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风玫瑰
㈠ 这是什么植物
你好 , 楼主 , 此花名叫朱槿 。朱槿是一种属于锦葵科木槿属的常绿灌木,又名中国蔷薇。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而大红花也是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西亚国花,即其中一种红色朱槿的称呼。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现在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
常绿灌木,叶阔卵形,花红、白色。为著名观赏植物。又名“佛桑”、“扶桑”、“赤槿”、“日及”。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槿》:“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出 高凉郡 。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唐王维《瓜园诗》:“黄鸝啭深木,朱槿照中园。”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 ,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濇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
植物形态
本段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朱槿全株
朱槿花果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朱槿(图2)
常绿灌木,高.
朱槿花(5张)约1-3米;小枝圆柱形,疏被星状柔毛。叶阔卵形或狭卵形,长4-9厘米,宽2 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粗齿或缺刻,两面除背面沿脉上有少许疏毛外均无毛;叶柄长5-20毫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5-12毫米,被毛。花单生于上部叶腋间,常下垂,花梗长3-7厘米,疏被星状柔毛或近平滑无毛,近端有节;小苞片6-7,线形,长8-15毫米,疏被星状柔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约2厘米,被星状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针形;花冠漏斗形,直径6-10厘米,花瓣倒卵形,先端圆,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长4-8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蒴果卵形,长约2.5厘米,平滑无毛,有喙。花期全年。
朱槿花(17张)
花色有红、橙、黄、桃红、橙黄、朱红、粉红、白等。据一些学者考证,朱槿原本的花色为红色,其他颜色是改良出来的,有些改良成一花多色。终年开花,夏秋最盛。单朵花通常开一天后就凋谢,有些改良的品种可开两天左右。 单生,多生于上部叶腋间,花瓣有单瓣、复瓣之分,单瓣品种共有五片花瓣。有些改良品种的花成双生。 一般花朵的雌蕊和雄蕊分开生长,大部分花朵为雄蕊在外、雌蕊在内,但朱槿有些特殊,它雄蕊的花丝基部瘉合成一花丝筒,把雌蕊的花柱和子房包起来,只有雌蕊“五叉状”的柱头露出来。这在生物学上成为雌雄蕊同株,为植物分类学上的一种分类方式,可以此特征判定某植物是否与朱槿种类接近,锦葵科多有此特征。 有些朱槿花丝筒上长有花瓣,所以朱槿又有花上花之别名。
编辑本段
地理分布
中国分布于南方各省。全世界,尤其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多有种植。朱槿原产中国等东亚地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栽培极多。
编辑本段
生长习性
朱槿(图3)
朱槿(图4)
朱槿为喜阳花卉,喜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不耐寒霜。中国北方需于10月上、中旬移入高温温室内光照充足处过冬,室温不能低于15℃,温度过低引起落叶,成为影响来年开花的重要原因。入室后浇水注意不宜过多,尢忌在枝干基部土面有积水,防止基部皮层腐烂。来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室,初期应置背风向阳处,最好每年在出室时进行一次修剪、换盆工作,同时去除老根、腐根、添加新土和基肥,生长季节还需每周施一次稀薄液肥,促使叶色深绿、开花繁茂。北方用盆栽,南方则多地栽。广东一带可用某些枝条长而柔软的品种地栽编篱观赏。
编辑本段
朱槿 - 品种
扶桑品种繁多,全球目前有 3 000种以上,以夏威夷为最多。我国至今品种不多,习惯上以花瓣为第一级、花色为第二级、花径为第三级分类标准。适于庭院种植的有小旋粉、迷你白、花上花(这种在花丝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国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称之,见右图)、粉牡丹、粉西施等品种,适于盆栽的有艳红等品种。
常见品种有:
美丽美利坚(AmericanBeauty),花深玫瑰红色。
橙黄扶桑(Aurantiacus),单瓣,花橙红色,具紫色花心。
黄油球(Butterball),重瓣,花黄色。
蝴蝶(Butterfly),单瓣,花小,黄色。
金色加州(CaliforniaGold),单瓣,花金黄色,具深红色花心。
快乐(Cheerful),单瓣,深玫瑰红色,具白色花心。
锦叶(Cooperi),叶狭长,披针形,绿色,具白、粉、红色斑纹。花小,鲜红色。
波希米亚之冠(CrownofBohemia),重瓣,花黄色可变为橙色。
金尘(GoldenDust),单瓣,橙色,具橙黄色中心。
呼拉圈少女(HulaGirl),单瓣,花大,花径15厘米,黄色变为橙红色,具深红花心。
砖红(Lateritia),花橙黄色,具黑红色花心。
纯黄扶桑(Lute),单瓣,花橙黄色。
马坦(Matensis),茎干红色,叶灰绿色,单瓣,花洋红色,具深红色脉纹及花心。
雾(Mist),重瓣,花大,黄色。
主席(President),单瓣,花红色,具深粉花心。
红龙(RedDragon),重瓣,花小,深红色。玫瑰(Rosea),重瓣,花玫瑰红色。
日落(Sundown),重瓣,花橙红色。
斗牛士(Toreador),单瓣,花大,花径12~15厘米,黄色具红色花心。
火神(Vulcan),单瓣,花大,红色。白翼(WhiteWings),单瓣,花大,白色。
编辑本段
栽培技术
以扦插繁殖为主。2月-3月间在温室内结合修剪整枝进行
朱槿(图5)
,6月-7月则可在室外进行扦插。插后宜庇荫,并盖塑料薄膜保诗湿度。在18-25℃的温度和70%-80%的相对湿度下,约经1个月可生根,因品种不同,其成活率30%-90%不等。也可用用蘸生根粉后进行扦插,可使扦插成活率提高。或用芽接或枝接方法繁殖,此法除特殊需要外很少应用,且繁殖量少。
扦插繁殖
(1)插床准备:扦插所用的介质应以排水良好,疏
朱槿(图6)
松透气又清洁无菌为选择标准。,如砂壤土、蛭石、河砂等均很相宜。以河砂为例:先用细筛将砂土内的粉术筛掉,并将过大的石粒拣出,用清水淘洗干净备用。水泥特制的固定插床或木制的简易插箱,都应事先刷洗干净,然后垫好排水孔,铺入经过淘洗的河砂。河砂的厚度勿需过大,15厘米左右即可。砂面上部距床壁的上口宜留有相当的余量,以使插枝后床向覆盖玻璃时不致压倒插穗。铺垫完竣后,再用l~3‰的过锰酸钾水或100℃的开水遍浇一次,以作消菌杀毒,防止捕穗因感染而腐烂。如用盆栽,也应参照上述要求进行处理。
(2)选择接穗:插穗要选择一年生比较健壮的枝条,长度剪作10厘米左右,切口要平滑并应靠近节的基部。切后将下部叶片剪除,将上部每一片叶皆剪去l/2,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选取插穗可结合修剪整枝进行。
(3)扦插:扦插时最好用竹签或粗铁丝于插床的砂面上扎孔,然后再将插穗按孔插入,以免插穗直接插入时搓伤皮层。扦插的距离以插穗的叶片互不接触为准,一般约4厘米左右,深度可约2-3匣米。插后喷水使插穗与砂粒密切结合,对因喷水而倾倒的插条要随手扶直。最后在插床上严密地盖好玻璃或糖料薄膜,如果放在阳光直接照射处,还应用苇帘给以遮荫。
(4)插后管理:插床应安置在有阳光的温暖处。盆插或箱插者,可用空花盆适当垫高架好,放在火道上。这样会增高插床的底温,促使插穗加快生根。插箱放好后要经常检查。天气炎热时,每天要掀起玻璃,向叶面喷水1~2次,以保证叶片不因缺少水分而蔫萎。如箱内水汽达到饱和,所盖玻璃片上则有大茸水珠凝聚,这时需将玻璃片稍稍错开,空气流通。插箱内的相对湿度应经常保持在90%左右。扦插温度最好能保持在20—25℃之间。如管理得当,插后20天即可生根。如发现新叶已经展开且长势旺盛,说明已经生根。这时可逐渐打开玻璃并减少喷水,以锻炼小苗,使之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5)盆上管理:扦插后约40天即呵作上盆的准备。花盆要选用适合成活苗大小的瓦筒盆(内径10厘米),盆土以砂质壤土为,主.掺以二成粪f拌合均匀,然后使用。上盆前,先将花盆的排水孔用碎瓦片垫好,并覆盖一层粗粒土,以使排水顺利。再用碎马掌片3~4片,放于粗粒土上,然后栽苗、填土、礅实、浇水。之后,将盒放置荫凉处使其“缓苗”。以后再逐渐接触阳光,约经十余日后即可进行正常管理。
嫁接繁殖
此法多用于扦插不易成活的珍贵品种,还可接成能开出不同颜色花朵的植株。 嫁接扶桑应选在生长旺季,以春季最佳,因成活后当年生长期长,植株可得到充分的生氏。存温室条件下嫁接可四季进行。
砧木多选易繁殖、生长健壮、管理粗放、适应性强的品种。一般多以粉喇叭种为砧术。砧木应于事先扦插培养备用。 嫁接时要事先考虑接穗与砧木的生长快慢、分枝规律、节间长短、花期早晚等是否近似或一敛。如多品种嫁接在一起,还应考虑花形、花色是否相配合理、鲜艳美观。 嫁接方法可用切接、劈接及靠接。一般多选用简单易行的劈接法。接穗要选用健壮的枝梢,粗细应与砧木相同。保留顶芽及2~3枚叶片,下部削成楔形。将砧木顶梢剪掉,中间用利刀适当劈开,再将削成楔形的接穗插入摆正,对齐形成层,然后用塑料带绑紧,置于室内无日光直射处。保持适当湿度,防止接穗上的叶片萎蔫。可将接穗用塑料袋套好。嫁接约一个月后可见成活。待成活后再逐渐去掉塑料袋及增加光照。
病虫防治
常发生叶斑病、炭疽病和煤污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刺蛾危害.可用10%除虫精乳油2000倍液喷杀。
编辑本段
主要用途
园林景观
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是著名的观赏花木。多用于观花绿篱。单花腋生;多用来美化篱笆或庭园;马来西亚国花。桑鲜艳夺目的花朵,朝开薯萎.姹紫嫣红,在南方多散植于池畔、亭前、道旁和墙边,盆栽扶桑适用于客厅和入口处摆设。
食用部分
朱槿的叶有营养价值,在欧美,其嫩叶有时候被当成菠菜的代替品。而朱槿花也有被制成腌菜,以及用于染色蜜饯和其他食物。根部也可食用,但因为纤维多且带粘液,较少人食用。
中医药用
《本草纲目》对朱槿的介绍不多,只认为朱槿“甘,平,无毒。”,而主治方面只有“痈疽腮肿,取叶或花,同白芙蓉叶、牛旁叶、白蜜研膏傅之,即散。”
朱槿的叶及茎含萨壳固醇、蒲公英甾醇、乙酸脂类及酶等。主要用于治理皮肤生疮。叶、茎及根可四季采收,花季采花。采后去泥土杂质,晒干备用(茎及根切片),或用鲜品。用于调经、腮腺炎或关节炎则酒炒应用。 通常作汤剂或炖剂。外用则以鲜花或叶捣烂敷患部。根含支鞣质,功效与花类似,是中医主要的药用部分。根四季可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根需切片。
朱槿的花在花季时采,采后去泥土等杂质,可晒干备用或用鲜品,花含棉花素、槲皮苷、山奈醇、醋类、矢车菊葡萄糖苷、秸液质、维生素。通常作汤剂或炖剂。外用可以鲜花捣烂敷患部。
在中医而言,朱槿的花性味甘寒,有凉血、解毒、利尿、消肿、清肺、化痰等功效,适用于急性结膜炎、尿路感染、鼻血、月经不调、肺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等病症。
其他用途
由于树干含水量极低,且在太平洋诸岛上大量存在,可用作取火材料。最好是使用火犁法取火。茎皮纤维可搓绳索,织麻袋、造粗布、网及纸张等。
编辑本段
相关文化
历史名称
这种在花丝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国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称之。此植物最早有记载的中文名称为朱槿、赤槿和日及,在中国现能找到的最早记录植物的著作,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中,就有朱槿的记载,内容如下:
“朱槿花,茎叶皆如桑,叶光而厚,树高止四五尺,而枝叶婆娑。自二月开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一丛之上,日开数百朵,朝开暮落。插枝即活。出高凉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朱槿的各种名称,现代已经混用,可以称呼所有类型的朱槿,但古代却不一样,即使是古代,各名称的定义也不一。
例如现代无论是何颜色的花,都称为朱槿,但在古代只有红色花的才叫朱槿。
西晋的《南方草木状》:“其花深红色”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木部三.木之三.灌木类》中记载:“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色者尤贵,呼为朱槿。”
晚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佛桑,枝叶类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
而现代佛桑也成为所有类型朱槿的别称,而古代却不一样,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东海日出处有扶桑树,此花光艳照日,其叶似桑,因以比之,后人讹为佛桑,乃木槿别种,故日及诸名,亦与之同。”认为佛桑是扶桑之误。
清代李调元所著的《南越笔记》中记载:“佛桑一名花上花。花上复花,重台也。即扶桑。”认为佛桑是指一种花上有花的朱槿品种。
唐代诗人李绅的《朱槿花》诗曰:“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繁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古代妇女以朱槿簪于发间。当今江南庭院种植朱槿之多,北方的盆栽朱槿之多,不亚地其他奇花异。这不仅是由于它的美,恐怕也由于它向人们索取的少,而供人们欣赏的多,是它能在全国各地广为栽种应用的原因。
宋代诗人蔡襄酷爱朱槿,在漳州做写事判官时,晚秋季节,在西耕园驿庭园内看到数十株朱槿,当即时作诗赞赏,不久他离漳州东下,临行前特地去观看一回,又作诗一首。15年后,他再次来到漳州,专程去观赏朱槿,并写了一篇小序,将前后15年3次观赏不槿之事记录下来留作纪念。15年之久不忘朱槿,诗人爱此花之深切可见工斑。
国花市花
朱槿花为中国广西首府南宁市市花。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主建筑穹顶造型便是一朵硕大绽放的朱槿花,12瓣花瓣意喻广西12个少数民族团结在一起。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竹溪立交桥畔,占地面积850亩,由主建筑、会展广场、民歌广场、行政综合楼等组成。
马来西亚国花
广西南宁市市花
高雄县县花广东省茂名市市花
花语
花语:纤细美、体贴之美、永保清新之美。
诗词
由于朱槿花外观亮丽,中国古代有许多文人以朱槿花做为诗词内容,例如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的《江郊》中就有“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的句子。
薛涛(唐)朱槿花
朱槿
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
李绅(唐)朱槿花二首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李商隐(唐)朱槿花二首
莲后红何患,梅先白莫夸。才飞建章火,又落赤城霞。
不卷锦步障,未登油壁车。日西相对罢,休浣向天涯。
勇多侵路去,恨有碍灯还。嗅自微微白,看成沓沓殷。
坐疑忘物外,归去有帘间。君问伤春句,千辞不可删。
陆壑(宋)朱槿花
壁槿扶疎当缚篱,山深不用掩山扉。客来踏破松梢月,鹤向主人头人飞。
建筑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会展中心
2007年10月26日到10月31日,南宁市举办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会场为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此建筑以朱槿为大穹顶造型,依山势而建,远观如一朵硕大的朱槿花盛开在漫山绿茵中。整个会展中心总投资6.5亿人民币,高约100米,建筑占地6.5万平方米,总面积11万余平方米。由于依山而建,每层展厅都是实地,即使是重型机械也可在第二、第三层展厅参展。
邮票
2008年3月14日,香港邮政推出主题为《香港花卉》的特别邮票,其中1元4角的邮票图案为朱槿花大红花。
编辑本段
栽培要点
(1)土壤:朱槿对土壤要求不高,除盐碱土外一般均可适应。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壤土或粘土壤为好。上盆的土壤可用壤土4份、粪干1份配成营养土。
(2)光照:朱槿如光照不足会使花蕾脱落,花朵缩小,花色暗淡。因此,朱槿每日要有8小时以上的光照。但是,在盛夏需遮阳,以防止烈日灼射植株。早春培土一次,每季除草、培土一次。每年十月后,盆栽朱槿要移至室温在15~22℃的室内培植,入室后要注意通风和适当光照。 (3)浇水:朱槿浇水要充足。通常每天浇水一次,以浇透为度。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并需对地面喷水多次,以降温和增加空气的湿度,防止花叶早落。冬季则应减少浇水、停止施肥,使之安全过冬。
(4)施肥:朱槿对“肥”的需要量较大,圃地育苗或盆植时,每株施猪干粪肥50克,与磷肥、腐熟堆肥适量拌合作为基肥;每月追施0.2%尿素水溶液及磷肥为主的淡薄肥2~3次。如遇多雨季节,可改施复合颗粒肥于根部,每株100克。
㈡ 漳州各方面的知识
概况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历史沿革
漳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武后垂拱(685-688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没有建制。秦汉时只在闽粤通道的盘陀岭设蒲葵关;晋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绥安县;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在荆城(今靖城)建兰水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龙江畔建置龙溪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绥安,兰水入龙溪县。
唐高宗总章(668-760年)年间,闽粤一带少数民族常连结一起反抗唐王朝。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率领其众,平定了闽粤边境,在云霄县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时,在绥安故地设置漳浦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邮政编码: 363000,电话区号: 0596。
漳州建置后,沿革多变,管辖范围和县份不一。唐垂拱时,分出泉州所辖龙溪县一部分隶漳州,分置漳浦和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废怀恩县,割龙溪县来属;宋乾德(963-968年)时,领县除龙溪、漳浦外,还有龙岩、长泰,共四县;元时增设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增加漳平县;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龙岩分出升为直隶州,并管辖漳平、宁洋两个县,漳州府范围剩下七个县。民国以后,从漳浦分出了云霄县,划漳浦和诏安的一部分建置东山县,复从龙溪县分出了华安县,这时管辖又增加为十个县了。1951年6月1日,在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市;1985年6月,地市合并改称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1993年6月,龙海撤县建市(县级市)1997年1月,龙海市、芗城区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成立龙文区。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经济
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优、特产品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全市主要工业生产行业有纺织、机械、电子、食品、包装、建材、制罐、医药等15个门类,产品1000多种。确立了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高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特色明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确立了水产和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高优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具备了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26.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9.9∶3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7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50.61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6.9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企事业存款98.91亿元,增长7.2%;储蓄存款余额285.13亿元,增长14.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6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中长期贷款126.17亿元,增长20.9%;短期贷款157.93亿元,下降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94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增长8.6%。2006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59.89亿元,增长2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0亿元,增长32.6%;财政总收入31.86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5亿元,增长12%。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名扬海外。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漳州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友人来访日益增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曾先后来访。美国夏威夷水仙花皇后旅游团、12国驻沪外交官和夫人考察团也来寻根、考察。1991年与日本谏早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自然地理
一、山脉、河流、平原
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横亘着博平岭山脉,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县境内的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其他较著名的山岭,有平和县的小芹山、灵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等。全市山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约2956平方公里,仅地面积的23.56%。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九龙江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九龙江沿岸有许多河谷盆地。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二、海湾
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680多公里。南端的东山岛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渔区。龙海的浯屿岛,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靠近厦门,是著名的渔岛。漳浦则有三个半岛: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整美半岛。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湾较著名的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
诏安湾:诏安湾海域广阔,是闽南良好的渔场之一。湾内盛产马蛟鱼、黄花鱼,还有鲻鱼、鲈鱼、海鳗、黄翼雕、石斑鱼、对虾、红鲟、梭子蟹140我种,靠近南澳岛一带产鱿鱼。湾内宫咒骂有10多个村庄都以渔业为主。外地每年都有两三百条渔船到这里捕捞。仅诏安县境内的滩涂面积就有2933多公顷,已开发养殖的有牡蛎,泥蚶、螠蛏、文蛤、对虾、青蟹等。
东山县的西埔湾与诏安湾紧连在一起。1979年后,东山从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条长4350米、高5.5米、顶宽4.5米的海堤。围垦水面积1800公顷。西埔湾底部平坦,为沙质泥或泥质沙,水质优良,饲料丰富。水温11℃到34℃,无污染,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一个良好内湾。
东山湾:东山湾是福建著名的港湾之一。它的沿岸分属东山、云霄、漳浦三个县。湾口东山铜陵镇和漳浦古雷半岛,遥相对望,相距仅4000米,口小肚大。湾内水面2.4万多公顷。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积有两万公顷。这里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都可在湾内繁殖。湾口的塔屿岛如中流砥柱,因而湾 内风浪不大,湾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水无污染,温度、酸度、碱度适宜。有云霄漳江淡水注入。水质优良,为多种鱼、虾、贝、藻类增的极好场所。湾内历来产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等海珍品。鱼类有鰶鱼、青鳞、鲻鱼、银鱼、黄鲷等几十种。贝类养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蛎、泥蚶、螠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等。藻类有海带、紫菜等。198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专家,对东山湾进行了考察,确认东山湾可以开发为牧场化和农场化的渔类生产基地,并已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项目之一。
旧镇湾:旧镇湾位于漳浦中部东南面海区,是由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合抱而一的一个内湾 ,它肚大口小,形如“宝葫芦”。湾 内总面积5733多公顷,滩涂平坦,风浪小,长年有鹿溪和浯江溪淡水注入,潮流畅通,各种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鱼虾贝藻养殖的良好场所,畅销香港市场的“霞美”,就出产在这里。
三、气候
漳州位于北纬23.6度到25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1985年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风力二级。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常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漳州气候条件优越,打开世界地图,可看到在南、北23.5纬度(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方并不多,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大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属于热风季风气候,西半球的智利属高山气候,而漳州则是少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区之一。它整修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西北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挡住寒流入侵,东南面临开阔的大海,温湿气流源源而来,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因此,漳州比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其他亚热带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它也处于北纬25度左右,但那里的山势是南北走向,北方寒流一来,很难遮挡。这种情况在漳州这儿是不可能发生的。漳州确是一块“宝地”。
文化
自从唐垂拱二年开漳第一任刺史陈元光提倡奖掖农耕、通商惠工、兴办栄、移风易俗,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火田畲种无耕犊”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漳州由原始落后状态过渡到“杂卉三科绿,嘉禾两度新,俚歌声靡曼,秫酒味酝醇”初步繁荣文明的社会景象。兴办书院也从此开始,《中国大网络全书.教育卷》载:“松州书院在福建省漳州府,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两宋时期,兴办书院成为社会风气。宋绍熙年间,朱熹漳州知府,他“每旬之二日必领属官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其正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于是漳州便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自然资源
漳州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植物资源:除盛产大米、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还有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其他特产。水果有47种,330多个品种。春有枇杷、杨梅、越冬柑桔和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番石榴、凤梨;秋有香蕉、柚子、梨、余甘、黄皮弹、柿子;冬有芦柑、红桔、橄榄、果蔗,不一而足。蔬菜有35种,108个品种,冬春有葱、蒜、菲、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荸荠等;夏秋有冬瓜、丝瓜、南瓜、葫芦、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葱、莲藕等。花卉有1200多个吕种,如水仙、红梅、腊梅、山茶、建兰、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药、含笑、玉兰、瑞香、杜鹃、桂花、马蹄香、七里香、大丽菊、树兰、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胜枚举。盆景盆栽则有罗汉松、石柳、古榕、文竹等。药材有200多种,如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仙鹤等。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种。南靖县和溪乡六斗山的亚热带雨林,面积20公顷,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达1050多种,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山毛榉科等。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是红栲、黄杞以及橡胶植物花皮胶藤。南靖县南坑乡大岭一带,也保留着大片比较完整的亚热带雨林植被,面积2666多公顷,素有“树海”之称,是福建省仅有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多种稀珍植物如桫椤、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水产资源:闽南渔场广阔,沿海水产资源有各种鱼、虾、贝、藻等400多种。鱼蟹虾类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梭子蟹、青蟹、锯缘青蟹、鱼 祭 鱼、青鳞、鲻鱼、银鱼、丁香鱼、凤尾鱼、黄鲷、黑鲷、鱼 勒鱼、石斑鱼、蛇鲻、鲂鱼、玫瑰毒鱼 由 、圆鱼 由 、小公鱼、海鲳、海鳗、鳞鱼 是 、鱼 非 鱼 里 、马鲛、真鲷、二长棘鲷、蓝圆鱼 参 、沙丁鱼、乌贼、鱼 章鱼、鱿鱼等;贝类有牡蛎、泥蚶、虫益 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蛤、螺等;藻类则有海带、紫菜、江离、海萝、羊西茶、铁西菜、浒苔、马尾藻等。
州服饰文化
服 饰
漳州地处亚热带,上古土著穿“卉服”,以树皮、木叶蔽体。晋代衣冠南渡后,本地居民也穿上中原的葛、麻、吉贝(木棉)等织物。唐代漳州“岁五蚕,吴越皆不能及”。宋初,漳州岁贡葛布2万匹,纺织业已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漳州居民的服饰逐渐与中原一致。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导致漳州人的服饰“跨越定制”,“人无贵*,多衣绮绣”,甚至“曳绣蹑珠”,比官员还气派。清代,漳州服饰奢侈依旧,“俗有夸多斗靡者,于舅姑饷妇之日,终席之间换衣数袭”。一些人将财力都花在服饰上,以致漳州俗话有“只怕跌下屎宕(粪坑),不怕火烧厝(房子)”之讥。这种奢靡之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收敛。
附:漳州服饰文化
一、服 装
清代,士绅穿长袍马褂,平民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衣或大襟上衣,体力劳动者常穿短打。女子穿高领右衽大襟衣或窄袖短袄,内裹束胸马甲,下着长裙或长裤。缠足妇女在骹白(裹脚布)之外还套有□(音虾)裤,即由白布缝成圆筒状,半尺来高,底部绣有一圈寸把高的花,上部套入裤管内,其效用一为衬托小脚,二为显示绣花的技艺。
民国时期,男子穿长衫、马褂、布纽对襟上衣,也有穿西装、工人装、中山装或行业制服的。女子穿大襟的短衣、袄、旗袍、长裙或短裙。男女均穿大裆裤,裤管宽大,加接四五寸宽的粗布裤腰,穿时折叠用裤带扎紧,旧称“粿巾裤”。沿海渔民的衣服染过薯莨汁或荔枝树汁,耐海水浸泡,呈棕褐色,与众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学生装、工作服、军装开始在城镇流行;农村群众多穿加翻领、对襟、化学纽扣的改良汉装。“文化大革命”中,城乡时兴草绿色军装。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服装呈多样化趋势,有中山装、西装、汉装、T恤衫、牛仔服、茄克、风衣、运动服等。男女时装的款式日新月异,新潮人士遂以为不追随沪港时式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派头。
传统的婴儿服称“和尚衫”。这种衣的前襟为斜形,腋下两侧缀布带用以束腰,袖口和下摆均不缝边,以防磨破婴儿娇嫩的皮肤,也寓意婴儿长得快。婴儿用的“散幔”(音sam4buā1)为无袖的棉披风,面料为红绸或红底印花布,披风上连缀一个兔耳形的风帽。旧时还喜给婴幼儿带兜肚,兜肚以红布做成,并用金苍线绣上一个万字,护住幼儿的肚脐。漳州方言“脐”和“财”同音,护脐也寓意护财。还有用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做成的“花帕”,俗以为此帕可以“辟邪”,民间抱婴幼儿出门时多蒙盖花帕。
民国时期,漳州人夏天爱穿香云纱,漳州话叫成“香纹纱”。这种布料透气、透湿,穿在身上特别凉爽,颜色多为黑色,称“油绸”,穿久褪成暗棕色。香云纱价格不菲,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故解放后香云纱衣服往往成为戏台上反派人物的标志。现在市场上已看不到此种布料。
旧时,农民雨天多穿蓑衣,俗称“棕蓑”。通体以棕制成,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胸背。一种后背长过臀部;一种后背较短,但下缀棕裙,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又不致淋湿衣裤。70年代后已逐渐被塑料或尼龙雨衣所替代。
民间忌反向穿衣,因为只在为死人“套衫”(穿寿衣)时才将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洗衣服时男衣必须放在女衣之上。夜间不得露天晾衣,竹竿尾端不得晾衣。衣服晾干后须先摺叠后始可穿上,俗谓摺后再穿才有“摺气”,方言中“摺”和“志”谐音。民间忌缝补穿在身上的衣服,俗以为此举会使穿衣者日后受诬陷。
畲族男子服装类似苗族,着粗布衣,尚黑色。畲族妇女着苎麻布衣服,多为蓝、黑二色。上衣宽袖,右边开襟,衣领、袖口和胸襟镶蓝边,衣和围裙绣花卉、禽鸟等图案。不论寒暑下身均穿宽腿、大裆、绣花边的短裤,扎绑腿。腰束花绸带子,带子上缀各色珠子。喜庆的日子姑娘穿五色花裙。60年代以后,其衣着与汉族无甚差别。
旧时,漳州人用皂角、茶籽饼和草木灰浸出液来泡洗衣服。瓦窑里还专门烧制用以过滤草木灰液的瓦漏斗,称“漏母锅”。浣洗白色织物则用白土去污。20年代,漳州居民开始使用肥皂。70年代以后,则多用合成洗衣粉。
旧时,农村群众多用捶衣棍在池塘或溪圳边的石头上捶打洗涤衣服。城镇居民则用搓板搓洗衣服。80年代起,城镇居民多用洗衣机洗涤纺织品。
二、巾 帽
清代,官吏、皂隶戴全国统一的帽子,士绅戴“碗帽”(瓜皮帽),老年妇女冬季戴绒帽(用黑色绒布制成的无檐夹帽,额上镶以小玉块),婴儿戴莲花帽、虎头帽。妇女外出时,不坐轿的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称俗“文公帕”。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闺女少妇出门,头盖花帕遮住面颊。客家妇女则头戴尖顶小笠,笠缘镶半圆形花帕掩项至肩。
新中国成立后,碗帽和招票很快绝迹,时髦八角帽及军帽、“干部帽”。改革开放以来,市面上的帽子式样繁多,顾客随意挑选;而且性别、年龄、行业、季节有别,摩登男女随时髦而变换帽子。
漳州城乡民众用以遮阳挡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种。大笠:为两重竹篾中夹竹叶制成,圆形,直径六七十厘米,是城乡居民一种便当而结实的雨具。80年代后已为雨衣、雨伞所替代。甲�笠:竹篾编成笠架,上扎一层竹箨,箨与头部笠架有两三寸空隙,透风性能好。沿海地区笠顶较高,直径约30厘米;内地笠顶较低,直径约40多厘米。因其方便、轻巧、遮阳面大,至今农村较多使用。戽斗笠:形如圆锥形大漏斗。是沿海姑娘喜爱的遮阳用具。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个脸。制作材料与一般斗笠无异,只是表面上过一层桐油,有的还用彩丝带在笠沿和尖顶扎出花纹图案,是适宜于海风大、阳光烈海岛遮阳挡雨的用具。
三、鞋 屐
清代官员脚登皂靴,士绅穿呢鞋、缎鞋、布鞋;缠足妇女穿绣花弓鞋(又称“板仔底鞋”),婴幼儿穿虎头鞋;一般人常年赤脚,走远路时穿麻鞋或草鞋。
民国时期,上层人士多穿皮鞋,城里人穿球鞋、万里鞋(胶底布鞋)、高跟鞋、雨鞋(胶鞋),也常赤脚或穿木屐与草鞋(实际上是麻鞋)。但农村居民的鞋履没有多少改变,即使能买上一双万里鞋,也当成奢侈品,进城时赤脚走到城里才穿上,一出城就脱下包好,打赤脚走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自制的布鞋逐渐被淘汰,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但是直至60年代末,城乡居民中春、夏、秋三季大多数仍然打赤脚。70年代以后,群众逐渐改赤脚为穿拖鞋。80年代以后,连农村群众也穿上多式多样的鞋子。
旧时,漳州居民晚上洗过脚就穿木屐。木屐多用质地较松软的乌桕、苦楝、枫木制底,上用皮革、棕辫或废轮胎作带,女用木屐还上漆描花。木屐价格低廉,穿着干净、凉快。直至60年代初,一到傍晚,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声,70年代后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替代。
四、发 式
民国初年陈炯明在漳州城强制剪辫子之后,男子多理分头、平头、飞机头或光头。男孩剃光头,脑门留一小方块头发。民国时期,女孩挽双角辫,少女多梳独辫、扎头绳,青年妇女梳长髻或剪发,中老年妇女梳纂(俗名“螺仔鬓”),老年妇女扎黑额遮。逢节庆妇女的头上要插鲜花,中老年妇女则常年插含笑花蕾,有的老年妇女插以铁丝穿珍珠后弯成花、蝶等形状的珠花。新中国成立后,少女多梳双辫或剪发。中、青年妇女梳剪发,老年妇女梳纂。60年代,中、青年妇女开始剪成运动员发型。
畲族妇女的发式颇具特色:未婚姑娘梳独辫,发间扎一条红色绒线。已婚妇女多将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也有盘梳成田螺式、船舵式、角椎式或截筒高帽式。老年妇女常用青色或黑色绒线扎头发。
二三十年代,漳州已有妇女烫发,用的是特制的火钳。50年代改用电烫。60年代烫发被看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受到批判,几乎废止。80年代烫发之风大盛,使用化学药水定型,妇女的发型日新月异,争奇抢新。烫发已成为一种新行业,在大小城镇,发廊、美容厅、美发厅等比比皆是,除烫发外还为男女顾客设计发型、洗头、按摩。
80年代后,漳州男女居民的发式都已和全国各地同步变化。随着经济的繁荣,理发店日益衰落,大小发廊则生意兴隆。政府已对发廊加强管理,打击色情服务的歪风。
旧时,漳州居民用茶籽饼烧水来洗头发,妇女用茶籽油抹头发。八九十年代,茶籽饼和茶籽油已被各式各样的洗发香波和发膏所替代。
五、佩 饰
旧时,妇女用的饰物有簪子、发插、耳环、手镯、纂架、纂围、戒指、项链等。手镯有金、银、翡翠、玛瑙等,其中翡翠、玛瑙手镯男性老年人也佩戴,俗说能避免跌跤时骨折。旧时,一些地方的妇女以镶金牙为装饰,一般是镶在上犬齿上。
50年代以后,金银首饰基本上废止。80年代以来,妇女又戴起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链等,部分男子也戴金戒指和金项链,而且以其尺寸的粗大显示财力和富贵。
传统的幼儿佩饰多为银器:缀在帽子上的小铃铛、小八卦、小弥勒佛,戴在颈脖上的天官锁、葫芦锁,戴在手、足腕上的小银圈或小银铃等。现在此类饰物多为式样繁多的塑料、绒毛饰品所替代。
旧时,女孩八九岁时就要穿耳戴耳环,穿耳多在霜降日进行。是日,女孩坐在井边,其母用红柿祭拜井神;然后在女孩耳垂上抹上茶籽油不断搓捏,待其麻木即以针刺透耳垂,将红线留在耳垂内,再把针扔入井中。数日后伤口愈好,即可戴耳环。因家中婴幼儿连续夭亡,或孩子的“八字”不好,个别生辰不利的男童也穿耳,俗谓男性女饰“好邀饲”(易养育成人)少灾祸。50年代至70年代,此俗废止;80年代后,此俗再兴。
㈢ 各种花代表的城市
1、上海 玉兰
玉兰为木兰目、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 原产于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木兰科玉兰亚属,落叶乔木。
2、天津 月季
月季花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3、重庆 山茶
山茶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高温,忌烈日。中国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各地广泛栽培,茶花花色品种繁多,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
4、济南 荷花
荷花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5、太原 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3)漳州风玫瑰扩展阅读
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作为一种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该城市常见的品种。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花不能轻视或随意损坏
㈣ 中国各城市的市花是什么花
中国各省城市市花
广东省
广州市--木棉
韶关市--杜鹃花
深圳市--叶子花
珠海市--叶子花
汕头市--凤凰木
佛山市--白玉兰
东莞市--玉兰花
南海市--桂花
中山市--菊花
江门市--叶子花
湛江市--紫荆
茂名市--大红花
惠州市--叶子花
肇庆市--荷花、鸡蛋花
梅州市--梅花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朱槿
桂林市--桂花
钦州--木棉
北海--叶子花(三角梅)
防城港---金花茶
梧州--宝巾花
柳州--月季
贵港--荷花
凭祥--木棉
海南省
海口市--三角梅
三亚市--三角梅
江西省
南昌市--金边瑞香、月季
抚州市--玉茗花、荷花[2]
景德镇市--山茶
新余市--桂花、月季、玉兰
九江市--荷花
鹰潭市--月季
吉安市--杜鹃花
井冈山市--杜鹃花
赣州市--杜鹃花
福建省
福州市--茉莉
厦门市--三角梅
三明市--杜鹃花
泉州市--刺桐
漳州市--水仙
南平市--百合
莆田市--月季花
龙岩市--茶花
山东省
济南市--荷花
青岛市--耐冬、月季
淄博市--月季
临沂市--沂州海棠
威海市--桂花
济宁市--荷花
菏泽市--牡丹
枣庄市--石榴
泰安市--紫薇
烟台市-紫薇
安徽省
合肥市--桂花、石榴
亳州市--芍药花
蚌埠市--月季
滁州市--桂花
马鞍山市--桂花
安庆市--月季
六安市--杜鹃花
阜阳市--月季
芜湖市--月季
淮南市-月季
铜陵市-牡丹
黄山市-黄山杜鹃
浙江省
杭州市--桂花
宁波市--山茶
温州市--山茶
绍兴市--兰花
金华市--山茶
台州市--桂花
湖州市--百合
海宁是--紫薇花[3]
义乌市--月季
衢州市--桂花
江苏省
南京市--梅花
盐城市--紫薇、牡丹
徐州市--紫薇
淮安市--月季
扬州市--琼花、芍药
南通市--菊花
镇江市--杜鹃花
常州市--月季
无锡市--梅花、杜鹃花
苏州市--桂花
连云港市--玉兰
泰州市--梅花
宿迁市--月季
华中地区
湖南省
长沙市--杜鹃花
株州市--红木
湘潭市--菊花
衡阳市--月季
邵阳市--月季
岳阳市--栀子花
常德市--栀子花
湖北省
武汉市--梅花
鄂州市--梅花
仙桃市--桃花
咸宁市--桂花
黄石市--石榴
孝感市--雪梅
襄阳市--紫薇
老河口市--桂花
十堰市--石榴、月季
宜昌市--月季
荆门市--石榴
丹江市--梅花
恩施市--月季
麻城市--杜鹃花
随州市-兰花
河南省
郑州市--月季
南阳市--月季
开封市--菊花
平顶山市--月季
洛阳市--牡丹
周口市--荷花
焦作市--月季
鹤壁市--迎春
新乡市--石榴
安阳市--紫薇
商丘市--月季
许昌市--荷花
漯河市--月季
信阳市--桂花
汝州市--梅花、牡丹
吉林省
长春市--君子兰
延吉市--杜鹃花
四平市--万紫千红
松原市--山丹花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丁香
齐齐哈尔--紫丁香
伊春市--兴安杜鹃
佳木斯市--玫瑰
牡丹江市--牡丹
辽宁省
沈阳市--玫瑰
大连市--月季
鞍山市--金银花
本溪市--天女木兰
铁岭市--百合
丹东市--杜鹃花
阜新市--黄刺玫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丁香
包头市--小丽花
河北省
石家庄市--月季
邯郸市--月季
邢台市--月季
保定市--菊花、玉兰
张家口市--大丽花
承德市--玫瑰
沧州市--月季
衡水市---荷花 桃花
秦皇岛-- 月季 枣槐[5]
山西省
大同市--丁香
太原市--菊花
长治市--月季
忻州市--刺桐
朔州市--蜀葵
晋城市--紫薇
青海省
西宁市--丁香
格尔木市--红柳
陕西省
西安市--石榴
咸阳市--紫薇、月季
宝鸡市--海棠
汉中市--旱莲
华阴市--莲花
云南省
昆明市--云南山茶
大理市--杜鹃花
丽江市--菊花
普洱市--山茶花
玉溪市--朱槿
保山市--兰花
开远市--叶子花
甘肃省
兰州市--玫瑰
天水市--月季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玫瑰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格桑花(也叫八瓣梅和波斯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玫瑰
奎屯市--玫瑰
四川省
成都市--木芙蓉
自贡市--紫薇
攀枝花市--木棉
泸州市--桂花
德阳市--月季
广元市--桂花
南充市--栀子花
内江市--栀子花
乐山市--海棠花
西昌市--月季
贵州省
贵阳市--兰花
遵义市--映山红
安顺市--桂花
㈤ 全国各大城市市花各是什么
1、北京:月季、菊花、玉兰
2、重庆:山茶花
3、上海:白玉兰
4、天津:月季
29、宁夏——银川市:玫瑰
30、西藏——拉萨市:玫瑰
31、新疆——乌鲁木齐市:玫瑰
(5)漳州风玫瑰扩展阅读: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花不能轻视或随意损坏。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市花
㈥ 中国各市市花是什么
1、上海市
上海市市花为白玉兰,是属于玉兰花的其中一种。选择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1986年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
2、天津市
天津市市花是月季花,1984年根据市民评选结果,市园林局、园林学会推荐,市10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批准确定。 天津素称“月季之乡”,月季栽培历史最久,南运河、子牙河沿岸是重要产区。月季花绚丽多彩,馥郁芬芳,且四季花开不断,深受市民喜爱。
3、重庆市
重庆市市花是山茶。今巴南区石岗枝子桥还生长着一株"七心红"古茶花,树高8米,直径72厘米,据传树龄已有400余年。重庆地区凡园、风景区、庭院、楼台均有种植。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花。
4、厦门市
厦门市市花是三角梅。1986年10月23日厦门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确定市树、市花、市鸟的议案,决定凤凰木为市树、三角梅为市花、白鹭为市鸟。厦门市的公营单位多以白鹭形象为徽标。
5、福州市
福州市市花是茉莉花。福州城郊有许多成片栽培的茉莉园。它象征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芬香四播。以茉莉花薰制的福建茉莉花茶亦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1985年2月8日福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命名茉莉花为市花。
㈦ 各城市的市花是什么
北京市--月季、菊花,上海市--玉兰,天津市--月季,重庆市--山茶,济南市--荷花,内青岛市--忍冬、月季,威容海市--月季,济宁市--荷花,菏泽市--牡丹,枣庄市--石榴等等。
拓展:
1、简介:
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作为一种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该城市常见的品种。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花不能轻视或随意损坏。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
有些学者认为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也是"花",而多数人则认为被子植物才有真正的花,所以被子植物也称为有花。花的各部分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以花的形态结构作为被子植物分类鉴定和系统演化的主要依据(见被子植物门)。
㈧ 红樱三角梅大约什么时候开花应该如何养护三角梅
我喜欢养花,我喜欢三角形。三角形梅生是强大的,强大,快速和患者和害虫和疾病。它的颜色非常明亮,多样性特别大,最重要的是,花时期很长,至少在家庭的最后一半的一半是盛开的。我今天将与一个非常勤奋的经典品种分享,给你想要购买三角李子的朋友!
1,漳州红樱桃
漳州红樱桃是最经典的多彩樱花,我真的很喜欢这种品种,我真的想要求她改变小种子,树多色,最初是白色的,晚期会改变,有时粉末,四季的花朵是不同的!她特别特别,鲜花很大,他们也可以在北方开阔海洋。对每个人都很强大!
三角加上是最具责任的花朵,四个季节没有停止,并且没有看到鲜花。
2,金心双色
金色的心,叶xin的中间是金,开花是一个白色的,它被命名。这种品种也非常勤奋。如果你的家只不绽放,可能还不够,或者太多的水,尝试水,修理分支机构,太阳将被爆炸!
在不同的地方提出的花朵会像同样的话,同一个地方,切割育种也会发生变化,金心会有回归现象,叶子不穿,但仍然很漂亮! (如下所示)
3,绿叶樱花
这个价值真的很高,新鲜和粉红色,只是盛开的是白色的绿色,逐渐变得温柔粉红色,更特别美观。绿叶樱花也很勤奋,值得〜
10,重型闪光
沉重的闪光也很优秀,花瓣非常大,形状紧凑,并且会有高水平的光环,高而优雅!
好的,今天我会介绍这么多品种。事实上,仍有许多品种,如口红,绿叶红色,绿叶橙,桑巴,重型玫瑰,索菲亚等,同样的品种有时在不同的地区。差异相当大,因为植物的生长将受到时间,空间,个人喜好和环境气候的影响!
因此,我们只能利用我们的努力,并选择品种,以满足我们的欲望。朋友可以留下下面的消息来分享您最喜欢的品种!
㈨ 中国各大省会城市的市花是什么
省会
1.安徽——合肥市:桂花、石榴
2.福建——福州市:茉莉
3.甘肃——兰州市:玫瑰
4.广东——广州市:木棉
5.贵州——贵阳市:兰花
6.河北——石家庄市:月季
7.河南——郑州市:月季
8.黑龙江——哈尔滨市:丁香
9.湖北——武汉市:梅花
10.湖南——长沙市:杜鹃
11.吉林——长春市:君子兰
12.江苏——南京市:梅花
13.江西——南昌市:金边瑞香,月季
14.辽宁——沈阳市:玫瑰
15.青海——西宁市:丁香
16.四川——成都市:木芙蓉
17.山东——济南市:荷花
18.山西——太原市:菊花
19.陕西——西安市:石榴
20.台湾——台北市:杜鹃
21.云南——昆明市:云南山茶
22.广州——广州市:花木棉花
23.浙江——杭州市:桂花
市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作为一种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该城市常见的品种。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城市的一张名片。国内外已有相当多的大中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确定,不仅能代表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且对带动城市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花不能轻视或随意损坏。
(9)漳州风玫瑰扩展阅读:
中国花种列表
月季:(35个城市)——最突出城市:北京
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
山东省:青岛市
辽宁省:大连市
河北省:石家庄市、邯郸市、邢台市、沧州市
河南省:郑州市、平顶山市、焦作市、商丘市、漯河市、驻马店市、灵宝市、南阳市
江西省:南昌市、新余市、鹰潭市
安徽省:蚌埠市、安庆市、阜阳市、芜湖市
江苏省:淮安市、常州市、泰州市、宿迁市
四川省:德阳市、西昌市
湖南省:衡阳市、邵阳市
湖北省:十堰市、恩施市、
陕西省:咸阳市
广东省:佛山市
甘肃省:天水市
杜鹃:(16个城市)——最突出城市:台北
吉林省:延吉市
湖北省:麻城市
辽宁省:丹东市
福建省:三明市
江西省:吉安市、赣州市
安徽省:巢湖市
江苏省:无锡市、镇江市
湖南省:长沙市
云南省:大理市
台湾省:台北市、新竹市
广东省:韶关市
黑龙江省:伊春市(兴安杜鹃)
参考资料:网络-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