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牡丹的画法和步骤
1. 国画牡丹怎么画初学者
牡丹画法很多,在网上搜一下。
各种版本教学视频,自己选择一下。
2. 如何画好国画(牡丹)
首先,国画的底子应该是书法,而不是素描,切记切记。
其次,国画的韵味源自古典书卷之气。 绝对不要以透视关系、明暗对比来考量国画。
临摹画作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今天临习这家明天临习那家,这样是没用的,哪个名家,都有超出常人之处,细细体会,细心摹画,临习时对象的选择也很重要,首先不要入手先临摹风格过于跋扈的、奇崛的,要自平和入手,然后,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特定风格临习。
切忌浅尝辄止,无论临习哪家,都要钻研一番,等到真正懂了以后,或者确确实实不再感兴趣以后,再换别家。
执笔法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画中怎样用笔是画好中国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中国绘画执笔同于书法,虽然各人喜好不同,执法也无定式,但初学必须要掌握基本要领。拿毛笔时用大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书法执笔较严谨,绘画执笔较灵活,可直掌可横卧,执笔可略高一些,笔锋转动才能灵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动转方能得力。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色,精华所在,没有笔墨不能称其为中国画,笔墨一词从广义上讲,指利用笔墨达到的画面气象,色彩,章法,意境,品味等诸方面的绘画语言。狭义的笔墨专指用笔用墨的技巧。
1、用笔 《古画品录》中六法:骨法用笔。是指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具体说来即提,按,顺,逆正,侧,藏露,快,慢等。用笔要觉着、痛快,讲究提按、顺逆、快慢、转折、正侧、藏露等变化。
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中锋运笔,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露锋运笔。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树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运用。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故画出拇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中国画运笔方法十讲究,从古至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黄宾虹先生提出的“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所谓“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顾,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诞犷野,要“如屋漏痕”。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谓“变”,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二是指运笔要互相呼应,“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笔线的形式概括起来无非是画线时求得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使之为所描绘的对象“传神写照”。山水画的线条的提倡:枯而能润,刚柔相济,有质有韵。
枯而能润 上乘用笔应有“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妙。“太湿则无笔,太枯则无墨”,所以,必须学会运用枯、润这一对矛盾,使一对矛盾统一起来。哪么这种笔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呢?李可染先生说得非常清楚:“笔内含水不要太多,这样运笔则苍;行笔涩重有力,就能把水份挤出来,这样运笔铡润。” 刚柔相济 是指笔线形式要达到既不柔弱又不刚直的完美境界。刚和柔,又是用笔上的一对矛盾。不会运用这对矛盾,往往不是失之“刚”,就是失之“柔”。著名画家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先生把刚柔这对矛盾处理得非常的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陆俨少的画中,山石的勾勒,树、苔的点擢,苍劲雄健,势挟雷霆风雨;而云、水的笔线则轻盈容与、婀娜多姿。刚柔相济,产生极强的形式美的世术魅力。 有质有韵 是指肉容与形式的统一。质,是客观物象的形体实质。在绘画上,无论画得多好的线条,如果脱离了制要表现的对象,就成为没有价值的笔墨游戏了。韵,是线条运动的韵味、韵律、节奏。
“画是不声的音乐”就是指好的画之一笔一划就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组成了支美妙的动人乐曲。有质是对描绘的客观对象的“真”的追求,即能神形兼备;有韵是指通过客观对象以表达主观的精神,即能传神写意。中国画要求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毕生追求的世术境地。 用笔“三忌” 宋代韩纯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所谓“板”,是指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指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用笔犯了这三个毛病,就谈不上线条的美感。别外,还其禁忌如“枯、弱、光滑、草率等等是也。 中画画家历来就有“书画同源”、“书法通于画法”的理论。要避免上述的三忌,最好的办法就是练习书法,真、篆行、草都练一点,才能掌据各种用笔的技巧。要克服笔病,一要增强腕力,做到“笔为我使”。二要顺应自然,不矫揉造作。三要在行笔这前做到“胸有成竹”。 2、用墨 有光彩、讲层次,求变化。对墨的要求,清、润、沉、和。清,层次分明。润,墨色滋润。沉,不浮躁。和,相互融和。 泼墨法:用笔毛饱蘸浓淡相宜的水和墨,大胆落于纸上。 积墨法:由淡和深(待墨干后)层层添加。 破墨法:先画一种墨,未干时再破以不同的墨,可以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牡丹画法参考 http://www.xici.net/#d115501055.htm
3. 求画一朵牡丹花的中国画步骤
一、花冠有圆形,扁形,梯形,不规则形等。
二、花冠分花心,花的中间部分和外围部分。花心的花瓣较小,色也较浓;外围的花瓣较大,色也较淡;花的中间部分,由于透视关系,多呈鱼鳞状。
三、正面的花瓣较大,侧面的花瓣较窄。
四、花冠从整体来说分亮部和暗部,有的各瓣分的很清楚,有的混为一体,让人数不清,有时留白,出现斑驳之状,有时不显笔触侵润成团。又是花冠留有大的缺口。
五、画法具体步骤:
1、用大羊毫笔清水洗净,笔头含水适当,先蘸白色,轻轻在盘子里平摔转动,目的是将白色由深到浅自然渗透至笔根。然后蘸曙红或牡丹红,重复以上动作,使其自然渗化。再蘸少量的胭脂于笔尖,即可落笔,落笔时笔杆略侧,即侧锋摆出花瓣。
2、一般从花心点起,而后再画中部和外部。待笔上色用完后,在笔根部加入适量的白色和水,笔尖再蘸曙红或牡丹红,后蘸少量胭脂,轻轻揉动后,继续落笔,直到花冠完成。
3、花冠完成后未干之前再蘸浓色点花心部分,并适当提著一些部位,强调明暗关系。
4、 待快干时画花蕊。花蕊分雌蕊,雄蕊,雌蕊由石绿点出,雄蕊由黄色勾点,也可加适当白色。
六、花蕾状如桃,被三片大萼包围,根据生长规律,先是初露红色一点,然后红色渐大瓣渐放呈半开状,三片大萼托在下面。花蕾往往起到丰富画面的作用。
七、画花冠顺口溜:小笔摆中间,鱼鳞折叠,混合瓣。大笔推在外缘,大小相间一条线。花心部分颜色重,更有浓色去提按。虚实生灵性,冷暖显娇艳。画层虽然多,三层是关键。
4. 怎样画国画牡丹
想要更好的绘画牡丹,首先必须要抓住牡丹的不同形态以及具体的特征,通过不同手法的技巧绘画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5. 国画牡丹花全株画法
可以在牡丹开花时去写生,也可在网上找一株牡丹画下来,还可以在网上找全株牡丹国画临摹一幅;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6. 中国画牡丹的画法
有句话叫法无定法,所以没有固定的画法,任何工笔画的画法、基本都是一样的回都是在传统的基答础上变化的,只不过结构造型颜色等因素变了而已,只要了解了该事物的结构造型颜色等因素,有较深的绘画功底,要画出来是不难的。
7. 写意牡丹怎么画
牡丹花大富丽、鲜洁大方、清香宜人,是历代诗人画家经常描写的重要题材,人民群众称它为“国色天香”,“花王”。对于初学者,怎样画写意牡丹画呢? 牡丹花品种多,画写意牡丹的画法也有不同,有工笔勾染法、小写意画法、大写意画法等。写意牡丹一种是破色法,一种是积色法。一般先画花头,用大笔。那么怎样画牡丹花呢?牡丹技法 1、花头的画法: 以洋红色为例,笔先蘸浅红,画出三至四瓣前边瓣,笔要有一定水分,后在笔尖润进深红和胭脂,下笔先点花心部分,先小后大,渐向花外点出,色调变化越画越浅,画成里深外浅有层次变化的花朵来。花盛开或花含苞待放,两朵花画一正一侧,三朵花再画半露或花苞,多花要有藏有放,花要有大有小,形状不同,有疏有密,有动势的变化,花干后再面花心和蕊。 2、画叶可以用藤黄蘸花青画成。依花的方向大小,画出动势和层次。叶要有仰、垂和正侧,疏密不同,大小并生,正面叶深,背面叶色浅,半干以墨线勾叶脉,画叶要有联动感,才能精神。“花枝欲动,其势在叶”不可忽视。花心用藤黄蘸石绿去点,白粉点花须,石黄点花蕊。 3、再用汁绿蘸曙红画叶茎,要求是半红半绿。画枝干用储墨画,要画出前后层次,注意穿插,笔要苍劲有力,画出木质感来。 画花头时注意事项 1、从笔尖到笔根,颜色由浓到淡自然过度。不可过生、不可过熟。 2、花瓣行笔法,运笔涩行以取厚重。同时以提、按、顿、挫、揉等各种丰富灵活多变的运笔方法,求得笔下花瓣形状姿态的丰富多变。 3、花瓣收笔法,回锋收笔以忌飘。
8. 许湛国画牡丹教学视牡丹的画法
注招,不只是一支笔,拖沓是有原因的,第二个是要小心,不要太着急,分内层画,二容楼的绘画,然后在80个百分点,第三个原因是油漆刷上的考虑模糊的,一般印象花卉颜色的粉红色和不占粘粉,白色粉末不太厚,比牛奶一样稍强,表示刷子头三分之一可以是颜色,太多的颜色和白粉病上浑浊,或没有白色粉,直接占彩色画,水粉控制写入笔记,在从头开始的笔的中间最好画笔不占从内部网画外花的颜色,以使致密光的中部以外,而且在与花的实际情况,然后等待后,80%的固定色彩,足以把重点,如果你花时间占经常画的颜色很容易,画不画到需要多积累,增加。当然个别例外。
9. 国画牡丹枝干画法具体步骤
牡丹,花大色美,富贵天香,有着“花中之王”、“国色天香”的美誉,是国画中的经典题材之一。历代喜爱画牡丹者众多,今天简单说一下粉、胭脂、黄、蓝、橙、紫牡丹的画法!
整套国画牡丹的实用技法,关注墨尖族百家号后,在主页留言”牡丹技法“,自助获取此电子书籍。
粉牡丹的画法
(一)画花头最好使用兼毫斗笔。待笔浸透清水后,笔根部蘸白粉,笔尖蘸曙色或牡丹红,调匀后再碰一点胭脂,笔锋朝下,笔腹朝上,点虱(虱,音督,即随意点染)于纸上,画出两三瓣浅花瓣。
(二)继续如前法点出外花瓣,挤出内花瓣的形状,用色稍重,连续用挑笔和叠加,向然渗化。
(三)加画花瓣时,笔触不可雷同,要注意花瓣的宽窄、长短、参差错落。
(四)用笔要有节奏,丰富花瓣层次,用破色法去刻画花瓣外形,使每一瓣都有内心感。
图一粉牡丹的画法
胭脂牡丹的画法
(一)用清水洗去笔含颜色,笔根调入曙红,再调胭脂,笔尖调一点花青或墨。
(二)用笔要洒脱,不要迟疑,使颜色冲撞出浓淡、干湿,塑造出花开的精神气质。
(三)花瓣大小、穿插、浓淡、冲撞、托挤,要有变化,不可呆板。
(四)注意外形,画花心部的几瓣用色浓一些,以增强其立体感和整体感。
图二胭脂牡丹的画法
黄牡丹的画法
(一)笔根部调入藤黄,然后笔前部调入少量朱砂,笔尖蘸少许胭脂。
(二)画法如前所述,画时注意不同品种牡丹花的造型。
(三)用笔时要注意聚散开合的关系。
(四)注重花瓣外形的塑造。花头完成后,在颜色未干之时,用重色晕染花心和花瓣的交界处,以使花瓣的交接更为清晰、生动。
图三黄牡丹的画法
蓝牡丹的画法
(一)笔洗净后,笔根调入白粉,笔前部调入酞春兰或花青,笔尖蘸少许较浓的酞菁蓝。
(二)画花的表现方法与前文所讲相同,疏密错落要讲究。
(三)要注意花瓣开合的向心力。
(四)此图适用于花苞半开时的造型。
图四蓝牡丹的画法
橙红牡丹的画法
(一)洗净笔,笔根蘸白粉,调朱砂或朱磦,再调入曙红。
(二)成橙红色后,笔尖面少许胭脂,稍作调和后即在画而上点画。
(三)笔法同前面所讲的相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外形和向心形态。
(四)画时注意疏密之分,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效果。
图五橙红牡丹的画法
紫牡丹的画法
(一)紫色,可用花青调胭脂而成,画花的深浅要把握好调成紫色量和白粉量,白粉多则浅,少则重。
(二)着重体现花形的不同,深、浅、正、侧的花形变化。
(三)笔法同前所述,注意外形和向心,以及花瓣交界处的画法。
(四)画时同样须注意疏密之分,以使花朵呈现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
10. 国画牡丹的画法,要详细一点,最好有花瓣的画法和调色方法
花:
1.先用毛笔蘸曙红色,笔尖蘸胭脂画出花瓣,画时笔尖朝上。
2.接着画出五内六七八瓣。
3.然后根据色容的浓淡,把花瓣向四周展开。
4.待干后用浓墨点花蕊。
花苞:用汁绿加少许曙红画花秆的萼片,萼片画出后用胭脂色勾线;花苞用曙红画出。
叶:叶用汁绿画出,老叶子可用汁绿加墨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