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扇屏牡丹
1. 霍元甲和黄飞鸿谁厉害,他们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都是晚清时期的人
霍元甲(1868年~1910年)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字俊卿,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后来也是这十虎之一,父子同科,武林美谈),飞鸿五岁从父习武,12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2. 国画牡丹四扇屏图片怎样画扇面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内称为容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3. 春晖争艳凝香芬芳牡丹花四扇屏怎么挂
春晖争艳牡丹花4扇屏怎么挂?那根据自己家里的位置来布置就可以了。
4. 沙发上挂四福方形画怎么挂好看
客厅装饰画 刺绣牡丹四扇屏
客厅装饰画刺绣牡丹图:客厅沙发背景墙、电视背景墙都可以选择刺绣牡丹装饰画,客厅可以选择横幅牡丹画,尺寸在200*85cm左右即可。或者可以选择刺绣牡丹四扇屏装饰画,古典条屏款式,更突显文化品位。牡丹挂在家里,寓意富贵吉祥、繁荣兴旺,不仅装饰效果好,更是借物抒情,对美好生活的表达。
5. 富贵牡丹图四扇屏挂客厅的那面墙比较好
富贵牡丹图四联画可以挂在客厅沙发背景墙装饰,寓意富贵吉祥。
一涵手工刺绣牡丹四联画
6. 客厅里挂“梅兰竹菊”好吗
客厅挂梅兰竹菊好吗 国画花鸟画彰显深厚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在家中挂字画的习惯,客厅挂一幅不错的字画,不仅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也有利于调整心情,愉悦身心,患有财运亨通的预兆。那么客厅挂梅兰竹菊好吗?其实客厅悬挂梅兰竹菊非常好,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风度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很适合家中客厅悬挂,这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境界的神往。
“四君子”是国画创作中惯用的素材,以梅、兰、竹、菊寓意高贵品质和崇高品德,古往今来凡文人雅士都喜用“四君子”表现自己卓尔不凡的情趣或者作为品德的鉴戒。表现正直、虚心、纯洁而有气节的思想感情。各种形式的四君子图案纹样,更是一直流传到现在。各种诗词歌赋中关于梅、兰、竹、菊的描写也是广为传颂。当代国画创作中“四君子”被年轻的艺术家们赋予了全新的艺术气息。
7. 史上到底有没有黄飞鸿这号人物
黄飞鸿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 出生于广东佛山镇。 1853年 从其父黄麒英习武。 1859年 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 1860年 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 “铁线拳”和 “飞铊”等绝技。 1863年 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 1865年 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 1866年 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 1867年 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黄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 1868年 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黄飞鸿击败。 约1868年 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 1869年 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黄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 1871年 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 1873年 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 1882年 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 1886年 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 1888年 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 1894年 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 1895年6月 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 约1896年 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 约1902年 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 1911年8月 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 1912年 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 1915年 续莫桂兰为妾。 1918年 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 1919年 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 1919年4月9日 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 1924年10月 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 黄飞鸿 (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 黄锡祥 ,字 达云 ,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 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 广东十虎 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 飞砣绝技 ,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 军中技击教练 。相传其平生绝技有 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 、工字伏虎拳、 罗汉金钱镖 、 四象标龙棍 和 瑶家大耙 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 虎痴 ”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 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 陈廉 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乘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 刘永福 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偕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黄飞鸿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经其门人林世荣等整理的 铁线拳 、 工字伏虎拳 、 虎鹤双形拳 结构新颖,动作轻快,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虎鹤双形,虎形练气与力,动作沉雄,声威叱咤,有推山倒海,龙腾虎跃之势;鹤形练精与神,身手敏捷,动作迅速,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气静神闲之妙。刚柔并用,长短兼施,偏正配合进退中规,成为飞鸿一脉之代表拳法,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教材内容之一。 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亦相当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中,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福军首领 刘永福 亲为宝芝林题写“ 技艺皆精 ”的匾额,并聘飞鸿为 福军技击总教练 ,后随刘到台湾英勇杀倭。 黄飞鸿纵横江湖数十年,凭着过人的勇敢、智慧和绝技,身经百战,显赫辉煌。成为中外闻名的武术大师。他武艺高强且崇尚武德,推尚“ 习武德为先 ”,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他历主摒除门派之阂,能者为师,更是力排重男轻女之见,最先收授女弟子和组织女子狮队的武师之一。其众多弟子中,以男弟子 梁宽 和 林世荣 ,女徒弟 莫桂兰 、 邓秀琼 等最负盛名。其余的门人,亦颇有声誉,遍布粤港澳台、东南亚各地。他生前弘扬国粹、匡扶正义、见义勇为、扶弱助贫、济世为怀的风范,在武术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轶事,被世人广为传诵。 黄飞鸿一生结过四次婚,除原配罗氏外皆为续娶,每次都是在妻子去世后重娶。四个妻子中前三个均有名份,分别是罗氏、马氏、岑氏,但因陆续死去,因而当时人们迷信黄飞鸿有克妻命,以至于最后在娶莫桂兰时不得不以纳妾为名成了婚,最后一名妻子莫桂兰于1983年于香港逝世。黄飞鸿有四子,当中 黄汉森 最得真传,惜年少时被暗算惨死,之后黄飞鸿不传儿子武术。 林世荣的徒子徒孙中,不少人日后成为电影业中人,其中较为人熟悉的有武术指导刘家良,其父 刘湛 便是林世荣之弟子。五、六十年代香港便已拍摄了接近八十套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当中黄飞鸿一角,除了两套为白玉堂演出外,俱由关德兴担当;而奸角几乎全部由石坚演出。故港人常称关德兴为“黄师傅”;形容大奸大恶亦有“奸过石坚”一词。之后成龙、刘家辉亦有演过少年时期的黄飞鸿。近年徐克拍摄黄飞鸿电影更非常成功,黄飞鸿一角多由李连杰担任。赵文卓也曾演过黄飞鸿。 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经超过百部,形成黄飞鸿系列影视,黄飞鸿广为人知主要来源这些影视剧。 黄飞鸿祖籍南海,生于佛山,是武林中一位传奇性的历史人物,生平锄强扶弱,嫉恶如仇,医术精湛。他擅长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五郎八卦棍、狮子采高青等多种武艺,他的“无影脚”,“工字伏虎拳”和“宝芝林”药店名满天下。远在港、澳和新加坡,后人设立了数十家黄飞鸿武馆。在南海西樵,乡人修缮了黄氏大宗祠,建立了黄飞鸿狮艺馆。在佛山祖庙内亦有纪念黄飞鸿的祠堂。 黄飞鸿纪念馆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岭南古建筑的传统和气派,保存了传统民居的合院式建筑规范,从梁架、柱础、砖雕,檐板、屏风,门窗到栏板等建筑构件,均用征集旧料,以保留历史风韵。 黄飞鸿纪念馆建筑采用二进三开间加连廊的布局,是采取黄飞鸿在世时(即清代中叶至民间时期)佛山民居、祠堂的建筑样式。头门是二层的门楼,一明两暗的布局,二进演武大厅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需要步上三步石级,取步步登高之意。演武厅是二层一正两偏结构,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正脊采用博古脊式,体量比门楼大。门厅的第二层也作一正两偏结构,硬山顶,镬耳式封火山墙,正脊采用博古脊式。二楼正间为大型木雕"仁者飞鸿"。 建筑构件和装饰工艺,木雕、砖雕、石雕和灰塑堪称黄飞鸿纪念馆的"四绝"。木雕,头门一套门夹石和趟栊是完整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征集得到的百年古物,高旷宽大,气宇轩昂。门厅用四扇屏风作为中门,这套镶嵌彩色玻璃的透雕屏风,即使在高档次的佛山民居也难得一见。两个次间和连廊一体用屏风门隔断,可开合,具有灵活性,通体雕花镏空,是当代仿清代木雕的杰作。 演武厅的木雕大挂落是近年征集的清代文物,题材是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凤凰》。室内窗采用木雕"满洲窗",为"满周窗",以木雕花藤缠绕装有色玻璃制成,可翻动,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高档岭南建筑不可或缺之建筑装饰。砖雕,正门山墙上嵌两幅砖雕都是精品,是数年前修梁园时征集得来的清代嘉庆时物,以花鸟为题材,百花盛开,鹊啼雀跃,一派升平气象。门前一对石狮子,是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88年)的佛山石雕作品,从祖庙"藏珍阁"移放黄飞鸿纪念馆作门前狮。
8. 富贵牡丹图四扇屏挂客厅的那面墙好
客厅是家里的主场,是整个房子的门面,所以客厅的装饰也是家里最重要内的,装饰挂画也应选容择挂在最显眼的地方,即客厅的沙发背景墙上,要注意的是挂画的尺寸和位置要根据墙面的大小以及沙发的长度和位置来决定,不宜挂太高,也不宜挂太低,与视线呈45°角向上即可。
9. 春节贴年画的意义~!~速度!
欢庆年节时装饰环境的绘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是适应人们庆贺年节的风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年画最早大约萌始于秦汉之际,当时逢除夕便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及虎以驱鬼魅不祥之物。至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有门神、钟馗等神像出售,供年节贴挂。随着城乡庆贺新年活动的丰富,此时年画扩展到表现美女、娃娃、风俗、戏曲等题材,并开始镂版雕印,加速了它的发展与普及。明中叶以后,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也趋向成熟,大大促进了木版年画的绘刻与销行,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很多年画产地。其中,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成为南北两大中心,其他如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东潍县、山西临汾、陕西汉中和凤翔、四川绵竹和梁平、湖南邵阳、广东佛山、福建漳州和泉州、台湾台南等地所印制年画亦著称于世,艺术上形成不同的风格,题材内容也更为丰富多样,成为木版年画的盛期。迄至清末,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及国内反动统治造成农村凋敝贫困,影响了木版年画的销路而渐呈衰微之势,但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中兴起了用石印及胶版印刷的年画,其中尤以月份牌年画最为流行。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延安和太行山等地的革命美术工作者吸收民间年画形式创作了表现新内容的新年画,为年画开拓了崭新道路。1949年以后,新年画继续得到发展,成为拥有广泛群众的画种之一。
年画主要作为年节装饰,喜庆欢乐的内容、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及与之相适应的红火活泼的形式,构成它的基本艺术特色。年画题材广泛,举凡带有吉庆内容的风俗生活、新闻轶事、传统戏曲小说的人物故事、仕女、婴儿、山水花鸟及吉祥图案等都有大量表现,一些新鲜事物也总是较为迅速的在年画中得到反映,20世纪还出现过批判揭露丑恶行为的讽刺性题材和描绘政治事件的新闻年画。年画较其他绘画形式更强调装饰性与娱乐性,木版年画适应各地区不同环境的装饰需要,创造了门画、历画、中堂、四扇屏、窗顶、窗旁、炕围子、福字灯等多种样式。年画经常在描绘美好形象中运用为群众熟知的谐音寓意手法表现吉祥内容,如松、鹤、桃、灵芝象征长寿,莲花和鱼谐音连年有余,瓶中插牡丹寓意平安富贵等,在表现历史故事及戏曲题材的年画中,又有单幅画、组画、连环画(或称屏画)等样式。年画还强调人物形象俊秀、标题吉利、色彩明快,务求赏心悦目,表现年节的欢乐情绪。年画作者大都熟悉群众的生活和爱好,创作上密切适应群众需要,因而为人民喜闻乐见。由于年画张贴于千家万户,对群众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年画在发展中由于绘制印刷的生产方式不同而有着多种形式。早期年画多为人工绘制,至今山东高密县犹保留了扑灰年画,即将画稿以木炭在纸上扑描复制,加速起稿速度,然后奋笔描绘,同一画稿可很快绘制多幅年画,更带有原作性质。木版印刷年画最迟始于宋,早期以木版雕印墨线,人工设色,明代以后流行水印套色,单纯强烈而艳丽,但有的地区(如天津杨柳青)年画在套色后还在人物头脸衣饰等部位以人工印染描绘,形成精致细腻的半印半画形式。石印、胶版年画是随现代印刷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可以将色彩复杂而丰富的绘画制版印刷,其中月份牌年画由于吸收民间年画喜庆红火特色,采用炭粉擦笔及水彩渲染,形成细腻逼真的效果而流行一时。1949年以后,年画吸收了中国画、油画、水粉画、彩色摄影等形式,展示了更为丰富多采的面貌。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变化,年画在内容及形式上也在发生变化。驱邪祈福的迷信成分基本上已消失,富贵吉祥的内涵也在改变,优秀的传统题材仍受欢迎,反映新人物新风貌的作品不断涌现,每年以众多的品种和数量广泛发行,为丰富人民年节精神生活作出贡献.
10. 牡丹画挂客厅好还是餐厅好
牡丹画不仅表现形态富贵典雅,而且其品格坚韧刚毅,从中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咏牡丹赞牡丹的不朽诗篇,为其增添了神韵.民间更是流传着牡丹的种种传说,又为牡丹增添了几分神秘.百花之中,牡丹独占花魁一品香,更被誉为国花,受到了各届层人士的喜爱.牡丹画作为牡丹的最佳表现形式也受到了各届人士的喜爱,书房,宴会厅,客厅,会议室等各类环境多有悬挂,雅俗共赏,如坠入花海,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