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公母图片
❶ 如何分辨牡丹鹦鹉的公母,求图~
一、用手摸裆部,通过那儿的耻骨来分辨公母:(鸟确定六个月大以上最好)
公的,骨头不向左右分开,两骨头紧紧的靠在一起,没有一点点空隙。骨头尖尖的细小一点。
母的,骨头向两边略开一些,中间有三毫米以上空隙。骨头比较圆滑,而且粗大一些!
摸骨分辨有点难度,但是是最准确的方法。六个月以下,准确率低一些!六个月以上,只要你仔细的摸,一定可以摸出区别的!外表不论长什么样的牡丹鹦鹉,骨头一定是按照性别来长的。如果不能确定,那就要多摸几只来发现区别。(原创:让心自由飞翔)
二、牡丹鹦鹉正常的交配:
是这样的,公母鸟站一起,公鸟喂母鸟,母鸟接着吃,公鸟的身体是站立的,嘴向下,母鸟是蹲下的,嘴向上接食,然后两鸟发出碎碎的叫声,母鸟会蹲下,身体下伏,翅膀张开成飞机状,尾巴抬起,公鸟从后面侧面上去,压下屁股交配。
如果出现如下状况:
1、如果两鸟是平行的喂食,两嘴中没有食物,有可能是同性。
2、如果两鸟互相喂食,有可能是同性。
3、如果两鸟互相踩背,一会就交换位置,有可能是同性。(原创:让心自由飞翔)
三、繁殖期间公母分辨:
当有一只鸟下蛋后,就要观察两鸟的行为,并确定蛋的数量。正常情况下,我的母鸟最多生过七个蛋的,并且成功出小鸟。如果出现一次更多的蛋,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两母。
如果蛋的数量正常,那么母鸟会孵蛋的,但是公鸟是不会帮忙孵蛋的,这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出现两鸟同时在巢箱中不出来,那就有可能是两母。事实上,公鸟只会站岗和喂食,决对不会孵蛋的。(这条很重要)
如果有巢箱,两鸟也够老(一年大小),没有下蛋的情况,则可以考虑是两公。当然,这种情况很少。因为牡丹中,母鸟还是很多的!
❷ 牡丹鹦鹉辨别公母(有图)
1、观看头部:雄鸟头为背儿头、头尖的、且头部较小。雌鸟头型为扁平、圆滑、纯圆,头比雄鸟大。
2、观看体型:雄鸟体瘦、毛紧、好动、比较凶,眼圈距头顶较远。 雌鸟体较胖、毛稍松,不喜欢运动,眼圈距头顶较近。
3、观看尾羽尖: 雄鸟尾羽形状为V型,雌的尾羽尖分叉为W型。
4、用手摸泄殖腔:雄鸟的泄殖腔表现耻骨间间距小、并表现有兴状突起(即尖状物)。 雌鸟的泄殖腔为两耻骨之间间距大。
(2)牡丹鹦鹉公母图片扩展阅读
繁殖方式
1、牡丹鹦鹉全年可繁殖,主要繁殖季在2-3月及4-10月。仅雌鸟孵卵,窝卵数约4-6枚;笼养鸟十分活泼好动,是很健壮的鸟儿,喜爱鸣叫,有时很吵杂,爱啃咬,玩具及新鲜树枝可酌量提供,除了一般提供的混合种子外,蔬菜水果、谷物等食物的提供可以使它们更健康。寿命约10-15年。
2、繁殖难度低,适合刚入门者做繁殖尝试,群养繁殖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全年均能繁殖,可提供筑巢所需之稻草、树枝、树叶等供它们使用,约在交配后10天会生下第一枚卵,每隔一天下一枚卵,一窝约产4-6枚卵。
3、在6-7天后即可检查卵有无受精,孵化期约21-23天,30-35天后幼鸟羽毛长成,亲鸟有时可能因矿物质缺乏而拔幼鸟的羽毛,在雏鸟孵出后的期间宜提供营养且丰富的食物,抓出手养最佳天数约10-14天,不宜太晚将幼鸟移出巢外。
生活习性
牡丹鹦鹉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牡丹鹦鹉会与伴侣形景不离,相依相偎,而且多是会厮守终生。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小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桨果、蔬菜、一些草及种子为食。
❸ 牡丹鹦鹉公母分辨图
如题。请看下图:
如此亲昵肯定是一对,但要让您看,您能够看出什么门道吗。其实光靠照片还是很难判断牡丹鹦鹉公母的,牡丹鹦鹉公母判断是有一定难度的,个人认为还是要靠长期的观察和经验积累判断,有几点建议提供给您:
1、一般来说牡丹鹦鹉,其公鸟的体型大多会较母鸟来的瘦小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体型大的一定母鸟,可以作为观察泄殖腔后的一种辅助判断方式。
2、摸裆(其方式就如同过去农村大娘摸自家要下蛋的母鸡的裆一样),其实这种方法还是比较靠谱的,但这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有条件可以多一些实践。摸裆时候手感很重要,可以按照下面的介绍自己慢慢体会:
(1)公鸟骨盆触感:摸起来较尖锐的感觉,另外骨盆触感较为坚硬,骨盆就是两颗硬硬的骨头,并且很紧密,手指无法压入。
(2)母鸟骨盆触感:摸起来较圆顿的感觉,另外骨盆触感较公鸟来的软。骨盆明显分开,多数母鸟手指是可以有压入的感觉(不似公鸟会摸到两颗硬硬的骨头、母鸟会有种摸到肚子软软的感觉,但又可以感觉到手指旁有两个骨头) ,而一般公鸟则无法将手指嵌入。
其实最最准确的还是自己细心观察,见到漱食和踩背,直至产出受精蛋,那才可以确定配对成功,牡丹鹦鹉公母鉴别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其中的养殖乐趣也就在其中了。那种看一眼照片就知道公母的大神,我反正是不信的,不知道您信还是不信。上述仅仅是个人养殖经验仅供参考。
❹ 牡丹鹦鹉分公母图片
鹦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爱情鸟。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而家庭饲养的牡丹鹦鹉最好能成双配对。那如何分辨成双的牡丹鹦鹉的性别呢?
一、对比头型:雌性牡丹鹦鹉头型为扁平圆滑、头纯圆;雄性牡丹鹦鹉头型为背儿头、头尖并且头稍小。雌性牡丹鹦鹉的头型比雄性牡丹鹦鹉的头要大。
二、对比体型:雌性牡丹鹦鹉体型较肥壮、羽毛较为稍松,喜静不喜动,眼睛大,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雄性牡丹鹦鹉体瘦肌肉强、羽毛紧凑、活泼好动、性格较为凶恶,眼睛比较小,其眼圈离头顶距离较远。
三、对比尾羽尖:雌性牡丹鹦鹉的尾羽尖分叉为“W”型;雄性牡丹鹦鹉的尾羽尖为尖型,尾羽形状为V型。
四、对比卧杠姿态:雌性牡丹鹦鹉卧杠为伏卧式,扒在杠上,温顺;雄性牡丹鹦鹉在杠上为立势、昂首挺立,并且显矫健。
五、对比泄殖腔:雄鸟的泄殖腔表现耻骨间间距小、并表现有兴状突起(即尖状物)。 雌鸟的泄殖腔为两耻骨之间间距大,尤其成鸟一中指可以伸进, 并且扁平,无有突起,此法鉴别特别准确,经验丰富者从小鸟即可无误的进行辨别雄雌。
牡丹鹦鹉和其它鹦鹉种类有很大的区别,就是牡丹鹦鹉不会学舌。因此,饲养的过程中,不要企图训练牡丹鹦鹉说话。因为天生的舌头条件,决定了牡丹鹦鹉不会开口说话。
❺ 牡丹鹦鹉怎么分公母图片
一般来说不管是牡丹鹦鹉或是桃面鹦鹉,其公鸟的体型大多会较母鸟来的瘦小一些,但这并不代表体型大的一定母鸟。不过体型这方面的差异就如上面所说的,可以作为观察泄殖腔后的一种辅助判断方式。 此外我们也要会区分我们要判断公母的这一只鸟是属于中鸟或是成鸟,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判断的准确度(一般牡丹与桃面鹦鹉6个月大即可视为成鸟)。 成鸟与中鸟的差异: 1、牡丹鹦鹉: 随着年纪变成熟,鸟的嘴巴颜色由微红转为暗红,脚皮颜色由黑色转为白色(6个月大)。 2、桃面鹦鹉: 随着年纪变成熟,鸟的嘴巴颜色由黄色转为白色,脚皮颜色由黑色转为白色(6个月大),脸上的白羽毛或是红羽毛会逐渐与头上其它部位的羽毛颜色对比鲜明。 以下为牡丹(桃面)鹦鹉公母的判断的方法:先判断这鸟是中鸟或是成鸟,其公母判断方式分别如下:中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由骨盆的触感来判断公母,这一点适用于成鸟与中鸟 1、公鸟骨盆触感: 骨盆荐结(tuber coxae)较为突出,摸起来较尖锐的感觉。另外骨盆荐结触感较为坚硬。 2、母鸟骨盆触感: 骨盆荐结(tuber coxae)较不突出,摸起来较圆顿的感觉。另外骨盆荐结触感较公鸟来的软。 成鸟:1、(1)公鸟骨盆触感:骨盆荐结(tuber coxae)较为突出 摸起来较尖锐的感觉 另外骨盆荐结触感较为坚硬 (2)母鸟骨盆触感:骨盆荐结(tuber coxae)较不突出 摸起来较圆顿的感觉 另外骨盆荐结触感较公鸟来的软. 2、成鸟的骨盆的荐结(tuber coxae)宽度较中鸟来的开一些,而母鸟又较公鸟来的开一些。所以由骨盆荐结(tuber coxae)宽度来判断公母比较适用于成鸟(因为中鸟的公母骨盆荐结宽度差异不大)。 繁殖过的成鸟: 若是成鸟,可以同时拨开泄殖腔附近的羽毛,直接观察其泄殖腔口的形状。母鸟若是繁殖过泄殖腔口形状成一字形,而公鸟或是没繁殖过的母鸟则为圆形。 要教大家的是较容易辨识且能在幼鸟时期就能分出公母的识别法,就是利用摸泄殖腔口(肛门)上方的骨盆来判断 首先先把手指放在泄殖腔口 (如果你的鹦鹉很健康 不用担心会摸到嗯嗯,然后往腹部的方向慢慢移动 骨盆位置约在下图的圆点处 如果是公鸟就会摸到公鸟的骨盆 就是两颗硬硬的骨头,并且很紧密,手指无法压入,手指在骨盆上时是无法压入的. 如果是母鸟 会摸到母鸟的骨盆 就会感觉两个骨盆明显分开许多 手指是可以有压入的感觉(不似公鸟会摸到两颗硬硬的骨头 母鸟会有种摸到肚子软软的感觉,但又可以感觉到手指旁有两个骨头) . 也就是说在摸母鸟的骨盆时手指可微微嵌入的感觉',而公鸟则无法将手指嵌入 上述是最准确的 还有以下辅助方法 1、头型:雄鸟头型为背儿头、头尖、并且头稍小。雌鸟头型为扁平、圆滑、头纯圆,与雄鸟比较头稍大。 2、体型:雄鸟体瘦、毛紧、好动、性凶,眼圈距头顶距离 较远,眼显小。 雌鸟体较胖、毛稍松,不太好动,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显大 。 3、卧杠姿态:雄鸟在栖杠上为立势、昂首挺立,并且显矫健。雌鸟卧杠为伏卧式,趴在栖杠上,温顺。 4、观看尾羽尖:雄鸟的尾羽尖为尖型,雌的尾羽尖分叉为W型。 雄鸟尾羽形状为V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