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寿图
A. 玄妙观的集市特色
玄妙观为全国著名道观,又是历史悠久的传统集市。冯梦龙《警世通言》无碍居士序中说:“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说明玄妙观在明天启年间已有露天书场。至清代设摊者日多,遂演变成为古城中心一处热闹的集市,有小吃、日用杂品、文具玩具、对联字画、花鸟鱼虫的摊店以及医卜星相、江湖杂耍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兹就昔日报刊所载30年代前后玄妙观集市状况略举一二,以见其概貌。
小吃特色
玄妙观的小吃,名目繁多,如小米子糖、灰汤粽、氽鱿鱼、熏鱼、凉粉、藕粉、千张百页、酒酿圆子、豆腐花、糖粥、梅花糕、海棠糕、焐酥豆、五香茶叶蛋、鸡鸭血汤,其余如面、小笼馒头、锅贴、烧卖、馄饨、汤团等等,应有尽有。著名的摊店,有专售梨膏糖的文魁斋、观振兴面店、王源兴酒酿豆浆店、小有天藕粉店、五芳斋、六芳斋、七芳斋等等,还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三万思、品芳两家茶馆。可以说玄妙观是苏州小吃最为集中的地方。
年画特色
三清殿内是传统的年画市场,出售桃花坞出版的各种画张,如神轴、灶神、门神、百寿图、送子图、凤穿牡丹、鱼跳龙门、岁寒三友、梅开五福、岳飞抗金、关羽夜读春秋、二十四孝等等,民国以后上海的彩印美女图、风景画进入观内,受到大众欢迎。另有对联、立轴,并可请名家当场挥毫,其中最著名者汪焕文(度),自号“邓尉山农”,在三清殿书写对联数十年之久。
观内空地经常演出各种江湖杂耍,有变戏法、木偶戏、耍猴戏、西洋镜、唱小热昏、卖拳头、说露天书等等。锣鼓响处,围满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医卜星相更
医卜星相更是玄妙观一大特色,有祖传秘方、专治气喘、痨疾、筋骨酸疼的江湖郎中,有拨牙的牙医,有主治跌打损伤的伤科等等。远近闻名的葛云彬、谢明德都曾在此挂牌设摊。算命、相面、测字的集中在东脚门至牛角浜一路,有的当街设一桌一椅,有的设馆,总称“巾行”,七十二巾可谓样样齐全。有量手曰“量巾”,鸟衔设牌曰“鸟巾”,拉胡琴曰“夹丝巾”,敲搭板小锣曰“响巾”,相面曰“斩盘抢巾”,批八字曰“八黑”,摇课曰“圆头”,拆字曰“小黑”,瞎子摸牌曰“观梅”。相面有手相、摸骨相等几种,以一鉴明(真名张子芳)、朱少卿最为有名。相面兼算命的有四明山人、王一舟等。算命兼堪舆(风水、 地理、流年、合婚)的,以杨凤巢、蒋通天、凌云山、杨守成、 邹慕鸿等为主。拆字的有谈虎臣、张天良等。起课的有文王课、六壬课,以明如镜为有名。还有鸿运来(真名泊良)的乌龟测字,他把事先用胶水写好的字条,放在置有乌贼骨粉的乌龟壳内,摇动几下便显出字迹,以此吸引好奇者。他们或取号“赛诸葛”、“小神仙”,或自称“能知过去未来,善断吉凶祸福”,举凡男女婚配、家庭纠纷、生老病死、官运财气均是他们测算的范围。俗话说“江湖一点诀,莫对妻子说,若对妻子说,饭都没得吃!”然而,明明是迷信骗局,却有无数人找到他们寻求慰藉,直到解放后他们才由政府安排转业。以上所述说明,由于玄妙观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使它成为与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上海老城隍庙齐名而又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热闹场所。苏州人常说“白相玄妙观”,外地人到苏州也必至玄妙观一游,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玄妙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它既是古迹名胜,又为传统集市的这一基本性质和特点,始终未变,1956年,对玄妙观摊贩进行整理,保持了小吃为主的传统特色。“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玄妙观集市。1979年12月,江苏省12市、县糖果评展会在玄妙观举办,随后小吃摊、服装摊、杂货摊及缝纫摊拥塞观内,成为苏州恢复的集市。经多年整理和规划,建起统一规格的售货亭,西脚门甬道南段设20多个传统小吃亭,北段有10多个缝纫摊;东脚门南段为服装售货亭,北段为修补皮匠摊点;三清殿后兴起渔网渔具市场。1985年,玄妙观内有157个摊位。
B. 歇后语或字谜
字谜:丰收在望
——稿
字谜:啄木鸟
——枭
字谜:喜上眉头
——声
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默
字谜(打一字)
夫人何处去
二
2
字谜(打一字)
打断念头
心
3
字谜
百米赛跑
猜一成语
争先恐后
4
字谜(打一字)
人对人
众
5
字谜(打一字)
表里如一
回
6
字谜(打一字)
果断有力
男
7
字谜(打一字)
黄昏前后
昔
8
字谜(打一字)
推开又来
摊
9
字谜(打一字)
迁来一口
适
10
字谜(打一字)
四边残缺
匹
11
字谜(打一字)
拉她也不来
接
12
字谜(打一字)
后来者居上
屠
13
字谜(打一字)
重逢
观
14
字谜(打一字)
课桌椅样样齐备
木
15
字谜(打一字)
人人都走横道线
丛
16
字谜(打一字)
一口咬定
交
17
字谜(打一字)
一日进一尺
昼
18
字谜(打一字)
水上码头
泵
19
字谜(打一字)
大框框不能破
因
20
字谜(打一字)
发生大火划禁区
烟
21
字谜(打一字)
凶横
区
22
字谜(打一字)
大厂用电多一点
庵
23
字谜(打一字)
欲话无言听流水
活
24
字谜(打一字)
存心不善,有口难言
亚
25
字谜(打一字)
值钱不值钱全在这两点
金
26
字谜(打一字)
添丁进口
可
27
字谜(打一字)
二小姐
姿
28
字谜(打一字)
一曲高歌夕阳下
曹
29
字谜(打一字)
依山傍水
汕
30
字谜(打一字)
旭日不出
九
31
字谜(打一字)
挥手告别
军
32
字谜(打一字)
正字少一横,莫作止字猜
步
33
字谜(打一字)
人不在其位
立
34
字谜(打一字)
独眼龙
省
35
字谜(打一字)
日落香残,洗却凡心一点
秃
36
字谜(打一字)
既有头又有尾,中间生了四张嘴
申
37
字谜(打一字)
因小失大
口
38
字谜(打一字)
一字生的巧,四面八只脚
井
39
字谜(打一字)
黄昏时候
晒
40
字谜(打一字)
一箭穿心
必
41
字谜(打一字)
上任之前,落榜之后
傍
C. 玄关墙挂福好还是百寿图好
我认为玄关挂福字好,开门见福!百寿图挂在客厅比较好的。下面我给您推荐几种玄关合适的挂画:
1、山水画 上水画是客厅挂画中最常见的一种画,不仅可以增加客厅的艺术气息,给人美的感受,同时也符号好风水的特点喔。山水画挂在客厅需要注意什么呢? 山水字画摆法较为讲究,一般适合摆在全屋座方(门的另一方)或居室坐椅、睡床位置的左手边;山势平圆的字画亦可挂在书桌后面作为“靠山”,能增加贵人运。易挂在客厅、会议室、办公室的座椅后等。
2、牡丹图字画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原因是牡丹的喻意是富贵吉祥。客厅挂牡丹画需要注意的事项: 客厅中摆放牡丹图一般可选择北方和南方,因为牡丹属木,北方是堪舆上的“水” 地,木得水生而茂盛繁荣;南方是“火”地,取木生火是兴旺之象,此布局在近二十年中催旺了风水上的九紫财星;由于西方为“金”,木不宜被金克,所以牡丹图一般不宜放在西方。牡丹象征富贵、姣妍、繁华等,同样适合挂在卧室。
3、雄鹰展翅图 雄鹰展翅图也是客厅挂画中很常见的,给人无限战斗力的感觉,给一个家庭带来生命的活力。 雄鹰展翅代表着鹏程万里、大展宏图、壮志凌云的意思,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挂画后雄鹰的"嘴"不宜对着人的头部,所以一般是不宜挂在沙发、座椅上面。也适合挂在书房。
4、荷花字画 荷花让人的心纯净,客厅中挂荷花,寓意圆满、善心。出污泥而不染的意义,也是一种好的风水。
5、众鱼嬉水字画 鱼是吉祥的喻意,众鱼嬉水字画挂在客厅,有着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吉祥意义。注意的是,众鱼嬉水字画最适宜摆客厅正门45度对角钱的“财位”上,取其“招财”喻意。
6、竹子字画 竹子字画是最常见的一种挂画,无乱是客厅、书房还是办公室,这是好运势事业的象征。竹子字画寓意升高,节节高。
以上是关于玄关挂画的分享,建议您根据自家的装修风格和喜好选择合适的玄关画,玄关画挂得好的话,可以给您好的心情和运气呢!
D. 十字绣 “百寿图” 带花的!!!
你所说的是不是福寿全旺图,中间一个大大的寿字,寿字旁边是牡丹花,牡丹花的旁边是各种各样的小字,但并不全是寿字,而是福、寿、全、旺。
原图你可上淘宝网,搜十字绣,再搜福寿全旺图就可以看看是不是你所看到的图。
E. 风水用品有哪些
风水用品类别繁多,其功能的大小并不是由其价钱的高低而定的,风水用品的选用时 根据需要而选用的。选用的越恰当,起到的作用就越大。同时要注意选好了的风水用品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放置到合适的方位才能真正显其功效。
平安类:
花瓶、竹树、心经、角符、等
旺财类:
五帝古钱、蟾蜍、财神、玉璧、水晶、貔貅 等
招福类:
五福临门、百福图、引福归堂、鹊鸟、佛手、福壁 等
升职类:
封侯玉、鹿图、天禄、升官印、鲁班尺 等
聪明类:
魁星赐斗、文昌君、三元及弟、文昌塔、毛笔、玉蝉 等
富贵类:
牡丹图、吉祥如意、招贵风铃、三水朝贵、龙饰 等
镇宅类:
龙、三羊开泰、玄武、鼎、镇宅之宝、八宝吉祥 等
婚恋类:
鸳鸯、万年青、菱角、龙凤呈祥、和合二仙、桃花位 等
添丁类:
麒麟送子、持荷童子、玉山、榴开百子 等
长寿类:
南极仙翁、寿桃、鹤、松柏、寿龟、百寿图 等
化煞类:
乾坤虎头镜、泰山石敢当、八卦(内外)、葫芦、九星化煞钱、三叉、六帝尺、六帝古钱、扇、符、钟馗、太岁壁、虎头牌 等
避小人类:青龙、龙形事物 等
除桃花类:桃花斩、金鸡制劫 等
F. 本人想写有关永定土楼文化的毕业论文,各位高手指点指点,怎么写比有创新视角比较新颖谢谢!
第一点先从多个城市的建筑雷同说起,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的细小处入手。
举例一个写的不错的论文给您借鉴下。
引言:在江浙一带的旧宅第中,如小桥流水一般的园林景观不胜枚举。然而说到木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的集大成者,就要首推浙江东阳的卢宅了。到过卢宅的摄影界人士都可能不会忘记,那鬼斧神工的精雕细琢实在是让人留连忘返。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走进了东阳卢宅。从全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浙江义乌回北京,只有周一和周五有火车,而我正好在周三就办完了事情。偷得浮生半日闲,我迫不及待地搭上了到东阳的的士,奔向那个让我神往已久的江南旧宅。
东转西拐,的士终于停在了一条颇具意趣的老街面前。下了车猛抬头,但见黛瓦粉壁,清淡高雅;封火山墙,错落穿插;卵石铺路,曲径蜿蜒。看来这条绵延数百米的,就是著名的卢宅老街了。
卢宅本非宅,而是一个完整的雕刻艺术建筑群落老街并不是卢宅的全部,只是它的主体。卢宅,实际上是位于东阳市城东的这个古建筑群的统称。它是一组集江南民居之精华,融东阳木雕、石雕、砖雕、堆塑和彩绘等艺术于一体的经典建筑群,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1988年,国务院新公布了多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宅就是其中之一。
卢宅的整个村落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由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条轴线延伸出去的几组建筑呈拱月之势围绕周围。长500米的卢宅老街和东西两条雅溪形成了卢宅的交通干道。共40多处园林、书院、寺观和26座牌坊点缀其间,不仅让卢宅的建筑形式愈加多样化,更给卢宅的整体风格平添了几分秀丽和雅致。卢宅总共占地23000平方米,比起规划严谨气势恢弘的云南大理董家大院、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等大型古建筑群的规模,它似乎是小巫见大巫了。但若论建筑群的华贵典雅、建筑构件的雕刻细缕之精美绝伦,则任何一个建筑群落也难与号称“百工之乡”的卢宅相比。
卢宅的主要风格是明清民居风格。据《雅溪卢氏家乘》记载,卢氏源自河北涿州(古称范阳),原是齐太公姜尚(即姜子牙)的后裔。据传,姜太公第11代孙卢员甫于南宋初年(1127年)由河北迁往浙江,并在东阳建宅。明朝景泰到万历年间(1456—1607年),卢氏的第19代孙卢洪澜及其子扩建卢宅,方使其初具今日之雏形。历时近千年,卢宅大部分仍保存完好,足可见当时建屋者功夫之一斑。
卢宅的主人诗礼传家,建筑规制处处以士大夫府邸为典范卢氏家族尊师重教,诗礼传家,登科及第者绵延而不绝。涉足仕途者众,跻身学林者多,它的规制就不同于普通的江南民居,属山东曲阜孔府一类的士大夫府邸。
走过卢宅老街,就见路南是一个五开间三进深的砖雕磨砖大照壁,这就是卢宅主体最外侧的入口了。因为照壁把门街与房屋主体完全隔开,所以它又被称作外照壁。照壁内卵石铺地,青石须弥座,8个石雕望柱,石栏杆内有两根留作节日悬挂灯笼之用的高高的木杆。照壁上镌刻着“双狮滚绣球”、“鲤鱼跳龙门”、“文房四宝”等造型,这是为卢氏家族世世代代的秀才举子们祈福,均有祥瑞之意。从照壁向北是两座明清时盛行的四柱三间的石牌坊,上书“大夫第”。“大夫第”门楼以北的照壁与前面的外照壁围合的主要入口空间呈“〔〕”形,此寓意为“藏风纳气”,就是说保证卢家的文风和官气,以便仕途能永远春风得意。
过了“大夫第”的石牌坊,转上一条卵石铺地的甬道,才看到了卢宅真正的大门——“捷报门”。此门建于明景泰年间,门上原明代所书“捷报”匾额已毁,现为今人所书。“捷报”匾上用小字记载了卢氏家族从明朝到清朝光绪年间共中8名进士、2名解元、29名举人的历史。过了捷报门举目回望,门框恰好框住了南面的一座远山,山形酷似一个直立的笔架,因此得名笔架山。而卢宅的东西两侧又各有一条雅溪——这一切就好像是特意为卢氏子孙安排的“面山环水”的独特风水,保佑着他们世代出仕。
这种祈福的建筑形式还表现在卢宅的几个大厅堂中。跨过第二道“国光门”,是一个约400平方米的跨院,同样是卵石铺地,院子一角有条2米宽的曲尺型廊道,向北与肃雍堂连接。到了卢宅,肃雍堂是必到的,因为这座建筑是明清古建筑群卢宅的核心建筑和主轴线。“肃,肃敬也,礼之所以立也;雍,雍和也,乐之所以生也。”《诗·周颂·有瞽》中曰:“潘厥声,肃雍和鸣”。堂名因之而来。据说肃雍堂是为祭祀第14代卢榕之妾金氏所建。肃雍堂呈工字形,朝南成三开间,开间面阔25米。从第一进仪门开始,一条全长320米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这条中轴线上布置了9幢大小不一的建筑(即九进),又分前四后五。前四总长180米,作为礼仪场所,可议事、迎送和祭祀等等,这里一向不允许女人进入。后五进总长140米,为生活区,如住房、厨厕、库房等。另外东西两侧还有几间厢房,取名“雪轩”,当年是卢氏家族的“三味书屋”,供族内弟子上学之用。肃雍堂尤其独特的是,它的前四进中有可分合的移动式石库门,大厅的双跨顶上还有一防水的天沟,整个建筑排水极为畅通。倘若遇到暴雨,水位达男人额顶,雨住后只要半个小时就能全部排出大厅。除了肃雍堂这条轴线外,南北向还有树德堂和复荆堂两条轴线,房间也十分众多。看来无论是面积或先进设施,肃雍堂都可谓全国民居之最了。
若拿建筑群比绘画,卢宅是一幅以细腻见长的工笔画在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中,我常常因卢宅建筑一些细微之处的巧夺天工而驻足。卢宅的建筑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主厅大多是抬梁式木构架,雪轩则是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即立柱细且多,柱间用串穿接成整体,每柱上顶一檩条,用料较少且能争取较大空间,极为方便),又如肃雍堂是五架梁连穿枋结构,墙身用空斗砖墙,延长了进深。总的来说,卢宅的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单元,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空间序列,显示了丰富的内涵和意趣。
若拿建筑群比绘画,卢宅就可以比作以细腻见长的工笔画。光是屋顶,卢宅中就分重檐、单檐,檐顶的形式有卷棚、硬山、悬山等等。在卢宅的每栋建筑中,都明显地突出浙江民居风格的风火山墙、高耸的垂脊和起翘多变的屋面,使整体建筑的风格婉约与刚猛融为一体,并呈现出南方民居清淡、典雅、含蓄的艺术特点。卢宅虽是一个士大夫府邸,但因为它采用了大木小式,且青瓦粉墙,卵石铺地,处处透着平易、隽永的亲切感。
最值得赞叹的还是卢宅的雕刻工艺,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昂、梁、雀替、牛腿或隔扇,还是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中,都体现了全国木雕之乡的浓郁特色。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绦环板上,我就看到了《八仙过海》、《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种透雕浮雕,或人物、或山水、或花鸟鱼虫,无不雕工精细、形态传神,实在使人叫绝。难度更大的是牛腿上的多层雕刻,只见那人物神态自然,花鸟活泼动人,祥兽栩栩如生,留神看去,恍若神品。东阳木雕最早起源于唐贞观元年(627年)的立体圆雕木俑,只可惜已失传。现存实物最早的是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一尊善才童子佛像和一尊残头佛像。据说,清代中期仅浙江东阳和嵊县就有400多名木雕艺人去北京紫禁城从事雕刻,可见东阳木雕的闻名。卢宅不仅是各种雕刻艺术品难得的珍藏库,而且还见证了东阳木雕的兴衰与变迁。明代以前,冶金技术有限,雕刻作品的形象多严谨生动,线条粗犷、豪放。而清代以后,木雕工具迅猛发展,刀具就达300余种,而且开始分凿翁型和钻条型。钻条型工具最大的有5厘米宽,而最小的小针凿只有发丝般粗细。而且从清初开始,木雕的彩绘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二者充分结合,使卢宅的木雕开始呈现出华丽、精致,更富艺术感染力的最佳状态。除此之外,卢宅的石雕、砖雕和堆塑也达到了很高的造诣。
卢宅的园林虽谈不上著名,没有同里和周庄的轻灵俊秀,但是却留下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许和佳话。这是因为卢氏家族重交往,当年“吴中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清廷重臣刘墉等都是卢宅的座上客。明代以后,江南战乱减少,大户贵族大兴造园之风,卢宅也先后建成了牡丹园、金谷园、芙蓉园等20多处园林、亭榭、轩阁,这些园林艺术品也是卢宅不可缺少的风景。希望这个美丽的古建筑群能永远保存完整。
G. 洛阳画牡丹画的王锦绣与王绣是不是一个人
王锦绣是洛阳人,也画牡丹,及有收藏价值,每平方尺2000元。丈夫高翔中国篆刻家协会会长,每字800至3000元,洛阳日报报道过,,,高翔是高氏篆刻的正宗传人,他的外祖父与清代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是好友,祖父高景彤和齐白石还是挚交,彼此来往甚密。高翔的叔父迷恋古玩雕刻,而且还得齐老先生的首肯。高翔的父亲高一夫,甲骨文专家,是中国著名画家黄胃的老师,还是洛阳一高的前身洛阳中学的创办者。高翔自幼耳熏目染,备受熏陶,很早就掌握了高氏篆刻的真传。
高氏篆刻刀锋硬朗,布局大气,闻名遐迩,曾为许多名人治印刻章,也有众多名人为其题词留念。高翔在原有的基础上又独创了一种新的篆刻形式,即把诗词分刻在多方印章上,然后再按一定的结构、布局拓印在宣纸上。其作品《百寿图》、《百福图》、《三字经》、《朱子家训》被多国博物馆收藏,其中《三字经》更被选为“国礼馈赠作品”。
或许是曲高而和寡,高翔夫妇依然清贫如旧,就连韩国篆刻研究会会长郑文卿都大为震惊,他很难想像高老先生能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创作。
人们常说,艺术是针对心灵的抚慰。高翔和王锦绣夫妇的生活虽然清贫,却始终与艺术为伴,因为艺术能使他们的精神得以充实。在这样浓淡虚实的生活中,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他们没有过多的评论人生的话语,只是用日子来表达他们在平凡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价值,他们的热爱已经把艺术贯穿到生活中的空气里,把中国的瑰宝灵魂默默地发扬光大!
H. 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
乔家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进入乔家院大门是一条长80米笔直的石铺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坡。西尽头处是乔家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通,用于巡更护院,显示了中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格调。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特色,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有特异。全院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堆金立粉。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
三大开间,可同时出入三辆车轿出入,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院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乔家大院大门坐西向东,为拱形门洞,上有高大的顶楼,顶楼正中悬挂着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黑漆大门扇上装有一对椒图兽街大铜环,并镶嵌着铜底板对联一付:“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乔在中堂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乔在中堂经过连续几代人的努力,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大门顶端正中嵌青石—块,上书“古风”。大门对面的掩壁上,刻有砖雕“百寿图”,一字一个样,字字有风采。百寿图为“在中堂”主人乔致庸的孙婿、近代著名学者、篆书家常赞春书写。掩壁两旁是清朝大臣左宗棠题赠的一付意味深长的篆体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楹额是“履和”。甬道的西尽头处是雕龙画栋的乔氏祠堂,与大门遥相对应。祠堂装点得十分讲究,三级台阶,庙宇结构,以狮子头柱,汉白玉石雕,寿字扶栏,通天棂门木雕夹扇。出檐以四条柱子承顶,柱头有玉树交荣、兰馨桂馥、藤罗绕松的镂空木雕。额头有匾,上书“仁周义溥”四字,李鸿章所题。祠堂里原陈列着木刻精雕的三层祖先牌位。
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均为开间暗棂柱走廊出檐大门,便于车、轿出入。大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一、二院为三进五联环套院,是祁县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里外有穿心过厅相连。里院北面为主房,二层楼,和外院门道楼相对应,宏伟壮观。从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
南面三院为二进双通四合斗院,硬山顶阶进式门楼,西跨为正,东跨为偏。中间和其它两院略有不同,正面为主院,主厅风道处有一旁门和侧院相通。整个一排南院,正院为族人所住,偏院为花庭和佣人宿舍。南院每个主院的房顶上盖有更楼,并配置修建有相应的更道,把整个大院连了起来。
(以上建筑风格综述参考资料来源 ) 大院还有更迷人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精致的板绘工艺和巧夺天工的木雕艺术,雕刻品个个都有其民俗寓意。每个院的正门上都雕有各种不同的人物。如一院正门为滚檩门楼,有垂柱麻叶,垂柱上月梁斗子,卡风云子,十三个头的旱斗子,当中有柱斗子,角斗子,混斗子,还有九只乌鸦,可称一等的好工艺。二进门和一门一样,为菊花卡口,窗上有旱纹,中间为草龙旋板。三门的木雕卡口为葡萄百子图。
二院正门木雕有八骏马及福禄寿三星图,又叫三星高照图。二院二进门木雕有:花博古和财神喜神。这花博古是杂画的一种,北宋大观宋徽宗命人编绘宣和殿所藏古物,成定为“博古图”。后人将图画在器物上,形成装饰的工艺品,泛称“博古”。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花博古”。正房门楼为南极仙骑鹿和百子图。其它木雕还有天官赐福、日升月垣、麒麟送子、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及和合二仙等。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是一种民间神话故事画题。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宋随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云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万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万回。”后分为二神,称“和合二仙”。二仙亦蓬头笑面,一持荷花,一捧圆合,取“和谐合好”之意。旧时一般在婚礼时悬挂厅堂,以示吉利。
此外,柱头上的木雕也是多种多样。如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多子、挺拨、健壮;芙蓉、桂花、万年青,表示万年富贵;过厅的木夹扇上刻有大型浮雕“四季花卉”、“八仙献寿”,即传统装饰纹之一。“八仙献寿”,是传说中的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李铁拐、吕洞宾、曹国舅、蓝彩和、何仙姑八仙赴会瑶池,为西王母祝寿,以此组成的画面纹样,造形优美,栩栩如生。全院现存有木雕艺术品三百余件。 砖雕工艺更是到处可见,题材非常广泛。有壁雕、脊雕、屏雕、扶栏雕。如一院大门上雕有四个狮子,即四狮(时)吐云。马头上雕有“和合二仙”,抬着金银财宝。卡圆上雕有兰花。掩壁上为“龟背翰锦”,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为六边形骨架组成的连续几何图形。因它像龟的背纹而得名。古时以龟甲作为占卜的工具,视能兆吉凶。古书《述异记》云:“龟千年生毛,寿五千年谓之神龟,万年为灵龟。”以龟为长寿的一种灵物,用作图案,以示吉祥延年。进了一院大门对面有一大型砖雕土地祠,雕有松树、桐树和蹬于太湖石山上的九鹿,喻示九路通顺。立柱上有四个狮子滚绣球。一院偏院南房墙上有五个扶栏雕,中间为葡萄百子图,表示蔓长多子和富贵不断头,其余四个格子为“博古图”。一院正院马头上雕有四季花卉。二进院马头上为四果及“暗八仙”。因只采用八仙所执器物,不画仙人,故称“暗八仙”,含有吉祥之意,明、清时采用较多。
二院大门的马头正面为犀牛贺喜,侧面四季花卉。二院正房前面走廊的扶栏雕,从东往西数,一是喜鹊登梅,二是奎龙腾空,三是葡萄百子,四是鹭丝戏莲,五是麻雀戏菊。东偏院过门雕有四季花卉、四果,加琴棋书画,亦取吉祥之意。
三院大长廊,马头正面麒麟送子,侧面松竹梅兰,又梅兰竹菊。
四院门楼中为香炉,侧为琴棋书画。院内“梯云筛月”亨有四狮(时)如意、梅根龙头、四季花卉、花开富贵。并有掩壁,赵铁山书写题字。右边为暗八仙,狮子滚绣球,表示平安如意。还有凤凰戏牡、鹿鹤同春。左边为双鱼、戟罄,属吉祥如意图,是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指以古代兵器中的戟,乐器中的罄和鱼纹组成的画面,取戟与吉、罄与庆、鱼和余的同音,表示吉庆有余。西跨院正房门楼有葡萄与菊花百子,上面扶栏为琴棋书画及博古图。四个马头正面为四个狮子,侧面为四季花卉。特别是《省分箴》雕和前面提到过的《百寿图》雕一样,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五院门楼马头为麒麟送子,院内四个马头为鹿鹤桐松。南正房门楼为菊花百子,中为文武七星,回文乞巧,又叫“七夕乞巧图”。
六院东院进门两侧为喜鹊登梅,背面为青竹和“福禄寿”三字。四个马头为暗八仙。正房扶栏中为葡萄,东为莲花,西为牡丹。前院内有“福德祠“,八宝图上有两个活灵活现的狮子和喻为吉庆有余的图案。 乔家大院中的石雕工艺虽比较少见,却是十分精细。现有几对石狮,石狮形态各异,憨态可掬。有的石狮为踱步前行状,刀纹如新,锋芒犹在,表现得机警、威武、活跃。其顾盼自豪的头部,提起全身的神气,表现狮子的雄壮、英武而不失真,给人以健康、活跃,富有生命力的感觉。
还有阴纹线刻,如五院门蹲石狮底座为“金狮白象”,中为“马上封猴(侯)”、“燕山教子”、“辈辈封侯”。南房柱石底垫为“渔樵耕读”、“麻姑献寿”等。六院门蹲石狮石础上有“出将入相”、“神荼郁垒”(相传古代以神荼、郁垒为门神,可以御凶邪避鬼魅)、“得胜返朝”等线刻,图像清晰,线条流畅,形象逼真。 乔家大院各个门庭所悬的牌匾很多,内有四块最有价值。其中有三块牌匾是乔家的,也是值得乔家自豪和感到荣幸的。那就是光绪四年由李鸿章亲自书写的“仁周义溥”和山西巡抚丁宝铨受慈禧太后面谕送的“福种琅环”及民国十六年祁县昌源河东三十六村送给乔映奎的“身备六行”。前两块表明乔家在某个时期对官府的捐助,又经朝廷大员题词推崇,因此倍加荣耀光彩。后一块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乔家的一些善举和对人处事的方法。另外一块价值更高,那就是傅山亲笔题写的“丹枫阁”匾(现存展于乔家第四院的东房内)。“丹枫阁”建成后,傅山为其亲笔题了匾,同时,戴廷式写了“丹枫阁记”,傅山又在后面加了跋。
此外,还有各院的门匾,例如“彤云绕”、“慎俭德”、“书田历世”、“读书滋味长”、“百年树人”、“惟怀永图”、“为善最乐”、“居之安”、“治福多”、“建乃家”、“静观轩”、“梯云筛月”等都有其一定的具体寓意。 龟背翰锦:乔家大院甬道北三个府门两侧有六处龟背纹照壁,壁心以几十个六边形连续组成几何图形的龟背纹样的砖雕砌饰,以示延年益寿,外观简洁大方。东南院和新院里偏院门两侧也有小型的龟背锦花墙照壁。
二气生辉:乔家大院新院正院门对面山墙上有“二气生辉”照壁,整个画面由两部分组成,北半边顶部云中挂一轮弯月,其下有莲花、莲子和一对鸳鸯,意为连生贵子,寓“二气交辉”;南半边顶部悬一轮圆日,其下有牡丹和一对凤凰,“牡丹”是花中之王,富贵一品,“凤”为鸟中之王,吉祥之兆,寓“二气生辉”。这组砖雕采用高浮雕技法,莲花、牡丹的花瓣向上层叠突出,细腻逼真,立体感很强。
喜鹊登梅: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西侧的花墙上有喜鹊登梅壁雕,喜鹊登梅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鹊是报喜鸟,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喜鹊登梅寓意吉祥、喜庆、好运的到来。“梅”取谐音“眉”,喜鹊落在梅枝上寓意“喜上眉梢”;图中有一对喜鹊,也有双喜临门之意。
猫蝶戏菊:乔家大院新院偏院门东侧花墙壁上图案由猫、蝴蝶、菊花构成,猫取谐音“耄”,蝶取谐音“耋”,人常讲“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九十岁老人叫耄耋之年”。菊花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爱,亦有高寿之意,整幅图有希冀健康长寿之寓意。
梅竹双清:乔家大院东南院偏院二进院门花墙上两侧壁雕图案皆为梅树,叶茂花繁;其相对应的背面两侧花墙砖雕图案皆为修竹,枝挺叶秀。这两处壁雕画面疏密有致,别具一格。
(照壁参考资料来源 )
省分箴照壁文字四周雕有边框,饰以各种传统吉祥图案。顶部雕蝙蝠,下端雕流云,取意“万福流云”;四周雕古代传说中八仙所执器物,也称“暗八仙”。这些神奇的物件也成为民间传统装饰纹样,有吉祥之意,常与仙桃图案结合寓意“八仙祝寿。照壁两侧雕有内插三戟的喜瓶图案,“瓶”与“平”、“戟”与“级”同音,有“平升三级”之寓;戟的下方有磬和鱼,寓“吉庆有余”。此外壁周还雕有麒麟、仙鹤、鹿、凤凰等祥禽瑞兽图案。照壁下方两侧插屏底座立柱外侧各雕饰两只狮子,上下对戏绣球,常言道:“狮子滚绣球,好的在后头。”这四只狮子也称喜狮,表示“喜事临门”、“四时如意”。
整组砖雕集高浮雕、浅浮雕、圆雕手法于一炉,层次丰富,意境深远,寓意吉祥,人文气息浓郁,是一座典型的集书法、雕塑、民俗于一体的砖雕艺术精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水乳交融,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照壁文字《省分箴》出自《全宋文·卷二八一》。
I. 花头台 王小二磨豆腐 牡丹对课 走广东 百寿图 僧尼会 碧玉簪 能不能给我这些婺剧的MP3。。。实在是找不
我把压缩包传到网络附件了,你查找你的提问附件
点击压缩包下载。直接下载,没有密码
满意请选为【满意答案】
手机提问的用户查看。请要用电脑网页版查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