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玫瑰园诗社

玫瑰园诗社

发布时间: 2022-02-17 23:44:41

『壹』 红楼梦中“稻香老农”、“潇湘妃子”、“蘅芜君”、“蕉下客”、“菱洲”分别指谁

1、稻香老农——李纨

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亦系金陵名宦之女。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2、潇湘妃子——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双首之一,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荣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生得容貌清丽,兼有诗才,是古代文学作品中极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外祖母贾史氏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10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12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梅竹马,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林黛玉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3、蘅芜君——薛宝钗

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因此受到贾府上下一致好评。宝钗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暂住于贾府的梨香院,后迁居与东北上一处幽静的房所。因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故据推测,林黛玉病死后,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但最终未与之白头偕老,贾宝玉没多久便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4、蕉下客——贾探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元春省亲后住大观园。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

贾探春虽受良好教育,因系奴婢所生,所以得不到太太重用。虽在凤姐病假期间暂执权杖发动大观园改革,但权力有限,为时已晚,难以挽回贾府颓势。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发表“百足之虫论”。她的命运结局融入海疆戡乱这条重要的朝政主线,由父亲贾政做主远嫁海南镇海统制周家,躲过抄家一劫。当海疆靖寇凯旋,她得以回京省亲。

5、菱洲——贾迎春

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的堂姐。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一年后,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贰』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为何说探春最有远见

之所以说探春有远见,是因为她的出生、性格决定以及学识素养。

探春的学识修养在贾府年轻一辈也是一流的,大观园诗社的主意就是她发起的,当场便做东写下了《咏白海棠》这首诗。虽然她的文学功底不如宝钗黛玉两位,但她的表现依旧亮眼,她做的《簪菊》《残菊》,其中“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二句被宝钗评为"把簪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但探春最拿手是书法,她的闺房里都是各种各样的毛笔和她写的书法,因为这些原因在后面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曾发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感叹。

『叁』 散文诗的格式

散文架构格式:

1、首尾照应

首段:引出下文,统摄全文。

尾段:深化主题,点题,想象空间。

2、段与段关系:层进、并列、总分。

散文:无韵文;不讲究句式关系,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散文常用的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3)玫瑰园诗社扩展阅读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叙事散文,或称记叙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哲理散文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思维领域万千景观。

参考链接:网络-散文

『肆』 当探春和亲远嫁,为什么贾环不来为她送行呢

探春远嫁,是《红楼梦》中一个经典的场景,因为它体现出了“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无奈和悲凉。

可能会有人认为,相比起其他姐妹走的走,死的死(迎春惨死,惜春出家等),探春至少还做了王妃,可以衣食无忧,结局应该算是好的。但是,因为朝廷打了败仗,一场求和的政治联姻哪里会有身为王妃的尊严。从此远离家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关键是此去再回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真正是“分别即永别”。

长期的地位不对等,赵姨娘自然心生怨愤。但她资质鲁钝,心胸狭隘,见利忘义,即没有对抗的才能,也没有那个胆量,只能背后使坏。所以经人挑唆,才会给宝玉和凤姐“扎小人”。

这样的母亲能教导出什么好孩子呢?因此,贾环也是个“不成器的东西“,嫉恨宝玉,故意泼翻烛台,烫伤宝玉,形容举止也畏缩,没有半点宝玉的风流俊雅。

长期在贾母身边长大,周围的姐妹兄弟都是想宝玉、黛玉、惜春等那样珠玉一般的人物的探春,如何会喜欢这样的母亲和兄弟呢?宝玉对姐妹们都很好,对探春也从无嫡庶之分,所以探春视宝玉为自己的亲兄弟,和亲兄弟贾环却很冷漠,正如她自己所说:

“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但即便如此,在探春不得不远嫁异邦的时候,她和赵姨娘都冰释前嫌,难舍难离,和贾环也终究是至亲骨肉,以后未必可以相见,过去种种,还有什么可以介怀的?

所以说,贾环不会因为和探春感情不睦而故意不送行。87 版《红楼梦》电视剧在探春离府前特意设计了赵姨娘带着贾环来和探春告别的场景,也是符合人物感情发展的。

2、家族规矩导致无法送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87版《红楼梦》在探春远嫁这个场景中的安排特别用心地只安排了女眷,而且都是已婚女眷来送亲。除了宝玉以外,所有的已婚未婚男亲属都没有出现,贾府的姐妹们也没有来送行。

这应该并非是感情冷漠所致,而是古时大家族中的规矩所致。即使是生母赵姨娘也来送行,但是也不能放声痛哭,眼睁睁看女儿远走,禁不住地想跑上前,却被凤姐拉住,还用凌厉的眼神制止住她可能的逾矩。因此,贾环也可能是不被允许出现在送行队伍中。

至于宝玉,不仅因为宝玉平时和探春等姐妹关系就亲近,而且宝玉向来不喜循规蹈矩,所以即使他是送亲队伍中唯一的男性,大家也不会奇怪或者怪责他。

无论是原著中,还是电视改编版本中,探春远嫁都是一场极富悲情色彩的重头戏。探春的被迫远嫁不仅代表着她本人的身不由己、随风飘零的悲剧命运,同时也代表了整个家族不可逆转的败落颓势,因此才会让人感到无奈凄凉。而临行前,若连亲人都无法一一辞别,更是对悲惨命运的无声控诉。

『伍』 《红楼梦》里她贵为贾府千金,却为何也有说不出的烦恼

红楼梦里贾府中的小姐们,以贾探春最为出众。她的出众主要体现在个人修养和领导能力两个方面。探春身为贾府千金,个人修养自然不用说。在别人的眼里,她“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顾盼神飞”说明探春长的也美。但她的美不仅仅只是容貌,而是整体气度,灵巧精华。也就是说探春不光是模样长得好看,重要的是贵族气十足。正因为这贵族气质,她在府中下人的眼里是这样的——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曾对尤二姐说过,“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人见人爱,只是有刺扎手。”在下人的眼里,她是有威严的。



探春作为空降的领导,她深知第一件事便是要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借着管家们给出的难题,“赵姨娘的哥哥去世了,赏银四十两?还是二十两?”赵姨娘是探春的生母,她是贾府的家生奴才,后来给贾政为妾。位分不高。主子中的奴才,奴才中的主子,身份尴尬的很。乍一看,不过二十两银子!这哪里是多赏区区二十两银子的问题,若是探春不够精明,随便赏银四十两,第一,赵姨娘是她的生母,她偏私;第二,作为一个新的管理者,她不遵从旧例;第三,随便被管家婆子糊弄一下,便没了自己的主意,众人会以为她昏聩。日后更加不好管理。而且,她若偏私,上行下效,众人便会更加变本加厉;她若不按旧例,难免遭人口舌,以后恐怕再不会有管家的权力;她若被众人认为昏庸,那众人会借着她的名声为非作歹。可是,她的生母赵姨娘不懂这些。于是,当着众人的面,跟她打闹了一场。惹得探春委屈的伤心落泪。

这正是探春心里那些说不出的烦恼。为什么烦恼?因为她的生母赵姨娘实在是太愚蠢了。贾府堂堂的一个大族,岂是她赵姨娘撒泼耍赖就能改变的了的。这里的生存法则是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作为女儿,她当然希望赵姨娘好,只是她屡次规劝无效,而有些话又不能明说。每次看自己的母亲出丑,只能伤心落泪,这就是她的那些说不出的烦难了吧?

『陆』 《红楼梦》中的元春、探春、惜春、迎春、立纨分别是谁的儿女

元春是贾政与王夫人的女儿,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惜春是贾敬的女儿(母亲不详),迎春是贾赦的女儿(有争议),李执是李守中的女儿。

1、元春

贾元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嫡长女,贾珠的亲妹妹,贾宝玉的亲姐姐,贾家四姐妹之首。贾元春比贾珠小一两岁,比宝玉大十一二岁,贾府通称娘娘。

贾元春因生于正月初一而起名元春。元春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建造了大观园。

元春24-25岁回娘家省亲,热闹欢腾,同时又表现出她在深宫高处不胜寒的辛苦。元春的命运关乎贾府兴衰,秦可卿之死标志着贾府末世来临,元春晋封贵妃则令贾府重现生机,她也是四大家族最大的支柱。

高鹗续书的后四十回她与王子腾先后暴卒,贾府失去了靠山,很快就获罪抄家。

2、探春

贾探春,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贾政与奴婢出身的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女儿,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妹妹。

贾府通称三姑娘,宝玉及三春均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所受教育极好,与嫡姐元春无异,林黛玉进贾府后搬到王夫人住处,元春省亲后住大观园。

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

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

为了捧太太重用的奴婢袭人而打压赵姨娘,造成明明是奴婢家眷不该有丧礼费却高过身为姨太太赵姨娘的家眷,并主持大观园改革,是一位雄才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

3、惜春

贾惜春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

她父亲贾敬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惜春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去世,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王夫人身边长大。

4、迎春

贾迎春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登场的虚拟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贾宝玉的堂姐。

出身尚存争议,常见版本原文:“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有版本则说是贾赦前妻所出、贾政之妻所出、贾政所收养女等等。红学界普遍认为是曹雪芹多次删改未定稿而造成的疏误。

迎春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累金凤事件),她不追究。绣橘、探春、平儿设法要替她追回并惩处下人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出嫁后不久(一年后),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一载赴黄梁”),预示着荣国府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衰败。

5、李执

字宫裁。她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贾珠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

李纨青春守寡,心如“槁木死灰”,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但她进入大观园后,恢复了青春朝气,不但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元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探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惜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贾迎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执

『柒』 鉴赏《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说明]
这首曲子是写贾探春的。曲名“分骨肉”,是与骨肉亲人分离的意思。
[注释]
1.“一帆”几句——指贾探春远嫁。
2.爹娘——指贾政、王夫人。贾探春是庶出,为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所生,但她不承认自己的生身母亲:“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二十七回)所以赵姨娘说她“没有长翎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3.穷通——穷困和显达。

[鉴赏]
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姊姊“二木头”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深固。她之所以对生母赵姨娘如此轻蔑厌恶、冷酷无情,重要的原因是,赵姨娘作为一个处于婢妾地位的人,竟敢逾越“上”“下”的界线,冒犯她作为主子的尊严。抄检大观园时,在探春看来,“引出这等丑态”比什么都严重,她“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并且说到做到,绝无回旋余地,这也是为了在婢仆前竭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信与尊严。“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记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对于探春这样的人,作者是有阶级偏爱和阶级同情的。但是,作者没有违反历史和人物的客观真实性,仍然十分深刻地描绘了这个形象,如实地写出了她“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必然结局。原稿中写探春后来远嫁的情节与续书不同,这我们已在她的判词的注释中说过了。曲中“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也是她一去不归的明证。“三春去后诸芳尽”,迎春出嫁八十回前已写到,元春之死、探春远嫁,从她们的曲文和有关的脂批看,也都在贾府事败之前,可能八十回后很快就会写到,这样,八十回后必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发展相当紧张急遽,决不会像续作者写“四美钓游鱼”那样松散、无聊。

『捌』 散文诗的书写格式

散文讲究开形散而神不散,不用拘形式可以随心所欲的写,只有你平有有积累,便是不难的,如果你没有的话也可以临时
抱佛脚了,这不能替你写.所能说的也不多.

热点内容
九阴玫瑰花 发布:2025-09-11 17:36:39 浏览:728
插花花艺设计与制作 发布:2025-09-11 17:36:28 浏览:532
海棠的爷爷 发布:2025-09-11 17:35:22 浏览:32
一朵花在春天开放造句 发布:2025-09-11 17:09:47 浏览:463
软石盆景制作 发布:2025-09-11 17:03:13 浏览:412
微信情人节小游戏 发布:2025-09-11 16:56:08 浏览:321
万喜和梅花在一起了吗 发布:2025-09-11 16:55:58 浏览:441
情人节造型 发布:2025-09-11 16:53:40 浏览:417
南昌花艺课 发布:2025-09-11 16:53:35 浏览:66
盆栽三七图 发布:2025-09-11 16:51:17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