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素有

牡丹素有

发布时间: 2022-02-06 18:24:57

牡丹花为什么素有“百花之王”的美誉

牡丹花是我国固有的特产花卉,被拥为花中之王,有关的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版作为我国国权花,牡丹花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诗人所称颂,因而素有“百花之王”的美誉。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的《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莯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可见牡丹在我国至少已经栽培了1400年。

到了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

宋人毛滂在《寒食初晴见牡丹作》中就有这样的佳句:

魏紫黄绿欲占春,不教桃杏见清明。

㈡ 牡丹别称是什么

牡丹的别称有:鼠抄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2)牡丹素有扩展阅读:

牡丹的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

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

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

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

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

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㈢ 牡丹花又名什么

牡丹花又名鼠姑、来鹿韭、白源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

(3)牡丹素有扩展阅读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

㈣ 牡丹被誉为什么

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专药妖无格,池属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㈤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是诗人谁所作

这个应该是李白的诗,用来取悦杨贵妃的

㈥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春末才开放。要使牡丹花提前到春节开放,你认为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专素.非生物因属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牡丹花通常在春末才开放,但园艺师却可以通过人工控制外界因素让它提前到春节期间开放.园艺师主要是通过控制光照和温度促使牡丹提前开花的.
故选:B

㈦ 牡丹花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是诗人谁的所作

刘禹锡《赏牡丹》云:“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因为最后两句,我们都会把刘禹锡当作“国色天香”的牡丹花的第一位知音。

其实成语见于唐人李浚的笔记作品《松窗杂录》,说是大和、开成年间,某年暮春,当时的皇帝和妃子们在宫廷内殿欣赏牡丹花。皇帝是个文化人,平常喜欢诗画,看见牡丹如此鲜艳可爱,就问旁边的一个画师叫程修己的,说:“如今京城都邑之中牡丹花也处处盛开,听闻传唱的有好些文人作的牡丹诗,哪一首写的最好啊?”

程修己善画,诗画相通,自然也是个明白人,就回奏皇帝:“臣曾经听闻公卿之间都在吟唱玩赏一首牡丹花诗,是中书舍人李正封所作,臣记得其中两句是这样说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皇帝一听,也觉得写得好,真是贴合牡丹花的气质,玩赏之间,抬眼望到一旁正得自己恩宠的妃子,笑着便说:“爱妃若在梳妆镜子前饮上一杯紫金盏酒,那才更像李爱卿诗中所言一般哪!”以后别人若提到牡丹“国色天香”,大家就知道出处是唐代诗人李正封的诗句了,虽然可惜全诗今已不存。

㈧ 牡丹有哪些品种哪种最美

中国牡丹主要品种根据不同花色(如: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不同花型(如:单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楼子型、绣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热、耐湿等特性,可以种植在温带、寒热和亚热带地区的品种300多个,还有日本、美国、法国品种100余个 。

由于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不能确切地说哪种就最美,因人而异。个人喜欢粉牡丹。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芍药科,芍药属植物,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根皮入药,名曰“丹皮”。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花中之王”的美称。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片,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片,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片,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且牡丹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

㈨ 牡丹有怎样的美称

牡丹原产于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20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㈩ 牡丹的品种有哪些

  1. 赵粉:赵粉属于牡丹中的四大名品之一其,因为它出自清朝的赵家庄园,而且花色粉红而得名赵粉。赵粉是一种,其花朵大多呈皇冠形、荷花形或金环形,花型丰满,长势喜人,因此受到了不少爱花之人的喜爱。

  2. 姚黄:姚黄也是牡丹中的一个名贵品种,同属于四大名品,在古时还一向有花王的美誉。姚黄牡丹出自宋代洛阳,为当时邙山山脚下的一户姚姓人家所培育,因此被称为姚黄。姚黄初开花时,花色为鲜嫩的鹅黄色,而当它盛开时,花色又逐渐变成耀眼的金黄色,光彩动人。

  3. 豆绿:豆绿也是牡丹的四大名品之一,而且还是世上稀有罕见的一个品种。豆绿的花朵为鲜嫩的黄绿色,大多呈现为绣球形或皇冠形,其内花瓣密集而且拥有褶皱,因此花形十分饱满。此外,豆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花梗较为细软,因此花朵大多呈现出自然下垂的姿态。

  4. 魏紫:魏紫同样属于牡丹的四大名品,它出自洛阳魏仁溥家,花色紫红,给人一种热烈极致的美感。魏紫的花朵为皇冠形,多重瓣,花形饱满动人,十分绚丽,因此魏紫也被古人们称为花后。

  5. 二乔:二乔,也被称为洛阳锦,指的是一种复色牡丹的品种,是复色系牡丹中的翘楚。二乔在同枝、同株中可以开出紫红、粉白两种不同颜色的花,甚至同多花朵上也会同时嵌有粉、紫两色,娇艳的姿态被人们比作大小二乔。

  6. 酒醉杨妃:酒醉杨妃的花朵多呈荷花形或托桂性,花色为粉紫色。由于它的枝条柔软,花朵在盛开时微微下垂,如同醉酒的美人,娇媚慵懒,楚楚动人。

牡丹在我国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品赏牡丹、咏画牡丹之时,国人不断地丰富了牡丹文化,使它成为了对于历史文化的一种见证。而在今天,我们同样也要将如此绚丽的花文化不断地传承、丰富下去。

热点内容
才有梅花便不同 发布:2025-09-13 07:54:59 浏览:298
樱花漫天飞 发布:2025-09-13 07:49:15 浏览:699
玫瑰花语文 发布:2025-09-13 07:43:30 浏览:646
丁香郑州 发布:2025-09-13 07:38:38 浏览:201
蒙氏插花教案 发布:2025-09-13 07:38:35 浏览:625
大庆花卉基地 发布:2025-09-13 07:29:31 浏览:806
绿植不生长 发布:2025-09-13 07:21:47 浏览:284
西兰花酸 发布:2025-09-13 07:21:06 浏览:737
茶花如果培育 发布:2025-09-13 07:17:30 浏览:785
画花卉的 发布:2025-09-13 07:12:26 浏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