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玫瑰回忆录

玫瑰回忆录

发布时间: 2022-03-10 20:54:51

1. 巴金的作品有哪些

巴金的作品 《灭亡》《家》《春》《秋》《雾》《雨》《电》《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死去的太阳》《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沙丁》《萌芽》《新生》《利娜》 短篇小说集 《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沦落》《发的故事》《长生塔》《小人小事》《还魂草》《英雄的故事》《明珠与玉姬》《李大海》 散文集 《海行》《旅途随笔》《巴金自传》《点摘》《生之忏愧》《忆》《短简》《控诉》《梦与醉》《旅途通讯》《感想》《黑土》《无题》《废园外》《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 文学译著 《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丹东之死》《草原故事》《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门槛》《叛逆者之歇》《夜未央》《迟开的蔷薇》《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六人》《红花》《癞蛤蟆与玫瑰花》《木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赞同0|评论 7 分钟前jjzh75|二级《旅途杂记》《怀念》《静夜的悲剧》《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华沙城的节日》《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大欢乐的日子》《谈契诃夫》《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友谊集》《赞歌集》《倾吐不尽的感情》《贤良桥畔》《大寨行》《爝火集》《创作回忆录》《序跋集》《怀念集》《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再思录》《随想录》 文学译著 《薇娜》《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骷髅的跳舞》《丹东之死》《草原故事》《秋天里的春天》《过客之花》《门槛》《叛逆者之歇》《夜未央》《迟开的蔷薇》《父与子》《处女地》《快乐王子》《笑》《六人》《红花》《癞蛤蟆与玫瑰花》《木木》《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等

2. 哄女朋友送什么礼物

哄女朋友的话最好是送一些化妆品,比如送她一支比较好看的口红,那么她就会开心。

3. 巴金、老舍、叶圣陶、冰心、季羡林、安徒生、马克吐温、高尔基、鲁迅、的著名作品都有哪些

巴金: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开明书店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译文集: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舍: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
《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
《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
《文学概论讲义》(理论)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
《大波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
《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
《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
《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当代
《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
《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
《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
《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
《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
《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
《残雾》(话剧)1940,商务
《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
《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
《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
《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
《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
《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
《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
《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
《偷情》(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
《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
《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
《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
《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
《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
《老舍选集》1951,开明
《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
《老舍短篇小说》1956,人文
《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
《茶馆》(话剧)1958,戏剧
《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
《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1—3部,四川人民
《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
《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
《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
《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
《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
《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
《老舍新诗》1983,花山
《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
《老舍散文》1984,百花
《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
《草原》 未知
《第一堂课 》1983年,文集
《猫》未知

4. 当年尼克松访华送的玫瑰花是什么品种

尼克松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毛主席的书房喝的就是福州茉莉花茶。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毛泽东身旁的茶几上总堆着书,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
实际上,1949年以来,福州茶厂的礼茶一直作为外交部礼茶。她,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
1985年2月8日,在福州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上,茉莉花被选定为福州市花。

5. 圣埃克絮佩里的妻子康素爱洛有一本回忆录叫<玫瑰的絮语>么

国内有译本,译名《玫瑰信札》,中信出版社出版。

6. 有啥好书

饱含激情的青春小说:《爱是一种病》2013年3月19日zhy没有评论爱是一种病?爱怎么会是一种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说法呢?欲要解除疑惑,就暂且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美国著名作家劳伦·奥利弗(Lauren Oliver)的锐意新作《爱是一种病》吧。自创作了畅销美国的关于死亡与重生,关于觉醒与救赎的青春文学处女作《忽然七日》以来,劳伦·奥利弗再发奇思妙想,一举创作了第二部小说《爱是一种病》。本作品以奇谲的想象、纯净的笔调和奔放的激情,讴歌了真爱和自由的美好。 阅读全文…分类:外国文学, 小说标签:好看的小说, 小说推荐, 推荐一本好书, 爱情, 青春文学
刘同的十年逆袭人生:《谁的青春不迷茫》2013年3月17日zhy1 条评论刘同,相信看过《职来职往》的朋友们都认识他,也很多人喜欢他,特别是女生们。没错,他就是现任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总裁,《职来职往》上那个语出惊人的帅小伙,一位真正的“高富帅”。也许,大家更为熟知的是现在那个头顶光环、表面光鲜靓丽的刘同,孰不知,他也经历过迷茫的青春,经历过艰辛奋斗的历程。《谁的青春不迷茫》,为你讲述一个奋斗小青年的逆袭人生。 阅读全文…分类:人物传记, 成功励志标签:励志好书推荐, 奋斗, 好书伴我成长, 畅销书排行榜, 青春文学
美国文学经典:《丧钟为谁而鸣》2013年3月15日zhy没有评论“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每人都是大陆的一片,要为本土应卯……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减少,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与生灵共老。丧钟在为谁敲,我本茫然不晓,不为幽明永隔,它正为你哀悼。”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流传最广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以1936年初秋到1939年春的西班牙内战为写作题材,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参加志愿军并为西班牙人民献出年轻生命的感人故事。这部精彩的小说凭借其深沉的人道主义力量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被无数读者推崇和喜爱。 阅读全文…分类:外国文学, 小说, 经典名著标签:好书, 战争, 经典好书推荐, 美国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杨绛生活回忆录:《我们仨》2013年3月13日zhy没有评论《我们仨》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的夫人、中国著名作家杨绛女士撰写的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先生、杨绛女士和他们唯一的女儿钱媛。作品记述了他们家庭三口63年来的风雨历程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997年,杨绛唯一的女儿钱媛离她而去;1998年,一生的伴侣丈夫钱钟书也与世长辞。杨绛女士痛失爱女与丈夫的四五年后,也即是其92岁高龄时,用心记录下了他们一家三口共同的生活记忆——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我们仨》情感真挚饱满,情节感人肺腑,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 阅读全文…分类:中国文学, 散文标签:关于亲情的书籍, 好书推荐排行榜, 家庭生活回忆录, 经典散文推荐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2013年3月11日zhy没有评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全美最佳教师” 雷夫·艾斯奎斯著作的一部畅销世界的教育类读本,讲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故事,轰动全球,深受读者的喜爱。雷夫·艾斯奎斯(Rafe Esquith)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级教师,从教20多年,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轰动全球的教育奇迹,获得了众多国内外大奖。纵然他已名声在外,但他却依然坚守在那间不断创造奇迹的“第56号教室”里,辛勤地浇灌着那些弱小的“树苗们”…… 阅读全文…分类:心理学, 教育标签:人生思考, 儿童教育, 教育好书推荐, 畅销书排行榜
深情绝美的爱情回忆录:《念及她名》2013年3月9日zhy没有评论在你的生命里,是否有那么一个人,当你念到她的名字时,心里会不由自主地充满幸福感?是否有那么一个人,当你想到她时,嘴角会微微翘起,甜蜜的笑?是否有那么一个人,当你们分开时,你会疯狂的思念并恨不得飞到她身边?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恭喜你,同时也请你好好珍惜……《念及她名》是美国知名小说家弗朗西斯科·高德曼的著名文学作品。它是一首痛及心灵的爱情悲歌,记录了作者对妻子炽热如火的爱和深深的失落与自责。 阅读全文…分类:外国文学, 小说标签:好书推荐, 好看的爱情小说, 感人的小说推荐, 爱情, 爱情回忆录
最佳青少年读物:《布鲁克林有棵树》2013年3月8日zhy没有评论《布鲁克林有棵树》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贝蒂·史密斯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关于生存、关于成长、关于尊严、关于梦想、关于奋斗、关于爱和信任的小说。这本“20世纪最佳青少年读物”,讲述了磨难如何让弱小的个体变得坚强,讲述了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了知识如何让人的命运与修为得以改变。这部与《小王子》、《夏洛的网》齐名,传阅了半个世纪的“世纪之书”,激起了无数人的斗志,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灵。 阅读全文…分类:儿童文学, 小说, 成功励志标签:励志奋斗, 成长小说, 梦想, 知识改变命运, 经典儿童文学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2013年3月7日zhy1 条评论在遇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前,我听过不能承受的沉重的生命负担,也听过不能承受的巨大的生活压力,却从来没听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既然是轻的,为何无法承受呢?我很疑惑,我很好奇,于是我走近了这本书,去了解它的内涵、它的哲学、它的蕴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曾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 阅读全文…分类:外国文学, 小说, 经典名著标签:值得看的好书, 哲理小说推荐, 外国文学经典, 经典好书推荐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013年3月6日zhy没有评论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221年。东周开始,周王朝开始衰败,天下四分五裂,各位霸主自立为王,纷纷争逐天下,期间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霸王大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也给世人留下了《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孙子兵法》等重要著作,给中国历史书写了极其灿烂的一笔,影响巨大且深远。 阅读全文…分类:历史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好书推荐, 推荐一本好书, 春秋战国
张爱玲著名小说:《倾城之恋》2013年3月5日zhy没有评论《倾城之恋》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创作的著名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和经典代表作。《倾城之恋》讲述了一对现实中的庸俗男女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上演的一幕倾城之恋,叙述了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爱情故事。此部作品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文学著作之一,奠定了张爱玲在中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 阅读全文…分类:中国文学, 小说标签:中国文学经典, 好书推荐, 爱情, 经典爱情小说
一部描写阿富汗女性苦难的杰作:《灿烂千阳》2013年3月4日zhy没有评论《灿烂千阳》是阿富汗著名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第二部小说,一部描写阿富汗女性苦难的文学杰作。《灿烂千阳》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友谊、关于信念和自我救赎的伟大著作,故事极其感人。本书的力度和深度都超越了他极为畅销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出版后即畅销全球,感动了无数读者,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也使胡赛尼由文坛中的黑马一跃成为知名的成熟作家。《灿烂千阳》中的故事发生在阿富汗的战乱年代里,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叙述了两位相差近20岁的阿富汗女性悲惨、苦难的一生。 阅读全文…分类: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标签:历史小说, 女性苦难, 好书推荐, 战争, 阿富汗战乱
畅销全球的心灵小说:《失落的玫瑰》2013年3月3日zhy没有评论曾经有一朵很美丽很迷人的玫瑰花,它盛开在我的心里。然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那朵娇艳的玫瑰花不见了,怎么办?它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我不能失去它啊。我要把它找回来,对,不惜一切代价,我一定要把这多失落的玫瑰找回来……《失落的玫瑰》是土耳其著名作家沙尔达·奥兹坎的优秀处女作,一本影响深远、行文造诣高超且极富感染力的心灵小说。《失落的玫瑰》出版后热销全球40国版权,深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并被珍藏,是一部震撼读者心灵、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秀文学作品。 阅读全文…分类:小说, 心灵鸡汤, 心理学标签:一本好书, 哲理小说推荐, 土耳其文学, 心灵小说, 畅销书排行榜
村上春树经典著作:《挪威的森林》2013年3月2日zhy1 条评论“海潮的清香,遥远的汽笛,女孩肌体的感触,洗发香波的气味,傍晚的和风,缥缈的憧憬,以及夏日的梦境……” 20世纪60年代,The Beatles(甲壳虫乐队)唱出了闻名世界、风靡全球的曲子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而在80年代,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写出了同样享誉世界的同名文学作品《挪威的森林》。它是一部扣人心弦,舒雅感伤的青春恋爱小说,一部畅销世界,感人至深的经典著作。 阅读全文…分类:外国文学, 小说标签:好书推荐, 畅销书排行榜, 经典爱情小说, 青春文学
当代文学经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2013年3月1日zhy没有评论“你让所有的乌云都退散,所有的花儿都绽放。所有迷失了路的羔羊都能找得到家,都能够找到心的方向、心的天堂……”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经典文学作品。书中讲述了一个牧羊少年寻找宝藏的艰险历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68种语言的版本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畅销于160多个国家,是唯一一部全球销量超过3500万册的当代文学经典,并荣获了33项国际大奖,享誉世界,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阅读全文…分类:儿童文学, 哲学, 经典名著标签:吉尼斯世界纪录, 推荐好书, 畅销书排行榜, 经典小说推荐
歌德宏篇巨著:《浮士德》2013年2月28日zhy没有评论《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继《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后苦心创作的文学巨著。它是一部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浮士德原是德国传说中的占星师或是巫师,相传他为了换取知识和青春而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以这个古老传说为题材,歌德反其意而为之,用诗剧的形式展示了浮士德自强不息、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一生。 阅读全文…

7. 《凡尔赛的玫瑰》故事情节

凡尔赛玫瑰 I
所谓的《凡尔赛玫瑰》,其实是一部日本少女漫画,和《尼罗河女儿》一样是古董级的作品了,但着实很迷人倒是真的。
我不是个很熟悉欧洲历史的人,但对欧洲近代史上几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却很感兴趣。其中的法国大革命还有之后的乱世,什么三级会议、雅各宾派、雾月政变、热月政变之类的,最早是在历史教材上看到的。年少时觉得这段历史很烦,一会儿共和,一会儿复辟,闹个没完没了,前前后后有数十年。(从1789年三级会议到最后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我不确定具体年份)
但无可否认,即使经过如此诸多次的反复,法国大革命仍是极为彻底的一次革命,彻底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社会体系,不能不说是一次社会的伟大进步。相较英国,虽然革命早于法国大革命,也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但他们终究没有取消君主制(来了个君主立宪),走了个斯图亚特,又来了个汉诺威(后来改称温莎,乃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家族是也)。前脚走了一只狼,后脚近来一头虎,不过好家在资产阶级立了个宪法,彻底限制了王权。但这代表了资产阶级对封建领主的妥协,可怜流了那么多血的英国人民,到头来居然还要把那个让他们流血的皇室当佛一样地供着。不但换了个系统压迫他们,而且老系统也要剥削他们。老实说,这和君主专制时代的情况也没有很大不同嘛!
(N.B.其实共和制后的英国,在二战前,普通民众的生活依然相当地艰苦,看看《雾都孤儿》,心里就会对此有所感触。二战后,普通人们的生活水平才得到了质的改变。)
法国大革命发生时代,统治法国——这个在西欧乃至整个欧洲都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大国——的家族被称作“波旁王朝”。其实这个王朝最伟大的杰作,是一个和中国圆明园有得一拼的、西方宫殿建筑中的第一瑰宝——凡尔赛宫。
没错,自自恋成性的法王路易十四(此君自称“太阳王”,有点像乾隆自称“十全老人”那样,有些好笑。不过伟大的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很多作品倒是以此君统治的时代为背景的,比如《三个火枪手》就写了路易十三和十四时代的事儿,因为有奥地利的安娜嘛——此女乃是路易十四的老妈),在距巴黎20公里处修建了凡尔赛宫,也就是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代的法国王宫和政治中心。这个宫殿耗费了法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是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象征。以国王夫妇为首的贵族们,在这里夜夜笙歌,不理民间事。
法国是一个天主教国家,在法王路易十六时代(也就是《凡尔赛玫瑰》所处的时代),这个国家的两千多万人口,被分为三个等级(后来的“三级会议”,也就是这三个阶层的代表共商国事的大会)。第一等级的便是僧侣——天主教的神父修士之类的人(此时的法国天主教会是隶属罗马教廷管辖的),第二等级便是贵族。这两个阶层,只占据了法国4%的人口,却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终日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第三阶层的平民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是社会的底层,占法国人口的96%。
《凡尔赛玫瑰》的故事,便开始在这样一个蕴藏着尖锐阶级矛盾的时代里展开。故事的女主角Oscar Francois de Jarjays(在大革命前,姓氏前带de这个字的,便是贵族;但在今天,法国已经没有贵族,名字有没有这个de,只不过与个人的家族史有关),出生于公元1755年的圣诞节,家族是世代保卫王室的军人家庭兼大贵族。因为没有儿子,其父便将最小的女儿当儿子养,并给她取了这样一个纯男性的名字(奥斯卡和弗朗索瓦,都是很普通的男性名字)。
Oscar,容貌出众,家世显赫。她是凡尔赛的明星,无数贵族男女为她的绝世容颜和气质着迷(看看漫画中多少怀春少女紧盯着她的背影就知道了)。她的个性很鲜明,也很擅长接收新鲜事物,是个聪明而又刚强的人。她从小就女扮男装,身边的贴身仆人也是个男的(Oscar的老爹当年到底在想些什么啊……一个男仆跟在女主人身后,感觉……)。不过好玩的是,她从不否认自己的女性身份,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特殊魅力吸引甚至挑逗身边的人。
Oscar是个虚构的人物,但作者有意把她放进大时代背景中,她身边的很多人物都是了解法国大革命史的人所熟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玛丽·安托内特(Marie Antoinette),此女乃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洛林王朝的女王玛丽亚·泰蕾莎(Maria Theresa)的第十五个孩子,也是最小的女儿。
关于哈布斯堡王朝,它是欧洲最古老的王室之一。为了读《凡尔赛玫瑰》,我特意去查了一些欧洲古代史的资料,发觉我最熟悉的英国王室居然可以算是欧洲王室中血统最单纯的了(笑……)。自诺曼底大公征服者威廉(Conqueror William)以下,虽然王朝改过N次名,但总归还是一个家族的血统传递下来的。
要了解欧洲王室,首先就要记得,这群有着blue blood的家伙,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也有复杂的敌对关系,搞清楚这些,基本上古代史就差不多了。比如,西班牙最早的统治者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支,后来这个家族血统灭绝,便由波旁王朝的西班牙支继承了西班牙的王位。今天的西班牙皇室,仍是这个古老的波旁家族的后裔。
所谓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其实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支系。因为Maria Theresa的父亲只有女儿的关系,所以招赘的女婿洛林公爵便于Theresa一起成为了奥地利的统治者。伟大的奥地利女王Theresa,为她的丈夫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Theresa的父亲便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这个称呼不能传给女性后裔,只能传给旁系的家族男性后裔,但Theresa是个超级有手腕的女人,她到底抢回了这个头衔)。洛林公爵于是将妻子的姓氏与自己的姓氏加在一起,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这个家族统治的地域,包括今天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等等(它就是日后的奥匈帝国的前身,看过《茜茜公主》或者了解一战史的人,应该知道这个国家才对)。
Marie Antoinette结婚前的德语名字当然不叫这个,这是婚后的法语名。不过这位王后虽然美丽,但是却没什么脑筋,更没受过什么教育,一点也没继承到她母亲的头脑和智慧。她甚至连法语都说不好,更爱说德语(用日耳曼语的规则说罗曼语……)——这是高傲的法国人民无法容忍的事(Oscar该不会为了Antoinette能听懂而跟她说德语吧?)。十四岁时(1770年)她为了奥法两国之间的和平协定而和亲到法国(Antoinette是1755年出生,与Oscar同龄),也就在这时,Oscar成了保护当时身为王太子妃的Marie的禁卫队队长,军阶上尉。
Oscar的父亲是个老顽固的保皇派,从小就教育女儿(Oscar当时才11岁啊……那个年代的人还真是早熟哩)要以保护皇室为己任,更要一辈子守护自奥地利远嫁过来的Antoinette,而Oscar也以此为目标。同是十四岁,因为是女孩,Oscar尚未从士官学校毕业就已被破格选为Antoinette的护卫。从那时起,Oscar就披上戎装,直到死都身着战袍,她实现了一个军人最高的境界“马革裹尸”。
因为年龄相仿,关系又亲近,很快Oscar就成了Antoinette的好友。而在Antoinette成为法国王后之后,她也将Oscar提升为皇宫禁卫队的连队长(军阶上校,后来因为项链事件有功,才升为准将)。也正因此,日后Antoinette被人陷害成同性恋的时候,男装的Oscar就成了这件事最有力的证据。
《凡尔赛玫瑰》中,人们对Oscar性别的认知是很有趣的,虽然Oscar从未隐藏她的女性身份,但仍旧只有在凡尔赛宫出入的贵族们和Oscar的手下们知道她是个女的(就连使王室声誉一败涂地的“项链事件”的主谋Jeanne的丈夫Nicolas,都是在加入禁卫队后才知道顶头上司是个年轻姑娘),比如说Oscar指挥负责三级会议安全的部队时,便被一群不知就里的平民女子围住并大叫“队长是个美男子”。我想一来是Oscar是穿军装的,二来是因为那时代女性地位很低,像Oscar这样最后军阶是准将的女军人就更是惊世骇俗了——所以,不认识她的人都会假定她是个男的。就连跟她有过N面之缘的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庇尔(此君乃是激进派的革命分子,雅各宾派的头,擅长搞“白色恐怖”),恐怕也是最后读过了Jeanne的“回忆录”后才知道这位从初见面就令他惊艳不已的“最帅气的禁卫队员”原来是个美丽女子吧!
漫画中另一段有趣的情节是说Oscar在三级会议的会场上第一次见到了罗伯斯庇尔的手下、日后号称“死亡大天使”的St. Just的时候,因为对方美艳的容貌而误认为他是个女扮男装(与她自己一样)的人。但后来却知道St. Just是个货真价实的男的……这两个人给人的感觉倒是倒错的。Oscar明明是个女人,但人们总认为她是个男的;St. Just是个男人,却被身为女人的Oscar错认为女人……这个对比可真是太有趣了。
这么说吧,Oscar兼具了男性与女性的美,无论从外貌还是气质。外貌上,军装打扮的她是个帅气的军人,令凡尔赛的贵妇们如痴如醉;唯一一次女装扮相,吸引住了全凡尔赛贵族男子的眼光。气质上,前半段的Oscar更像个少年,豪爽、开朗、热心也富有正义感,行事准则完全是一个男人的感觉。到了后半段,Oscar逐渐拥有了成熟女性的气质,她的压抑和对爱情的挣扎和向往,是一个真正女性的感觉,但仍不乏军人特有、也是那个时代贵族女性缺乏的英气和刚性。但也许因为她不曾否认自己的性别,但在整部漫画出场的人物中,女性把她当男人爱,而男人则是把她当成一个完整的女人来爱。
凡尔赛宫里好像有个“Oscar亲卫队”,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fan club”,由出入宫廷的名媛淑女们组成。虽然作者没有明确提及,但从漫画中我们却可以感觉到这一点。比如说Oscar唯一一次穿上正式的男装礼服与Antoinette共舞时,全凡尔赛的贵妇们都咬牙切齿地说Antoinette抢走了她们的Oscar;而Oscar为了捉拿黑骑士而连续N晚去各个贵族家舞会守株待兔时,参加舞会的女性数目便猛然增多,本想猎艳的其他贵族们在看到Oscar的时候也都自知没机会放弃了猎艳。当我看到这里时,真是觉得好笑极了……女扮男装的Oscar可真是女性杀手啊!的确她做到了大小通吃,年轻的诸如Charlott和Rosalie,年老的诸如Oscar的奶娘……就连Rosalie的老公Bernard(这人也是罗伯斯庇尔的得力手下,是个名记者)都对Oscar吃醋不已,还说什么如果Oscar是男人的话就一定要和她决斗……
在男人方面,Oscar同样大小通吃,甚至年纪比她小26岁、不到8岁就去世了的法国王太子,也就是Antoinette的长子Louis Joseph殿下,都对她情有独钟,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对她念念不忘(若不是知道他只是单纯地将她当成个保姆似的人物来喜欢的话,这个情节还真是暧昧得可怕哦)。
更别说Oscar的手下、法国卫兵队第二团第一班的Alain de Soissons了。此人乃是个小贵族,一开始倒是很讨厌身为他的上司、又是大贵族女儿的Oscar的,但后来仍是被Oscar迷住(或者说他爱上她了)。在Oscar死后,他拿起了Oscar的佩剑,继承了她的志愿继续为法国的“平等、自由、博爱”而奋斗。他后来是拿破仑的得力手下,功成名就,却因为对Oscar念念不忘而拒绝了与拿破仑妹妹的婚事。可见,Oscar这个女人对男人的魔力有多么的大了……
很有趣,Oscar唯一一次女装扮相是匿名出现在凡尔赛宫的,可以说凡尔赛的贵族们是没有真正见到过女装的Oscar的。但在Oscar父亲举办的Oscar的订婚宴会上,几乎全凡尔赛的未婚贵族都出席了——一来是为了看看女装的Oscar,二来则是求婚来了。当然Oscar很不给面子的穿着军装出席了……可见Oscar即使只穿着男装,仍然对男性们有着可怕的杀伤力。
其实本部漫画里最重要的两位男性角色之前没有被提到的,一位就是Oscar的初恋、Antoinette的情人,瑞典伯爵Hans Axel Von Fersen(此人乃是真实历史人物);另一位则是Oscar的贴身男仆Andre。
老实说我不喜欢Andre这个人,虽然我知道欣赏他的人很多。但对我来讲,无论男女,一个人,如果仅甘心做另一个人的影子,以另一个人的目标为目标的,对方就是自己全部的世界——毫无自己的个性而言,完全是个附属品的话,是毫无魅力的。但我还是觉得,Oscar的父亲最大的失策,就是给女儿找了个男人当仆人……如果是个女仆,即使会被当成同性恋也比Oscar最后的悲剧命运来得好吧?更何况Oscar虽然跟女人调情,可是却对女人毫无兴趣……
其实Oscar的悲剧结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Andre爱上了她……如果不是Andre的步步紧逼(他曾差点强暴过她)、一天到晚死命盯人的话,也许在那个贵族公子求婚的时候,Oscar也许就心软嫁人了。那样她便不会死在巴士底狱的门口了,也许日后会被罗伯斯庇尔先生推上断头台(至少她可以提前跑到国外去吧),但至少她可以保住一条命……总之在我看来Andre就是个灾星。
Hans此人在历史上是Antoinette的情夫(漫画里也是),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是Oscar初恋的暗恋对象,但即使全凡尔赛无论男女都对Oscar无比痴迷,渴望得到她的青睐的情况下,他对身穿戎装的Oscar毫无遐想(他把她当朋友),一心只想着和Antoinette在一起。当然,最后Oscar还是放弃了他。
Hans曾经问过Oscar是否为自己穿军装而后悔过,因为身为女人却不能拥有属于女性的幸福。Oscar从自己人生中所得到的答案是她从不后悔,因为身为女人的她可以在那个时代见识到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被束缚在家庭和孩子身边。她唯一的遗憾只是没有让Hans爱上自己而已,但Oscar就是Oscar,结了婚穿上长裙的她就不是那个与众不同的Oscar了,她注定该是不属于任何人的。Hans那种没眼睛的花花公子,倒是真配不上她。
除了Hans,她拥有这世界上其他人梦寐以求的一切。高贵的出身,世代相传的爵位,出众的容貌,一身的好武艺,还有无数人的仰慕和属下的爱戴。而且她的生命永远是不缺乏目标的,比起空虚无聊的Antoinette,她不知幸运了多少倍。但她不同于大部分女人的就是她没有丈夫和小孩,一辈子都是单身(我死也不承认跟她一夜缠绵的Andre是她老公)。
说了这么多却没提到Oscar究竟长成了什么样,总之她是典型的法国女人,金发蓝眼的那种。按照漫画中的说法,她的身材很纤细,但因为从小练武的关系,相较一般人而言是很有力量的。比如说她在醉酒大闹巴黎酒馆的时候,赤手空拳把一群调戏她的大男人打得头破血流(其实我怀疑那群调戏她的男人有点断袖之癖,因为之后Andre也说幸亏没人发现她是个女人)……因为是女性的关系,加上她的用剑技巧也很出色,(女性身体比男性更轻盈)所以整部漫画中比剑能赢过她的人是没有的。唯一在技巧上能与她平分秋色的Alain,也因为不及她灵活而成了她的手下败将。Andre就更不用说了,从没赢过她……
Oscar比漫画中任何女性都要更高挑,与大部分是军人的男性出场人物相比,也是矮不了多少的。比如Antoinette和Rosalie就比Oscar矮了差不多一个头。但因为她不像一般的贵族女子那样从小就绑紧身胸衣的关系,所以她的体型并没有变成那种腰特别细的样子,反而更像我们今天的女性。据作者说,她的三围大约是34,24,36(以英寸为单位)。总之,她的身材拿到今天来搞不好可以当模特。
她给人的感觉,按照Hans的说法,是“英气勃发中又带着秀美”,他发表这番评论的时候,Oscar只有18岁左右。所以应该说Oscar是个看起来很中性化的人。但从作者的画风来看,30岁时的Oscar看起来比18岁时更像个女人(笑……)
没错,因为《凡尔赛玫瑰》的时间跨度是很大的,Oscar前后从14岁到33岁死,二十年的时间,作者清晰地画出了年龄对人的影响,总之是不会把少女时的Oscar和三十岁的Oscar弄混的。至于其他人物,诸如Antoinette,Andre,路易十六他们,也画出了容貌的变化,所以可以凭画分出人物的年纪来。
好了,讲了一堆有关人物的话题,接下来还是讲讲有关故事情节的东西吧。

http://bbs.blueidea.com/thread-1736475-1-1.html这里也蛮详细的~
参考资料:http://zhengxuewen1985.spaces.live.com/?_c11_BlogPart_blogpart=blogview&_c=BlogPart&partqs=amonth%3d4%26ayear%3d2006

8. 有哪些文学作品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 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8)玫瑰回忆录扩展阅读:

诗歌成就:

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

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9. 玫瑰香水的电影剧情

由《每日秀》主持乔·斯图尔特(Jon Stewart)导演,根据伊朗裔加拿大记者Maziar Bahari回忆录《Then They Came for Me》改编。讲述 Maziar Bahari 在2009年伊朗大选期间前往德黑兰报道,被当局无理由囚禁118天,并遭受刑讯折磨的故事。 Rosewater是Maziar 为一名刑讯人员取的代号,因为他身上常带玫瑰气味的香水味。 影片在约旦拍摄,J.J. Abrams亦有为Jon Stewart提供编剧上的帮助。
影片男主角的原型是一位伊朗裔,加拿大籍的记者巴哈里(Maziar Bahari)。2009年,巴哈里作为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驻伊朗记者,报道当年的伊朗总统大选。6月13日,选举委员会宣布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获胜后,其竞争对手的支持者上街游行,巴哈里拍下了这场被称为“伊朗绿色革命”的抗议活动。6月21日,他从德黑兰的家中被带走,经历118天的监禁后获释。
其后巴哈里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回忆录《Then They Came for Me》,于2011年出版。在书中,他描述自己遭到折磨和审讯,对方视他为潜入伊朗的间谍。由于双眼被蒙住,看不清提审人的面容,只闻到他身上的玫瑰香水味,巴哈里在书中就以“玫瑰香水”(Rosewater)称呼对方,影片的片名也是由此而来。

热点内容
石指甲花语 发布:2025-08-29 05:57:49 浏览:796
如何画一朵牡丹花 发布:2025-08-29 05:53:38 浏览:603
梦见种盆栽 发布:2025-08-29 05:27:00 浏览:938
赞美紫樱花 发布:2025-08-29 05:19:43 浏览:446
单身狗怎么骂情人节 发布:2025-08-29 05:19:40 浏览:462
七夕玉雕 发布:2025-08-29 05:15:57 浏览:824
黑色玫瑰白金 发布:2025-08-29 05:10:52 浏览:814
盆景制作动物 发布:2025-08-29 05:04:31 浏览:569
荷兰国际花艺学院 发布:2025-08-29 04:52:31 浏览:9
大岭野樱花 发布:2025-08-29 04:51:04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