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洛阳牡丹不仅

洛阳牡丹不仅

发布时间: 2022-03-10 19:30:49

❶ 洛阳牡丹的介绍

洛阳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其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它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华夏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0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❷ 洛阳牡丹的牡丹文化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故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牡丹为我这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牡丹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迩;以也其造化钟情,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洛阳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牡丹之圣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605-618年)“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进二十箱牡丹”,并记述了牡丹品种名称。宋高承也称“隋炀帝世始传牡丹”。可见洛阳为中国最早的牡丹栽培地之一。
当时,姚黄出自洛阳司马坡的姚氏家,魏花出自晋宰相魏仁溥家。洛阳地方留守钱惟演赏之曰:“人谓牡丹花王,‘姚黄’真可谓王,而‘魏花’乃后也”。
北宋时洛阳不仅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同时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景佑元年(1034年)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列举牡丹名品24种,总结了牡丹栽培、育种经验,记述了洛阳人种花、赏花习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其后周师厚(1082年)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列举牡丹109种,芍药41种。元佑年间(1086一1093)张峋撰《洛阳花谱》,列牡丹119种。这些专著对促进当时牡丹发展及后人研究牡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今天,在迈进21世纪继往开来的今天,雍容富贵,情系万众的洛阳牡丹必定会益增美艳,倍崇尊荣。洛阳牡丹饮誉天下,得益于牡丹谱记的传世,它是研究牡丹的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洛阳牡丹的谱记资料甚为丰富,专门记述洛阳牡丹的名著就有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建国后,洛阳人好花之俗更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洛阳市党政领导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民俗,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开发牡丹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1990年,洛阳已成功地举办了8届牡丹花会,每届接待海内外游客均在数百万人次。花会期间还举办牡丹灯会、经贸洽谈会和一些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而在花会期间,《千枚牡丹》个性邮票发行仪式、牡丹婚典、牡丹摄影绘画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动的举办,“十万宫廷乐舞”、洛阳剪纸、“唐三彩”、“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到了唐朝,作为陪都的洛阳,牡丹的种植更加广泛,洛阳牡丹品种更加丰富,并出现了从事牡丹专业人员。“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当时牡丹至少有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同时出现了重瓣品种。后唐庄宗(923-926)曾“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其规模不亚于长安唐宫。
北宋时,洛阳牡丹规模为全国之冠。牡丹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洛阳人对牡丹不呼其名,“直曰花。其宰谓天下真花独牡丹”。“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可见,牡丹人养牡丹、赏牡丹已成为民风民俗。其时,牡丹的栽培技艺普遍提高,在播种繁殖的同时,用嫁接的方法固定变异,牡丹“不接则不佳”,使得新品种不断出现。
纵观洛阳牡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历代兴亡的演变史。难怪李格非叹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侯于园辅之废兴”,此言甚诚。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洛阳牡丹已溶入了中国牡丹的花海之中,并且香飘海外。公元724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开始引进。
洛阳具有丰富的牡丹文化,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已经绘画、刺绣等量大且内容丰富。由于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至爱,千百年来流传的关于洛阳牡丹的种种神话故事和趣闻逸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们把牡丹比作造福人类的天使,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把她塑造成美丽、善良的仙女等等,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建国后,洛阳考古发掘墓葬中发现的有关表现牡丹内容的珍贵文物,以及现存的古代建筑上的牡丹纹饰,是研究牡丹史、绘画史、建筑史、雕刻艺术史等不可多得的资料。表现牡丹题材的戏剧歌曲、影视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作品争奇斗妍,琳琅满目。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河洛地域周边牡丹文化的发展,为形成中国的牡丹文化奠定了基础。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洛阳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宏大的生产规模、丰富的野生资源、高超的栽培技艺、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具有深邃内涵的牡丹文化,在国际园艺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❸ 洛阳牡丹那个园最好看

其实都差不多,按性价比来看,王城公园更胜一筹。它接近市中心,回在王城大道旁边交通便利答,并且去新都汇、百货楼都非常方便,那里也是洛阳比较繁华的地段。另外,王城公园还有大量游乐设施,,不仅有大熊猫、华南虎,连袋鼠、大象等都有,值得一去。

❹ 洛阳牡丹大面积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去观赏,牡丹都有哪些寓意

所以在这个季节一定不能去错,过去看牡丹花的机会。牡丹花也是被誉为花中之王,它也代表着富贵的意思,因为花开富贵,然后牡丹花也是非常的雍容华贵的,所以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牡丹花,都会去种牡丹花 。

❺ 洛阳牡丹 诗句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白居易《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杜安世《玉楼春》

❻ 洛阳牡丹花

洛阳牡丹甲天下,其花期一般是从清明节到劳动节,一个月时间,早时候开花的牡丹一般为粉色白色等比较淡雅的,到中后期红牡丹,黑牡丹等相继开放。

❼ 看牡丹为什么一定要去洛阳作者为什么极力描写人们对洛阳牡丹的羡慕和期盼

因为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文化底蕴厚重。牡丹的品种最多,牡丹的种植已有一千多年,所以每年四日牡丹盛开时游人如织,川流不息。

❽ 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有什么区别

洛阳牡丹重在观赏,菏泽(山东)牡丹重在药用。洛阳牡丹大部分种在公园,菏泽牡丹大街小巷田地都有,产业化比较好。其实哪个地方的更好本有很多争议,希望每个地方都有种植,大家都能欣赏才好。
菏泽牡丹不论是品种,还是栽种面积,均称得上世界第一。菏泽是世界牡丹生产基地,已经远销各国了。广州一年一度的花市,卖牡丹的大多是菏泽的。菏泽的牡丹没有洛阳出名,只不过是牡丹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物及历史人物均为唐朝的,而此时菏泽尚不知名,所以从名气上说洛阳更胜一筹!
牡丹原产于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有二千年的历史,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宋;宠于长安、贬于洛阳、竞于曹州、红于京都,而今已饮誉世界了。
唐宋时洛阳牡丹的种植,遍及宫庭民间,其趣闻轶事也家喻户晓。牡丹花本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吉样富贵的象征,更有武则天怒而贬之洛阳的故事,使它更添“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铮铮的傲骨。使洛阳人爱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于世。每到花期卖花、买花、赏花成风。“大抵家家好花,此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豪门权贵筵赏牡丹,文人学士墨咏牡丹,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诗咏牡丹。一时花如海、诗如潮、至北宋达到极至,司马光诗云:“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苏轼诗云:“花丛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移洛阳。”大文学家欧阳修做洛阳推事三年,饱览洛阳牡丹,给以高度评价,并著《洛阳牡丹记》一书,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长的牡丹与洛阳相比,深为叹服地说:“是洛阳者谓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阳牡丹甲天下”流传于世。但到北宋末年,经历靖康之变,战乱不息,“其地池塘竹树、兵车蹂躏、废而丘墟、高亭大树,烟火燎化为灰烬”,牡丹也难幸免,遂失昔日之胜。多年未能复振,至解放前,牡丹仅剩十余品种,零散于少数人家了。
荷泽古称曹州,是继洛阳牡丹的后起之秀。康熙年间学正苏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谱》,称“逮宋、洛阳之花尤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种植愈盛,至光绪年间,《曹州府志》载:“花卉之繁……动辄数百亩,种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当时就有“凝香”、“桑篱”等十余处牡丹园。更以品种多,花大型美称著,有艳若彩霞的“状元红”、色奇出众的“绿香球”,红中透墨的黑牡丹,竞相比美,各展妍态。曾有诗云:“国色天香话牡丹,缤纷五彩蔚奇观;花开最盛谁知处,荷泽名园秀可餐”。那时他们还创造了隆冬催花开放的绝招,慈椿太后在春节时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后无此眼福矣。”又据《山东通志》载:“曹州牡丹最盛,居地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他们北走京津、中至苏杭、南浮闽粤,获得国人认可“言牡丹者,莫不谆谆于曹焉。”诗云:“古称洛阳花似锦,今曹倒比洛阳强。”清人赵世学士《牡丹谱》中也写道:“闻花木,古称洛阳,今也遍我曹南,而洛阳近无闻焉。是知世之变迁,地脉之转移,人事之改更,不可以一地之拘也。”清朝大诗人王士桢在《池北偶谈》中也称牡丹惟“山东曹州最盛”由此而又演绎传为“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今日这七个大字,由原中国书法协会会长舒同书写,雕刻于《荷泽牡丹园》高耸的石柱上,引人注目,既注解着昔日的胜概,也昭示今日超历史的辉煌。

❾ 洛阳牡丹

没多少了,花期过了,就剩一些控制花期的牡丹了,我刚从洛阳回来,,,

热点内容
石指甲花语 发布:2025-08-29 05:57:49 浏览:796
如何画一朵牡丹花 发布:2025-08-29 05:53:38 浏览:603
梦见种盆栽 发布:2025-08-29 05:27:00 浏览:938
赞美紫樱花 发布:2025-08-29 05:19:43 浏览:446
单身狗怎么骂情人节 发布:2025-08-29 05:19:40 浏览:462
七夕玉雕 发布:2025-08-29 05:15:57 浏览:824
黑色玫瑰白金 发布:2025-08-29 05:10:52 浏览:814
盆景制作动物 发布:2025-08-29 05:04:31 浏览:569
荷兰国际花艺学院 发布:2025-08-29 04:52:31 浏览:9
大岭野樱花 发布:2025-08-29 04:51:04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