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牡丹
㈠ 李白壮士脱靴贵妃磨墨是怎么回事
说的是李白在喝醉酒时让高力士给他脱靴;酒还未醒,作诗时,是杨贵妃在一旁为他磨墨。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有人把他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唐玄宗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这时,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烂醉如泥。人们把他扶上马背,送到宫中,用冷水洗他的头。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调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传说他写诗时,杨贵妃在一旁为他磨墨。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
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当时,高力士权力很大,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他还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决定找机会报复李白。
杨贵妃爱吟李白的《清平乐词》,正巧高力士也在一旁,他故意说:“我本以为贵妃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对他恨之入骨,没想到你这么爱他的诗!”杨贵妃吃惊地问道:”李学士怎么会侮辱我呢?”
高力士说:“诗中不是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意思:敢问汉宫中哪一个可以这样美貌,就是那赵飞燕也要倚靠浓妆艳抹呀。)两句吗?”杨贵妃说:“对呀!”高力士又说:“汉朝宫廷里的赵飞燕,出身歌女,后来虽然立为皇后,但作风不正最后还是被贬为庶人,李白将赵飞燕跟您相比,不是把你看得太下贱了吗?”
杨贵妃听了高力士的话,也对李白恼怒起来,这以后,唐玄宗几次想任命李白官职,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1)贺知章牡丹扩展阅读:
原文:
《清平调词三首》
唐 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白话译文:
其一
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其二
像枝红牡丹沐浴雨露散芳香,有杨妃不再思慕神女空自伤。
请问汉宫佳丽谁能和她媲美,就算赵飞燕也要靠精心化妆。
其三
名花伴着绝色美人令人心欢,赢得君王满面带笑不停地看。
春风中消解了君王无限怅恨,在沉香亭北共同倚靠着栏杆。
㈡ 描写牡丹花的现代诗
【古今菊花诗】
唐·元稹《菊花》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真《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杨东彪《野菊花》
褪去浮华和雕饰
天的宽阔和地的无垠
渲染云朵落地的快乐
以太阳的微笑迎接太阳的微笑
饱满的对话
碰撞出一缕缕宁静的目光
质朴的对白无需言语
往往是由一朵启程
被风轻拂或卷动
都一样跑满山坳
雨水赋予了纯净的血
纤细的枝
同样是昂头的脊梁
诗人叩动生活
舒展旷野
却遗落了旷野的魂
别样的精彩
在背离尘嚣的地方湿润
【红楼菊花诗】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自己找!
㈢ 关于吟咏花木的诗句
1、牡丹
作者:李商隐 朝代 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2、赏牡丹
作者:刘禹锡 朝代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3、《咏幽兰》
作者:的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译文:兰花的花朵婀娜多姿,叶子碧绿狭长,风吹过带来了兰花的香气。兰花不因可以被别人摘取作为佩带装饰而自贵,即使没有欣赏的时候也自己发出芬芳。
5、宋代苏轼《海棠》
原文: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㈣ 贺知章、李商隐的诗各两首,要有注释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①回,
乡音②无改鬓毛③衰④。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⑤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释:
①老大:年纪大了。
②乡音:家乡的口音。
③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④衰(cuī):疏落,衰败。
⑤镜湖:在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
翻译:
其一
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
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
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
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呀?
其二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
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
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说是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说是友人。
3、问:询问。
4、归期:回归的日期。
5、未有期:意思是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日子。未,没。
6、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
7、夜雨:晚上下雨。
8、涨秋池:秋雨使池塘注满了水。涨,水位升高。
9、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10、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西窗,西窗之下。这里指亲友聚谈指所。烛:烛花。
11、却:副词。还,再,且。表示小小的转折。
12、话:谈论。
13、巴山夜雨时:意思指巴山夜雨时的心情。
译文: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一起剪西窗烛芯;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时,我痛苦地情思着你。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⑵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也有着人生如梦的惆怅和迷惘。
⑶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⑸蓝田日暖玉生烟:《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惆怅了.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译文:
绮丽的瑟啊,为什么没有端由的有着五十根琴弦?每一根琴弦、每一根柱,在在使我想起已然磲的美好岁月。这心情仿佛庄周在清晓的梦中,幻化成翩翩的蝴蝶迷离飞舞。也或许想古代蜀国君主望帝那样,将满腔心事多付给哀鸣啼血的杜鹃。当明月照耀,苍茫的大海中,我已分不清那究竟是晶莹的珍珠或鲛人的泪水。暖日暴晒,蓝田因为有美玉蕴藏,地面升起阵阵轻烟。所有的情感。不管再怎么美好,只怕都将成为记忆罢。心头浮现往日情事的时候,才觉得一片惆怅,惘然。
㈤ 求翻译这两段古文
意思一下,不到之处还请谅解。
李白开始从西蜀来到京城的时候名声还未打响,因此用自己所写的作品来拜谒贺知章,贺知章看了蜀道难一篇,兴奋地对李白说:您不是这人世上的普通人,你可不就是那太白星下凡吗
开元年间,皇宫里刚刚开始种植木芍药,就是现在的牡丹。得到四个品种,红,紫,浅红,通白。皇帝将其移植到兴庆池东边沉香亭之前。正值牡丹花刚刚盛开,皇帝骑着照夜白的名驹,太真妃子坐在步辇上跟着。皇上命特别选出梨园中优秀的艺术家,赏赐16盆。李龟年是当时以歌喉出名的一代名家,他捧着乐器站在众乐师前,正准备开始表演。皇上说:观赏名花,又有爱妃在侧,怎么还能用旧曲子?随即命李龟年拿着金花笺去宣传翰林供奉李白,让他作三首清平调。李白很高兴地领了旨意,样子好像喝了一夜酒还没太清醒,就拿笔来写下了这三首清平调。是这样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由于前面这些出色的表现)皇上从此对李白看得比其他学士都要高。
㈥ 《唐才子传》的《王维》和《李白》的译文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属(zhǔ)辞〕撰写诗文。工草隶,闲〔闲〕通“娴”,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欢与文士交往。
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郁轮袍》〕琵琶曲名,相传是王维所作。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习讽〕熟悉的、经常诵读的(诗作)。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解头〕即解元,科举乡试第一名。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扈从〕随从护驾。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喑病〕哑,口不能言。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合乐〕诸乐合奏。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笃志〕诚心。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表〕上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弟缙〕王维的弟弟王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李白
白,字太白,山东〔山东〕关于李白的籍贯,有很多说法,这是一说。人。母梦长庚星〔长庚星〕又称为太白金星。而诞,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天才赡逸〕他的天赋充盈,超越一般人。赡,充满。逸,超出、超越。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任侠〕以侠义自任。任,承担、承受。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现在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所业〕所写的(诗文)。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清平调》〕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于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调》三首,谱入乐府。其二云:“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中引用汉代赵飞燕故事,高力士以为李白以“飞燕”比杨玉环,写其夺宠。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僚佐〕属官,属吏。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晚节〕晚年。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孙也。
回答者: yibanghundang - 举人 五级 4-4 20:04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属(zhǔ)辞〕撰写诗文。工草隶,闲〔闲〕通“娴”,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欢与文士交往。
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郁轮袍》〕琵琶曲名,相传是王维所作。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习讽〕熟悉的、经常诵读的(诗作)。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解头〕即解元,科举乡试第一名。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扈从〕随从护驾。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喑病〕哑,口不能言。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合乐〕诸乐合奏。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行在〕皇帝驻留的地方。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笃志〔笃志〕诚心。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表〕上表。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弟缙〕王维的弟弟王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李白
白,字太白,山东〔山东〕关于李白的籍贯,有很多说法,这是一说。人。母梦长庚星〔长庚星〕又称为太白金星。而诞,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命,命名。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天才赡逸〕他的天赋充盈,超越一般人。赡,充满。逸,超出、超越。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任侠〕以侠义自任。任,承担、承受。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任城〕现在山东济宁。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所业〕所写的(诗文)。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清平调》〕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于沉香亭,曾召李白作《清平调》三首,谱入乐府。其二云:“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中引用汉代赵飞燕故事,高力士以为李白以“飞燕”比杨玉环,写其夺宠。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沮〕阻止。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永王璘〕唐玄宗第十六子。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僚佐〕属官,属吏。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晚节〕晚年。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或云:白,凉武昭王暠〔暠〕音gāo。九世孙也。
回答者:南武书生 - 举人 五级 4-6 18:11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属(zhǔ)辞〕撰写诗文。工草隶,闲〔闲〕通“娴”,熟悉。音律。岐王〔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喜欢与文士交往。
李白
白,字太白,山东〔山东〕关于李白的籍贯,有很多说法,这是一说。人。母梦长庚星〔长庚星〕又称为太白金星。而诞,因以命之。〔因以命之〕因此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命,命名。
参考资料:www.li.com
回答者:fangda3 - 秀才 二级 4-17 20:22
㈦ “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讲的是谁
讲的是唐代的大诗人李白。
天宝初年,李白来到长安,被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他,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
有一天宫中牡丹盛开,唐玄宗带了杨贵妃,在沉香亭饮酒赏花。忽然想起了李白,想叫他写几首歌词助兴,就派人把他召来。这时的李白正喝酒喝得醉意朦胧。
等酒意稍解,李白提起笔来,一下子写了《清平调词》三首颂扬杨贵妃和牡丹花,诗句优美清新,唐玄宗和杨贵妃高兴极了。据传他写诗的时候,是杨贵妃在旁为他捧砚。
李白虽然经常参加宫廷宴会,但他蔑视权贵,并不把皇帝和皇帝身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在宫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脚,对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说:“给我脱掉靴子。”高力士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给李白脱下靴子。
李白刚从蜀地来到京师长安的时候,无人认识,贺知章听说他的才名,去拜访他。首先就被他的奇伟姿容所折服,后来李白拿出自己写的文章《蜀道难》,贺知章还没读完,竟有四次出声叹服,把他称为‘谪仙’,两人从此成为忘年好友。
(7)贺知章牡丹扩展阅读:
李白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㈧ 贺知章写给李白的诗
李白 (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㈨ 咏花的诗或词,如《牡丹词》洛阳千古斗春芳,富贵争夸浓艳妆,一自清平传唱後,至今人尚说花王
001.菊花
晋·袁崧《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002.扶桑
晋·杨方《扶桑》
丰翘被长条,绿叶蔽朱花。因风吐微音,芳气入紫霞。
我心羡此木,愿徙著吾家。夕得游其下,朝得弄其花。
003.荷花
隋·杜公瞻《咏同心芙蓉》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004.合欢花
唐·元稹《夜合》
绮树满朝阳,融融有露光。雨多疑濯锦,风散似分妆。
叶密烟蒙火,枝低绣拂墙。更怜当暑见,留咏日偏长。
005.月临花
唐·元稹《月临花》
临风飏飏花,透影胧胧月。巫峡隔波云,姑峰漏霞雪。
镜匀娇面粉,灯泛高笼缬。夜久清露多,啼珠坠还结。
006.鸡冠花
唐·罗邺《鸡冠花》
咏花古诗词100首摇倚砌旁。
晓景乍看何处似,谢家新染紫罗裳。
007.木槿
唐·李白《咏槿》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008.紫藤
唐·李白《紫藤树》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009.丁香
唐·杜甫《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010.木兰
唐·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011.松树
唐·白居易《松树》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012.迎春花
唐·咏花古诗词100首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013.凌霄花
唐·白居易《咏凌霄花》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偶依一株树,遂抽百尺条。
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自谓得其势,无因有动摇。
一旦树摧倒,独立暂飘飖。疾风从东起,吹折不终朝。
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
014.垂柳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015.红枫
唐·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016.金灯花
唐·薛涛《金灯花》
阑边不见蓑蓑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
017.牡丹
唐·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018.芍药
唐·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
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
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
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
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