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玫瑰花鉴赏

玫瑰花鉴赏

发布时间: 2022-03-15 22:45:37

1. 急求《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鉴赏

我们的爱米丽与爱米丽的我们

——从叙事学角度试谈《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内容摘要:《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A Rose For Emily》)是W-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在布鲁克斯与沃伦合作编著的《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 Fiction》)中,紧接文本的第一句评论就是:“这是一篇恐怖小说。” 可是,若将《纪念》只当作一篇悬疑小说来读,未免太低估了福克纳作为20世纪“伟大的实验小说家”的实力。本文将结合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理论,借鉴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主要依据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方法,尝试分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花》中“隐含的作者”问题。

关键词:叙事学隐含作者 叙述者 声音 主题

在布鲁克斯与沃伦合作编著的《小说鉴赏》(《Understanding Fiction》)中,W-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被安排在“主题”一章,紧接文本的第一句评论就是:“这是一篇恐怖小说。”就其内容而言,爱米丽小姐的一生,尤其是深居寡出的老年,的确令读者不寒而栗。小说悬念设置与最后揭晓的过程,亦显得得十分沉着和精巧。

可是,若将《纪念》只当作一篇悬疑小说来读,未免太低估了福克纳作为20世纪“伟大的实验小说家”的实力。当我多次阅读这篇小说后,最初的惊恐感消失了;文本结构所蕴含的丰富的解读可能,渐渐凸现出来。

为什么这么短短几千字的小说,却仿佛包容了一个巨大的杰弗生镇,仿佛清晰地显示出了这个南方小镇的过去、现在,甚至一部分未来?如何看待身为主要人物的爱米丽,却除了买砒霜时说的四句话之外,全部靠“非她”的声音来构成她的形象?那个常常出场的“我们”是谁?“我们”是否无处不在?“我们”说的都是真话吗?

本文将结合结构主义与叙事学的理论,借鉴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主要依据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的方法,尝试分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花》的隐含作者、叙述者等问题。

一.什么是“隐含的作者”?它与“叙述者”和作者有什么区别?

“隐含作者” (implied author) ,是布斯小说美学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概念,即作者的“第二自我”, 小说中作者潜在的“替身。有了这样的“隐含的作者”, 作家对作品的介入方式就可以趋于隐蔽和巧妙, 就能避免那种笨拙的直接介入方式。另一方面, 对于读者来说, 当他面对含义丰富的作品——处于多种价值观念纷杂的世界中时, 他需要知道他的位置, 即“需要知道作者要他站在哪里”。而“隐含的作者”就能承担起这种引导读者的作用。

布斯提出:“我们对隐含作者的感觉,不仅包括从所有人物的每一点行动和受难中可以得出的意义,而且还包括它们的道德和情感内容。简而言之,它包括对一部完成的艺术整体的直觉理解;这个隐含的作者信奉的主要价值观念是由全部形式表达的一切,而无论他的创造者在真实生活中属于何种党派。……这个‘隐含的作者’有意无意地选择我们所阅读的内容;我们把他视为真人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的替身;他是他自己选择的东西的总和。”

“隐含的作者”同小说的“叙述者”是不同的。“隐含的作者”是作者通过他所创造的“叙述者”和他对事件的安排及调度, 通过他写作小说的全部行为, 而投射出的他自己的形象;“叙述者”则是作品中的讲话人, 他只是“隐含的作者”创造出的多种元素之一种。平时我们阅读作品时,往往只能发现 “叙述者”的存在(像《纪念》中的“我们”,即杰弗生镇上的居民们),而容易忽略作者与“叙述者”之间尚有很大的距离。

而从作者到“叙述者”,就必须经过“隐含的作者”。“隐含的作者”不同于真实的作者:真实的作者可以在一部作品中表现完全不同于他在真实生活中所拥有的思想、信念和情感;他也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现不同的思想、信念和情感。而在一部作品(以《纪念》为例)中, “隐含的作者”是一种稳定的存在, 它通过“叙述者”和它所创造出的其他元素表达的一切,都是和它的自我保持一致的。

“隐含的作者”其实是隐蔽的写作态度,作者站在一个或多个比较确定的立场,选择以显在形式(即文本)表达的内容,揭示或暗示以潜在形式表达的主题。

二.寻找“声音”背后的 “隐含的作者”

按照韦勒克的观点,文学作品的第一个层面是“声音”,主要指作品的韵律、节奏等。而本文中将使用由荷兰叙事学理论家米克·巴尔在《叙述学: 叙事理论导论》中提出的“声音”概念。叙事学发展初期,理论界还没有对视觉与表现那一视觉的声音的本体之间作出明确区分。巴尔提出了“聚焦”和“声音”的概念,把早期的“视点”概念所混淆的问题区分开来,“聚焦”指谁看, “声音”则指谁说。

先来看一下,《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都存在些什么声音。从而找出这位“隐含的作者”都在杰弗生的什么地方现身过。

大致一看,爱米丽的故事几乎都是以“我们”(即“叙述者”)的口吻讲述的。“我们”去为爱米丽送丧,“我们”看见爱米丽的大木屋被时光抹煞了原有的庄严,“我们”听说爱米丽年轻时候的荒唐事情……凡此种种,这些叙述者从42年前老格里尔生先生去世后,一直陪伴爱米丽小姐进了坟墓,可谓“忠心耿耿”的旁观者和打听者。

这个“我们”似乎努力想让自己的叙述客观可信,对镇子里居民大都以“妇女们”、“男人们”相称,然而文本中的“我们”远非传统意义上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我们能够感觉到爱米丽正在被“谈论”,而非全程“掌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叙述者“我们”是这篇小说的另一大主要人物,不过是以比较特殊的群像方式展现的罢了。这些人一边叙述着“我们”所知的那部分爱米丽40多年来的人生起伏,一边表明自己的态度,从而也勾勒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状态。

因为文本成了一场“谈论”结果的公布,则必有侧重点,必有遗漏、错误之处。读者发现,对一个女性南方贵族后裔长达70多年的人生的认识,全靠“我们”零散片段的回忆是远远不够的。不仅如此,读者甚至无法相信被告知的那一小部分“事实”确乃“事实”。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先从声音的来源说起。

读者知道,“我们”关于爱米丽的叙述来自于“我们”关于爱米丽的回忆。那么,这回忆里就包括亲身经历、道听途说、臆测和误解等等。可以说“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爱米丽的故事。从多个叙述者的角度讲述同一个故事也未尝不可,福克纳在《喧哗与骚动》中就是那样实行的。可这部短篇却达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叙述声音,总是以团结的“我们”的面貌示人。那么,读者很快就能想到,“我们”的多声部回忆是如何变成独唱的?

很明显,有一个“我们”言论的记录与整理者存在,他(她)就是读者要找的“隐含的作者”。“隐含的作者”筛选了杰弗生镇上居民的回忆,使生活中闲言碎语似的谈话,变成了文本中振振有词的“声音”。

其次,从声音的内容来说。

通过一个整合之后的“我们”的叙述,读者基本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爱米丽小姐的大致形象:贵族后裔、南方传统、严父、黑人男仆、生死不分、奇怪的恋爱、买砒霜、气味事件、绘画课、拒绝交税和邮箱、与世隔绝的晚年、真相大白……这一系列内容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全部与爱米丽小姐与众不同的特性相关;反过来讲,亦是全部与“我们”对爱米丽的看法及心态相关。这就涉及到了该小说的主题。

读者知道,《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的第一篇。福克纳在写作这篇小说时,是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杰弗生镇的构想,读者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颓败的南方”始终是积压在作者心头的存在,传统与现代、北方与南方之间的冲突或融合始终是作者思考的重心。那么,身为故事中人的“我们”怎么会知晓自己身上背负的沉重意义?

明智的福克纳派遣了一个“隐含的作者”来表述这一关于南方的主题。“我们”不过是在一段时间和一块空间里活过然后死去的男人女人罢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爱米丽反而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那么虚空:“我们”是她的故事的见证人,“我们”因爱米丽获得了意义。同时,一个爱米丽也无法涵盖整个杰弗生,她不过是南方、传统、过去的某一种代表。“我们”与爱米丽在故事中看似对立,在小说主题上却是无比统一的。简而言之,“隐含的作者”的态度即小说主题。

另外,从声音的影响力来说。

即使是在福克纳这样有着某种强烈的主题倾向的小说家笔下,读者仍要注意,“隐含的作者”的态度并不等于作者的态度。布斯提出:“在任何阅读体验中都存在着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及读者四方之间隐含的对话。”

读者每一次阅读《纪念》时,“隐含的作者”的影响力会随着读者的经验储备与领悟能力波动变化。比如,初次阅读时,读者会在结尾倒抽一口凉气——“隐含的作者”胜利了。熟悉文本以后,读者也许不再需要 “隐含的作者”的向导,直接把握人物和叙述者;也许会与“隐含的作者”的态度形成冲突;也许发现了福克纳本人对爱米丽的真正看法……

至此,读者认识了小说中“隐含的作者”,形成自己的阅读经验,同时超越了他(她)。

对《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解读层出不穷,本文不过是从一个很小的叙事学角度谈了文本中存在的“隐含作者”的问题。借用波兰女诗人希姆博斯卡的一句诗:“反复无常则更为美丽。”那么,阅读的乐趣就在于争论不休。这位无名无姓的“隐含的作者”所引起的话题,将永远开放。

2. 如何鉴赏玫瑰花茶

茶的鉴赏从茶叶的外型上来看,玫瑰花茶以外形肥硕饱满,色泽均匀,花朵大且杂质少,花瓣完整、重实为优品;以花瓣少,碎的多,质轻,有杂质为次品。从叶底看,玫瑰花茶有红玫瑰或者粉玫瑰制成,玫瑰入水后,花瓣颜色逐渐变淡,慢慢蜕变为枯黄色。从汤色和滋味来看,玫瑰花茶以汤色偏淡红或者土黄,香气冲鼻,无异味为优品;以汤色通体红艳润泽,香气寡淡,甚至有异味为次品。玫瑰花茶性温和,能够温养血脉,温胃养胃、清热养肝、舒发体内邪气、调理血气等。玫瑰花茶可以调经,促进血液循环,防皱纹、防冻伤,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颜美容的功效。玫瑰花茶可以缓和肠胃神经,促进伤口愈合,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茶的贮存保存玫瑰花茶的第一要则就是密封,否则诱人的花香就容易流失。还要注意避光,这样花的颜色会保存的很好,品饮时色香味俱全。密封好以后,可以将玫瑰花茶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也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但是夏天一定要把玫瑰花茶密封好放入冰箱,否则容易生虫。

3. 《红玫瑰与白玫瑰》赏析

许多唧唧喳喳的肉体喜悦突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种荒凉的安宁,几乎没有感情的一种满足。 ——《红玫瑰与白玫瑰》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

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

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阅读至此时,心里便不知不觉被张爱玲那精辟华美的文笔所吸引。一个女子竟能用文字表达的如此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当我阅读完《红玫瑰与白玫瑰》故事后,感觉玫瑰花意象最为典型。小说中,红玫瑰与白玫瑰象征伴随男人生命流程的两种女人类型。在以振保为叙述主体的“玫瑰之恋”中,振保与红玫瑰、白玫瑰分别发生了各自独立的人生故事,但是因为有玫瑰花意象作为小说的结构焦点,两个分离的叙事环在情感意绪层面构成了正反并置的矛盾体,借助内在的心理逻辑,张爱玲建构起文本的复调性与有机性。

而从意象意蕴上看,“红玫瑰与白玫瑰”意象深层次地隐喻了男人(其实也可以包括女人)在情感(婚姻)选择上的困惑。这种生命困惑本质上是一种人性衍生物,所以具有不可避免性,虽然振保的“玫瑰之恋”囿于个体原因不见得苍凉透骨,但张爱玲却在玫瑰花意象隐喻的情感世界中看到了深深的绝望。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这个人物可以让我们看到白描出的人性,还有平凡生活中普通人的挣扎与悲哀,其中又有琐屑且易逝的欢喜,最终却是是无奈,被淹没在时代里浪潮里。

振保的生命里就有两个女人,他说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佟振保带着点悲凉的牺牲感,娶了身材单薄、静如止水的孟烟鹂。新娘给人的感觉只是笼统的白净。却唤不起他的爱怜。而他生命中的“红玫瑰”娇蕊,风情万种,光艳照人。不禁让她怜爱有加,只是往往得到幸福的那位,却不是携手共度一生的人。虽然振保是有始有终的,有条有理的。是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纵然他遇到的事不是尽合理想的,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张爱玲在书里那段对男人的描写最为精辟,很佩服她能分析的如此透!男人初始时,大多是喜欢淡雅清丽的白玫瑰,像是冰凉的高山之雪,愿意付出一生的代价,求的在这冰凉的水流中的沉沦。然而,在度过如此如醉如痴的欣喜之后,男人渐渐变的不知满足他开始想要一个红玫瑰,芳香弥散,辛辣魅惑。其实,女人的美,有着千个面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在一个聪明的男子面前,它会展露给你世上最微妙的色彩。彼刻,纯白艳红,呈现另番甜美的面貌。每一个女子的灵魂中都同时存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但只有懂得爱的男子,才会令他爱的女子越来越美,即便是星光一样寒冷的白色花朵,也同时可以娇媚地盛放风情。可惜世间,懂得爱的男子实在是太少!在男人心里真正完美的女人,总是随着时间,阅历的变化,不断地变化着!你永远达不到的。所以,不管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都永远有不能让人满足的遗憾和欠缺,所以男人总是永远地渴望别的玫瑰媚惑的来临。
张爱玲的小说在语言表达方面技巧圆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她能准确地描绘带你看到实质,文字又如此的干净才气盎然,妙喻盖世,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代才女啊!读她的文章,犹如敲打钢琴上的音符,让人乐而忘忧,创造生的和谐,而且总会让我们有所感慨,有所启迪,有所思考。

4. 玫瑰花的葬礼的歌曲鉴赏

这首歌R&B节奏强烈,用低吟的诉说方式表达了一种伤感的情怀。
《玫瑰花的葬礼》受到了相当广泛的好评;Fans们对写手积极发扬的“力挺”的精神,从歌词到曲到编曲都很成熟,而且拿捏到位.在现在来说也应该是非常具有市场的流行歌曲。

5. 送我一支玫瑰花赏析

旋律优美、抄舒展、活泼、深情,充分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坚贞执著追求。

送我一朵玫瑰花
你送我一只玫瑰花

我要诚恳地谢谢你

哪怕你自己看得像个傻子

我还是能够看得上你

哪怕你自己看的像个傻子

你要骄傲轻视我

我要看看你的本领

我要嫁上一个比你还强的

就会刺痛你的心

百灵鸟儿从手中飞去

落到美丽的花园里

花儿一样可爱的百灵鸟儿

梳着你的美发

我们像黄莺和百灵鸟

我们相爱如鸳鸯

我们的爱情像那燃烧的火焰

大风也不能把它吹熄

6. 去伦敦英国欣赏国花玫瑰花,这时玫瑰花开满大街小巷是哪个月

4-5月

7. 衣领上的玫瑰 赏析

小男孩要把“我”不要的花送给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说明他并没有因为缺失父爱母爱而丢失内心的爱,他懂得去爱关心和照顾他的人,懂得去爱爱他的人。送他奶奶玫瑰花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知恩图报,更是一种主动去关爱别人的体现。
在“我”给小男孩提出建议后,小男孩得到了“我”这个陌生人的爱,此外,他把每朵玫瑰都看做是一份来自他人的关爱,让他能说出文章结尾的话。虽然小男孩家庭并不完整,但是他的心理没有阴影,是健康的、乐观的、向上的。小男孩的身世是不幸的,但他从他人的关爱中得到了幸福,进而将爱表达出来,去爱他的奶奶去热爱生活,这是一种爱的传递吧。(套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文章最后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希望能帮上楼主^_^

8. 急求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的赏析

这个真不懂

9. 十二生肖 电影里的《玫瑰花》是真的还是假的,那人说的值2亿美元,算下来比龙首还要值钱得多

【有】它的原型是一张叫《玫瑰花》的邮票。电影里则换成了油画,而这张名叫《玫瑰花》的邮票之所以价值上亿美元,是因为它是世界仅存的一枚。真实来历是这枚邮票在最早期曾是以全4枚的姿态,在拍卖会上以百万被一位商人拍下。商人拿到邮票后,在记者面前,将三枚撕毁,余下的这枚成为了全世界的唯一。让这张本只值百万的邮票价值瞬间上亿。当时可谓轰动一时。而这张《玫瑰花》邮票的故事在这部电影的一开始,导演就巧妙的暗示过了。至于这张邮票如今去了哪里,大家就不要去过问了。或许就像电影中所说的,被雪藏在某个古堡中,随着记忆被岁月的冲刷而无人问津。

热点内容
幼儿园竹筒盆栽 发布:2025-08-27 14:45:50 浏览:698
情人节伤感的日志 发布:2025-08-27 14:43:06 浏览:284
枸杞子盆景图片 发布:2025-08-27 14:42:10 浏览:225
花卉入户灭蚜 发布:2025-08-27 14:42:07 浏览:404
朱槿牡丹6 发布:2025-08-27 14:35:05 浏览:186
雨樱花的春天 发布:2025-08-27 14:28:51 浏览:675
茶花淑女 发布:2025-08-27 14:11:41 浏览:695
花卉园到李家沱 发布:2025-08-27 14:10:56 浏览:459
中级插花员理论知识 发布:2025-08-27 14:08:36 浏览:42
西三旗通厦苑花卉市场 发布:2025-08-27 13:56:32 浏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