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五色伊人丁香

五色伊人丁香

发布时间: 2022-02-11 06:26:42

丁香花和各种颜色的丁香花花语是什么

丁香花的花语是纯洁的初恋。

1、紫色丁香花的花语:初恋、光荣、友情!

2、蓝紫色丁香花的花语:爱情萌芽!

3、紫红色丁香花的花语:美丽!

4、白色丁香花的花语:青春、欢笑、纯洁!

丁香花的象征寓意

1、丁香花--寓意勤奋、谦逊,象征学校的良好校风。

2、丁香花--在古典诗词中她象征着美丽,高洁,幽怨。

3、丁香花--在西方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1)五色伊人丁香扩展阅读:

天国之花

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也许是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因此丁香花也配得上天国之花外号的光辉。丁香花是我国最常见的观赏花木之一,绽开于百花斗妍的仲春,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纷纭可爱。据说在宋代就已广泛栽培,那时有人在土岗上用丁香点缀假山园景,称为“丁香嶂”。

紫丁香

紫丁香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

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

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Ⅱ 丁香,象征着什么

1、天真无邪

在很多文学家的笔下,丁香花是一个娇弱的少女的形象,而我们平时看见的丁香花确实面向阳光、充满活力的,丁香花象征着天真无邪,可以用来送给女子,来表示她的天真无邪和对她的喜爱与赞美。

2、消愁思念

丁香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思念的意向,古时候丁香花就是诗人笔下常用来表达自己思愁、消愁、思念情节的意向,寓意自己的迷茫与无助,丁香花本就高洁淡雅,消愁思念这一丝的忧伤也很是搭配。

(2)五色伊人丁香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紫丁香花丁香花植株高2~8米,叶对生,全缘或有时具裂,罕为羽状复叶。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紫的是紫丁香,白的是白丁香,白丁香为紫丁香变种蒴果长椭圆形,室间开裂。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全属约30种。中国产23种,是丁香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由东北至西南均有分布,而以秦岭及西南地区所产种类较多。

野生种多分布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地 ,栽培地区则主要在北方各省。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也可用嫁接、压条和分株繁殖。

丁香花为冷凉地区普遍栽培的花木。适于种在庭园、居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或其他园林、风景区 。可孤植 、丛植或在路边 、草坪、角隅、林缘成片栽植,也可与其他乔灌木尤其是常绿树种配植。

Ⅲ 真的有五片花瓣的丁香花吗

有的。

绝大多数当然是4瓣儿,但是有些种类是3或5瓣儿。如果考虑到畸形和变异的因素,那就更多了!看下面两张图吧:

Ⅳ 在诗文中 丁香一般代表什么意象

丁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她象征的是淡雅、美丽、忧愁。诗人们总是喜欢用丁香来描写女子的忧与愁。李商隐的七言律诗《代赠》中,“芭蕉不展丁香结”用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的确,素白、淡紫的丁香花蕾不正像女子的心情、怨愁、神秘、纯洁,而不易被人看透。再说南唐的《浣溪纱》吧!“丁香空结雨中愁”则是用雨中丁香更形象的描绘那女子心中的愁,女子的情人远游,杳无音讯,每日与女子相伴的就只是那雨中的丁香和她自己心中的寂寞。
总而言之,在古典诗词中,出于各种原因的,就算手法不同也罢,丁香与愁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代诗歌《雨巷》中也出现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所写的“姑娘”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实景,指的是诗人的理想,“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的是诗人执意追求却又无法把握的彷徨与痛苦,在我的心目中她应是三、四十年代的女大学生,有清澈的眼神。过人的智慧,打着油纸伞,结着淡淡的忧愁。“丁香”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是诗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内心朦胧的希望。
我想我心中的丁香姑娘,她应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比丁香刚毅、有自己明确的目标理想。
推荐于 2018-04-28
查看全部9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在古诗中“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
丁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是美丽、高洁、忧郁的象征。自唐代开始,以丁香为题材的作品增多,它作为一种意象也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阈,其审美意蕴和情感、思想内涵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1、高洁情趣的象征,独立人格的载体。 (1)杜甫 唐《江头五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枝结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宅后,庶使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译文: 丁香很柔弱,结子又多,叶子和花都漂亮,但是是素色中的美丽,不是艳丽的。把丁香种在房子后面,为了是给有思想的人欣赏。 丁香自己呢?它早晚像兰麝一样发出芳香,但却不必想到自己会磨成粉的。 整首诗的意思是,一个柔弱美丽的生物,它该知道自己的特质,完成自我,虽然自我的最后完成恐怕是粉身碎骨,也不必多想了! 此诗前四句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一个清淡素雅的丁香形象:柔弱、枝繁、素艳。丁香花团锦簇,外朴而内秀,花色明丽,又香气馥郁,淡雅清幽,被人们称为“花中君子”。 后四句则写出了丁香高洁的内质。幽人指幽居之士,古代常指隐士。柔弱的丁香被赋予了高贵的品质、坚强的个性,它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与

Ⅳ 《我的丁香伊人》txt全集下载

|说

我的丁香伊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第三章内 情书(2)
红|袖|言容|情|小|说
日子像汩汩流水似的淌着,淌着,淌到了很远的地方,不再回来,但伊静的心情却好像随着那场电影一直留在了过去,没有随着日子的流淌作任何的改变,和丁香一样颜色的眼神,溢着忧伤,溢着惆怅,令人心痛,也令人担心。
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仔细端详着这个秋天,真的,这真的是个很美的秋天,晴空万里,霜叶如花。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秋天,这个秋天,我想我或许要在忧伤中度过,如果她不能顺利的从忧伤中走出来。
我一直喜欢在图书馆自修,喜欢那里明亮而堂皇的阅览室,喜欢那里的华丽而柔软落地窗帘,喜欢那里的光滑而宽大的红木桌椅。我喜欢在那里找个安静的角落,把自己埋进浩瀚的书海中,听着风悄悄吹过树梢,发出轻柔的响声。
只是自从听小萌说伊静一直在第二教学楼的409教室自修之后,我便没有再去过图书馆,我开始去409自习,因为我知道409是个很小很偏僻的教室,因为我担心她会孤独的坐在某个角落,看不见窗外美丽……
别忘了采纳哟

Ⅵ 雨巷的丁香姑娘和蒹葭的伊人有什么不同

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一位在深秋清晨徘徊蒹葭河畔,翘首以望那位在水一方的伊人,并不辞艰辛“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一位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目的只为“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Ⅶ 求《雨巷》中的丁香姑娘的形象

丁香姑娘是诗人理想的化身,她美丽高洁,如西子般美貌,如黛玉般婀娜,更如苏小妹般才学过人。另人魂牵梦萦,正所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幽幽情思从身旁划过。出现了也就等于要消失了,仅仅是身旁的过客,仅仅是梦中的幻影,是诗人苦苦追寻的向往的完美的化身。

Ⅷ 红丁香的象征寓意是什么

01 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早在中国古代,丁香就被赋予了典雅庄重、情味隽永的文化符号。而到了今天,丁香依然被人们喜爱着,赋予其诸多的文化含义。比如红丁香就象征着深深的爱、珍惜爱情、美好时光、坚韧不拔等寓意。

丁香自古就被诗人赋予了诸多的文化符号,丁香花朵纤小文弱,花筒稍长,故给人以欲尽未放之感。宋代王十朋称丁香“结愁干绪,似忆江南主”。历代咏丁香诗,大多有典雅庄重、情味隽永的特点。丁香花未开时,其花蕾密布枝头,称丁香结。唐宋以来,诗人常常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用来写夫妻、情人或友人间深重的离愁别恨。而到了今天丁香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同样赋予丁香新时代的含义。红丁香,因其火红热烈的颜色,被赋予寓意深深的爱、珍惜爱情、美好时光、坚韧不拔等。

(8)五色伊人丁香扩展阅读:

丁香花是素雅的。它那白色或淡紫的小花,常常不为人们所注目。也许有人嫌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鲜艳夺目而言,然而它实在是很可爱的。丁香的性格是温柔的,但也不缺乏热烈。它虽然素装淡裹,却有许多的内秀。丁香又是严肃的,它柔中有刚。

丁香的花蕾叫丁香结。唐代李商隐在诗句中“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未展开的芭蕉和丁香结来表达对伊人的思念,后来有不少人将丁香结作为忧愁思念的象征。当然丁香作为中国传统的插花,也寓意着爱情和暗结同心的希望。

在法国,“丁香花开的时候”意指气候最好的时候。 生日是5月17日或者6月12日的人的幸运花是丁香花。 在西方,该花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

Ⅸ 丁香花在古代诗文中的含义 求详解

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刊发了蓝棣之先生的《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蓝先生的文章的核心是提出“这里的核心意象丁香、春雨是在暗示吗?那么是在暗示什么呢?”这么两个问题。通过与《荒原》的比较解读,蓝先生得出答案“戴望舒《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长在荒原上的)和春雨(不是无声滋润丁香的)都在这里找到了出处”,并进一步说道“‘残忍’一词,艾略特直接说出来了,但《荒原》全诗的题旨迄今未被透彻阐述。这个‘残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说的题旨。”在后面的文字里,尽管蓝先生也提到“丁香”意象在中国古诗里的渊源如杜甫的“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和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但认为它们“都只是个‘愁品’而已”,而非“本质上却是现代的”《雨巷》所依。 在蓝先生新论出来以前对《雨巷》的评论提到“丁香”意象的出处一般都本自卞之琳先生在《戴望舒诗集·序》(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里说的“《雨巷》读起来好像就是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如毛翰先生《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感遇试卷》(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270页),朱寿桐先生《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505页)均持此论。但卞先生认为“《雨巷》……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则鲜为后学者认同。与之相反,朱寿桐先生认为“戴望舒是借用了这些意象和境界,又超越了它们的原有的内涵……把东方的传统意象与西方的现代派诗绪两者艺术相融合,从而绝妙地表达出现代知识分子灵魂深处所潜藏着的那份理想的追求和幻灭的痛苦。” 由上可知,“丁香”的出处是蓝先生的立论和以往评论歧义的源头。以往的评论认为《雨巷》“丁香”意象出自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因而更多地读出了《雨巷》所传达的“愁怨”和“惆怅”,而蓝先生认为《雨巷》中的“丁香”本自《荒原》,因而认为它暗示了“残忍”的题旨。 我认为这两种论述都有点道理,但也都有偏颇的地方。因为它们都是“诗外看(证)诗”,而不是从文本本身引出的逻辑结论。从创作背景、意象渊源出发所作的猜想,可以成为解读文本的佐证,但不能取代对文本的细致解读。《雨巷》自面世以来,对它的解读众说纷纭。抛开对《雨巷》的简单化政治批判不说,它的题材归属便一直争讼未决:王干大先生将其收入他主编的《中国现代名家诗歌分类品汇》中的“情爱卷”,而毛翰先生则在《20世纪中国新诗分类鉴赏大系》中将它收入“感遇诗卷”。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臧此否彼,只要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但完全脱离文本,放任自己的想象得出的结论,却不能看作是”象外之象”,而只是”象”外之”象”而已。也就是说后面的“象”固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已不是前面的“象”所生发出来的,因而将它解读为 “题中之义”是不妥当的。 因此我认为,过于强调并拘执于“丁香”和“雨”的出处是不利于我们对于《雨巷》的读解的。诗人也许读过《浣溪沙》和《荒原》其中之一,也许两者都读过,但我认为这其实并不重要。“丁香”这个意象在中外文学史上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其含义不断变迁和丰富。后起义与原初义有一定的联系,但越往后发展,这种联系会越显得疏淡,甚至难以辨认。不但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和李璟“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丁香”有别,而且艾略特“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哺育着丁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拨动着沉闷的根芽,在一阵阵春雨里。”中的“丁香”意象更是迥异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丁香”意象。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丁香”意象尽管有变化,但基本上仍指“丁香花”,亦即“丁香结”。而外国诗中的“丁香(lilac)”却既可能指“丁香树”,也可能指“丁香花”,而且外国诗歌中“丁香”少有中国诗歌中“愁怨”意思的表达。作为一个有创造力的诗人,戴望舒是不大可能去作李璟《浣溪沙》或艾略特《荒原》的简单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的。对这一点,孙玉石先生也表达了相似的意见,他在《〈雨巷〉浅谈》(《名作欣赏》1982年第一期)一文中说“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孙先生的持论还是比较公正的。 而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孙玉石先生在《〈雨巷〉浅谈》一文中指出古典诗歌中的“丁香”意象在《雨巷》中已被创造性转化为“如丁香一般结着愁怨的姑娘”,这自然是对蓝棣之先生新见的有力质疑。其实,我倒觉得《雨巷》中这位“姑娘”有点类似于《诗经·蒹葭》中的“伊人”。《雨巷》中的“姑娘”和《蒹葭》中的“伊人”一样“可遇不可求”。中国古诗中表现这种心境的诗篇很多,如《诗·河广》即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叹“不可”,亦示“可望而不可求”之意 。另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更将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可望难即,欲求不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戴望舒在表达这种“距离怅惘”(钱钟书先生语)时略似前贤,但由于时代风云的笼罩和独特个性的凸现,《雨巷》和上述诸诗又显得“和而不同”。由于戴望舒在《雨巷》中仅只想“逢(遇)”着那位“姑娘”,而不同于《蒹葭》中那位抒情主人公对“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因而《雨巷》更多一份“哀怨又旁彷”的诗绪,而少一份坚定不移的追求。 至于诗中的“雨”,我认为主要为营造那种朦胧的意境所设,可能是春雨,也可能是“愁煞人”的秋雨。蓝先生指认为“春雨”,是因为他先在的认定《雨巷》一定本自《荒原》,因而以《荒原》中的“春雨”来论证《雨巷》中的“雨”为“春雨”,这是未免有点倒果为因的。“雨”既非定指,“雨巷”亦非定指。我们只知道它是引发和寄托诗人愁思的所在,何以知道又何必知道它位于江南抑或江北?而且我想这里能给予我们更重要的启示并不仅于此。我们在读解诗歌是既要从意象出发,同时又不要拘执于某个具体的意象,更不要简单地加以比附,才能避免以先入为主的印象损害诗歌的原意。 戴望舒在《论诗零札》中说“不必一定拿新的事物作题材(我不反对拿新的事物作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同时他又说“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我认为《雨巷》中的“丁香”意象当然不是全无依傍,但我更愿意相信它是通过戴望舒长久的对古今中外大量文学作品的阅读而潜化于他心中的一个虚泛的意象。它身上或许有《浣溪沙》或《荒原》的印痕,但已经成为戴望舒自己的“独特的这一个”。在某一刻一种激动他心灵的诗情来袭,与“丁香”这个意象猝然遇合,并进一步勾连出一个“姑娘”的意象,它是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和“忧愁”,充分表达了诗人充满希冀和失望,但又“无地徘徊”的心境。通过“那种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的意境在那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中飘然呈现后,诗人的这种心境或许有些许缓和?因为诗人在诗的结尾处仍未放弃他的希望,虽然这希望仍充满着“哀怨和惆怅”。 蓝棣之先生反叛他先前所认同的“社会理想象征”说,而翻新出“残忍暗示”说,表面上迥然相异,实际上则具有一致性:都是对《雨巷》作出一种比附性诠释。而这却有悖于蓝先生所认定的西方象征主义诗派对于戴望舒的影响。因为西方象征主义诗派的特点是“反对肤浅的抒情和直露的说教,主张情与理的统一,通过象征暗示、意象隐喻、自由联想和语言的音乐性去表现理念世界的美和无限性,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复杂微妙的情绪、感受”(《外国文学史》,朱维之、赵澧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1994,553页)。从《雨巷》的文本来看,它的表现手法有借鉴象征主义诗派的地方,但它表现的诗情却更具有古典的味道,它是“古典与现代交媾”的产物。它“可意味而不可言传”,更不可确指。蓝先生实犯了自己的大忌,因而得出了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我们可以说戴望舒接受了西方象征派的影响,但我认为似乎更应该把这种影响理解为象征派注重音乐性和暗示等诗艺给他提供了一个和中国传统诗艺比较接受的参照系,而不应简单地理解为他对西方象征派诗歌的意象移植。更何况他对象征派和传统诗艺都进行了扬弃,如他在《论诗零札》中说“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又说“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雨巷》可谓这种理论的完美表现,它既以往返回复的旋律取胜,但又成功地实现了对外在的音乐性的超越,以一种“与生命同构”(苏珊·朗格语)的形式,长久地拨动着更多人的灵魂。 我认为只有超越把目光锁定在“丁香”上的视点,从整体诗情出发对《雨巷》进行观照,才可以试图领悟它的意蕴,而避免对它作狭义和牵强的理解。而且我们也无需深究它到底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感遇诗,《雨巷》仅只是“渡河之筏”,不同的读者凭依它驶向不同的彼岸。我相信更多的读者是在“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叶圣陶先生语)的音乐旋律中悟到了诗人的诗情,而不是知道了更多的什么。不知我这种说法是否确当,特见教于蓝先生和各位读者。

Ⅹ 含丁香的相关诗集,丁香被赋予怎样的含义

诗词中以丁香花含苞不放,比喻愁思郁结,难以排解,用来写夫妻、情人或友人间回深重的离愁别恨答。

相关诗词: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代赠》

原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释义: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

(10)五色伊人丁香扩展阅读:

丁香花自古以来的寓意:

丁香花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因为它高贵的香味,自古就倍受珍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我国古诗里有好些吟咏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体柔弱,乱结枝欲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

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姣好美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雅圣洁,心绪也像丁香一样忧愁惆怅。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而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受天神所祝福,有光辉的人生。

热点内容
荷花的花儿 发布:2025-09-12 18:08:34 浏览:80
扦插绿植如何快速生根 发布:2025-09-12 18:01:26 浏览:837
荷花荷花三娘子艳谭4 发布:2025-09-12 17:53:22 浏览:797
油牡丹用途 发布:2025-09-12 17:45:31 浏览:998
牡丹江粮库 发布:2025-09-12 17:44:54 浏览:345
艺子龙广场舞好一朵女人花 发布:2025-09-12 17:38:08 浏览:11
大鱼海棠大 发布:2025-09-12 17:32:21 浏览:925
榔榆独干盆景 发布:2025-09-12 17:19:46 浏览:649
玉兰花修枝 发布:2025-09-12 17:16:26 浏览:676
藤生百合 发布:2025-09-12 17:06:48 浏览: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