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玫瑰锈病图

玫瑰锈病图

发布时间: 2022-03-07 07:00:45

花卉锈病有哪几种常见症状

花卉锈病常见的几种症状类型:玫瑰锈病:为害玫瑰、月季、蔷薇等花木。5月间叶背面出现橙黄色的夏孢子堆,以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发病严重时全部叶片受害,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

菊花锈病:主要为害菊属植物。受害初期叶片表面产生淡黄色病斑,以后变成褐色,病斑隆起呈疱状,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菊花生长后期在叶片背面又长出深褐色或黑色椭圆形肿斑,破裂后露出粟褐色的粉状物。

芍药锈病:叶片褪绿,叶背病部出现橙黄色疱状物,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的粉末。生长后期,在叶背面丛生褐色纤细的柱状毛发物。

萱草锈病:为害叶片和花茎。发病初期在叶、茎上产生疱状斑点,即病菌的夏孢子堆。发病中期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有时整个叶片变成黄色。寄主生长后期,产生黑色长椭圆形或短线状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生在表皮下,不突破表皮。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均多生于叶背。

② 锈病的症状有几种类型

锈病是由担子菌纲锈菌目中的锈菌引起的花卉病害的总称,是一类特征明显的病害。各类锈菌的多数孢子能形成红褐色或黄褐色、颜色深浅不同的铁锈状孢子堆而得名。

锈病是许多花卉都能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它既为害草本花卉,也为害木本花卉,如牡丹、月季、杜鹃、玫瑰、蔷薇、杏、金银花、八仙花、菊花、唐菖蒲、芍药、石竹、萱草、万寿菊、翠菊、蜀葵、鸢尾、香石竹等都能发病。

锈病能为害花卉的叶片、叶柄和芽,有些也为害花和果实。产生大量的锈色、黄色、橙色,甚至白色的斑点,当表皮破裂后露出铁锈色孢子堆,有的锈病还能引起肿瘤。通常症状有以下3种类型:开始在叶片及花茎上产生泡状斑点(病菌和夏孢子堆)。

开始被表皮覆盖,后来表皮破裂,散出黄褐色粉状的夏孢子。有时很多孢子堆合并成一片,表皮翻卷,叶面上有一层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在夏孢子堆周围失绿而呈淡黄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黄,甚至造成全株叶片枯死,花梗变成红褐色,花蕾干瘪或凋谢脱落,如大花萱草锈病。

开始在叶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变成褐色,隆起呈小脓疱状,破裂后散出黄褐色粉末。后期在叶片和叶柄及茎上,长出深褐色或黑褐色椭圆形肿斑,破裂后露出栗褐色粉状物。严重时可造成全株叶片枯死,在菊花等花卉上发生较重。

在叶面上出现橙黄色夏孢子堆,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重时叶片全部受害,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严重影响生长和发育,多发生在玫瑰、蔷薇等花卉上。

③ 锈病有哪些表现

锈病为害月季、玫瑰、蔷薇、牡丹、菊花、金银花、铁线莲等。染病部位出现明显的橘黄色至深褐色的粉堆、疱状物或毛状物。如菊花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在相应的叶背处,也产生小的变色斑,随后产生黄褐色隆起的小疱状物。菊花生长后期,多数在叶背部又长出深褐色或黑色椭圆形疱状斑。发病严重时常造成菊花全株叶片枯死。玫瑰感病后,春末和夏季在病叶正面出现退绿的黄色小斑,叶背面散生橘黄色夏孢子堆。夏末秋初又在叶背产生黑褐色的冬孢子堆。不同类型的锈病,发病规律也不尽相同。菊花锈病夏季平均气温达25℃左右,相对湿度85%左右时,有利于发病和蔓延。通风透光不良,土壤黏重,排水不畅或施氮肥过多或缺肥等则发病严重。玫瑰锈病在四季温暖多雨或多雾地区及年份,成为主要侵染源,因此发病较严重;在冬季较长而寒冷,夏季气温较高的地方则病害发生一般不太严重。

玫瑰锈病状

④ 玫瑰锈病应该怎样预防

玫瑰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芽、果。受害叶片正面生有不显著的性孢子器,叶片背面或叶柄上生有橘色锈孢子堆,以后则在叶背面散生有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后于叶背面出现先为橘红色后为黑色的冬孢子堆。受害植株发病后,造成叶片早落,生长不良,不但影响花的产量,而且影响观赏效果。引起玫瑰锈病的是玫瑰多孢锈菌病菌除以菌丝体在病斑处越冬外,还能以夏孢子及冬孢子越冬,次年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在冬季长而冷的地区及夏季温度较高的地区,病害较少,而四季温暖,多雨多雾地区及年分则病害严重。夏孢子可终年成活,成为主要的侵染源。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枝、病叶,减少侵染源。②多施有机肥,在非碱性土地区适量使用石灰,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③于春季或秋季用波美0.8°的石硫合剂或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植株,10~15d一次,连续2~3次。秋末或冬季可用波美2°的石硫合剂清除病菌。

⑤ 玫瑰常见病害有哪些

玫瑰常见病害有锈病、黑霉病、白粉病等。锈病,常危害玫瑰的叶片、幼枝、花朵。病发初期,叶色出现色如铁锈的红斑点,严重时叶片枯焦脱落,影响来年开花。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集中销毁。也可于5-8月间,每半月喷洒一次150-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期,可喷洒敌锈钠300倍液防治。

⑥ 玫瑰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玫瑰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褐斑病、锈病、白轮蚧、蚜虫、红蜘蛛等。
白粉病在高湿多湿时危害叶片和嫩梢花果,发病初现圆形白色霉斑,扩大成白色霉层,使叶梢枯死,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灵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蔷薇白轮蚧在7~8月上旬若虫孵化期喷蚧螨灵100倍液或蚧死净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

⑦ 玫瑰锈病是什么

玫瑰锈病是玫瑰上的1种主要病害。分布于沈阳、包头、河北、北京、济南、南京、上海、杭州、桂林、连云港等地。该病发生严重时,叶片枯焦、落叶,影响生长和开花。发生严重的地区,发病株率在50%以上。

症状

主要侵染叶片和芽,其次为害花和嫩茎。发病初期病芽和病叶出现浅黄色不规则斑。以后病芽和病叶正反面都产生杏黄色粉状物(夏孢子堆),病芽不能正常生长,逐渐死亡。被害叶焦枯,提早落叶。

病原

Phragmidium rosaerugosae K.和短尖多孢诱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Pers.)S.〕属担子菌亚门多孢锈菌属玫瑰多孢锈菌真菌。该菌为单主寄生菌。锈孢子近圆形,黄色,表面有小突起。夏孢子椭圆形,黄色,表面有细刺。冬孢子圆柱形,褐色,有横隔膜4~7个,顶部为圆锥状突起。孢子柄铲形,无色。锈菌还为害蔷薇、月季、杜鹃、七姊妹等(图10-6)。

图10-6 玫瑰锈病病原

1.冬孢子 2.夏孢子

发病特点

以菌丝在玫瑰芽、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病芽上的锈孢子是病叶的主要侵染源。4月下旬病芽出现橘黄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借气流传播,可重复侵染(锈孢子只侵染1次)。该菌为单主寄生。发病适温25℃左右。6~8月发病严重。在四季温暖而又多雨的地区发病重。在冬季寒冷时间长和夏季高温对该菌有抑制作用,则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园田管理。及时清除病枝病叶,以减少病源;增施磷、钾肥,促进生长,增强抗病性。

(2)药剂防治。春季及时摘除病芽,或在玫瑰萌动前喷晶体石硫合剂50~100倍液,以预防病害发生,并兼治越冬的蚜、螨。注意病情调查,适时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锈病的药剂品种很多,应交替使用。

⑧ 玫瑰花锈病时期的处理方法和主意事项

玫瑰花锈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发病初期喷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40%杜邦新星乳油9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120抗霉菌素100~200倍液等。10天左右1次。
2、发病初期,可选喷15%粉锈宁1000倍稀释液,12.5%烯唑醇2500倍稀释液或0.2~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等,每隔10~15d喷一次,连续2~3次。
3、秋末彻底清除病残体,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最好套上袋再摘)并做深埋处理。
4、栽植密度适宜,以利通风透光。
5、适量增施磷、钾、镁肥。
6、酸性土壤施入石灰等物以利玫瑰生长,提高抗性。

⑨ 玫瑰花长什么样子

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茎粗壮,丛生;小枝密被绒毛,并有针刺和腺毛,有直立或弯曲、淡黄色的皮刺,皮刺外被绒毛。

小叶5-9,连叶柄长5-13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5-4.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叶脉下陷,有褶皱,下面灰绿色,中脉突起,网脉明显,密被绒毛和腺毛,有时腺毛不明显;叶柄和叶轴密被绒毛和腺毛;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形,边缘有带腺锯齿,下面被绒毛。[1]

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簇生,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外被绒毛;花梗长5 -22 5毫米,密被绒毛和腺毛;花直径4-5.5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常有羽状裂片而扩展成叶状,上面有稀疏柔毛,下面密被柔毛和腺毛;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芳香,紫红色至白色;花柱离生,被毛,稍伸出萼筒口外,比雄蕊短很多。

果扁球形,直径2-2.5厘米,砖红色,肉质,平滑,萼片宿存。花期5-6月,果期8-9月。

玫瑰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在粘壤土中生长不良,开花不佳。宜栽植在通风良好、离墙壁较远的地方,以防日光反射,灼伤花苞,影响开花。

玫瑰为阳性植物,日照充分则花色浓,香味亦浓。生长季节日照少于8小时则徒长而不开花。对空气湿度要求不甚严格,气温低、湿度大时发生锈病和白粉病;开花季节要求空气有一定的湿度;高温干燥时产油率则会降低。玫瑰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微酸性土壤至微碱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冬季有雪覆盖的地区能忍耐-38℃至-40℃的低温,无雪覆盖的地区也能耐-25℃至-30℃的低温,但不耐早春的旱风。土壤尚未解冻而地面风大的地区,枝条往往被风吹干;若土壤已解冻,根部不断向茎输送水分和养分,风不能造成严重危害。干燥度大于4的地区需要有灌溉条件才能正常发育。

⑩ 玫瑰白粉病怎么治

玫瑰白粉病防治措施

1、改善种植条件,尤其是对于温室里面种植玫瑰花,一定要提高温室的通风透光能力,降低温室中的湿度,形成一个不利于白粉病菌传播的小气候环境。

2、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提高管理措施,合理的进行施肥,注意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防止偏施氮肥。

3、发现玫瑰花有白粉病后,可以使用速净50ml+大蒜油10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3天一次,连喷2-3次。

4、用粉锈宁来控制。粉锈宁又称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

粉锈宁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防治玫瑰花的白粉病,可以用15%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间隔10天1次,连喷2-3次。

(10)玫瑰锈病图扩展阅读:

发病原理

1、施用氮肥过多会拉长细胞,使细胞壁变薄、变脆,抗逆境能力弱,抵御病菌的能力差,细胞壁作为一道生物防线,失去抗病能力,很容易被病菌侵入感染。

2、通风不良或光照不足易发病,叶片在这样的条件下长势不健壮,光合作用能力弱,制造的营养不足,细胞排列不紧实,易被病菌感染。

3、大棚里面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条件适宜时,病菌孢子经过72小时即可完成其无性循环。

白粉病会导致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失去经济和观赏价值。

露天玫瑰5、6月份和9、10月份发病较多,温室栽培的终年均可发生。白粉病病菌可以通过伤口或者表皮直接侵入细胞内部,因此叶片的厚薄、柔软程度与白粉病的防治密切相关。

热点内容
情人节送大葱什么意思 发布:2025-08-30 01:42:53 浏览:312
梅花冲 发布:2025-08-30 01:32:06 浏览:223
圆叶子的盆栽植物 发布:2025-08-30 01:29:27 浏览:21
花语唇形 发布:2025-08-30 01:17:38 浏览:711
一朵云的药用价值 发布:2025-08-30 01:17:38 浏览:879
牡丹鹦鹉能说话吗 发布:2025-08-30 01:17:27 浏览:334
橡釉花卉盆 发布:2025-08-30 01:15:59 浏览:782
东方插花的风格 发布:2025-08-30 01:01:24 浏览:168
千日粉的花语 发布:2025-08-30 00:45:30 浏览:363
美国花卉栽培 发布:2025-08-30 00:25:50 浏览: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