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扇面牡丹画法

扇面牡丹画法

发布时间: 2022-05-30 10:26:00

Ⅰ 画扇面有什么工具

画扇面的工具: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小红毛”、“衣纹笔”
“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笔”等。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笔。

墨有“油烟”与“松烟”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所谓油烟墨是用桐油烧出的烟子制成的。松烟墨是用松枝烧烟制的墨。油烟墨色有光泽,宜于作画,松烟墨黑而无光泽,宜于书写,作画不常用。偶然用松烟墨来画蝴蝶,或作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画墨紫牡丹,须先用松烟墨打底子。一般市场上出售的墨汁不能用,但近几年北京、上海、天津特制的书画墨汁可以用。只是画工笔画时,最好还是用墨自己研磨比较好。
磨墨应该用清水,磨时宜重按轻推,不可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则墨浸水中容易软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个碗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几次。
墨锭研后一定要把墨口拭干,防止干碎。墨锭不宜暴晒或受潮,最好用纸将墨包裹一层,再涂一层蜡,能防止断裂,又免于污手。
纸(白胚扇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这里的白胚扇面要用宣纸。

Ⅱ 古代人的折扇上的字画有什么讲究

浓缩的书画艺术--扇面 折扇的结构由扇面和扇骨两部分组成。扇面按质地不同又主要有纸面和绢面两种。扇面作为艺术品始于宋代,北宋时已有人在纸面折扇上题诗作画,而南宋时才出现绢面折扇。由于宋元时期流行团扇,用折扇的人不多,而折扇又是易损日用品,所以流传下来的实物极为稀少。明代中期,折扇书画逐渐流行起来。由于扇面的形状呈半圆弧形,因而其构图别具一格,形成妙趣横生的画境。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绘画",还是诗词歌赋等"书法",都可以创作出格调清新多变、布局错综纷繁的构图效果,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模式,为中国书画史开辟了崭新的一页。 但应该指出的是,并非存世的所有扇面都值得收藏和投资。道理很简单:扇面书画与一般的书画作品一样,只有精品才具有升值和鉴赏价值。下面按不同的时代及类别,大致介绍一下具有投资价值的扇面。 明代成化以后,扇面艺术进入辉煌时期,许多着名书画家(如仇英、沈周、兰瑛、唐寅、董其昌等),都在扇面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是中国书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扇面弥足珍贵,很难觅得,不少收藏投资者把它们视为最高的追求目标。 在明代扇面书画的基础上,清代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作品形式多样,除继续表现各家名派的个性艺术风格外,还流行双人甚至多人联合创作,有夫妇合作、师生合作、友人合作等多种形式。比如高翔画的"梅花疏枝瘦朵"扇面,便由金农和陈章题诗。乾隆的几柄消暑折扇,扇面的一面由刘统勋题写书法,另一面由邹一桂画兰花、蝴蝶,或蒋迁锡画牡丹花。其中由双人合创"一字一画"扇面的方式,后来被文人雅士们广为仿效,例如:梁启超的书法扇面,由余绍宋配画山水图;陈法琛的书法扇面,由其弟子陈懋侗配画工笔折枝牡丹。有意思的是,"柯桥竹石图"扇面是由一位名家与其5个弟子联合创作,其配合默契,作品风格浑然一体,令人叫绝。 民国以后,"一字一画"扇面的合作更为流行,此种形式一直沿袭至今。由于合作伙伴各自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能够前呼后应、互为衬托,自然能够收到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这类扇面备受藏家青睐,从历年的拍卖价位看,一般都大大高于单人的作品。 从清代起,折扇艺术再显历史的辉煌,很多书画家在扇面构图上刻意创新,尤以山水画的构图有超常的突破。通常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地平线",而扇面却是上宽下窄,且呈半圆形状,如果依然水平地处理地平线,则扇面下端的两角势必形成空白。为了使构图合理,景物自然,创作者们相继创立了满幅构图、边角构图和一河两岸构图的三种新章法。其中,满幅构图是让景物占大部分空间,整体感觉实多虚少,通常以描绘山景居多;边角构图是把主要景物集中在左侧或右侧的下角,或自左边或右边向下伸展,整体感觉虚多实少;一河两岸构图则主要是表现江河两岸风光,如一江春水或左右横穿,或上下直流,或斜向而泻。这三种构图形式为后来扇面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篇章,很多画家创作了大量构图精妙、题材新颖、气势磅礴、风光秀丽的山水扇面佳作,深受历代藏家青睐。如袁江、王鉴、黄宾虹、张大千、冯超然等的山水扇面,在海内外书画市场被推崇为传世之作,极具保值增值意义。山水扇面的成就,对花鸟扇面的创新也颇有影响力,近现代画家高翔、王云、杨晋、任伯年、齐白石、傅抱石等都有格调清新的花鸟扇面问世,其同样走俏国内和国际市场。 此外,自明清以来,一些着名的书画家都有一种习惯,即在绘画、书写扇面时,总要先考虑扇骨的工艺水平,甚至只有出自名手的扇骨,才肯挥毫落墨。如明代苏州制骨名家李昭、马勋、马福、柳玉台等所制的扇骨,便都有落款,它们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Ⅲ 给国画牡丹图起个什么名字

花开富贵、迤逦春风、洛阳之春、国色天香、、醉春风。

Ⅳ 国画牡丹四扇屏图片怎样画扇面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内称为容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Ⅳ 在哪里能买到李承毅的《扇面写意牡丹技法》这本书

只要是书店 或者是一些专卖扇面写意牡丹技法 这类的书 肯定行

Ⅵ 关于扇面的资料

我来回答:根据资料看来应该是'团扇'

西汉时期,对称"合欢扇"(又称宫扇、纨扇、团扇),其形尚圆,合欢扇特点是面素白色以扇柄为中轴,左右对称似圆月,纨扇以竹木为架,面成圆形或椭圆形,用薄丝绢糊成。当时以中原一带所制纨扇最为考究,有"齐纨楚竹"之说,即指用山东绢和湖南竹制作扇面的纨扇。汉时十分流行这种纨扇,并赋诗颂之,如班婕的扇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此种对称式团扇出现后,历代沿用而不衰,并成为我国传统风格的扇型。

团扇的出现大约早于折扇一千余年。《班婕妤歌》云:“新制齐纨扇,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王昌龄《长信愁》诗有:“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都是对团扇的吟咏。换言之,宋代以前的扇子,大都是指团扇而言。团扇的材质大多以罗、纱、绫、绢为之,很少有纸做的团扇,但近代日本、韩国的团扇却有很多是纸扇。前几年我在威海的市场中就曾买到过韩国纸制的团扇,两面作画,也很别致。罗、纱、绫、绢等丝织品编制成的团扇总称之为纨扇,因此江淹有“纨扇入团月,出自机中素”。

团扇的形状不一定都如圆月,也有腰圆、椭圆、六角形等,一般也统称为团扇。说到团扇,许多人会认为是古代妇女的专用品,实际上在折扇出现以前,男人也是使用团扇的。唐代以前团扇的实物已经很难见到,我们在一些绘画和墓室壁画中仅能看到团扇的大体形式。新疆吐鲁番曾出土过唐代绢扇,其扇柄很长,由此可以推断这种长柄团扇有可能是侍者执来替主人扌扇拂的,因此团扇也称为宫扇。这种长柄宫扇在唐代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中表现得最为清晰,扇面还绘有牡丹花。宋代的团扇实物今天尚能见到,尤其是宋代的绘画作品,保存至今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在团扇上的,且不乏出自名家之手。由于年代久远,这种团扇画多为绢本扇页的形式出现。直至明代以后,男人所用的扇子渐渐地被折扇取代,而团扇才在更大程度上为女性专用,装饰也就更为繁复,如用彩带沿边,饰以扇坠,纨素的扇面上不仅可以绘画,还能刺绣、缂丝、抽纱,而扇柄的材质除了竹、木之外,还有牙角之类,从整体来看,明代以后的团扇更趋向女性化了。

楼主若有兴趣可以亲自去看看资料:(地址同参考资料) 16940希望对你有用!

Ⅶ 扇面形的牡丹画适合挂在家里的什么地方

国花牡丹因为寓意富贵,所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家居摆放需要有一定讲究。客厅挂牡丹花画的禁忌是不宜挂在西方位置,西方属金,金克木,对家庭风水运程有很大的影响。

牡丹画一般可选择北向和南向,因为牡丹属木,北方是堪舆上的“水”地,木得水生而茂盛繁荣;南方是“火”地,取木生火是兴旺之象。

在家中玄关、客厅挂牡丹花比较好,可提高全家火炽运势,吸引贵客临门,近贵远祸,前程飞黄腾达,一片天日似锦。

牡丹,国色天香;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钟爱敬慕。牡丹高雅而不作媚,富贵而不从之,专心专一,呐天地之灵气,播福音于四方。

牡丹花色鲜明可爱又鲜艳,花朵绚烂大气,画轴挺拔,仰着头向阳,有金子之花的赞美的称呼,饱含正向积极能量,是吸引贵人益友、远离小人的最佳表征。

Ⅷ 苏工扇面与宣纸扇面的区别

苏工扇面与宣纸扇面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做工方面苏工扇面好,也叫薄面。用一种类似树皮纸加工的,耐用,开合使用周期比宣纸的时间长。穿中高档扇骨比较好看。

2、书画效果方面宣纸面好。普通扇骨用就可以了。普通的整体效果没有苏工扇面好看,厚,显得臃肿,反复开合容易坏。

3、制扇材料方面苏工扇面上有明矾,宣纸扇面则没有。

(8)扇面牡丹画法扩展阅读:

苏扇是苏州特产,以雅致精巧,富有艺术特色而著称。包括折扇、檀香扇和绢宫扇三大类,统称为“苏州雅扇”。明清以来,苏扇主要在苏州及周边地区广泛流传。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

苏州一向有制扇传统。“乌竹骨泥金扇”就是代表。檀香扇是从折扇发展来的,以檀香制扇,散发出天然香味。

苏州市檀香扇的发源地,采用拉花”、“烫花”、“雕花”、“画花”工艺,扇面上绘上山水花鸟景色,休闲雅致。绢宫扇,主要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腰圆形等形状,绘以山水、花鸟、人物等画,也题有名人诗句,古色古香,极具观赏性。

苏州雅扇集各种精湛工艺于一身,包括造型、装裱、雕刻、镶嵌、髹漆等工艺。它们把吴地的山山水水、花鸟人物浓缩绘描,其精湛的手艺本身就构成了吴文化中绚烂多姿的篇章。

Ⅸ 为何古人喜欢在折扇上作画

为何古人喜欢在折扇上作画?

中华传统扇文化艺术拥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家日常生活标准的改进,现如今的扇子已从实用品演化为赏析品,扇文化艺术的风采也更加变大。它不但反映于大家对扇子的应用,并且更取决于对一把扇子的赏析。

而赏析扇子,主要是赏析扇面和扇骨,各代书法家喜爱在扇面上美术绘画或撰写古诗词抒发感情传意,或为别人个人收藏或赠友人以题词纪念,因而扇面安装着整扇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和感情寄语。

第三,因为扇面材料不一样,大家所做项目前期也不一样。绢扇一般都大会上胶,就能立即落墨绘制工笔画;假若拿到手的圆扇没有涂胶只是一层布,

那么为了更好地避免 因碰水书画掉下来,我们可以应用水溶性彩铅来着色,可是这类方式 的缺陷是假如色浆浓,行笔便会不畅,倘若稀释液了色浆,绘制图案设计的颜色对比度便会差,实际效果会受到非常大影响。

一样,空缺折扇也需看纸本是不是有胶,没有胶只有美术绘画写意画,若有胶则写意画工笔画能够随意充分发挥。此外,还可以自身选购胶矾水将生宣刷完善宣。

第四,绘制进行后要考虑到中后期装饰设计工作中。扇子总体要维持颜色统一,不但是扇骨的颜色和界面总体的和睦,我们在进行制作后还需要加上与之相当的扇坠的颜色,假若是配上扇座欣赏,那么还应当考虑到扇座的颜色和样式。

赏析一页扇面,不论是寥寥数笔,或者绘以青山绿水,都能从这一柄“怀袖雅物”中窥探画扇人的情绪与闲逸。

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希望看完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内容
荷花预学案 发布:2025-10-09 22:46:44 浏览:688
小米百合莲子粥的禁忌 发布:2025-10-09 22:45:42 浏览:3
玫瑰花餐厅 发布:2025-10-09 22:40:18 浏览:291
白百合泰国戏水视频 发布:2025-10-09 22:38:14 浏览:257
diy创意时尚玫瑰彩塑棉折法 发布:2025-10-09 22:32:04 浏览:424
曰本樱花伞 发布:2025-10-09 22:30:51 浏览:562
丑娘海棠 发布:2025-10-09 22:24:23 浏览:514
新绿缘花艺 发布:2025-10-09 22:22:17 浏览:909
紫玉兰花形 发布:2025-10-09 22:01:17 浏览:128
有震宅兰花 发布:2025-10-09 21:55:40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