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岩棉
⑴ 黑龙江的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
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依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
现辖一地区、十二地级市,二十县对外开放.
全省面积四六万多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简称黑
省会在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自然环境:
1.地形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2.土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资源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3.气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
自然资源: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资源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资源.
耕地资源: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种子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水资源:
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资源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资源:
黑龙江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经济发展:
黑龙江林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以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为主体,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本省铁路、公路分别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五位.
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水稻、高粱较多.黑龙江为全国重要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外运.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为我国最重要林业基地,木材畜积量、采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本省矿产以煤、石油、金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以大庆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广,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著名.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⑵ 黑龙江省主要盛产什么啊,知道的进下啊,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2种,占全国已发现234种各类矿产的56.4%。已查明储量的矿产有81种,占全国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种数(223种)的 36.3%。其中能源矿产5种,黑色金属矿产3种,有色金属矿产l l种,贵金属矿产6种,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8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32种,水气矿产2 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首位的有10种,即:石油、晶质石墨、颜料黄黏土、长石、铸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铼矿;位居第2位的有2种,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种,即:硒矿、珍珠岩、玻璃用脉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矿产有42种。全省铁、锑、镍、钻、硼、萤石、石棉、磷矿、硫铁矿、钾等成矿地质条件较差,资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给率不足。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品种齐全、储量丰富,但开发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黑龙江省是矿业大省,但矿业发展不平衡,主要以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及部分非金属建材矿产为开发重点,其他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有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煤炭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产于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资源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省内有目前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动植物 全省野生动物共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 种、两栖类11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兽类有东北虎、豹、紫貂、貂熊、梅花鹿5种,鸟类有丹顶鹤、大鸨、白獾、中华秋沙鸭等l2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兽类有马鹿、黑熊、雪兔等ll种,鸟类有大天鹅、花尾榛鸡、鸳鸯等56种。其中有许多都是本省乃至全国十分珍贵的野生动物,如东北虎、紫貂、梅花鹿、马鹿等。鸟类中久负盛名的“飞龙”即是分布在全省的花尾棒鸡。全省有东北虎l0只、紫貂2100只、貂熊60只、原麝920只、马鹿2200只、驼鹿4600只、丹顶鹤500只、黑嘴松鸡l 200只、大鸨l20只、白鹤90只。 黑龙江省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构成了全省以山林为主的自然景观,全省林地面积占整个土地面积的近一半。此外,还有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在这些复杂的地域中分布着大约2100余种的植物,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达l 000余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淀粉植物、油料植物、色素植物、芳香植物、蜜源植物、饲料植物、木材植物、树胶植物、树脂植物、纤维植物、环保植物、观赏植物、农药植物、蹂料植物等l7大类。在木材植物中有全国十分珍贵的红松、黄菠萝、核桃揪、水曲柳等,本省林区每年都为国家生产大量的木材。食用植物是本省野生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 水资源 黑龙江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全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l 918条,全省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97.44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l73.14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10.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160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6年全省年平均降水深为523.0毫米,折合水量2378.57亿立方米,比上年多4.3%,比多年平均少2.O%,为平水年份。全省年平均径流深为l32.4 毫米,折合水量为602.24亿立方米,比 E年少l.6%,比多年平均少l2.2%。 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l71.59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ll9.51 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11.85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79.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l25.69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27.93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86.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用水量l71.82 亿立方米,地下水用水量114.41亿立方米。
⑶ 黑龙江有多大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系由省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在祖国的版图上犹如一只腾飞的天鹅,土地总面积约47.3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9%;全省耕地面积11.7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居全国第1位。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黑龙江省设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市、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绥化12个省辖市和1个大兴安岭地区。黑龙江省地形特征: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境内西,北,东三面有逶迤起伏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两大山区,矿产繁多,森林茂密,东北与西南为三江,松嫩两大平原,其中有与乌克兰,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相媲美的黑土地带,沃野千里,草质优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黑龙江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是全省较大的湖泊。全省流域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918条,大小河川纵横交错,湖泊泡沼星罗棋布,鱼类资源丰富。黑龙江耕地面积932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0.49%。人均耕地面积0.25公顷,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倍。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两大平原耕地占全省耕地总面积80%,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生产。全省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占耕地面积70%以上,素以黑土地闻名天下。全省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坡度在5以上,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经营黑龙江省林地面积2335.01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1.3%,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两大林区。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品种齐全,森林资源,覆被率,木材蓄积量和产量均居我国首位。全省牧草面积378.07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8.3,是全国10个拥有大草原的省份之一。松嫩平原的天然草原以碱草为住,草质优良,是发展畜牧的基地。古代遗址有上京龙泉府、金上京会宁府、哈尔滨文庙、东正教圣母升天教堂等近代人文景观,哈尔滨冰雪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等地方风情也久负盛名。 黑龙江省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5种,一类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居全国首位的有石油、石墨、矽线石、颜料粘土、铸石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等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