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鱼是什么鱼
Ⅰ 丁香鱼的简介
鳀(学名:Engraulis japonicus)为鳀科鳀属的鱼类,又有抽条、离水烂、小银鱼、海蜒等叫法。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南岸、东至菲律宾、北达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Ⅱ 丁香鱼和巴浪鱼是不是一种鱼
丁香鱼也叫“小银鱼”,产自东海深海水域,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
巴浪鱼,学名蓝圆鲹,别名又名刺巴鱼、棍子鱼、池鱼、黄占、池仔。鲈形目鲹科圆鲹属的1种。体纺锤形,稍侧扁。脂眼睑发达,前后均达眼中部,仅瞳孔中央露出一长缝。上颌后端较钝圆。上下颌有一列细牙;犁骨牙群呈箭头形;腭骨和舌面中央有一细长牙带。体被小圆鳞。侧线直线部始于第二背鳍10~14鳍条之下方,侧线直线部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上具棱鳞,最高棱鳞大于眼径的 1/2。第二背鳍和臀鳍的后方各有一小鳍。胸鳍长与头长之比随鱼体的大小而异。背鳍前部上顶有一白斑。暖水性中上层鱼类,分布于中国海南省到日本南部;在东海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沿岸。南海密集区在中国台湾浅滩南部、粤东碣石湾外近海、珠江口、海陵岛及海南省东北部近海。 生命周期短,最大为6龄。生长快,1龄就能产卵。自12月至翌年 4月分群产卵。夏季在沿岸广泛出现幼鱼密集区。产卵后的群体和幼鱼分散到近海较深处,部分能到外海。为南海经济鱼类之一。
Ⅲ 丁香鱼和海蜒的区别
丁香鱼和海蜓根本的区别就是不同科不同属不同形不同鳞!
Ⅳ 丁香鱼和白饭鱼是一种东西么
丁香鱼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丁香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整条可食;又是海产的调味品。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据祖国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民间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症。
文昌鱼(Branchiostoma,香港称之为白饭鱼)也被叫Lancelet,或Amphioxus。属于头索动物亚门鳃口科。是生物进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物种,它揭示了现存脊椎动物的起源。中国厦门、青岛市文昌鱼的两个主要栖息地。此外,整个东南亚沿海均有发现文昌鱼。在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也有分布。文昌鱼现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两种鱼不是同一种鱼。
Ⅳ 丁香鱼和扒皮鱼有什么区别
“丁香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它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
“扒皮鱼”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也有称马面鱼)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Ⅵ 丁香鱼是属于淡水鱼还是海鱼类它具有什么营养价值麻烦详细介绍。
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它体圆状而版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权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整条可食;又是海产的调味品。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据祖国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民间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症。据分析,丁香鱼含大量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而脂溶性的VA、V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丁香鱼要冷冻保存才不会变色变味,食用时用温水略为漂洗,可以去除冰渣,日本人常用来煮粥食用,台湾人也如此,对儿童与老人最为滋养。
Ⅶ 丁香鱼属于什么动物
丁香鱼,也叫“小银鱼”,产自东海深海水域,鱼虽然个体小,但营养价值很高,系小型经济鱼类。
中文学名
鳀
拉丁学名
Engraulis japonicus
别称
丁香鱼
二名法
Engraulis japonic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辐鳍鱼纲
目
鲱形目
科
鳀科
属
鳀属
种
鳀
目录
1简介
2形态特征
3洄游习性及分布
4出产地域
5饮食做法
6食疗作用
7营养价值
简介编辑
鳀(学名:Engraulis japonicus)为鳀科鳀属的鱼类,又有抽条、离水烂、小银鱼、海蜒等叫法。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南岸、东至菲律宾、北达日本以及中国沿海等,属于温水性中上层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1]
丁香鱼
形态特征编辑
体圆状而侧扁,身长2—3.5厘米;背部青绿色,腹部银白色;眼大,吻圆突;无棱鳞,无侧线。其个体虽小,闻之似丁香花味,体形似渔家女耳垂的金丁香,故雅名丁香鱼。 个体小,细长近圆筒状,一般体长6 8厘米,头甚平扁,嘴短,嘴的两侧稍向内凹。 自然产丁香鱼一般体长150~250mm,体重80~150g。人工养殖的可长达250~300mm,体重可达150~200g。
洄游习性及分布编辑
香鱼喜栖于水质清新,水流湍急,水温偏低,河底多石砾,无污染的通海河流中。每年9~10月份为产卵季节,在江溪上游肥育的成香鱼集群降河洄游,到河下游咸淡水交汇处产卵﹑孵化。幼鱼孵化后随水流入海越冬。翌年春天,当水温回升至12℃左右,体长40~80mm幼香鱼陆续溯河肥育。
出产地域编辑
分布于我国东海,主要产地在浙、闽两省的近海水域。
丁香鱼
饮食做法编辑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整条可食;又是海产的调味品。佐餐时,用它泡汤、或拌凉菜、或炒蛋等均宜,香味扑鼻,生津开胃。
相关图片(7张)
例如:辣炒丁香鱼
原料:丁香鱼、腰果、葱花、红辣椒末
做法:
1、丁香鱼先用沸水煮10分钟,将丁香鱼煮软后捞起,沥干水份备用。
丁香鱼
2、起油锅,用中温将丁香鱼及腰果分别炸过,时间各约8分钟,再捞起沥干油备用。
3、将番茄酱放入锅中,加入糖、盐与鲜鸡粉煮溶,再加入葱花、红辣椒末,最后放入丁香鱼及腰果拌炒均匀即可。
食疗作用编辑
据祖国药典记载:“海蜒,味咸性温,有清热、止泻之功效。”民间还用于治疗慢性肠炎、肺结核等症。
据分析,丁香鱼含大量烯酸(DHA)和廿碳五烯酸(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
丁香鱼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疾病具有特殊疗效。而脂溶性的VA、VE,对人体防癌,抗癌延缓衰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丁香鱼要冷冻保存才不会变色变味,食用时用温水略为漂洗,可以去除冰渣,日本人常用来煮粥食用,台湾人民也如此,对儿童与老人最为滋养。
营养价值编辑
浙江、厦门和海南产区的丁香鱼干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5.25%、42.42%、38.95%,脂肪含量分别为4.71%、3.42%、3.05%。3个产区的丁香鱼干总氨基酸含量为34.4%~38.7%,组合比例均衡,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高达3.86g/100g,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8.23%。丁香鱼干脂肪含量较低,但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DHA含量为21.21%~25.83%,含有丰富的Ca、P、Fe、Zn、Se等微量元素,对不同产区的丁香鱼干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结果表明其均符合国家相关安全卫生标准,说明丁香鱼干是一种品质好,有较高营养价值的海产品。[2
Ⅷ 什么是丁香鱼
一种鱼的名字
Ⅸ 新鲜丁香鱼长什么样子,要怎么保存
丁香鱼有个俗名叫“离水烂”,顾名思义就是离开水很快就会开始腐烂。新鲜的丁香鱼基本上无法保存,打捞起来半个小时就会开始腐烂。丁香鱼干的话必须冷藏保存,冷藏保存能够降低氧化速度,保存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