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验方

丁香验方

发布时间: 2021-02-18 14:56:59

A. 治脚气土槿皮、丁香、马齿笕、蛇床子、苦参、地肤子、百部、各15克川椒10各位大侠看看这药方有用吗对脚气

用香蕉皮可以治脚气?

方法:吃香蕉后,用小汤匙将香蕉皮内的软膜刮下,用手指捏成糊状。
将脚洗净,再将香蕉糊涂于脚趾患处,每日一次。
两次即显奇效,连涂十几次即可基本治愈。

严重脚气怎么治
脚气也叫足癣是指发生在趾掌面的霉菌性皮肤病。

发病原因是由于表皮鲜菌、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趾。
红色毛癣菌抵抗力强,不易控制,与卫气津液博结。
聚而不散,导致皮肤干燥湿润所致。足癣是引角质层厚、
皮脂缺乏、汗腺丰富、出汗较多、足部潮湿,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
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脚盆、毛巾时也易相互感染。

严重脚气的临床表现
(1)分水疱性:多发生在夏季,症状是趾间、
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庖壁较厚,
内容清彻,不易破裂。数日后干燥脱屑,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庖壁,
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性: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
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
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
多发于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汉者。
(3)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
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冬季趾缝间皮肤发生裂隙,夏季产生水疱,
有痛感。常因搔抓引起继发性感染,并发脓包疮、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蜂窝组织炎、丹毒、败血症等疾患。

民间治愈本病的绝招有:
1:治脚癣
处方:鲜鸡蛋一个,第二次掏米水1000毫升。
用法:掏米水洗换脚10分钟,将蛋壳内薄膜取下,贴敷患处。
疗效:保留1---2小时。日一次。
2:治脚癣:
处方:乌梅100克,白芨、苦楝皮、苍术、黄柏、苦参各20克,丁香、
吴茱萸各15克,乌头、冰片各10克 用法:先煎乌头、白芨、次加乌梅、苦参、
1小时候再加丁香、吴茱萸。浓煎后加75%酒精200毫升,去渣取液,
加冰片混匀,用棉球沾药涂搽患脚,日2次
疗效:用药1剂,有效率达94.5%

脚气,又叫手足癣,也叫做香港脚,得后比较难治愈,且经常复发,
民间有不少人依靠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很多,本人也试过几种,有的确实有效果。
下面是大全小窍门网搜集的几种治脚气的偏方验方。

验方一:新洁尔液二百毫升加水二千毫升浸泡患部三十分钟,连续三天。
三天后,外用克霉唑溶液软膏七天,每日早晚二次外涂患部。

验方二:醋精适量外涂患部,每日二次,连续使用一个月以上,
直至足癣完全消失。此方适用于多方无效者,或易复发者。

验方三:大黄、扁蓄各十克,蛇床子十五克,水煎汤泡脚,每日一次。
另外加用癣药水外涂患部,早晚各一次。此方适用于湿性脚癣。

验方四:苦参、白藓皮、黄柏各十克,共研细末,与冰片、枯矾各五克混匀,
洗净患部,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一次。

验方五:症状较者,可选用复方土槿皮酊外涂,每日二次。
硫软膏外涂患部,每日二次,效果也挺不错呵。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 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 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1.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主要表现为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搔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药

(1)糜烂型: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佛奴尔溶液浸泡,然后外涂龙胆紫或脚气粉,每日2次,待收干后再外搽脚气灵或癣敌药膏,每日2次。

(2)水疱型:每日用热水泡脚后外搽克霉唑癣药水或复方水杨酸酊剂一次。皮干后再搽脚气灵或癣敌膏。

(3)角化型: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膏或与复方水杨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涂药后用塑料薄膜包扎,使药物浸入厚皮,便于厚皮剥脱。

(4)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足光粉治疗各型脚气,疗效显著,每晚泡脚一次,3次奏效。具体用法可见说明。

2.中药及偏方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有良效。

3.脚气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应避免搔抓,防止自身传染及激发感染。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

4.用药治疗的同时,对病人穿的鞋袜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日光曝晒或开水烫洗,最好用布块蘸10%福尔马林液塞入鞋中,装入塑料袋封存48小时,以达灭菌目的。

【预防】

1.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汗脚要治疗。勤换鞋袜,趾缝紧密的人可用草纸夹在中间,以吸水通气。鞋子要通气良好。

2.不要用别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经常处理,用漂白粉或氯亚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传染脚气。

治疗脚气九法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
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
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脚气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痒难忍,脚趾间出现红斑、脱屑,症状严重的患者整个脚底都会发红、脱皮。脚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极易传染给他人。然而,因患脚气而就诊的病人并不多。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赵俊英说,大多数脚气患者都是在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来医院看病,而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较轻的时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间土方进行自我治疗。

家住北京宣武区的张先生是一位“老”脚气患者了,为医治顽疾,多年来,他用了许多偏方:往患处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脚,将脚浸泡在浓醋里,甚至往脚上涂蜂胶……方法用尽,可是脚气病不仅不见好,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当张先生不得不到医院看病时,脚底已经整个溃烂,走路也不利索了。

赵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疗脚气,有时虽能起到止痒的效果,但绝对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于刺激性较大,还会造成过敏反应。如往患处抹大蒜,反而会使患处出现红肿甚至流水的症状,导致病情加重。因此,赵主任提醒脚气病患者,一旦出现脚气症状,应该尽早接受治疗。早期治疗,不仅用药少,而且有利于痊愈,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疗也就更加困难。

从临床表现来看,脚气可分为三型,治疗方法也因型而异。当患者足部出现脱皮、裂口子的症状时,属于角化干燥型,对于此类患者,用药应以霜剂、膏剂为主;如果是水泡靡烂型的患者,即患处渗水,对这类患者就不能像角化干燥型患者那样,使用刺激性过强或软膏等药物,而应先将患处处理得干一点,然后再用粉剂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类患者属于间插型,即有的部位干燥、脱皮,有的部位靡烂流水,此时就应根据具体情况用药。除了辨型用药,患者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足疗程用药。许多脚气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坚持用药,一旦症状减轻便停止用药,殊不知,脚气是一种极易复发的疾病,无论患者使用哪种药物进行治疗,都要坚持到足够的疗程才能彻底清除脚气。

除了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对治疗脚气也非常重要。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李若瑜教授介绍,脚气是由一种皮肤癣菌引起的疾病,而这种癣菌在比较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们应注意保持足部干燥,选择比较吸汗的线袜和透气、宽松的鞋子;每天坚持洗脚,并擦干脚和脚趾缝。

【脚臭自我治疗小妙方】

1.经常洗脚
2.在脚上使用爽身粉
3.使用止汗剂
4.经常更换袜子
5.穿通风的鞋子
6.睡前以酒精擦拭脚部,再撒些除臭粉,然后用塑胶袋套脚,以诱发流汗,次日清洗脚 部,再予以擦乾,连续如此一周,接著再每周一至两次
7.经常泡脚
8.以茶包煮水,再用脚浸入二十至三十分钟,擦乾后撒爽身粉,可防止脚臭复发
9.也可以粗盐溶於水泡水
10.醋酸铝、重碳酸钠及醋溶於水泡脚,都有除臭的作用
11.冷热交替的泡脚,有助减少流汗,防止脚臭
12.保持平静
13.注意饮食
14.勿过度劳动足部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

自疗注意事项:
(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自治疗法:
(1) 将脚放在50-60℃的热水中多烫几次,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将丝瓜络压平做成鞋垫,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3)葛根15克、研成细末,加白酒15克、再加适量水,煎后洗脚,每日1次,1周后,可除去脚汗引起的脚臭。
(4)洗脚时,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调匀后,将双脚浸泡15分钟左右,每日1次,连续3-5天,脚臭即可消失。
(5) 洗脚时,在热水中加50克白矾,浸泡10分钟左右,可除脚臭。

治疗脚气九法

1、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匀,晚上将脚冼净擦干后,用药干搽患处。一般3在左右可见效。

B. 治花斑癣的处方:土槿皮10g、丁香10g 、75% 100ml酒精100ml 。 用法:上药方药加入75% 100ml酒精100ml

有一种泰国生产的药皂 效果不错

C. 请问北京中医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胡凯文教授,抗癌、治疗良方方剂。 丁香、全蝎、土贝母、浙贝母

丁香6克、全蝎3克、土贝母9克、浙贝母15克 我是看电视的时候抄的,教授说是适合各类肿瘤患者,可以长期服用,煮了当茶喝

D. 请高手中医看看我的药方

朋友你好,这个卤菜药方不对,只有母丁香,公丁香,广丁香,肉桂,甘草,小茴香、香果,草果、陈皮,草豆蔻、八角,都是做卤水中药,其它白芷、白蔻,枳壳、三奈、甘松,砂仁,白术,红蔻、黄栀枝,灵芝草,辛夷,当归、筚拨,都是不合适做卤菜中药!

E. 丁香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呢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有着很好的功效。

在用作中药之前,丁香的身份一直是家家户户厨房里的香料。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

(5)丁香验方扩展阅读:

丁香类别

除了真正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药物,他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能亦异,需加以甄别。如“桂丁香”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白丁香”及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

F. 处方二(《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丁香12克 藿香30克 黄连15克 大黄30克 龙胆草20克 枯矾15克 薄荷

只能清洗外阴

G.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常用单方验方是什么

(1)

桃仁、五灵脂各 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豆粒大,每服15~ 20粒,开水送服,孕妇忌服。治疗血瘀阻络型十二指肠溃疡。

(2)姜黄 18g,炒香附 15g,共研细末,每服 2~ 3g。治疗十二指肠溃证属气滞胃痛者。

(3)

毕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末,每服 1.5~ 3g。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寒胃痛者。

(4)百合 30g,丹参 20g,水煎空腹服,治疗虚热胃痛型十二指肠溃疡。

(5)百合 30g,乌药、元胡各 9g,水煎空腹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虚热胃痛者。

(6)

川乌、草乌各9g,白芷、白及各12g,研末和面少许,调合成饼,外敷于剑突下胃脘部,一昼夜后除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证属胃寒疼痛者。

(7)

暖脐膏(由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组成)每次 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部。功能温中散寒,暖腹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8)荔枝核,烧焦,每 3g加木香 0.5g,共为细末,热汤调下。

治疗胃寒气滞型十二指肠溃疡。

(9)

附子理中丸(附子、干姜、人参、白术、甘草),每次 1丸,每天 2~ 3次。适用于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溃疡。

(10)

十香丸(由沉香、丁香、木香、肉桂、元胡、砂仁等组成),蜜丸,每次 1丸,每日 2~ 3次。用于胃寒气滞型十二指肠溃疡。

H. 母丁香的中药属性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aromaticum(L.)Perry
【采收和储藏】果实将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呈长倒卵形至长圆形;长2-2.5cm,直径0.6-1cm。先端有齿状萼片4枚,向中央弯曲,基部具果柄残痕。表面棕褐色,粗糙,多细皱纹。果皮与种皮薄壳状。质脆,易破碎脱落,有的已无果皮或种皮,仅为种仁。种仁倒卵形,暗棕色,由两片肥厚的子叶抱合而成,子叶形如鸡舌,不规则抱合,中央有一条细杆状的胚根,由子叶的中央伸到较宽的先端。质坚硬,难破碎。气微香,味辛辣。
①《别录》:“微温。”
②《药性论》:“味辛,无毒。”
【归经】归脾;胃;肝;肾经
【功用主治】温中,散寒。治暴心气痛,胃寒呕逆,风冷齿痛,牙宣,口臭,妇人阴冷,小儿疝气。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
③《蜀本草》:“疗呕逆甚验。”
④《本耳图经》:“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栓剂。
【宜忌】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①《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②《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临床应用】治疗小儿疝气
取母丁香粉适量撒在独角莲膏药上,贴于患处。每隔1~2天换-次,至病愈为止。观察19例,15例痊愈,3例好转,1例无效。 药物性状
该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caryophyllataThunb.的近成熟果实。果将熟时采摘,晒干。该品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5~3cm,直径0.5~1cm。表面黄棕色或褐棕色,有细皱纹;顶端有四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钩状;基部有果梗痕;果皮与种仁可剥离,种仁由两片子叶合抱而成,棕色或暗棕色,显油性,中央具一明显的纵沟;内有胚,呈细杆状。质较硬,难折断。气香,味麻辣。
鉴别方法
⑴该品粉末棕褐色。淀粉粒众多,单粒长卵形、类贝壳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4~35μm。纤维较多,成束或单个散在,淡黄棕色,多呈长梭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偶有分枝状,直径14~88μm,层纹较密,孔沟明显。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7~43μm。偶见草酸钙小方晶,油室多破碎。
⑵取该品粉末1.5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母丁香对照药材1.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内容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A)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5: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丁香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丁香酚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该品粉末(过二号筛)0.3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浸泡24小时,摇匀,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该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丁香酚(C10H12O2)不得少于0.65%。
测定方法
方法名称:云芝-多糖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该方法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云芝中多糖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 (L.ex Fr.)Quel的干燥子实体。
方法原理:分别测得供试品中总糖及单糖的含量,用总糖含量减去单糖含量即为多糖含量。
试剂:1. 稀硫酸
⒉ 酚酞指示液
⒊ 氢氧化钠试液
⒋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⒌ 碘滴定液(0.05mol/L)
⒍ 淀粉指示液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1.酚酞指示液
取酚酞1g,加乙醇100 mL使溶解。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⒉ 氢氧化钠试液
取氢氧化钠4.3g,加水溶解成100 mL。
⒊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硫代硫酸钠26g与无水碳酸钠0.20g,加新沸过的冷水适量使溶解成1000mL,摇匀,放置1个月后滤过。
标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15g,精密称定,置碘瓶中,加水50mL使溶解,加碘化钾2.0g ,轻轻振摇使溶解,加稀硫酸40mL,摇匀,密塞;在暗处放置10分钟后,加水250mL稀释,用本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3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而显亮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代硫酸钠(0.1mol/L)相当于4.903mg的重铬酸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重铬酸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室温在25℃以上时,应将反应液及稀释用水降温至约20℃。
⒋ 碘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三氧化二砷约0.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与甲基橙指示液1滴,加硫酸滴定液(0.5mol/L)适量使黄色转变为粉红色,再加碳酸氢钠2g,水50mL与淀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946mg的三氧化二砷。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三氧化二砷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⒌ 淀粉指示液
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出上清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操作步骤:总糖 取该品粗粉约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水120 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用脱脂棉滤过,精密量取滤液40 mL,加酚酞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中性,精密加入碘滴定液(0.1mol/L)25 mL,逐滴加氢氧化钠试液4mL,边加边剧烈振摇,密塞,置暗处放置10分钟,加稀硫酸4mL,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 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O6)。
单糖 精密量取总糖项下的滤液40mL,按总糖项下方法,自“加酚酞指示液1~2滴”起,同法操作。每1mL碘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008mg的无水葡萄糖(C6H12O6) 。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
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用法与用量
1~3g。内服或研末外敷。
注意
不宜与郁金同用。 1.选地、整地宜选择温和湿润、静风环境、温湿变化平缓、坡向最好为东南坡的地区,并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上栽培。土壤以疏松的砂壤土为宜。深翻土壤,打碎土块,施腐熟的干猪牛粪、火烧土作基肥,每亩施肥2500-3000千克。平整后,作宽l-1.3米、高25-30厘米的畦。如果在平原种植,地下水位要低,至少在3米以下。有条件先营造防护林带,防止台风为害。种植前挖穴,植穴规格为60厘米×60厘米×50厘米,穴内施腐熟厩肥15-25千克,掺天然磷矿粉0.05一0.1千克,与表土混匀填满植穴,让其自然下沉后待植。
2.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果实7-8月陆续成熟。鲜果肉质坚实,每千克鲜果有600-700粒。开沟点播,沟深2厘米,株行距则随育苗方式不同而异。苗床育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营养砖育苗,株行距4厘米×6厘米。播种后盖上一层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切不要盖上太厚。在播前搭好前棚,保持50%的郁闭度。播后19-20天即可发芽。3个月后具3对真叶时,把幼苗带土移入装有腐殖土的塑料薄膜袋或竹箩内,每袋(箩)移苗四株,置于自然林下或人工前棚下继续培育。定植后5-6年开花结果。
3.田间管理
⑴荫蔽l-3年生的幼树特别需要荫蔽,由于植距较宽,可在行间间种高秆作物,如玉米、木薯等,既可遮荫,又可作防护作用,还能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⑵除草、覆盖每年分别在7、9、10月,在丁香植株周围除草,并用草覆盖植株,但不要用锄头翻上以伤害了香根,林地上其它地方的杂草被割除作地面覆盖,还可作绿肥,代替天然植被覆盖地面。除草工作直至树冠郁闭而能抑制杂草的生长为止。
⑶补苗丁香在幼龄期的致死因素较多,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同龄植株。
⑷排灌幼龄丁香,根系纤弱,不耐旱,三年生以下的丁香树,干旱季节需要淋水,否则幼树干枯。开花结果期在干旱季节易引起落花落果,也要淋水,雨季前流通排水沟,以防积水。
⑸施肥定植后,一般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在2-3月;每株施稀人粪尿10-15千克或尿素、硫酸钙和氯化钾各0.05-0.1千克;第二次在7-8月,除施氮肥外,每株加施0.l千克过磷酸钙或适量堆肥和火烧土,但不宜过量和紧靠根际,以免引起灼根造成腐烂;第三次在10-12月施以厩肥或堆肥,掺适量过磷酸钙和草木灰。
⑹培土丁香树是浅根系,表土上层的细报必须避免受伤,同时这些细根不应露在土面,若露出要用肥沃松土培土2-5厘米。
⑺修枝丁香树木需要大量修枝,但为了便于采花,可将主干上离地面50-70厘米内的分枝修去;若有几个分叉主干,应去弱留强,去斜留直,保留1个。上部枝叶不要随便修剪,以免造成空缺,影响圆锥形树冠的形成。⑻防风防护林的设置是确保了香园完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此外,幼龄期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防风工作,可用绳子和竹子固定丁香植株树干,以减轻台风对丁香植株的摇动,从而减少危害。
4.病虫害防治
⑴褐斑病幼苗和成龄树都有发生,为害枝叶、果实。防治方法:①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②清洁田园,消灭病残株,集中烧毁。
⑵煤烟病主要是由黑刺粉虱、蚧类、蚜虫等害虫的为害而引起的。防治方法:①发现上述害虫为害时用杀虫剂喷杀;②发病后用1∶1∶l00倍的波尔多液喷洒。
⑶根结线虫病由一种线虫引起,为害根部。防治方法: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穴施或撤施于根区。
⑷红蜘蛛为害叶片。防治方法: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和20%三氯杀螨砜稀释500倍液喷杀。两种液体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⑸红蜡介壳为害枝叶。防治方法:冬季可喷10倍松脂合剂,50%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每隔7-15天喷1次,连续2-3次。
⑹大头蟋蟀为害小枝、叶、幼干。防治方法:采用毒饵诱杀。先将麦麸炒香,然后用90%晶体致百虫30倍液,拌湿麦麸,傍晚放畦周围。 一般种植5-6年后开花,25-30年为盛产期。在中国海南省引种区,6-7月花芽开始分化,明显看见花蕾,当花蕾由淡绿色变为暗红色时,或偶有1-2朵开放时,即把花序从基部摘下,勿伤枝叶,这样可提高公丁香产量,又可减少了香树养分的消耗。如果让花蕾继续生长,翌年3月为盛花期,4~6月座果,并逐渐长成幼果,采收未成熟果实,即为母丁香。
从花芽分化到果实成熟需经三年时间。采收后的丁香花蕾,拣净杂物于阳光下晒,若天气晴朗一般晒3-4天即可,为了充分干燥,花蕾不可堆得太厚,而且要定时翻动,晒至干脆易断即为商品丁香。未成熟的幼果,采收后晒干,即为母丁香。 ⒈《雷公炮炙论》:不可见火。畏郁金。
⒉《抱朴子》: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诸有百疾之在目者皆愈,而更加精明倍常也。
⒊《齐民要术》: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故为之丁子香也。
⒋《本草拾遗》: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为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
⒌《本草图经》:鸡舌香,今人皆于乳香中时时得木实似枣核者,以为鸡舌香,坚顽枯燥,绝无气味,烧亦。
⒍《本草经疏》: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①治暴心气痛:鸡舌香末,酒服一钱。(《肘后方》)
②治胃冷呕逆,气厥不通:母丁香三粒(椎碎),陈橘皮一枚(全者,汤浸去白,焙)。上二味,用水一盏,煎取半盏,去滓热呷。(《圣济总录》)
③治小儿冷疳,面黄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为末,乳汁和蒸二次,姜汤服之。(《卫生易简方》)
④治风冷乘于齿间,发歇疼痛。口气宣露:鸡舌香、射于各一两,麝香(细研)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入麝香再拌和令匀。每用少许揩齿,良久以温汤漱口。(《圣济总录》鸡舌香散)⑤治龋齿:鸡舌香煮汁含之。(《姚僧坦集验方》)
⑥治妇人难产:母丁香三十六粒.滴乳香三钱六分。为末,同活兔胆和杵千下,丸作三十六丸。每服一丸,好酒化下。(《颐真堂经验方》如意丹)
⑦治阴冷:母丁香为末,缝纱囊如小指,实末,纳阴中,中病便已。(《本草衍义》)

I. 丁香泡水喝功效有哪些

丁香是一味很好的温胃药,对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腹痛、泄泻等均有良好疗效。以丁香治牙痛、口腔溃疡也有一定的良效。

药用丁香需在花蕾由绿转红时采摘,晒干备用,用时要捣碎。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等病症。

丁香树一身都是宝,其树皮、根和枝均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丁香皮散寒理气、止痛止泻,可用于治疗胃寒、脘腹痛胀、腹泻、牙痛等疾病;丁香根能散热解毒,可用于治疗风热肿毒;丁香枝理气散寒、温中止泻,可治疗脘腹胀满、恶心、腹泻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丁香不宜与中药郁金同用。

(9)丁香验方扩展阅读

除了真正药用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外,在民间还有不少以“丁香”命名的药物,他们品种不同,科属有别,功能亦异,需加以甄别。

“桂丁香”为樟科植物肉桂幼嫩的果实,能温中散寒止痛;

“苦丁香”是葫芦科植物甜瓜的瓜蒂,内服可催吐;

“水丁香”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能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白丁香”及麻雀的粪便,能化积消翳;

“荷花丁香”属木犀科植物暴马丁香,功在镇咳利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药丁香温胃补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小验方:丁香粉快速止牙疼

热点内容
玉做的梅花 发布:2025-07-27 16:03:05 浏览:533
樱花冷柜 发布:2025-07-27 15:55:57 浏览:978
问道七夕任务 发布:2025-07-27 15:50:07 浏览:20
lol2017情人节任务 发布:2025-07-27 15:48:53 浏览:897
百合炖桃子 发布:2025-07-27 15:41:18 浏览:652
喷在樱花 发布:2025-07-27 15:41:11 浏览:870
挑盆景 发布:2025-07-27 15:31:18 浏览:729
丁香鱼花生 发布:2025-07-27 15:17:28 浏览:926
白丁香木 发布:2025-07-27 15:14:49 浏览:209
樱花蓄电池 发布:2025-07-27 15:14:44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