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红球菌
① 这个花叫什么名字
科名:凤仙花科
原产地:中国、印度用途:盆花、花坛
特性:一、二年生草本,株高约25-50公分,重瓣大花,花色艳丽,花头顶生,形如茶花。
② ‘;、;时间有点长了’;玫瑰痤疮能治好‘;’吗总是消不下去为啥呢
哥也有..但很少出现 主要是饮食问题哦 你吃肉食多了 体内就会有N多的毒素 在大肠里被吸收 从皮肤排出 由于排除的不是一般的油脂 就起红包包哦 不要挤破它 以免感染化脓球菌就完了 药物治标不治本哦 所以LZ吃素的好 在排出大肠毒素 请参考大肠水疗法!
③ 化妆品致病菌检测怎么做
中科院中科检测是化妆品备案检测机构,化妆品致病菌检测常见的有:耐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1.取 10mL 1:10 稀释的检液,加到 10mL 双倍乳糖胆盐(含中和剂)培养基中,置 44.5℃
±0.5℃培养箱中培养 24h,如既不产酸也不产气,继续培养至 48h,如仍既不产酸也不产
气,则报告为耐热大肠菌群阴性。
2. 如产酸产气,划线接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1℃培养18h—24h。同时取该
培养液 1—2 滴接种到蛋白胨水中,置 44.5℃±0.5℃培养 24h±2h。
经培养后,在上述平板上观察有无典型菌落生长。耐热大肠菌群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
基上的典型菌落呈深紫黑色,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常具有金属光泽。也有的
呈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或粉紫色,中心较深的菌落,亦常为耐热大肠菌群,应
注意挑选。
3. 挑取上述可疑菌落,涂片作革兰氏染色镜检。
4. 在蛋白胨水培养液中,加入靛基质试剂约 0.5mL,观察靛基质反应。阳性者液面呈玫
瑰红色;阴性反应液面呈试剂本色。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1.增菌培养:取 1:10 样品稀释液 10mL 加到 90mL SCDLP 液体培养基中,置 36℃±1℃培
养 18h—24h。如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
蓝绿色。
2. 分离培养: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
上,置 36℃±1℃培养 18h—24h。凡铜绿假单胞菌在此培养基上,其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
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
在缺乏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时也可用乙酰胺培养基进行分离,将菌液划线接种于
平板上,置 36℃±1℃培养 24h±2h,铜绿假单胞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
不整,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红色,其他菌不生长。
3. 染色镜检:挑取可疑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
试验。
4. 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置于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挑取铜绿假
单胞菌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 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
15s—30s 之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为氧化酶
试验阴性。
5.绿脓菌素试验:取可疑菌落 2 个—3 个,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上,置 36℃
±1℃培养 24h±2h,加入氯仿 3mL—5mL,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氯仿液
内,待氯仿提取液呈蓝色时,用吸管将氯仿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 1mol/L 的盐酸 1mL 左
右,振荡后,静置片刻。如上层盐酸液内出现粉红色到紫红色时为阳性,表示被检物中有
绿脓菌素存在。
6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
中,置 36℃±1℃培养 24h±2h,观察结果。凡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内的小倒管中有气体者,
即为阳性,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7. 明胶液化试验:取铜绿假单胞菌可疑菌落的纯培养物,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
36℃±1℃培养 24h±2h,取出放置于 4℃±2℃冰箱 10min—30min,如仍呈溶解状或表面溶解
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如凝固不溶者为阴性。
8. 42℃生长试验:挑取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物,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
置于 42℃±1℃培养箱中,培养 24h—48h,铜绿假单胞菌能生长,为阳性,而近似的荧光假
单胞菌则不能生长。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 增菌:取 1:10 稀释的样品 10mL 接种到 90mL SCDLP 液体培养基中,置 36℃±1℃培养
箱,培养 24h±2h。
注:如无此培养基也可用 7.5%氯化钠肉汤。
2. 分离:自上述增菌培养液中,取 1—2 接种环,划线接种在 Baird Parker 平板培养基,
如无此培养基也可划线接种到血琼脂平板,置 36℃±1℃培养 48h。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呈
金黄色,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在 Baird Parker 平板培养基上为圆形,
光滑,凸起,湿润,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
明带。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似有奶油树胶的软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
混浊带及透明带。挑取单个菌落分纯在血琼脂平板上,置 36℃±1℃培养 24h±2h。
3. 染色镜检:挑取分纯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
阳性菌,排列成葡萄状,无芽胞,无荚膜,致病性葡萄球菌,菌体较小,直径约为 0.5mm —1mm。
4. 甘露醇发酵试验:取上述分纯菌落接种到甘露醇发酵培养基中,在培养基液面上加入
高度为 2mm—3mm 的灭菌液体石蜡,置 36℃±1℃培养 24h±2h,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能发酵
甘露醇产酸。
5. 血浆凝固酶试验:吸取1:4新鲜血浆0.5mL,置于灭菌小试管中,加入待检菌24h±2h肉
汤培养物0.5mL。混匀,置36℃±1℃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每半小时观察一次,6h之内如呈
现凝块即为阳性。同时以已知血浆凝固酶阳性和阴性菌株肉汤培养物及肉汤培养基各
0.5mL,分别加入无菌1:4血浆0.5mL,混匀,作为对照。
④ 肺炎双球菌的生理生化发酵实验结果是什么
IMViC反应:玫瑰红,红,无色,绿~
⑤ 我想知rhod.red什么意思
rhod red是指一种颜色,中文可以翻译成玫瑰红。
其全称是rhodamine red(rhodamine=玫瑰精或叫做若丹明,是一种红色荧光染料)
而一般rhod red c会整体出现代表了一种国际色号,如下。
(补充:因为也并没有什么英文短语词组是以中间带点隔开的,以上均翻译的是rhod red)
⑥ 红药水和紫药水的区别各自的作用原理
红药水的主要成分是红汞,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但汞能污染人体和环境,对汞过敏者还可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
紫药水的主要成分是龙胆紫,它不但对化脓性球菌有杀灭作用,且毒性和过敏性也有些小,对杀灭念珠菌还有特效,因此比红药水略胜一筹。
⑦ 玫瑰糠疹 和 爱滋病有无关系 细说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之所以称为玫瑰糠疹,是因为它的皮疹呈玫瑰红色,微微高出皮肤,有的含在皮内,大小不一,有的象小钮扣大小,有的象钱币大小,呈椭圆形,上面覆盖着一层糠状的薄皮,称为糠状鳞屑。
玫瑰糠疹好发于春秋两季,中青年人发病较多,女性稍多于男性,发病最初是在躯干部出现一个圆形淡红色斑,被称为母斑。母斑不断扩大,甚至可达鸡蛋大小。之后在躯干部陆续出现比较小的红斑,多时可蔓延到颈部及四肢近端,一般不发生在颜面部及小腿。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病人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玫瑰色、黄红色、黄褐色、淡褐色的皮疹。这些皮疹大多数为椭圆形,其长轴与皮肤纹理相一致。
一般病人都无症状,有的自觉发痒,痒感轻重不等。个别病人有低烧、头痛、全身不适、咽喉痛、关节痛或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玫瑰糠疹病程一般为4~6周,也有2~3个月的。这种病不治疗也可以自行消退,一般不再复发。皮疹消退先从中央开始,由玫瑰色变为黄红色,由黄红变为黄褐色、淡褐色,直到最后消失,边缘消退较晚,周围的鳞屑形成环状。皮疹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玫瑰糠疹的病因不明。有一种学说,认为玫瑰糠疹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有人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血液在血管内流遍全身,若有病毒侵入血内,则会出现毒血症。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神昏,甚至会影响到脑、心脏、肾脏等重要脏器。这都是玫瑰糠疹不具备的临床表现,因此不能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
从中医学角度讲,玫瑰糠疹又叫风热疮,是由于外感风热之邪,怫郁肌腠,毛窍闭塞,阳气闭郁,蕴而生热,血热化燥,伤及阴液,外泛皮肤所致,因此也不能说玫瑰糠疹是血内有毒。
玫瑰糠疹的治疗,应当针对风热外袭,血热化燥的病因,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润燥法。方用消风散化裁。
服药期间,应注意避免搔抓患处,忌食辛辣油腻饮食及腥发动风之物。
爱滋病症状
发布时间02年11月27日 10时52分
作者:w6987
人体感染HIV后到发展为爱滋病,可以分为4个临床期,但不是每个感染HIV的人都一定出现4个临床期。部分人(60%-70%)感染HIV的初期尚未出现症状,即无症状携带者,月25%-30%在3-5年内,表现为爱滋病相关综合征(ARC),以后约10%-25%再发展为典型的爱滋病,大概在10年内,50%-75%将发展为爱滋病。
急性感染期多发生于感染后2-6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关节痛、咽痛、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大,有的像单核细胞增多征。有10%出现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质中度增多。有的病人此期症状轻微,常易忽略。一般持续3-14天,然后大部分病人进入无症状期,而部分病人则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消瘦。此时一般血象正常,或血细胞轻度增高,淋巴细胞减少,血液中可HIV抗原,但出现血清HIV抗体阳性时间延迟,一般为输血感染后2-8周,性交感染后2-3个月。
潜伏期为无症状感染期,本期除HIV抗体阳性外,无自觉症状和阳性体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数可达15年。
爱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有的称为持续性泛发性淋巴结病,本期实际属于爱滋病的前期或早期,已出现爱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头颈部淋巴结、胸腺乳突肌后缘淋巴结,一般至少有2处,可有胀痛或压迫神经痛。50%的病人出现低热、盗汗、消瘦、腹泻,酷似结核病,或有瘙痒性皮疹,消瘦不能以发热或营养不良解释,1/3的病人的体重减轻在10%以上。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紊乱、头痛、抑郁或焦虑。3/4的病人脾肿大,出现不名原因的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T4细胞数<400mm3,T4/T8<1, HIV抗体阳性,部分患者经常或反复出现条件性感染,如脚癣、念珠菌感染、湿疹、疱疹等,虽然不很严重,但常使病人感到痛苦。
典型的爱滋病(full blown AIDS)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役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条件性感染常见的有:
(1)卡氏肺囊虫肺炎(pnenmocystsis carinii pneumonia,PCP) 50%-60%的病人并发此病。卡氏肺囊虫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正常人因有抵抗力,感染后不构成威胁,但对有免疫缺陷的的爱滋病病人确是主要的病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寄生于肺泡及小支气管,阻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紫绀。诊断主要依据肺部X线检查、痰和免役学检测。在寄生虫感染中,出PCP外还有弓浆虫病(toxoplasmesis)。爱滋病妇女感染此虫后可胎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产或胎儿的脑月眼的损害、小脑畸形和视网膜炎等;成年人感染后则出现脑膜炎、癫痫等。隐孢子虫病也是爱滋病发生肠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引起严重的霍乱样水泻便、每日5-10次不等。
(2)真菌性感染其中以口、咽、肠道的白色念球菌常见,但比一般念球菌感染较重,出现口咽白膜,剥脱后灼痛,流涎,吞咽困难,腹泻大便呈绿色或黏液便。此外还有肥、脑的隐球菌病,肺部曲菌病,组织胞菌病(histoplasmosis)。
(3)细菌性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结核,其次是淋巴结核、肠结核。因治疗效果欠佳,易早期死亡。与结核类似的鸟结合分支杆菌感染,症状与结核类似,因对常用抗菌药有耐药性,也常导致爱滋病病人死亡。
(4)病毒性感染常见的有疱疹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多发生在口外、生殖器、肛门,水疱较多,炎症反应较重,常致坏死、溃疡、剧痛,持续时间长。爱滋病并发带状疱疹者不少,HIV感染者出现带状疱疹则常是爱滋病发病的预兆。疱疹多发生在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部位,距痛,常溃烂或出血坏死,或呈水疱样。由痘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软疣亦不少见,多发生在外阴,腋下部位。还有乳头瘤空泡病毒所致的寻常疣、尖锐湿疣。并发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76%-95%,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常见,表现为肝炎、肺炎或视网膜炎。
恶性病变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又称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并发率在20%-40%,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爱滋病病人,与经典饿KS不同之处是多发生在上半身,面(鼻梁、耳后)、口腔、咽、阴茎等处,表现为小的斑丘疹到大的结节、浸润性斑块,褐红、紫红到蓝紫色。开始出现时因皮疹不典型易被误认为皮下出血、痣或血管瘤,继续扩展后常色泽加深或深紫色周围有少许水肿。单个结节常成椭圆形,在躯干的皮疹常沿皮纹分布,像玫瑰糠疹或类似二期梅毒。一般不痛,很少出血,后期结节可融合成溃破。多数病人(70%)内脏也被累及,最常见为胃肠道、淋巴结、其次为肺。胃肠道KS多无症状,亦很少出血。淋巴结肿大可引起淋巴回流障碍所致的水肿(阴囊),肺部病变用X线检查难与肺部感染区别。
非何杰金淋巴瘤95%发生与淋巴组织外。骨髓受累则发热、贫血,血象及骨髓异常。脑被累及时症状无特异性,脑脊髓正常。消化道淋巴瘤表现为腹胀、肿块、排便异常或出血。
多器官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急性HIV脑膜炎、亚急性脑炎、进行性多灶性脑血质病、脊髓炎及周围神经病变。亚急性脑炎的病变后果就是脑萎缩,引起进行性痴呆,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或类似精神病症状,约30%有肌阵挛。
心血管损害。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病变、心内膜炎,可能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各种条件性感染、营养障碍、药物毒性等有关。
HIV相关肾病。HIV可能引起局灶性阶段性肾小球硬化,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致全身免疫复合物肾炎,可致膜性肾炎,发现肾损害后常在16周内死亡。
皮肤黏膜病变。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损害为口腔的毛壮白斑病,又称口腔扁平湿疣(oral cendylomaplanus,OCL)表现为舌的侧缘或舌背或颊黏膜出现白斑,表现为被有较厚的毛状粗糙突出,难剥落,表现特别,多见于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男性。脂溢性皮炎可发生在爱滋病前驱期,皮损好发于双颊、颧部、头皮、耳后及胸部,在红斑基础上被有大片油污状鳞痂,比正常人的脂溢性皮炎严重。有的颧部红斑似红斑狼疮,有的表现为大片角化性脱屑,似银屑病,可发展为红皮病。有的爱滋病病人可伴发皮肤干燥、鱼鳞病、嗜酸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瘙痒性皮疹等。
视网膜炎。发生率可高达75%,是本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⑧ 婴儿玫瑰疹多久会好
病毒分离是HHV-6、7型感染的确诊方法。HHV-6、7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但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质。感染细胞在7天左右出现病变,细胞呈多形性、核固缩、出现多核细胞。感染细胞出现病变后还可继续生存7天,未感染细胞则在培养7天内死亡。由于病毒分离培养费时,不适于早期诊断,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
3.病毒抗原的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4.病毒抗体的测定
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5.病毒核酸检测
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DNA。由于HHV-6、7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6.其他辅助检查
一般病例无需特殊检查,必要时可做X线胸片、心电图等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2岁以下的婴幼儿突然高热,无其他系统症状,热退时出现皮疹,应该考虑此病。本病需要与肺炎球菌脓毒血症及麻疹、风疹和川崎病等进行鉴别。与风疹鉴别较为重要,因两者皮疹相似,但风疹患儿热度不高,发热的同时出现皮疹,耳后和枕部淋巴结肿大更明显。而幼儿急疹是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
治疗
本病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轻型患儿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或者严重的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有报道患儿可出现HHV-6脑病、肝炎、嗜血细胞综合征等。
⑨ 毒死蜱降解效率计算
降解率=(A0-A)/A0100% 。
如果没用药,蜱虫去不干净的,因为没吸血的蜱虫只有芝麻那么大,不容易发现。如果有虫卵,那就更看不清楚了。除了狗的脊背和脖子处,爪子里(把爪子掰开看),耳朵里,腋窝里均是蜱虫依附的主要地方。蜱虫繁殖很快的。听说柏灵素也不错。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