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牡丹白描底稿
① 工笔,白描,线描.有区别吗具体有什么区别啊
工笔-就是细致的写实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有时略敷淡墨作为渲染。源于古代的“白画”。
线描-是素描的一种,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
工笔亦称“细笔”。与”写意”对称。中国画技法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
工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
所谓描指的是白描,画者分别用浓磨,淡磨瞄出底稿,分是指用磨色上色,用清水分蕴开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染和分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用的不再是磨色,而用彩色来分蕴画面,罩色指的是整体上色,比如整片叶子上的绿色。
传统认为颜色应薄上,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较薄的颜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可以说最好是把握在用绢画时,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色的粗糙感,而还能清晰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古画上,都有着细腻而厚重的色彩,颜色的质地很细。其实这里还要说明一点,重彩中的重,是厚重的意思,而不是厚厚的颜色。所以不是画的颜色越多,越是符合重彩的需要。今天随着岩彩画的兴起,有些画家追求色彩的厚画法,向油画一样的做肌理,这又是另一种手法,但是这仅限于岩彩画使用较多。在今天大部分绘画中,还应该是厚薄结合比较好,在我的画中就是尽力在尝试厚涂与薄画结合使用。
关于用白的问题:
在国画中,特别是工笔画中,白色使用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它并不是为了增加厚重感。白色可以用于画领口、袖口;衣服上的图案;土裙(就是仕女最下面穿的裙子);以及和其它颜色混合出的肤色等等……
厚重感在前面已经提到,它是多层叠加出的效果,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加白达到的,国画中的白要小心使用,锌钛白(锡管装的)中的胶性很大,一旦画上就不好去掉,所以要十分慎重。特别是蛤粉(粉末状),这种颜色在使用中十分不稳定。在加胶时,只要蛤粉一湿立刻变得十分透明,但是在颜色完全干透以后又显得特别的白,在染时要全凭经验十分不易。因为白色是覆盖性色彩,所以在使用时多使用勾填法,留出墨线贴着线的边缘完成涂色,要做到色不压线、色不离线。在画一些工笔的白花时,有时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几遍白色,然后在用曙红或豆绿分染,就形成了白花洁白、明亮的效果。用化学合成的颜色会有许多杂渣,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调开,过几分后倒上面的颜色用,这样颜料中的渣就没有了。画工笔时最好少调色,几种色调在一起,颜色也会灰,尽量用原色。用花青色时最好加点墨,可以去火气。画白色时,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最好过期的,要不费用太高〕,这样的白色很白,有光泽。
传统国画颜色介绍:
石色(不透明色):石色即是矿物质颜色,石色除了使用在绘画中,还应用于壁画、建筑彩绘等地方。在我国古代,画家们有一套十分系统而完整的使用石色的方法,但随着明、清画家对工笔绘画的认识逐渐淡薄,所以,传统制造石色的方法几近失传。今天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学来了当年日本人从我国学去的制颜色方法,才有现在较为丰富的品种供画家使用。
石色主要包括:朱砂、朱磦、石青、石绿、雄黄、雌黄、石黄、黑石脂、云母粉、蛤粉、赭石、土黄、珊瑚粉和其他宝石类颜料粉以及新研制出的高温结晶颜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石青与石绿一般分类较细: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四青等头青色最重,四青色最浅,石绿同理。
水色(透明色):水色主要是由一些天然植物为主材料,配以少量动物质材料、矿物质细粉颜料组成。石色与水色一般是相互结合着使用于国画中,已达到浓淡相间、虚实相生的丰富效果。
水色主要包括:朱磦、胭脂、西洋红、藤黄、赭石、花青、水彩色与丙烯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
1、朱磦是朱砂最细的形态,所以有些画家在使用时以薄涂法来形成水色透明的颜色效果。
2、西洋红:在国画色中的名目较多,又叫做曙红、牡丹红等。
金属颜料:画家使用金属颜料由来已久,最早是在唐朝。金属颜料主要是金箔、金粉;银箔银粉。金箔一方面使用在背景上,另一方面主要是使用在局部贴金。
金箔有四个品种:
紫赤金(略带红色):主要贴寺庙中的佛像。
库金(足金金箔):绘画中常用,往往是98%的纯金和2%的纯银合成。
大赤金(略带黄色的金):又称冷金,70%的纯金,相当于18K金。
田赤金(呈淡黄色):相当于14K的金。
银色相比之下不是太常用,故不细说。
1、画黑的颜色有几种办法,一种是用淡墨一遍一遍的上,直到达到黑的效果为止。画时注意,要是想达到黑色偏暖的话就用油烟墨;想要发冷的黑的话用松烟墨。另一种是厚涂法,用国画色(上海马利牌颜料)中的黑色,涂几遍就能达到很黑的效果。在绢上尤其明显。(这可是秘密噢)
2、现在许多画家抱怨赭石色不好用,与墨或花青调好后会形成沉淀,几乎每一种赭石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这样的现象。其实不是颜色的问题,而是对颜料性能不了解,赭石基本上其中的矿物质还是较多的,这和植物色的花青是无法调和的,两者不容;同理,赭石与墨也就不可能调和了,这不是颜料的问题。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颜色分开使用就会自然调和,即先上赭石,再等干了往上叠加其他的颜色,这样就不会出现“出渣子”的现象了。
3、从我的经验上看,水彩颜色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注意要用性能较稳定的水彩颜色,比如日本的、英国的,如果怕在装裱时“跑”可以在水彩色中稍加一些胶就可以了。另外还可以用丙烯颜色,性能也很好,但是要注意丙烯色中的胶性较大,如果颜色画错了,颜色干后就无法洗掉了。
天雅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
矿物色、新岩、水干的使用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兑上胶液即可作画。
(一)胶的溶化:胶的溶化是“岩彩”画中的第一步,也是主要的一步。它的浓和淡直接影响画面着色的效果。浓了易开裂,淡了易剥落,只有恰到好处。你的画也就成功了一半。
(1)明胶的溶化方法:将所需用量的明胶倒入小碗,先加入4倍凉水泡5分钟后再加入五倍的70OC热水,用筷子充分搅拌开胶粉。如果有疙瘩,说明未完全溶化胶粉,需继续搅拌直至疙瘩全部溶化。
※因明胶是由动物生皮熬制而成,未去掉其骨胶原以外的蛋白质椭
② 工笔画白描好后需不需要上墨
看你画什么了,要看以后的色彩是什么调子,比如画红牡丹,可以用淡墨分染;如果是白牡丹,就不能用墨分染,可以用花青分染。
③ 工笔画国画要准备哪些材料求解
要准备宣纸(熟宣、生宣)、绢、矾、毛笔、墨汁、中国画颜料、笔洗、调色盘、等。
上矾主要是为了防止画上的墨及颜料漏到纸的背面。最好多上几次。
工笔画准备的材料有:拷贝纸:脱稿
描稿
创作底稿用。经济实用
熟宣纸:分矾宣
云母宣
蝉衣宣为作品用纸。标准不漏矾。
熟绢有白色和仿古绢等。
毛笔:勾线笔,勾花瓣和叶子的线条等。
上色笔,填充花瓣和叶子的颜色等。
水笔:笔锋要比上色笔锋要长,分染花瓣和叶子的过度色。
提款笔:画面的提款用。如瘦金体等。
狼毫笔:画枝干和山石用等.
花蕊笔:点画蕊用等。
底纹笔:打底色用等。
国画颜料:有上海马利、广州美邦、姜思序堂都可以。
墨汁:一得阁、红星墨液,曹素功等或用墨锭更好。
砚台:用经济实用的罗纹砚更好。可以研墨用。
笔洗:准备两个,一个清水,一个脏水用。
水滴:掌握水量很方便。
明胶:专业店里都有卖。必需凉水泡开。
明矾:专业店里都有卖。胶用新胶、矾用陈矾、三矾九染。
调色盘:有六层的调色盘更好。节省地方,干净
整洁
好用等。
画毡:称为
文房第五宝,必备之工具。
书:工笔白描,技法,画集等。
印章:三方,一方朱文印,一方白文印,一方压角印。
印泥:正规的书画印泥。不要用会计印泥,它是会跑油的。西冷印泥更好。
④ 工笔画的要点有几种
一、起画稿方面
1、直接勾描法(前提是你有底稿的书,或画稿,只需直接描在宣纸上即可)
2、放大拷贝法(如只有图片,你可以投影仪、放大尺等工具将图片放大到所需尺寸,描出底稿)
3、直接起形法(对照图片,进行放大起稿,不过高水平的人,才能直接起稿,初学者不易掌握)
二、画法或技法方面
1、白描勾线。就是勾轮廓线,一般用小衣纹或勾线笔,是工笔画的第一步,成品即白描。勾线的方法类似于写毛笔字,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等;
2、没骨。没骨法是一种不用勾出轮廓而直接着色落笔的方法,要求画前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如初练可先在宣纸下衬一事先画好的白描稿
3、“皴”和“擦”是一种肌理的表现方法,其区别在于工笔画中后者较前者多以侧锋行笔且用力较轻,后者在笔中含水分少,比较干;
4、着染、重彩、“染”是着色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染、统染、罩染、接染、点染、烘托、积水、托色、立粉等。 其中分染是用一手拿两支笔交替进行,一支蘸色(不要过于饱满或过干),一支蘸清水(不要过多)把颜色均匀地烘淡,形成一边色浓逐渐向一边色淡的过渡效果。 统染就是从整体出发,大片地分染出前后的层次关系。 罩染是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罩一层透明色彩(水多色少,调匀,较稀)的方法。分染前应用此法就叫平涂,平涂色彩时也可使笔中色彩饱和。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平涂,又不能使水分过多,汪在纸上互相冲激,也不要一次涂够颜色,调淡色彩一遍一遍地涂,涂够为止。 接染就是反染,用两支笔各蘸上不同颜色着染,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染法。初学可用第三支白水笔帮助接染。 点染是不勾轮廓线,用一支笔蘸上一种颜色,然后在笔尖上再蘸另一种颜色,一笔按点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渗和在一起,一笔成形。此法多用于没骨形式。 烘托是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衬托出浅色主体部分的方法。可用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进行,为使其均匀,可先用清水把底了铺湿,趁其半干时烘染。重彩是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为主进行着染的画法。鲜丽凝重。
⑤ 工笔画白描底稿是铅笔画吗
作为底稿的话,是可以用铅笔的。
而正稿则未必,高手可直接在复盖的熟宣或生宣纸上用毛笔,反之,再在铅笔的基础上用毛笔也是可以的。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⑥ 想自学工笔画,怎么入门
入门不容易,最好有老师带着画几次,要掌握基本要领。但我认为天天学也没必要,因为工笔画需要日积月累扎实的功底,比如老师一般都用牡丹起手教,你先学几种颜色的牡丹,在家练半年,感觉都没问题了再去学下一步,我就是学得太快、知识太多后来消化不了,只好找老师停课先自己在家慢慢练,这个急不得的。
⑦ 工笔画步奏
简单的说,先做底稿,然后用勾线笔在熟宣上钩白描稿,第二天再裱到画板上,然后根据画面需要,可以先刷底色,然后分染该分染的地方,之后罩染,然后画背景统一画面色调,完工,这是一般的步骤。
⑧ 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1、工笔画的方法:白描、皴擦、点、撞水撞粉、褪色法、分染、罩染、统染、碰染、接染、平涂、烘染、皴染、擦、反衬、水注色法、点蕊
2、工笔国画的绘画步骤如下:
(一)起稿和勾线
工笔重彩落墨之后很难改动,所以起稿时一定严肃认真,要求精细准确,笔笔肯定。墨线的深浅根据对象本身的色调来决定。譬如:白色或淡色浅色画墨线要浅,重色画与质地坚硬的物象墨色要深。如枝叶还应视远近层次及光暗变化使用墨色(焦 浓 淡 重 清)
勾线除墨色深浅外,重要在用笔。用笔有强 轻 重 疾 徐等变化。线条有粗细,长短,曲直之粉要根据物质质感用笔。一张好的白描也是一张好画。
最后,题款 盖章,一幅画才算完成。
(8)工笔牡丹白描底稿扩展阅读
白描: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绘画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自然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平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平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平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反衬:在渲染过程中用颜色从纸或绢的背后衬上颜色,使正面的颜色更加深厚明艳。
水注色法:多用于石头和树干。先用墨染出石头或树干的轮廓(墨色要有浓淡变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迹未干时,注入清水或重墨,把平板的颜色冲开,产生丰富的变化。
点蕊:点花蕊在画花中是很重要的。点蕊时用尖笔蘸上饱满的颜色,在尖上一滴滴点下去,点成一个圆珠,干后,要圆、凸、大小均匀,中间陷下一个小坑为最好。
⑨ 如何画工笔国画
工具准备:
熟宣,毛笔(大、中、小白云、勾线笔),国画颜料,墨汁,调色盘,笔洗,镇纸,毛毡。
工笔画的技法有:描,分,染,罩。一般工笔画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一、草稿:使用铅笔打草稿,纸张不要求。 彭连熙工笔《红叶题诗》
二、过稿:将草稿放置在拷贝台上,上面覆一层熟宣,使用勾线笔(花枝俏、小叶筋等均可)将画稿勾在宣纸上,这样的做品称为白描。
三、渲:在画好的草稿上用墨来表现画面的明暗,方法是:使用两支较大的笔(一般为大白云)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点墨,在墨没干之前用水渲开,造成一个自然的过渡。
四、染:方法和渲的步骤差不多,不过使用的是国画颜料,这一步较为麻烦。为了让色彩更加均匀厚实,一般要进行多次,有“三矾九染”之说。
五、勾线:在渲和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原来的线条被色彩覆盖,要重新勾一次线。 工笔画的过程和技法非常复杂多样,这只是基本的过程。
⑩ 白描是工笔画吗上色的白描才叫工笔画哪个说法对
我是学工笔画的学生,白描是底稿,用来练习勾线以及一些自己要画的画,按着白描搞勾出线上色,叫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