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丁香作用
㈠ 丁香的用途是什么
丁香,中药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μllata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版采摘,晒干。本品略呈研权棒状,长1~2cm。花冠圆球形,直径0.3~0.5cm,花瓣4,复瓦状抱合,棕褐色或褐黄色,花瓣内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见众多黄色细粒状的花药。萼筒圆柱状,略扁,有的稍弯曲,长0.7~1.4cm,直径0.3~0.6cm,红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质坚实,富油性。气芳香浓烈,味辛辣、有麻舌感。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㈡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丁香功效和作用:丁香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常见的,当然,丁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相信我们大家也是有所了解,当然,丁香也是可以泡茶饮用的,具有不错的保健功效的,它被泡成丁香茶喝可以养胃;它还可以抑菌杀菌;还可以除口臭。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丁香茶的副作用和禁忌了,我们可以知道,丁香茶的副作用也是比较多的,所以我们大家必须要多重视,另外我们大家还需要多注意的就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丁香茶的,丁香茶的禁忌人群也是比较多的。
㈢ 丁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内于治疗容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与中药郁金同用。
(3)干丁香作用扩展阅读:
丁香有两种,园林绿化丁香以及用作香料和中药的丁香。它们其实毫无关联,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前者是大家普遍熟知的观赏植物丁香,为木犀科丁香属植物。
中药丁香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及其周围岛屿,在古代属于进口药。中药丁香分为公母两种,公丁香是未盛开的花蕾,母丁香则是成熟的种子。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
㈣ 丁香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丁香茶的功效和作用:养胃去寒。
丁香茶是温性茶,有着暖胃的好功效非常适合老人养内胃,还有着容去胃寒的好功效。因为丁香茶有着一种促进肠胃消化以及排毒的作用,长期坚持喝就能达到养胃的作用。
适合所有人饮用,尤其对于胃胀痛或者脾虚不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的人,可以减少中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养胃。
(4)干丁香作用扩展阅读:
丁香茶主要成分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暴马丁香亦可作为中药药材,其叶可制茶。花叶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
中药丁香原产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东非沿海国家,我国主要产地为长白山。以花大油足,花叶以嫩绿者为佳。主要用于泡茶或者入药,其药理作用为养胃抗菌,健胃驱风,温中壮阳,下气降逆。
㈤ 丁香花干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服用
丁香花紫丁香的叶可人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民间多用于止泻内。紫丁香鲜叶制容成的溶液,对弗氏痢疾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效果较强;用于防治菌痢,既经济,又便于推广。用紫丁香叶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其疗程短,退黄作用显著。以紫丁香叶的浸膏制成的片剂--肝特灵片,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应用,确有一定疗效,且安全,又无毒性反应。 ① 心痛不止:丁香15克,肉桂30克,共研细末,每日在饭前以热黄酒服3克。 ② 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30克,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 ③ 唇舌生疮:用包包丁香末放入口含。 ④ 胃寒呃逆:丁香3克,柿蒡6克,水煎服;或公丁香3克,桔皮9克,水煎服。 紫丁香 ⑤ 口臭:公丁香1~2个,时时含口中。 ⑥ 龋齿牙痛:丁香油滴在蛀孔或用棉球丁香油塞填孔中,有防腐止痛的作用。紫丁香于春季盛开,清香四溢,是人们极为喜爱的观赏性、食用与药用价值很高的一种常绿花卉。
㈥ 丁香的功效和副作用
功效:对于复胃胀痛或者脾虚不制明显的,或者说脾胃虚弱恢复期的人,可以减少中药的量,改服用丁香茶养胃。丁香茶 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清除口气问题。
丁香茶没有什么禁忌,适合所有人饮用。
丁香茶主要成分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暴马丁香亦可作为中药药材,其叶可制茶。花叶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
(6)干丁香作用扩展阅读:
丁子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丁香油酸、乙酰丁香油酸及丁香烯、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等成分。具抑菌及驱虫作用,用作芳香,镇痉驱风剂,治疗胃病,腹痛、呕吐、神经痛、牙痛等疾病。
丁子香是世界名贵的香料植物,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丁子香在中国50年代引种,初获成功,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产量极不稳定,单株花蕾产量差异极大,有时达10倍之多,为此丁香高产栽培技术及利用优良母株进行无性繁殖技术值得深入研究。
㈦ 丁香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有着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
(7)干丁香作用扩展阅读:
丁香类别
除了真正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药物,他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能亦异,需加以甄别。如“桂丁香”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
㈧ 中药:丁香的作用是什么
【药用部位】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功能主治】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
①治伤寒咳噫不止,及哕逆不定:丁香一两,干柿蒂一两。焙干,捣罗为散。每服一钱,煎人参汤下,无时服。(《简要济众方》)
②治小儿吐逆:丁香、半夏(生用)各一两。同研为细末,姜汁和丸,如绿豆大。姜汤下三、二十丸。(《百一选方》)
③治朝食暮吐:丁香十五个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莲子大,噙咽之。(《摘元方》)
④治霍乱,止吐:丁香十四枚,以酒五合,煮取二合,顿服之。用水煮之亦佳。(《千金翼方》)
⑤治久心痛不止:丁香半两,桂心一两。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⑥治痈疽恶肉:丁香末敷之,外用膏药护之。(《怪证奇方》)
⑦治食蟹致伤:丁香末,姜汤服五分。(《证治要诀》)
⑧治鼻中息肉:丁香绵裹纳之。(《圣惠方》)
【临床应用】治癣:丁香16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时后去渣。每日外搽患处3次,观察31例病史在2年以上的体癣及足癣患者,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病史较长或曾经其它癣药治疗而不能控制者,则于治疗后2~3天症状才开始消退,一般经3~5天亦能治愈。但有20%左右治愈后仍反复发作。一法用1:10的丁香煎液外涂,每日1~3次,有效病例通常在涂药后3~7日痒感减轻,炎症减退,落屑减少,以后局部症状逐渐好转。治疗期中如中断用药,效果多不明显或无效。
【宜忌】热病及阴虚内热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