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母丁香配伍

母丁香配伍

发布时间: 2021-02-28 21:59:35

㈠ 中药中的母丁香是什么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又名鸡舌香(《抱朴子》),亭炅独生(《酉阳杂俎》),雌丁回香(《本草蒙筌》)。答 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带有土红色粉末,粗糙,多细皱纹,上端宿萼有4裂片。质坚脆,破之常纵裂为2瓣,内藏少数种子(因种子来成熟,故多已干瘪,不易察见)。气微香,味辛辣。

㈡ 丁香怎么辨别雌雄

翘嘴红来鲌的生殖器外形,在自性成熟以后,用肉眼就能区分雌雄。
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泌尿孔在生殖孔突出的顶端,生殖孔开在泌尿孔和肛门之间。雄鱼腹部只有两个孔,即肛门和泌尿孔,它的泌尿孔仅为一小点,肉眼不易看出。
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雄鱼的头部、胸鳍、背部等处出现灰白色珠星,手摸头部和体表时手感粗糙,生殖孔松弛,轻压后腹部生殖孔内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入水后能立即散开。雌鱼的头部和体表光滑,腹部膨大柔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卵巢下坠后有流动状,生殖孔微红。

㈢ 药材,丁香是什么样子的味道很苦吗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由于其形状像钉子、有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长沙马王内堆汉墓发现的西容汉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此外,丁香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㈣ 丁香为何有公母之分,区别在哪里

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版而把成熟的果权实称为“母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

丁香的花蕾和果实都是香料,都能入药,这也是公丁香与母丁香的重要区别。所谓公丁香是指丁香花的管状花蕾,其花蕾略呈研棒状,长1-2cm,顶端有4枚三角状的萼片,十字状分开,整体呈现红棕色至暗棕色,采摘后晾干而成,气味芳香。丁香花蕾,此时摘下晾晒成公丁香母丁香其实是丁香花的果实,具体的说应该是未成熟的果实。称为近成熟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0.6~1厘米。外表呈褐色,或带有土红色粉末,粗糙,多细皱纹,上端宿萼有4裂片。
母丁香,炖肉的时候常常放这个
未成熟的果实,此时摘下晾晒干成母丁香。
钓鱼所泡的药酒一般都会加入公丁香,因为公丁香的气味更加浓厚一些,中药学中也认为公丁香的药用价值高于母丁香。用高度白酒泡制丁香后,酒色成紫红色。泡制时,由于公丁香味道浓烈,一般不放置数量较少,我分别泡制了两瓶丁香酒,一瓶放入公丁香5-6颗,一瓶放入公丁香约10克,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

㈤ 药物的配伍禁忌有哪些

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序号 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 氧氟沙星 混浊
2 青霉素 氨茶碱 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 碳酸氢纳 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 葡萄糖 分解快
5 青霉素 阿拉明 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 新福林 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 庆大霉素 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 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 大环内酯类 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 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 降效
11 青霉素 氢化可的松 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 黄岑注射液 沉淀
13 青霉素 黄连注射液 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氢钠 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 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 氨甲苯酸 沉淀
18 阿洛西林 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 阿米卡星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 小诺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 庆大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 头孢唑啉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 地塞米松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 肌苷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 诺佳 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 0.5%甲硝唑 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 庆大霉素 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 5%或10% GS液 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 0.5%甲硝唑 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 小诺米星 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 环丙沙星 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 甘利欣 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 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 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 氨茶碱 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 碳酸氢钠 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头孢噻肟钠 甲硝唑 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40 头孢噻肟钠 氟康唑 延迟混浊、变色
41 头孢噻肟钠 5%GS 白色混浊
42 头孢曲松钠 复方氯化钠 乳白色混浊
43 头孢曲松钠 氨茶碱 PH变化、降效
44 头孢曲松钠 氟康唑 沉淀
45 头孢曲松钠 万古霉素 沉淀
46 头孢曲松钠 莪术油葡萄糖 液体变为棕色
47 头孢曲松钠 氨基糖甙类 混浊
48 头孢曲松钠 速尿 混浊
49 头孢曲松钠 葡萄糖酸钙 混浊
50 头孢他定 维生素C 维生素C含量下降

㈥ 中药:丁香的作用是什么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经常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更好地清洁口腔与牙齿,但是,医学专家却不主张将嚼口香糖作为一种时尚来倡导,尤其是过多、过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嚼口香糖 别超过一刻钟!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由于其形状像钉子、有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此外,丁香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㈦ 母丁香的中药属性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Perry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长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2.5cm,直径0.6-1cm。先端有齿状萼片4枚,向中央弯曲,基部具果柄残痕。表面棕褐色,粗糙,多细皱纹。果皮与种皮薄壳状。质脆,易破碎脱落,有的已无果皮或种皮,仅为种仁。种仁倒卵形,暗棕色,由两片肥厚的子叶抱合而成,子叶形如鸡舌,不规则抱合,中央有一条细杆状的胚根,由子叶的中央伸到较宽的先端。质坚硬,难破碎。气微香,味辛辣。
①《别录》:“微温。”
②《药性论》:“味辛,无毒。”
【归经】归脾;胃;肝;肾经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
③《蜀本草》:“疗呕逆甚验。”
④《本耳图经》:“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栓剂。
【宜忌】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疝气
取母丁香粉适量撒在独角莲膏药上,贴于患处。每隔1~2天换-次,至病愈为止。观察19例,1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 药物性状
该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实。果将熟时采摘,晒干。该品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0.5~1cm。表面黄棕色或褐棕色,有细皱纹;顶端有四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钩状;基部有果梗痕;果皮与种仁可剥离,种仁由两片子叶合抱而成,棕色或暗棕色,显油性,中央具一明显的纵沟;内有胚,呈细杆状。质较硬,难折断。气香,味麻辣。
鉴别方法
⑴该品粉末棕褐色。淀粉粒众多,单粒长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35μm。纤维较多,成束或单个散在,淡黄棕色,多呈长梭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偶有分枝状,直径14~88μm,层纹较密,孔沟明显。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7~43μm。偶见草酸钙小方晶,油室多破碎。
⑵取该品粉末1.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母丁香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内容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5: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丁香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丁香酚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过二号筛)0.3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浸泡24小时,摇匀,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丁香酚(C10H12O2)不得少于0.65%。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云芝-多糖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云芝中多糖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 Fr.)Quel的干燥子实体。
方法原理:分别测得供试品中总糖及单糖的含量,用总糖含量减去单糖含量即为多糖含量。
试剂:1. 稀硫酸
⒉ 酚酞指示液
⒊ 氢氧化钠试液
⒋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⒌ 碘滴定液(0.05mol/L)
⒍ 淀粉指示液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 mL使溶解。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⒉ 氢氧化钠试液
取氢氧化钠4.3g,加水溶解成100 mL。
⒊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0g,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放置1个月后滤过。
标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精密称定,置碘瓶中,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钾2.0g ,轻轻振摇使溶解,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在暗处放置10分钟后,加水250mL稀释,用本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0.1mol/L)相当于4.903mg的重铬酸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重铬酸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室温在25℃以上时,应将反应液及稀释用水降温至约20℃。
⒋ 碘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三氧化二砷约0.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滴,加硫酸滴定液(0.5mol/L)适量使黄色转变为粉红色,再加碳酸氢钠2g,水50mL与淀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946mg的三氧化二砷。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三氧化二砷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⒌ 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出上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操作步骤:总糖 取该品粗粉约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20 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脱脂棉滤过,精密量取滤液40 mL,加酚酞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中性,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1mol/L)25 mL,逐滴加氢氧化钠试液4mL,边加边剧烈振摇,密塞,置暗处放置10分钟,加稀硫酸4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 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O6)。
单糖 精密量取总糖项下的滤液40mL,按总糖项下方法,自“加酚酞指示液1~2滴”起,同法操作。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O6) 。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与用量
1~3g。内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
不宜与郁金同用。 1.选地、整地宜选择温和湿润、静风环境、温湿变化平缓、坡向最好为东南坡的地区,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块,施腐熟的干猪牛粪、火烧土作基肥,每亩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后,作宽l-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种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条件先营造防护林带,防止台风为害。种植前挖穴,植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内施腐熟厩肥15-25千克,掺天然磷矿粉0.05一0.1千克,与表土混匀填满植穴,让其自然下沉后待植。
2.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果实7-8月陆续成熟。鲜果肉质坚实,每千克鲜果有600-700粒。开沟点播,沟深2厘米,株行距则随育苗方式不同而异。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营养砖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种后盖上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切不要盖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闭度。播后19-20天即可发芽。3个月后具3对真叶时,把幼苗带土移入装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箩内,每袋(箩)移苗四株,置于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继续培育。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
3.田间管理
⑴荫蔽l-3年生的幼树特别需要荫蔽,由于植距较宽,可在行间间种高秆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荫,又可作防护作用,还能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⑵除草、覆盖每年分别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围除草,并用草覆盖植株,但不要用锄头翻上以伤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杂草被割除作地面覆盖,还可作绿肥,代替天然植被覆盖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树冠郁闭而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为止。
⑶补苗丁香在幼龄期的致死因素较多,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同龄植株。
⑷排灌幼龄丁香,根系纤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树,干旱季节需要淋水,否则幼树干枯。开花结果期在干旱季节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沟,以防积水。
⑸施肥定植后,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粪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钙和氯化钾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过磷酸钙或适量堆肥和火烧土,但不宜过量和紧靠根际,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烂;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厩肥或堆肥,掺适量过磷酸钙和草木灰。
⑹培土丁香树是浅根系,表土上层的细报必须避免受伤,同时这些细根不应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松土培土2-5厘米。
⑺修枝丁香树木需要大量修枝,但为了便于采花,可将主干上离地面50-70厘米内的分枝修去;若有几个分叉主干,应去弱留强,去斜留直,保留1个。上部枝叶不要随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响圆锥形树冠的形成。⑻防风防护林的设置是确保了香园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幼龄期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树干,以减轻台风对丁香植株的摇动,从而减少危害。
4.病虫害防治
⑴褐斑病幼苗和成龄树都有发生,为害枝叶、果实。防治方法:①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②清洁田园,消灭病残株,集中烧毁。
⑵煤烟病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类、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发现上述害虫为害时用杀虫剂喷杀;②发病后用1∶1∶l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
⑶根结线虫病由一种线虫引起,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或撤施于根区。
⑷红蜘蛛为害叶片。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0%三氯杀螨砜稀释500倍液喷杀。两种液体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⑸红蜡介壳为害枝叶。防治方法:冬季可喷10倍松脂合剂,50%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
⑹大头蟋蟀为害小枝、叶、幼干。防治方法:采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炒香,然后用90%晶体致百虫30倍液,拌湿麦麸,傍晚放畦周围。 一般种植5-6年后开花,25-30年为盛产期。在中国海南省引种区,6-7月花芽开始分化,明显看见花蕾,当花蕾由淡绿色变为暗红色时,或偶有1-2朵开放时,即把花序从基部摘下,勿伤枝叶,这样可提高公丁香产量,又可减少了香树养分的消耗。如果让花蕾继续生长,翌年3月为盛花期,4~6月座果,并逐渐长成幼果,采收未成熟果实,即为母丁香。
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需经三年时间。采收后的丁香花蕾,拣净杂物于阳光下晒,若天气晴朗一般晒3-4天即可,为了充分干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时翻动,晒至干脆易断即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采收后晒干,即为母丁香。 ⒈《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⒉《抱朴子》: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
⒊《齐民要术》: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之丁子香也。
⒋《本草拾遗》: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为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⒌《本草图经》:鸡舌香,今人皆于乳香中时时得木实似枣核者,以为鸡舌香,坚顽枯燥,绝无气味,烧亦。
⒍《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①治暴心气痛:鸡舌香末,酒服一钱。(《肘后方》)
②治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三粒(椎碎),陈橘皮一枚(全者,汤浸去白,焙)。上二味,用水一盏,煎取半盏,去滓热呷。(《圣济总录》)
③治小儿冷疳,面黄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为末,乳汁和蒸二次,姜汤服之。(《卫生易简方》)
④治风冷乘于齿间,发歇疼痛。口气宣露:鸡舌香、射于各一两,麝香(细研)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匀。每用少许揩齿,良久以温汤漱口。(《圣济总录》鸡舌香散)⑤治龋齿:鸡舌香煮汁含之。(《姚僧坦集验方》)
⑥治妇人难产: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钱六分。为末,同活兔胆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颐真堂经验方》如意丹)
⑦治阴冷:母丁香为末,缝纱囊如小指,实末,纳阴中,中病便已。(《本草衍义》)

㈧ 香料配伍禁忌

公丁香母丁香

㈨ 丁香的特性有哪些

【性味归经】辛,温。入脾、胃、肾经。

【功效主治】

1.温中降逆用于胃气虚寒呃逆,常版配伍柿蒂权、人参、生姜,方如丁香柿蒂汤;用于胃寒呕吐,常配伍半夏;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食少吐泻,常配伍砂仁、白术,方如丁香散。

2.温肾助阳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阴冷,寒湿带下,常配伍附子、肉桂、巴戟天等。

【用量用法】2~5克,入煎剂宜后下,或入丸散剂。

【禁忌】畏郁金。

【按语】丁香纯阳辛温,其气芳香,入脾胃而温中焦,善于降胃气,为治胃寒呃逆、呕吐之要药;入肾经而温下焦,助肾阳,又常用治男子阳痿女子阴冷之证。

附:母丁香

性味、功效与公丁香相似而力较弱,用量同公丁香。

㈩ 中药里丁香有何作用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经常嚼口香糖可以增加唾液分泌,从而更好地清洁口腔与牙齿,但是,医学专家却不主张将嚼口香糖作为一种时尚来倡导,尤其是过多、过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有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嚼口香糖 别超过一刻钟!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药,由于其形状像钉子、有强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西汉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们常把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其用法与用量基本相同。

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

此外,丁香还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的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取丁香1~2粒含口中治疗口臭的方法现今仍可用之,且疗效甚佳,口臭者不妨一试。

热点内容
回首盆景制作 发布:2025-07-05 11:50:56 浏览:327
长短丁香节 发布:2025-07-05 11:44:19 浏览:219
佛冈樱花里 发布:2025-07-05 11:41:19 浏览:896
盆栽迎夏冬天 发布:2025-07-05 11:20:17 浏览:568
发条情人节怎么样 发布:2025-07-05 11:15:10 浏览:40
百合薇笑 发布:2025-07-05 11:13:39 浏览:364
渐变荷花色 发布:2025-07-05 11:02:43 浏览:542
蛋蛋花卉店 发布:2025-07-05 10:41:22 浏览:356
漆画百合 发布:2025-07-05 10:16:03 浏览:754
牡丹江仓房 发布:2025-07-05 09:58:08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