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丁香
㈠ 怎样用药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气虚下陷者,宜用补中益气之品;属痰瘀交阻者,宜用祛湿化痰、散瘀通络之品;属肝肾不足,风阳上亢者,宜用滋水涵木、调和气血之品。
(1)双补膏主料:党参、山药、桂圆肉、黄芪、茯苓各30g,甘草10g,白术、枸杞子各200g,山萸肉、当归各15g,大枣10 枚。
制法:诸药入砂锅内,加水1000ml,文火煎煮,取汁500ml;再加水500ml,文火煎煮,取汁300ml。将两次药汁混合入砂锅内,文火浓缩至500ml,加蜂蜜100ml 收膏。
用法:每服20ml,每日3 次。
功能:补气养血,健脾益肾。
(2)丁香姜糖主料:丁香粉5g,生姜末30g,白砂糖50g。
制法:将白砂糖加水少许,放入砂锅内,文火熬化;再加丁香粉、生姜粉调匀,继续熬至挑起不粘手为度。另备一大搪瓷盆,涂以小磨香油,将糖倾入摊平,稍冷后趁软切成50 块。
用法:随意食用。
功能:和中化痰,降逆止呕。
(3)菊楂决明饮主料:菊花10g,生山楂15g(打碎),冰糖适量。
制法:三药同煮,去渣取汁,调入冰糖。
用法:代茶饮。
功能:清肝疏风,活血化瘀。
㈡ 颈椎病人适合用什么枕头好
1.贴合颈椎的生理曲度
首先,一个理想的枕头,是要能够紧密贴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从而在睡眠之中就缓解颈椎肌肉、韧带的疲劳。颈椎枕头的品种比较多,大多数都有一定作用,目前介绍常用的两种,一种是只能仰卧,而侧卧就不太理想;另一种不但能够仰卧,还能侧卧,并且非常的舒服,侧位的设计更贴切了患者的生活习惯,大大增加了治疗效果,是目前应用的最多的一类枕头。
2.一定的承托力度
对于颈椎类理疗枕头,需要具备一定的承托力度,只有有适当的承托力度才可以完全承托颈部,才能有治疗效果,不同的颈椎病人需要用不同情况区分对待。对于不太严重颈椎病人群:可选用蒲绒和木棉类的可调颈肩类的枕头,肩枕设计能够保护肩部,防止颈部和肩部着凉,也更好的贴合颈部。
针对已较为严重颈椎病人群:应使用如荞麦壳配中药的护颈套枕,其承托力更强,牵引效果更强。
㈢ 颈椎增生能否导致反应迟钝
参考资料:
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临床表现?
颈椎骨质增生和颈椎病不是一回事。颈椎骨质增生是一种状态,而颈椎病属于疾病;颈椎在长期慢性损伤的情况下,可出现颈椎间盘病变,韧带损伤,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等,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才能称为颈椎病。根据增生的颈椎对颈部神经、血管压迫的程度和部位,可分为5种类型:
(1)神经根型:由于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神经根导致了相应的表现。发病率占颈椎病的60%。诊断要点:①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②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如颈、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③颈部活动动能障碍,尤其是后伸及旋转功能受限。④患椎棘突压痛、椎间孔压迫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⑤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
(2)椎动脉型:增生的骨质压迫或刺激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10%~15%。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常由于头颈部位改变而出现眩晕、偏头痛、视力障碍、发音障碍、耳鸣、耳聋和猝倒者。②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常受限,旋颈诱发试验阳性。③ 颈椎正侧位及斜位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及患椎病理性移位。
(3)脊髓型:多为增生的骨质及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而引起,约占10%~50%。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患者,有四肢麻木、酸胀、烧灼、疼痛、行走时有“踩棉花感觉”,身体重心不稳定,易摔倒。②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膝反射减弱,出现病理反射。③颈椎X线片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椎管狭窄,造影检查有梗阻现象。
(4)食管型:由于颈椎前缘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食管后壁所致。此型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病人有咽喉不适、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③X线片显示有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增生的骨质压迫了颈椎两旁的交感神经。此型也较少见。诊断要点:①中年以上年龄。②眼裂一侧大一侧小,瞳孔不等大,有时视物不清。半边颜面部干燥,出汗少等。③X线片显示颈椎骨质增生样改变。
如何预防和治疗颈椎骨质增生?
(1)预防:由于骨质增生与增龄、性别、种族、职业、工种、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所谓的预防就是指人类针对可以干预的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如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歪头等动作。在工作之余应适当地作颈部活动,动作要慢,幅度不要太大。作颈部的自我按摩。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2)治疗:理疗、颈椎牵引包括颈椎托和牵引架。药物治疗:在配合理疗和牵引的同时,适当服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
(3)介绍一种保健颈头枕:通过对骨质增生和骨关节炎疾病的介绍,使患者对该病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对增龄、遗传、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可以对后天性因素如职业、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进行重点防范。我们的一生大约1/3在床上度过,与颈部密切为伴的是枕头,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枕头对颈椎的影响呢?目前的枕头很多不符合颈椎的生理要求,使颈椎长期处在一种悬空和不正常的受力状态下,导致了颈椎的慢性损伤。有人经过多年的研制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的保健颈头枕(专利号942174-437),它的特点如下:①由于设置有与颈部曲面相吻合的弧形面结构,改变了传统枕头使颈部长期受到不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的外力损伤。 ②内装有一定疗效的中药枕芯,具有养神健脑、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等功用。令人在睡眠之中,就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疾病的作用。当然它的预防功能超过治疗功能。
中医对颈椎骨质增生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在辨证分型上,一般主张分为虚实两大类,虚包括肝肾阴虚和气血虚弱型,实包括风湿寒邪侵袭,痰湿内阻和气滞血瘀型。
(1)外邪痹阻
中年以后,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风湿寒邪乘虚入侵,导致气血瘀滞,搏结于颈项筋骨,经脉不通,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而致。
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肥胖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舒经通络除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15g,防风12g,当归12g,炙甘草6g,赤白芍各12g,炙黄芪15g,片姜黄12g,生姜6g,苏木10g。
本方益气和营,祛风利湿,为风邪偏胜,麻木较重者而设。若疼痛剧烈、寒邪较盛者,加制川乌、附子、细辛、桂枝以散寒止痛;若湿邪偏胜者,可加海桐皮、�莶草、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2)痰湿阻滞
中年以后肾气渐虚,气化无力,水不得化气,即停蓄而为痰饮;且体虚易招风邪侵入,风痰相搏,阻滞颈部经络而发病。
症见:头项强痛,肩臂酸胀不适,肢体沉重,伴有头重脑胀,胸脘满闷,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通络。
方药:指迷茯苓丸加味。茯苓12g,黄芩10g,陈皮12g,五味子10g,桔梗6g,姜半夏9g,白芥子10g,地龙12g,胆南星10g。
本方燥湿化痰,理气通络。若兼见瘀阻经络者,可酌加三七、穿山甲、地龙以助其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力;若兼见有风寒者,可酌加桂枝、羌活、灵仙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见眩晕者,加天麻、白术;兼见胸痹者,加丹参、瓜蒌、郁金。
(3)气滞血瘀
由于外伤和劳损,使椎体缘组织间隙出血而成瘀,瘀血阻滞经络发为本病。
症见: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惊惕不安,胸闷胸痛,烦躁,面色不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和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味。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没各9g,元胡12g,葛根18g ,透骨草21g,姜黄12g,穿山甲10g,地龙12g。
本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偏寒者,加桂枝、制川草乌、细辛;偏热者加败酱草、丹皮。若气虚者加黄芪;若兼见痰湿者,加白芥子、胆南星;若兼有胸痹者加薤白、郁金、瓜蒌、半夏。
(4)气血虚弱
年老体弱,气血衰少,气虚则腠理不密,风湿寒邪乘虚侵袭,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血虚筋骨失去濡养皆可致病。
症见:头项酸痛不适,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女性患者每于月经后症状加重,或经期紊乱,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15g,赤白芍各12g,桂枝10g,鹿角粉6g(分吞),鸡血藤1 5g,生姜6g,大枣4枚。
本方益气温经,和营通痹。若兼风湿者,酌加灵仙、透骨草、葛根、羌活、炒苍耳子等,以祛风湿、止痹痛;若兼瘀血者,酌加地龙、桃仁、红花、当归尾等以助其活血化瘀之力;若兼有肾虚者,酌加淫羊藿、菟丝子、狗脊等,以补肾阳、通督脉。
(5)肝肾亏虚
肾藏精、主髓;肝藏血、主筋。年老体弱,肝肾精血日渐亏少,筋骨失去滋荣而致。
症见:肩颈不舒,头脑胀痛,眩晕耳鸣,不可转侧,伴神疲乏力,健忘少寐、腰膝酸软,舌体瘦、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法:益精补肾,滋阴熄风。
方药:左归丸加味。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0g,生白芍12g,生石决明15g,当归9g,炙甘草9g,黄精24g。
本方能滋补肝肾真阴而熄风。若兼有风湿者,加灵仙、�莶草、鹿衔草祛风湿止痹痛。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中成药?
(1)抗骨质增生丸
药物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2份,鹿衔草2份,骨碎补2份,淫羊藿2份,鸡血藤2份,莱菔子 1份。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主治:退行性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次5g,每日2~3次。
(2)骨刺丸
药物组成:熟地、骨碎补、炙马钱子、鸡血藤、肉苁蓉各60g,三七、乳香、没药、川芎各30g。
功效:补益肝肾,通经活络。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早晚各1次。
(3)天麻丸
药物组成:天麻、木香、人参、赤茯苓、羌活、白芷、天蓼木、川芎、当归、麻黄、乌蛇、白附子、龙脑、鹿角胶、菊花、生地、细辛、牛黄、麝香。
功效:益气祛风,宣痹止痛。
主治:虚损伤风,手足无力,肢体干燥,风痹不仁。
用法用量:丸如梧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温酒下。
(4)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功效: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丸(9g),每日3次。
(5)虎潜丸
药物组成:龟板、熟地、黄柏、知母、虎骨、锁阳、干姜、陈皮。
功效:补益肝肾。
主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用法用量:酒或粥糊为丸,桐子大,每次10丸,每日3次。
(6)舒筋活络丸
药物组成:当归、木瓜、川芎、桂枝、桑寄生、秦艽、威灵仙、地龙、独活、赤芍、川乌、骨碎补、防风、天麻、虎骨胶、五加皮、胆南星、乳香、没药、熟地。
功效:舒筋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风湿寒痹,筋骨疼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每次6g,每日3次。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土单验方?
(1)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鹿角片、鹿角胶各10g,仙灵脾30g,生熟地、肉苁蓉、牛膝、川芎、葛根各10g ,骨碎补、赤白芍、木瓜、杜仲各15g,泽泻20g,茯苓12g。
功效:温阳通经,活血祛风,解肌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3次。
(2)何氏颈椎病方
药物组成:熟地15~25g,丹参、桑枝、生麦芽、当归尾各10g,鹿衔草10~15g,骨碎补1 5g,肉苁蓉6~10g,生蒲黄20~25g,鸡血藤15~20g,蛇蜕6g。痛重加元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g;高血压减肉苁蓉;患肢胀痛,活动障碍加伸筋草10~15g,田三七2g。颈部软组织及上肢酸痛,增用川芎嗪、当归、丁公藤注射剂各2ml局部注射。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通经,祛风止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3)益气活血散风汤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地鳖虫、威灵仙各9~12g。血瘀甚者加穿山甲、制乳香、制没药;胃纳不振加山楂、神曲;脉细无力加黄精。
功效:益气活血,祛风通络。
主治:颈椎病神经根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4)通化调理汤
药物组成:丹参、葛根、黄芪、大枣各18g,桂枝6g,赤芍12g,当归12g,白芷9g,羌活12g ,地龙9g,炙甘草6g。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主治:颈椎综合征。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5)鹿丹汤
药物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苡仁、威灵仙各12g。面色白,腰膝酸冷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肋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舌有瘀点加桃仁、红花、制乳没等;风湿寒邪留而不去,症见游走疼痛,或痛遇寒加重,或沉重身困等,选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独活等。
功效:补肾通络,养血荣筋。
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6)桂枝葛根汤
组成:桂枝18g,白芍18g,甘草12g,葛根25~40g,生姜6g,大枣6g。
用法: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功效:解肌舒筋,调和营卫。
主治:颈椎病。
加减:局部冷甚加附子;颈项沉困加羌活、独活;手臂麻木加当归、川芎、川牛膝;病程较长者加天麻、全蝎、地龙;肾虚加鹿角霜、山萸肉、仙灵脾。
(7)颈病清晕饮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蔓荆子、生白芍、首乌、丹参、白菊花、青葙子、生龙骨、玄胡、姜黄、寄生各12g,当归9g,川芎9g,生牡蛎15g,石决明20g,杜仲15g。
用法:水煎服。1剂药煎3次,每1次煎时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再纳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葙子、玄胡、姜黄、杜仲、寄生、煮沸10分钟,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药液服用,2煎3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日服3次。
功效:和血、活血、潜阳、镇逆。
主治:颈椎病椎动脉型。
呕吐加竹茹12g,法半夏12g;烦躁不安加琥珀15g,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g,茯苓 12g。
来源:《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1990年12月
(8)葛根二藤汤
组成:葛根30~60g,鸡血藤30~60g,钩藤10~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宣痹通络,解痉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眩晕呕恶,苔白腻加天麻、白术、清半夏、茯苓各10g,苔黄腻加竹茹、橘红、枳实各10g;枕部头痛加川芎、羌活各10g;颈项痛重加僵蚕10g;巅顶痛加藁本10g;头晕不清加菖蒲、菊花各10g;双侧头痛加川芎、蔓荆各10g,额连目眶痛加白芷10g;久痛或有外伤史酌加全蝎10g,蜈蚣1~2条;背胀痛加羌活、姜黄、白术各10g;胸痛及背加丹参15g,瓜蒌3 0g,薤白10g;手臂麻加桑枝15~30g,伸筋草15~30g;臂痛不举加土鳖虫、地龙各10g;颈椎骨质增生加灵仙20g或炮山甲10~15g;肢冷畏寒背凉选用桂枝、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各10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1期。
(9)活血通络汤
组成:当归20g,葛根20g,赤芍15g,川芎、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30g,川牛膝18g,桂枝6g,地龙12g,灵仙12g,全蝎8g。
用法: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活血通络,除痹止痛。
主治:颈椎病。
加减:偏肾气虚加杜仲18g,寄生24g,续断15g;偏气血亏虚加党参、熟地各15g,黄芪24g ;偏寒凝气滞加川乌、仙灵脾各10g,干姜8g;偏脾虚夹湿加橘红10g,茯苓15g,白术12g。
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0)除痹逐瘀汤
组成:葛根30g,当归15g,川芎12g,红花9g,姜黄12g,刘寄奴15g,路路通30g,独活9g,白芷12g,威灵仙12g,桑枝30g,胆星9g,白芥子9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服6剂后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主治:颈椎病风湿寒痰痹阻型及由此引起的肩臂疼痛、手指麻木。
加减:气虚加黄芪30g;热郁经络加双花藤30g;兼有内热,苔黄、口苦,加黄芩、栀子、龙胆草各9~15g;寒象明显,加制川乌、制草乌各9g。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1984年第1期。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外用膏药?
(1)鹳草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27g,生虎骨72g,防风27g,红花18g,木瓜27g,怀牛膝18g,骨碎补27g,青风藤27g,功劳叶18g,当归27g,麻黄9g,海风藤27g,上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g,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ml兑乳香面、没药面各27g,麝香 3.6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用法:贴患处。
(2)石虎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乌30g,白蔹30g,生山甲30g,独活45g,麻黄30g,透骨草60g ,当归120g,生草乌30g,红花30g,大黄30g,防风45g,甘草30g。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 ,兑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没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广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3)骨刺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威灵仙、五加皮、姜黄、三棱、独活、穿山甲、细辛、秦艽、紫葳、文术各30g,血竭、木瓜、牛膝、红花、皂刺、蒺藜、乳香、没药、茜草、川芎、透骨草、五灵脂、防己、白芥子、赤芍、路路通各15g,生桃仁、生香附、木鳖子、冰片、生川草乌各60g ,生马钱子240g,麝香1g,广丹750g,香油1500g。麝香、血竭、冰片、三七研细密封备用。将生马钱子、生川草乌、生香附、生山甲入油锅内浸泡1周,然后用慢火煎之,待药渣呈黑色捞出,再将余药入锅内,慢火煎至油能滴水成球入广丹,不停搅拌,待油由红色变为绛色时离火,待油温冷至60度左右时,将研细密封的药物放入。继续搅拌至凝固,摊于布上( 厚约0.2cm)即成。
功效:消骨刺,止疼痛。
主治:颈椎病。
用法:患处外贴,每张可贴5~7天,贴5~10张为1疗程。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哪些药敷方法?
(1)颈康热敷方
药物组成: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海风藤、乳香、没药、木香各15g,桑枝30g。
功效:疏风通络,活血化瘀。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炒热布包敷患部,每次半小时,每日2~3次。
(2)增生热敷粉
药物组成:红花、桃仁、松香各6g,当归、生南星、生半夏各12g,生川乌、羌活、独活各9 g,白芥子、冰片各3g,细辛、牙皂各4 5g,樟脑15g。
功效: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骨质增生。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酒炒,热熨患处,凉后继续加热,每次7~8小时,每天1次。
(3)食盐热敷方
药物组成:食盐。
功效:活血散寒止痛。
主治:颈椎病,头项、胸背、肩臂、上肢酸沉麻木。
用法:炒热,每晚临睡觉前敷患处,每次30分钟。
牵引疗法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颈椎牵引为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理是:
(1)限制颈部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2)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
(3)使椎间隙及椎间孔增大,解除骨刺对神经根、椎动脉、脊髓等压迫。
(4)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5)恢复颈椎椎间关节的正常位置。在病变情况下,患部关节可出现旋转、扭曲、梯形变等各种位置改变,通过牵引,置头颈部于正常生理曲线状态,可使颈椎的曲线恢复正常。
(6)减轻骨刺局部的炎性反应。由于增生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压迫,可在局部产生水肿、充血、渗出等,产生疼痛症状,通过牵引所产生的固定与制动作用则可使其较迅速地消退,从而缓解症状。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常用的牵引疗法有哪几种?
(1)坐位牵引:病人坐在凳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10~20kg,每次1~2小时,每日1~2次,视病人的反应而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月为1疗程。
(2)卧位牵引:病人仰卧于床上,头部床脚抬高,用四头带与身体纵轴呈300角方向牵引,重量为3kg,每牵引2小时休息1小时,可1日多次。1月为1疗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大多数均可通过牵引得到治愈。为了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
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有哪些热熨疗法?
(1)坎离砂热熨:取麻黄、归尾、附子、透骨草、红花、干姜、桂枝、牛膝、白芷、荆芥、防风、木瓜、生艾绒、羌活、独活各等份,醋足量,用醋水各半,将药煎成浓汁,再将铁砂加热后搅拌而成,使用时加醋少许拌匀,置布袋中数分钟,自然发热,热熨颈部。每日1~2次,连续应用至病愈为止。
(2)取川椒、桂枝、生川乌、摇边竹、鸟不落、防己、羌活、石菖蒲、当归尾各90g,红花、三七、乳香、没药各45g,苏木、鸡血藤各18g,将以上药物于50%酒精20kg中浸泡10~14天后,去滓备用。将浸泡好的药液浸湿多层纱布,放于患处,再用电吹风加热,旋转移动,使热度均匀,防止烫伤,每次15~2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㈣ 有颈椎病可以喝丁香茶吗
颈椎病的患者可以喝丁香茶的,因为喝茶可以降我们的血脂,改善他血液的粘稠度
㈤ 颈椎按摩仪的那一款比较好
颈椎按摩器对颈椎起到一个舒筋活络,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疼痛的作用,如果有颈椎病建议找专业医生,如果是日常的按摩放松,DEDAKJ的颈椎按摩仪还不错,使用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1商品的包装简约,时尚,配色新颖观感舒适。
2这个产品轻便,使用便捷,质感很好,脖子没有负重感。 3用的内置充电电池不用频繁更换电池,节约环保。
4开机和按键有提示音,操作反馈灵敏较人性化。
5多个档位可选,定时、模式都可以自由设置。6可以加热,凉天用也不会冰冷的。上手上第一感觉很舒服,贴肤,没有硬物割手感,手感非常棒,按键很精致,科技感超强,产品本身制造工艺还不错,德国品牌值得信赖;
戴上不重,很舒服,电极片有弧度,整体贴合度很好,初始档很低,没啥感觉,慢慢调节档位,感觉就来了,脉冲针刺击打的感觉强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档位大小,用的很舒服。
㈥ 老爸得了颈椎病,经过治疗,现在经常头昏想吃肉,这样的现象正常吗有什么食谱适合他吃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老化蜕变开始,继而椎体边缘、椎间关节发生骨质增生,关节囊、韧带松弛、劳损、钙化,以及小关节错位,颈脊柱不稳定。所有这些变化压迫了脊髓、神经、血管才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来看,其病变过程不是哪一种食物所能左右。盲目地“忌口”,反而会影响病人的营养情况和精神风貌,不但对颈椎病不利,反而对整个身体不利,因此,颈椎病人无须忌口。但是在饮食方面也需要注意。 (l)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肾气渐衰而发生的一种的退行性病变,要想完全治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病症的缓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况且食物疗法只是颈椎病整个治疗方案中的辅助疗法,因此,在饮食方面应根据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一个长期的、适宜的药膳、食疗食谱。 (2)颈椎病不像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由于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因此,颈椎病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摄取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尤其宜重视补充对钙吸收有特殊作用的维生素D以及微量元素锌、 碘、磷等,以促进人体骨组织的正常新陈代谢。 (3)据现代研究,维生素C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对防止颈椎的进一步退变大有帮助。由于水果和绿色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颈椎病患者在饮食上尤其应该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 (4)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衰老,老年人的脾胃功能逐渐衰减,因此,老年颈椎病人在饮食调理中,尤宜注意卫护脾胃功能,餐饮要有规律,做到定时定量;忌食辛辣、生冷、坚硬、肥腻之物。 (5)女性老年颈椎病患者,常合并更年期综合征,在食疗中应全面考虑,兼顾此期妇女养护特点,配制合理的药膳菜肴。 各型颈椎病常用的通用药膳有哪些? (1)葛根赤小豆汤。葛根15g赤芍药12g炙甘草6g赤小豆50g桂枝6g生姜5片大枣10 枚.白糖适量。先将葛根、赤芍药、甘草、生姜、桂枝等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加人事先浸涨的赤小豆和红枣,用文火煮熟至烂,加人白糖即可。本药膳具有解痉止痛,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急性发作,颈项活动不利,肩臂酸痛,入夜难以安眠者。 (2)红烧二菇仙。香菇9g鲜慈菇250g威灵仙15g酱油、白糖、盐、味精各适量。将威灵仙加适量水煎煮浓缩,去渣留汁,待用;慈菇洗净入油锅炒熟,加人香菇、威灵仙药汁、酱油烧熟,稍加白糖、盐、味精等调料即可。具有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效,适用于颈椎退行性病变。 (3)丁香姜糖。丁香粉5g生姜末30g白砂糖50g。将白砂糖加水少许,放人沙锅内,文火煎化;再加丁香粉、生姜粉调匀。继续煎至挑起不粘手为度。另备一大搪瓷盆,涂以小磨香油,将糖倾人摊平,稍冷后趁软切成50块。随意食用,具有和中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效,对颈椎病兼有胃寒恶心呕吐者尤为适宜。 (4)菊楂决明饮。菊花10g生山楂15g(打碎)决明子20g冰糖适量。三药同煮,去渣取汁,调人冰糖。代茶饮,具有清肝疏风,活血化瘀之功效,适用于老年颈椎病气滞血瘀兼有头昏目眩者。 (5)桃仁葛根粉。桃仁150g葛根120g。将桃仁晒干,研为细粉;葛根洗净,切片,晒干,研为细粉,与桃仁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每次取混合粉10g,加少量开水调成糊状,兑人适量白糖吞服。每日2次。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效,适用于颈椎病气滞血瘀者。 (6)细辛川乌鸡丁羹。炙细辛1g制川乌3g鸡肉100g珍珠米50g姜、葱、料酒、精盐、味精各适量。将细辛、川乌洗净,鸡肉洗净切成米粒大小的丁,珍珠米磨粉。将川乌、细辛人锅,加清水适量煮1小时,去渣留汁入鸡丁,烧沸后加姜末、葱末、料酒、精盐、味精,煮沸后撒人珍珠米粉,勾芡即成。佐餐或当点心食用。具有散寒止痛,祛风化湿,养血健脾之效。主治太阳经督脉型、痹症型颈椎病。 (7)红花韭菜鳝糊。红花2g韭菜250g鳝鱼250g料酒、精盐、味精、姜末、葱白末、水淀粉各适量。将韭菜拣洗干净,切细末,人油锅翻炒至七成熟,盛出备用。将鳝鱼人锅,加清水适量,煎煮片刻,将其处死,捞出鳝鱼,剖腹后取出长条血凝丝切末;鳝鱼剔骨取肉,撕成丝状,与血块末一起,加红花、姜末、葱白末、料酒浸制30分钟,起油锅,放人鳝鱼肉、鳝血、红花,翻炒片刻后加鲜汤适量,煮沸后倒人韭菜末,加精盐、味精,再沸后调人水淀粉,勾芡即成。佐餐当菜,随量食用。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之效。主治痹症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8)三七煨蹄筋。生三七20g威灵仙15g水发蹄筋100g竹笋50g火腿肠1根,料酒、姜片、葱段、精盐、味精、水淀粉、胡椒粉各适量。将参三七、威灵仙洗净,用布袋包裹;水发蹄筋洗净,切段,竹笋切丝,火腿肠切片;将参三七、威灵仙、蹄筋一同人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煨煮30分钟,捞出布袋,加姜片、料酒、葱段、精盐,烧开后加人笋丝、火腿肠片,煮2沸后,调人味精、水淀粉,勾芡后撒上胡椒粉即可。佐餐当菜,随量食用。具有祛风化湿,活血散吁瘀之效,主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 (9)当归川芎血糯粥。当归l0g,川芍l0g,黑木耳20g,血糯米500,怡糖适量。将当归、川芎洗净,用布包裹。黑木耳用冷水泡发清洗干净;血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人锅,加药袋及清水适量,大火沸后改用水火炖煮30分钟,加人黑木耳,再煮10分钟,加入饴糖,炖煮至木耳、糯米熟烂成粥,取出药袋即成。佐餐当点心,随量食用,当天吃完。具有补气养血,活血通络之效,主治气血不足、气滞血0}型颈椎病。 (10)当归鸡血藤粥。当归15g鸡血藤15g制何首乌l0g红花6g粳米100g。将上药洗净,装人布袋,梗米淘洗干净,与药袋一起人锅,加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改小火炖煮,至米烂成粥时,捞出药袋即成。早晚2次分食,具有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主治血虚气滞型颈椎病。 (11)刘寄奴煨老鸭。刘寄奴10g,老鸭1只,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姜片、葱白各适量。将刘寄奴洗净,用布袋包裹,老鸭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后人 锅,加刘寄奴一、姜片、葱白、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加料酒,小火煨煮2小时,至鸭肉酥烂后,取出药袋,加精盐、味精、胡椒粉,再沸后即成。佐餐当菜,随量食用。具有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利湿除痹之功效,主治气血不足、痰瘀交阻型颈椎病。 (12)菟丝子炖鹿肉。鹿肉500g菟丝子10g冬笋尖100g精盐5g黄酒25g花椒、大茴香、味精各3g葱段15g生姜块15g鲜汤300g精制植物油30g麻油5g大蒜茸、葱花、生姜末适量。鹿肉用清水浸泡3小时去血污,而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上火,加入黄酒、葱姜(拍松)、花椒、大茴香,烧开后捞去浮沫,小火炖至熟透,取出晾干切块;菟丝子加黄酒、清水适量上笼蒸20分钟取出,用细纱布过滤出原汁;笋尖剖开,顺丝切成梳子形片;炒锅上火,烧热加底油,下葱花、生姜末炒香,倒人鹿肉及菟丝子原汁,加精盐、黄酒、鲜汤、笋片,烧透下人味精,淋麻油起锅装盘,撒人大蒜茸即成。佐餐当菜,随量食用,具有温肾 壮阳,散寒止痛,祛风除湿之功效,主治肝肾不足型颈椎病。 (13)牛脊髓膏。牛脊髓250g核桃仁250g枸杞子100g白芷50g川芎50g炼蜜700g。 枸杞子、白芷、川芎装人锅中,加清水浸泡6小时,然后将锅置于火上,浓煎2次,每次1小时,过滤去渣,合并煎;液,静置沉淀2小时,再用多层纱布过滤。将滤液先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放人牛脊髓、核桃仁粉,用小火炖煮,不断搅动,防止胶化,制成清膏,兑人炼蜜,以小火煎熬,浓缩成膏(。每日2次,每次20g,温开水送服。具有益肾补精,活血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肾不足兼气滞血瘀型老年颈椎病。 (14)牛骨髓蒸鹤鹑蛋。牛骨髓30g,鹤鹑蛋10只。将鹤鹑蛋去壳放人碗中,加入牛骨髓,并加黄酒、精盐、味精以及鲜汤适量,上笼,用大火蒸约10分钟,即成。早晚2次分食。滋补肝肾,主治肝肾不足型颈椎
㈦ 吃什么东西可以减缓颈椎病
1.纠正不良的坐姿
长时间地伏案工作、打扑克、打麻将、操作电脑、看书等,均会改变颈椎的正常曲度,导致颈椎出现慢性劳损。可外付(颈*椎顺*古*贴)灰付因此,在进行上述活动时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长时间低头工作和学习时,应每隔 10分钟就活动一下颈部,适时伸展四肢。
2.并科学地选用枕头
人在睡觉时,若睡眠姿势不正确,就会使颈椎之间的韧带处于紧张的状态。一定要保持正确的睡姿,即以侧卧位为主,以仰卧位为辅。另外,枕头的高低和质量对人的颈椎也有很大的影响,标准枕头的高度应该在10厘米左右,枕芯的材料应以柔软、弹性好为佳。
3.加强颈部的锻炼
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学的颈部运动反而会加剧颈椎的劳损。正确的颈椎锻炼法应该是用肩部和上肢的运动来带动颈部的肌肉,如进行慢跑、做甩手运动、练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临床研究发现,受凉会引起颈部肌肉的痉挛或小关节的紧张。因此,人们应尽量避免呆在潮湿和寒冷的环境中,并要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调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颈部受凉。
5.保持乐观情绪
有研究表明,人们长期处在感情压抑、烦闷等精神状态下易患神经衰弱。而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锻炼外,还要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情。
㈧ 缓解颈椎酸疼用什么好
颈椎病吃什么好
1、湿热阻滞经络型颈椎病
应多吃些葛根、苦瓜、丝瓜等清热解肌通络的果菜。
排骨剁小段,飞水,冲洗干净备用。苦瓜去瓢后切大块,香菇红枣泡发。沙锅中放排骨,红枣,香菇加足水大火烧开后改中火吨至排骨接近酥烂。放入苦瓜再煮至苦瓜用快子可以轻易挫过去,下盐调味即可。
2、寒湿阻滞经络型颈椎病
应多吃些狗肉、羊肉等温经散寒之食物。
①茶香狗肉
狗腿1条。卤料包茶叶20克,丁香5克,花椒、草果、砂仁、八角、茴香、桂皮、陈皮、豆蔻、白芷各5克,葱2棵,姜2块。调料精盐50克,酱油10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
将狗腿肉用刀划出几个刀口,再以清水冲洗2小时,然后放入开水中稍烫一下,捞出备用。坐锅点火,将卤料包放入清水中烧开,再加入精盐、酱油、白糖、料酒,调成卤汤待用。将狗腿放入卤汤中,加盖小火卤约1小时,然后关火再焖20分钟。将狗腿捞出后趁热去骨,留下整块狗肉,晾凉后切片,在上面撒上一些卤料包中的茶叶即可。
②壮阳狗肉汤
狗肉200克,菟丝子5克,姜50克,清水1200克,桂皮20克。调味料:盐5克,鸡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㈨ 治疗颈椎的药枕配方
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
1. 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2. 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药物:茶叶300~400g。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 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药物:白菊花120g。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 高血压兼结膜炎。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 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 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
7. 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8. 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克。
9. 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 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 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12. 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养心安神枕:夜交藤200克,合欢花60克,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30克。
13. 安神药枕:白菊花100克,灵磁石100克,合欢花100克,夜交藤100克,朱染灯芯30克,石菖蒲60克,远志60克,公丁香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梦加生龙骨100克,生龙齿6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装于布袋内,纵横缝纫,铺上枕巾,当睡枕用,一般可用3个月。
14. 治疗高血压、颈椎病:菊花川芎枕:将菊花500克、川芎300克碾成粗末,拌匀,装入枕芯。此药枕有平肝清热、活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颈、椎病患者。
15. 蚕沙枕:将晚蚕沙500克、羌活3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散风寒、通络止痛,可用于颈椎病疼痛较明显者。
16. 绿豆槐花枕:将槐花300克、绿豆300克碾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气味芳香,能清热凉血,可用于内热、口干口苦、便秘及心烦失眠者。在炎炎夏日难以入眠时用此药枕,效果尤佳。
17. 决明枕:将石决明、草决明各1000克加工成粗末,装入枕芯。此药枕能平肝潜阳、清热,可用于颈椎病伴高血压的患者。
18. 荷叶夏枯枕:将荷叶、夏枯草各1000克装入枕芯。此药枕能起到清心除烦、化湿浊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失眠的患者。
19. 消暑失眠药枕,药枕的处方是:先取青蒿、藿香、菖蒲、薄荷、菊花、茉莉花、白玉兰花、栀子花干品各等量,将其碎为粗屑,拌匀备用。然后用纱布缝成枕心袋,将药置入其内,制成枕心。最后,再外套枕套即可。患有失眠症的中老年朋友不妨一试。
20. 以苦荞皮为枕心充成药枕,就是利用其透气性极好的作用,对头颅进行适度的按摩而缓解颈椎不适。长期枕用,可祛风除湿,防止动脉硬化、皮下出血及湿疹等疾病。而且其舒适性极佳,冬暖夏凉,
21. 失眠:药物白菊花、灵磁石、合欢花、夜交藤各100克
22. 失眠:白菊花、灵磁石、合欢花、夜交藤各100克,石菖蒲、远志各60克,染灯芯、丁香各30克,白檀香20克,冰片10克(另包和入)。多梦加生龙骨100克,生龙齿60克。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和入冰片,装入布袋内,当睡枕用,一般可用3个月。
23. 颈椎病:药物防风、羌活、威灵仙、川芎、千年健、葛根、透骨草各60克,细辛、白芷各30克,川乌、草乌、冰片(另包和入)各10克。可枕6个月。
24. 治疗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白兰花、麻黄、丁香、苦杏仁、桔梗、薄荷、苏叶、枇杷叶、白前、藿香、礞石、生石膏各等量,研为粗末,装入枕中使用,连续用2~3月。可宣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
25. 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宁:灯芯草100g、酸枣仁1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清心、除烦、安神,适用于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26. 治疗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菊花、夏枯草各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适用于神经性头痛及紧张性头痛。
27. 治疗三叉神经痛: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量,研为细末,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可疏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三叉神经痛。
28. 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夏枯草、荷叶、竹叶、蒲公英、菊花各50g。将诸药共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芯用,连续用1~2月。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9. 治疗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广陈皮800g,槐花、云木香各300g,川芎、夏枯草、菊花各200g,共研细末,装入布袋中做枕,睡眠时用,每日不少于4小时。药枕可连续使用60日左右再换药。可疏风清热、平肝潜阳、活血化瘀,适用于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30. 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治疗痹症。夜明砂、威灵仙、羌活、独活各50g,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用2~3月。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适用于痹症。
31. 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党参、黄芪、菊花、天麻、枣仁、柴胡各等量,研为细未,制成枕心应用,连续用1~2月。可健脾益气、祛风通络,适用于慢性疲劳综合征。
32. 治疗颈椎病:白芷、川芎、威灵仙、川乌、草乌、姜黄、红花、葛根各等量,研为粗末,装入布袋中,制成枕芯,每晚做枕用,每月更换1次药物,连续2~3月。可活血化瘀、祛风止痛,适用于颈椎病。
33. 治疗高血压、风湿性节关炎、脑动脉硬化、腰椎病等:取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黑附片、川芎赤芍、红花、广地龙、广血竭、菖蒲、灯心、细辛、桂枝、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乳香、没药、冰片各等份,研为粗末,做枕芯。每天枕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连用3~6月以上。此药枕对高血压、风湿性节关炎、脑动脉硬化、腰椎病等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
34. 治失眠的药枕:a)取决明子、滁菊花、朱灯心草各150克做枕芯。b)取黑豆、磁石粉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5. 治疗头痛目赤的药枕:取菊花或薄荷或绿豆做枕芯,睡觉时枕之。
36. 治疗大寒脑痛的药枕:蒸吴茱萸,装入枕芯,睡时枕之。治因大寒侵袭引起的头脑疼
37. 治疗青光眼的药枕:取夏枯草、荷叶、白艾、草决明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38. 治疗耳中热痛的药枕:食盐装入枕芯,睡时枕
39。治疗鼻渊(鼻内有脓痰、不通气、头疼等)的药枕:白芷、辛夷各等份,装入枕芯,睡时枕之,可治鼻塞不通、香臭不闻、流涕腥臭、头痛、眉棱骨痛等。
40。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取野菊花、灯心草、夏枯草、石菖蒲、晚蚕砂各等份,加工成粗末,做枕芯。
41。 清热防暑保健药枕。a)五叶枕:由干桑叶、竹叶、柳叶、荷叶和柿叶掺匀并装袋而成。b)青蒿藿香枕颇为常用。将青蒿、藿香各等份装袋即可。也可根据各人喜爱,再加些绿豆、薄荷之类,协助祛暑解热,患有高血压者,枕内可加野菊花和桑叶;神经衰弱患者,可加菖蒲、侧柏叶。
42。药枕助眠法 a) 治疗失眠的药枕,最早见于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用蒸大豆装枕治失眠,b)宋代有人用草决明装枕治失眠,c)用黑豆、磁石粉装的枕头也有防治失眠多梦的作用。d)紫砂枕也是助眠的“药枕”,是我国民间药枕疗法的继续和发展。如“催眠枕”是日本学者根据中医“头寒足热”的理论,经过试验,发现人的头部在25℃~30℃是睡眠的最佳温度,如果能保持这个温度,就有催眠作用.
43。药枕治疗高血压 :白矾药枕的药物组成和制作方法:取白矾2500克(筛去碎屑,将大块碎成蚕豆粒大小),川芎1000克,槐花500克,混合装入用白布缝制的枕套中,缝口供作枕即可,每袋可连续使用半年。该方药不仅具有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之功效,而且配制简易,使用方便,药源充足,价格低廉,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应用。
44。治疗头痛、头晕、疮疖肿毒、风火眼赤、昏花或血压偏高等病症:将干菊花装入布袋中作枕,适用于头痛、头晕、疮疖肿毒、风火眼赤、昏花或血压偏高等病症,具有防治功效。
45。茶叶枕:将泡饮过的剩茶叶晒干,再掺以少量茉莉花茶拌匀装袋即成,具有降火、降压、清热、解毒、明目、利尿和消暑等功效。
46。防治头痛脑热、眼赤喉痛、疮疖肿毒和心烦口渴等病症。
47。绿豆枕:将煮绿豆汤剩下的绿豆皮晒干,再掺以整个或破碎的绿豆装枕即成。
因绿豆性寒,故有清热解毒、止渴防暑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来防治头痛脑热、眼赤喉痛、疮疖肿毒和心烦口渴等病症。
48。明目枕:绿豆与菊花、决明子共做药枕,可有清心、解热毒和退目翳等功效。民间特此药枕又称为“明目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