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丁香
1. 蒙药,糖尿病人能吃吗
【成 份】
珍珠(制)、石膏、丁香、川楝子、栀子、红花、肉豆蔻、白豆蔻、决明子、草果仁、苘麻子、枫香脂、土木香、木香、甘草、檀香、降香、地锦草、白巨胜、黑种草子、方海、海金沙、沉香、荜茇、肉桂、人工麝香、人工牛黄、诃子、水牛角浓缩粉。
【性 状】
本品为暗红色水丸,除去包衣显黄褐色;气香,味微苦甘、涩、苦。
【功能主治】
清热,安神,舒筋活络,除“协日乌素”。用于白脉病,半身不遂,风湿,类风湿,肌筋萎缩,神经麻痹,肾损脉伤,瘟疫热病,久治不愈等症。
2. 蒙药的现状前景
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且以植物药为主。据文献记载,内蒙古分布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植物有184种,野生植物共2176种,分属于133科720属;野生药用植物1122种,分属117科1033种。此外药用藻类1科2种,菌类24科68种,地衣5科7种,苔藓11科12种。其中常用药为104种,最常用药78种,占全国最常用植物药的36% 。
蒙医常用药有450余种,蒙医专用260余种,本区自产药材占30%。以清热药、祛巴达干药、抑赫依药、祛黄水药物为主。还有驱虫药、促使热疾成型的药物、杀粘药、利尿逐水益肾药、破痞去滞药、止咳化痰药、泻下药、止泻药、滋补强壮药等17类。
蒙药中有许多具开发利用价值的资源。如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茎枝,是蒙医专用药。经过化学分析,邓丽嘉予试其含有黄酮类、皂甙、挥发油、油脂、香豆素、甾醇及糖类,顾维彰等对不同产地的文冠木的成分对比分析,并从文冠木中得到两种黄酮,即杨梅树皮素与双氢槲皮素。黄雅芳等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5种化合物,即双氢槲取素、双氢杨梅树皮素、表儿茶粉、表没食子儿茶精和一种结构未知的化合物。毛莨科植物北草乌的干燥叶,顾维彰等从其中分离得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去氧乌头碱及北草乌碱。漆树科植物南酸枣的干燥成熟果实中,邓丽嘉等从其中得到黄酮、有机酸、甾醇、挥发油、香豆素、糖和酚性成分。木犀科植物贺兰山丁香的根中。周长风等经予试得到挥发油。油脂、甾体、萜体、酚性成分、蒽醌、香豆素、氨基酸、蛋白质及糖类。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邓丽嘉等从其中得挥发油、黄酮类、氨基酸、肽蛋白质、酚性成分及糖类。漏芦的花,经顾维彰等分析,花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植物甾醇、三萜类及糖类等。刘国声报道内蒙古紫草含B、B-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为1.21%,含量高于紫草等等。又如:广枣(珠如很芍沙),具有清心火,强心之功效;经其药理分析,具有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之作用。蒙古山萝卜花(胡和�乌达巴拉),具清热之功效,经药理研究具有显著强心作用。山沉香(阿拉善阿嘎如),具抑赫依、清热、止痛、利呼吸之功效;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荜茇(必必灵)有调理胃火、祛巴达干赫依、调节体素、滋补强壮、平喘、祛痰、止痛功效;经动物实验,其挥发油具有耐缺氧和保护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作用。白苣胜其挥发油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总黄酮对心血管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文冠木(僧登)具有清热消肿、止痛之功效。经研究其总黄酮具有显著的镇痛与抗炎作用。另外还有白龙菖菜、芯芭、小檗、紫花高乌头、金莲花等。这些资源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其中部分资源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利用。
内蒙古蒙药最丰富的地区是东部山地,特别是大兴安岭燕北山地,而主要的内蒙古大宗药材主要分布于广大草原和荒漠地带。
据调查和有关资料,内蒙古蕴藏量较大的主要植物药有:麻黄、甘草、苦豆子、茵陈、苦杏仁、柴胡、侧柏、油松、旋覆花、锁阳、仙鹤草。其次有赤芍、黄芩、苦参、黄精、玉竹、升麻、黄芪、桔梗、益母草、苍耳、漏芦花、远志、葶苈子、枸杞子、秦艽花、卷柏。还有灰蓉、郁李仁、马勃、硬紫草、香青兰、草乌、翟麦、铁线莲等。另外,还具有一定量的鹿茸、牛黄等动物药和余粮土、麦饭石等矿物药。
蒙药用植物是内蒙古重要的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这项资源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寻求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新药;另一个是利用资源得到最佳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内蒙古多年来作了不少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到一些循之有效的途径,更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生物资源,造福人类便是摆在全体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通过国内各民族及中外经济、文化交往,医药科学的联系与交流,这一时期的蒙医药学具备了完整的医药理论体系,而且积累了极为宝贵的临床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当时,许多蒙医药学家将汉、茂医药学著作,为蒙医药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7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占布拉著《医法海鉴》一书,记述了蒙医治疗各科疾病的方药,是一部较完整的蒙药方集。18世纪蒙医药学家松巴,堪布,伊喜巴拉珠尔著《甘露滴珠》、《甘露医理》、《甘露临证鉴别论诊疗集》、《识药晶鉴》等一整套蒙医药著作。还有蒙医药学家洛布桑、索勒日哈木木著《脉诀概要》、《巴莎森制药法》、《药物识别》等著作。19世纪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著《蒙药正典》一书。共收集了879种药物,共附有576幅插图。还有著名蒙医药学家罗布桑全普乐,全通过一生的临床实践,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著有《实用蒙医药学》一书。19世纪未至20世纪初,蒙医药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先后涌现出许多医药学家和蒙医药学专著:如著名蒙医药学家化日格丹达尔著有《诃黎勒晶珠医药学鉴》、《增补医疗解释》等。库西卡编著了《蒙医验方集》,并附蒙、藏、汉、满四体合璧的蒙药名录;伊希丹森旺吉勒编著了《红珊瑚方剂》;吉格木德丹森扎木落编著了《普东方》;敖斯尔编著了《医方与手法》;阿格旺隆日格图布丹尼玛编著了《珊瑚珠方》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使蒙医药学日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北方民族医药特点和地域特点的近代蒙药学。为保障北疆各族人民的健康及蒙古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医(民族医)政策,促进了蒙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内蒙古广大牧区及部分农区,普通建立了蒙医医院,使蒙医药在医逆境保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及疑难病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先后建立了一批蒙医药科研机构,在系统理论、药物、临床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自治区还建立了蒙医高等院校,蒙医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了大批新型蒙医药人才,使蒙医药学的发展后继有人。近年来。广大蒙医药工作者广泛地搜集各地的蒙药方剂。对全区各地的蒙药资源进行了普查,开展了采、种植、用的活动,并加强了科学研究工作。同时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现代化蒙药制药厂,以满足区内外的需要。
3. 药材、作物的品种名录哪里能查到呢
最有效的祛斑方式应该是分析自身色斑形成的原因进行去除。也就是科学的祛斑方式。
除了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 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要熬夜;
- 保持心情良好,不要经常发脾气、郁闷;
- 选择正规备案的祛斑产品,包括口服和外用的。因为黄褐斑形成原因不是一种,而是多种原因形成的,包括阳光中的紫外线,生活压力,心理压力,生活环境,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新陈代谢功能不足等等原因。
- 不能急于求成,色斑的形成周期一般是几年或者是几十年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祛斑也不能操之过急。采用安全 健康的祛斑方式更可靠一些。一般健康的祛斑周期为三个月到五个月不等。
- 不要乱用化妆品,肌肤代谢功能有限,大量使用化妆品会导致肌肤代谢过慢,也会影响色斑去除。
4. 蒙医的蒙药的历史
一、蒙药的历史 内蒙古的大草原和森林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其中有很多可以做为药用植物,不屈不挠的蒙古族人民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的摸索和学习,用这些药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骨折、外伤,积累了丰富的药物学知识。 现代蒙药学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汲取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医药体系,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 蒙古族的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蒙医药学家和著名的蒙药典籍,其中较有影响的有18世纪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尔的《西勒嘎日·莫隆》(《识药晶鉴》)是蒙药的奠基篇,收载蒙药390种。同时代的察哈尔镶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曼奥·西吉德》(《药物识别》),全书分为四部,共收集药物 678种。19世纪初,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占布拉通尔吉用藏文编著了《李斯尔·米格金》(《本草图鉴》),收载蒙药879种,成为今天学习和研究蒙药的主要经典。 蒙药进入现代以后,发展速度大为加快。据统计,我国现有蒙药2230种。除了内蒙古自治区外,我国东北和西北的许多蒙族聚集地也都普遍使用蒙药。 内蒙古的相关部门在经过多年的资源普查后,初步摸清了蒙药资源,全自治区共有各类蒙药资源1342种,其中植物类926种、动物类290种、矿物类 98种,其他类28种;本区内常用蒙药有500余种,商品蒙药约400种,还有民族专用药260种。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蒙药标准》收载药材和成药522 种。 二、蒙药的特点 内蒙古蒙药最具有民族鲜明特色的药用种类有:森登(文冠木)、乌和日-西鲁斯(蒙古山萝卜)、阿拉坦花-其其格(金莲花)、昂给鲁莫斯-毕日阳古(香青兰)、敏吉一茵一苏日(紫筒草)、巴嘎-塔日奴(瑞香狼毒)、嘎顺-包日其格(苦豆子)、楼格莫日(糙苏)、汗达盖-合勒(肾叶橐吾)、敖朗黑布(绶草)等。 蒙药材中,用的最多的是麝香、丁香、荜茇、豆蔻、香青兰、马钱子、水银和草乌等;一般如果配伍中用到草乌,多数都配诃子(阿如勒)。
5. 紫丁香的主要价值
紫丁香的叶可以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民间多用于止泻。紫丁香鲜叶制成的溶液,对弗氏痢疾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效果较强;用于防治菌痢,既经济,又便于推广。用紫丁香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其疗程短,退黄作用显著。以紫丁香叶的浸膏制成的片剂--肝特灵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疗效,且安全,又无毒性反应。
树皮:清热燥湿,止咳定喘。叶:苦,寒。清热,解毒,止咳,止痢。用于咳嗽痰咳,泄泻痢疾,痄腮,肝炎。
【蒙药】阿拉善-查干-阿嘎如:根及心材治心热,心刺痛,头晕,失眠,心悸,气喘,“赫依”病《蒙植药志》。
附方
①心痛不止:丁香15克,肉桂30克,共研细末,每日在饭前以热黄酒服3克。
②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30克,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
③唇舌生疮:用包包丁香末放入口含。
④胃寒呃逆:丁香3克,柿蒡6克,水煎服;或公丁香3克,桔皮9克,水煎服。
⑤口臭:公丁香1-2个,时时含口中。
⑥龋齿牙痛:丁香油滴在蛀孔或用棉球丁香油塞填孔中,有防腐止痛的作用。 丁香花芬芳袭人,为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欧、美园林中广为栽植。在中国园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园林中可植于建筑物的南向窗前,开花时,清香入室,沁人肺腑。
紫丁香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花木,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植株丰满秀丽,枝叶茂密,且具独特的芳香,广泛栽植于庭园、机关、厂矿、居民区等地。常丛植于建筑前、茶室凉亭周围;散植于园路两旁、草坪之中;与其他种类丁香配植成专类园,形成美丽、清雅、芳香,青枝绿叶,花开不绝的景区,效果极佳;也可盆栽、促成栽培、切花等用。
6. 汕头哪里能买到可善挺
导读:安神镇惊二十味丸为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安神镇惊二十味丸是一种蒙药。安神镇惊二十味丸精选多种不同的中药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由于不同的病症用药也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严格按照安神镇惊二十味丸用法用量服用或按医嘱服用。 汕头哪里可以买伊来西胺片呢?康德乐大药房在汕头的实体门店地址:汕头市金
扩展阅读:安神镇惊二十味丸睡眠质量的好吗
很多朋友听到失眠症这个词,都面露难色,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患上失眠症,不仅晚上难熬,明天还会顶着熊猫眼,这个人都目光呆滞,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业。那安神镇惊二十味丸安神吗||| 安神镇惊二十味丸为灰褐色水丸,味辛,气香。安神镇惊二十味丸主要成份有沉香、肉豆蔻、青皮、广枣、木香、石膏、重楼、波棱瓜子(炒)、旋复花、檀香、白云香、制草乌、黑云香、马钱子(制)、丁香、猪心粉、菊花、远志、桔梗、牛胆膏。 而安神镇惊二十味丸镇惊,安神,行气。安神镇惊二十味丸用于心慌气短,心神不安,气血淤滞,胸肋刺痛[阅读全文]
7. 安友扎冲十三味丸新旧包庄配方一致吗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扎冲十三味丸是内蒙古库伦蒙药厂生产的蒙药,其的成分是诃子、草乌、石菖蒲、木香、人工麝香、珊瑚、珍珠、丁香、沉香、禹粮土、磁石、甘草、肉豆。大部分是一致的。
8. 蒙药射香丸好用吗
十香丸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木香 沉香 泽泻 乌药 陈皮 丁香 小茴香 香附(酒炒) 荔核(煨焦)各等分 皂角(微火烧烟尽)
【用法】上药为末,用酒糊为丸。如弹子大者磨化服;丸梧桐子大者,汤引下;用于痛疝之属,温酒送下。
【功用】行气,散寒,止痛。
【主治】气滞寒凝所致的胃痛、腹痛、疝痛等。
方剂名称 十香丸
药物组成 沉香1两,麝香1两,白檀香1两,青木香1两,零陵香1两,白芷1两,甘松香1两,藿香1两,细辛1两,芎1两,槟榔1两,豆蔻1两,香附子半两,丁香3分。
处方来源 《千金翼》卷五。
方剂功效 令人身体百处皆香。
用药禁忌 忌五辛。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绵裹,日夕含之咽津,味尽即止。
方剂名称 十香丸
药物组成 麝香1两(细研),沉香1两,丁香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降真香1两,藿香1两,甲香1两1,苏合香1两,薰陆香1两,牛黄3分(细研),犀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细辛3分,芎3分,白茯苓3分,当归3分(微炒),桂心3分。
处方来源 《圣惠》卷九十八。
方剂功效 破积血,除疫病,去恶气,好音声,畅六腑,调五脏,壮气,益心神。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300-500杵,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 不拘时候,以温酒嚼下15丸。
9. 紫花丁香有什么药用价值。有什么作用
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1] 。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2] 。
所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对生物体的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和控制。所含锌可抗病毒,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其:“清热解毒”、“治疽疗毒”的基础
【佤药】日岛舌:全株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结膜炎,喉炎,乳腺炎,痈疽肿毒《滇药录》、《滇省志》。
【傈僳药】阿拉克俄:全草治急性结膜炎,咽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腮腺炎,烫伤,疔痈,疔疮,毒蛇咬伤等《怒江药》。
【普米药】耳子司:全草治毒蛇咬伤,疔疮,乳腺炎,肠炎,急性结膜炎,黄疸,淋浊,目赤,生翳,产后瘀血《滇药录》。耳子可:用于痛经,产后瘀血,乳痈,肠炎,淋浊,目赤生翳,毒蛇咬伤[15]。
【侗药】骂麻剃,Mal mac keip,骂恪铁(Mal loc tieec):全草主治忍卡(贯耳底),耿甚(疮疖)《侗医学》。
【苗药】Vob heeb kab nieb窝灰卡那:全草主治热经头痛发烧,面红,大汗,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苗药集》。
【畲药】全草治痈疖,乳腺炎,咽炎及扁桃体炎,黄疸型肝炎《畲医药》。全株治乳腺炎,咽喉炎,眼结膜炎,疔疮肿毒,肠炎,毒蛇咬伤《滇省志》。
【蒙药】吉斯一地格达,宝日尼勒一地格达:全草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89]。尼勒其其格:全草治“协日”病,黄疸,“赫依”热,肝火,胆热《蒙植药志》。[6]
全草(地果草):辛、酸,微寒。散风,清热,消肿。用于风火赤眼,目翳,乳痈,瘰疬,疔肿。[6]
全草:苦、微辛,寒。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用于疔疮,瘰疬。
10. 除了竹子 无私奉献的植物有哪些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急急急急 急急急
小草、松树。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