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曹南牡丹谱

曹南牡丹谱

发布时间: 2021-12-26 15:05:07

牡丹之乡的山东菏泽

菏泽古称曹州、曹南,菏泽裁培的牡丹亦称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色系,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雍容华贵,色艳香浓,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早在清道光年间,菏泽牡丹就曾作为贡品运送进京。解放后更是不断引种,点缀于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等重点风景游览区。北京、机关、工厂、院校的牡丹均从菏泽引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仅解放后就引植菏泽牡丹多达12万株,200多个品种。上海、天津、洛阳、西安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也均大批引种菏泽牡丹。菏泽牡丹的年销量也从前些年的近10万株增长为100多万株。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种之,若蔬菜然。.....在曹南一诸生家观牡丹,园可五十多亩,花遍其中,亭榭之处,几无尺寸僚地,一望云锦,五色夺目。” 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辙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的描述僚故事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飘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绝佳景象。不仅如此,明时,歌剧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园已星罗棋布。如:“凝香园”、“万花村”、“张花园”、“巢云园”、“郝花园”、“毛花园”、“赵花园”、“桑梨园”、“铁藜寨花园”、等不下十多处。明人描述:各园主“雅歌投壶,认客所适。....夜色浩月,照耀如同白昼,欢呼谑浪,达旦给归,衣上系香,经数日而不散也。”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话为仙女,写了脸炙人口的名篇《葛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菏泽牡丹逐渐恢复并发展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开始兴建曹州牡丹园,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曹州牡丹园占地面积为1600亩,种植牡丹品种1237多个,近80万株,是世界上的最大的牡丹园。该院两座彩绘门楼,都是高8米,宽10.5米,为十斗三昂重翘庑殿顶式仿明建筑,上面绘有八色牡丹,中间“曹州牡丹园”五个镏金大字,系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两旁是歇山式配房,朱红色的八字墙左右列开,实蔚为壮观,尤如给牡丹带上了一顶富丽堂皇的桂冠。该大门已成为菏泽的标志性建筑。在建设曹州牡丹园的同时,恢复了以松遍松艺动物造型为特色的“古今园”,新批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种荟萃的“百花园”,三园要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了菏泽牡丹集中观赏区的点睛之笔和必游之地。每年谷雨花节,园内外游客云集,花海人潮,盛况空前。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大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技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菏泽牡丹分单辩、复辩、千辩三类。花型分为单辩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挂型、金环型、台阁型、黄花型、皇冠型和绣球型等九种。花色分黄、红、兰、白、黑、绿、紫、粉、复九色。各色又都有数10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红的如“锦袍红”、“春红娇艳”,灿若烟霞,灼灼生辉;黄的如“姚黄”、“金玉交”,端庄典雅,紫貌绝伦; 白的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兰的如“兰田玉”、“雨后风光”,静谧淡雅,姿容清秀;粉的如“赵粉”、“酒醉杨妃”,娇嫩妩媚,色乡间倍;紫的如“乌龙捧盛”、“紫燕夺珠”,品居上乘,华而不俗;绿的、黑的、和复色的如“豆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风韵。 菏泽牡丹还在国内外重大花展中连连获奖,盛誉海内外。在一、二、三、四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金、银、铜奖,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奖,优质展品奖计26个;在三次香港国际花展中,菏泽牡丹引起轰动,夺得冠军奖一个,一等奖三个, 在法国波尔多市国际花卉博览会和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分别夺得竞赛总分银质奖和牡丹芍药干鲜花银质奖。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上,菏泽牡丹独领风骚,一举夺得唯一的一个“景点特别奖”和六个单项奖。
1999年4月30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爆出的第一个赛讯不胫而走在刚刚产生的l19枚牡丹单项奖中,菏泽牡丹以绝对压倒优势夺冠.囊括了81枚。其中三枚大奖,菏泽“曹州牡丹园”和“乔子红” 牡丹各夺l枚;12 枚金奖,菏泽牡丹“黑花魁”、“曹州红”等摘取l0枚;36枚银奖,菏泽牡丹“胡红”、“兰田玉” 等拿来26枚;60枚铜奖,菏泽牡丹“花二乔”、“黄花魁”等获43枚:专家评委一致评价“菏泽牡丹花大、色艳、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
2001年9月—10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以其华贵、典雅的风彩赢得专家青睐。花博会设牡丹专项奖26枚,其中金奖3枚,菏泽牡丹共获奖牌22枚,其中金奖3枚,银奖5枚,囊括了专项奖中的全部金奖,获奖总数占牡丹专项奖总数的85%。这届花博会山东省荣获团体一等奖,菏泽牡丹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金牌和近三分之一的奖项。
2002年2月初,菏泽牡丹再次称雄首届全国牡丹花展,共荣获128枚奖牌中的86枚,其中分别夺得13枚金牌中的8枚,38枚银牌中的22枚,77枚桐牌中的56枚,菏泽牡丹获奖牌总数超过洛阳牡丹一倍多,从而再次验证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不争事实。
曹州牡丹园是菏泽牡丹最多的地方,来菏泽不可不去牡丹园。2000年,菏泽被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牡丹之乡”。2006年,菏泽被评为“中国牡丹城”。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舒同曾为菏泽牡丹挥毫题下“曹州牡丹甲天下”。溥杰先生也曾经为菏泽牡丹留下过“天下第一香”的墨宝。2012年3月16日,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菏泽为“中国牡丹之都”,这使得菏泽牡丹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根据《中国花卉协会命名授牌管理办法》,经菏泽市人民政府申报,中国花卉协会组织专家考察、评审,决定命名菏泽市为“中国牡丹之都”。新闻记录片《泰山南北》中盛赞:“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每年4月中旬,牡丹花盛开时,菏泽都要举办“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彭州又名天彭,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距成都市34公里,蜀中膏腴之上地,物华天宝,民殷物阜,素有“花州”之称,为中国牡丹的主要原产地之一。
天彭牡丹因其发源地丹景山麓湔江口天彭门而名,人工栽植观赏始于唐,至宋就与洛阳牡丹齐名,大诗人陆游《天彭牡丹谱》云:“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当时就享有“牡丹乡”之美名。南宋时期独领风骚,彭州成为当时“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
天彭牡丹在中国牡丹品种分类学上为西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为中国著名的四大牡丹品种群之一,中国四大牡丹品种群为北方的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南方为西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西南牡丹品种群以彭州为其栽培中心,另外四川其它各地和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有栽培。
天彭特点是园艺化程度高,花型演化程度高,高度重瓣化,有的花瓣可多达880余瓣,花径甚至大到35厘米,植株较高大,浅根系,耐湿热,适宜于多雨湿热地区栽培。在观赏上,尤以天然野趣独步天下,艺术巨匠陈子庄云:彭州丹景山“悬崖断壁皆生牡丹,苍干古藤,夭矫寻丈,倒叶垂......”。 当彭牡丹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85年牡丹已作为彭州市市花,已作为龙门山风景名胜区丹景山景区重要的资源来开发建设,这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中唯一把牡丹作为景区特色的风景区。1999年,丹景山送展昆明世博会的天彭牡丹获得了国际奖项之后,更是名声大震,现丹景山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牡丹观赏中心。
彭州从1985年以来已连举办了十七届彭州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三家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之一。每年春日会期,彭州尤其是丹景山牡丹遍山漫野,千姿百态,野趣昂然,游人如潮,纷沓而来,为中外游人所赞美,国际树木协会副主席G·L·奥斯蒂博士上山考察天彭牡丹,欣然题词赞誉这里为“人间天堂”。

Ⅱ 菏泽牡丹始于

菏泽牡丹的历史:

牡丹在我国已有19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汉代以药用植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隋代,北方已大量种植;唐代,盛植于长安;北宋,洛阳牡丹为天下冠;南宋,牡丹种植中心开始南移,四川的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称。天彭牡丹之后的亳州牡丹也曾经盛极一时。再后来“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县志》)“至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清朝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曹南”即指今菏泽一带。

菏泽牡丹栽培始于何时已难于查考。早在南宋就记载,至明朝的嘉靖年间,栽培已盛。到了清代更加兴盛,栽培面积已达千亩,曾建牡丹园数处,尤以“桑篱园”“凝香园”“绮园”最为著名,菏泽牡丹在中国牡丹发展史上独领风骚500余年,现在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

菏泽牡丹是在明清以来风格不一、大小不等的十几处牡丹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清朝道光年间的赵氏园、桑篱园,创于明代的毛花园,以及当时的铁藜寨花园、大春家花园、军门花园等。当时的县志记载:“每至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同时,让牡丹冬季开放的技术也在清代道光年间问世,成了菏泽花农的一门绝技。花农通过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调节光和空气,使牡丹隆冬发育,春节怒放。

菏泽牡丹的种植面积十分广阔,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达五千亩,一九七六年调查还有三千多亩,单是城东的“曹州牡丹园”就占地一千亩,目前菏泽牡丹种植约二万余亩。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花期时候,千顷牡丹,一望无际,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好似人间仙境一般。现在全国各地的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菏泽牡丹不断发展。传统品种延绎不断,新育品种日益增多。如今,菏泽人民又研究成功了“大田催花”技术,人工控制牡丹的花期,可使其四季开花,并通过了国家级鉴定。目前,种植面积已达两万余亩,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基地。一九八二年,在赵楼、李集、何楼牡丹集中产地修建了“曹州牡丹园”,王梨庄恢复了以编制松艺动物为特色的“古今园”,洪庙新辟了具有传统品种的“百花园”。

近年来,菏泽供应外地的牡丹每年都有几十万株,品种达200余个,除销往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洛阳、西安、等各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外,还远销日本、朝鲜、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Ⅲ 洛阳牡丹为什么甲天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大师们巧植善种,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自古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的"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土无涯"的名诗,正是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

Ⅳ 牡丹图风水讲究几朵花

若讲风水花就满,若论艺术花要稀
小斗方两三朵足矣
横幅七八朵,再多就显挤,密不透风,其实留白也得重要

Ⅳ 牡丹一共有多少个品种

牡丹总共有560多个品种!最著名的就是洛阳牡丹和菏泽牡丹!洛阳牡丹重在观赏,菏泽牡丹重在药用。洛阳牡丹大部分种在公园,菏泽牡丹大街小巷田地都有,产业化比较好。其实哪个地方的更好本有很多争议,希望每个地方都有种植,大家都能欣赏才好。
菏泽牡丹不论是品种,还是栽种面积,均称得上世界第一。菏泽是世界牡丹生产基地,已经远销各国了。广州一年一度的花市,卖牡丹的大多是菏泽的。菏泽的牡丹没有洛阳出名,只不过是牡丹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物及历史人物均为唐朝的,而此时菏泽尚不知名,所以从名气上说洛阳更胜一筹!
牡丹原产于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有二千年的历史,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宋;宠于长安、贬于洛阳、竞于曹州、红于京都,而今已饮誉世界了。
唐宋时洛阳牡丹的种植,遍及宫庭民间,其趣闻轶事也家喻户晓。牡丹花本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吉样富贵的象征,更有武则天怒而贬之洛阳的故事,使它更添“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铮铮的傲骨。使洛阳人爱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于世。每到花期卖花、买花、赏花成风。“大抵家家好花,此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豪门权贵筵赏牡丹,文人学士墨咏牡丹,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诗咏牡丹。一时花如海、诗如潮、至北宋达到极至,司马光诗云:“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苏轼诗云:“花丛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移洛阳。”大文学家欧阳修做洛阳推事三年,饱览洛阳牡丹,给以高度评价,并著《洛阳牡丹记》一书,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长的牡丹与洛阳相比,深为叹服地说:“是洛阳者谓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阳牡丹甲天下”流传于世。但到北宋末年,经历靖康之变,战乱不息,“其地池塘竹树、兵车蹂躏、废而丘墟、高亭大树,烟火燎化为灰烬”,牡丹也难幸免,遂失昔日之胜。多年未能复振,至解放前,牡丹仅剩十余品种,零散于少数人家了。
荷泽古称曹州,是继洛阳牡丹的后起之秀。康熙年间学正苏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谱》,称“逮宋、洛阳之花尤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种植愈盛,至光绪年间,《曹州府志》载:“花卉之繁……动辄数百亩,种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当时就有“凝香”、“桑篱”等十余处牡丹园。更以品种多,花大型美称著,有艳若彩霞的“状元红”、色奇出众的“绿香球”,红中透墨的黑牡丹,竞相比美,各展妍态。曾有诗云:“国色天香话牡丹,缤纷五彩蔚奇观;花开最盛谁知处,荷泽名园秀可餐”。那时他们还创造了隆冬催花开放的绝招,慈椿太后在春节时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后无此眼福矣。”又据《山东通志》载:“曹州牡丹最盛,居地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他们北走京津、中至苏杭、南浮闽粤,获得国人认可“言牡丹者,莫不谆谆于曹焉。”诗云:“古称洛阳花似锦,今曹倒比洛阳强。”清人赵世学士《牡丹谱》中也写道:“闻花木,古称洛阳,今也遍我曹南,而洛阳近无闻焉。是知世之变迁,地脉之转移,人事之改更,不可以一地之拘也。”清朝大诗人王士桢在《池北偶谈》中也称牡丹惟“山东曹州最盛”由此而又演绎传为“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今日这七个大字,由原中国书法协会会长舒同书写,雕刻于《荷泽牡丹园》高耸的石柱上,引人注目,既注解着昔日的胜概,也昭示今日超历史的辉煌。

Ⅵ 牡丹是河南洛阳的,还是山东菏泽的

若问中国牡丹第一城,几乎所有回答都是洛阳。这是无疑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在无数文人的诗词传播中,洛阳已经成了牡丹的代名词。
2012年3月,中国花卉协会经过全面讨论和分析,正式将菏泽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
洛阳同样有资格荣获此名号,前提是没有菏泽的情况下。虽然都以牡丹闻名,但两者差别还是很大的。

洛阳牡丹以人文气息著称,几乎所有有关牡丹的诗词名句都和洛阳相关。看遍山河的李白,写下了:“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的名句;恃才傲物的才子徐渭,有“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的诗词。

文章图片4
洛阳牡丹出名很早,始于隋,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唐宋时期正是诗词文化繁荣阶段,无数文人将天马行空的才华赋予洛阳牡丹,造就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盛况。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洛阳牡丹是顶流,谁都想蹭一蹭。

文章图片5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50位文人吟咏牡丹的100多首诗歌,与此同时,还诞生了一批理论专著与职业牡丹花师,洛阳城内遍植牡丹花,成了中国牡丹最早的栽培中心。

文章图片6
洛阳人是爱牡丹的,在唐宋时期,观赏牡丹是当时的流行文化,宋朝时便有了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名。

文章图片7
有趣的是,从明朝开始,中国的牡丹中心开始转移到山东曹州,就是现在的菏泽。明朝万历时期的官员曾描写当地种植牡丹的盛景:“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种之,若蔬菜然”。

文章图片8
曹州人种植牡丹的热情不亚于唐朝时的洛阳,以至于到了菜园里的蔬菜般广泛。《曹南牡丹谱》写道:“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从这时候起,菏泽便取代洛阳成了“牡丹第一城”。

文章图片9
菏泽牡丹最大特点是专业性强,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种植基地,洛阳许多珍稀品种都是从菏泽借鉴过来的。第二点是由种植牡丹带动的产业链同样居全国之最,这一点也是洛阳不具备的。

文章图片10
正因如此,中国花卉协会才把“中国牡丹之都”的美名归到了菏泽名下。只是菏泽牡丹少有名句流传下来,在宣传上处于天然劣势,而洛阳凭借千年古都的加持,名气传遍四海,成了牡丹城的代名词。

Ⅶ 牡丹怎么到的菏泽

我查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是中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在蒲松龄生前多以抄本流传,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第一次由赵起杲在浙江严州刻印。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

《葛巾》剧情简介

《葛巾》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部同名小说,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访名贵牡丹,与牡丹仙子葛巾结下姻缘,并促成了其弟常大器与葛巾表妹玉版的婚事,最终却以悲剧结尾,令人感慨万千。

聊斋志异 葛巾 (文言文)

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作《怀牡丹》诗百绝。未几花渐含苞,而资斧将匮;寻典春衣,流连忘返。一日凌晨趋花所,则一女郎及老妪在焉。疑是贵家宅眷,遂遄返。暮往又见之,从容避去;微窥之,宫妆艳绝。眩迷之中,忽转一想:此必仙人,世上岂有此女子乎!急返身而搜之,骤过假山,适与媪遇。女郎方坐石上,相顾失惊。妪以身幛女,叱曰:“狂生何为!”生长跪曰:“娘子必是仙人!”妪咄之曰:“如此妄言,自当絷送令尹!”生大惧,女郎微笑曰:“去之!”过山而去。

生返,复不能徒步。意女郎归告父兄,必有诟辱相加。偃卧空斋,甚海孟浪。窃幸女郎无怒容,或当不复置念。悔惧交集,终夜而病。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帖。回忆声容,转惧为想。如是三日,憔悴欲死。秉烛夜分,仆已熟眠。妪入,持瓯而进曰:“吾家葛巾娘子,手合鸩汤,其速饮!”生骇然曰:“仆与娘子,夙无怨嫌,何至赐死?既为娘子手调,与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药而死!”遂引而尽之。妪笑接瓯而去。生觉药气香冷,似非毒者。俄觉肺膈宽舒,头颅清爽,酣然睡去。既醒红日满窗。试起,病若失,心益信其为仙。无可夤缘,但于无人时,虔拜而默祷之。

一日行去,忽于深树内觌面遇女郎,幸无他人,大喜投地。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体,即以手握玉腕而起,指肤软腻,使人骨节欲酥。正欲有言,老妪忽至。女令隐身石后,南指曰:“夜以花梯度墙,四面红窗者即妾居也。”匆匆而去。生怅然,魂魄飞散,莫知所往。至夜移梯登南垣,则垣下已有梯在,喜而下,果有红窗。室中闻敲棋声、伫立不敢复前,姑逾垣归。少间再过之,子声犹繁;渐近窥之,则女郎与一素衣美人相对弈,老妪亦在坐,一婢侍焉。又返。凡三往复,漏已三催。生伏梯上,闻妪出云:“梯也,谁置此?”呼婢共移去之。生登垣,欲下无阶,恨悒而返。
次夕复往,梯先设矣。幸寂无人,入,则女郎兀坐若有思者,见生惊起,斜立含羞。生揖曰:“自分福薄,恐于天人无分,亦有今夕也!”遂狎抱之。纤腰盈掬,吹气如兰,撑拒曰:“何遽尔!”生曰:“好事多磨,迟为鬼妒。”言未已,遥闻人语。女急曰:“玉版妹子来矣!君可姑伏床下。”生从之。无何,一女子入,笑曰:“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欢。”女郎辞以困惰,玉版固请之,女郎坚坐不行。玉版曰:“如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室耶?”强拉出门而去。生出恨极,遂搜枕簟。室内并无香奁,惟床头有一水精如意,上结紫巾,芳洁可爱。怀之,越垣归。自理衿袖,体香犹凝,倾慕益切。然因伏床之恐,遂有怀刑之惧,筹思不敢复往,但珍藏如意,以冀其寻。
隔夕女郎果至,笑曰:“妾向以君为君子,不知其为寇盗也,”生曰:“有之。所以偶不君子者,第望其如意耳。”乃揽体入怀,代解裙结。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因曰:“仆固意卿为仙人,今益知不妄。幸蒙垂盼,缘在三生。但恐杜兰香之下嫁,终成离恨耳。”女笑曰:“君虑亦过。妾不过离魂之倩女,偶为情动耳。此事宜要慎秘,恐是非之口捏造黑白,君不能生翼,妾不能乘风,则祸离更惨于好别矣。”生然之,而终疑为仙,固诘姓氏,女曰:“既以妾为仙,仙人何必以姓名传。”问:“妪何人?”曰:“此桑姥。妾少时受其露覆,故不与婢辈等。”遂起欲去,曰:“妾处耳目多,不可久羁,蹈隙当复来。”临别,索如意,曰:“此非妾物,乃玉版所遗。”问:“玉版为谁?”曰:“妾叔妹也。”付钩乃去。
去后,衾枕皆染异香。从此三两夜辄一至。生惑之不复思归,而囊橐既空欲货马,女知之,曰:“君以妾故,泻囊质衣,情所不忍。又去代步,千余里将何以归?妾有私蓄,卿可助装。”生辞曰:“感卿情好,抚臆誓肌,不足论报;而又贪鄙以耗卿财,何以为人乎!”女固强之,曰:“姑假君。”遂捉生臂至一桑树下,指一石曰:“转之!”生从之。又拔头上簪,刺土数十下,又曰:“爬之。”生又从之。则瓮口已见。女探入,出白镪近五十余两,生把臂止之,不听,又出数十铤,生强分其半而后掩之。
一夕谓生曰:“近日微有浮言,势不可长,此不可不预谋也。”生惊曰:“且为奈何!小生素迂谨,今为卿故,如寡妇之失守,不复能自主矣。一惟卿命,刀锯斧钺,亦所不遑顾耳!”女谋偕亡,命生先归,约会于洛。生治任旋里,拟先归而后迎之;比至,则女郎车适已至门。登堂朝家人,四邻惊贺,而并不知其窃而逃也。生窃自危,女殊坦然,谓生曰:“无论千里外非逻察所及,即或知之,妾世家女,卓王孙当无如长卿何也。”
生弟大器,年十七,女顾之曰:“是有慧根,前程尤胜于君。”完婚有期,妻忽夭殒。女曰:“妾妹玉版,君固尝窥见之,貌颇不恶,年亦相若,作夫妇可称佳偶。”生请作伐,女曰:“是亦何难。”生曰:“何术?”曰:“妹与妾最相善。两马驾轻车,费一妪之往返耳。”生恐前情发,不敢从其谋,女曰:“不妨。”即命桑妪遣车去。数日至曹。将近里门,婢下车,使御者止而候于途,乘夜入里。良久偕女子来,登车遂发。昏暮即宿车中,五更复行。女郎计其时日,使大器盛服而迎之。五十里许乃相遇,御轮而归;鼓吹花烛,起拜成礼。由此兄弟皆得美妇,而家又日富。
一日有大寇数十骑突入第。生知有变,举家登楼。寇入围楼。生俯问:“有仇否?”答云:“无仇。但有两事相求:一则闻两夫人世间所无,请赐一见;一则五十八人,各乞金五百。”聚薪楼下,为纵火计以胁之。生允其索金之请,寇不满志,欲焚楼,家人大恐。女欲与玉版下楼,止之不听。炫妆下阶,未尽者三级,谓寇曰:“我姊妹皆仙媛,暂时一履尘世,何畏寇盗!欲赐汝万金,恐汝不敢受也。”寇众一齐仰拜,喏声“不敢”。姊妹欲退,一寇曰:“此诈也!”女闻之,反身伫立,曰:“意欲何作,便早图之!尚未晚也。”诸寇相顾,默无一言。姊妹从容上楼而去。寇仰望无迹,哄然始散。
后二年,姊妹各举一子,始渐自言:“魏姓,母封曹国夫人。”生疑曹无魏姓世家,又且大姓失女,何得置之不问?未敢穷诘,心窃怪之。遂托故复诣曹,入境谘访,世族并无魏姓。于是仍假馆旧主人,忽见壁上有赠曹国夫人诗,颇涉骇异,因诘主人。主人笑,即请往观曹夫人,至则牡丹一本,高与檐等。问所由名,则以其花为曹第一,故同人戏封之。问其“何种”?曰:“葛巾紫也。”愈骇,遂疑女为花妖。既归不敢质言,但述赠夫人诗以觇之。女蹙然变色,遽出呼玉版抱儿至,谓生曰:“三年前感君见思,遂呈身相报;今见猜疑,何可复聚!”因与玉版皆举儿遥掷之,儿堕地并没。生方惊顾,则二女俱渺矣。悔恨不已。后数日,堕儿处生壮丹二株,一夜径尺,当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玉版,瓣尤繁碎。数年茂荫成丛,移分他所,更变异种,莫能识其名。自此牡丹之盛,洛下无双焉。
异史氏曰:“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偏反者亦不可谓无情也。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

菏泽牡丹史话,曹州牡丹花来历
隋炀帝时(公元605~616年),曹州牡丹花师齐鲁恒曾在洛阳西苑嫁接成活楼台牡丹。

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曹州牡丹乡花农曾在芦堌堆修建花神殿,供奉12花神,祈求花神赐福,“下广”卖牡丹顺利发财。
据明·薛凤翔《亳州牡丹史》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曹州“金玉交辉”等九种牡丹移往亳州,不久,亳州牡丹繁盛起来。 明嘉靖年间
(1522~1566年),赵楼赵氏九世祖赵邦瑞去北京极乐寺和天津,用当地特产木瓜、耿饼换回几个品种牡丹,建赵氏花园。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修《兖州府志·风土志》中记载:“(曹州)古济阴之地,……物产无异他邑,惟土人好种花树,牡丹、芍药之属,以数十百种。”
万历三十年(1602年)进士放肇浙《五杂俎》记载:“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哇中俱植之,若疏菜然。……在曹南一诸生家观牡丹,园可五十余亩,花遍其中,亭榭之外,几无尺寸隙地,一望云锦,五色夺目。
清顺治间,进士王士祯《池北偶谈》中说:“欧阳公牡丹谱云,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出越州,而洛阳为天下第一。……今河南惟许州,山东惟曹州最盛,洛阳、青州绝不闻矣。”
康熙年间,著名小说家蒲松龄(1640~1715)的《聊斋志异》中有《葛巾》篇,叙述了曹州牡丹花仙葛巾、玉版与洛阳牡丹爱好者常大用兄弟相爱并结婚育子的动人故事,谓“曹州牡丹甲齐鲁”。
康熙七年(1668年),曹州儒学学正苏毓眉撰《曹南牡丹谱》,第一个为曹州牡丹作谱,但较简略,只将77种名品牡丹作了色彩分类。《序》中云:“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即古之长安、洛阳恐未过也”。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刘藻撰《曹州府志·风土志》载:“牡丹、芍药为名品,江南所不及也。……牡丹、芍药之属,以数十百种,士族资以游玩,贫人赖以营植。”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二月,山东学正、内客学士翁方纲来曹督考,示意弟子来曹任主讲席的余鹏年应为曹州牡丹作谱,余鹏年不负学师重托,带弟子们亲临牡丹乡调查访问,因撰《曹州牡丹谱》,次年该谱正式问世,菏泽知县安奎文作《序》,翁方纲亲书《题曹州牡丹谱三首》。此谱是曹州牡丹第一部较详尽、较完整的谱记。

Ⅷ 谁知道关于牡丹的历史啊,要有记载的,并说明出处,谢好心人拉

牡丹,原为陕、川、鲁、豫以及西藏、云南等一带山区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我国牡丹的种植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

光绪牡丹国画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文献多有记载。刘赛客《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 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一千四百年。
隋代,隋炀帝(公元605-618)时“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昭天下境内所有鸟兽草木驿至京师(今河南洛阳)……。易州(今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隋志素问篇》中说道:“清明次五时牡丹华。”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开元中盛于长安。传说当时洛阳有个叫宋单父的善于种花,应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栽培牡丹的盛况。这时,牡丹不但颜色种类多了,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和重瓣现象。“兴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着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独无深红,又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阳杂俎》)“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杜阳杂俎》)说明了我国早在公元九世纪已有了重瓣牡丹。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转到洛阳,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系统完善;出现一批理论专著。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
北宋末年,战乱不断,洛阳牡丹开始衰退,陈州牡丹取而代之,张邦基撰《陈州牡丹记》云:“洛阳牡丹之品见于花谱,然未若陈州牡丹之盛且多也。圆户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
南宋时,牡丹栽培中心由北方洛阳移向南方的天彭(今四川省彭州市)、成都、杭州等地。天彭栽培的牡丹,为蜀中第一,号称“小西京”。诗人陆游在蜀中做官,亲往游赏,并撰《天彭牡丹谱》(1178年)。宋室南渡后,杭州牡丹得到发展,出现一些新奇品种,如‘重台九新淡紫牡丹’、白花青缘牡丹’等。
元代,是中国牡丹发展的低潮时期,好品种已屈指可数,品种退化,重瓣品种难得一见,因有“千叶独难遇,亦犹千人为英,万人为杰,尤世纪不恒有者”(姚燧《序牡丹》)之叹!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牡丹的栽培的中心移至安徽亳州。夏之臣《评亳州牡丹》云:“吾亳州牡丹,年来浸盛,娇容三变,尤在季孟之间。等此而上,有天香一品,石榴红,胜娇容,宫红袍,琉璃贯珠,新红种种不一,杂红最后出,品种难得。又有大黄一种,轻腻可爱,不减三变。佛顶青为白色第一。大抵红花以花子红,银红、桃红为上。”又云:“草堂数武之步,种莳殆偏,率以两色并作一丛,红白异状,错综其间,又以平头紫,庆天香,先春红三色插入其花丛,间集而成文章,他时盛开灿然若锦”。此时开中国插花技术之先河。
明代,亳州牡丹虽有盛名,但曹州(今山东菏泽),国都北京牡丹栽培也逐渐繁盛起来。江南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也有所发展。
曹州与亳州皆于明代嘉靖(1522~1567)年间引入牡丹,也同于万历(1573-1620)年间达到繁盛。两地之间相互交换品种,“曹花多移自亳”(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亳州也引进入不少曹州名品,如《亳州牡丹史》中记载一种“金玉交辉”的品种,说是:“曹州所出,为第一品。”又有“忍济红”“萍实红”两种,也产于曹州。《曹南牡丹谱》亦云:“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
北京自辽、金建都于此,牡丹栽培日渐兴盛。明代的《北京考》上记载辽圣宗(公元982-1031)在统和12年(995年)三月去长春宫观赏牡丹。在明代,牡丹栽培极盛,“金殿内外尽植牡丹”。城外还有三大名园梁家园、清华园和惠安园。
在江南,明代以江阴牡丹为盛。此外杭州、苏州、上海也有不少种植。广西灌阳也产牡丹,据明代《广西通志》记载,在广西“牡丹出灵川、灌阳,灌阳牡丹有高一丈者,其地名小洛阳。”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曹州牡丹的栽培就更盛。《曹县志》云:“牡丹非土产也,初盛于雒下(今陕西省雒南县),再盛于亳州,彼时已六、七百种,分五色排列,叙至于今,亳州寂寥,而盛事悉归曹州。”“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盖连畦接畛也。”(《曹州牡丹谱》)。蒲松龄在他写的《聊斋志异》一书中,也曾有“曹州牡丹甲齐鲁”的记述。这时,曹州城东北各村栽培牡丹已很普遍。有以养花为业者,成园成圃者很多,其中尤以王李庄、洪庙、毛庄、赵楼各村为冠。道光年间赵玉田在村北建花园,专养牡丹、芍药,集本村之大成,园之周围树之以桑为篱,名曰“桑篱园”。著有《桑篱园牡丹谱》,其中记述了151种,内称:“山左十郡二州,语牡丹则曹州独也。曹州十邑一州,语牡丹则菏泽独也。”“菏泽为郡为里者,不知其几,语牡丹之出,惟有城北之一隅,鲁山之阳,范堤之外,连延褒不能十里。”其后,有《绮园牡丹谱》,核其名者百四十有奇。 当时栽培面积已达500多亩,每年输出十余万株,运往广州|、天津、北京、汉口、西安、济南等地出售。其中运往广州者为最多。当地农民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种果树莫若木瓜、柿子,养花木还是牡丹、芍药。”再加上社会上的爱好,菏泽人善于种花,以及牡丹根皮可供药用,所以菏泽牡丹长期发展历久不衰。
在清代,甘肃大部分地区也有牡丹栽培。而以兰州、临夏、临洮一带为栽培中心地。清末编纂的《甘肃新通志》曾有牡丹在甘肃“各州府都有,惟兰州较盛,五色具备”的记载。延安万花山,位于杜甫川内花源头村对面,这里盛产牡丹。清·嘉靖修《延安府志》中记有“花源头产牡丹极多,樵者以之为薪。”附近群众有在农历四月初八到此赏花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江南牡丹中有宁国牡丹和铜陵牡丹。据1936年编《宁国县志》载,“宁国、蟠龙素产牡丹,以白、黄为贵,……。”关于铜陵牡丹,据《铜陵县志》载:“仙牡丹长山石窦中,有白牡丹一株,……素艳绝丽。相传为葛洪所种。”葛洪为晋代人,按此传说,以有160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牡丹得到恢复和发展。目前,菏泽牡丹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600多个品种,已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中国牡丹栽培、观赏、科研中心,堪称世界之最。

另有传说,正史无考`野史上有所记叙`民间广为流传`

武则天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一年冬天,她突然兴致大发,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此时大雪刚停,只见那假山、凉亭、小桥、长廊一切景物都穿上了洁白的素装;各种花草树木虽说枝叶凋零,但经雪一打扮,犹如银枝玉花,显得格外的美丽;偶而飞来两只小鸟,把枝条轻轻一掸,撒下团团白絮,好似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武则天看得入了迷,没想到雪的景色竟是如此壮丽。突然,她发现在那白皑皑的雪堆里,有点点燃烧跳跃的火苗。仔细一看,原来是朵朵盛开的红梅。武则天真是高兴极了!禁不住吟诗一首,抒发她的喜悦情怀。随同赏花的纪嫔们一看太后如此欢喜,都争相给她敬酒,这时,有个妃嫔说:“武后,梅花再好,毕竟是一花独放。如果你能下道圣旨,让这满园百花齐开,岂不更称心愿吗?
另一妃嫔摇摇头说:“如今严冬寒月,梅花开放正适时令。若让百花齐放,需等来年春天。”
武则天听罢哈哈一阵大笑,说:“春时花开,不足为奇。百花斗雪竞放,方合我的心意。”
妃嫔们看她已有几分醉意,劝说道:“武后,时辰不早,快快回宫歇息了吧。若还想观赏,待明日一早再来。”
武则天由宫女搀着回到宫里。但她酒兴未消,仍想着让百花斗雪竞放的事。于是,令宫女拿来文房四宝,当即手握霜毫,蘸饱浓墨,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宫女把武则天的诏令拿到上苑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大家赶快聚集一起,共同商量对策。
桃花仙子胆最小,瑟瑟缩缩地说:“武则天心毒手狠,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咱们不敢违抗呀!”
有几个小花仙子也怯生生地附和着说:“是呀!咱们还是早作准备,提前开放了吧!”
牡丹仙子不同意她们的意见,有几分气愤地说:“武则天也太霸道了。你管人间的事,如今竟又管起我们来了。这百花开放,各有节令,开天辟地,四季循从。岂容你逆天乱地?姐妹们,咱们不能从!”
众花仙听牡丹仙子这么一说,都觉得句句在理。可一想武则天的残暴,又都犹豫起来了。
桃花仙子哀求牡丹仙子说:好姐姐,你听我的话,咱们还是顺从了吧。武则天杀人如踩死个蚂蚁,何况咱们这些娇弱的花体呢?
不少仙子接着说:“姐姐,开也是这一次。不然会大祸临头的。”
牡丹仙子倔强地说:“违心的事一次也不能干。只要咱们骨硬志坚,看她能耐我何?”
这时已鼓打四更,天色快亮。众花仙看牡丹仙子的决心已下,只好匆匆散去,各自开花去了。
百鸟啾啾,晨曦初露。武则天一觉醒来,醉意已经全消。她穿衣起床,坐在镜前让丫环给她梳妆打扮。正在这时,宫女推门而入,欣喜地禀报:“万岁,上苑的百花全开放了!”
武则天一听大喜,想想咋晚写出的诗,只不过是“酒后戏言”,没想到百花真的奉旨开放了。她急忙走出皇宫,来到上苑。举目一望,满园的桃花、李花、玉兰、海棠、芙蓉、丁香等全部怒放了,一丛丛,一簇族,绚丽多彩,争芳斗艳。灿烂的朝霞映着花朵,皎洁的白雪衬着绿叶,随风摇曳,时俯时仰,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这时,满朝文武百官都纷纷跑来,观看稀罕。武则天面对众卿,得意忘形,迈着大步朝一片光枝秃杈的牡丹走去。她一看花丛中唯有牡丹未放,一股怒火油然而升。心想,这还了得!君言不从,我还如何临朝执政?况且对着这些文武百官,岂不有失脸面?她越想越恼火,破口大骂:“大胆牡丹!竟敢如此放肆,抗旨不开。放火焚烧,一株不留!”说罢,愤然而去。
武士们领旨后,马上点柴引火,扔入牡丹丛中。霎时,浓烟滚滚,烈焰熊熊,只烧得牡丹噼噼啪啪乱响。牡丹仙子看着一片牡丹将毁于一旦,禁不住滴滴泪垂,悲愤万分。
正当午时,大火燃尽,牡丹花圃化成一片焦灰。内侍禀报武则天:启禀万岁,牡丹已焚烧成灰。
武则天怒气未消,恶恨恨地说:“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到洛阳邙山,叫它断种绝代!”
武则天为什么要把牡丹贬到洛阳邙山呢?原来她常来洛阳,到过邙山。她知道沟壑交错,偏僻凄凉,好叫她在媾孤苦受罪,以解她心头之恨。
武士们又马上挥起铁镢,把牡丹连根掘出,连夜装车送住洛阳,扔到了邙山岭上。
谁知,牡丹一入新土,就又扎下了根。来年春天,满山翠绿。邙山的人很早就喜欢牡丹,家家移种,户户育植。后来城里人听说了,也纷纷跑来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阳人这样喜爱牡丹,非常高兴。一到谷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态。观赏牡丹的人,扶老携幼,朝暮不断,人海花海,盛况非凡。

怎可有花仙子?

Ⅸ 洛阳牡丹甲天下

没有这诗

“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
菏泽古称曹州、曹南,菏泽裁培的牡丹亦称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种之,若蔬菜然。.....在曹南一诸生家观牡丹,园可五十多亩,花遍其中,亭榭之处,几无尺寸僚地,一望云锦,五色夺目。” 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辙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的描述僚故事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票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绝佳景象。不仅如此,明时,歌剧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园已星罗棋布。如:“凝香园”、“万花村”、“张花园”、“巢云园”、“郝花园”、“毛花园”、“赵花园”、“桑梨园”、“铁藜寨花园”、等不下十多处。明人描述:各园主“雅歌投壶,认客所适。....夜色浩月,照耀如同白昼,欢呼谑浪,达旦给归,衣上系香,经数日而不散也。”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话为仙女,写了脸灸人口的名篇《葛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菏泽牡丹逐渐恢复并发展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开始兴建曹州牡丹园,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曹州牡丹园占地面积为1100亩,种植牡丹品种400多个,近60万株,是世界上的最大的牡丹园。该院两座彩绘门楼,都是高8米,宽10.5米,为十斗三昂重翘庑殿顶式仿明建筑,上面绘有八色牡丹,中间“曹州牡丹园”五个镏金大字,系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两旁是歇山式配房,朱红色的八字墙左右列开,实蔚为壮观,尤如给牡丹带上了一顶富丽堂皇的桂冠。该大门已成为菏泽的标志性建筑。在建设曹州牡丹园的同时,恢复了以松遍松艺动物造型为特色的“古今园”,新批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种荟萃的“百花园”,三园要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了菏泽牡丹集中观赏区的点睛之笔和必游之地。每年谷雨花节,园内外游客云集,花海人潮,盛况空前。特别是1994年全国性有组织有领导的评选国花活动,把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繁荣昌盛,吉祥富贵的花中之王牡丹推选为国花,随之菏泽牡丹身价倍增,更加得以蓬勃发展。现菏泽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品种近800个。
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大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技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菏泽牡丹分单辩、复辩、千辩三类。花型分为单辩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挂型、金环型、台阁型、黄花型、皇冠型和绣球型等九种。花色分黄、红、兰、白、黑、绿、紫、粉、复九色。各色又都有数10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红的如“锦袍红”、“春红娇艳”,灿若烟霞,灼灼生辉;黄的如“姚黄”、“金玉交”,端庄典雅,紫貌绝伦; 白的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兰的如“兰田玉”、“雨后风光”,静谧淡雅,姿容清秀;粉的如“赵粉”、“酒醉杨妃”,娇嫩妩媚,色乡间倍;紫的如“乌龙捧盛”、“紫燕夺珠”,品居上乘,华而不俗;绿的、黑的、和复色的如“豆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风韵。
菏泽是我国最大的现赏牡舟输出基地。早在清道光年间,菏泽牡丹就曾作为贡品运送进京。解放后更是不断引种,点缀于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等重点风景游览区。北京、机关、工厂、院校的牡丹均从菏泽引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仅解放后就引植菏泽牡丹多达12万株,200多个品种。上海、天津、洛阳、西安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期等几十个国家,也均大批引种菏泽牡丹。菏泽牡丹的年销量也从前些年的近10万株增长为100多万株。
牡丹催花是菏泽花农的传统绝技。“土人拥载之,甫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一归,故每岁辄一往”。就是对古时菏泽花农外出催花的生动写照。解放后,菏泽牡丹催花技术更加纯熟、精湛,不仅试验成功了经济、简便的大田催花技术,还摸索出了秋季催花技术,终使“花开随人意,四季吐芬芳”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随着1994年牡丹被我国人民评选为国花,菏泽催花牡丹也连年火爆,销量成倍增长。97年以来,菏泽年年不下30万株冬季催花牡丹争奇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香飘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绚而光彩和喜庆气氛,为人们送上了吉祥富贵。
菏泽牡丹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早在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新品种选育、牡丹大田催花技术研究、牡丹新品种等三项科研成果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牡丹科研获奖数量之首,97年元月14日,菏泽牡丹科研成果第四次通过国家级鉴定。仅这一次,就有牡丹新品种培育,案头牡丹无土栽培,牡丹耐湿热品种的筛选,凤丹实生苗嫁接观赏牡丹在商品化生产上的应用,牡丹盆景研究,芍药切花品种的筛选,牡丹新品种选育等七项成果通过签定,是通过牡丹科研成果最多的一次。其中,五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菏泽牡丹科研又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提高了牡丹的观赏价值,拓宽了牡丹的种植范围和应用范围,一定成度上解决了珍贵品种快速繁育问题,开辟了牡丹进入千家万户的新途径,创造了与国际花卉业接轨的条件。受到陈慕华副委员长的赞扬。
菏泽牡丹还在国内外重大花展中连连获奖,盛誉海内外。在一、二、三、四届全国花并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金、银、铜奖,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奖,优质展品奖计26个;在三次香港国际花展中,菏泽牡丹引起轰动,夺得冠军奖一个,一等奖三个, 在法国波尔多市国际花卉博览会和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分别夺得竞赛总分银质奖和牡丹芍药干鲜花银质奖。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上,菏泽牡丹独领风骚,一举夺得唯一的一个“景点特别奖”和六个单项奖。
99年4月30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爆出的第一个赛讯不径而走在刚刚产生的l19枚牡丹单项奖中,菏泽牡丹以绝对压倒优势夺冠.囊括了81枚。其中三枚大奖,菏泽“曹州牡丹园”和“乔子红” 牡丹各夺l枚;12 枚金奖,菏泽牡丹“黑花魁”、“曹州红”等摘取l0枚;36枚银奖,菏泽牡丹“胡红”、“兰田玉” 等拿来26枚;60枚铜奖,菏泽牡丹“花二乔”、“黄花魁”等获43枚:专家评委一致评价“菏泽牡丹花大、色艳、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
2001年9月—10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以其华贵、典雅的风彩赢得专家青睐。花博会设牡丹专项奖26枚,其中金奖3枚,菏泽牡丹共获奖牌22枚,其中金奖3枚,银奖5枚,囊括了专项奖中的全部金奖,获奖总数占牡丹专项奖总数的85%。这届花博会山东省荣获团体一等奖,菏泽牡丹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金牌和近三分之一的奖项。
2002年2月初,菏泽牡丹再次称雄首届全国牡丹花展,共荣获128枚奖牌中的86枚,其中分别夺得13枚金牌中的8枚,38枚银牌中的22枚,77枚桐牌中的56枚,菏泽牡丹获奖牌总数超过洛阳牡丹一倍多,从而再次验证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不争事实。
菏泽牡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成功地担当起了“招商引资、振兴经济”的重要媒介作用。自1992年以来,菏泽坚持“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合,经贸唱戏”‘’的宗旨,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届国际牡丹花会。菏泽市委、政府提出了实施牡丹战略,搞好牡丹开发,提高牡丹产业化程度。让菏泽牡丹真正为美化环境、造福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没时间整理,从传说到历史都证明菏泽才是真正的牡丹之乡,武则天下令天下花卉一夜开放而牡丹不畏强权而被贬到洛阳,可耻的河南人,无知的世人,有机会一定要亲身感受下国际牡丹花会的氛围

Ⅹ 那个城市是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重在观赏,菏泽牡丹重在药用。洛阳牡丹大部分种在公园,菏泽牡丹大街小巷田地都有,产业化比较好。其实哪个地方的更好本有很多争议,希望每个地方都有种植,大家都能欣赏才好。
菏泽牡丹不论是品种,还是栽种面积,均称得上世界第一。菏泽是世界牡丹生产基地,已经远销各国了。广州一年一度的花市,卖牡丹的大多是菏泽的。菏泽的牡丹没有洛阳出名,只不过是牡丹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物及历史人物均为唐朝的,而此时菏泽尚不知名,所以从名气上说洛阳更胜一筹!
牡丹原产于西北高原的野生植物,人工栽培有二千年的历史,始于汉、兴于隋、盛于唐宋;宠于长安、贬于洛阳、竞于曹州、红于京都,而今已饮誉世界了。
唐宋时洛阳牡丹的种植,遍及宫庭民间,其趣闻轶事也家喻户晓。牡丹花本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吉样富贵的象征,更有武则天怒而贬之洛阳的故事,使它更添“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的铮铮的傲骨。使洛阳人爱花成癖,花事不竭,日盛于世。每到花期卖花、买花、赏花成风。“大抵家家好花,此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豪门权贵筵赏牡丹,文人学士墨咏牡丹,大诗人李白、白居易、刘禹锡等均有诗咏牡丹。一时花如海、诗如潮、至北宋达到极至,司马光诗云:“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苏轼诗云:“花丛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移洛阳。”大文学家欧阳修做洛阳推事三年,饱览洛阳牡丹,给以高度评价,并著《洛阳牡丹记》一书,他把青州、延州等地生长的牡丹与洛阳相比,深为叹服地说:“是洛阳者谓天下第一也。”由此“洛阳牡丹甲天下”流传于世。但到北宋末年,经历靖康之变,战乱不息,“其地池塘竹树、兵车蹂躏、废而丘墟、高亭大树,烟火燎化为灰烬”,牡丹也难幸免,遂失昔日之胜。多年未能复振,至解放前,牡丹仅剩十余品种,零散于少数人家了。
荷泽古称曹州,是继洛阳牡丹的后起之秀。康熙年间学正苏毓眉著有《曹南牡丹谱》,称“逮宋、洛阳之花尤为天下冠,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清代种植愈盛,至光绪年间,《曹州府志》载:“花卉之繁……动辄数百亩,种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当时就有“凝香”、“桑篱”等十余处牡丹园。更以品种多,花大型美称著,有艳若彩霞的“状元红”、色奇出众的“绿香球”,红中透墨的黑牡丹,竞相比美,各展妍态。曾有诗云:“国色天香话牡丹,缤纷五彩蔚奇观;花开最盛谁知处,荷泽名园秀可餐”。那时他们还创造了隆冬催花开放的绝招,慈椿太后在春节时看到怒放的牡丹笑道:“武后无此眼福矣。”又据《山东通志》载:“曹州牡丹最盛,居地有以此为业分运各省者。”他们北走京津、中至苏杭、南浮闽粤,获得国人认可“言牡丹者,莫不谆谆于曹焉。”诗云:“古称洛阳花似锦,今曹倒比洛阳强。”清人赵世学士《牡丹谱》中也写道:“闻花木,古称洛阳,今也遍我曹南,而洛阳近无闻焉。是知世之变迁,地脉之转移,人事之改更,,不可以一地之拘也。”清朝大诗人王士桢在《池北偶谈》中也称牡丹惟“山东曹州最盛”由此而又演绎传为“曹州牡丹甲天下”之说。今日这七个大字,由原中国书法协会会长舒同书写,雕刻于《荷泽牡丹园》高耸的石柱上,引人注目,既注解着昔日的胜概,也昭示今日超历史的辉煌。

热点内容
室内耐阴绿植 发布:2025-05-14 10:17:04 浏览:135
盆栽去灰尘 发布:2025-05-14 10:10:05 浏览:982
玫瑰名园 发布:2025-05-14 10:04:24 浏览:104
牡丹江首尔 发布:2025-05-14 10:01:32 浏览:129
酒店情人节营销方案 发布:2025-05-14 09:48:43 浏览:500
去甲醛的花卉 发布:2025-05-14 09:47:16 浏览:757
樱花眼影教程 发布:2025-05-14 09:34:15 浏览:55
南京花卉租赁公司 发布:2025-05-14 09:31:36 浏览:490
工行交通牡丹卡额度 发布:2025-05-14 09:28:29 浏览:154
奇迹暖暖七夕活动 发布:2025-05-14 09:27:41 浏览: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