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丁香
A. 丁香花是什么样子的
丁香花有两种,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
一般来说,丁香花植株高1~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
白丁香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高4-5米,叶片纸质,单叶互生,叶卵圆形或肾脏形,有微柔毛,先端锐尖。花白色,有单瓣、重瓣之别,花端四裂,筒状,呈圆锥花序。花期4-5月。
拓展资料:
紫丁香
紫丁香(学名:Syringa oblataLindl.)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紫丁香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四川,朝鲜也有,南到云南和西藏均有。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产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以至西南达四川西北部(松潘、南坪)。生山坡丛林、山沟溪边、山谷路旁及滩地水边,海拔300-2400米。长江以北各庭园普遍栽培。
B. 丁香花在北方的哪几个地区适合生长
查来的资料,供参考:
丁香花即丁香属,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亚高山、暖温带至温带的内山坡林缘容、林下及寒温带的向阳灌丛中。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丁香的主要分布区。西南部的川、滇、藏地区是中国丁香的重要分布区,自然分布13种,约占全属野生资源的50%。川、滇境内的横断山区有7个野生种。包括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在内的西北部地区是中国丁香的另一个重要分布区,自然分布的丁香种类有12种,占全属的44%,其余11种在西南、华北、东北也有分布。除中国外,日本产2种,日本丁香为其特有种;朝鲜半岛产4种,阿富汗产1种,均无特有种。欧洲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产欧洲丁香和匈牙利丁香共2种。
C. 丁香有多少年的栽培历史
丁香,又名华北紫丁香、紫丁香、百结花,为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东北、华北、山东、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D. 丁香花一般什么时间开放
四五月份
E. 青海省丁香是集团还是公司老百姓都说丁香面粉好,为什么还倒闭了如今旧厂上的新丁香和
青海省丁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青海省三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属国营大型工业企业,是青海省粮食行业的龙头。公司注册资金 12477.42万元,仓容8.2万吨,拥有三座电脑自动监控的新型制粉、制油生产车间,全套设备均从国外引进,工艺水 平世界一流,年产系列面粉8.4万吨,系列油1.5万吨;拥有一座年产5万吨的现代化饲料加工厂;公司经营各种大米 2万吨。先后通过了ISO10012-1和ISO9002认证。1999年“丁香”牌菜籽油获“绿色食品”证书,2000年“丁香”进 入青海省著名商标,2002年丁香牌系列粮油产品先后获“放心粮油”和“质量免检产品”证书;2003年获全国首届 五大食品市场准入市场“生产许可证”。
青海地产面粉在本省面粉市场曾经一度辉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强”“金硕”“白牡丹”等品牌面粉早已不见踪影,仅存的“丁香”面粉也在激烈的市场中节节败退。不光是面粉,“丁香”菜籽油也在众多品牌菜籽油的挤兑之下逐渐败下阵来。我们不禁疑惑:青海粮油产品到底怎么了?
“丁香”面粉黯然失色
关注米面市场的老百姓或许早就发现,如今,省城所售各种面粉的种类虽然越来越多了,可青海本地产的面粉品种少,市场占有率很低,曾经红极一时的“丁香”系列面粉也岌岌可危。
3月15日,记者在省城各大超市内看到,粮油区内,各种粮油产品应有尽有,仅面粉的品种就有许多,因包装、克数的不同,价格各异,基本上都和春节时的价格相同,没有出现明显的涨幅或下降。这么多面粉,都是哪里产的呢?仔细一看,有宁夏产的“塞北雪”、山西产的“古船”、甘肃产的“红太阳”,除了这些,还有河南、湖北等地产的各种牌子的面粉,唯独没有青海本地产品。
不光是超市,在偌大的西宁仁杰粮油批发市场内,仅有四五家店内有青海面粉销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经营甘肃面粉的商户却达到了一百多家,商户们出售的面粉基本上全是外省产的。
在一家街道粮油店内,店主热情地介绍着几种外省产的面粉,当询问有没有本地产的面粉时,店主指向店内一个小角落说:“那儿有‘丁香’牌青海专用粉、特一粉,就这两种,因为卖得不好,其他系列的都没有。”
“丁香”粮油面临难关
说起目前本地的面粉生产企业,毫无疑问,非青海丁香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莫属了。公司有注册商标三枚,分别是“丁香”、“三江源”和“新禾”,其中“丁香”作为主打商标,入选青海省著名商标之列, “丁香”牌青海专用粉也曾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首批名牌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丁香”菜籽油也深受市场欢迎,丁香集团也因此成为广大消费者公认的诚信企业。
说起公司曾经的兴旺,一位工作了十多年之久的职工望着现在冷清的工作区感叹道:“原来效益多好的企业啊,现在都快要垮了,不少员工都已经离开企业了,我觉得还是企业本身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在竞争中败下来了。”
“丁香”集团经销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说,在1998年之前,企业的效益一直都很好,此后效益开始下滑,而且速度很快。效益好的时候,面粉每年的销售量达五万多吨,后来,每年的销售量只有原来的五分之一了。现在,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面粉生产车间不再满负荷生产,有订单了就根据订单量生产,没有了就一直停产。
问及企业效益下滑的原因时,他说,除了外省面粉大量涌入青海市场这一因素以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本地面粉价格比外省一些面粉要高,因为本省小麦只能满足农村用粮,企业生产面粉所需的小麦都是从河南、山东、新疆等地调入,和其他小麦产量较高的省份相比,本地面粉生产所需原料成本较高,大部分消费者都选择价格稍低的外省产面粉了,很多面馆、馒头加工铺等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也都选用价格相对较低的甘肃面粉。因此,造成“丁香”败落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而不是质量。此外,管理机制等内部问题也是企业效益每况愈下的因素之一。最为可惜的是,由于企业整体效益下滑,生产菜籽油的车间已经停产。
谁来重振本地粮油经济
“丁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失去大块市场,这着实令人惋惜。
青海省粮食局一名工作人员认为,如今,消费者对面粉的需求正在趋于优质、多样、安全、营养等多个方面,作为本地面粉生产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动,向精深产品加工发展,生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包括包装的升级换代等,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丁香”集团已失去了曾有的光芒,与此同时,我省首个年产30万吨面粉生产线项目去年又在西宁东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但愿这个项目建成后,能切实为青海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彩添色。(记者马金萍)
记者点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青海新闻网讯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省“丁香”已不再芳香四溢,不少人在为“丁香”的衰败摇头叹息时,更多的是不解:本省的企业品牌怎么就这么经不起市场考验呢?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青海曾经响当当的粮油品牌难以为继的现状,其实,不光是粮油经济一种,我省还有许多品牌也只是名扬一时,企业最后都落得个停产、半停产,直至破产倒闭,员工下岗失业。比如曾火爆省内外的牛绒衫、青稞酒等,因无序竞争、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最终导致企业效益下滑,市场萎缩,也失去了众多消费者。除此之外,一些老企业效益纷纷下滑的原因还包括产品结构调整缓慢,高、精、深加工产品少,高附加值产品和新产品开发滞后,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破产重组进展缓慢,重组后效果不佳,管理不到位,发展跟不上市场的步伐等,这些都导致企业被市场淘汰。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想要让一个品牌永葆青春,在将它打造成功后,决不能盲目自大,安于现状,而应时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不断创新。
众所周知,我省的资源并不缺乏,牛羊肉、冬虫夏草、油菜籽、蕨麻等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天地,但在这些产品中,能让省内外消费者都知晓的品牌少之又少,着实令人有些遗憾。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创名优品牌的今天,我们真诚期待地方品牌既能长久立足于本省市场,又能成功闯入省外市场。
F. 丁香树为什么被佛教信徒称为菩提树
事实上,菩提是菩提,丁香是丁香,这是两个在形态、习性上都相距甚远的不同树种。既是两种树,为什么佛教信徒又把栽植在寺院里的丁香树称为菩提树呢?
菩提为佛教梵文语,意为“豁然开悟”、“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被理解为“智慧的觉悟”或“觉悟的唤醒”。菩提树原产印度,印度人称之为毕波罗树。此树属桑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20米。叶子为三角状卵形,雌雄异花,但雌雄两花均着生于一紧闭的花托之中,不为人们看见。所以,人们常称之为无花果。
丁香树属木犀科,产北温带,是落叶灌木,少有乔木,常见高度3~5米。叶片为椭圆形。雌雄同花,花为紫色、粉色或白色,花香袭人。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坐禅而证得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从此,菩提树就和佛教发生了密切关系。被视为神圣之木。广植于佛教寺院之中,并以梵文教语“菩提”命名该树。从此菩提树也变得至高无上了。菩提树很早就被引种入我国,《群芳谱》称之为思维树。
佛门在寺院栽种菩提树,除了表示信仰的忠坚和虔诚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纪念佛祖得道成佛。可是,真正的菩提树只适种于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只有华南、东南沿海一带才适宜生长。因此佛门弟子只好选用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代替菩提树。如南方的一些寺院,选用无患子树代替菩提树。这树广东人称木榄子,四川人叫油串子。该树果核黑色、十分坚硬,可作念珠,被视为吉祥之物,佛门也把这种树称作菩提子树。北方一些寺院,则多选用珍稀名贵的银杏树代替菩提树。银杏树高大雄伟,寿命长,被誉为“中国的菩提树”。可是在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以上几个树种都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的一种丁香)代替菩提树。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现北京法原寺内的丁香树,据传是明代的遗物。再如青海省乐都县以南的罂昙寺里的一棵暴马丁香树,相传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该寺院时栽植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青海高原的东部,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的湟中县沙尔镇,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喇嘛教圣地——塔尔寺,是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院之一。据说这座宏伟壮观的佛教寺院的修建,最早起因于一棵奇异的暴马丁香树。
相传藏族地区佛教大师宗喀巴诞生以后,在他出生的地方长出一棵白旃檀树(暴马丁香树)。它根粗叶茂,树上生有约十万个叶子,每个叶片上都能自然出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就连树皮上也会出现许多天然身像及字迹,故名“衮木”(意为十万身像)。这棵不寻常的白旃檀树(暴马丁香)被佛教信徒誉为菩提树。
G. 黄芪和丁香甘草泡水的功效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版立,上部多分枝,权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1]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H. 丁香花分为几种
紫丁香亚属 Subg. Eusyringa
红丁香组 Sect. Villosa
红丁香 Syringa villosa
辽东丁香 Syringa wolfii
喜马拉雅丁香 Syringa emodi
云南丁香 Syringa yunnanensis
垂丝丁香 Syringa reflexa
匈牙利丁香 Syringa josikaea
西蜀丁香 Syringa komarowii(异名S. reflexa)
毛丁香 Syringa tomentella
四川丁香 Syringa sweginzowii
梯氏丁香 Syringa tigerstedtii
亨利丁香 Syringa henryi(S. josikaea × S. villosa)
毛丁香组 Sect. Pubescentes
秦岭丁香 Syringa giraldiana
巧玲花 Syringa pubescens(异名S. julianae、S. patula)
紫丁香 Syringa juliana
关东丁香 Syringa velutina
山丁香 Syringa potaninii
皱叶丁香 Syringa mairei
野丁香 Syringa pinetorum
四季丁香 Syringa microphylla
小叶丁香 Syringa pubescens
蓝丁香 Syringa meyeri
小叶蓝丁香 Syringa spontanea
圆叶丁香 Syringa wardii
紫丁香组 Sect. Vulgaris
欧洲丁香 Syringa vulgaris
华北丁香 Syringa oblata
朝鲜丁香 Syringa dilatata
甘肃丁香 Syringa buxifolia
花叶丁香 Syringa persica
阿富汗丁香 Syringa afghanica
什锦丁香 Syringa chinensis
羽叶丁香组 Sect. Pinnatifoliae
羽叶丁香 Syringa pinnatifolia
拟女贞亚属 Subg. Ligustina
北京丁香 Syringa pekinesis
暴马丁香 Syringa reticulata
日本丁香 Syringa japonica
华丁香 Syringa protolaciniata
藏南丁香 Syringa tibetica
I. 丁香属的地理分布
共35种,不包括自然杂交种,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日本、阿富汗、喜马拉雅地区、朝鲜和中国。
中国拥有丁香属81%的野生种类,是丁香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中国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丁香的主要分布区。西南部的川、滇、藏地区是中国丁香的重要分布区, 自然分布13 种, 约占全属野生资源的50% 。同时该地区也是特有种最多的地区, 藏南丁香、云南丁香、西蜀丁香、毛丁香、四川丁香、垂丝丁香、松林丁香、皱叶丁香等都是西南部的特有种。川、滇境内的横断山区有7 个野生种。
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在内的西北部地区是中国丁香的另一个重要分布区, 自然分布的丁香种类有12种,占全属的44%, 华丁香为特有种, 其余11种在西南、华北、东北也有分布。
秦岭是丁香属在西北至中部的重要分布区。华北、东北地区分别拥有该属约30% 的资源。华北地区的特有种为红丁香, 其余6 种在西南、西北、东北有分布; 东北山区的野生种在西北、华北等省区也有分布。此外,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北的华北紫丁香在华中、华东也有分布。
J. 暴马子丁香种子有药用吗
别名 百结、情客、紫丁香
分类 木犀科、丁香属
学名 Syringa spp.
产地与分布 丁香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及欧洲东南部。我国产的24种,分布较广。北起黑龙江,南到云南,东到辽宁,西至川、藏,而以秦岭地区为其分布中心。
形态特征 丁香属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冬芽卵形被鳞片。小枝圆,髓心实。单叶对生,椭圆或披针形,有叶柄,全缘或有时分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之圆锥花序。花萼小,钟形,具4齿裂或截形,宿存。花冠细小,漏斗状,具深浅不同的4裂片,白色、紫色、紫红及蓝紫色等。雄蕊2,着生于花冠筒之中部或上部。子房2室,每室内有种子 l一2枚,长圆形,扁平,具细翅。蒴果长圆形,光滑或有疣,胞背开裂。
变种与品种 已有记裁的丁香属植物有30个种,我国产24种,另有很多的变种、杂种及品种。在丁香的分类上,多数学者是在属下面分成亚属、组及种三级的主要形态特征来区分种。下面将这种分类法简介如下:
丁香属
一、紫丁香亚属Subgeaus Eusyringa,花冠筒比花略长,花药柄极短或近于无柄。花药全部或一部分为花冠筒所包。本亚属分为三个组:
(一)红丁香组Sectionl Villosa,花序自枝端顶芽发出。花药黄色。果实光滑或具少量疣。本组包括的种类有:
1. 红丁香 S.villosa
2. 辽东丁香 S.wolfi
3. 喜马拉雅丁香 S. emodi
4. 云南丁香 S.yunnanensis
5. 垂丝丁香 S.reflexa
6.匈牙利丁香 S.josicaea
7.西蜀丁香 S.komarovii
8. 毛丁香 S.tomentella
9. 四川丁香 S.sweginzowii
10.梯氏丁香 S.tigerstedtii
(二)毛丁香组 Section 2 Pubescentes,叶片具毛,叶背无毛者罕见。花序发自枝端之侧芽,或多或少被有绒毛。花药常为淡蓝紫色,罕为黄色。果实多疣,罕有光滑者。本组包括的种类有:
11.秦岭丁香 S.giraldiana
12.紫丁香 S.juliana
13.关东丁香 S.velutina
14.山丁香 S.potaninii
15.皱叶丁香 S.rugulosa
16.野丁香 S.pinetorum
]7.四季丁香 S.microphylla
]8.小叶丁香 S.pubescens
19.蓝丁香 S.meyeri
20.圆叶丁香 S.wordii
(三)紫丁香组 Section 3 Vulgaris,叶片光滑或仅徒长枝之幼叶有毛。花序自枝端之侧芽发出,无顶芽。花序初期被毛或光滑。花香。花药黄色。果实光滑。本组包括的种类有:
21.欧洲丁香 S.vulgaris
22. 华北丁香 S.oblata
23.朝鲜丁香 S.dilatata
24. 甘肃丁香 S.buxifolia
25.花叶丁香 S.persica
26.阿富汗丁香 S.afghanica
(四)羽叶丁香组 Section 4 Pinnatifoliae,叶羽状复叶,小叶7—9枚。本组只有1个种类:
27.羽叶丁香 S. pinnatifolia
二、拟女贞亚属 Subgenus Ligustina,本亚属形态特征介于丁香属与女贞属之间,其果实为蒴果,形态似丁香属植物之果实,而花具有突出的雄蕊和白色的小花,并具有—种特殊的香味而更类似女贞。花序由枝端之侧芽抽出,花萼短筒形,具4裂片,宿存。花冠筒短,稍突出于花萼,花冠4裂瓣片。花药黄色。果实光滑,有时多疣,2室,每室具种子l一2枚。包括以下种类:
28.北京丁香 S.pekinesis
29.暴马丁香 S.amurensis
30.日本丁香 S.japonica
另外还有两个杂种,现已升为正式种:
1.什锦丁香S.X chinensis,是由花叶丁香和
欧洲丁香杂交而成的杂种。本种应属紫丁香亚属
中的紫丁香组。
2.亨利丁香 S.X henriy,本种是匈牙利丁香和
红丁香的杂种。属紫丁香亚属中红丁香组。
习性 本属植物喜温暖、湿润及阳光充足,很多种类也具有一定耐寒力。北京地区年平均最低温约-19— -16℃左右,现有的栽培种均可在北京露地安全越冬,每年可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据记载,暴马丁香、匈牙利丁香,能耐-35℃左右的低温。我国哈尔滨年平均最低温约-26℃左右,有时可达-36℃或更低,现已露地栽培的种类包括属于2个亚属3个组的10余种丁香。因本属植物的花芽多生在枝梢顶端的第l—6对芽处,因而当1-3对花芽受到寒害时,并不影响整株的观花效果。
丁香属植物还有较强的耐旱性,北京地区7一9月为雨季,其他月份则为旱季,特别4-6月,气温从10℃迅速上升到28℃左右,此时各种丁香正迅速生长、开花,而这时雨水较少,蒸发量剧增到230一280毫米,但每月只要对植株灌水2次,就可使各类丁香生长良好而花繁叶茂。
本属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且能耐瘠薄。除强酸性土外,在各类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长,而以土壤疏松的中性土为佳。一般忌在低洼地栽植,积水会引起病害或造成全株死亡。本属植物是阳性树,喜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在阴处或半阴处生长细弱,且开花稀少,但少数种类如云南丁香,要求空气温润。这类植株在北方栽培,最好选择空气湿度较高的小环境,如可栽植在背风向阳处或稀疏的林缘边。
紫丁香花的所有种类,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而拟女贞亚属的种类,播种后4—5年才开花,但扦插或嫁接苗1—2年即可开花。5年后开花渐盛。生长势5—20年内最旺。以后渐衰,但仍能维持生命至很久的年代,据载有180龄的实例。花期及花序着生状况因种类不同而异。北京地区一般早花种类在4月中、下旬开花,紫丁香亚属中毛丁香组、紫丁香组及羽叶丁香组的各种多属早花类丁香;中花种类多在5月上、中旬开花,红丁香组中的各种均属此类;晚花类种类开花则在5月下旬至5月中旬,拟女贞亚属的各种多属此类。花序着生在头一年枝条的顶端,由第l—6对侧芽抽出成对的圆锥花序,单花在花序上的开放次序均为由下向上,每朵花可开3—7天,每个花序开放可延续8-12天,单株的花期为12一15天。多数种类每年开花1次,个别种类,如四季丁香有1年2次开花的特性,还有少数种类有少量的2次花现象。北京地区,丁香属植物于3月上、中旬萌动,新梢于5月中、下旬停止生长,枝梢生长期为2-2.5个月。8-9月果熟。10月中旬落叶。灌木类型的种类,茎干下部的枝条易干枯脱落,造成树冠下空,降低了观赏价值。此时可利用丁香截干后萌芽发枝力强的特性,来进行截干更新。
繁殖
一、播种
可于春、秋两季在室内盆播或露地畦播。北方以春播为佳,以便于种子发芽及幼芽管理。北北京地区于3月下旬进行冷室盆播,此时室内昼夜温度变化在10—22℃,播后14—25天可出苗,出苗率40-90%,有时可达100%。若露地春播,可于3月下旬-4月初进行,播种前最好将种子在6-7℃的条件下沙藏1-2个月,这样可使种子播后半个月内即出苗。未经低温沙藏处理的种子播后需1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出苗。播种时可开沟条播,沟深3厘米左右,株行距2×10厘米。无论室内盆播还是露地条播,当出苗后长出4—5对叶片时,就可以进行分盆移栽或间苗。分盆移栽为每盆1株。露地可间苗或移栽1-2次,株行距为15×30厘米。幼苗怕涝,雨季要注意苗床排水。华北地区对当年生幼苗,在冬季要用风障或埋土防寒,第二年冬季就不必防寒了。
二、扦插
可于花后1个月,选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插穗,插穗长15厘米左右(具2-3对芽)插穗剪好后,用50-100ppm的吲哚丁酸处理15-18小时,然后插在有塑料薄膜覆盖的沙床中,1个月后即可生根,生根率达80-90%。扦插也可在秋、冬季取木质化枝条作插穗,但需露地埋土贮藏,翌春再插。
三.嫁接
可用芽接或枝接砧木多用欧洲丁香或小叶女贞。华北地区芽接,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旬进行。接穗选择当年生健壮枝上面饱满的休眠芽,以不带木质部的盾状芽接法,接到离地面5-10厘米高的砧木之干茎上。冬季要注意保护。也可秋、冬季采条,经露地埋藏于翌春枝接。枝接成活的接穗可于当年萌发生长,长可达50—80厘米,但新枝梢很少形成花芽,因此,第二年萌动前需将枝干离地面30—40厘米处截短,促其萌发侧枝,使枝条成熟并能正常开花结实。对芽接或枝接成活的植株,要注意及时剪除砧木的萌蘖枝条。嫁接时砧木的选择十分重要,实践表明,选用欧洲丁香、匈牙利丁香或华北紫丁香作砧木,可比小叶女贞增强嫁接亲和性,提高嫁接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