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枪声红牡丹片段
① 平原枪声电视剧演员表
董勇
饰 马英
王学兵
饰 杜平
赵子惠
饰 苏建梅
杜志国
饰 苏金荣
何政军
饰 郑敬之
孙洪涛
饰 刘中正
郭昊伦
饰 中村
孙鹏滨
饰 苏建才
刘沙
饰 老孟
鲍鲲
饰 王二虎
陈光宝
饰 杨百顺
钱泉伊
饰 红牡丹
② 战火兵魂中赵福财老婆,大风仙真名叫什么求
钱泉伊,还演过平原枪声里的红牡丹,比在这个剧里年轻漂亮多了,这个剧显老了
③ 董勇 / 王学兵 演的平原枪声红牡丹女演员是谁演的
中文名: 赵子惠
外文名: Loutus
别名: 惠惠;小惠,赵妈,子惠小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沈阳
出生日期: 1985年1月26日
职业: 影视演员
④ 电视剧平原枪声演员表
《平原枪声》演员表:
董勇 饰 马英
王学兵 饰 杜平
赵子惠 饰 苏建梅
杜志国 饰 苏金荣
何政军 饰 郑敬之
孙洪涛 饰 刘中正
郭昊伦 饰 中村
孙鹏滨 饰 苏建才
刘沙 饰 老孟
鲍鲲 饰 王二虎
《平原枪声》海润影视出品的抗战题材电视剧,由赵浚凯、刘国彤执导,董勇、王学兵、赵子惠、杜志国、何政军等人主演。
主要剧情:1938年,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是年春天,红军排长马英受命回到家乡枣林,在政委杜平的领导下组建抗日游击队。苏金荣家的儿子建才一心要投奔中央军未果,阴差阳错投到民军刘中正手下;马英欲跟刘中正联手抗日,却中了他设下的圈套。马英在率领游击队跟敌人的战争中得到迅速成长,同时也陷入跟青梅竹马的女伴建梅的感情纠葛中。刚组建的队伍因刘中正的叛变遭受重创,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马英等人终于查出内奸,游击队再次重组。1941年,日军利用八路情报员对区域交接部位的忽略,发动铁壁合围计划,于4月29日对冀南地区发动突然扫荡。给游击队带来沉重的打击,队伍死伤过半。苏建才叛变出卖建梅,致使建梅死于敌人枪下。建梅的死让马英决心查出叛徒,种种线索都指向苏建才。为了不冤枉好人,马英和杜平设下层层包围圈战术,成功将苏建才抓获。清除叛徒之后的游击队即将迎来解放枣林的日子。马英带领队伍做好了进攻县城的最后准备,却不慎在行动前夜暴露了行迹,为了换取最后的胜利,部分共产党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深夜,进攻的红灯挂了起来,马英率领游击队员顺利解放了枣林,冀南地区获得全面解放。
⑤ 平原枪声电影演员表
1、马英
演员董勇
抗日游击队长,农民出身,当过八路军,后来到家乡组建游击队,是个平民英雄。大大咧咧,有事没事爱吹牛,但机智幽默,关键时刻绝不含糊。
2、苏建梅
演员赵子惠
八路军女政委,在与敌人的斗争中 ,她机智果敢、无畏无惧;在感情上她流露出女儿家的柔情蜜意,与马英上演感人爱情,极具个性的女战士。
3、杜平
演员王学兵
共产党政委,马英的上级,智勇双全,刚正不阿。两人携手带领游击队抗战,但是马英却不买杜平的账,总是和他呛声,见面经常互掐。
4、苏金荣
演员杜志国
地主,人物复杂,在日本侵占冀中平原之时,为了力求自保,成为汉奸,与侄女苏建梅反目并分道扬镳,最终死于汉奸内斗。
5、郑敬之
演员何政军
汉奸,伪军法监股股长,实际身份是地下党,背着汉奸的骂名掩护董勇等同志与日军斗争。
⑥ 中国第一片电影叫什么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叫《歌女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洪深编剧,蝴蝶、王献斋主演的剧情片,于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陆大戏院试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公映。
该片讲述了歌女红牡丹在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陈发祥后,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无怨言终将丈夫感动的故事。
(6)平原枪声红牡丹片段扩展阅读:
角色简介
1、红牡丹——演员 蝴蝶
坤角名伶,色艺双绝,因从小习演旧戏深受封建礼教熏陶,长大后不幸嫁与无赖丈夫一直遭受非人对待,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恪守三从四德,毫无怨言,终于将丈夫感动。
2、陈发祥——演员 王献斋
茶园老板的亲弟弟,本是顽皮赖骨,婚后无所事事,骄奢淫逸,不知收敛。因无钱可供挥霍,迫红牡丹出卖女儿不成,心情懊恼的他失手杀人后被捕入狱,在红牡丹的托人营救下出狱,终于幡然悔悟,改邪归正。
⑦ 《原平枪声》的人物和战役
一部半个多世纪前的红色经典,经过现代艺术手法和形式的重新演绎,再次激起心底的情愫。跟小说原著中的人物相比,新版电视剧《平原枪声》中正反派人物的塑造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必太较真。此部小说的作者李晓明,当年就是一位冲锋陷阵在河北平原上的八路军基层指挥员,作品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家乡河北衡水枣强县,因此,作品中众多的人物形象,都不可避免的留下了那个时代真实而严酷的印记。
作者本人曾坦陈,小说中的主人公、抗日英雄马英,就是他根据当年跟自己并肩战斗的八路军武工队长刘英的真实经历塑造的。其他几位重要人物,在作者的心里,也都有与现实相对应的影子。比如性格莽撞但作战勇敢的武工队员王二虎,其原型来源于两位八路军基层战士——王小宽和齐存修,潜伏虎穴与敌斗智斗勇的地下党员郑敬之的原型名叫郑润之,就连那个让人恨得牙根发痒的汉奸杨百顺,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真实的影子。
主人公马英的原型——刘英,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做了重点记述,这里不再重复。唯一需要补充的是,1985年老人从河北省水利工程局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从这一细节可以推测出,老人离职时的职务并不高,至多是正处职级。老人现在已是86岁高龄,现仍居住在石家庄,据说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这足以让人欣慰。
八路军战士王二虎的原型之一叫齐存修,又名齐忠,冀县(现称冀州市)齐官屯村人,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枣北县大队班长、排长,1945年后任冀南军区五分区独立二团警卫营连长、营参谋长。解放后,曾任衡水县工交局副局长、工业局副局长、拖拉机站机耕队长、民政科长,1969年调衡水县马车修配社任革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 1971年调到河沿公社社办工作,1974年8月病逝,年仅57岁。王二虎的另一原型王小宽资料不详,只知道全国解放后他也转业到地方工作。
在小说《平原枪声》里,汉奸杨百顺的下场是在战场上被击毙,这是文学作品的艺术加工。真实情况是,其原型杨长顺在抗战胜利后又投靠国民党。1951年在镇反中落网,同年被人民政府处以极刑。他的小老婆(小说中的红牡丹)此后几十年一直住在他的老家衡水枣强县北李村,在历次的运动中,她只是配合有关方面做了无数次的外调,并没有遭遇多大的劫难。这样看来,她倒比那些右派和黑五类及其子女们的命运要幸运的多。究其原因,博友肖庄先生曾在其博客中写道,据说这个女人与一名村干部有染,这才使她得以逃过历次厄运。当然,此说现已无考,因为不光昔日的北李村早已不见踪影,变成了枣强火车站,恐怕那些当事人,也已与草木同朽了。
让人最为唏嘘不已的,是小说中隐蔽战线的英雄郑敬之的原型——枣强县敌工站站长、地下党员郑润之的命运。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郑润之带着两个儿子一起打入伪警察局,利用公开的伪职身份,截获日伪情报,营救被捕同志,策反伪军反正。在潜伏的六七年时间里,他们在敌人内部发展了多名内线,曾成功营救出包括时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开国上将)的妻子在的五六十名被捕同志,发挥了正面战场无法取代的巨大作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忍辱负重、赤胆忠心的共产党人,在文革期间竟冤死在共产党人自己的监狱。当年拿枪的敌人想做却做不到的许多事情,最终我们共产党人却帮对手做到了。真不知这该抱怨个人命运的不济,还是历史的悲哀。
⑧ 钱泉伊的个人简介
钱泉伊,内地女演员,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在《平原枪声》中饰红牡丹一度获得观众喜爱和支持;后又参演《狼烟》、《百年虚云》、《直插金三角》、《赖布衣传奇》、《战火兵魂》。可以说是青年演员的后起新秀 !
⑨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的片名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它的主演是谁)
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rden Scene》
据IMDB上的权威论证,英国的Louis Le Prince才是真正的世界电影之父,他在1888年就成功在银幕上放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Roundhay Garden Scene》!只有短短2秒钟!却比法国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还早3年。
同年他又做出了另一部2秒钟的电影《Traffic Crossing Leeds Bridge》 (1888)!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1891)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看来大家的观念应该改改了,不是卢米埃尔也不是爱迪生,而是英国的勒普林斯(1842-1890)。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有声电影有“腊盘发声”和“片上发声”两种技术。前者是将声音刻录在唱盘上,放映时与影片同步播放,为电影配音;这也是世界上有声电影最初问世时采用的方法。诞生于1927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美国的《爵士歌王》就是如此。后者则是今天普遍应用的在胶片上录制声音的技术。由于成本和技术水平的原因,《歌女红牡丹》采用的是成本低廉、制作简单的腊盘发声方法,因而,它实际上应该称作是中国第一部“腊盘发声”的有声片。
《歌女红牡丹》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主演蝴蝶等。影片描写女歌手红牡丹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后,不仅备受凌辱,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当丈夫卖掉女儿,又因失手杀人入狱后,红牡丹却忍辱负重,恪尽妇道,努力拯救自己的丈夫。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影片于1930年中旬开拍,前后经过5次试验,至年底拍竣,耗资12万元旧币,1931年1月在明星大戏院试映,3月15日于新光大戏院正式公映。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引起了轰动,发行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但严格地说,《歌女红牡丹》只能算是一部“半有声片”,因其只注意了对话的有声,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音响效果,所以看起来只有人说话或唱戏时有声,其它周围事物都是静悄悄的。这当然也是初期有声电影的通病。
与这部影片同时开拍的另一部有声片是“友联”公司摄制的《虞美人》。它同样采用腊盘发声技术,描写了一对儿戏剧演员演出《霸王别姬》一剧的幕前幕后。两部影片在技术上稍有不同。《歌女红牡丹》是影片拍完后让演员看着画面对口型配音,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后期配音。《虞美人》则是先把声音录好唱片,然后演员在现场按照放出来的声音表演。两者相比,各有千秋。《虞美人》稍晚于《歌女红牡丹》,于1931年5月上演。
腊盘发声的有声片在技术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唱片和放映的配合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胶片一旦发生局部断毁,其后的剧情就难以再和声音相吻合,甚至会出现银幕上男人在张口,扩音器里传出来的却是女声的笑剧。因而,在这两部影片上演的当年,一些电影公司也开始试制“片上发声”的有声片。它们是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制的《雨过天青》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这两部影片都是租用国外的设备,并由外国人参与协助制作完成的。首先完成的《雨过天青》于1931年6 月3日在虹口大戏院试映。由于该片租用的是日本的设备,并赴日本拍摄,不久后即遭到观众的抵制。1933年,亨生影片公司用自己研制的录音设备拍摄了《春潮》一片,成为中国第一部用国产录音设备制作的片上发声的有声电影。
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原因,在有声电影问世后,许多电影公司仍然在继续摄制无声片,这形成了中国早期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长期并存的特殊现象。直至1936年,无声片才终于停止拍摄,中国电影从无声向有声的转变得以彻底完成
⑩ 西游记陈光宝的扮演者
电视剧平原枪声演员表 马英——董勇、 杜平——王学兵苏建梅——赵子惠、 郑敬芝——何政军苏金荣——杜志国、 刘中正——孙洪涛苏建才——孙鹏滨、 中村——郭昊伦老孟——刘沙、 王二虎——鲍鲲赵振江——纪永清、 常云秀——柴青红牡丹——钱泉伊、 小董——齐峰杨百顺——陈光宝、 马大娘——王素云秦芳芝——隋兰、 子芳——陶慧娜王秃子——许敬义、 张玉田——张益群吴所长——李卓、 狗子——欧阳俊周大柱——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