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发芽图片
⑴ 牡丹秋天发芽长叶
温度是诱导牡丹秋季开花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牡丹秋季应该落叶休眠,等待明年春季抽叶开花。但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包括适宜的温度、光照、空气湿度和降雨量等),牡丹误以为春天来了,便会萌动、展叶,部分出现二次开花,称为“秋发”。有研究称,典型的牡丹秋发年份,大多是8月份相对低温和10~11月份积温相对偏高的年份,并伴有前一年冬季较暖的情况。
⑵ 牡丹刚刚发芽苗是什么样的
牡丹抄幼苗如下图:
牡丹袭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筑台种植时,台的大小应根据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应视该处原来的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为 50—100厘米,以石块或砖块砌成台基,并铺些碎瓦片或碎砖。若土壤粘重,应换用培养土。培养土以6份国土、3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混合使用。
(2)牡丹发芽图片扩展阅读: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⑶ 我的牡丹花种子发芽长这个样子正常吗
这是牡丹花吗?怎么看都是一棵草。不会是牡丹没有发芽,土里的草种子发芽了吧
⑷ 谁有牡丹花幼苗的图片
你看看是下面的这个吗?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4%B5%B5%A4%BB%A8+%B7%A2%D1%BF&in=21746&cl=2&cm=1&sc=0&lm=-1&pn=85&rn=1&di=8224944885&ln=995&fr=&ic=0&s=0&se=1
⑸ 牡丹发芽到开花过程
牡丹种子埋下去一段时间后会发芽,露出小植株,长出枝条和叶片,然后植株上方结出花苞来,随着时间的推进,花苞会逐渐的开放,绽放成美丽的花朵。在发芽到开花的这段时间内,需要及时补充磷钾肥。
⑹ 牡丹花什么时候发芽
每个地抄方都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牡丹一般情况下是在4月下旬开花也就是谷雨前后开花。不过江南地区会提前大概5-7天,东北地区就比较的少了大概推迟3-5天。
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很多的颜色分类,包括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等,每一种颜色都让人感叹无疑,流连忘返。到了每年4-5月开花的时候,可以看见每朵的花型都是朵大色艳,壮丽无比。饱满的花朵又不失典雅之气,花香更是沁人心脾。
拓展资料:
牡丹属于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牡丹为深根性花卉,性喜阳光,耐寒,爱凉爽环境而忌高温闷热,适宜于半干半湿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盆栽时应选大型的、透水性好的瓦盆,盆深要求在30厘米以上。最好用深度为60~70cm的瓦缸。
栽培土壤中水分过多,其肉质根部容易腐烂。因此,遇到连续下雨的天气时,要及时排水,切不可让其根部积水。牡丹不耐高温,夏季天热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最好搭个凉棚,为其遮荫。喜肥,每年至少应施肥三次,即“花肥”、“芽肥”和“冬肥”。
⑺ 牡丹刚发芽时,上面是花骨朵吗
牡丹刚发芽时,枝条顶端的通常是花芽和叶芽。
牡丹的芽外由6-8枚鳞片所包,所以牡丹芽又称“鳞芽”。牡丹以鳞芽越冬。牡丹的芽按功能和分化程度分为花芽、叶芽、潜伏芽和不定芽四种:
花芽:牡丹的花芽为混合芽,能抽枝、长叶、开花。着生在枝条顶端的称为“顶生花芽”,开过一次花的枝条,花茎便自行干枯回缩一段。着生在干枯花茎下部的叶腋间的花芽称为“腋生花芽”或“侧生花芽”。花芽一般都比较肥大饱满,剥除鳞片,可见“花胎”(即鳞芽内部的幼小花蕾)。
叶芽:叶芽只抽枝长叶,多数着生在花芽下部的叶腋间,也有着生在枝条顶端的,较花芽瘦小,萌发后发育成枝条。
潜伏芽:潜伏芽着生在新枝的最下部,形状瘪小,如粟粒,俗称“狗鳖”。平时不萌发,在花芽、叶芽或枝条受伤后才能萌发,其寿命较长,可维持10-15年之久。
不定芽:着生在根茎处的芽叫做“不定芽”。出土后抽生为萌蘖枝,俗称“土芽”。不定芽萌发力特强,是接穗、更新老枝(股)和增加新股的主要来源。不定芽当年不开花,生长旺盛者,在顶部当年可发育分化形成花芽,翌年开花。
牡丹在芽因品种不同在形状、颜色等方面均有差异,形态百出,各有特征。大体上有圆锥型、珍珠型、扁圆型、长锥型、鹰咀型等;各形状之间又有大小、鳞片的多少、芽质瘪瘦虚实等差别;颜色也有青绿、黄绿、土红、土黄、银灰、棕褐和不同程度的紫红等色;另外还有花色和混和色,是秋季分辨品种的主要依据。因此,单靠芽的形状、颜色等很难识别牡丹的品种,需靠长期耐心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每一品种鳞芽的特性。
⑻ 药牡丹刚发芽是什么样
一、药牡丹刚发芽的图片
药用牡丹与原变种杨山牡丹
zhang主要区别在于叶为一至二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长达14cm,宽达8cm;小叶柄长达35mm;花较大,直径14~20cm,花瓣长7~10cm;骨突果5~8,长3.5~4.5cm;种子长9~12mm。
二、生长习性
药用牡丹耐寒(-12℃)、耐旱、怕水渍,无论阴坡、阳坡,凡是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均可栽种。强酸性土壤、盐碱地、粘土、低湿地及树荫下则不宜栽种。
三、繁殖方法
药用牡丹的根通常单一,极少分叉,而其果实中有较多发育良好的成熟种子。因此,在其道地药材产区通常采用种子繁殖生产。
1、种子采集与处理
药用牡丹在定植后第二年春季一般有70%植株开花结果,第三年春季开始进入盛花期,每株开1~3朵花,第四至第六年春季每株可开5~15朵花,每朵花的果实内有种子30~70粒。7月下旬种子成熟时,采回摊放室内,其厚度以20cm为宜。室内不要过于通风,以保持一定的湿度。若天气过于干燥,宜喷洒少量水,每天翻动1~2次,以免发热,待10~15天后,果实自行裂开,即可除去果壳,收集种子,当年进行秋播。播种前,种子需用湿砂进行层积贮藏。
2、播种育苗
8月下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种,以9月中、下旬为最佳播种时期。选择籽粒饱满、黑色光亮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24小时。一般采用穴播或条播。苗畦宽度以1.3~2m为宜。
【1】穴播
行距30cm,株距20cm,穴位呈品字形排列。挖圆穴,穴深约12cm,直径约5cm,穴底要平坦。每穴施入适量的饼肥末、过磷酸钙作为基肥,上覆3cm厚的细土,压实整平。然后每穴下种子20粒左右,种子在穴内应分布均匀,保持相距2~3cm。每亩用种量约150kg。
【2】条播
按行距25cm,播幅宽10~20cm,横向开6cm深的播种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亩用种量为100kg左右。
穴播或条播后即行封土,使畦面平整无凹陷,再加盖茅草。第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幼苗即出土生长,两年后可移栽定植。
药用牡丹除上述种子繁殖生产以外,也可进行分根繁殖,产区习称“打老蔸”。一般选3~4年生植株,挖取其全株,将主根切下供药用,截取茎基与根头部交接处带侧根的一段(长约12~15cm)作为种根,尽量保留细根,顺着其自然生长的形态进行栽种。田间管理同种子繁殖。分根繁殖系数极小,不适宜大规模药材生产。目前产区通常已不采用此法生产。
四、种植技术
1、选地与整地
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在10~45°均可。以15~20°的荒山缓坡为佳。选好荒山地块后,冬季或初春将杂草荆棘砍倒,就地铺平,待稍干后进行焚烧。这样既消灭了越冬虫卵,又疏松了荒地,便于挖地。在定植前6~8月份,每月要深翻一次地,共翻三次。第一次挖60~75cm深,土块不宜敲碎,以便晒地。第二次要细翻,深度同前,边翻边清除草根等杂物,尤其是白茅根务必除荆第三次要细翻,深度为50~60cm即可,整平做成高畦,畦面应修整为龟背形,以便排水防渍,畦宽1.5~2m,沟深30cm,宽40cm,沟底要平整。
2、定植
一般在10月前后,将二年生种苗挖起进行移栽。按行株距35cm挖穴,穴深20~35cm,以种苗放入穴内不弯曲为准,穴中施入适量基肥(每亩地施150kg菜籽饼肥)。每穴栽入粗壮种苗2株或细苗3株。放苗时应使种苗呈扇形展开排列于穴内。当填土至一半时,用手将种苗向上轻轻提拔一下,使种苗芽头距畦面3cm即可。然后再分层覆土压实,使根部舒展并土壤密接。
3、田间管理
定植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肥料以菜籽饼肥为主,春季用肥量为每亩75~100kg,亦可加施人尿及黄牛粪。冬季用肥量为每亩100~150kg,亦可加施畜粪。施肥时应注意将饼肥放到离根6cm以外的土中,以防灼伤根部,造成植株坏死。中耕锄草,清沟培土,也是不可忽视的增产措施,应保持地中无杂草,不板结。特别是夏秋季不能有草荒的现象出现,否则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还影响药材质量。每次雨后地干时要及时清沟培土,切勿造成排水不畅,导致病害发生。在定植后的第三、四年春季开花时,除留种植株外,可全部摘除花蕾。每年11月之前,应剪除枯黄枝叶。
五、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
1、叶斑病
多发于夏至到立秋之间。叶面初时出现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1~3天后变为黑色斑点,此后逐步扩大成不整齐的轮纹,严重时叶片全部枯焦凋落。天气燥热,蔓延尤为迅速,常常整片地块全部染玻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②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叶面,7天1次,连喷数次。若当时气温高,可用稀释为1:1:200的波尔多液喷洒。
2、根腐病
据检验,根腐病为一种真菌侵袭药用牡丹植物体所致。该病初发时难以发现,待从叶片上看出病态时,其根皮多已溃烂成黑色,病株根部四周的土壤中常有黄色网状菌丝。该病为常见病害,呈散在性发生,植株染病初期叶片萎缩,继而凋落,最后全部枯死。若不及时防治,将蔓延到周围植株。尤其是阴雨天土壤过湿,蔓延较迅速。
防治方法:①伏天(7月份)应翻晒地块。②发现病害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四周带菌土壤,并用1:100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周围的植株,以防蔓延感染。
除以上常见病害外,还有炭疽并锈病及牡丹白绢玻但因其发生较少。故略而不述。
(二)虫害
主要虫害有蛴螬、尺蠖、卷蛾、螨类幼虫等。一般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
六、采收与产地加工
定植后3~5年即可收获,以4年为佳。8月采收者称“伏货”,水分较多,容易加工,质韧色白,但其质量和产量均偏低。10月采收者称“秋货”,质地较硬,加工较难,但其质量和产量均较高。采挖要选在晴天进行,将植株根部全部挖出,抖去泥土,剪下鲜根,置阴凉处堆放1~2天,待其稍失水分而变软(习称“跑水”),除去须根(丹须),用手握紧鲜根,扭裂根皮,抽出木心。优质药材凤丹皮均不刮皮,直接晒干。根条较粗直、粉性较足的根皮,用竹刀或碎碗片刮去外表栓皮,晒干,即为刮丹皮,又称刮丹、粉丹皮。根条较细、粉性较差或有虫疤的根皮,不刮外皮,直接晒干,称连丹皮,又称连皮丹皮、连皮丹、连丹。
⑼ 牡丹刚发芽长什么样
中文学名
牡丹
拉丁学名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别称
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