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百合汤
『壹』 百合有什么功效
百合可以润肺止咳,鲜百合中含有某种物质,具有润湿清热的作用,中药可治疗肺回燥或肺热咳嗽。
百合答花入心,性寒,能清心,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百合可以清火养阴,与冰糖、绿豆熬成粥、汤水可以清火养阴。
百合具有良好的营养,尤其是对虚弱、神经衰弱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百合洁白细腻,新鲜产品富含维生素,有利于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常吃百合,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
『贰』 桔梗花代表什么意思
一种是“永恒的爱、不变的爱、诚实、柔顺、永世不忘的爱”,另一种是“无望的爱”。
『叁』 百合固金汤的解析
组成:百合 麦冬一钱半 生地黄二钱 熟地黄 当归身各三钱 芍药炒 甘草各一钱
贝母 一钱半 桔梗 玄参各八分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 灼伤肺金,肺失清肃:咳嗽气喘, 灼伤肺络:痰中带血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 熏灼咽喉:咽喉燥痛 ,虚火内扰: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
病机: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
方解:
君:百合、麦冬—清润肺燥,清虚火而止咳。
臣:生地黄—养阴滋肾,凉血止血。
熟地黄—滋阴养血,补肾填精。
玄参—清热养阴,滋水降火,利咽解毒。
**君臣相配,滋肾阴,降虚火,金水相生。
佐:白芍、当归身—滋阴养血,柔肝保肺。
贝母—润肺化痰止咳。
桔梗—化痰利咽
使:甘草—合桔梗即桔甘汤以清利咽喉,化痰散 结,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①百合、麦冬+生地黄、熟地黄、玄参;
②滋养肺肾,有金水相生之妙。
望采纳!
『肆』 吉梗,桔梗都是什么
桔梗(《本经》)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栽培或野生。主产于安徽、湖北、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或栽培。喜凉爽气候。耐寒、喜阳光,以海拔1100米以下、半阴半阳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临床用名有桔梗、蜜炙桔梗。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辛,微温。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名医别录》: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蛊毒。
《药性论》:臣,味苦,平,无毒。能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气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开宝本草》:味辛、苦,微温,有小毒。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脾,温中消谷,疗喉咽痛,下蛊毒。
《本草衍义》:治肺热,气奔促,嗽逆,肺痈,排脓。
《药类法象》:治咽喉痛,利肺气。
《药性赋》:味苦、辛,性微温,有小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气仍治肺痈,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
《汤液本草》:气微温,味辛苦,阳中之阳。味厚,气轻,阳中之阴也。有小毒。
入足少阴经。入手太阴肺经药。
《象》云:治咽喉痛,利肺气。去芦,米泔浸一宿,焙干用。
《珍》云:阳中之阴,谓之“舟楫”,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
《心》云:利咽嗌胸膈之气,以其色白故属肺。辛甘微温,治寒呕。若咽中痛,桔梗能散之也。
《本草》云: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咽喉痛,下蛊毒。
易老云:与国老并行,同为舟楫之剂。如将军苦泄峻下之药,欲引至胸中至高之分成功,非此辛甘不居,譬如铁石入江,非舟楫不载,故用辛甘之剂以升之也。
《衍义》云:治肺热气奔促,咳逆,肺痈排脓。
《本草》又云:节皮为之使。得牡蛎、远志疗恚怒,得硝石、石膏疗伤寒。畏白及、龙眼、龙胆。
《本草衍义补遗》:能开提气血,气药中宜用之。桔梗能载诸药不能下沉,为舟楫之剂耳。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辛散而苦泄。桔梗、贝母之苦辛,用以下气。又云:桔梗辛温以散寒。
洁古云:桔梗,治咽喉痛,利胸中气。《主治秘诀》云:味辛,苦微温,味厚气薄,阳中阴也。肺经之引药。辛苦微温,乃散寒呕。若咽中痛,非此不能除。阳中之阳,谓之舟楫。诸药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治鼻塞,去芦米泔浸一宿,焙干用。
《本草纲目》: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仲景治寒料结胸,用桔梗、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又治肺痈唾脓,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极言出验也。王好古《医垒元戒》载之颇详:云失音,加柯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子;酒毒,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心胸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芪;发斑,加防风、荆芥;疫毒,加鼠粘子、大黄;不得眠,加栀子。
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
《本草经疏》:桔梗,《本经》味辛,气微温。《别录》加苦,云有小毒。神农、医和、岐伯、雷公,咸曰无毒,而复加甘。观其所主诸病,应是辛苦甘平,微温无毒。入手太阴、少阴,兼入足阳明胃经。味厚气轻,阴中之阳,升也。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及肠鸣幽幽,辛散升发,苦泄,甘和,则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矣。其主惊恐悸气者,心脾气血不足则现此证,诸补心药中藉其升上之力,以为舟楫胜载之用,此佐使之职也。《别录》利五脏肠胃,补气血者,盖指邪解则脏腑肠胃自和,和则血气自生也。除寒热风痹,温中,疗喉咽痛,下蛊毒者,皆散邪解毒通利之功也。消谷者,以其升载阳气,使居中焦而不下陷,则脾中阳气长浮而谷食自消矣。甄权用以治下痢及去肺热气促者,升散热邪之故也。日华子用以除邪澼,肺痈排脓。洁古用以利窍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咽嗌,胸膈滞气及痛,除鼻塞者,入肺开发和解之功也。好古以其色白,故为肺部引经,与甘草同为舟楫之剂,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
简误:桔梗之性属阳而升,凡病气逆上升,不得下降,及邪在下焦者勿用。凡攻补下焦药中勿入。雷公云:凡使勿用木梗,真似桔梗,只是咬之腥涩不堪为异。
《本草蒙筌》:味辛、苦,气微温。味厚气轻,阳中阴也。有小毒。入手足肺胆二经,畏白及龙眼龙胆。开胸膈除上气壅,清头目散表寒邪。驱胁下刺疼,通鼻中窒塞。咽喉肿痛急觅,中恶蛊毒当求。逐肺热住咳下痰,治肺痈排脓养血。仍消恚怒,尤却怔忡。又与国老甘草并行,同为舟辑之剂。载诸药不致下坠,引将军大黄可使上升。解利小儿惊痫,开提男子血气。
《本草乘雅》:桔梗,如桔槔之梗,倾则仆,满则立,载上载下,其冯以枢,合入少阳少阴枢药也。雷公制以百合,此筑梗基;玉涵佐以甘草,以炼梗已,基筑已炼,上下乃察也。胸肋为少阳部署,故主胸肋痛如刀刺,若腹满肠鸣幽幽悸气,此上下不察,惊则载上不下,恐则载下不上,皆枢象也。千金用治喉痹咽痛,此则少阴部署,亦少阴枢象耳。
《药性解》:桔梗,味辛,性微温,有小毒,入肺经。主肺热气奔,痰嗽鼻塞,清喉利膈,能载诸药入肺。畏白及、龙眼、龙胆草。
按:桔梗味辛,故专疗肺疾,下部药中勿用,恐其上载而不能下达也。
《药鉴》:气微温,味辛苦,气薄味厚,升也,阴中阳也。止喉疼,除鼻塞,利膈气,疗肺痈。同甘草,理喉闭甚捷。入解毒,消痈肿立应。诚诸药之舟楫,肺经之引药也。《补遗》以为开提气血,何哉?盖气血凝滞,则痰涎因之而作,今用之以开提,则气血流行,而痰壅自是疏通矣。故诸疮疡痈闰,及在表实者,皆当用之。且苦能泄毒,辛能散肿,又为诸疮疡痈疽之要药也。经曰苦以泄之,辛以散之,是也。反花猪肉。
《景岳全书》:味苦微辛,气微凉。气轻于味,阳中有阴,有小毒,其性浮。用此者,用其载药上升,故有舟楫之号,入肺、胆、胸膈、上焦。载散药表散寒邪;载凉药清咽疼喉痹,亦治赤目肿痛;载肺药解肺热肺痈,鼻塞唾脓咳嗽;载痰药能消痰止呕,亦可宽胸下气。引大黄可使上升,引青皮平肝止痛。能解中恶蛊毒,亦治惊痫怔忡,若欲专用降剂,此物不宜同用。
《本草备要》:宣通气血,泻火散寒,载药上浮。
苦辛而平。色白属金,入肺气分。泻热兼入手少阴心、足阳明胃经。开提气血,表散寒邪,清利头目咽喉,开胸膈滞气。凡痰壅喘促,鼻塞肺气不利。目赤,喉痹咽痛,两少阴火。齿痛阳明风热。口疮,肺痈干咳,火郁在肺。胸膈刺痛,火郁上焦。下痢腹痛,腹满肠鸣,肺火郁于大肠。并宜苦梗以开之。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能引苦泄峻下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既上行,而又能下气,何也?肺主气,肺金清,浊气自下行耳。养血排脓,补内漏。故治肺痈。时珍曰:枳桔汤治胸中痞满不痛,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也。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王好古加味甘桔汤,失音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半姜,吐脓血加紫菀,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芪,发斑加荆防,疫毒加牛蒡、大黄,不得眠加栀子。昂按:观海藏所加,则用药之大较亦可识矣。畏龙胆、白及。忌猪肉。
《本经逢原》:桔梗上升,清肺气,利咽喉,为肺部引经。又能开发皮腠,故与羌、独、柴胡、
、苏辈,同为解表药,与甘草同为舟楫之剂,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伤寒邪结胸胁,则痛如刀刺;邪在中焦,则腹满肠鸣幽幽。辛甘升发,苦淡降泄,则邪解而气和矣。其主惊恐悸气者,心脾气郁不舒,用以升散之也。朱肱用桔梗治胸中痞满,总不出《本经》主治。仲景治寒实结胸,同贝母、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治肺痈唾脓血,用桔梗、甘草,取排脓而清浊气也。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用甘桔汤,取其调寒热、通阴气也。《千金方》治喉痹毒气,桔梗二两,水煎顿服。加甘草、连翘、荆、防,名如圣汤,通治咽喉诸病。桔梗有甘苦二种,甘者曰荠苨,《千金》治强中为病,茎长兴发,不交精出,取其能升解热邪于上也。又干咳嗽,乃痰火之邪郁在肺中,亦宜甘以润之。痢疾腹痛,乃肺金之气郁在大肠,则宜苦以开之,甘升而苦降也。此药升降诸气,能入肺使诸气下降。俗泥为上升而不能下行,失其用矣。痘疹下部不能起发,为之切忌。以其性升,能阻药力于上,不得下达也。惟阴虚久嗽不宜用,以其通阳泄气也。其芦吐膈上风热实痰,生研末,白汤调服二三钱探吐之。
《本草崇原》:桔梗,根色黄白,叶毛,味辛,禀太阴金土之气化。味苦性温,花茎紫赤,又禀少阴火热之气化。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者,桔梗辛散温行,能治上焦之胸痛,而旁行于胁,复能治少阳之胁痛而上达于胸也。腹满,肠鸣幽幽者,腹中寒则满,肠中寒则鸣。腹者土也,肠者金也。桔梗禀火土金相生之气化,能以火而温腹满之土寒,更能以火而温肠鸣之金寒也。惊恐悸气,少阴病也。心虚则惊,肾虚则恐,心肾皆虚则悸。桔梗得少阴之火化,故治惊恐悸气。
愚按:桔梗治少阳之胁痛,上焦之胸痹,中焦之肠鸣,下焦之腹满。又,惊则气上,恐则气下,悸则动中,是桔梗为气分之药,上中下皆可治也。张元素不参经义,谓桔梗乃舟楫之药,载诸药而不沉。今人熟念在口,终身不忘。夫以元素杜撰之言为是,则《本经》几可废矣。医门豪杰之士,阐明神农之《本经》,轩岐之《灵》、《素》,仲祖之《论》、《略》,则千百方书,皆为糟粕。设未能也,必为方书所囿,而蒙蔽一生矣,可畏哉。
《本草求真》:〔批〕开提肺中风寒,载药上行。
桔梗专入肺,兼入心,胃。辛苦而平。按书既载能引诸药上行,又载能以下气,其义何居?盖缘人之脏腑胸膈,本贵通利,一有寒邪阻塞,则气血不通。其在于肺,则或为不利,而见痰壅喘促鼻塞;其在阳明,胃。则或风热相搏,而见齿痛;其在少阴,肾。则因寒蔽火郁,而见目赤喉痹咽痛;久而火郁于肺,则见口疮肺痈干咳;火郁上焦,则见胸膈刺痛;肺火移郁大肠,则见下痢腹痛,腹满肠鸣。总皆寒入于肺,闭其窍道,一语透尽诸病根源。则清不得上行,浊因不得下降耳。桔梗味苦气平,质浮色白,系开提肺气之剂至于至高之分成功。俾清气既得上升,则浊气自克下降,降气之说,理根于是。是以好古加味甘桔,无不因症加药。如失音则加诃子,声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酒毒加葛根,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吐脓血加紫苑,肺痿加阿胶,胸膈不快加枳壳,痞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芪,发斑加荆、防,疫疠加牛蒡、大黄,不得眠加栀子。总不离乎桔梗以为升提,时珍曰: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张仲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症三四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加荆芥、防风、连翘,遂名如圣汤,极言其验也。奈世仅知此属上升,而不知其不行,其失远矣。但痘疹下部不起勿用,以其性升之故;久嗽不宜妄用,以其通阳泄气之故;阴虚不宜妄用,以其拔火上乘之故。其芦〔批〕芦头。能吐膈上风热痰实。
〔批〕和中止嗽,消渴解毒。
桔梗专入肺、脾。即甜桔梗。似人参而体虚无心,似桔梗而味甘不苦。按据诸书有因味甘,载能和中止嗽消渴,然力专主解毒,以毒性急迫,甘以和之故也。观葛洪《肘后方》云:一药而解众毒者,惟荠苨汁浓饮一升,或煮嚼之,亦可作散服。此药在诸药中,毒皆自解也。又张鷟《朝野佥载》云:名医言虎中药箭,食清泥而解;野猪中药箭,豗荠苨而食。物犹知解毒,何况于人乎。观此洵为解毒之最。且更能治强中精出,消渴之后,发为痈疽之症,《千金》有荠苨丸,猪肾荠苨汤方。亦以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无他义耳。
『伍』 桔梗汤的组成是什么
成分为桔梗(去芦)、贝母(去心、膜)、当归(去芦,酒浸)、瓜蒌子枳壳(去瓤,麸炒)、薏苡仁(炒)、桑白皮(蜜水炙)、防己各30克、甘草节(生用)杏仁(去皮、尖,麸炒)、百合(蒸)各15克、黄耆(去芦)45克。
桔梗汤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
桔梗的六大功效
1、开宣肺气: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
善开宣肺气、化痰宽胸而治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属寒属热均可应用。如治风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苏、杏仁等,如杏苏散;治风热或温病初起咳嗽痰黄而稠,配桑叶、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饮;治痰阻气滞,肺失宣降,胸膈痞闷,每配枳壳、瓜蒌皮等。
2、开胸散结:桔梗并非理气药,但在气滞血瘀、痰阻所致的胸痹中经常应用。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为治疗胸中血瘀之专方。
其用药以桔梗配伍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有利于瘀血的祛除,与方中诸活血化瘀药起到协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桔梗“能降低冠状动脉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对配伍应用桔梗治疗胸痹提供了有力佐证。
3、祛痰排脓:本品善利肺气、宽胸快膈,促进肺中脓痰排出,为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品。治肺痈胸痛发热,咳吐脓血,痰黄腥臭者,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鱼腥草、薏苡仁、芦根等同用。
4、利咽开音:本品善宣肺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之咽痛失音,均可应用。如治风热犯肺,咽痛失声,常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甘草、薄荷、牛蒡子,如加味甘桔汤;治热毒盛壅,咽喉肿痛,常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同用。
5、载药上行:桔梗能宣利肺气,有引药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气的作用,可使病理之水湿由脾到肺而归于常道。《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治脾虚夹湿之证,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同时配伍桔梗宣利肺气以通调水道,又兼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6、畅利二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郁闭则大肠不能承肺气下行而致便秘。当肺气通畅,则可间接疏通肠胃,下输膀胱,因而对肠道疾病、小便不利等也有良好效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桔梗汤、人民网-桔梗有六大功效 推荐2款桔梗药膳
『陆』 百合的作用你知道吗
百合是一种大众比较喜欢的花卉,但是你们知道吗,百合也是可以吃的。有人会问小编,这个百合怎么吃?今天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百合的功效,也会浅显易懂的告诉大家,吃百合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对百合的印象不仅仅是当它是一朵美丽的鲜花,而是一种养生食材。
百合的功效
结语:百合花是很多女性朋友喜爱的花卉之一,因为百合花象征着纯洁,白色的花朵象征着世界当中最纯粹的感情。百合不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花卉之一,而且其药用价值也不浅。我想通过今天的介绍,大家也了解到了,百合原来是有那么多的用处,尤其是女性,如果多吃百合的话,可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帮助。
『柒』 桔梗,百合,红枣,木瓜冰糖一起煲汤有什么好处
冰糖炖木瓜主要是口感较好,并且由于木瓜中是含有较为丰富的盐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的,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所以冰糖炖木瓜有着滋润皮肤、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