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牡丹壁画
『壹』 中华传统文化国画内容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
1、人物画
我国的人物画,历史悠久。据记载,商、周时期,已经有壁画。东晋时的顾恺之专尚画人物画,在我国绘画是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唐代闫立本也擅长人物画。还有吴道子、韩斡等等。都为人物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以后画人物画的画家就更多了,历代都有。
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的形和神。 画人物有几种表现方法,各有所长,如:白描法,勾填法,泼墨法,勾染法。
2、山水画
山水画(俗称风景画、风光画或彩墨画),是专门的艺术学科,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每一时期,都有著名画家,专尚从事山水画的创作。尽管他们的身世、素养、学派、方法等不同;但是,都能够用过笔墨、色彩、技巧,灵活经营,认真描绘,是自然风光之美,欣然跃于纸上,其买相同,雄伟壮观,气韵清逸。
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
3、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它与山水、人物画并列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门学科。花鸟画就广义讲,应包括花鸟、禽兽、昆虫、鱼介等。
昆虫亦有工、写之分。表现的方法有:白描(又称双勾)、勾勒、勾填、没骨、泼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样,有悠久的历史。花鸟画的学习步骤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表现的主题有:竹、兰、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鸟有:鸡、鹅、鸭、仙鹤、杜鹃、翠鸟、喜鹊、鹰;昆虫有:鹦鹉、蝴蝶、丰、蜻蜓、蝉,杂虫有:蝈蝈、蟋蟀、蚂蚁、蜗牛、蜘蛛等。
『贰』 卧室床头壁画选择 牡丹国画有何讲究
1、卧室挂画:书法画
书法在风水上最常见用处是挡“门煞”,例如大门正对着卧室,在堪舆学上房被门正对着有不利之说,因为大门开闭所形成的急速气流会直“冲”入房,遇上这种情况就可以在房门上挂墨宝。利用物品的诱导特性,起到补益人生的作用。
2、卧室挂画:众鱼嬉水字画
在风水学中时以“水”为财,而鱼又有着年年有余、连年有余的吉祥喻意,所以双鱼嬉水图、九鱼图最适宜摆客厅正门45度对角钱的“财位”上,取其“招财”喻意。
『叁』 正对门玄关贴发财树壁画好吗 开门看见过道 玄关过道顶位挂什么画好
『肆』 国画牡丹作品一般都怎么落款啊,有哪些常用的题词呢,进来看看
有朋友留言要求提供一些关于牡丹图题款的知识,于是勤奋的国画艺术小编就在网上搜索了一番,总结出来这么一篇,如有偏颇之处,还请朋友们多多海涵。另外希望那些转载的公众号能够尊重一下别人的劳动成果,编辑整理比复制粘贴要辛苦多了,劳驾你转载时标注一下出处好吗?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或称为款识,是中国书画的传统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出土的壁画及帛画上就已有明确的题字,但画家真正有目的地在画上题款,据记载是从唐代开始的。到了宋代以苏轼等文人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开始大量地在画面上题字,元代以后题款艺术已经成熟,元以后,几乎每幅画都有题款。
牡丹图 标题精选二字标题丰神 红芳 凝香 凝露 彩凤 红云 红娇 幽馥 娇韵 晓艳 缀霜 春风 春韵 温香 雪魂 雪素 醉艳 醉露 醉玉 朝云 暮香 神韵 紫霞 碧玉 凤丹 霞绮 霞冠 戴云 丰姿 神品 素光 玉洁三字标题
月朦胧 天香品 醉西施 醉春晖 醉春容 宝贵花 洛阳红 倚朝晖 况春花 国色颂 蝶恋花 无双色 大富贵 露凝香 倾国艳 殿春花 满园春 野芳香 情浓浓 赛玉魁 绿扶春 浴阳春 千金贵 香自在 白龙香
四字标题
天香暖暖 天香初染 天香染露 天香国色 露沐芳苞 独占天工 独领风骚 独领郡芳 独领繁华 独占春花 独报荣华 独领春风 玉颜映月 玉液轻波 羞落百花 朝阳惊梦 华堂韶光 无言有情 雪艳迎春 雪塔冰魂 丹心独抱 丹炉吐焰 丹墀晓月 丹云拥秀 丹霞流云 墨魁竞舞 墨撒金盘 舞破霓裳 舞破东风 大富大贵 又是春光 神仙富贵 醉花香冷 富贵映月 富贵祯祥 富贵神仙 富贵大吉 富贵花魂 富贵临风 富贵天成 富贵领春 乌龙初露 国迎无双 国色天香 国色祥和 国色留春 国色颂春 国色冉冉 国色荡魂 国色璀璨 国色朝酣 国色烂漫 昆山夜光 暖风递香 蓝田藏玉 郡芳羞妒 紫衣潇潇 紫霞灿烂 紫燕消魂 丽影倩倩 青龙卧墨 一品朱霞 二乔初嫁 三春早芳 独占春光 占断春光 芙蓉点翠 朝暮留连 春韵渺渺 春意盈盈 春深游梦 春思悠扬 春雨芳菲 春意酥酥 景和春醉 玉盘承露 玉骨娇娇 玉骨冰肌 玉堂富贵 翠袖红云 馨香逐风 馨冠千红 魂断花露 碧丛著华 金轮迎日 金轮映月 金蕊凝香 金蕊霞英 金屋娇容 金屋藏娇 洛阳佳丽 含烟洗露 含烟拜月 翠盖风流 翠流赐绯 翠滴紫英 素华映月 香魂绕月 香风扑面 香色满园 朝霞照耀 红霞临风 红妒石榴 红霞断魂 红云富贵 花扶人醉 暗香潇潇 瑶池荡花 花红戏珠 冰清玉润 满堂富贵 调笑春风 霞光流翠 紫光融融 东风摇魂 山花烂漫 山野芳香 暖日香花 碧天一色 碧玉满堂 碧玉玲珑 日丽花绮 沉香醉墨 会向瑶台 粉黛轻摇 寄雨国香 清润鲜花 祥和昌盛 带笑迎宾 轻风摇露 剪云披雪 杨妃酒醉
七字标题唯有牡丹真国色 总领郡芳是冠首 万紫千红总是春 富极成双贵极妍 天下真色独牡丹 好香难掩蝶先知 玉妃醉罢春无景 千娇万态破朝霞 花虽富贵不骄人
吟诵牡丹诗句摘录
牡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清平调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 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 东海樱花侈国香。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 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 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 墨紫红手自栽。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 丹 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 唐 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 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 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 唐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牡丹图:赠送悬挂两相宜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画送给朋友和自家悬挂,这里有一个小窍诀:如果不是对某些内容的作品有特殊喜爱或者特别厌恶的话,都可以选择牡丹题材的画。牡丹题材画作,就象衣服里最“百搭”的那件衣服一样,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朋友结婚,送牡丹,画题可以写《花好月圆》,象征新婚夫妇的美满爱情。
搬进新居,家里挂牡丹,画题可以写《富贵平安》,象征家运昌隆。
新店开张,挂牡丹,可以题《花开富贵》,祈佑多财多金。
给女友表达心意,送牡丹,可以题《名花倾国两相欢》,在我国最古老的《诗经》中“赠之于芍药。”来表达爱情!这芍药不单指芍药,亦指牡丹。
文人雅士,可以送水墨牡丹。“墨痕别种洛阳花,彷佛春风似魏家。应是主人忘富贵,故将闲淡洗铅华。”
朋友升官,送牡丹,可以题《花开富贵》,《锦上添花》。或者一些含蓄的牡丹诗词均可,因为牡丹是公认的花中之王,身份地位不言而喻。
送外国友人,牡丹最好,可以象征来自中国的祝福。牡丹是我国的特产,被誉为“国花”。从公元8世纪起,中国牡丹从长安、洛阳传到日本,欧美各国,被称为“中国花”和“天都神花”,现在各国月季花的品种中,都有牡丹的血统。
过新年更应该选牡丹!画题可以写《富贵平安》、《花开富贵》、《富贵有余》、《金玉满堂》、《富贵大吉》等等。明代以后,牡丹的栽培已开始盛行。那时叫做催花,也叫熏花或堂花,有钱有势的人家,每逢春节,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个好吉兆,请花工将牡丹提前于春节开花,以便供于财神菩萨前,祈求富贵。所以,过年悬挂和牡丹题材有关的画,自古就有。
『伍』 国画牡丹紫颜色怎么调
紫牡丹:笔身曙红和白+笔尖曙红
若是写意的话以下几个可参考 :
红牡丹:笔身曙红和水+笔尖曙红
粉牡丹:笔身酞青蓝和曙红和水+笔尖曙红
墨牡丹:笔身曙红+笔尖墨
『陆』 表国画牡丹壁画选什么颜色框
这个不仅仅看画,还要看所在厅的环境.如果是黑白灰的现代简约风格,建议白色,如果是欧式风格家居等,框就搞个很多花纹的土豪金色,如果是中国风格,建议实木的,中国风格家居都是实木风格,,,,,,,,,
『柒』 孔雀牡丹图的寓意是什么】
孔雀牡丹图是一幅很精致的风水字画,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在国画花鸟字专画中也是属独树一帜。
从上图可以看出,孔雀牡丹图的寓意详解,是一幅美观大方的吉祥风水字画,当代工笔重彩传人王一容十分擅长其的创作,其富贵呈祥牡丹画也已经获奖、被国外收藏。
『捌』 牡丹画 牡丹画名家 洛阳牡丹画家李兰(李春兰)详细信息
中国美协会员洛阳画家李兰【李兰简历】洛阳画家李兰·中国美协会员【李兰简历】
【李兰】李春兰简历
1995年9月---1997年7月,天津美院何家英助教班进修;
1999年6月---1999年8月,中央美院第三届工笔重彩班进修;
1999年9月---2000年8月,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修班进修;
2000年9月---2013年9月,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13年9月---2015年6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专业,唐勇力工作室硕士班。
李兰 又名李春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尤精没骨牡丹。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1972年出生于郑州市。先后研修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白庚延、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特邀参展画家。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
李兰作品《走过走过》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画类全国入选60幅,河南省唯一入选);《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第一名金奖;《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2012年9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出版发行”;“中原行写生”活动作品《古都春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国画廊》《书法导报》及《大河报》《青年导报》等。
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李兰历年获奖情况
1、1993年9月,工笔作品获《俸皇杯国际书画友谊赛》银奖;
2、1997年11月,工笔作品《寻韵》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三等奖;
3、1999年7月,工笔作品《都市风景》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展;
4、2000年12月,工笔作品《闲日》入选《亚亭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
5、2001年2月,工笔作品《流美年华》入选《新 世 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
6、2001年6月,工笔作品《淡日》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
7、2004年8月,工笔作品《繁华细语》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二等奖;
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
9、2009年7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金奖(郑州);同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上海);同时,工笔作品《昨天的日记》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三等奖;
10、2010年12月,线描作品《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术》杂志第5期);
11、2011年7月,获“第二届河南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一等奖;
12、2011年9月,工笔作品《三月风》获河南省第二届工笔画作品大展二等奖;
13、2011年11月,工笔作品《婚姻物语》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
14、2011年11月,工笔作品《放风筝的女孩》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15、2011年12月,国画《蝶恋花》获河南省第十届中国画艺术展一等奖。
16、2012年1月,作品《放风筝的女孩》刊登于《中国书画报》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艺苑掇英》;
17、2012年1月,作品《三月风》刊登于《国画家》2012年第1期;
18、2012年2月,辅导学生作品《抉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甲组一等奖。
19、2012年4月,工笔作品《浮华之二》获“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金奖。20、2012年6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入选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本届北京双年展于2012年9月28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期30天。展出83个国家的261件作品(国际部分),以及国内182位艺术家的182件作品(其中国画作品仅60件),另外还有约30位特邀艺术家】。21、2012年6月,被特邀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于2012年9月10日-25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入展作品《古都新韵》被河南省美术馆永久收藏(此次展览展出来自全国的近130位当代著名画家作品)。
22、2012年9月,工笔作品《河洛逸韵》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23、2012年9月,中国当代名家绘画品鉴系列·李兰·《李兰中国画集》发行。本书由李兰老师何家英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兰中国画集》 ISBN 987-7-5303-4985-8经销:全国新华书店。定价:¥38:00元24、2012年11月,牡丹题材6尺写意作品《春暖意浓》入选“荆浩杯中国画双年展”。25、2012年12月,工兼写作品6尺竖幅人物《流年与君共从容》获“河南省第三届中国人物画作品展”一等奖(刊登于2013年1月26日《美术报》第62版)。26、2012年12月,获第九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银奖。27、河南省美协推荐:李兰绘画印象--《大河报》20130305第20版 大河美术馆 刊登。
丁丁,又名丁筱洁。洛阳老城牡丹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廛河回族区美术家协会理事。著名国画家李兰(李春兰)老师入室弟子。工笔作品《愿景》获“河南省第十七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
李兰作品润格:
李兰工笔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李兰工笔花鸟每平方尺¥15000元;
李兰写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李兰写意花鸟每平方尺¥5000元;
李兰工兼写每平方尺¥10000元;李兰没骨牡丹每平方尺¥10000元。
李兰获奖作品润格:
李兰全国参展/获奖作品10万元每平方尺;
李兰省级获奖作品5万元每平方尺。
超大规格和命题作品另议。
【截止2012年底之前】
『玖』 国画与油画的区别
一、 中国画于西洋画在内容方面的比较
世界上的绘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体系,就是东方画于西方画,也可以叫做东洋画于西方画。东方画以中国画为主,西方画以油画为主。
东方画于西方画着两大绘画体系各有其特点,若就中国画于西洋画比较,则不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两者比较以后,不断可对中国画,夜空对西洋画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对于坐在进一步的研究是有帮助的,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是有利的。
现在,先就内容方面来说,中国画于西洋画相似的地方,约有三点。
第一点,中国画于西洋画的历史,其发展的初期,都是注重人物画的。并且都曾为宗教服务过,构成所谓宗教画。由于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在帝王、贵族、地主的反动统治下,要绘画为他们服务。中国画在汉朝以前,曾把帝王、圣贤、功臣像极其事迹,画在壁画上,还画有二十四孝图等,宣扬忠孝等封建礼教。后来,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就有了佛画,再为晋南北朝时代,道释教、佛教盛行一时,到处建立寺、院,大画道释画,尤其是佛画更为发达,当时著名的画,例如卫协的“七佛图”、顾恺之的“维摩诘图”和“洛神赋图卷”、陆探微的“阿难维摩图”、孙僧繇的“定光如来像”等。这种宣扬封建礼教和宣扬宗教极其出世思想。其目的都是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巩固其政权的手段。
在西洋画方面也有相似的情况,就是西欧各国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其文化完全为基督教神学所笼罩,科学、教育、文学、艺术都带有宗教性质,西洋画也没有例外,是为宗教服务的。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艺术虽然开始从封建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有描绘当时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出现,不过,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的束缚。人物画兴盛,但大多仍从宗教或古代神话中吸取题材,例如乔托(Giottodi Bondene)画有“基督之死”、“犹大之吻”、。到了十六世纪,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都市繁荣,导致了资本主义艺术的昌盛,但人物画仍多取材于宗教故事,不过已经拨去了神的神秘外衣,而带有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例如芬奇(Leonardoda Vinci)的名画“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Michelanglo Buonarroti)的“最后的审判”、拉斐尔(Raffello Sanzio)的“圣母像”、“西斯廷圣母像”等都是。
上面举的几个画例,“基督之死”是描绘季度被捕,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宗教故事。“犹大之吻”是描绘门徒犹大在基督被捕前虚伪地和她问别的故事。“最后的晚餐”是描绘季度在被捕前和门徒的最后一次晚餐。“最后的审判”是描绘一些使徒和殉教者到基督面前受最后审判的宗教故事。 “圣母像”是描绘圣母的肖像。所谓圣母,是基督教徒对己都耶稣的母亲玛丽亚的尊称。“西斯廷圣母像”是描绘圣母把她的爱子即几多耶稣献给人类的宗教故事。
第二点,中国画的山水,在古代本来只作为人物画的背景而存在着,在画面上所占的地位不多,后来,山水在画面上所占的地位逐渐扩大,终于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种绘画,花鸟画也有类似的情况。就西洋画来说,西洋的风景画与中国的山水画虽然不同,其静物画也与中国的花鸟画不同,但其发展过程却与山水画和花鸟画有相似的情况。
在中国画方面,山水画在汉朝有萌芽,据传刘褒画有“云汉图”和“北风图”。在成都出土的汉画像砖中,有块砖上描写山中狩猎于井矿采盐的场面,在画面上大部分画的是群峰罗列的山景,人物几乎成为点缀。山水画开始脱离人物画而独立起来,是在六朝时代,那时候,顾恺之、王微、宗炳都能画山水,顾恺之写有《画云台山记》一文,宗炳写有《画山水序》一文,据传宗炳是“好山水,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因结宇衡山。”并且“方所游历,皆图于壁。”(《历代名画记》卷六)可惜其画失传。发展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直保存到现在的最古的一幅山水画。到了唐代,山水画已经成熟,不但完全独立,并且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画科。当时著名的山水画家有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张璪……等。
花鸟画也是到了唐代才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种画科。到了晚唐,花鸟画更昌盛,著名的画家有边鸾、刁光胤……等。
山水画和花鸟画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一科。也是有一定的阶级关系的,当时画山水、花鸟的,多是一班士大夫阶级的文人、名士甚至是隐士,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与诗文结合起来,脱离了政治和宗教的束缚,走到另外一个境界中去了。
在西洋画方面,最初,风景画也是以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后来,在十七世纪的荷兰,才有纯粹的风景画的萌芽,例如仑勃兰德(Rembrandt Harmensz van Rijn)、诃贝玛(meindert Hobbema)、路易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等的风景画。十八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此后,浪漫主义画派兴起,出现了不少风景画家。但是,风景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科,是在十九世纪初期,具体地说,是在一八三零年左右,那时候重要的风景画家先后有:英国的忒涅(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法国的科洛(Millet Corot)、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等人。印象画派则更进一步发展了风景画,其中主要的画家是莫奈(Claude Monet)、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西斯莱(Alfred Sisley)等人。莫奈的代表作有“威尼斯”、“泰姆士”及其连坐(Serie)“草堆”和“庐安寺的前门”等。
所谓静物画,是把画中的“五”看成是静止的不动的东西。静物画的萌芽较后与风景画,约在十八世纪初,开始有“静物画”(stilllfe)的名词,最初的静物画画的是“食桌”,在食桌上放一些食物和杯盘等物,例如夏尔丹(J. S. Chardin)的静物画。静物画之成为独立的一科,同样是在十九世纪初的那个时期。
第三点,中国画于西洋画,最初都是注重内容的,但发展到后来,都变为注重画面上的笔墨色彩而不注重其内容了,这种从重视内容到重视形式的趋势是相似的。
在中国画方面,前面已经说过,在历史上,起初是指画人物,为宗教服务。但发展到后来,山水画和花鸟画兴起后,所画的山水或花鸟,都含有一定的意义,例如一幅古代的山水画往往是表示隐逸的消极思想,一幅古代的花鸟画并非为花鸟而画花鸟,而是含有一种意义在内的,例如画竹子以象征清高,画牡丹以象征富贵等等。不过,发展到后来,其所含的象征意义渐渐被视为次要的,而画面上的笔墨趣味及其优劣却变成为重要的了。但是这种轻重倒置的情况,在全国解放以后,已经逐渐转变过来,基本上实现了评价中国画的标准为内容第一、政治第一,而形式和笔墨已褪去到第二位了。
在西洋画方面,也由于中国画相似的情况,就是西洋画在绘画宗教化的时期,也是注重画的内容的。但是,在进入十九世纪以后,“自然主义画派”和“印象画派”都注重于描绘画面上光和色的变化,注重于外形的呈现,并且不但对风景画、静物画是这样描绘,就是对于人物画也是这样画的,对于画的内容则反不加注重。
在内容方面,中国画于西洋画不同的地方也约有三点。
第一点,中国画方面,所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性,注入了一定的主观部分,例如画梅花、松树或菊花,以象征其不怕严寒,用于冰雪斗争的精神。古代人所画的山水画,往往是讴歌消极的隐逸思想的,例如宋马远华的“寒江独钓图”和元钱选画的“山居图卷”。
而西洋画的风景画和静物画是没有什么象征性的,主要是纯粹地追求画面上的美,讲究光和色的调和,花的内容反而处于次要的地位。
第二点,中国画在主题内容方面的选择,除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种画科外,有些东西如花鸟中的梅竹、鸟兽中的马、牛、羊及其他杂物,画家们喜专门擅长画其中之一物,例如在唐朝,韩干长于画马,韩滉长于画牛;张南本长于画火,孙位长于画水;元王冕长于画梅等等。晚唐在山水画和花鸟画兴起以后,出现了这种情况。
但是在西洋画方面,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第三点,在中国画的画面上,可以题诗以阐发那幅画的主题思想,诗和画互相结合起来,这种例子是很多的。而在西洋画方面是没有这种情况的。
二、中国画于西洋画在形式方面的比较
再就形式方面来看,则中国画于西洋画所不同的地方较多,而相通的地方太少。
第一,在中国画方面,人物画中的人物都穿着衣服,很少是裸体的,主要在于表现人物的姿态和特点,并不在于讲究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动作时肌肉和外形的变化,所以没有研究“艺术解剖学”的必要。
在西洋画方面,人物画中的人物有裸体的,所以必须研究“艺术解剖学”,严究人体各部的骨骼比例及动作时肌肉外形的变化等等。
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西洋人对待人体美的态度和着眼点,与中国人有所不同。
第二,中国画中的景物,不重视也不描绘物体上的光及物体上的色彩因受到光的影响所起的变化,换一句话说,就是不大注重形似,所注重描绘的是景物的神奇和性格,也就是说,注重神思。花鸟画里的画是生动的,鸟也是有动态的。
西洋画里的景物,非常注重物体上的光和其色彩因受到光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要求描绘的肖似,与真实景物一般无二,换一句话说,就是重视形似,静物画里的鸟是静的死的。
第三,中国画可以不受“透视法”的拘束,在一幅画的画面上,其视点是不固定的,可以上下前后自由移动,突破了空间的约束。
西洋画由于重视形似,诛求立体化,要求肖似真实的景物,所以非常重视“透视法”,在一幅画面上,只能有一个固定的观点,不能随意移动。
第四,中国画在画面上很重视线。画人物,要先勾线,后填色,在衣服上所勾的线叫做“衣褶”。画花鸟,也有先勾线后填色的方法,如工笔花鸟。画山水时,画山的线叫做“皴法”。这些线都要求它具有写字的笔法。并且,这种线并非仅指当作界线或轮廓看待,还具有表现人物的感情或物体的性质的作用。
在西洋画的画面上,不注重线而注重色,如在油画的画面上,一般只用色来分别出物与物之间的“界”,在界上并不描“线”,在十九世纪末的一些西洋画派也描线,不过这种线仅只起着轮廓的作用而已。铅笔画、木炭画等素描画,在画面的物体上所描的线,其作用也是如此。
第五,中国画不重视背景,画面上往往要留出很多空白。
西洋画则重视画背景,不论人物、风景或静物画,都要画背景,画面上涂满了色彩,不留一点空白的地方。
第六,中国画的画幅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幅画有册页或扇面等形式。较大的画有叫做“卷轴画”的形式,卷轴画除直幅者外,还有叫做“手卷”的横幅形式,无论直幅或横幅都可以长达一丈有余。
西洋画幅的形式,一般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大边与小边纸币,约为5:3,叫做“黄金律”比较缺少变化。
第七,中国画的工具,一般是毛笔和宣纸,除用颜色外,还用墨,在砚上磨成黑色后画之。西洋画的工具,除水彩画所用的毛笔与颜色,与中国画所用者相似外,其所用的至于宣纸不同。画油画,要利用油来代理水来调色,不画在纸上而画在布上。与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有显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