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百合
1. 东海百合千秋寿,南岭轻松万古春是什么修辞手法
“千秋寿”和“万古春”是夸张修辞手法。
2. 连云港东海县西双湖百合主题公园好玩吗
几年前去过 挺好的
3. 西双湖百合公园是在东海县城内吗里面的百合花多吗
您好,这个公园不是在县城内,是在县城西侧,距离县城中心约3公里路,花很多,也是很成规模的,也是游玩的好地方,不仅仅是这个花,还有其它的,望采纳。。。
4. 东海百合园一日游读后感
写读后感需要真情实感,所以还是自己阅读后,自己动笔比较好,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写作方法: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写作要点:
要弄懂原作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
要认真思考
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要抓住重点
读完一篇(部)作品,会有很多感想和体会,但不能把他们都写出来。读后感是写感受最深的一点,不是书评,不能全面地介绍和评价作品。因此,要认真地选择对现实生活有一定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感想,就可以避免泛泛而谈,文章散乱,漫无中心和不与事例挂钩等弊病。怎样才能抓住重点呢?我们读完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后,自然会受到感动,产生许多感想,但这许多感想是零碎的,有些是模糊的,一闪而失。要写读后感,就要善于抓住这些零碎、甚至是模糊的感想,反复想,反复作比较,找出两个比较突出的对现实有针对性的,再集中凝神的想下去,在深思的基础上加以整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写出真实、深刻、用于解决人们在学习上、思想上和实践上存在问题的有价值的感想来。
要真实自然
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千万不可有假大空的嫌疑。
5. 今年连云港东海县西双湖百合主题公园里的百合能吃吗
你还要吃花啊,看看就好,别采
6. 江苏东海西双湖风景区百和花什么时候开
江苏东海西双湖风景区在5月30日举办第八届东海花博会,万余朵百合花将上演“花花世界”
7. 海百合化石是什么
海百合化石是什么?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
北京自然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称,海百合生长于4.5亿年前,比恐龙时代还要早2亿年,应该是史上最早的生物。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考古价值,是因为海百合对其生存的环境要求极其苛刻,能成为完整化石存世极其稀少,非常珍贵,更是一幅天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形状酷似一幅天然的荷花艺术,栩栩如生。花朵越大的其晶体亮度越强,收藏价值越高。06年就当时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珍品藏家转让一块长2米宽1.2米的海百合,在2006年当时的转让价格就达到1200万,价值不菲。但如此珍稀的古生物化石,确不是用价值可以衡量的。广东省广东博物馆于2010年开馆,馆内珍藏了一块海百合化石,高3.2米,宽2.6米,作为镇馆之宝。据馆内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说这件硕大的海百合化石是馆内最珍贵的一件展品,价值约为8千万元。
嘉兴新地质博物馆 晒出镇馆之宝超级海百合化石
2008年04月23日 08:03: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化石叫“双龙携子迎百合化石屏”,如图所示,停放在“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底层正面。化石屏正面面积达到64平方米,博物馆方面介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最大海百合化石屏吉尼斯纪录。
昨天是第39个世界地球日,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这是目前我省最大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拥有9个展示厅,占地12000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拥有上万件的藏品、标本,除了镇馆之宝“双龙携子迎百合化石屏”目前海百合化石价值约为3000万元.
之外,该馆藏品长达48米的硅化木、巨型开花的石膏晶体等8件展品都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都是地下挖的宝贝
博物馆分为两大部分,底楼为恐龙展厅,有马门溪剑龙、角龙、气龙等15条不同品种的“恐龙”,这些恐龙骨架经过修复,以捕食、角斗、嬉戏、濒临死亡时挣扎等姿态固定,配合影像、灯光、声响,再现恐龙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部分是五楼,总面积8000平方米。分地球厅、化石厅、岩石厅、矿物厅、宝石厅、火山厅、省地质地貌沉降厅、地震逃生演示厅。
宝石厅里有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200多种宝石,从阿富汗、南非、斯里兰卡等地买来。这些珠光宝气奢侈品在地质专家眼里也是难得的地质标本,简单地讲,钻石的原石金刚石,就是在地球深部由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C)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
化石厅里,有生物登陆、化石形成、物种灭绝、中生代野生环境等仿真再现的史前生物场景。比如南雄龟化石,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京九铁路时发现的,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乌龟化石群中的一件。细细看去,不但栩栩如生,更令人惊叹的是,龟身下有许多恐龙蛋,专家推断这只南雄龟在偷吃恐龙蛋时突发地质事件,把它们一起埋在了地下。
第一个月免费参观
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位于南湖新区的国际中港城商贸城,由浙江中成实业集团投资,集团办公室主任魏正扬说,博物馆自昨天起开始对外开放,最初一个月免费参观,日后拟定票价50元/人(尚待物价部门审批)。
魏正扬说,公司希望通过展示让人们认识到珍惜自然资源,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他坦言,投入巨资打造博物馆也有商业目的,就是为博物馆所在地的商贸城聚集人气。
浙江在线2008年04月23日讯
8. 海百合的化石
圣地亚哥市位于美国西南部,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和著名的港口。港口海岸线延绵43公里,轮船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2001年的一天,圣地亚哥海关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地响起来,海关人员报告说,在进行入关检查时,从一批货物中发现大量走私的化石,有关人员迅速赶赴现场……
经过验证,这批化石来自中国,整整93箱,共计14吨。圣地亚哥海关立即查封了这批珍贵的化石。按照国际惯例,罚没的生物化石应该归还给出产国。中国国家文物局获得消息,立即与美国有关部门联系,要求无条件归还这批珍稀化石。
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美国海关总署决定把这些走私的化石交还给中国。这些珍稀化石终于跨越太平洋,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那么,这93箱化石都包括了哪些珍稀化石呢?经过专家鉴定,化石共有100多件,其中包括10条贵州龙化石,1条兴义龙化石以及部分已经碎裂了的鱼龙化石,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海百合化石,共有89块。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在这89 块海百合化石中,有两块化石尤为珍贵,连生物专家都感到惊奇。您瞧,原本附着在海底生长的海百合,却固着在一根漂入大海的树干上。这是为什么呢?专家推测,海百合之所以附着在树干上,是要借助树干在海里漂浮,从而扩大摄取食物的范围。可见,海百合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
这块海百合化石同样非常珍贵,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海百合的内部结构,为研究海百合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这批珍贵的海洋化石演绎了中国西南边陲一个远古的沧海桑田故事。沧海桑田是中国一个古老美丽的传说,讲的是仙女麻姑和哥哥王方相见,一千年多过去了,东海已经三次干涸变成了良田,可麻姑的容貌依然如故,还像十七八岁的姑娘一样美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关岭地区的变化,真是太贴切了不过了。
贵州关岭位于云贵高原,山峦起伏,景色秀美,勤劳的苗族同胞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关岭到处是岩石,当地民众就地取材,把它作为建筑材料。有时,人们惊奇地发现,石头上会出现一些精美的花纹。这些美丽的花纹是谁刻上去的?无人知晓。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花纹就是海百合化石。以后,科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贵州龙、兴义龙等珍贵的化石,并且把这里的化石被称为“关岭古生物群落”。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用先进的电视手段再现那段沧海桑田的巨变吧。
距今大约二、三亿年前,贵州关岭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正是这些珍贵的化石为我们勾画出史前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观,和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如今,贵州关岭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已经开辟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当年这批化石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中国国家文物局决定把这批珍贵的化石交给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自然类博物馆,这里珍藏着20多万件珍贵的化石和标本,有无脊椎动物化石、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珍稀动植物标本等等,它们真实地再现了自然界演化的沧桑历程。在这些珍稀化石标本中,有不少是中国乃至世界所独有的,堪称国宝。
2003年和2006年,北京自然博物馆相继举办了《海百合化石展》和《馆藏精品展》,这些珍贵化石第一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海百合化石展》展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都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把珍藏并且研究过的的两块海百合化石赠送给自然博物馆,希望它们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在大自然漫长的演变中,气候变化,物种更迭,给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解的谜团。而正是这些珍贵的古生物化石,为我们解开了一个个的千古之谜,让人类更好地热爱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