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丁香荔枝树
❶ 什么是荔枝树寄生啊最好可以给张图片我看下·
界树之最
◆中国最大的树--榕树王在盈江县铜壁关老刀弄寨旁有一棵大榕树,其树身奇大无比,数十人也合抱不下。其主干上布满了块状根系,如山脉、峡谷、千沟成万壑;树杆上抛撒出一束束气根,如一条条巨蟒把头深深地扎进泥土之中,像是要把地上的水分全部吸干一样。整棵树枝连枝、根连根,构成"独树成林"的奇观,是云南一绝,被人们称作"榕树王"。被国家列为旅游风景名胜区。
据专家测算和考证,这棵树,树冠覆盖面积达5.5亩,气根入土后长成的新树干达108根,这是中国最大的一棵树,到现在已有近300年的树龄。旅游者到此观看,无不称奇。
◆最长寿最大的茶树--勐海茶树王
在云南勐海县境内,有许多古老的大叶茶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棵在巴达区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树身高34米,树围3.3米,直径一米多,树龄1700多年,是云南最长寿最大的茶树。这株茶树茶叶含简单儿茶素达46.05%,比我国栽培型茶叶含量要高得多,这对高血压待现代型疾病具有很好疗效,对癌症具有预防作用。
◆世界上最长寿的植物--龙血树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里,有一种生长缓慢而耐干旱的喜光树,此树杆粗短,树皮灰白纵裂,枝叶繁茂。这种树,用刀在上面一划,便会流出像人身上鲜血的树汁,为此,人们称这种流血树为"龙血树"(也称血竭)。龙血树的汗液可入药,风湿麻木,妇科杂症等病。据专家研究,龙血树树龄达8千多年,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树。
◆世界最大的杜鹃花树--杜鹃花树王
杜鹃花属常绿大乔木,是世界珍稀高大型花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位于云南高黎贡山的大树杜鹃,是世界杜鹃花中最为高大的品种,最早为英国传教士傅礼士1919年发现,雇人从高黎贡山上砍了一株高25米,茎围2.6米,树龄280年的大树杜鹃,作为标本,陈列于大英博物馆。1983年腾冲县林业局双在产地发现了更大一株,高25米,茎围3米多,树龄约在500年以上。
最孤单的树 享有“海天佛国”的普陀山上有座慧济寺。在他西边的山坡上长着一株极其稀有的树木——普陀鹅耳枥。这种树木目前地球上只有这一株了。尽管它已经度过了许多个寒暑,历经沧桑,可依然不断地生长,枝繁叶茂。这株普陀鹅耳枥挺拔秀丽,为普陀山增添了不少声色。
最高的树 如果举办世界树木界高度竞赛的话,那只有澳洲的杏仁桉树才有资格得冠军。杏仁桉树一般都高达100米,其中有一株,高达156米,树干直插云霄,50层楼那么高。在人类已测量过的树木中,它是最高的一株。鸟在树顶上唱歌,在树下听起来,就象蚊子的嗡嗡声一样。这种树基部周围长达30米,树干笔直,向上则明显变细,枝的叶密集生在树的顶端。叶子张得很奇怪,一般叶是表面朝天,而它是侧面朝天,象挂在树枝上一样,与太阳照射平行。这种古怪的长相是为了适应气候干燥、阳光强烈的环境,减少阳光直射,防止水分过分蒸发。
最粗的树 在欧洲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阿拉伯国王和王后,一次带领百骑人马,到地中海的西西里岛的埃特纳山游览,忽然天下大雨,百骑人马连忙躲避到一棵大栗树下,树荫正好给他们避雨。因此国王把这棵大栗树命名为“百骑大栗树”。据国外1972年报道,在西西里岛的埃特纳山边,确有一棵叫“百马树”的大栗树,树干的周长竟有55米左右,需30多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它。树下部有大洞,采栗的人把那里当宿舍或仓库使用。这的确是世界上最粗的树。
最矮的树 一般的树木能长到20至30米高。在温带的树林下,生长一种小灌木,叫紫金牛,绿叶红果,人们都很喜爱它,常常把它作为盆景。它长得最高也不过30厘米,因此,人们给它起个绰号叫“老勿大”。其实“老勿大”比起世界上最矮......
❷ 荔枝树什么时候会开花
一、根 荔枝根系因苗木繁殖方法不同而异。实生树及嫁接树有发达的主根;高压(圈枝)繁殖的荔枝侧根须根发达,没有主根。荔枝的根系由很多粗壮发达的侧根和纤细茂密的细根所组成,初生的幼根白色,肉质,质脆易断,俗称“豆芽根”。老根呈灰褐色。荔枝根系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为总状分枝式。 二、 干、枝 (一)干 荔枝树体高大,百多年生的树高16.0米以上,树冠直径15.0米以上,主干粗大。树皮粗糙成微龟裂状,但较龙眼光滑,灰白色、灰褐色或黑褐色。不同品种,树表皮的色泽和糙度有差异。水东黑叶、大造等品种的树干灰白色,表皮较光滑,黑叶、糯米糍、禾荔等品种,树干黑褐色,表皮较粗糙。树干高低及树冠大小与土壤、品种、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有关。土层瘠薄或地下水位高,树冠较小;土层深厚肥沃,树冠较大。驳枝繁殖的植株主干不明显,且多为3-4条主干,成多干型,树冠较开张,成半圆头形;实生植株,主干明显,成单干型,树冠多成圆头形。荔枝树干木质纹理幼细,呈棕红色。 (二)枝 枝梢的叶芽和花芽均是单芽,且裸露,但顶芽有雏叶包围保护。枝梢顶端优势强,顶芽容易萌发成枝;腋芽,强枝者只有1-2个能萌发,其余均为潜伏芽。新梢老熟后有的顶端枯死,由第一侧芽变成顶芽。 荔枝的枝梢依其性质可分为: 1、营养枝 由叶芽抽出带叶的枝条称营养枝。一般长度为20-30厘米,徒长枝长达60-100厘米。末次梢营养充足生长良好,次年能抽穗开花者,称为结果母枝。 2、结果枝 由结果母枝抽出的能开花结果的枝条称结果枝。荔枝的花芽是混合芽。当花穗发育过程遇高温时,抽出带叶花序的结果枝;当花穗发育过程遇低温时,抽出不带叶的纯花序,结果枝不明显,变成花序的主轴。 荔枝枝梢的特性因品种而异。禾荔的枝条密而短;大造、水东疏而长;桂味硬而脆。荔枝新梢黄绿色,表皮着生许多灰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老熟的枝梢灰褐色;多年生枝条颜色较深。 三、叶 荔枝叶为偶数或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2-5对,对生或互生。其中禾荔复叶由1-8片小叶组成,以2-4片小叶较多。荔枝小叶椭圆形或披针形或卵圆形,长5-16厘米,宽2-5厘米,柄短,先端渐尖或急尖。叶基圆形或楔形。叶全缘,革质,具光泽,有的叶缘波浪形。叶面绿色,叶背淡青白色。新生嫩叶红铜色或黄绿色,老熟后转绿色。叶背主脉凸起,侧脉不明显,叶面主脉侧脉一般不明显。叶片形状长短、宽窄、大小和色泽浓淡等因品种而异,可作为品种鉴别特征之一。 四、花 (一)花穗结构 荔枝为聚散花序,圆锥状排列。花穗由主穗、侧穗、支穗及花组构成。主穗基部(龙头桠)及叶腋处还抽生若干腋侧穗。一个小花组一般由三个花蕾组成,品字形排列,二个小花组和中间一个单花蕾即七个花蕾构成一个花组。有些大穗型的花穗还由二个花组和中间一个单花蕾,即15个花蕾组成一个大花组。一般2-7个花组(或大花组)构成一个支穗。3-10个支穗组成一个侧穗。6-20个侧穗和若干腋侧穗组成一个聚散圆锥花序。荔枝花序上小花着生的疏密因品种而异。丁香、桂味花序较疏散;禾荔梗短花多,故觉密集;三月红、大造,铊荔花序粗大,花朵众多。每一花序着生花朵数因品种而异,禾荔一花序着生800多朵,三月红1600多朵,糖驳1300多朵,桂味100多朵。 (二)花序大小 花序的大小因品种而异,花序大小与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叶片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一,早熟种如三月红、大造、黑叶等花序大而长,花梗较粗,果农称“长脚花”,其特点是花较多,果形较大;迟熟种如桂味、禾荔、糯米糍等,花序短而小,花梗较细,果农称“短脚花”,其特点是花数较少,果形中等大或较小。其二,花序长大的,一般叶片较大;花序较小的,叶片较小。 就同一品种而言,树势健壮,结果母枝粗壮,或花序发育期遇适当低温干旱气候,则花序较大;树势较弱,结果母枝纤细,或花序发育期遇到较高温湿润气候,则花序较小。此外,花蕾萌发后遇到霜冻而枯死,然后在枯死的花蕾基部重新萌发新花蕾,这样形成的花序一般也比较细小。 (三)花型 荔枝花型有雌花、雄花、两性花和变态花四种。雌花、雄花数量多,生产上作用大,两性花数量较少,变态花授粉不良,故在生产上作用不大。 雌花:也称雄蕊发育不完全的雌花,或称雌能花,果农称“仔花”。花托发达,被毛茸,花萼成为小杯状,被锈色茸毛,花瓣退化,但偶有带花瓣者。雄蕊5-11枚,一般6-8枚,花丝较短,只有雄能花花丝长度的一半。花丝基部两侧有蜜腺,分泌蜜液,其蜜腺比雄花明显,泌蜜较多。花粉囊虽大,且有花粉,但发芽率极低。有的花粉囊不能散发花粉。雌蕊一枚,发达,子房上位,2-4室,2室居多。柱头在花蕾期已伸出蕾外,开花时柱头直立,作羽状2-4裂。柱头两裂的卷曲程度因品种或植株而异,有呈“八”字形,也有向后卷曲180°、270°、360°者。 雄花:也称雌蕊发育不完全的雄花,或称雄能花,果农称“公花”。花托发达,花萼成一杯状,花瓣退化。雄蕊发达,花丝5-11枚,一般6-8枚,花丝一轮排列、较长,有等长的,也有长短混集的。花丝基部两侧有蜜腺。花朵成熟时,花粉囊纵裂散出黄色的花粉。虫媒花。雌蕊短缩退化,其短缩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 两性花:少数品种或植株有少数两性花,是雌雄蕊均发达的完全花。雄蕊能正常散发能 发芽的花粉;雌蕊柱头能开裂,有受精能力。 变态花:也称畸形花。有的子房4-8室或子房排成一列或重叠,也有16枚雄蕊的各种 变态花。这种花一般授粉受精不良,生产上意义不大。 五、果 果实由果柄、果蒂、果皮、果肉(假种皮)及种子等五个部分构成。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有心形、椭圆形、卵形、圆形及中间形。果肩一般平整,有的品种两边或一边耸起形成歪肩形。果顶圆形,依品种不同有浑圆、钝圆、尖圆等形状。果蒂部微凹,果柄着生在果蒂部中。果实纵径2.6-3.8厘米,横径2.1-4.1厘米×2.8-4.5厘米,平均单果重7.4-84.6克。果实未成熟时青绿色,成熟才显出该品种固有的颜色。果皮颜色因品种而不同,有鲜红、紫红、暗红等色。果皮有隆起的块状和陷下的纹沟形成的龟裂片。龟裂片的大小,凹凸深浅、尖平程度及其排列方式是荔枝品种的主要特征。 龟裂片与龟裂片之间的分界处称“裂纹”。龟裂片中央突起处称裂片峰。果实的两侧有缝合线,明显或不明显。果实的内部为半透明的凝脂果肉,果肉厚薄及品质风味因品种而不同。果实糖分高、水分少,爽脆的品种俗称“沙肉”;糖分较低、水较多的品种俗称“水肉”。果皮厚、沙肉的品种耐贮藏;果皮薄、水肉的品种不耐贮藏。果实可食部分占全果重18.6-82.1%,可溶性固形物占16-22%,果肉与外果皮之间有一层很薄的内果皮包裹着果肉。果肉包藏着种子一枚。种子长椭圆形、光滑、棕褐色、有光泽。种子的大小依品种和树龄而异。糯米、桂味、玉麒麟几乎全是小核,有的退化成醮核。老龄树果核较小,醮核占的比例较高;幼龄村果核较大。大核者果实较大,种皮色泽鲜亮,内容物饱满,发芽率高;小核者果实较小,种子外皮焦皱,内多空虚,无发芽能力。荔枝醮核与果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果形短,果顶稍尖的果实,醮核或小核居多。醮核是种子发育中途败育萎缩的现象,优良品种往往核小或退化。种子与果肉容易分离。种子内有的淡黄色月形胚芽。种子有子叶两片,种子脱离果肉后,皱缩很快,容易失去发芽力。 荔枝树的开花特性 荔枝花穗抽出至开花前的孕蕾期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以冬春(1-3月)的气温影响最大,一般为30-40天,而开花期的长短则与品种、气候、花穗抽生早迟等有关,短的仅15天,长的可达86天,荔枝树的开花有如下特性。 1、 开花顺序 荔枝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雌花和雄花着生在同一花穗上,开花顺序因花穗着生部位和性别有差异,一般是两小穗之间的单花先开,其次是每小穗的中央花,最后是两侧小花,这些先开的花以雄花居多。雌雄花的开放顺序大致有三个类型:单性异熟型、单次同熟型和多次同熟型。单性异熟型是指雌、雄花分别开放而造成雌雄不遇,后二者则均有雌雄花同时开放或称雌雄相遇的情况,如三月红、妃子笑、怀枝、白蜡、桂味等品种的开花就具有这一特性。 2、 开花时间和开花过程 荔枝花没有花瓣,雄花开放时先花蕾顶端纵裂,由花蕾开裂至花丝露出约4-5天,再过2-3天达盛花期,盛花期花药开裂,散发花粉,再经2天完全凋萎。雌花未开放时柱头已突出外面,渐由暗绿转为白色,经4-5天,子房和花柱伸长,再经4-5天后,柱头开裂分丫,分泌粘液即为雌花盛开期,是接受花粉的最适时机,2-3天后柱头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枯萎,则为谢花期。 3、 雌雄花比例 雌雄花比例与坐果关系很大,受到品种、树势、气候、结果母枝状况、栽培管理等多因素的影响。据前人统计观察,雌花比例高的品种有三月红、糯米糍、黑叶等,可达27%-33%,而挂绿、桂味等雌花比率为13%-15%,此外,幼年结果树比成年结果树的雌花比率低,同品种中迟开花的比早开花的雌花比率高。 4、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荔枝抽穗期及开花期的长短受气温的影响甚大,呈负相关关系。荔枝开花的温度因品种而有不同,早熟品种三月红当气温在7-10℃时可见开花,多数中、迟熟品种开花要求约18-24℃,29℃以上则开花减少;22-26℃是花粉发芽最适宜的温度,18℃以下则影响花粉和昆虫传粉,超过30℃则花期缩短,柱头容易干燥,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受到影响,对授粉受精不利。荔枝花期忌雨,尤其是连续阴雨或低温阴雨危害更大,雨多则花腐,花穗上积水导致“沤花”发生。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园形,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据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维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为增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据《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建身)、治瘰疬、瘤赘……"等病。 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寿命长的特点,经营荔枝有耗工少、成本底、收入大的好处。其产值在果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鲜荔枝和荔枝干远销国内外。荔枝除鲜食、干制外,果肉还可罐制、渍制、酿酒和制成其他加工品,是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淀粉,也可酿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花芬香多蜜,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很好的蜜源。果皮、树皮、树根含有大量单宁,是制药的原料,种子亦可入药。荔枝树干细蜜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桥梁和制造家具的优良木材。枝叶可作燃料。所以,荔枝全身是宝,可以综合利用,是一种发展前途广阔、实用价值很高的果树。 到目前荔枝共有六十多个品种,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十几个。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红、白腊、灵山香荔、南局红等。
❸ 荔枝树在哪里可以种植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范围内,广东栽培最多,福建和广西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省也有少量栽培。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
1、广东:中国分布荔枝最多的省,遍及全省80多个县市,重点产区为广州市郊的从化、增城、花县及新会、东莞、中山等,其次为新兴、惠东、深圳、惠来、普宁、高州、电白、琼山等县市。品种有三月红、玉荷包、妃子笑、黑叶(乌叶)、桂味、挂绿、糯米技、淮技、尚书怀等。
2、福建:产荔枝较多的有莆田、漳浦、龙海、福州、闽侯、福清等县、市;其次漳州、泉州、仙游、南靖、南安、永春等20多个县市,也有一定产量。品种有元红、状元红、兰竹、元香、陈紫等。
3、广西:产荔枝较多的有桂平、灵山两县,其次是横县、玉林、苍梧、隆安、平南、南宁、龙州、上思等20多个县、市。品种有丁香、黑叶、大糙、水荔等。
4、四川:荔枝集中产于川南数县,谈合江最多。品种有大红抱、涌木叶、青皮等。云南麻栗坡、普洱、蒙自、开远、新平、景洪、河口、元江等县有少量的栽培。
5、贵州:赤水、罗甸、望漠等县都有少量的栽培。
6、台湾:高雄、新竹、香山等地也有生产。
7、海南:妃子笑、白糖罂。
(3)密丁香荔枝树扩展阅读
栽培技术
1、苗木定植
选择大苗,嫁接苗要求生长健壮、叶片浓绿、出土部茎粗至少应在1.5cm以上,苗高应在60cm以上,选用优良晚熟品种,最好有2个以上,成熟较为一至的品种混植。
土壤选择:定植地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最好交通便、水源排灌方便,不宜选用紫色页岩土,和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区域定植。
定植时期和方法:春季(3月初至4月中旬)或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定植量一般每亩18~20株(株行距7×7米或6×7米)最多的密植园亩植不宜超过40米。
2、定植管理
定植后要求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幼苗定植后,根系受伤还未恢复,吸肥性差,要及时灌水防旱,一般要定植成活半年后才可少量施入粪清水。定植成活2年后,可加大人畜粪和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全年施四次,每株每次施入人畜粪不宜少于100斤,每100斤人畜粪可加尿素3~4两。
3、扩穴建园
通过深翻扩穴,可使土壤熟化,进而为荔枝树生长过程中的根系发育构建起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通常情况,土壤的深翻作业应在每年10~12月进行,实施深翻扩穴的过程中,应用壕沟式和井字式两种方法,在具体作业中应根据之前所利用的种植形式来确定。
4、结果管理
施肥:施肥的种类应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最好用腐熟型的、杂草、人畜粪、草木灰混入硫酸钾或过磷酸钙施用效果较好。全年施四次肥:在立春(前10天左右)立夏(前10天)立秋(前10天)和立冬(前10天)各施一次。
施肥量:一般应根据结果树的树冠大小和挂果量的多少决定,树龄树冠越大,结果多应多施,反之可相应少施。
施肥方法有环状沟施和环状泼施两种沟施沟深20~30cm宽30cm,泼施翻土壤10cm深于树冠下滴水线或离主干2~2.5米,处部位呈50cm宽树冠一周的环状带施入。
控梢修剪:
控梢:在控梢工作中,应保留部份春季柚发的枝梢和立秋处署抽发的秋梢,其它季节在树冠上抽发的枝梢应及时摘除。
修剪:修剪应该在夏季、秋季和冬季进行,特别是秋季修剪,在采果后,及时剪悼果柄和采果时损伤的干枝、枯枝,以及处暑后抽发的晚秋梢,夏季修剪主要是控制、夏季萌发的徒长枝、减少与果实争夺养分、防治落果,冬季修剪的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和荫枝为主,同时调节树冠树形。
5、秋梢结果母枝培养
在栽培荔枝的过程中,若想进一步提高荔枝产量,必须要在适当的时候对秋梢结果母枝进行培养,这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步骤之一。具体措施是土壤施肥、土壤灌溉、修剪等。
❹ 荔枝树嫁接,能否桂味,妃子笑,白糖罂同树嫁接在一起呢
在我国南部某些地区,由于嫁接技术不成熟等原因,仍采用高压法栽培,导致荔枝生产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反观荔枝高位嫁接技术,其具有技术性和季节性强的特点,可以起到省工节本的效果,为荔枝产业发展提供新机会。
❺ 什么时候给成年荔枝树修剪
番荔枝成年树修剪分阶段进行。冬剪在采果后适当剪除内膛及外围的弱枝、枯枝、残次枝梢。春剪在3月上旬进行,目的在于回缩树冠,复壮树势。提早修剪不利于抗寒。修剪程度视树龄树势而定。壮年树宜轻度修剪,老年树宜深度短截。首先将外围、内膛、下垂枝、结果枝短截。内膛上年萌发的强梢应保留5厘米左右作为结果母枝,此类枝梢结出的果实最大,果农称之为“霸头林檎”。树冠顶端强壮枝梢待内膛及外围开始萌芽时再进行短截,此方法俗称“压顶留周”,能平衡植株合理生长,以免顶端过于强盛而影响坐果。春梢萌发后应适当抹去丛生梢、弱梢,促使树体养分集中,培养强壮梢,提早开花,多开优质花。夏剪在6月份进行,最迟不超过7月上旬。对内膛及外围未结果的强壮枝梢进行短截并摘除末端叶片,促使果树重新抽梢,再度开花结果,延长产期,增加效益。AP番荔枝成年树修剪宜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进行。旨在回缩树冠,复壮树势。先将下垂枝和外围枝梢短截回缩,一年生分生枝梢保留10~20厘米枝桩;弱枝、交叉枝、着生于枝干粗壮位置的枝,保留5厘米左右枝桩作为结果枝。着生于一般枝干的从基部剪除。树冠顶端优势较强的壮年树,顶端强壮营养枝可待外围枝梢萌芽时再行短截。春梢萌芽后适当疏除过密、丛生、弱梢,促使树体营养集中,培养强壮枝梢提早开花,多开优质花。对过长的结果枝和营养枝(30~40厘米)及时摘心,抑制其继续延长生长,使营养集中供应幼果。
❻ 荔枝树怎么修剪
1、修剪时间
还未结果的荔枝树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修剪,但对于已经成年结果的荔枝树,最佳的修剪时间是在采摘果实后的15天内。也就是说修剪荔枝树必须选在秋季枝梢萌芽前进行,否则就错过了修剪荔枝树的最佳时间。采果后的修剪为全面的修剪,如回缩、调整树冠结构等。
2、幼年荔枝树的修剪
修剪幼年荔枝树的原则是轻度修剪,要保留一定数量的枝叶进行光合作用。修剪时主要是剪去交叉枝、过密枝、弱枝残枝等。剪除多余的枝叶可以使植株养分更有效地供应给其他健康的枝条,扩大树冠。幼年荔枝树的修剪方法还有摘心、拉枝、吊枝等。修剪时间最好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3、盛果期的修剪
荔枝盛果期的修剪主要包括短截修剪和疏剪过密枝叶。短截时间一般选择在春、秋采果后,短截修剪的部位要根据不同品种、栽种密度以及枝梢强弱而定。弱枝宜轻剪或不剪,壮枝要重剪。除短截修剪外,还可以配合疏剪,剪除下垂枝、病枝以及树冠外围过密的枝叶。
4、采果后的修剪
在采果后,需要及时将果柄和采果时损失的枯枝剪除。处暑后抽发的晚秋梢也需要剪除,尽量保留阳枝、强壮枝及生长良好的水平枝。修剪后要及时清理果园,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修剪。修剪后需要给剪切口涂抹愈伤防腐膜,可使其伤口快速愈合。
❼ 荔枝树的枝,干,叶,花,果,味的特点送分
一、根
荔枝根系因苗木繁殖方法不同而异。实生树及嫁接树有发达的主根;高压(圈枝)繁殖的荔枝侧根须根发达,没有主根。荔枝的根系由很多粗壮发达的侧根和纤细茂密的细根所组成,初生的幼根白色,肉质,质脆易断,俗称“豆芽根”。老根呈灰褐色。荔枝根系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为总状分枝式。
二、 干、枝
(一)干
荔枝树体高大,百多年生的树高16.0米以上,树冠直径15.0米以上,主干粗大。树皮粗糙成微龟裂状,但较龙眼光滑,灰白色、灰褐色或黑褐色。不同品种,树表皮的色泽和糙度有差异。水东黑叶、大造等品种的树干灰白色,表皮较光滑,黑叶、糯米糍、禾荔等品种,树干黑褐色,表皮较粗糙。树干高低及树冠大小与土壤、品种、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有关。土层瘠薄或地下水位高,树冠较小;土层深厚肥沃,树冠较大。驳枝繁殖的植株主干不明显,且多为3-4条主干,成多干型,树冠较开张,成半圆头形;实生植株,主干明显,成单干型,树冠多成圆头形。荔枝树干木质纹理幼细,呈棕红色。
(二)枝
枝梢的叶芽和花芽均是单芽,且裸露,但顶芽有雏叶包围保护。枝梢顶端优势强,顶芽容易萌发成枝;腋芽,强枝者只有1-2个能萌发,其余均为潜伏芽。新梢老熟后有的顶端枯死,由第一侧芽变成顶芽。
荔枝的枝梢依其性质可分为:
1、营养枝
由叶芽抽出带叶的枝条称营养枝。一般长度为20-30厘米,徒长枝长达60-100厘米。末次梢营养充足生长良好,次年能抽穗开花者,称为结果母枝。
2、结果枝
由结果母枝抽出的能开花结果的枝条称结果枝。荔枝的花芽是混合芽。当花穗发育过程遇高温时,抽出带叶花序的结果枝;当花穗发育过程遇低温时,抽出不带叶的纯花序,结果枝不明显,变成花序的主轴。
荔枝枝梢的特性因品种而异。禾荔的枝条密而短;大造、水东疏而长;桂味硬而脆。荔枝新梢黄绿色,表皮着生许多灰白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点;老熟的枝梢灰褐色;多年生枝条颜色较深。
三、叶
荔枝叶为偶数或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2-5对,对生或互生。其中禾荔复叶由1-8片小叶组成,以2-4片小叶较多。荔枝小叶椭圆形或披针形或卵圆形,长5-16厘米,宽2-5厘米,柄短,先端渐尖或急尖。叶基圆形或楔形。叶全缘,革质,具光泽,有的叶缘波浪形。叶面绿色,叶背淡青白色。新生嫩叶红铜色或黄绿色,老熟后转绿色。叶背主脉凸起,侧脉不明显,叶面主脉侧脉一般不明显。叶片形状长短、宽窄、大小和色泽浓淡等因品种而异,可作为品种鉴别特征之一。
四、花
(一)花穗结构
荔枝为聚散花序,圆锥状排列。花穗由主穗、侧穗、支穗及花组构成。主穗基部(龙头桠)及叶腋处还抽生若干腋侧穗。一个小花组一般由三个花蕾组成,品字形排列,二个小花组和中间一个单花蕾即七个花蕾构成一个花组。有些大穗型的花穗还由二个花组和中间一个单花蕾,即15个花蕾组成一个大花组。一般2-7个花组(或大花组)构成一个支穗。3-10个支穗组成一个侧穗。6-20个侧穗和若干腋侧穗组成一个聚散圆锥花序。荔枝花序上小花着生的疏密因品种而异。丁香、桂味花序较疏散;禾荔梗短花多,故觉密集;三月红、大造,铊荔花序粗大,花朵众多。每一花序着生花朵数因品种而异,禾荔一花序着生800多朵,三月红1600多朵,糖驳1300多朵,桂味100多朵。
(二)花序大小
花序的大小因品种而异,花序大小与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叶片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一,早熟种如三月红、大造、黑叶等花序大而长,花梗较粗,果农称“长脚花”,其特点是花较多,果形较大;迟熟种如桂味、禾荔、糯米糍等,花序短而小,花梗较细,果农称“短脚花”,其特点是花数较少,果形中等大或较小。其二,花序长大的,一般叶片较大;花序较小的,叶片较小。
就同一品种而言,树势健壮,结果母枝粗壮,或花序发育期遇适当低温干旱气候,则花序较大;树势较弱,结果母枝纤细,或花序发育期遇到较高温湿润气候,则花序较小。此外,花蕾萌发后遇到霜冻而枯死,然后在枯死的花蕾基部重新萌发新花蕾,这样形成的花序一般也比较细小。
(三)花 型
荔枝花型有雌花、雄花、两性花和变态花四种。雌花、雄花数量多,生产上作用大,两性花数量较少,变态花授粉不良,故在生产上作用不大。
雌花:也称雄蕊发育不完全的雌花,或称雌能花,果农称“仔花”。花托发达,被毛茸,花萼成为小杯状,被锈色茸毛,花瓣退化,但偶有带花瓣者。雄蕊5-11枚,一般6-8枚,花丝较短,只有雄能花花丝长度的一半。花丝基部两侧有蜜腺,分泌蜜液,其蜜腺比雄花明显,泌蜜较多。花粉囊虽大,且有花粉,但发芽率极低。有的花粉囊不能散发花粉。雌蕊一枚,发达,子房上位,2-4室,2室居多。柱头在花蕾期已伸出蕾外,开花时柱头直立,作羽状2-4裂。柱头两裂的卷曲程度因品种或植株而异,有呈“八”字形,也有向后卷曲180°、270°、360°者。
雄花:也称雌蕊发育不完全的雄花,或称雄能花,果农称“公花”。花托发达,花萼成一杯状,花瓣退化。雄蕊发达,花丝5-11枚,一般6-8枚,花丝一轮排列、较长,有等长的,也有长短混集的。花丝基部两侧有蜜腺。花朵成熟时,花粉囊纵裂散出黄色的花粉。虫媒花。雌蕊短缩退化,其短缩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异。
两性花:少数品种或植株有少数两性花,是雌雄蕊均发达的完全花。雄蕊能正常散发能
发芽的花粉;雌蕊柱头能开裂,有受精能力。
变态花:也称畸形花。有的子房4-8室或子房排成一列或重叠,也有16枚雄蕊的各种
变态花。这种花一般授粉受精不良,生产上意义不大。
五、果
果实由果柄、果蒂、果皮、果肉(假种皮)及种子等五个部分构成。果实形状因品种而异,有心形、椭圆形、卵形、圆形及中间形。果肩一般平整,有的品种两边或一边耸起形成歪肩形。果顶圆形,依品种不同有浑圆、钝圆、尖圆等形状。果蒂部微凹,果柄着生在果蒂部中。果实纵径2.6-3.8厘米,横径2.1-4.1厘米×2.8-4.5厘米,平均单果重7.4-84.6克。果实未成熟时青绿色,成熟才显出该品种固有的颜色。果皮颜色因品种而不同,有鲜红、紫红、暗红等色。果皮有隆起的块状和陷下的纹沟形成的龟裂片。龟裂片的大小,凹凸深浅、尖平程度及其排列方式是荔枝品种的主要特征。
龟裂片与龟裂片之间的分界处称“裂纹”。龟裂片中央突起处称裂片峰。果实的两侧有缝合线,明显或不明显。果实的内部为半透明的凝脂果肉,果肉厚薄及品质风味因品种而不同。果实糖分高、水分少,爽脆的品种俗称“沙肉”;糖分较低、水较多的品种俗称“水肉”。果皮厚、沙肉的品种耐贮藏;果皮薄、水肉的品种不耐贮藏。果实可食部分占全果重18.6-82.1%,可溶性固形物占16-22%,果肉与外果皮之间有一层很薄的内果皮包裹着果肉。果肉包藏着种子一枚。种子长椭圆形、光滑、棕褐色、有光泽。种子的大小依品种和树龄而异。糯米、桂味、玉麒麟几乎全是小核,有的退化成醮核。老龄树果核较小,醮核占的比例较高;幼龄村果核较大。大核者果实较大,种皮色泽鲜亮,内容物饱满,发芽率高;小核者果实较小,种子外皮焦皱,内多空虚,无发芽能力。荔枝醮核与果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果形短,果顶稍尖的果实,醮核或小核居多。醮核是种子发育中途败育萎缩的现象,优良品种往往核小或退化。种子与果肉容易分离。种子内有的淡黄色月形胚芽。种子有子叶两片,种子脱离果肉后,皱缩很快,容易失去发芽力。
荔枝树的开花特性
荔枝花穗抽出至开花前的孕蕾期长短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以冬春(1-3月)的气温影响最大,一般为30-40天,而开花期的长短则与品种、气候、花穗抽生早迟等有关,短的仅15天,长的可达86天,荔枝树的开花有如下特性。
1、 开花顺序 荔枝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树种,雌花和雄花着生在同一花穗上,开花顺序因花穗着生部位和性别有差异,一般是两小穗之间的单花先开,其次是每小穗的中央花,最后是两侧小花,这些先开的花以雄花居多。雌雄花的开放顺序大致有三个类型:单性异熟型、单次同熟型和多次同熟型。单性异熟型是指雌、雄花分别开放而造成雌雄不遇,后二者则均有雌雄花同时开放或称雌雄相遇的情况,如三月红、妃子笑、怀枝、白蜡、桂味等品种的开花就具有这一特性。
2、 开花时间和开花过程 荔枝花没有花瓣,雄花开放时先花蕾顶端纵裂,由花蕾开裂至花丝露出约4-5天,再过2-3天达盛花期,盛花期花药开裂,散发花粉,再经2天完全凋萎。雌花未开放时柱头已突出外面,渐由暗绿转为白色,经4-5天,子房和花柱伸长,再经4-5天后,柱头开裂分丫,分泌粘液即为雌花盛开期,是接受花粉的最适时机,2-3天后柱头由白色变为黄褐色、枯萎,则为谢花期。
3、 雌雄花比例 雌雄花比例与坐果关系很大,受到品种、树势、气候、结果母枝状况、栽培管理等多因素的影响。据前人统计观察,雌花比例高的品种有三月红、糯米糍、黑叶等,可达27%-33%,而挂绿、桂味等雌花比率为13%-15%,此外,幼年结果树比成年结果树的雌花比率低,同品种中迟开花的比早开花的雌花比率高。
4、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荔枝抽穗期及开花期的长短受气温的影响甚大,呈负相关关系。荔枝开花的温度因品种而有不同,早熟品种三月红当气温在7-10℃时可见开花,多数中、迟熟品种开花要求约18-24℃,29℃以上则开花减少;22-26℃是花粉发芽最适宜的温度,18℃以下则影响花粉和昆虫传粉,超过30℃则花期缩短,柱头容易干燥,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受到影响,对授粉受精不利。荔枝花期忌雨,尤其是连续阴雨或低温阴雨危害更大,雨多则花腐,花穗上积水导致“沤花”发生。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果园形,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据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维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为增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据《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建身)、治瘰疬、瘤赘……"等病。
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寿命长的特点,经营荔枝有耗工少、成本底、收入大的好处。其产值在果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鲜荔枝和荔枝干远销国内外。荔枝除鲜食、干制外,果肉还可罐制、渍制、酿酒和制成其他加工品,是发展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淀粉,也可酿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花芬香多蜜,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很好的蜜源。果皮、树皮、树根含有大量单宁,是制药的原料,种子亦可入药。荔枝树干细蜜坚实,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桥梁和制造家具的优良木材。枝叶可作燃料。所以,荔枝全身是宝,可以综合利用,是一种发展前途广阔、实用价值很高的果树。
到目前荔枝共有六十多个品种,其中被人们所熟知的有十几个。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红、白腊、灵山香荔、南局红等。
❽ 老师荔枝树修剪方法如何
回缩修剪。对当年挂果的树,在采果后15天左右,对结果母枝进行回缩修剪,该时期对生长旺盛的荔枝品种,可采用重回缩修剪,如:妃子笑,对生长势相对较弱的荔枝品种,采用轻度回缩修剪,如:玉荷包。当年未挂果的树,在老熟新梢上进行修剪,一般分两次:第一次在3-4月份荔枝未能开花或未能结果时,采取重度回缩修剪,修剪的位置一般在上年第一蓬秋梢和第二蓬之间的节位处,第二次在6-7月采取轻度回缩,以达到更新、促进分枝的目的。
疏枝。一般在每次新梢开始转绿的时候,对新梢进行适当的疏枝,即从枝条基部疏除弱枝。采果后回缩修剪萌发的第一蓬梢一般保留2-3个枝条,其余疏除,未挂果的荔枝树第一次修剪后,第一蓬梢也保留2-3个枝条,其余疏除。
摘心。该措施用来调节抽梢时期。对抽梢过早的枝条进行摘心,延迟抽芽时间,使其在合适的时期抽梢,一般摘心能推迟10-15天抽梢。
幼树整形修剪:幼树整形多采用主枝圆头形,在定植后2~3天内完成。幼树修剪与整形同步进行,在新梢萌发前用摘心、短截、疏删、抹芽等方法抑制枝梢生长和促进分枝。宜轻不宜重,主要剪除交叉枝、过密枝、弯曲枝、弱小枝,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
结果树整形修剪:秋梢是荔枝的结果母枝,一般只培养1~2次新梢。第1次放梢掌握在7月中下旬;第2次放梢应在9月下旬。根据植株需求合理浇水施肥,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采后修剪:在采果后,及时剪掉果柄和采果时损伤的干枝、枯枝和不理想枝,以及处暑后抽发的晚秋梢;尽量保留阳枝、强壮枝及生长良好的水平枝。修剪后及时清洁田园,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修剪后给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使其伤口快速愈合,喷施护树将军,安全越冬。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