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黑牡丹来历
㈠ 白鹿原老二的形象特点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小说长达近50万字,是陈忠实历时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全书浓缩着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4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嘉轩 本书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白孝文 白嘉轩长子,小名马驹,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白孝文无疑是老实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之后,他压抑已久的人的丑恶一面露出,变得极其狡猾险恶。
白孝武 白嘉轩二子,小名骡驹,性格秉直,在白孝文被田小娥勾引之后,被父亲叫回接任族长之位。
白灵 白嘉轩之女,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又刚烈,为进城求学,不惜刀横在脖子上,逼父亲让步。一心一意追随革命,却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与鹿兆鹏相爱并有一子。
其他 白秉德,白嘉轩之父;白赵氏,白嘉轩之母,性倔强,爱护自己的子女孙儿;吴仙草,白嘉轩之妻,新婚之夜不惧诅咒与白嘉轩圆房,与嘉轩相守数十年至死;白孝义,白嘉轩第三子,小名牛犊。
鹿三
一家
鹿三
白嘉轩家的长工,与白嘉轩亲如兄弟,为人耿直,坚韧,勤劳,自尊,恪守做人的本分。
鹿兆谦
(黑娃)
鹿三之子,小名黑娃,他从小便是倔强的,长大后不愿自卑于白家的“恩赐”选择出走闯荡做麦客,冲破礼教的束缚顺从人性中最根本的性欲选择迎娶田小娥,黑白两道几个来回又回到“儒教”之中。
田小娥 黑娃之妻,她没有过多的奢求,追寻往往只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没有节制,故而她与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几个男人都有牵扯,但是她又有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在孝文落难之际予他同情与关切。
其他 鹿惠氏,鹿三之妻,得瘟疫而死。鹿兔娃,鹿三第二个儿子。
朱家 朱先生
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慧眼看世。每次众人遇事疑难不能决,朱先生只几句就能点醒。
其他 朱白氏,朱先生之妻,白嘉轩大姐。朱怀仁、朱怀义,朱先生的两个儿子。
冷家 冷先生 白鹿镇中医堂医生、世代为医,性格冷静,看淡钱财。一直在白鹿两家之中相互调和。
其他 鹿冷氏,冷先生长女,鹿兆鹏之妻。白冷氏,冷先生次女,白孝武之妻。
鹿子霖
一家
鹿子霖 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鹿兆鹏 鹿子霖长子,共产党员,白鹿原反封建斗争的旗手,他有勇有谋,对革命事业坚持不懈。
鹿兆海 鹿子霖次子,满腔报国热情,是国民革命军团长,然而事与愿违却后战死于中条山与红军的战斗。
其他 鹿泰恒,鹿子霖之父,后死于土匪之手。鹿贺氏,鹿子霖之妻。鹿鸣,鹿兆鹏与白灵之子。
共产党 廖军长 憨厚朴实,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在肃清运动中保护白灵,后与抗日前线战死黄河东边。
其他 习旅长,创建白鹿原第一支红军队伍,后死于国民党围剿之中;毕政委,肃清运动中的左派党员,将许多党员无故迫害至死其中包括白灵。
国民党 岳维山,鹿兆鹏的高中同学,滋水县县委书记;田福贤,白鹿仓总乡约;陶部长,教育部部长。
军阀 杨排长,军阀入侵陕西时入驻白鹿村的小排长,没文化爱鱼肉百姓。刘军长,军阀军长,曾请教于朱先生,遭讽刺却不知。
民众
郭举人,渭北平原财主;白嘉道,引领黑娃走入渭北平原的村人;郑芒:三官庙和尚、天才木匠、土匪大拇指;小翠,郑芒从前的爱人;白牡丹、黑牡丹,土匪山上的两个妓女;.吴长贵,白嘉轩家药铺的相公后为掌柜及白嘉轩岳父;白兴儿,赌徒,曾被白嘉轩惩戒;小白连指儿,白兴儿之子,白鹿村配种场主;白碧霞,白嘉轩二姐。
㈡ 原著白鹿原里土匪头子郑芒到底被谁所杀的
很可能是被白孝文所杀。白孝文想招安黑娃,然而大拇指郑芒没有受招安之心。白孝文知道黑娃是个重义之人,绝不会撇下大拇指带着兄弟们去保安团。所以白孝文可能指示人去除了郑芒,以解黑娃的后顾之忧。
㈢ 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研究著作有哪些
当代作家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刻画了许多女人形象,她们一辈子为他人无私奉献,或在为人的权利苦苦争
斗,最终也没有突围出身为女人的悲哀。作为远近闻名的“仁义村”没有给女人任何的仁义,反而借用强大的宗法
制扼杀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她们是沉默的符号,或被男权社会称赞或被否定和抛弃。这些女性的塑造也折射出
作者的男权意识。
一、“暂时做稳了奴隶”的贤妻良母形象
在白鹿原上,这些贤妻良母一心一意操持家务和生养孩子,恪守妇道、相夫教子,沿袭传统的“男主外,女主
内”的家庭模式。她们具有以下特征:
1.相貌端庄与刚柔相济。这些贤妻良母相貌端庄、刚柔相济。仙草长得“细皮嫩肉,秀眉重眼”;朱白氏“更见端
庄,眼里透着一种持重、一种温柔和一种严格恪守着什么的严峻”;鹿高氏“温柔庄重刚柔相济恰到好处”;在面对
天灾人祸时,白嘉轩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和果决实际上已经超过父亲”;仙草染上瘟疫后,平静地剪着老衣,令主
仆二人震惊慑服;当朱先生去世时,儿子惊慌失措,朱白氏倒不慌张。
2.生育能力。这些女性全部有后代。仙草生养三男一女;鹿惠氏有黑娃、兔娃两个男孩;鹿贺氏生养了兆鹏和兆
海两个儿子;鹿高氏有一个独子。
3.操持家务。白嘉轩婚娶之前,“媒人首先向他夸奖的总是那女子所受的家教如何严格,茶饭手艺如何利落精
致,还会拿来纺下的线穗儿和织成的花格子布供人欣赏”。由此可见,作为女子必须会做家务。有“严格的家教,待
人接物十分得体”的仙草不会纺线织布,由于白赵氏的言传身教,她“已锻炼得能够井井有条地处置一切应该由女
人做的家务”。朱白氏穿着很朴素,大襟衫、青布裤、布鞋袜做工十分精细;农忙时节,鹿惠氏自己一个人上地锄草、
割麦、打麦和做饭。
4.地位卑微。中国自古以来就重男轻女,虽然仙草已给白嘉轩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但地位仍相当卑微。当生女
儿时,丈夫为她烧开水,竟感动得掉泪,这是“男人第一次为她烧水端水”;到“娶了儿媳”时,“可以稍为轻松地与丈
夫对话了”;临死前想见儿女却不能满足,这只有丈夫说了算。
5.宽容的地母情怀。作为母亲,她们都具有宽容慈爱的美德,同时具有妻性与母性。仙草早已原谅了孝文和白
灵两个逆子,在染上瘟疫后担心自己死了没人照顾丈夫;鹿惠氏临死前埋怨丈夫不该杀死小娥,至少她是黑娃的
媳妇,也怕没人照顾他们爷俩。宽容的女德往往与母爱融合在一起,黑娃携带妻子睡在母亲的炕上,感受到母亲的
气息,向妻子叫“妈”。
6.男权意识。由于女性地位的卑微,再加上“三从四德”对她们的要求,女性完全被同化。白赵氏“恪守幼时从父
母,出嫁从丈夫,老来从儿子的古训”;在面对儿媳不断死去时,认为“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
糊一层新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白赵氏、白吴氏、白冷氏、朱白氏、鹿贺氏、鹿高氏端庄贤惠,具备“三从四德”,生儿育女,默默为男人和家庭无
私奉献,做一个圆满的女人。而这些奉献在男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这些完美的传统女性在作者笔下大都有好结
局,可以看出,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这些女性的赞叹,透露出强烈的男权意识。这些女性始终以白鹿原的宗法制
为中心,以丈夫为中心,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从这里可以说,“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不
符合中国的伦理纲常的女性均被压制或者杀死。
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性形象
相对于贤妻良母较好的结局而言,这些女性的命运较为悲惨。她们也渴望幸福生活,然而事与愿违,人生波折
多,结局大都悲惨。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突围与困斗:白鹿原的女人世界
⊙薛双芬[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一大批生活在关中的农村女性:“暂时做稳了奴隶”的贤妻良母形象、“想做奴隶
而不得”的女性形象和追求自由的女神形象。这三类形象的塑造都体现出作者的男权意识。
关键词:《白鹿原》女性形象男权意识
小说纵横26
REVIEW
/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
1.不圆满的女性形象。说不圆满主要是相对贤妻
良母来说的,是指没有像仙草那样有安稳的家庭与生
活,或夭亡,或被夫抛弃,或失贞。
(1)性工具。小说开头写“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
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渲染了六个女性的性特征
与性经历,她们没有名字,命运更悲惨。巩增荣的头生
女死于难产;有着“丰满成熟、丰腴的肩膀和浑圆的臀
部,又有一对大奶子”的樊家寨的女子吐血而死;“不独
漂亮而且壮健,红扑扑的脸膛,黑如乌珠似的两只机灵
的眼睛,透着强健气魄的手臂”的卫家三姑娘半疯溺水
而死;有着惊艳之美的胡氏流产后卧床不起,气绝身
亡。这几个女人作为白嘉轩的性欲和传宗接代的生产
工具一一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她们在家从父,作为商品
卖给一个陌生的男人;出嫁从夫,为了生育命丧黄泉;
在历史中处于缺席的状态,没有自己的呼声和思想,以
疾病而终。
(2)贞女。与白嘉轩前六个短命妻子相比,鹿冷氏
长时间遭受身心煎熬。冷先生出于他在白鹿镇行医久
远之计,把女儿嫁给鹿兆鹏,但鹿兆鹏婚后一直不回
家;鹿子麟碍于脸面,也不能休了冷先生的女儿。深受
儒家伦理的毒害苦苦守候着缺席丈夫的她有名无实,
长时间禁欲的折磨,再加上公公的挑逗,发了疯,得了
难以启齿的淫疯病,最后死于亲生父亲的毒手。在发
疯时控诉不公的命运:“我有男人跟没有男人一样守活
寡。我没男人我守寡还能挣个贞节牌坊,我有男人守活
寡倒图个啥?”
(3)失贞。小翠在新婚之夜被丈夫强暴后,却被骂
为婊子,在自杀时“镇子上没有人来搬抬棺材……谁也
不愿沾惹这个失去贞操的凶死鬼的女人”。
2.女妖形象。作为老秀才女儿的田小娥知书达理,
却被父亲送给年过花甲的郭举人做小妾。老头子娶年
轻美貌的她不是为了睡觉生娃,而是为了延年益寿。黑
娃的出现使她从日常的生活规则中解脱出来,一夫多
妻制把女性规定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她的红杏出墙必
然遭到谴责:“像样的人家谁也不要这个声名狼藉的女
人,穷家小户又怕娇惯下的女子难以伺候;人家宁可订
娶一个名正言顺的寡妇,也不要一个不守贞节的财东
女子。”白鹿村因她长得好,不守妇道,就断定她“不是
居家过日子的女人”,入不得祠堂拜不得祖宗。交农事
件爆发后,黑娃潜逃在外,鹿子麟的乘虚而入改变了她
的命运,使她彻底沦为性的工具、报复的工具,成了“白
鹿村乃至整个白鹿原上最淫荡的一个女人”,最后被公
公杀害。她的悲剧正如她自己所说的“我不好,我不干
净,说到底我是个婊子”。田小娥从地位卑贱的小妾开
始,到竭力想和黑娃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最后不得已成
为白鹿原人人唾弃的荡妇。传统的贞操观念使她背上
了沉重的精神包袱,一旦反抗永世不得翻身。作者同情
田小娥,塑造这个女妖形象引起了一场大瘟疫,彻底实
现了报复。
而在土匪窝中,白牡丹是用重金从城里开园寺买
来的,专供兄弟们享用;大拇指在黑牡丹刚结婚就杀死
其夫,为“让杂货铺王家也难受难受”,把她掳上山做妓
女;当大拇指被五倍子毒死后,黑牡丹又成了替死鬼,
最后被扔到沟底。波伏娃认为“妓女是替罪羔羊,男人
用她来发泄自己的卑鄙欲望,然后将她抛弃”①。在个人
恩怨中,男人往往把无辜的女人当做报复的工具,然后
把所有的错归结到她们身上,这就造成了小翠的自杀、
黑牡丹的惨死、田小娥的反抗与被害、兆鹏之妻有丈夫
而守活寡。从不圆满的女性到女妖形象,从贞女到婊
子,体现出关中女性多重命运的相似性。
三、挣脱奴隶之锁,追求自由的女神形象
白灵虽出生在具有浓厚宗法制气息的白鹿原上,
但她却成功地走出了白鹿原,放弃了祖祖辈辈热衷的
宗法生活,也放弃了找一个好婆家的世俗观念,自由选
择了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由于白家多子少女,她在家
排行老小,被视为白嘉轩的心头肉。正是白嘉轩这种过
分的溺爱和娇纵,也培养了她“不像个女子”的叛逆行
为:她逃脱了缠小脚的命运;成为本村学堂的第一个女
学生;上茅厕像男孩一样调戏教书先生;进城读书被
拒,偷跑进城开始人生转变;以死威胁父亲,写信解除
婚约,再次离家出走,彻底摆脱白鹿原的束缚,走上了
完全不同于白鹿原平常女性的道路;在相互交往中与
鹿兆海产生了感情确立了恋爱关系;在残酷的战争年
代里,她选择了与她有相似人生目标的鹿兆鹏,而不顾
忌他已经结了婚;把自己的小孩送给老乡照顾,积极投
身于南梁革命根据地;她是一个在“五四”影响下的新崛
起的女神形象,从而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女性的形象,
参与政治运动,谱写了青春之歌,堪称新女性的楷模。
这样一个真善美化身的女性却被作家安排了一个
悲惨的结局,因她不被白鹿原的男性认可:眼睛中“有某
种天然的凛凛傲气”,“对于任何阶层的女人来说,就未
必是吉祥了”。而白灵自行进城的举动,似乎验证了鹿
三早就预料着的危险,“不难卜算的更大的危险还在后
头”。这个被白鹿原所哺育的女孩,成功脱离了家族父
权文化的压制,最后却死于党内肃清运动。在革命年
代,她冲出了父权,却逃不出男权的围困,成为一个政治
替罪羊,也无法逃脱朱先生、父亲和鹿三等人对她最终
的猜测,落入男权意识的窠臼。白灵虽追求“人”自身的
独立,却无法摆脱女性在面对强大的政治权力时的性
别悲剧。另外,作者为了突出白灵向往共产主义,在对白
灵与鹿兆海(国民党)、鹿兆鹏(共产党)情感纠葛的叙述
中,突然厌恶前者,喜欢和崇拜后者;(下转第140页)
小说纵横
/小
说
纵
横
27
/名
作
欣
赏
MASTERPIECES
/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
(上接第27页)白灵的转变“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情积累
和材料支撑而显得牵强,完成了‘革命’话语对爱情话
语的置换,爱情被‘革命’遮蔽,爱情的内容因而被改
写:相爱不是因为两情相悦,而是因为‘志同道合’的
‘革命’需要”②,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灵形象的
塑造。
在突出白灵性格和人生追求时,陈忠实又描写了
城市女性。与白鹿原上宗法制约束下悲惨女性不同,
她们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有气质有学识有姿色,“永
远都是不恼不怒,不喜不悲,不急不躁,不爱不恨,不忧
不虑的平和神色”。接受教育的这些城市女性充其量
只是嫁一个“好丈夫”而已,依然摆脱不了女性潜在的
依附性。而白灵摆脱了这样的世俗目的,成为实现自
我人生价值的第一人。
虽然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
但仍以男性的标准来衡量:对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寄寓
着赞美,对女妖式的形象有着深刻的同情但无法摆脱
内心的仇恨,女神形象显得略微单薄,在一定程度上存
在着主观化倾向。这三类形象都体现出陈忠实的男权
意识,固然与他生活的经历有关,但也主要是“他既看
到传统宗法文化是现代文明的路障,又对传统人格魅
力依恋不舍;他既看到农业文明如日薄西山,又希望从
中开出拯救和重铸民族灵魂的灵丹妙药”③。
①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陶铁柱译,中国
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第629页。
② 潘艳慧:《论〈白鹿原〉中的“革命”与爱情》,《泰山学院学
报》2004年第2期。
③ 雷达:《废墟上的精魂》,选自《〈白鹿原〉评论集》,人民文
学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参考文献:
[1]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作者:薛双芬,文学硕士,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从事文学研究。
编辑:钱丛E- mail:[email protected]
千年来的纤夫们的生活,尽管已进入了新时代,可他们
的历史还是没有结束,他们还在进行着这痛苦的跋涉。
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景象!多么触目惊心的历史与现
实!就是刚升起的太阳看到了这一切也会流下眼泪。
诗人以一种浩然的正气和宽厚的悲悯之情抒写
了这些纤夫,在已刮起了“反右”飓风的1957年写下这
样的诗句,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气魄。在我们今天看来
这似乎没什么,可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唱着悲
歌的诗句是离经叛道的,是有反党嫌疑的,会被戴上丑
化劳动人民、丑化社会主义社会的帽子。1956年毛泽东
提出了“双百方针”,指出文艺在歌颂新社会和正面人
物、歌颂进步的同时也可以批评落后,这曾使文艺出现
了一个兴盛的局面,出现一批敢于反映现实、揭露矛盾
冲突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刘宾雁
的《在桥梁工地上》,等等,这些作品批判了党内存在的
官僚主义、教条主义,抨击了消极落后的东西。但这种
活跃兴旺的气象维持不到一年,就因1957年“反右”运
动而未能继续,原先这些敢于揭批生活阴暗面的作品、
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品都被批判。文坛一时又万马齐喑。
可偏偏在这时蔡其矫却写下了这一首不合时宜或者说
不识时务的《雾中汉水》。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蔡其矫
那令人肃然起敬的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特立独行的品
格。
当然,蔡其矫因这两首诗也受到了批评,只是没
有陷入灭顶之灾,他对此似乎无所谓。这还是得益于
他那种我行我素的性格。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蔡其矫的诗歌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在他的内心有一种
无畏的价值观,重自我感觉,并且把这种感觉放在一切
权威之上。
㈣ 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研究著作有哪些
相貌端庄与刚柔相济。这些贤妻良母相貌端庄、刚柔相济。仙草长得“细皮嫩肉,秀眉重眼”在面对天灾人祸时,白嘉轩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和果决实际上已经超过父亲”;仙草染上瘟疫后,平静地剪着老衣,令主仆二人震惊慑服;当朱先生去世时,儿子惊慌失措,朱白氏倒不慌张。
生育能力。这些女性全部有后代。仙草生养三男一女;鹿惠氏有黑娃、兔娃两个男孩;鹿贺氏生养了兆鹏和兆海两个儿子;鹿高氏有一个独子。
操持家务。白嘉轩婚娶之前,“媒人首先向他夸奖的总是那女子所受的家教如何严格,茶饭手艺如何利落精致,还会拿来纺下的线穗儿和织成的花格子布供人欣赏”。由此可见,作为女子必须会做家务。
地位卑微。中国自古以来就重男轻女,虽然仙草已给白嘉轩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但地位仍相当卑微。
宽容的地母情怀。作为母亲,她们都具有宽容慈爱的美德,同时具有妻性与母性。
㈤ 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1、白嘉轩
本书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
2、白孝文
白嘉轩长子,小名马驹,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白孝文无疑是老实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之后,他压抑已久的人的丑恶一面露出,变得极其狡猾险恶。
3、白灵
白嘉轩之女,幼时顽劣异常,却极聪慧,性子又刚烈,为进城求学,不惜刀横在脖子上,逼父亲让步。一心一意追随革命,却死于自己人的肃反中。与鹿兆鹏相爱并有一子。
4、鹿兆谦
鹿三之子,小名黑娃,他从小便是倔强的,长大后不愿自卑于白家的“恩赐”选择出走闯荡做麦客,冲破礼教的束缚顺从人性中最根本的性欲选择迎娶田小娥,黑白两道几个来回又回到“儒教”之中。
5、田小娥
黑娃之妻,她没有过多的奢求,追寻往往只是人性中最根本的欲望,但是欲望往往没有节制,故而她与黑娃、鹿子霖和白孝文几个男人都有牵扯,但是她又有人性中最朴素的善良,在孝文落难之际予他同情与关切。
6、朱先生
白嘉轩姐夫,书中最具智慧的人。自幼苦读,昼夜吟诵,孤守书案,饱学儒雅,淡泊名利,慧眼看世。每次众人遇事疑难不能决,朱先生只几句就能点醒。
7、鹿子霖
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㈥ 都说《白鹿原》是一个悲剧,你怎么看
在《白鹿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孕育过一代又一代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人,他们中有的如白嘉轩一般,只懂得固守最古老的传统礼教和生活方式,不知革新为何物,有的如黑娃一般,一生有胆色,有勇气,敢闯,敢做,却缺乏目标感,只知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而不知这双脚是自己的,有的如鹿兆鹏一般,一生目标明确,从不妥协,从不放弃,只是这份坚持中有着一丝残忍,有的如白孝文一般,有过最不堪的经历,可最后却成了人生赢家,当然,在那个动乱如此频繁的年代下,所谓的赢家谁知道能不能活到最后。
㈦ 《白鹿原》电视剧中黑娃是怎么当上土匪的
被土匪绑了,不得已加入了他们。
黑娃参加革命暴动失败了,但最终捡了一条命,他往家走的时候,路过一个叫侯家铺的村子,找了一间旅店就睡下了。
等他醒来发现已被捆死了手脚,绑黑娃的是黑娃去年没有招降成功的土匪大拇指,而这次反过来,大拇指成功招降了黑娃,黑娃凭着自己的身手,甚得大拇指赏识,并最终被弟兄们拥戴为二拇指。
黑娃结局:
在小说《白鹿原》中,黑娃是鹿三的长子。黑娃是一个经历大起大落的人物,充满个性又有很大的悲剧性。
他一生当过长工,闹过革命,做过土匪,最终带着他手下的土匪投靠了白孝文的保安团。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黑娃终于戒掉了大烟,并娶了一位老先生的闺女做新媳妇。
临近解放,率先发起起义之后,黑娃却被自己最熟悉的白孝文处死。
㈧ 白鹿原土匪大当家结局
死了。
土匪大当家叫郑芒儿,外号大拇指,他最终死在了黑牡丹的炕上,而且死的很离奇,谁都不知道是谁杀死他的,结果为了查凶手,土匪窝里出现了残酷的自相残杀
除了不断的互相残杀还有一些人的出逃,这场危机却是白孝文出场化解的,白孝文说:你肯定你窝里没有被鹿兆鹏安插他们的人?我们的线索获悉,你出逃的兄弟已经投靠了鹿兆鹏那里。
接着就是大家决定投靠白孝文的保安团,这次招安,终于结束自相残杀的现象。
人物经历:
郑芒儿早年跟着白嘉轩和鹿三闹交农的三官庙和尚。因为生在二十四节气的芒种,父亲给他起名芒儿。芒儿在父母的呵护下日渐长大,十五岁时被父亲送到太平镇木匠的店铺拜师学艺。
第一年他只能打杂,给师父一家提尿壶、扫地、担水、递烟盘、抱娃娃、烧水、洗锅等等。第二年他连斧子把儿都没摸过,但是他毫无怨言、任劳任怨。
第三年,他终于开始学艺了,一般要学习三年才能出师。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了两年就熟练地掌握了所有的技能,除了车轴的旋制技术,最后一年他就专门学习这个技术,也很快学会了,有青之于蓝胜于蓝之势。芒儿的成就却招来了两个师兄的妒忌。
二师兄的陷害使得他难以忍受,最终将刀插进了二师兄的心脏,原本他可以做个小木匠,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却因为杀人先是出家做了和尚,后面又成了土匪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