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时间的玫瑰
❶ 时间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是一抄本书
从20世纪始,作者北岛袭用“诗歌传记”的表现手法,向我们娓娓道来20世纪最为辉煌的诗歌时代,——“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其中包括洛尔加、漫德尔施塔姆、里尔克、特拉克尔、策兰、帕斯捷尔纳克、特朗斯特罗默、艾基、狄兰·托马斯。然而,这些诗人又是北岛最喜欢和热爱的。用平等、理性的眼光,雕琢20世纪的“黄金时代”。一种完全出自个人思想,又完全超越个人思想范畴,面对诗歌与历史的理性思想。
❷ 北岛只有一个字的一首诗,“网”,这首诗的标题叫做什么呢
这一个字的诗名叫《生活》,也可以叫《人生》,就有这两种说法,诗的内容就一个字,“网”,就是这个“网”字,很多人都看不懂这个字,这个字实在是太有哲学性了。
网这个字把生活和人生理解的太过于透彻了,对于生而言,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网的世界中,不管你身处在何地,都逃不过这张网,生活的网,人生就是最大的一张网,永远都会把你束缚,所以,不管是扮演什么角色活着,都离不来这个网子,这就是人生,这就生活。
一张张的网,恢恢且疏而不漏,分明让人看到一个个网隙,却密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们游走于各张网之间,却无时无刻不被网索缠绕着,越是挣扎,越是把你套得紧。
不要抱怨这一张张网,它们是你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它们,你根本无法感知自己的存在,与一块石头何异?西西里斯把巨石一次次推到山顶,巨石却一次次滚下,巨石只知道顺从重力滑向深谷,西西里斯却在一次次失败中获得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不得不承认,在那个时代,思潮在暗涌,人心在躁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人像北岛一样选择了呐喊,也有人像海子一样选择了默默离开。这样沉重的压抑迫使人们对“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北岛时间的玫瑰扩展阅读
北岛(1949年8月2日—),原名赵振开,“北岛”是诗人芒克给他取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湖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诗人、作家,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
北岛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定居香港。著有诗集《陌生的海滩》《北岛诗选》《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蓝房子》《午夜之门》《时间的玫瑰》《青灯》和小说《波动》,代表诗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译成20余种文字。
北岛曾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洛哥阿格那国际诗歌节诗歌奖、古根海姆奖、马其顿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最高荣誉金花环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作品主题
北岛是文革后期兴起的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他最著名的诗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结局或开始》等,曾经震撼了无数国人,表达了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后的批判与否定、怀疑与茫然。
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北岛曾说过:“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
北岛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十年动乱的荒诞现实,造成了诗人独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静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静的观察中,发现了“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价值的全面崩溃、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他想“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这是一个真诚而独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北岛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为准绳,重新确定人的价值,恢复人的本性。
悼念烈士,审判刽子手;嘲讽怪异和异化的世界,反思历史和现实;呼唤人性的富贵,寻找“生命的湖”和“红帆船”。
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用青春作赌注,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北岛恢复了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在中国的存在,以自己的创作接续了断流数十年的中国现代诗歌传统,并成功使其当代化,激发更新的一代诗人成长。
北岛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在他早期的诗中,呈现出一个“对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不可妥协的。
如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作品《我不相信》中,“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种句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中包含的挑战宿命的信念却又坚定不移,给人一种绝望中诞生的勇气。
这是北岛诗歌最大的特征。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北岛的早期,仍然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岛
❸ 北岛《诗歌集》的经典语句有哪些
1、是笔在绝望中开花 ,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是爱的光线醒来 ,照亮零度以上的风景 ——北岛 《零度以上的风景》
2、 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北岛 《青灯》
3、中国人在西方,最要命的是孤独,那深刻的孤独。人家自打生下来就懂,咱中国人得学,这一课还没法教,得靠自己体会。 ——北岛 《蓝房子》
4、 在威尔士的诗歌传统中,由两种诗人组成。一种是由宫廷供养的诗人,一种是到处漂泊靠卖唱为生的游吟诗人。宫廷诗人要经过韵律和基督教寓言的严格训练,出口成章,歌功颂德。不同的宫廷以激烈比赛的方式选出桂冠诗人,分别由各威尔士大公豢养。十三世纪诺曼人人侵。游吟诗人转向对诺曼人征服的颂扬,于是亚瑟王和 骑士精神的浪漫故事 传遍整个欧洲。凯尔 特游吟诗人 离开自己的家乡。 ——北岛 《时间的玫瑰》
5、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误解中,只是有人不在乎这种误解罢了。 ——北岛 《失败之书》
❹ 求<时间的玫瑰>北岛 电子书免费下载
注册2帐号,可下完6 parts.
《时间的玫瑰》北内岛容著 pdf
http://www.jysls.com/thread-210405-1-1.html
❺ 时间的玫瑰的内容简介
本书中不少片断是在路上写成的。从委内瑞拉山区的小旅店到马其顿湖边的酒吧,从柏林出发的夜行火车到等候转机的芝加哥机场。正是这种跨国旅行,与诗人写作中的越界有对应关系,使作者获得某些更深层的体验。为了这种体验,作者有时会专程前往某地,比如德国的马堡。在那里,由于失恋,帕斯捷尔纳克告别哲学转向诗歌,写下他早期的重要诗作《马堡》。只有在马堡街头行走,似乎才得其要领,因为这就是首行走的诗,一切都在行走中复活了。
在手法上,作者把诗、诗歌和时代有力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谈到人的文论创作,在整个过程中,北岛再现了诗人的生平、时代。“我采用的是一种复杂的文体,很难归类,依我看,这和现代诗歌的复杂性,和个人代和作品,也分析了外诗中译面对的困局和荒诞,迫使读者直视文化穿越的可能和不可能与时代、经验与形式、苦难与想象间的复杂性有关。”
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玫瑰。
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
❻ 谁有北岛的《时间的玫瑰》完整版电子书
这个网站不错,你可以去看看:星月书吧: www.xyshu8.com (手机访问wap.xyshu8.com) 无毒,无广告,更新回及时!有上百种六答万多本热门小说,而且没有广告的,支持jar格式,TXT格式、UMD格式、CHM格式、JAD格式的电子书下载,全免费的。 不愿意注册的话有公用VIP账户,无限金币 VIP账号:vip001 密码:vip001 如果没有你要的小说,可以在论坛求书区留言,管理员会帮忙搜集
麻烦采纳,谢谢!
❼ 北岛诗<时间的玫瑰>,<路歌>鉴赏
时间的玫瑰
当守抄门人沉睡
你和风暴一起转身
拥抱中老去的是
时间的玫瑰
当刀在水中折弯
你踏笛身过桥
密谋中哭喊的是
时间的玫瑰
❽ 北岛的《别问我们的年龄》和《时间的玫瑰》这两首诗怎么评论
诗人的最初的创作意图,或许与后来读者与评论家的理解相去甚远,甚至相悖。我内理解的大概容意思是
《别问我们的年龄》
主要是指现代的生活,现代的城市,物质的世界和物质的人,行为方式,思维,思想的透彻,阅历种种,模糊了各种意义的年龄的界限。
《时间的玫瑰》
时间是一种永恒不谢的或许是转瞬夭谢的,充满诱惑的芳香,新鲜的美艳,令人追慕和怅惘的甜蜜微笑
❾ 鉴赏一下北岛的《时间的玫瑰》这首诗
《时间的玫瑰》是诗人北岛流亡10多年后写下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朦胧诗的特点。朦胧诗主要以内在的精神为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隐示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的特征。(定义摘自朱栋霖《中国现在文学史》)下面的文章中,笔者将会试着从标题开始,通过对作者生平以及文本的分析等来探讨作者是如何来实现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的。
诗歌的标题为时间的玫瑰,并且“这朵玫瑰”在诗歌中反复地出现,这不得不让人突发异想,即诗人会不会通过这朵玫瑰来实现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的目的?我们知道,这首诗是作者流亡美国10多年后所写下的,而美国的国花是玫瑰。玫瑰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而爱情、和平等都是美好的东西,也就是说,玫瑰是美好的象征。诗人的思维肯定会对花草等异常地敏感,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狄金森更是钟情于玫瑰,据不完全统计,狄金森诗歌中涉及到玫瑰的诗有三十余首,大大地开拓了玫瑰的象征意义,在她的诗歌中,玫瑰不仅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还代表着诗人不朽的著作和卓尔不群的品格。诗人北岛在美国执教这么多年,不可能没读过狄金森,不可能没关注了解过玫瑰。因此,诗歌中“五处诗歌的玫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第一处:当守门人沉睡/你和风暴一起转身/拥抱中老去的是/时间的玫瑰
当读这一段诗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表现自己的部分,即“你和风暴一起转身”中的“你”便是诗人,诗人和风暴一起转身,证明诗人和风暴肯定有着共性。通过诗人的生平,我们知道,北岛初期的诗作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它表达了被压抑几十年的民众心灵的求生欲望。比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等等,诗人当时的影响很大,以至于触动了”敏感的神经“,不得不流亡美国。这就很巧妙地在”风暴“中隐藏了自己。当作者旅居美国10多年后写下这篇诗作时,忽地感觉到了时光的逝去。通过玫瑰这个意象,不禁让人回味:究竟是诗歌中的”你“老了,还是这场风暴”老了“,抑或兼而有之?
第二处:当鸟路界定天空/你回望那落日/消失中呈现的是/时间的玫瑰
这里的“落日“也许并非仅仅是思乡,而是指当年的”风暴“。诗人旅居美国10多年后,国内的环境日渐宽松,当诗人回首往事的时候,发现那场”风暴“已经远去,像那落日一样,正要轻轻地滑下山头。这几句诗歌中的”你“便是诗人,这里是表现了自己。但同样地,诗人可能通过落日隐藏了那场”风暴“,隐藏了那场风暴中的”我”。
第三处:当刀在水中折弯/你踏笛声过桥/密谋中哭喊的是/时间的玫瑰
这里的“当刀在水中折弯“用了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郁闷不得志; “你踏笛声过桥”用了毛泽东“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典故,抒发了痴情与悲情。诗人在这里借用了典故很好地隐藏了自己。但即便是这样,密谋中哭喊的是还是时间的玫瑰,可见作者对于这玫瑰无比的执著,无比地热衷。
第四处:当笔画出地平线/你被东方之锣惊醒/回声中开放的是/时间的玫瑰
显然这里的地平线也是一种分割线,诗人曾经渴望呼喊唤醒的人们已经自己醒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注重自我。“你被东方之锣惊醒”这句显然是诗人对于这意外消息的触动,不经回想过往,回想过往的那场风暴,那“时间的玫瑰”。第五处:镜中永远是此刻/此刻通向重生之门/那门开向大海/时间的玫瑰
最后一段诗歌中,诗人希望此刻的情景能够在“镜中”长存,而此刻又是通向重生之门,通向未来,通向美好。这里是诗人的期盼,但诗句里并没有提及“我”,甚至连“你”也未成说到。这通过阅读全诗,我们可以懂得,这里是诗人的期盼。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有意、无意地既在表现自己,同时又在隐藏自己。诗末又重新提及了时间的玫瑰,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处是“老去的玫瑰”,第二处是“可能即将会消失的玫瑰”,第三处是“呼喊渴求的玫瑰”,第四处是“希望的玫瑰”,第五处是“期盼中的永恒的玫瑰”。我们这里可以看出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的手法,就是赋予了玫瑰更多的象征意义,通过这种对于玫瑰意义的开拓,包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不管这朵玫瑰过去这么样,老去也好,消失也罢,但这玫瑰在人们的呼喊声中,在未来的时间里一定会永恒。
时间的玫瑰未老,反而愈发地清香。
==========================================================================================================
收录:2010-4-18 来源:网易博客 作者:王东东 点击:1781
❿ 北岛《时间的玫瑰》是什么类型的书 可以大概给我讲讲这本书里说的是什么吗急!!!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229468/
自己看看吧,或许对你有帮助。我就内不复制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