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的生长习性
㈠ 百合花的生态习性是什么
百合喜欢阳光充足和温暖湿润的环境,它耐寒,但怕高温和湿度大,我国是百合的重要原产地。百合的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低于10℃,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0℃则生长不良。生长过程中,以白天温度21~23℃、晚间温度15~17℃最好。促成栽培的鳞茎必须通过7~10℃低温贮藏4~6周。百合对水分的要求是湿润,这样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如果土壤过于潮湿、积水或排水不畅,都会使百合鳞茎腐烂死亡。盆栽百合浇水应随植株的生长而逐渐增加,花期供水要充足,花后应减少水分,地上部分枯萎后要停止浇水。百合怕过湿的环境,这样会使它的鳞茎腐烂并死亡。
百合也非常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它可耐强光照和半阴。光照不足会引起花蕾脱落,开花数减少。光照充足,植株健壮矮小,花朵鲜艳。百合属长日照植物,每天增加光照时间6小时,能提早开花。如果光照时间减少,则开花推迟。另外百合支土壤也是有要求的。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土壤pH在5.5~6.5最好。盆栽土壤以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为宜。只有满足以上几个条件,百合才能茁壮成长,才能为我们展现她最美好的雅姿。
㈡ 百合花的生长习性
潮湿,阴凉
㈢ 百合花的生长环境,它的特点与特征
1、生长环境
百合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土壤湿度过高则引起鳞茎腐烂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鳞茎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根系粗壮发达,耐肥。
2、特点
百合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
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
(3)百合花的生长习性扩展阅读:
百合花的象征意义:
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由于其外表高雅纯洁,天主教以白百合花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而梵蒂冈以百合花为国花。百合的种头由鳞片抱合而成,取“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中国自古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还有尊重的含义。
现时,百合花主要用来作观赏用途,尤以荷兰及日本输出的切花品种居多,如麝香百合及其杂交种是很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百合花的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更可作为蔬菜食用;在中国,百合的球根晒干后更可用来煮汤,而且植株的多个部分可入药。
卷丹、山丹尤其是布朗百合的球根在中国被大规模种植,口感和质地与土豆有些类似,常制成百合干销售,可以清热解毒,被认为是健康食品。人们将百合干泡开后炒制,然后压碎用于煮汤,或是用于提取淀粉。
㈣ 有谁知道百合花的生长习性
百合大多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大多数种类喜阴。要求腐殖质丰富,多空隙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多数喜欢微酸性土壤,有些种和杂种能耐受适度的碱性土壤,适宜ph为5.5-7.5,忌土壤高盐分。生育和开花的适宜温度为15-20度。5度以下或30度以上生育几乎停止。
㈤ 百合花的生长条件是什么
它喜欢阳光,在生来长期间要充分的见阳源光,特别是在孕蕾期间,缺少阳光照射的话,就会影响它开花。不过,在酷热的夏季养护必须要遮荫。
养殖室内的温度最好在15-25℃,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都不利于它生长。夏天时候最高温度不要高于30℃,要通过喷水等方式降温。冬天温度应保持在10℃左右,太寒冷的时候需注意保暖。
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也很怕涝,所以要及时的进行补水,要让土壤时刻处于一个湿润状。春季和秋季可以5天左右浇一次,炎热天气可以勤浇,但是不要让土壤里有积水产生。
(5)百合花的生长习性扩展阅读:
冬季选晴天进行中耕,晒表土,保墒保温。春季出苗前松土锄草,提高地温,促苗早发;盖草保墒。消灭杂草和防大雨冲刷,并不让表土板结。
夏季应防高温引起的腐烂;天凉又要保温,防霜冻,并施提苗肥,促进百合的生长,下种至出土,中耕2-3次。到生长中期再松土2-3次,以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并结合培土,防止鳞茎裸露。
春季百合发芽时应保留其一壮芽,其余除去,以免引起鳞茎分裂。在小满前后,当苗高长至27-33厘米时,及时摘顶,控制地上部分生长。
㈥ 百合有哪些生活习性
百合的生活习性: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象征寓意:百合花寓意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纯洁。
净化对象:净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㈦ 百合花的习性
百合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
多年生草本,株高70至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
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
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至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
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
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
种子多数,卵形,扁平。果期7至10月。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作药用。
㈧ 百合花的生长习性有哪些
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度之间,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均生长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荫环境,但过度荫蔽会引起花茎徒长和花蕾脱落。多数品种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带宜栽种在遮阳半阴处。百合花适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腐殖质要求不太高,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湿冷凉气候,怕高温炎热。
㈨ 百合花有哪些生活习性
百合花:基本档案:学名:Lilium;
别名:云裳仙子。
科属:百合科、百合属。
原产与分布: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
生活习性: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