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精华
㈠ 牡丹江哪有卖jurlique茱丽薰衣草ahc芳香溶水精华油
去淘宝买吧 我好多年不在老家了
㈡ 他是谁
呵呵!想必您是喜欢幽默一下O(∩_∩)O~
这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潘长江啊
潘长江国家一级演员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父亲潘林生,母亲王晶平均为辽北地区著名的评剧演员,自幼受艺术熏陶,唱、念、做、打四功俱佳。代表作品有 杨德财征婚,举起手来等。
中文名: 潘长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
出生日期: 1957年7月1日
职业: 演员
主要成就: 国家一级演员
代表作品: 杨德财征婚,举起手来
名言: 浓缩的都是精华
身高: 160厘米
㈢ 牡丹江有没有高考理科复读班
您好,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我今年大学毕业,作为一个学哥,对你说几句。
首先,不要自暴自弃。学哥提醒你,人生中的选择要尤为慎重,我初中就重读过一年,当时的压力没有高中重读大,但是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有时真的足以让你一蹶不振。或许,重读不是最好的选择,复读班压力会更大。那怕你的分数上不了重本,或者能考个不错的专科学校,去学你热衷的东西,你也不要去轻易去选择重读。每年的高考形势都不一样,很多人高中重读后甚至不如上一次考的好。重读可能只需要一年,但是你的心从那里走出来,也许却要好几年啊!这可能会对你的内心成长造成深远影响,这是学哥我的亲身体会。
其次,你不要轻易给自己的高考下定义。在我一个过来人的眼中,高考就是一个形式,国家规定高中毕业就要高考。而且,考试这东西对所有人来说,未必是完全公平的,因为高考其本身就有变数。我就不信所有书上的知识点他都能考到?而且不出一些偏的题?老师判卷时候不会有手高手低吗?标准答案一定标准吗?反正我们大学里面的考试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言之有理,能以理服人,就是高分。文科大多都是这样的,理科更要与实践性的行业接轨。
最后,不要以为上重本和普本大学,或者是上专科差了点什么。也许学费不同,也许在学校规模和师资力量、设备上有一点差距,但你们的起点都是0,不要刻意和他人比较,因为到了社会上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只不过他们简历上写着名牌大学毕业而已,而很多企业都未必重视这个,关键看你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而这需要长期的历练。在校园里那怕你卷面满分,社会上也许是0分。一年的差距,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自己思考一下再做决定吧!
每个地方,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但是,如果你认为你自己可以,那么请下定你的决心,做出选择、永不退缩,走自己的路,不管是成是败都不要去悔恨、埋怨,因为这些情绪是人心中最大的负面能量。
今天你碰到学哥我了,也算和你有缘了。我就把我所学精华传授给你,希望对你以后有所帮助。以下为开启心理正能量的方法:
(1)满足自己愿望要实现的感觉。
(2)重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3)和乐观开朗的人在一起。
(4)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大声读。
(5)把自己放在一个团队中。
不管怎么样,让你的生活变得充实和幸福,才是你人生的意义!这过程会让你终身难忘!
学哥在这里祝你一帆风顺!
㈣ 长城现在还有几处遗址
现存长城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奥巴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八达岭长城博物馆以万里长城为主题,全面反映长城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八达岭关城外,1994年建成开放。全馆共有9个展厅,展厅面积3 000余平方米。陈列有多个专题,其中“历代长城”展示长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脉络;“明代长城”、“建置武备”展现明代修筑长城的起因及过程,军镇的设置及分布,长城的建筑结构及布局和武器防御设施的配备;“经济文化交流”再现长城内外各民族长期共同发展、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事实;“民族艺术宝库”表现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展现国家对长城的关心和保护。展览集中了长城沿线各地出土的文物、标本,辅以翔实的历史文献、照片、模型加以说明,同时还采用了部分高科技技术及声、光、电等现代陈列手段,有别于国内现有的长城专题博物馆的陈列。
慕田峪长城
位于怀柔区境内,是北京新十六景之一。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其特点是长城两边均有垛口,特别是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著名的长城景观箭扣、牛角边、鹰飞倒仰等位于慕田峪长城西端,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慕田峪长城山峦叠嶂,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慕田峪长城设有国内一流的登城缆车、开发了中华梦石城、施必得滑道等项目,形成了长城文化、石文化和体育健身娱乐有机结合。英国前首相梅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多位外国首脑到慕田峪游览。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2002年被评为4A 级风景区。
慕田峪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田峪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为京师北门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关口之一。被称为“危岭雄关”。
司马台长城
独具“险、密、奇、巧、全”五大特点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它东起望京楼,西至后川口,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整段长城构思精巧,设计奇特,结构新颖,造型各异,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赞誉道: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而司马台长城又堪称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是中国长城史上最完整的长城体系。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共同组成,包括卧虎山、蟠龙山、金山岭和司马台4个城段。古北口是山海关、居庸关两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在辽、金、元、明、清这五朝,大大小小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因此长城的作用突显得尤为重要。
箭扣长城
箭扣长城位于京郊怀柔县西北八道河乡境内,距怀柔县城约30公里,山势非常富于变化,险峰断崖之上的长城也显得更加雄奇险要。箭扣长城因整段长城蜿蜒呈W 状,形如满弓扣箭而得名。箭扣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著名的险段之一,是近年来各种长城画册中上镜率最高的一段,向来是长城摄影的热点。
箭扣长城是北京一段最险峻、雄奇的长城,自然风化严重,没有任何人工修饰,自牛犄角边、南大楼、鬼门关、箭扣梁、东西缩脖楼、东西油篓顶、将军守关、天梯、鹰飞倒仰、九眼楼、北京结到望京楼绵延20多公里,充分展现了长城的惊、险、奇、特、绝,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古老的长城景观。
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距北京市区140公里密云县与河北滦平县交界的燕山山脉中。西起龙峪口,东止望京楼,全线10.5公里。沿线有建筑各异的敌搂67座,烽火台2座,大小关隘5处,这里长城上敌楼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墙体以巨石为基,高5-8米,并设有拦马墙、垛墙和障墙,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被誉为“万里长城,金山独秀”。
山海关长城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入海处。现属山海关境内的长城全长26公里,主要包括:老龙头长城、南翼长城关城长城、北翼长城、角山长城、三道关长城及九门口长城等地段。老龙头长城是长城入海的端头部分,有“中华之魂”的盛誉。
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四周有长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墙,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长城是明长城西端起点,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防御体系。现在看到的城关以内城为主,黄土夯筑而成,外包城砖,坚固雄伟。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现代肖草《长城》诗:“风吹沙漠千山远,雪舞祁连六月寒;登上墙台论楚汉,长城嘉峪见雄关”给予真实诠释。
在嘉峪关市西南隅, 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 建于1372年。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登关楼远望,寨外风光尽收眼底。
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位于辽宁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虎山景区,虎山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站在烽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九门口长城
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李家乡新台子村,距山海关15公里,全长1704米。其南端起于危峰绝壁间,与自山海关方向而来的长城相接。自此,长城沿山脊向北一直延伸到当地的九江河南岸,在宽达百米的九江河上,筑起规模巨大的过河城桥,以此向北逶迤于群山之间。“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便是人们对九门口长城的形象描述。
大同长城
大同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重要。大同长城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全长33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说》统计,大同镇先后修大边、二边516.3里;城堡72座(城20,堡52);边城776个;火路墩833个。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境门长城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长城四大关口之一。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西侧有明万历年间开凿的西境门(小境门)。景区有西太平山长城公园,来远堡,小境门,关帝庙,二郎庙,山神庙,等众多明清历史遗迹。为“万里长城长城第一门”。
唐长城
2007年,国务院正式把中国长城遗址牡丹江边墙三段列入中国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有着“唐长城”之称的牡丹江边墙,这也是牡丹江市乃至黑龙江省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
牡丹江边墙是渤海时期为防御北方黑水靺鞨而修筑的一条防御体系,是和中国长城具有同等性质的军事防御工程。目前经过调查发现的牡丹江边墙长约100公里,由三段构成。牡丹江边墙一段长50公里,位于三道关一线,东起江西村西沟北山主峰,蜿蜒起伏向西北伸展,终止于西大砬子北坡。牡丹江边墙二段长30公里,位于宁安江东段,起自宁安镇牡丹江向北转弯处右岸,向老虎洞沟转向东南继续发展,调查终止于宁安良种场东侧。牡丹江边墙三段长20公里,位于镜泊湖,起自城墙砬子对岸湖边,越过湖边山,穿过201国道,在江山娇林场东南侧山上向东南发展。 据悉,牡丹江边墙于2006年被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08年开始,牡丹江市文物管理站已开始组织文物保护专业队伍对牡丹江边墙三段进行更深入调查,从而进一步了解牡丹江边墙具体长度等概况。
2011年11月6日,享有“唐长城”之誉的牡丹江边墙与秦长城一样已被正式列入中国长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长城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而又保存段落或遗迹较多的古长城,原长度1000多里,是国之瑰宝。
关于齐长城,最早的是公元前555年(灵公二十七年),《左传》上记载:“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这是齐国在平阴修筑的一道防御工事,防门后来一直是齐长城的一道重要关口。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修建的记录更清楚了。大概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到齐威王和稍后建筑完成的。齐长城是西起济南长青区,东至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横穿山东半岛。
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齐长城和楚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长城。其中的千里齐长城距今已2500多年。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发现早期长城墙体
2010年9月8日从甘肃嘉峪关长城研究所了解到,甘肃省早期长城调查组日前在玉门市境内新发现墙体2400米、烽火台4座。
㈤ 长城的资料
长城(The Great 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起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2.2千米。
长城的地形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各朝的贡献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1]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向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约17703.6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㈥ 东北文化的东北文化形成
东北文化区的共同区域特点至迟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形成,即以饰各类压印纹的平底形筒形陶罐为区域主要特征,同时共存有细石器。近年随着史前玉器发现和研究的进展,得知东北地区的史前玉器,分布面广,出现时间早,区域特征显著,从而已成为东北文化区又一特征性文化因素。
但东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展,并非一条线,有已指出,辽西的查海一兴隆洼文化、辽东的新乐文化、松嫩平原的昂昂溪文化和三江平原的新开流文化可能各有渊源。这就提出了东北区内考古文化的区系划分问题 一般以为,东北文化区所涵盖的地理范围,要比现在行政区划的东北地区‘大得多。它西过大兴安岭与蒙古草原相连接,向西南已越过燕山山脉到达华北平原的北部,南部和西南部以渤海、黄海和日本海分别通往山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东则顺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延伸。其地理范围,既包括现东北三省即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也涉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南部与河北省北部及京津地区,还可联系到广大的东北亚地区。
东北古文化区内,山川纵横,海岸线长,地理环境多变化,考古文化的分区自然也较多。大贯静夫分为东西两区〔3〕;张忠培分作八个大区,即燕辽区、辽东区、吉长区、松嫩平原区、三江平原区、牡丹江绥芬河区、图们江区和浑江鸭绿江区,并以沈哈铁路分界,将东北区概括地分作面向海洋的东半部和面向大陆的西半部〔14〕。也可在张先生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分为东和东北、西和西北、南、中四大块。东部和东北部有号称白山黑水的长白山区、三江平原和广阔的黑龙江流域,这一区域有茂密的森林,历代保持了渔猎为主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东北地区固有的文化传统;南部属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区系的东端和环渤海地区的北翼,又可称燕辽文化区,这里的丘陵山谷属蒙古草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东北文化区内最先与农业区接触,而较早出现农耕的一个地区,也是东北文化区与中原文化接触交流的前沿地带;东北地区的西部和西北部以大片草原通往蒙古草原,从而与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接触较多,较早发展了牧业;中部为著名的东北大平原,有诸大山脉作屏障,有辽河、松花江等大小河川贯穿其间,是诸经济形态过渡地区和古文化发展和消长的舞台。特别是东北地区多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川,是为同黄河流域交流的天然通道和枢纽。这种自然地理形势的特点,使东北古文化的发展,既有区域的共同性,又可在这四大块中再分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系:燕南区、辽西区、下辽河流域、辽东山地、辽南半岛区、长吉地区即第二松花江流域、松嫩平原区、三江平原区、鸭绿江右岸和浑江流域、绥芬河牡丹江流域、图们江流域等共11个考古文化区。各区域都各有文化发展系列,自成一体,又有共同的文化中心,形成共同的区域特征,并分别同周围地区、特别是与中原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广为联系。
当然,东北地区考古文化大小区系的形成和区内外的文化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有所变动的。如从青铜时代始,北方地区的游牧文化和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加大,或者说,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大幅度吸收来自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先进文化因素,从而在东北区出现了农、牧、渔猎在南、西、东部各有侧重的格局,不过东北区的文化传统仍广为延续,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直筒高到春秋战国时期燕文化的“燕式高”,都有源于当地新石器时代筒形罐的线索,就是重要实例。 一般以为,渔猎文化被农业所替代是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所以,新石器时代以后仍然保持的渔猎文化被视为较农业文化为后进的文化。其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在史前文化发展进程中,渔猎文化一直与农业并存,而在东北文化区的新石器时代以至青铜时代,渔猎经济甚至长期保持着主导地位。与农耕文化相比,渔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某些优势。对此,苏秉琦曾提出渔猎文化的三大特点: 对旧石器时代上百万年文化经验的直接延续。苏先生曾论述:“人类智慧积累上百万年,万年太短,有名有姓的记载更少,大多数还是未知数。”就是指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文化积累及其继承。在这方面,渔猎文化因直接延续了旧石器文化的经济类型,也必然更多地保持和发扬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传统,这与农业文化对旧石器时代的革命性变革,在文化继承方面,既有着根本的差别,对上百万年现成文化积累的直接延续,也是其优势所在。 2.渔猎文化虽也具有产生定居生活的条件,但随动物群而流动仍然是主要生活方式,这同农耕文化固守本土的习俗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培养出开放而不封闭的文化心态,突出表现为对各种文化,特别是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的诸文化先进因素的大幅度吸收并融为一体。有文化人类学家提出,因获取食物的随时性程度的不同,渔猎人较农业社会少墨守成规而更强调独立性与自力更生,鼓励个人的创造性活动,也是很有启示胜的观点叫。
3.渔猎人与大自然和谐的本色。形成以人与神沟通为主要内容的宗教祭祀活动发达,并导致以通神独占权为跨人文明社会的主要道路和特点。满族善于处理民族关系而最终统一全国,就是源于渔猎民族与大自然和谐一致的本色。
与此认识有关的是,有学者也提出,依靠渔猎经济的提高也可以实现由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转变,更有人以为,渔猎文化也可以产生上古文明。 西辽西古文化区是否属于东北文化区,是认识东北文化区的一个关键,这是因为:1辽西文化区长期以来与中原区发展同步,有时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诸文北”,在跨进文明门槛过程中甚至“先走一步”,如果辽西区属于东北区,则对东北区的文化与文明发展水平就应重新评价。 2.为考古文化区的辽西区不同于行政区划的辽西区,它包括了燕山以南的海河流域。如果辽西区属于东北文化区,那么东北区的南界范围达燕山以南的京津、冀西北等区域就可以得到进一步证实。
3.辽西区划为与黄河流域有关的燕辽文化区,更多的是以辽西区所处位置在长城地带南端,而将辽西区与北方区一起看待,并着眼于其间的农牧关系。如果辽西区属于东北区,那就不仅应将它同中原区相区分,而且北方长城地带东部和西部的区分,也具有了不同文化大区之间区别的意义。 其实,辽西区中最发达的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都具有东北文化区的基本特征,如红山文化具有饰压印纹砂质灰褐陶筒形罐与泥质红陶和彩陶共存,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共存,农牧渔猎多种经济共存的文化内涵,其中的饰压印纹筒形罐、细石器以至玉器的发达,都是东北区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特点;
夏家店下层文化虽已具有更多龙山时代和夏商文化的特征并已拥有发达的锄耕农业,但该文化仍强烈地表现着东北文化的区域性特色,如夏家店下层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筒形扁已有源于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筒形罐的可信线索,遗址中常有当时其他地区已少见或不见的细石器;有在高山上设防的习俗和石头建筑特别发达等。对赤峰地区史前到青铜时代的环境考古学研究表明,赤峰地区是由距今8000一6000年前的暖温性夏绿阔叶林区,到距今3000年左右才逐步演替为森林草原区直到现今的典型草原的,也很能说明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辽西区的自然生态与东北区的一致性L‘”1。这样,从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内涵多元性中主导文化因素可知,辽西区首先是东北文化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东北文化区是辽西区诸古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同时,辽西区又是东北文化区首先与中原古文化和北方古文化接触的前沿地带,由于长期吸收邻区先进文化因素,既使辽西区在发展中长期处于东北区的前列,又使其文化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但其本质还是东北区特点。这样,位于北方长城地带东端的燕山地区即辽西区,既然被视为东北文化区的组成部分,那么,它与同处于长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为中心的西部应有所区别,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对待当时长城地带民族文化关系中,这是一个具有导向意义的区分 如前述,由于古文化发达的辽西区作为东北文化区组成部分的确认,重新看待东北区在中华文化、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提到日程,这也是东北文化区提出的根本意义所在。目前所知,东北文化区作为与中原文化区和东南沿海文化区具有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古文化区之一,与中原文化和东南沿海文化同步发展,频繁交流,在大幅度吸收中原和东南沿海区的先进因素的同时,也积极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进程。以牛河梁为代表的红山文化坛庙家遗址群,不仅是辽西区率先跨进文明门槛的标志,许多文化因素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所长期延续。近年对龙的形象和玉器的研究表明,这两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东北区都出现早,成系列,并影响到中原地区。可见,东北文化区不是边远文化区,也不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进人文明社会的次生文明区,而是与中原区和东南沿海区并行交汇,在某些重要发展阶段如文明起源和某些重要方面如传统文化因素的形成等,东北区更先走一步,从而成为在中华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三大区域之一
四 是关于东北区与中原区和北方区的联系与区别
东北区主要是辽西区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渔猎文化善于吸收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中先进的文化因素有很大关系。这主要指的是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北方地区的游牧文化的关系。
关于东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集中表现为距今6000年前后,红山文化对仰韶文化由吸收到相互碰撞。早在红山文化发现之初,学界就已注意到该文化所具有的南北两种文化的双重特性。近年的发现和研究更证明,红山文化从它的形成起,就大量吸收了仰韶文化的一些先进因素,如简化玫瑰花图案彩陶和泥质红陶钵、盆等,并由此而发展了具自身特征的龙鳞纹图案彩陶。在它们接触地带的桑干河上游,还发现了红山文化晚期彩陶器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共生现象。正如苏秉琦先生对这两种文化接触时的主要角色、路线和对接点、后果的论述:“源于关中盆地的仰韶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成熟形玫瑰花图案彩陶盆为主要特征的庙底沟类型,与源于辽西走廊遍及燕山以北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的一个支系,即以龙形(包括鳞纹)图案彩陶和刻划纹陶的瓮罐为主要特征的红山后类型,这两个出自母体文化而比其他支系有更强生命力的优生支系,一南一北各自向外延伸到更广、更远的扩散面。它们终于在河北省的西北部相遇,然后在辽西大凌河上游重合,产生了以龙纹和花结合的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文化群体。”他还进一步推断了这一南北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起源、传统文化起源的特殊意义:“这是两种经济类型和两种文化组合而成的文化群体。这个群体的活动中心范围既不在北方草原的牧区,又远离农业占绝对优势的关中盆地,而是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老哈河上游宜农宜牧的交错地带。这里自然条件的优势,大概正如古文献关于九州第一州冀州记载的所谓‘赋上上错,田中中错’,就是说,重要的不是土质肥沃,而是多种经济补充造成的繁荣昌盛,才得以发出照亮中华大地的第一道文明曙光。坛的平面图前部像北京天坛的圆丘,后部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方基;庙的彩塑神像眼球使用玉石质镶填与我国传统彩塑技法一致,家的结构与后世帝王陵墓相似;龙与花的结合会使人自然联想到我们今天的自称‘华人’和‘龙的传人’,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或5000一6000年间的历史转折,它们光芒所披之广,延续时间之长是个奇迹。
可见,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结合,尽管是中原区和东北区的两种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文化传统的结合,却是一次十分成功的结合。在红山文化中,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因素与当地文化因素融为一体,成为红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交流形式则由吸收到碰撞,引起红山文化后期社会的突变,使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先走一步”;以花与龙的结合为这一南北文化交流的标志,把中华文化传统追溯到5000年前的文明初现日利钥。所以,“当仰韶与红山一旦进一步结合起来,中国文化史面貌为之一新”,成为5000年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东北区与中原区的关系,还可追溯到距今7000一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那就是在华北平原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中,经常出现具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点的饰压印蓖点之字纹的筒形陶器。这种关系在红山文化之后的延续情况,表现为小河沿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继续向燕南地区深人,分别在拒马河流域与中原文化接触〔23〕商周时期辽西区的魏营子文化与燕南区的张家园文化多有共同文化因素,都被视为周初封燕前和封燕时的当地土著文化〔川,或即包括了“土燕”文化;东北区特有的曲刃青铜短剑文化因素,也不断在燕南地区燕文化分布区内出现,并经常与典型的燕文化因素共存;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燕国,虽已成为列国之一,却仍表现出与东北地区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前述燕国特有的“燕式扁”,与东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的筒形罐到早期青铜时代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筒形扁不无关系以外,最饶人兴味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仍大量使用当时列国业已消失的鉴餐纹作为宫殿瓦当装饰,当有来自于东北辽西地区的古老传统。
关于东北区与北方区之间的关系,已强调了其间的区别是基本的:两区大约以大兴安岭一线为分界线,表现为经济类型不同,东北区以渔猎为主,而北方区以游牧为主。这种区别如前述,自然要包括长城地带东端的燕山地区与其以西的冀北、晋北到内蒙古地区之间的区别,因为它们分属于东北区和北方区。
东北区与北方区之间区别的进一步认识,可以从它们分别与中原区的文化关系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来加以说明。北方区与中原区之间的文化关系,长期以来以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南北之间的进退、交替为主要趋势,典型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都曾出现于长城地带西部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与当地文化共存或替代;东北区则不同,它以大幅度吸收外来因素与本文化融为一体为主,从而强烈表现出自身文化发展的稳定性:所以,辽西区没有典型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而是在红山文化中看到大量仰韶文化因素(主要是彩陶器形和花纹)被吸收为本文化特征,并用仰韶文化彩陶技法绘制出龙鳞纹等。同样,辽西区也不见典型和较典型的龙山文化,辽西区的龙山时代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最早期,这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商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错、进退之间不同的原因,就在于游牧与渔猎两种文化在对待先进文化态度上的差别。东北区在文化关系方面的这种优势,还可以从中原仰韶文化与辽西红山文化和大汝口文化之间关系的差异来加以说明,那就是苏秉琦先生所分析的:大汉口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虽间隔较与红山文化为近,但仰韶文化的彩陶在大汉口文化中是个别的,仅是“外来品”,没有落地生根,而在红山文化中,则融为一体,成为当地文化因素之一。
明确了东北区与北方区的区别,十分有助于加深对这两个文化区间关系的认识。因为东北区与北方区东西之间文化交流是极为频繁的。如,红山文化彩陶中有一种以三角形和方格形组成的几何形纹,这种花纹也见于内蒙古河套地区,还可能与中、西亚发达的几何形彩陶有关;小河沿文化的饰绳纹筒形罐多次出现于筒形器并不发达的庙子沟文化,有以为,小河沿文化筒形罐以绳纹代替之字纹是受到庙子沟文化的影响;夏家店下层文化三袋足器的突然兴起应来自三袋足器起源地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27〕。从大约商周之际前后始,内蒙古中南部的游牧文化向东扩展的趋势明显,魏营子文化的花边高可能与朱开沟文化有关!2“i;“北方式青铜器”迅速向东推进,在辽西甚至辽东地区很快出现商周之际前后的典型北方式青铜器,直到鸭绿江口[洲。
㈦ 牡丹江有批发书籍的地方吗
在解放路那里有很多书店,比如镜泊书店,欣欣书店,教育书店,他们的书都是正版的,而且服务态度也很好啊,把你的情况和他们说清楚,他一定会给你最低的价格的阿,希望你能成功啊!
还有在西一条路上有一家名叫陶冶的书店也可以阿!
㈧ 万里长城 资料简介
长城(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其中陕西省是中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境内长城长度达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8)牡丹江精华扩展阅读:
长城长度
由于年代久远,早期各个朝代的长城大多数都残缺不全,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人们一般说的长城指的是明长城,所称长城的长度,也就的是明长城的长度。
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2009年4月18日联合公布,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千米。经过壕堑359.7千米,自然天险2232.5千米。
㈨ 东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适合国庆出去旅游的
东北最值得去的是长白山,这个季节你可以考虑去西坡和北坡,住宿推荐望松青年旅舍,该旅舍的网站上就有很详细地旅游安排。
抚远乌苏镇,我国的最东端——最早看日出的地方,临乌苏里江,生态保护很好。
楼上说的哈尔滨七大莲池我没听过,但听过北安的五大连池,我没去过,但听说不错。
㈩ 火山口有个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一座“地下森林”,这是什么地方
火山总是和灾难相连,电影中火山喷发时岩浆如洪水四溢,大地颤抖、天空燃烧的场景总让人看得手心捏出一把汗。很少人经历过火山爆发,但很多人看到过火山喷发后造就的美景。
地下熔岩洞内别有洞天,曲径通幽,千变万化,在迷离的灯光下,仿佛走在迷宫之中。
曾经人们将火山喷发称作“诸神之怒”,然而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内处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恐怕神也不会想到,大自然和时间有妙笔丹青,灾难也可以雕刻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