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亭是京剧吗

牡丹亭是京剧吗

发布时间: 2021-02-28 12:30:11

『壹』 京剧在建国前有什么经典的曲目,牡丹亭属于京剧吗

太多了,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太真外传》、《游龙版戏凤》、《权西施》、《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鸳鸯冢》、《乾坤福寿镜》、《红娘》、《荀灌娘》、《桃花村》、《御碑亭》、《昭君出塞》、《红楼二尤》、《春草闯堂》……

这些只是指旦角的一些剧目,还有很多呢。

《牡丹亭》不属于京剧,属于昆曲。

『贰』 姹紫嫣红是选自京剧牡丹亭对吗

错的,这是昆曲《牡丹亭》里面的

『叁』 京剧《牡丹亭》

白玉兰演唱京剧《牡丹亭》 www.tudou.com 京剧白先勇内 青春版牡丹亭容

『肆』 京剧《牡丹亭》讲的是啥内容

主要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故事简介

南宋时期南安太守杜宝之独女杜丽娘,在听闻家庭教师陈最良的诗经《关关雎鸠》一课之后,居然动了思春之情,于梦中邂逅一书生,醒后因思念梦中情郎,郁郁寡欢而亡。杜宝赴淮阳升任安抚使前,将杜丽娘葬后花园梅树下,并修梅花庵,嘱一道姑守之。

杜丽娘的灵魂来到地府,判官却查出她命不该绝,命定有一段姻缘,便放她回返人间。后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却因故寓于梅花庵,并因此与杜丽娘游魂相遇相知。其后杜丽娘指示柳梦梅掘坟,开其棺木,并利用自己的尸体复活,两人结为夫妻。随后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

柳梦梅受杜丽娘之托,往淮阳见杜宝时,杜宝不相信杜丽娘复活,欲将柳梦梅除之而后快,判处就地正法。在紧急关头,知情者急告杜宝以实情,并指出柳梦梅乃新科状元,不宜杀之。杜宝却怀疑柳梦梅是妖怪,上奏皇帝。

此后全案归朝廷处理,皇帝查明真相,柳梦梅终于与杜丽娘相聚,杜宝也与女婿尽释前嫌,全剧欢喜而终。

(4)牡丹亭是京剧吗扩展阅读

1、《牡丹亭》简介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2、文学地位

《牡丹亭》与《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

《牡丹亭》是汤显祖最著名的剧作,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

此剧在明末一经上演,就受到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感情受压抑妇女。有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出戏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伍』 牡丹亭是什么.它和花田错 有什么关系啊.!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从小受王学左派的影响,结交被当时统治者视为异端的李贽等人,反程朱理学,肯定人欲,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文学思想上,汤显祖与公安派反复古思潮相呼应,明确提出文学创作首先要“立意”的主张,把思想内容放在首位。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具体体现。汤显祖虽然也创作过诗文等,但成就最高的还是传奇。他是我国古代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或称“临川四梦”)及《紫箫记》。“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故事梗概】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3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据作者说,其题材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明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影响最大。汤显祖对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的加工改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突出杜宝等人的卫道士立场;二是改变杜、柳门当户对的关系;三是改话本杜丽娘封建淑女色彩为叛逆女性;四是强调追求自由爱情的艰难曲折。使这一传统的“还魂”母题具有了崭新的思想内容。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牡丹亭》在思想上与《西厢记》有类似之处,但是,《西厢记》是先情后欲,《牡丹亭》则是先欲后情;《西厢记》描述的是情感的自然发展,更多的是表达“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而《牡丹亭》则特别突出了情(欲)与理(礼)的冲突,强调了情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种不同,是时代的差异造成的。

《牡丹亭》的爱情描写,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作者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作者让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戏剧的崭新思想是通过崭新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的,《牡丹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无疑是塑造了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提供了一个光辉的形象。杜丽娘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着。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她的死,既是当时现实社会中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真实结果,同时也是她的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手段。

曾改为电影
牡丹亭Peony Pavilion(1986)

导演: 方荧Ying Fang
编剧: 胡忌Ji Hu
演员: 张继青Jiqing Zhang .....杜丽娘
王亨恺Hengkai Wang .....柳梦梅
徐华Hua Xu .....春香
王维艰Weijian Wang .....杜母
类型:戏曲
片长:130分钟
国家:中国
色彩:彩色

剧情

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从小被父母按封建礼教的闺训教导着,只事诗书女红,不出闺房半步,度过了十六个春秋。一天丫环春香偶然发现杜府中有一所后花园,便逗引小姐杜丽娘前去赏春游玩。在园中,杜丽娘目睹一派大好春色感慨万千,深感自己辜负了良辰美景。回到家中,她那被压抑了多年的向往生活与爱情的芳心萌动了,在她悠然入梦的时候,一位梦神指导她与柳梦梅相遇相爱。可当她醒来以后,人是物非,一派凄凉,她十分伤感。由于相思之苦,杜丽娘日渐憔悴,终于在中秋佳节的秋风秋雨之夕告别了短暂的一生。

制作公司:南京电影制片厂 Nanjing Film Studio [中国]

什么是花田错,为什么叫花田错? 《花田错》是京剧,故事缘于《水浒传》,花田本意种花的农田,花田错是发生在种花小镇,花田祭上的错误故事,寓意是道德领域的错一夜情的错。

花田错原来的最初创作是在1912年,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先生创作。荀慧生:幼年学梆子时的开蒙戏,一为《辛安驿》,一为《花田错》。这两个戏均经荀慧生的太老师侯俊山先生(老十三旦)亲自指点。《花田错》的传统演法自花田访婿起至周通抢亲止,故事是不完整的。荀慧生改演京剧后,依据《水浒》中“小霸王醉卧销金帐,莽提辖大闹桃花村”一回增益首尾,将它搬上京剧舞台。1919年与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三位先生由京到沪(上海观众称为“三小一白”,因当时荀慧生仍用“白牡丹”艺名),在老天蟾舞台演出,荀慧生即以此戏打泡,自饰春兰,演卞玑者为李桂芳。演出后,甚受观众欢迎,此后数十年屡演不衰,被称为荀派代表作之一。
《花田错》的最初改编本,其中卞玑先与刘玉燕订亲,周通误将其抢至家中后,又与周妹玉楼私订终身,而丫鬟春兰也暗有向往之意,故戏终时出现了一夫多妻的场面。解放后,荀慧生以为这样结局,殊不可取,遂在演出时作了改动。至1959年又重新审订加工,删除其中不妥的细节,并把结尾大团圆收场,更作喜剧夸张,给春兰增加一段轻松愉快的唱工,并配合活跃、流动的舞蹈身段,从而越加烘托出喜剧的欢乐气氛。

花田错京剧主要情节
宋时,陕西雁门桃花村富户刘德明,有女玉燕,及笄未嫁。时值花田盛会,刘员外刘德明命丫鬟春兰陪同刘玉燕前往游赏,暗中访求佳婿。襄阳举人卞玑,上京赶考,途中因资斧拮据,乃于花田会上设摊卖画。春兰见卞玑才貌不凡,回家禀知父亲刘德明,刘德明命家人往请,不想误将小霸王周通请来。周通限令三日之内,须将刘玉燕送与成亲。春兰设计,使卞玑男扮女装与刘玉燕相会。刘玉燕与卞玑两人私定终身并一夜有孕,周通突来抢亲,竟误将卞玑抢去。旋周通因劫夺生辰纲之事涉嫌,被传至公堂;周妹玉楼发觉卞玑乔装,询明真相以后,遂将卞玑释放,并赠银以为赴考资斧。刘德明因女被抢,赴衙告状,随同都头雷横去周寓,但又将周玉楼抢回。此时,春兰误以抢回者为卞玑,乃向刘德明说明前次被抢者实为卞玑,竟令周玉楼改换男装与刘玉燕成亲。花烛之夜,周玉楼诉述事实原委,春兰恐日后周通复来纠缠,仍留周玉楼住在庄中,以应付其兄。周通被释以后,果然通知刘德明,当晚进庄成亲。刘德明正彷徨无计,适鲁达前来投宿,闻知大怒,假扮新娘,隐于帐内,迨晚,周通至,被鲁达痛打,逃跑。鲁达追至途中,巧遇打虎将李忠,从中劝解,并令周通回庄向刘德明请罪。时卞玑已中状元,也至桃花村。众人相见,真相大白。最后,卞玑与刘玉燕完姻,周玉楼则在春兰撮合下,与李忠成为夫妇.
花田错曾改编为喜剧电影《花田喜事》

因此 , 可见 两者除了均为戏剧名称,别的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了。
现在的流行乐坛好像都在挖掘民族的成分了么~

『陆』 说出戏曲《窦娥冤》《牡丹亭》的作者,京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窦娥冤》关汉卿
《牡丹亭》汤显祖
京剧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京剧形成于清道光二十年回以后到咸丰末年这段时间,答即1840年至1860年。当初徽班风靡京华,到嘉庆、道光年间,湖北的汉调艺人纷纷进京,其中不少搭入了徽班,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徽戏在声腔、剧目、演出诸方面都发生新的变化。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演化,经过多种融合与嬗变,终于产生了一种新的剧种,那就是京剧。

『柒』 从中国古代戏曲分类《西厢记》和《牡丹亭》各属于什么

从中国戏曲来看,【西厢记】属于昆曲、京剧,【牡丹亭】属于昆曲。

中国古代戏曲只版要是指元杂剧和明清传权奇。如果从这两部作品的年代来看,西厢记属于元杂剧,牡丹亭属于明清传奇。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7)牡丹亭是京剧吗扩展阅读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故事虽本唐代元稹《莺莺传》,实际却是脱胎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王实甫曾任陕西县令、陕西行台监察御史。后来由于他不满当时官场的龌龊,愤而辞官,决心以写戏抒发心中之郁懑。于是他回到出生地中山府,开始了杂剧创作。金代的一位姓董的读书人,依据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改编成《诸宫调西厢记》,把原来故事中的主人公莺莺写成是博陵郡人。

定州在隋代就称博陵郡,所以在博陵一带莺莺和张生的故事流传相当广泛。相传在定州崔沿士一带曾有过崔莺莺的墓冢。王实甫正是根据这一点,在中山府开始了他的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写作。

『捌』 京剧 牡丹亭 与 智取威虎山 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

首先,《复牡丹亭》不是京剧,是昆曲。制
1,一个是现代京剧,一个是昆曲名剧
2,一个是战争题材,一个是情性之歌
3,一个综合京剧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舞台感强烈
一个文辞见长,中国古典文学的深邃感强烈
4,一个雅俗共赏,一个受众有限
先说到这里

『玖』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京剧吗 还是小说

《西厢记》是小说,后改编成戏曲。很多剧种都有演出过《西厢记》有京剧、越剧等《牡丹亭》是昆曲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