?殷祝平又惊奇又好笑,

不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最终还是去了。

她刚到那个地方就看见徐锦江在等自己,

只见他怀里捧着一堆资料证件,全都是用来登记结婚的。

看到这些证件的殷祝平着实吓了一大跳,

就在她“吓得不轻”期间,两人已经把证件领了。

回想起当年那段领证过程,殷祝平幸福的笑道:

完全就是稀里糊涂,人家已经来了,不好意思拒绝了

亲朋好友们听到后也大为震惊。

结婚后生活并没有变化,徐锦江还跟以前一样住酒店,而殷祝平则回自己家睡。

担心殷祝平会受委屈,徐锦江还是去拜访了她的父母,

没想到刚见到岳父就喊了一声“爸爸”,

刚说出口眼泪就跟着掉了下来,岳父也被他小公举的形象吓了一跳。

两人结婚没多久后徐锦江就买了房子,

他跟工作人员强调房产证上只能有妻子的名字。

对方让他写下自己的名字,不然有天可能一无所有。

没想到徐锦江却急了:“ 你写我名字干嘛?我要相信老婆,她是我自己选的人。

工作人员只能劝殷祝平:“ 你要对徐锦江好一点哦。”妻子微笑着点头

后来外界拿徐锦江全裸写真的事指责他伤风败俗,

就连亲妹妹也不理解他,过了那个灯红酒绿的年代后,

徐锦江的形象全然崩塌,很长时间无戏可拍,

母亲患病,妻子还怀有身孕,

巨大的压力使他患上了抑郁症,甚至还差点在酒店轻生。

在他凝视窗户,缓缓爬上窗台准备跳时,

妻子叫住了他,听到丈夫想轻生的念头后,殷祝平抱着平静说道:

亲爱的,你跳下去应该很美,但你不能自己享受,要时刻想着我 ”,

徐锦江哭得泪流满面,才发现自己太荒唐。

为了走出抑郁,徐锦江又重新拿起画笔,打算在艺术中寻找安宁。

终于,在妻子的陪伴下,徐锦江在抑郁中慢慢走出来。

后来的他很少拍戏,潜心作画,徐锦江的国画水平非常高,还练得一手好字。

2015年,徐锦江办了一场个人画展,

里面汇集了他多年创作的雕刻、油画、书法等作品,

当时还有400多名专业人士来捧场,

有人不惜开出80万高价,只为买他一副字画。

徐锦江欣喜若狂,刚回家就紧紧抱住妻子。

妻子抚摸着他的光头回应道:

亲爱的,你终于长大了 ”,似乎他才是那个小女人。

要是没有妻子,世界上就没有徐锦江这个人了。

2019年,徐锦江带着儿子徐菲登上了《一路成年》,

两人在综艺现场的反差萌让人忍俊不禁大笑。

网友们甚至不敢相信,这还是以前那个鳌拜吗?

长得人高马大的徐锦江,居然不会使用点火器?

看看节目其他人的出色表现,他只能干瞪眼。

回家后还傲娇地说:“ 有什么了不起啊,我就什么都不吃,也行!

徐锦江很依赖儿子,连喝水都要让儿子事先安排。

网友们纷纷调侃,要是有这样的父亲,谁顶得住!

对此儿子徐菲也坦言,在生活方面都是全家照顾父亲,他才是家里的小公主。

如今的徐锦江已经年过六旬,演艺圈这个名利场算是被他混明白了。

曾经红极一时,也曾跌入谷底,现在的他早已看淡了。

对他来说,妻子才是人生的全部,两人的爱情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对于儿子徐菲,徐锦江也是很用心了,

之所以会很依赖他,是因为他想和儿子走得更近,

他不愧是个好父亲,好丈夫。

复旦才子林森浩:投毒舍友被判死刑后,为何上百人联名为他求情?

周岩:16岁被官二代焚烧毁容,如今涅槃重生,称永远感激爱心人士

李连杰四个女儿差距大,小女儿最受宠,大女儿33岁至今未婚

E. 比你想象中的惨,古代犯了重罪被抄家者的女眷会有什么下场

很多人在古代犯法以后,自己死了不要紧,还会连累家人,那么,古代犯了重罪被抄家者的女眷都有什么下场?



第三个就是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当奴隶,清代的一般都是流放到宁古塔,这个是黑龙江的牡丹江市,再是一个极寒之地,这里是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繁重的劳动,不死也会脱层皮。这也是很多女眷听说要流放到那里,直接就跳井自杀了。因为现在死还不用受那么多的罪,到了那里,受了很多罪,最终也是死!

这样的方式也是统治者为了震慑下属的一个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将高官的家眷放在京城的一个原因。你觉得这样的做法,对吗?

F. 牡丹江八女兵怎么死的

这个故事叫“八女投江”,是东北抗联女兵的故事。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来源:中国商务在线旅行网如果文章有补充、修改,请以邮件形式通知我们频道精选锦绣中华
刘德华当我要上春晚评委 中国民族

热点内容
兰花头像是 发布:2025-08-26 23:39:51 浏览:629
茶花贼感想 发布:2025-08-26 23:37:03 浏览:384
盆栽三七花 发布:2025-08-26 23:37:02 浏览:249
绿植没人浇水养护 发布:2025-08-26 23:20:10 浏览:948
绿植一摆 发布:2025-08-26 23:19:00 浏览:116
拍盆景音乐 发布:2025-08-26 22:50:52 浏览:248
樱花男孩漫画 发布:2025-08-26 22:48:26 浏览:636
郑州出租花卉 发布:2025-08-26 22:42:54 浏览:367
盆景怕雨水 发布:2025-08-26 22:26:49 浏览:397
兰花野史 发布:2025-08-26 22:26:09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