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赏牡丹花有感

赏牡丹花有感

发布时间: 2021-12-13 21:01:03

A. 赏牡丹 刘禹锡 赏析

1、烘托手法的运抄用.这首袭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真”字加强语气。如此高度的评价,顺势引出末句,即写了时人对牡丹的痴狂般的观赏习俗,又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3、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B. 春天看洛阳牡丹花观后感,简单几句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早有观看的念头,但总是苦于无暇顾及。
今年在同学的提议下,决定来个洛阳牡丹一日游。

谷雨时节,
洛阳牡丹正是盛放,
于是便定下这个时候去洛阳看牡
丹。
赶了个大早随旅行团登上了去往洛阳的旅游车,
在车上导游讲解
关于牡丹的各种典故和传说,
一路上欢声笑语。
忽然间一些鲜艳的颜
色闪入我的眼前,
是牡丹啊,
我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进入洛阳市区
了。作为九朝古都,洛阳实在名不虚传,时尚和传承、现代和古老把
洛阳城结合的如此美妙,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
的城市,更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

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欢迎标语,使整个洛阳洋溢着春天的气
息,川流不息的旅游车与人群不由使人感慨洛阳牡丹的魅力之大。

进入王城公园,园内已是一片花海,姹紫嫣红,竞相开放,魏紫
姚黄,争芳斗艳,各放异采,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好似人间仙境一
般。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导游并未带领我们一同观赏牡丹,而是自由
活动,赏自己之所喜。所幸每种牡丹旁都有标识牌,上面都有简单的
介绍,不用担心叫不出牡丹的名字。

站在牡丹花前,
驻足观赏,一片紫红色的洛阳红昂首挺胸,花大
如斗,鲜艳如火,花冠娇艳欲滴,层层叠叠,似燃烧正旺的火焰,被
尊为牡丹中的“王中王”
。传说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后牡丹昂首怒
放,于是下令将其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然而到翌年春天,花儿
却开得愈发鲜艳,此后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美誉。我想这正是洛阳
牡丹格外受人喜欢的原因:它不惧权势,不畏艰险,顽强地坚守自己
的个性,决不随人俯仰,仰人鼻息,这就是洛阳牡丹的傲人风骨。

前行,是一片灿烂的黄牡丹,嫩黄色,圆柱形,绿色的嫩枝,可
以代替白芍,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虽是黄花,却没有黄花“瘦”的
感觉,不像菊花给人衰落的印象,它生机勃勃,如奔流的巨浪,催生
出斗志,催人以奋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牡丹丛中漫步,自是流连,有看不完的花,有赏不尽的美,有
闻不够的香。其中那最绿的牡丹是“豆绿”
,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
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
,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
数“魏紫”
,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
,它的颜
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
,是粉里透蓝,这些五彩缤
纷的颜色铺在一张大大画纸上,
那个画面是多么的美丽啊。
在牡丹花
下与它们合个影,
虽然有当配角的感受,
但也岂不是短短旅途中一个
美丽的片断?

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虽然不舍,但我们还是得离
去,
只留下了一张张的照片当做回忆。
“惟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
京城”
,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C. 写一篇赏牡丹作文--600字的

春天,百花盛开,群芳争艳,小家碧玉的桃花,娇柔;傲然开放的玉兰,大气;千姿百态的海棠,婉约……“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得到刘禹锡这样赞美的赛诸花,名叫牡丹。而今天,我、同学小茹,还有妈妈一起慕名来到东坡公园赏牡丹。
刚走进公园,一阵风吹过,我就闻到了那牡丹的淡淡的的清香,让人一下子就把心中的烦闷忘却了。牡丹花色繁多:白色的,似白玉;黄色的,赛黄金;绿色的,如翡翠……牡丹的花期十分短暂,不像夹竹桃一年开三季,它只能在春天绽放短短的十几天。牡丹有高贵艳丽、雍容华贵的姿态,因此,也常常被象征着幸福美好、繁荣昌盛。
放眼望去,只看见那一朵朵在绿叶丛中摇曳的花儿,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姿态,每一朵都有每一朵的特点。有的刚刚露出一个花骨朵儿,就急切地想要绽放自己美丽的身姿,鼓鼓的,饱满地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有的含苞待放,微微展开几片花瓣,显得娇嫩可爱;有的已经完全怒放,独特的花香,蜜蜂很快被吸引住了,赶忙叫着伙伴来采蜜;有的花朵开始凋谢了,却一点没有减少她的风采,就像谢幕前,那依旧美丽地微笑……
一阵微风拂过牡丹的“脸庞”,宛若一位少女,穿着多姿多彩的衣裳,在阳光下摇曳着,尽情地翩翩起舞……五颜六色,相交辉映,不知道哪一位画家,能描绘出她那俏丽的脸庞?不知道哪一位诗人,能咏诵出她那倾城的国色?
绿牡丹,是比较少见一个品种,微微泛着一点淡青色,像刚刚长出来的豆瓣,因此人们也称她为豆瓣牡丹。走近细看,嫩绿的花瓣还有点透明的感觉,撒下水,水珠在花瓣上盈盈欲滴,晶莹剔透,没一点瑕疵。花蕊是黄色的,被花瓣紧紧包裹着,互相依偎着。
传说,牡丹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呢!相传在武则天做皇帝的时代,她号令百花齐放,给她观赏,天命难违,很多花都陆陆续续开放了,只有牡丹坚强不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从故事中,我看到了牡丹花娇艳的背后,还有昂而不屈,傲然天地的气节。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虽然,我们这里不是京城,但是牡丹花开的时候,依旧吸引了老百姓们争相去一睹牡丹的风采。那么,就让我借牡丹的花团锦簇,祝愿我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D. 刘禹锡的《赏牡丹》表达的思想感情

来刘禹锡《赏牡源丹》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及作者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作品原文: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作品简介:
《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的七绝,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以芍药“妖无格”的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全诗用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写出了当年牡丹花盛开能引起京城轰动的巨大效应。

E. 观牡丹花有感1000字左右

洛阳观牡丹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早有观看的念头,但总是苦于无暇顾及。
今年在同学的提议下,决定来个洛阳牡丹一日游。

谷雨时节,
洛阳牡丹正是盛放,
于是便定下这个时候去洛阳看牡
丹。
赶了个大早随旅行团登上了去往洛阳的旅游车,
在车上导游讲解
关于牡丹的各种典故和传说,
一路上欢声笑语。
忽然间一些鲜艳的颜
色闪入我的眼前,
是牡丹啊,
我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进入洛阳市区
了。作为九朝古都,洛阳实在名不虚传,时尚和传承、现代和古老把
洛阳城结合的如此美妙,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
的城市,更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

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欢迎标语,使整个洛阳洋溢着春天的气
息,川流不息的旅游车与人群不由使人感慨洛阳牡丹的魅力之大。

进入王城公园,园内已是一片花海,姹紫嫣红,竞相开放,魏紫
姚黄,争芳斗艳,各放异采,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好似人间仙境一
般。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导游并未带领我们一同观赏牡丹,而是自由
活动,赏自己之所喜。所幸每种牡丹旁都有标识牌,上面都有简单的
介绍,不用担心叫不出牡丹的名字。

站在牡丹花前,
驻足观赏,一片紫红色的洛阳红昂首挺胸,花大
如斗,鲜艳如火,花冠娇艳欲滴,层层叠叠,似燃烧正旺的火焰,被
尊为牡丹中的“王中王”
。传说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后牡丹昂首怒
放,于是下令将其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然而到翌年春天,花儿
却开得愈发鲜艳,此后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美誉。我想这正是洛阳
牡丹格外受人喜欢的原因:它不惧权势,不畏艰险,顽强地坚守自己
的个性,决不随人俯仰,仰人鼻息,这就是洛阳牡丹的傲人风骨。

前行,是一片灿烂的黄牡丹,嫩黄色,圆柱形,绿色的嫩枝,可
以代替白芍,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虽是黄花,却没有黄花“瘦”的
感觉,不像菊花给人衰落的印象,它生机勃勃,如奔流的巨浪,催生
出斗志,催人以奋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牡丹丛中漫步,自是流连,有看不完的花,有赏不尽的美,有
闻不够的香。其中那最绿的牡丹是“豆绿”
,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
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
,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
数“魏紫”
,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
,它的颜
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
,是粉里透蓝,这些五彩缤
纷的颜色铺在一张大大画纸上,
那个画面是多么的美丽啊。
在牡丹花
下与它们合个影,
虽然有当配角的感受,
但也岂不是短短旅途中一个
美丽的片断?

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虽然不舍,但我们还是得离
去,
只留下了一张张的照片当做回忆。
“惟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
京城”
,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F. 赏小园牡丹有感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表达了诗人渴望驱除胡虏、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此诗是陆游赏家中小园里的专牡丹时有感而作。陆属游生于南宋屈辱的时代,一生要为国家报仇雪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愿意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他的爱国热情贯穿在他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中,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会勾起他报国雪耻的心事。这首诗就是因为他在自家小园里赏牡丹,几朵花开启了他爱国之情的闸门而挥笔写成的。这也正是这首诗的闪光点和激动人心处。

G. 赏牡丹(刘禹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拟人:"妖无格"与"净少情"
比喻:"真国色"
这首诗借赏牡丹抒发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牡丹的喜爱和尊宠。
同时,运用了以下艺术手法:
(1)烘托手法的运用:这首诗写了三种名花,褒贬都极有分寸。写芍药"妖",是写其艳丽、妩媚之态,并非贬意;写荷花"净",是洁净之意;诗人并没有因为突出牡丹而将这二花写得一无是处,但为了突出牡丹,诗人还是将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处写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这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2)比喻、拟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牡丹美得秀丽多姿,美得雍容华丽,美得绚丽娇绝,美得惊世骇俗。

H. 赏小圆牡丹有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诗人渴望驱除胡虏、收复中原的爱国之情。
此诗是陆游赏家中小园里的牡丹时有感而作。陆游生于南宋屈辱的时代,一生要为国家报仇雪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愿意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他的爱国热情贯穿在他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中,甚至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会勾起他报国雪耻的心事。这首诗就是因为他在自家小园里赏牡丹,几朵花开启了他爱国之情的闸门而挥笔写成的。这也正是这首诗的闪光点和激动人心处。
供参考。

I. 赏牡丹对牡丹寄寓了什么思想感情,原因是什么谢谢

《赏牡丹》是唐代文学抄家刘禹锡所作的七绝,是一首托物咏怀之作。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以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其中也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全诗用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写出了当年牡丹花盛开能引起京城轰动的巨大效应。

J. 看牡丹花有感

我刚吃完午饭,本来我吃午饭和牡丹花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楼主的帖子要求联系实际淡淡看法。
这不我看到了不就联系上了么?
吃午饭和牡丹花的更具体的联系是:
牡丹花被武则天贬到洛阳是一个传说,这个传说99.99%是历史上某个民间说书或花匠等相关职业人士为了更好的吃饭而编造的职业性广告/产品。

此外牡丹花被贬,说明:武则天是个白痴或者牡丹花有所欲求还是唐朝有这种技术。

三种可能性与吃饭之间联系的分析:

1、如果武则天是个白痴,那么唐太宗、唐高宗为什么会喜欢一个白痴呢?这是不是说明白痴也具有某些职业优势?或者武则天原先并不是白痴,只是后来才有老年痴呆症恍惚中以为自己变成了玉皇大帝?对于这样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身边的工作人员怎样的方式才能得到更多的职业收入?会不会有严重的贪污现象。如果那样天下百姓的吃饭问题又会如何?

2、如果牡丹花有所欲求,那么是否说明牡丹花是有思维意识的。对于植物而言牡丹花的食物该是水、有养分的土壤以及阳光。那么对于牡丹花而言洛阳的生存环境难道比西安差很多么?至少阳光会更充足啊。是不是牡丹花等花类也有对名誉和显著身份的追求欲望?它们相互之间也有城市居民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歧视?武则天是怎样和百花沟通的呢?难道有什么翻译还是...通过电磁波信息或者化学信息?---可见拿到唐朝公务员的饭碗还是需要有比较高的技术水平的。

3、如果唐朝有这种技术,那会是怎样一种技术呢?武则天是怎样实现将牡丹花贬到洛阳的目的的?花本身不会走路?贬它在洛阳除非修改牡丹花的DNA,以此使他更适合在洛阳生长。如果唐朝就已经有这么发达的生物技术,我们是不是该多多提高考古工作者的所吃饭的水平,好让他们尽快找到这种先进技术?

---无聊ing :)

热点内容
峰江看荷花 发布:2025-05-20 14:31:48 浏览:567
果树盆栽论文 发布:2025-05-20 14:31:45 浏览:728
老外种荷花 发布:2025-05-20 14:30:07 浏览:580
桂花枸杞丁香 发布:2025-05-20 14:30:01 浏览:626
花艺包装图片 发布:2025-05-20 14:26:46 浏览:500
屏东雾台兰花 发布:2025-05-20 14:24:22 浏览:893
新画谱兰花 发布:2025-05-20 14:19:56 浏览:653
哪吒之七夕 发布:2025-05-20 14:19:55 浏览:652
梅花套筒工具 发布:2025-05-20 14:05:18 浏览:153
玫瑰茄插花 发布:2025-05-20 14:05:17 浏览: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