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地野牡丹
1. 这是什么花
野牡丹
编辑
英
文名 Melastoma candim D.Don
,野牡丹,地茄、豹牙郎木、活血丹、高脚山落苏、吞口巴、毡子杆、毛足杆、野石榴、金鸡腿、猪乸稔、牛乸稔、红爆牙狼、暴牙郎、倒罐草、高脚稔、埔笔仔、
九螺仔花、不留行、大杜桥、水外年、高脚埔梨、大号天番炉、埔笔仔、九螺仔花等。
野牡丹(中山传信录)山石榴(台湾),大金香炉、猪古稔(广东),豹牙兰(云南)。
野牡丹,别名金石榴、金榭榴,野生于山坡湿地及疏树林,花期7月,果期10月。
中文学名
野牡丹
别 称
金石榴、金榭榴
分布区域
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2. 野牡丹(白花)种植
你好种植牧丹药材白花适应什么样地
3. 请问这种植物叫什么名称
地菍(拉丁文名:Melastoma dodecandrumLour.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长10-30厘米内;幼时被糙伏毛容,以后无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地菍是一种集药用、观赏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 直径在 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红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
(概述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1])
中文学名
地菍
拉丁学名
Melastoma dodecandrumLour.
别称
地稔、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
4. 野牡丹的果实可以吃吗
野牡来丹的果实很好吃,味道甜,源酸味偏少,以甜为主,比桑葚好吃,表面的一层粉状颗粒有一点苦,但是让人感觉很值得咀嚼和回味,与咖啡的苦不一样,很好的苦味。非常诱人的果实。果肉汁水少,而且那层粉状颗粒咀嚼后太粗,只能吐掉。但其甜香酸苦实在诱人,每年11-12月上山有了期盼,再去一定要多吃一些。采摘一些。在福建山上很多。
5. 白花野牡丹是草药吗如何栽种
【异名】猪姆草、山石榴、咂口巴(《植物名汇》),地茄(《福建民间草药》),豹牙郎木(《陆川本草》),杏口巴、毡子杆、老虎杆、毛足杆、小毛香、毛张口(《四川中药志》),活血丹、高脚山落苏(《中国药植图鉴》),野石榴、金石榴、金鸡腿(《闽东本草》)。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全草。
【植物形态】野牡丹
常绿灌木,高1~5米。茎密被紧贴鳞片状粗毛。叶对生,阔卵形,长5~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狭心形,主脉5~7条,上面密被紧贴的粗毛,下面密被长柔毛;叶柄长1~2厘米,紫色,被粗毛。花大而美丽,紫红色,通常3朵聚生于枝梢,有时单生或5朵聚生;苞片卵形至披针形,短于萼管或与萼等长;萼密被披针形、紧贴的鳞片状粗毛,裂片披针形与萼管等长;花瓣5;雄蕊10,花丝淡黄色,其中5枚具有紫色的药及延长的药隔,其他5枚花药黄色,线形,药隔不延长;雌蕊1,子房下部与萼管合生,上部密被柔毛,5室,胚珠多数,中轴胎座,花柱紫红色,柱头头状。蒴果多少肉质,长圆形,壶状,长1厘米许,外被贴伏的鳞片状租毛,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黑色。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旷野。分布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野牡丹根)、果实(野牡丹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酸涩,凉。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酸,微温。"
②《陆川本草》:"寒,涩微酸。"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酸涩,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消肿,清热解毒。治跌打损伤,痈肿疔毒,乳汁不行。
①《福建民间草药》:"除热解毒,逐湿祛风。治痈肿疔毒,跌打损伤。"
②《陆川本草》:"叶,治刀伤,止血。"
③《四川中药志》:"行气,活血,清热。治月瘕病,百瘕吐血,跌打损伤及肠痈。"
④《中国药植图鉴》:"治血丝虫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野牡丹一两,金樱子根五钱,和猪瘦肉酌加红酒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膝盖肿痛:野牡丹八钱,忍冬藤三钱,水煎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鲜野牡丹叶一至二两,水煎服,渣捣烂外敷。(《福建中草药》)
④治耳痈:野牡丹一两,猪耳一个,水煎服。
⑤治蛇头疔:野牡丹六钱,和猪肉炖服。
⑥治乳汁不通:野牡丹一两,猪瘦肉四两,酌加酒水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⑦治月瘕病,经期发肿:?口巴、八月瓜根、无娘藤、何首乌、臭草根、打碗子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⑧解木薯中毒:野牡丹叶或根二至三两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6. 谁知道这是什么_
地稔(拉丁文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匍匐状小灌木,长10-30厘米;幼时被糙伏毛,以后无毛;叶片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瓣淡紫红色至紫红色,菱状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地稔是一种集药用、观赏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 直径在0.5-1.5cm,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红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
中文学名
地稔
拉丁学名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别 称
铺地锦、山地菍、地脚菍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桃金娘目
科
野牡丹科
亚 科
野牡丹亚科
族
野牡丹族
属
野牡丹属
7. 这是什么花
平安树,原名:兰屿肉桂;别名:红头屿肉桂、红头山肉桂、芳兰山肉桂、大叶肉桂专、台湾肉属桂等,拉丁文名:Cinnamomum kotoense Kanehira et Sasaki .为樟科、樟属常绿小乔木,其原名为兰屿肉桂即中国台湾的兰屿岛。
8. 巴西野牡丹盆栽需要托盘吗
如果是在家里种植,怕弄脏地板是要放托盘的。
巴西野牡丹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浇水
巴西野牡丹喜欢湿润的土壤环境,养殖期间要勤浇水。浇水的时候水量控制好,土壤微湿些就行,里面不能有积水。它惧怕水涝,若是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一定要及时将里面多余的水分给排掉,避免积水沤根。
二、施肥
想要巴西野牡丹更好的生长开花,生长季要勤施加肥料,保证养分充足才行。建议每个月追施一次稀薄的海餐沃水溶肥,将复合肥用清水稀释后再用就行,这样能促使植株更旺盛的生长,养分足还可增加开花数量,延长开花时间。
三、光照
它属于阳性植物,非常喜光。若是地栽种植的,要选光照充足的地块,光照足它才会长得更健壮。若是盆栽养护的,建议放在光线好的窗台上或者阳台上,平时多晒晒太阳。夏季光照比较强烈,地栽养护的不用担心,通风好。若是盆栽养护的,建议遮光处理,避免晒伤。
四、温度
它的适应能力强,对温度几乎没有要求,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不过若是盆栽种植的,入冬后还是要移到室内,适当保暖,避免冻伤。
9. 巴西野牡丹如何养殖
巴西野牡丹作为一种喜光的强阳性植物,在光照足够的情况下生长会更快更健壮,开花量更大。不过,即使栽植在稍微遮阴的环境中,其也能正常生长。即使在广东,夏季高温强光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巴西野牡丹喜肥,在养护过程中要注意薄肥勤施。生根之后,每个月可以施用一次复合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开花量。耐修剪、萌芽性强也是该品种的特性之一,无论苗圃生产还是绿化养护,都可对其频繁修剪。修剪后枝条会大量萌发新芽,花苞量也会越来越多。
在肥水充足、生长正常的状态下,巴西野牡丹几乎没有病虫害。
成品规格目前,巴西野牡丹主要有三种商品苗:地被苗、球形苗和单干苗。
当巴西野牡丹的主干达到2厘米至3厘米高的时候,就能形成花蕾。若能保证肥水供应,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6月,它能做到花开不断,是非常优秀的地被观花植物。因此,将扦插繁殖的巴西野牡丹幼苗成片定植于绿化工程中,形成一片紫色的花海,是一种不错的应用方式。而这些小苗,既可以用于培育大苗,也能直接出售用于工程。
在制作球形苗过程中,巴西野牡丹几乎不需要修剪,因为它可以自然成形。虽然不是规整的圆球形,但略微有些椭圆的球形更能体现其原生态的感觉,后期养护也更简单,符合节约型园林的理念。目前成品苗规格从50厘米×50厘米、60厘米×60厘米一直到1.5米×1.5米都已有企业生产。
将高度2米至3米之间的巴西野牡丹作为小乔木培育成单干苗,可用于庭院道路两侧种植、重点工程关键部位点缀。由于花期长、花量大,其景观效果要优于樱花、紫薇等传统观花乔木。
巴西野牡丹在常年开花的木本植物中属于耐寒品种,叶片四季常青,但露天越冬最低温度不应低于-3℃。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生产应用没有问题,在长江以南的成都、重庆等已引种成功,若小环境好则景观效果极佳。
10. 这种植物叫什么
这是地菍,是一种集药用、观赏和保健于一体的优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实为球状浆果, 直径在 0.5-1.5厘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实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红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红色素原料。
施肥技术
地菍为低耗肥植物,一般在栽植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用尿素75kg、钙镁磷肥300kg、氯化钾45kg作基肥。栽植后每30天, 视地菍植株的生长情况,在地菍的行间浇1 次稀释的人粪尿或夫沃施水溶肥,蕾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应结合浇肥磷酸氢二钾、硼酸,以增加开花量和提高结实率。地菍移栽当年植株生长比较缓慢,容易滋生杂草,因此要定期除草,直到地菍全部覆盖地表后,则其他杂草很难侵入,以后只需定期人工拔除一些长势强,株型高大的杂草即可。
水分管理
南方地区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极为不均,降雨集中在4~6月,这个时间地菍栽培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涝防渍,而到7-9月,则高温干旱,雨量稀少,季节性干旱严重,虽然地菍的自然生长环境对水分要求不高,但严重的干旱同样会导致结实率降低、果实开裂等,又需要进行一定的补水,总之,在地菍工栽培中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地表湿不可见明水,干不开裂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