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导游词
㈠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当外地游客向你询问洛阳有哪些名胜古迹,作为小导游你会怎样宣传,可引用名诗名句。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如果你还没有看过洛阳牡丹,那还不算遗憾;如果你看过了洛阳牡丹,肯定遗憾——遗憾怎么不早点邂逅这新浴的美人,这似锦的繁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国第一古刹”古称金刚崖寺,就是现如今的白马寺。听着悠悠的梵呗,你会觉得它从远古飘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红尘烦恼,车马喧嚣,皆不足为虑。看过了雄健可畏的云冈石窟,你可料到有这样一处温柔可亲的佛家雕塑在等着你来?离城十三公里的龙门石窟,等待您走进中国佛教的艺术殿堂。您的脚累吗?腿酸了吗?如果是,那么就让我带您去畅享洛阳水席的欢乐吧。美味与艺术共存,肚皮与眼睛同醉!让您流连忘返。
悠悠洛阳去, 此会在何年。 (唐 陈子昂)说不尽的美景,道不清的欢情,祝您此行愉快!
㈡ 介绍菏泽的导游词60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牡丹之乡菏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家本次菏泽之行的菏泽地接导游张亚庆,大家叫我小张或是张导都可以。说起菏泽的曹州牡丹园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吧!它是每年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地方。但是今天小张要带领大家游览的景点不是曹州牡丹园,而是一个她拥有的牡丹品种一点也不比曹州牡丹园少,而且还有许多名贵品种和新牡丹品种的牡丹园,她始建于明朝嘉庆年间,历经沧桑传奇颇多,具有“精品牡丹园”之称的曹州百花园。一般我们菏泽人想开牡丹都会去百花园,虽然她没有曹州牡丹园有名,但她的牡丹花更加的鲜艳绚丽!
首先,小张为大家介绍一下百花园的大体概况,百花园位于菏泽市牡丹区的洪庙村北部,原名叫“万花村”1958年正式减员定名为“洪庙花园”到了1982年的时候政府拨款对“洪庙花园”进行重建,然后正式命名为“曹州百花园”。现在百花园的面积有一百多亩,种植的牡丹大约有十二万多株,包括560多个品种,除此之外百花园中还种植了6万多株芍药,差不多有300多个品种。在百花园中以传统稀有珍贵品种居多,花色齐全。其中著名的品种有姚黄、景玉、银红球和青龙卧墨池等品种,还有一些从日本引进的品种。同时还培育出许多新品种如赛雪塔、春红娇艳、胭脂红、白花粉等35个品种。现在大家应该迫不及待的想一睹百花园的风采了吧?那现在就跟着小张一起去游览百花园吧! 好!现在大家开一下这就是百花园的大门,是1982年修建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古代门楼,给百花园又增加了一种古朴感,大家抬头看“曹州百花园”这五个大字是由已故的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现在请大家随小张进园参观吧,进入百花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座精致的小假山,这是根据我国古代构景手法中彰景的手法设计的,就是把美好的景色以藏起来,而不是一览无余,这样可以增
加游客继续游览的兴趣。好了,现在请大家看小张的左手边,大家看到了什么?对,它是一棵门楼型的松树,大家现在一定想知道他是怎么长成这个形状的吧?那么请大家先随小张看牡丹,在游览的途中小张会给大好好地讲一下,因为我们在途中还会看到许多形状的松树。俗话说逢峰右转那么请大家随小张一起沿着鹅卵石砌成的小路去去参观牡丹花吧!现在小张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牡丹的常识,牡丹一般分为早期花型和晚期花型。根据颜色可分为白色、粉色、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黑色、复色九大色系。根据花瓣的形状又可以分单瓣型、菊花型、荷花型、绣球型、蔷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台阁型十大花型。小张知道现在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个黑色、蓝色或是绿色的牡丹花到地上什么样子的,大家不用着急,等我们走到这些色系的种植区时,小张会给大家指出来的。咱们现在接着说牡丹,牡丹是肉质深根,容易腐烂,不能够多浇水,最适宜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牡丹的繁殖方式有六种就是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压条繁殖、以及组织培养。好!现在请大家看小张左手方向的这片种植区,大家已经看到解说牌上写的“太空牡丹”了吧!对,这就是太空牡丹。据了解,2002年2月25日大约有200粒牡丹种子,搭载神舟三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历时6天零18个小时绕地球飞行了108圈,这是我国首次在失重条件下对牡丹进行变异实验,并于当年九月份,把这批种子播种在了中国的牡丹之乡菏泽百花园内。为了扩大“太空牡丹的种植规模,在2008年秋天,牡丹技术人员对长势好、花型好、颜色好的四个牡丹品种20多株“太空牡丹”嫁接在其他牡丹上,新嫁接的太空牡丹总共成活了22株,现在百花园中的“太空牡丹已经达到50多株了。好!刚才小张听到有人问“跟着飞船上太空转了一圈后,这些太空牡丹与其他牡丹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有区别啊,这些牡丹是坐过飞船上过太空的啊。哈哈,这只是个
笑话。大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这些太空牡丹的花色要比普通牡丹艳丽,花朵也比普通牡丹要大得多,还有太空牡丹的枝干也要比普通牡丹的粗壮,而且开花的时间也要比普通牡丹早,花期也相对较长。大家可以拍拍照,然后随小张继续游览。
刚才小张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关于牡丹分类的一些小知识,现在小张再给大家说一下有关牡丹其他方面的知识。牡丹一般在每年的谷雨时节开花,也就是4月中旬,花期一般为15—20天左右。牡丹的根是一种很有名的中药材叫做丹皮,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无毒。 入心、肝、肾经。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能。好!大家看小张的右手边这一大片种植区,这些牡丹叫做绿幕隐玉,属于绿色系,皇冠型,是早起开花的品种。现在咱们再往前走两步就到了牡丹的主要种植区,大家看这种牡丹花瓣,一株两色娇小可爱,它叫做二乔牡丹。关于这个二乔牡丹话说是取自《三国演义》中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的名字,她们属于复色系,托桂型,也是早期品种。再看这边这一大片白色和紫色的混合的种植区,这种白色的牡丹叫做玉版,紫色的呢叫做葛巾。关于和两个品种的牡丹还被蒲松龄老先生写进了他的《聊斋志异》里,传说洛阳有个书生叫常大用,非常的喜欢牡丹。有一年他进京赶考,路过曹州(古代的菏泽名叫曹州)听说曹州的牡丹闻名天下,于是心中一动便决定在曹州停留几天,观赏一下曹州的牡丹。当常大用走进牡丹园时看到了一位身穿紫衣的女子,那女子长得比牡丹花都要美丽,经打听知道了这位女子名叫葛巾,常大用那就一见倾心。经过几天的相处后常大用就向这位女子求了亲,葛巾被常大用的真诚所打动就答应了常大用的求亲。于是就跟常大用去了洛阳,婚后葛巾还把自己的妹妹玉版介绍给了常大用的弟弟常大器。两对夫妻过着幸福的生活,并且各自生了一个孩子。但是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常大用总觉得葛巾有什么地方和常人不一样,
而且葛巾从来没有和常大用说过自己的身世常大用起了疑心。于是有一次来到曹州,经过调查发现葛巾原来是牡丹仙子,这下可把常大用给吓着了,可是此时很快就被葛巾玉版知道了,她们很生气。一气之下葛巾玉版丢下孩子,又回曹州去了。第二年在葛巾玉版丢孩子的地方,长出了两株牡丹花。故事讲完大家是不是觉得真的有牡丹仙子啊,呵呵,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我们菏泽人认为洛阳的牡丹就是从菏泽移栽过去的。大家看这种牡丹叫做青龙卧墨池,它就属于黑色系,蔷薇型的早期花型。还有这边一片种植区,它叫做姚黄,因为属于晚期花型所以现在还没有开放。姚黄是牡丹品种中非常名贵的品种,有牡丹中的花王之称。所以也有人说姚黄之所以开花晚,就是要摆一下普说明他的尊贵。欣赏完这片牡丹种植区,请大家一起随小张去长廊上休息一下。因为长廊修建的高,所以我们站在长廊中可以把院内所有的牡丹尽收眼底。稍作休息后,我们沿着长廊边走边看。走过长廊我们又看到了这些造型奇特的松树。看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龙,还有狮子滚绣球呢,这个是猴子望月。这些松树在我们菏泽叫松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造型、压枝、编制、修剪、就成了现在这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或各式建筑。
走过这片松编区域,我们会发现这片区域的植物都没有开花。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些应该也属于外晚期开花的牡丹呢?其实这些属于芍药,仔细看我们会发现其实芍药的叶子和牡丹的叶子是不一样的。牡丹的叶子比较大,有点像缩小的的枫叶,而芍药的叶子比较尖的,又比牡丹的叶子小。一般人们都会吧牡丹和芍药种在一块。就是因为他们的花期不同,当牡丹凋谢了,芍药正好开花。这样也不会显得太凄凉。好了,请大家随小张走这条小路,转而再去观赏我们的牡丹,看这片白色区域的牡丹叫作香玉,也属于早期花型,白色系。其实关于香玉牡丹在蒲松龄先生《聊斋志异》的小说中业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牡
丹雍容华贵,被誉为我们的国花,从古到今关于牡丹就一直有许多神话故事,我国古代人们一致认为存在着牡丹仙子。
好了,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再一次回到了这座假山前。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下,我们半个小时后还是在这里集合好不好。那么现在大家可以再看看我们的国花牡丹,拍拍照什么的,半个小时后小张在这里等大家。
㈢ 名胜古迹导游词200字
大家好,我叫某某某,下面请大家听我对丽江世界遗产公园的介绍。“微缩丽江”是对丽江世界遗产公园最形象的称呼。“丽江“本土文化特色。营造人性化休闲游览空间,通过艺术创作挖掘以“三江并流”、“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自然文化景观资源的精华。公园占地约500亩,由“风翔故园、人造天堑、东方伊甸园、玉龙神韵、雪域仙境、千龟竟日、三江彩屏、水光山色、江湾胜境、古城采风”等十余个主要景区组成,是旅游者首选的综合观光旅游景区。
在这片背依玉龙雪山、臂拥丽江古城的土地上 ,一个精致、细腻、浓郁、感性的“微缩丽江”为匆匆而来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丽江的窗口。走进丽江的路径、深入丽江的向导、开启丽江的钥匙……
“丽江“本土文化特色。营造人性化休闲游览空间,通过艺术创作挖掘以“三江并流”、“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自然文化景观资源的精华。公园占地约500亩,由“风翔故园、人造天堑、东方伊甸园、玉龙神韵、雪域仙境、千龟竟日、三江彩屏、水光山色、江湾胜境、古城采风”等十余个主要景区组成,是旅游者首选的综合观光旅游景区。
欢迎您走进这里,停留在这里,期待您通过这里,进一步认识丽江、理解丽江、热爱丽江。
以感性和理念上真正理解丽江。
东巴文化 纳西人心中的丰碑(记忆遗产记念亭)
东巴文化是丽江纳西族特有的古代传统民族宗教文化形式,是千百年来纳西族创造积累起来的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是纳西族先民创造的“大网络全书”。
“东巴经书”是纳西东巴文化最具代表意义的物质载体,用原始植物材料、传统手工艺、全人工制作的“东巴纸”为材料,以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化做工具,记录着纳西族先民千百年来自然、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的丰硕成果。
2003年8月30日东巴经书5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保护。
凤翔故园
品种丰富、色彩斑谰的球根花卉和精致简洁的条纹辅装组成了展翅飞的彩凤。穿流其间的小溪和悠悠古道将游人带入了丽江的漫漫历史长河,历史的名人赤子们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艰辛。
东方伊甸园
湖水、青山、木椤房、摩梭姑娘;碧绿、深褐、鲜红……环境的高度协调和色彩的强烈对比在玉龙雪山下营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摩梭人爱情伊甸园。游人身临其中,在娱悦休闲的身心体验中,产生出对210公里外的东方女儿国无限暇想和向往。
人造天堑
这处以宝山石头城为蓝本建造的人造微缩景观,以逼真的巨型山石,精致的的纳西民居模型、生机勃勃的高山梯田,营造了金沙江高山大峡之中一幅天人全一的人间天堂画卷。
玉龙神韵
“玉龙昂首天咫尺,远视滇池照影白”
雄、险、奇、秀的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人民勇敢和智慧的体现,是纳西族民族精神不朽的丰碑。“玉龙神韵”背依雪山雄伟的身躯,面迎古城柔情的怀抱在人文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示丽江继往开来的容姿。
虎跃雄关
金沙江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奔腾而下,从大江而成细流,于断崖万丈雪峰夹峙下,滚滚江水化作倾天爆布,猛虎隔江一跃而过的传说:中国著名水利学家,云南省原副省长张冲一生心系虎跳峡,身后魂归金沙的历史和中国洛阳长江漂流探险队遇难的悲壮更给虎跳峡的险峻增添了人文的含义。
雪域仙境
哈巴雪山,藏传佛教的神山圣地。以鲜花覆面、绿树遮身的清纯形象并列在雄伟神圣的玉龙雪山身边。奔腾的金沙江、险峻的虎跳峡。把她同丽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共同的雪山江河、大地蓝天孕育了纳西、藏两个同根、同气的兄弟民族和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三江彩屏
丹霞石壁是老君山黎明黎光景区最具代表性的丹霞地貌景观。造型古朴厚重、色彩斑谰的天然石壁像一座天然屏风,守护着三江并流从人间走进仙境的入口。彩屏上历久弥新的纹理色彩,仿佛仙境中的一幅浓墨重彩画卷,记叙着似梦似幻的故事传说。
水光山色
九十九龙潭位于丽江市玉龙县河源乡与大理州剑川县交界区域的老君山腹地。距丽江古城120公里,是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高原冰蚀湖群的集中分布区。
九十九龙潭在群山之中,集中分布着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湖泊近百个,湖边绿树散布、杜鹃成荫。初春时分杜鹃盛开在蓝天碧水之间,描绘出一幅清晰、悠闲的世外桃源。其以“三才湖”最具代表性。
“长江第一湾”,位于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距丽江古城45公里。金沙江从这里自北下转向180多度而东去,滚滚奔向华夏大地,化作养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纳西族在这里依山建寨、临水筑屋,营造了碧水金沙的万代家园。
古城采风
这里的“四方街”,是古城母亲的“克隆”,是母亲派出的向导。从这里,只需安步向东就可以去走访真实的古城,走进古城纷杂的脉络,体会柔软的丽江时光。
从方圆的山水景致中走进这组用传统建筑手法建成的建筑群,是从感性走向理智的过程。用不多的时间浏览一下这里布置精良的展室,能帮助您进一步了解更细腻的丽江、更真实的遗产。为明天的旅行安排一个具吸引力的回程
㈣ 关于洛阳牡丹英语导游词
Mudan, tree peony, is a species of Chinese famours flowers. Luoyang Mudan is famous for its singular and beautiful variety of all shapes and colours, enjoying it high fame for the first place all over the world. The tree peonies originally came from wild decious undershrub and have been cultivated for about 1,500 years in China. Mudan has been in full flourish since Tang Dynasty and nowhere has its fame more than Luoyang Sity. It is recorded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that there used to be hundreds of species ring the Song Dynasty, of which a good few were rare. Among them “Yaohuang, Charming Yellow” and “Weizi, Wei Purple” were regarded as King ang Queen.
㈤ 河南省旅游景点的导游解说词有哪些
在中州大地上,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气势磅礴的名山大河,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奇异多样的花卉禽兽,丰富多彩的中原文化,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四个。古(古文化)、河(黄河)、拳(少林武术、太极拳)、根(寻根觅祖)、花(洛阳牡丹)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景区、景点有100多处。省内重点风景名胜区共25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分布区5处:登封的嵩山、洛阳的龙门、信阳的鸡公山、济源的王屋山和焦作的云台山,省级的有石人山、环翠峪、黄河游览区等。
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馆藏文物逾百万件,约占全国的1/8。全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189处,省级保护文物253处,市、县级保护文物2600多处。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河南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㈥ 谁知道洛阳牡丹园的导游词
宋代诗人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一文中写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此句即道出了洛阳的"地脉"使牡丹得天独厚。
洛阳位于黄河中下游、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东端。这里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牡丹栽培。早在隋代的皇家园林--西苑中就开始大量地种植牡丹。洛阳牡丹以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而名扬天下。故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名句流传于世。
洛阳盛产牡丹,民间有个极有趣的传说。
说是在隆冬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武则天饮酒作诗,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更激怒了武后,便又下令烧死牡丹。谁知道牡丹枝干虽被烧焦,到第二年春,反而开得更盛。人们对牡丹更有偏爱,赞之为“劲骨刚身”、“焦骨牡丹”。宋代欧阳修曾把中国各地的牡丹加以对比,得出了牡丹“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结论。自此,“洛阳牡丹甲天下”说便流传于世。
国色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700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400亩,育苗300亩,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500余个,野生种6个,培育新品种72个,数量50余万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100余个,数量5万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种齐全,花大色艳的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目前,已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洛阳国色牡丹园自1984年开始收集、引进全国各地的牡丹新品种,培植野生牡丹;历时10余年,繁育全国各地的牡丹品种450多个,30余万株,并选育出牡丹新品种70余个。现在国色牡丹园内,清流碧波、珍品荟萃。每逢花会,花香醉人。
国色牡丹园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更注重科研,市场开发,先后承担了牡丹促成栽培,周年开花技术的研究,已获得成功。建立了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年销往国内外牡丹10万余株。曾六次被国家林业部、河南省林业厅评为先进单位。1999年5月被中国林业种子公司定为洛阳牡丹出口基地,同年12月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定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
2002年3月迎来了国色牡丹园发展的大好机遇,被市林业局接管后,按照市委,市政府建立邙山万亩牡丹产业带的指示精神,市林业局党组提出建好国色牡丹园,带动牡丹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思路,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高起点、高质量,全面实施改扩建工程,新建了北院大门,停车场8000㎡,休闲广场10000㎡,旅游公厕5座,铺设园林新道20000m,人工湖1500㎡,扩大国内外牡丹精品观赏园300亩,增加绿地20000㎡。栽植各类绿化树木1.2万株,园容园貌焕然一新,一个全新的国色牡丹将在牡丹花会笑迎宾客。
国色牡丹园位于邙山之阳,交通便利,距市区4km,离开洛高速5km,310国道横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㈦ 瘦西湖玲珑花界导游词
二十四桥景区包括熙春台、玲珑花界、小李将军画本、望春楼和二十四桥。熙春台为二十四桥景区的主体建筑。“熙春”一词出自于老子的“众人熙熙,如登春台”。表现了这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的景象,表现了扬州唐代和清代经济的繁荣,这里曾是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鹰他被中国著名散文家郁达夫誉为中国四大秋色之一,所以秋天到扬州来赏月是必不可少的。相传扬州盐商曾在此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这一景又名“春台祝寿”。门前的平台横可跃马,纵可放轨,规模非常大。整个熙春台一带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与五亭桥遥遥相对,具有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气派。对岸的这组建筑叫玲珑花界,它以栽种芍药牡丹为特色。宋朝有“洛阳牡丹,广陵芍药’’之说。欧阳修有过这样的诗句:“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二十四桥又名芍药桥。大家可以在春末夏初之时到扬州观赏早在宋代就有“甲天下”之美誉的广陵芍药。
㈧ 盐城枯枝牡丹园导游词,(最好附图呐)
景区概况牡丹,国色天香,堪称花中之王。从盐城市区沿204国道向南华里处,有一座千年古镇--便仓,这里的枯枝牡丹,奇甲天下,饮誉古今。每年谷雨前后,枯枝牡丹独放异彩,此时,小镇游客如云,盛况空前,大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
枯枝牡丹因奇、特、怪、灵而驰名中外,古典小说《镜花缘》及明、清《盐城县志》均有描述和记载。枯枝牡丹每年都是谷雨前后3日内开花,花信儿准确无误。此时,满园花开,姹紫嫣红
枯枝牡丹园图册(3张)
,犹如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衬托着花朵的叶片,繁茂厚实,青翠欲滴,主干却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如干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为十二瓣;闰年,每朵花多为十三瓣。花分紫红、粉红两种,花蕊金黄。清人孙一致有《醉杨妃》诗赞曰:风流当日擅红颜,天宝承恩独压班,尘暗胭脂零落尽,却余花影在人间。现园中牡丹已有400多株,70多个品种,每年谷雨前后,这里繁花似锦,游人如织。[1]编辑本段花卉种类园区占地50.6亩,园内有山有水,有亭有阁,有花有树,山水相连,绿树成荫,花香鸟语,亭阁掩映,观赏景点多达32处。其中有探芳、暗香、叠采、揽秀、倚霞、听芳、仙葩、毓秀、齐芳、临芳、沉香、凝脂12亭;含芳、扶绿、倚香、劲节、奇葩5轩;芳茗、群芳2堂;延春、清香2室;还有天香阁、远芳榭、留春廊、冠芳馆、枯枝枝牡丹厅、会芳坞、钓台、假山、白塔、曲桥和迎春芳牌坊。
园内牡丹品种数以百计,几乎囊括了河南洛阳、山东荷泽所有的牡丹品种。有一种名叫枯枝牡丹的,花分大红、粉白二色,乃此园独有,为牡丹中珍稀品种。[2]
编辑本段历史典故据历史记载,这里的枯枝牡丹原于洛阳,北宋末年,苏州枫桥人卞济之,曾任陕西"参政公",为官清廉。宋亡后,隐退江南,为避战乱,又举家迁至东溟(便仓),并携洛阳红`白两株牡丹植于园内,"取其红者,以示报国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卞氏于便仓辟园建祠后,乡间名贤曾书赠"国色天香"`"吉祥盛瑞"`"枯枝不朽"等匾额。后经代代培育,繁衍不息。元末,0卞氏后裔卞元恒随张士诚起义,成为吴王的部将。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元亨隐退家乡。朱元璋闻卞元亨的才名,多次征兆,卞元亨隐居部处。
朱元璋一怒之下,将他发配辽东边境。临行时,他到花园以酒酹牡丹曰:"待我南还花再开。"元亨走后,家人大都散去。唯有一妾朝夕对花祝愿:"主有信回,当在花作开。"说来也奇怪,卞元亨走后的第10年,牡丹突然开放,这年,元亨果然得赦归来。他百感交集,写下了《戎归》一首:"丈夫志远遍天涯,一跨辽东忽到家,荒径尚存苍翠柏,故园尤有牡丹花,。文章自古浑如梦,勇略于今谁共夸?回首风烟成往事,乐夫天命何复嗟!"同时,有感于牡丹`爱妾10年相守之情,又题咏牡丹两首:"牡丹本是亲手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华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草唐松菊晚凋残,独有西园旧牡丹,自是枯枝存劲节,依依唯念故人还。"迄今枯枝牡丹以历经700念沧桑,仍方华未艾。
那么,世上的牡丹有数百种,为什么独有便仓的牡丹冠以"枯枝"二字呢?原来,便仓枯枝牡丹除了传奇的历史之外,还具有奇异的特色:其一石枯而不朽。这里的牡丹,花朵美鲜润泽,无论何时将其枝摘下,用火柴点燃,顿时就可燃烧;其二是闰月化为单瓣。正常年份,牡丹每朵花为12瓣,但是,每逢农历闰月的那一年,则花朵为13瓣;其三十春花秋放。牡丹本是春花,每年谷雨前后开放,便仓的牡丹有时还会在深秋和初冬时节两度开放。枝干无叶却有花,蔚为奇观。尤其神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枯枝牡丹盛开在举行开国大典之日;国庆10周年时,枯枝牡丹曾两度开花;1972念,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时,
[3]
枯枝牡丹又在隆冬是开放;1987念,中共十三大之后,园内和园外散植的单瓣红白牡丹,,再次开除若干无叶之花。对此,报纸和电视都有过报道。虽然这是偶然的巧合,却给枯枝牡丹土上了更加迷人的色彩。1983年,日军侵犯便仓,枯枝牡丹园成为一片瓦砾。当地群众冒着日军轰炸的硝烟,讲花根小心挖出,藏进麻袋,栽在自家菜园中,才是枯枝牡丹免于灭顶之灾。解放后,当地政府先后4此重修和改建枯枝牡丹园,现已建成苏州园林式花园,牡丹品种进百个。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该园题写了"枯枝牡丹园"的横额和"海水三千丈,牡丹其百年"的楹联。目前枯枝牡丹园已成为苏北对外开放的又一个旅游景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墨客`游人前往观赏。[4]
㈨ 洛阳关林景点导游词
洛阳关林导游词
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篇二:洛阳关林导游词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大一统”的思想意识。
财神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坊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等12幅关羽故事,展示关羽万人无敌的神勇历史。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二殿佛龛内塑关羽财神像一尊,关平、周仓肃立左右。两边各立一童子,持算盘者为招财童子,持称者为利市童子。二殿东西墙上的壁画,展现了百姓心目中所熟知并供奉的各路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