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种类和名称
① 牡丹花的品种有哪些
从花型上分
牡丹分类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以下举例说明。
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雄雌蕊正常。如“黄花魁”、“泼墨紫”、“凤丹”、“盘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种。
荷花型:花瓣4—5轮,宽大一致,开放时,形似荷花。如“红云飞片”、“似何莲”、“朱砂垒”。
菊花型:花瓣多轮,自外向内层层排列逐渐变小,如“彩云”,“洛阳红”、“菱花晓翠”。
蔷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显著逐渐变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细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盘”、“露珠粉”、“大棕紫”。
托桂型:外瓣明显,宽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内变细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红”、“鲁粉”、“蓝田玉”。
金环型:外瓣突出且宽大,中瓣狭长竖直,呈金环型。如“朱砂红”、“姚黄”、“首案红”。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离花心越宽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红”、“烟绒紫”、“赵粉”。
绣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紧凑,呈球型。如“赤龙换彩”、“银粉金鳞”、“胜丹炉”。
最后四型可以概括为台阁型:由两朵重瓣单花重叠而成。分为“菊花叠”、“蔷薇叠”、“皇冠叠”、“绣球叠”。如“火炼金丹”、“昆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楼”等。
从花色上分
牡丹系以八大色著称,如白色的“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色的“火炼金丹”、墨紫色的“种生黑”、紫色的“首案红”、绿色的“豆绿”、粉色的“赵粉”、黄色的“姚黄”。还有花色奇特的“二乔”、“娇容三变”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
从香型上分
一般白色牡丹多香,紫色具烈香,黄粉具清香,只要“嗅其香便知其花”了。
从叶上鉴别
牡丹叶为3出2回复叶。因品种的不同,叶子所呈出现来的形状、宽窄、厚薄、颜色等方面各不相同。如“大胡红”叶大、圆而肥厚,叶面多平展。如“墨洒金”叶形大而长,但小叶较狭长,质地薄,较稀疏开展或下垂。如“状元红”全叶中等大小,小叶长椭圆型,边缘缺多且较尖、上卷,叶多斜伸。如“豆绿”叶背有一层白绒毛。如“大棕紫”叶色发紫红等。
从枝干上辨别
这一方法是通过株形和分枝方式来区别品种。牡丹为丛生灌木,因不同的品种,其株形和分枝方式也不相同。
直立型:枝条开张角度小,直立向上,节间长,长势强,株丛高大,如“洛阳红”、““桃李增艳”等。
开展型:枝条开张角度大,向四周延伸,株形低矮。如“一品朱衣”、“赵粉”等。
半开展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如“脂红”、“蓝田玉”等。
分枝方式又分单枝型和丛枝型。
单枝型:当年生枝间较长,着新生芽少,此芽翌年早春抽发成枝,株高,枝稀疏,如“姚黄”、“粉二乔”等。
丛枝型:当年生枝间较短,新生芽多且发枝力强。当年即可形成丛生状短枝,株矮枝密。如“葛巾紫”、“瑛王名宝珠”等。
从芽上识别
牡丹不同的品种,其芽形与芽色也不尽相同。“洛阳春”的芽尖而圆;“朱砂垒”的芽呈狭尖型;“青龙卧墨池”的芽尖而带钩,好似鹰嘴。至于芽色就更为丰富:“百花妒”的芽为黄绿色;“脂红”的芽为绿色;“墨魁”的芽为暗紫色等。芽色与花色有一定的相关性,芽色深者,花色也深;芽色浅者,花色也浅。
从果实上识别
一般结实力强,心皮呈开张轮状辐射排列的品种,多为单瓣和半重瓣品种,如“似金莲”、“凤丹”等。结实率低,果实成簇生状,多为重瓣起楼品种,如“二乔”、“朱砂垒”等。
从根上分辩
牡丹的根部也作为区别其品种的辅助手段。一些品种根系中毛细根少,根的粗细较均匀,如“葛巾紫”。另一些品种有较多毛细根,呈蓬状,如“瑛王名宝珠”大多数品种根为白、黄白、红白色等,而“首案红”根呈紫红色,为识别此品种的重要依据
一、分类原则 牡丹品种分类的方法较多,过去多以花色、花期或花的重瓣性进行分类,而近期,以花型分类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前者诸法虽然比较简明实用,但是示能充分瓜品种我和品种之间内在的变化与联系。而以花型分类却能兼筹并顾,不仅方便、实用,而且能够反映出品种的我和品种演化的规律,因此成为当前指导生产和科研的重要分类方法之一。 二、品种分类依据 纵观牡丹品种的由来与发展,品种深化的过程心脏演进的途径,又经实践的检验,确定其品种分类系统可分系(含亚系)、群、类(含亚类)、型4级。并提出以下分类的依据: 组源不同是品种分“系”的首要依据: 参与组内的种数不同是分“亚系”的依据。 种源不同是品种分“群”的主要依据。 组成花型的花朵数目是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 花部结构善及变异程度是品种最后分“型”的主要依据。 品种花型分类修改新系统 本系统共分3系(含4亚系)、12群、2类(含4亚类)、16型。现将修改后的新系统分列于后: 第一级标准 系与亚系的划分 牡丹系(Tree Peony Series) 包括牡丹组内各主要原种的品种群心脏由各主要原种为亲本的后代杂交品种群。现有国内外的牡丹品种多属此系。其下又分两个亚系。 (1)牡丹亚系(Tree Peony Subseries) 由某一原种起源发展而形成的品种群体,如我国广泛药用栽培的“凤丹”品种系统,都是由原种杨山牡丹培育而成的。还有西方国家栽培的Rock''''''''''''''''''''''''''''''''''''''''''''''''''''''''''''''''s Variety品种系统,基本上都是由原种紫斑牡丹直接培育而成。 (2)杂种牡丹亚系(Hybrid Subseries of Tree Peony) 由多数原种杂交而发展形成的杂种后代群体。如我国品种最多、栽培分布最广的中原品种群以及美国的Saunders系统的墨紫色牡丹品种群和法国的Lemoine系统的黄色牡丹品种群等,都是由多数原种参与杂交而培育出来的。 芍药系(Herb Peony Series) 包括芍药组内各主要原种的品种群以及由各主要原种为亲本杂交而培育出来的杂种群体。该系下分两个亚系。 (3)芍药亚系(Herb Peony Subseries)
由某一原种起源发展所形成的品种群体。如当前西方各国盛行栽培的切花芍药,即是由药 用芍药(又称荷兰芍药Paenonia officinalis)培育而成的品种群体。还有以P.wittmanniana为亲本培育出的许多早花的黄色单瓣的“维特曼氏”系品种群体等。中国芍药品种基本上是由芍药(P.lactiflora)培育出来的。 (4)杂种芍药亚系(Hybrid Subseries of Herb Peony) 由多数原种和其变种参与杂交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群体。目前欧洲各国盛行栽培的芍药品种多属之。 牡丹芍药杂交系(Hybrid Series of Herb Peony and Tree Peony) 主要由牡丹组与芍药组的某些种间或种与品种间杂交而形成的后代群体。如日本伊藤氏用芍药品种“花香殿”与Lemoine系牡丹品种“金晃”相杂交而培育出的黄色杂种芍药,还有美国育种家培育出的Itoh Type Hybrid都是轰动世界的。我国近期也有人用牡丹品种和芍药品种进行杂交,也获得了杂种苗。这些远缘杂种在目前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数量的、稳定的品种群,也示在特产上应用,倡这类品种必然存在,而且今后随着牡丹、芍药育种、特产的发展,一定会形成新的杂种后代,因此在品种分类上应当保留其相应的位置。 第二级标准 “群”的划分 牡丹亚系下的“群” 来源比较清楚,并在生产上已得到应用的有2个群。 (1)紫斑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Rockii Tree Peony) 如前所述,基本上只显现具紫斑牡丹原种血统的后代群体。它们的共同形态特点是在每一个花瓣的基部都 有一鲜明的大型墨紫色或深 紫色斑块,柱头、花丝以及房衣(花盘)均呈乳白色,叶形较狭窄。 (2)杨山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Ostii Tree Peony) 仅具杨山牡丹血统的后代群体,即以药用栽培为主的“凤丹”品种系统的群体。它们都具有其原种的枝干高大直立、节间长、叶片狭窄、边缘少缺刻;花朵扁平、整齐等特点。 杂种牡丹亚系下的“群” 按照种源不同,下分7个群。 (3)中国西北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Tree Peony from Northwest China)
这是以紫斑牡丹血统为主并含有矮牡丹血统的杂种后代群体。该品种群除了花瓣基部有明显紫斑为其共同特点之外,有些品种的叶形较短宽,花心部分的花丝、柱头及房衣均为紫红色,具有矮牡丹的特征。而另外一些品种叶形狭窄,花丝、柱头及房衣均呈白色,具紫 斑牡丹的特征。目前我国甘肃地区所栽培的品种多属之,约有100多个品种。 (4)中国中原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Tree Peony from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这是以矮牡丹与古代时中原牡丹南移后适应当地风土条件而形成的品种,相互间杂交而形成的后代群体。 (5)中国江南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Tree Peony from South Yangtse River of China) 是由杨山牡丹与古代时中原牡丹南移后适应当地风土条件而形成的品种,相互间杂交而形成的后代群体。 (6)中国西南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Tree from Southwest China) 该品种群来源较复杂,目前品种数量不多,栽培分布零散,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现仅保留其在分类上的位置(见前述二)。 (7)法国Lemoine系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Franch Lemoine Tree Peony Serises) 主要由紫牡丹与黄牡丹以及矮牡丹的原始品种参与杂交培育形成的黄色系的杂种后代群体。当前欧美和日本栽培的“金晃”、“金帝”等品种即属之。我国一些大城市也有少量引种栽培。 (8)美国Saunders系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America Saunders Tree Peony Serieses)
主要由紫牡丹、黄牡丹以及日本牡丹品种杂交而培育出来的墨紫色系的杂种后代群体。如“黑海盗”、“金色年华”等都是著名的优良杂种。 (9)日本牡丹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Japanese Tree Peony)
日本牡丹虽然最早由我国唐代传入,但经过长期的品种改良,特别是江户时代以来,品种改良工作迅速发展并走上“日本式”育种之路,培育出许多适应本土条件与民俗喜爱的品种,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牡丹品种群。花色鲜艳,重瓣性不甚强,花型多扁平整齐,花梗挺硬,瓣质厚等为其主要特点。 芍药亚系(Herb Peony Subseries) 目前比较清楚的有3个群。 (10)芍药品种群(Cultivar Group of Herb Peony)
② 谁能告诉我牡丹花的种类和名字以及它们的来历!!谢谢
牡丹分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 单瓣型:花瓣1—3轮,宽大,雄雌蕊正常。如“黄花魁”、“泼墨紫”、“凤丹”、“盘中取果”以及所有的野生牡丹种。 荷花型:花瓣4—5轮,宽大一致,开放时,形似荷花。如“红云飞片”、“似何莲”、“朱砂垒”。 菊花型:花瓣多轮,自外向内层层排列逐渐变小,如“彩云”,“洛阳红”、“菱花晓翠”。 蔷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显著逐渐变小,少部分雄蕊瓣化呈细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盘”、“露珠粉”、“大棕紫”。 托桂型:外瓣明显,宽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内变细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红”、“鲁粉”、“蓝田玉”。 金环型:外瓣突出且宽大,中瓣狭长竖直,呈金环型。如“朱砂红”、“姚黄”、“首案红”。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离花心越宽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红”、“烟绒紫”、“赵粉”。 绣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紧凑,呈球型。如“赤龙换彩”、“银粉金鳞”、“胜丹炉”。 最后四型可以概括为台阁型:由两朵重瓣单花重叠而成。分为“菊花叠”、“蔷薇叠”、“皇冠叠”、“绣球叠”。如“火炼金丹”、“昆山夜光”、“大魏紫”、“紫重楼”等。 牡丹品种如下: 红色花系: 绣桃花 满院芙蓉 百园红霞 小叶红 墨蝶戏金 荷包牡丹 银珠 玉面桃花 清照诗品红 映金红 状元红 锦旗红 红辉 花缨 红莲 大瓣红 金奖红 虞姬艳装 松烟起图 文公红 绿色花系: 绿幕 绿玉 荷花绿 绿香球 豆绿 春水绿波 粉色花系: 百园争彩 桃花遇霜 贵妃插翠 飞霞迎翠 百花展翠 青龙卧粉池 仙娥 粉乔 富贵花 瑶池春 赛斗珠 月娥娇 冰凌子 迎佳宾 玉芙蓉 紫色花系: 紫红玲 藤花紫 棒盛子 稀叶紫 紫绣球 大棕紫 紫玉生辉 紫霞点翠 出梗绣球 紫金盘 赤阳 大叶紫 三英士 紫霞点金乌龙捧盛 黑色花系: 黑花魁 黑撒金 瑶池砚墨 墨楼争辉 冠世墨玉 墨紫绒金 乌金耀辉 深黑紫 白色花系: 玉板白 紫斑白 天鹅绒 香玉 白鹅雪莲 北国风光 梨花春雪 彩晶球 水晶球 白玉冰 雪球 水晶白 黄色花系: 姚黄 古铜颜 黄鹤翎 种生黄 金玉磐 蓝色花系: 鹤望蓝 水晶蓝 垂头蓝 群峰 紫蓝魁 迟蓝 玉翠蓝 蓝芙蓉 粉蓝楼 吊枝蓝 翠荷花 青心蓝 多头蓝 蓝田玉 蓝花魁 冷光蓝 蓝翠楼 栋梁负重 雨过天晴 凌龙探海 复色花系: 二乔 种生花 大叶蝴蝶 蓝线界玉 天香湛露 小叶花蝴蝶[/size][/color] 牡丹的来历: 洛阳北,有一座逶迤起伏的土山,名叫邙山。它北邻黄河,南靠伊水,就象一条金黄色的长龙,卧在两水之间。 相传在很早以前,这里是个很美的地方。百花争艳,溪水碧透,林木葱茏,小径曲幽。就在这个如画一般的山坡上,住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妻。小两口男耕女织,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像花一样美,像泉水一样甜。 可是,夫妻俩也有一件不顺心的事。眼看成亲快三年了,还没有生儿育女。不由给这个美满幸福的小家庭带来几分孤单和寂寞。丈夫四处求医,无济于事;妻子求神拜佛,白搭香供。为此事儿,两口子常常心情闷郁,暗自叹息。 一天上午,小两口正在坡上锄地,忽然从头顶上传来一阵焦急的呼救声:“救命呀!救命呀!”夫妻俩抬头一看,在那蔚蓝的上空,一只凶猛的老鹞正展着苍色的翅膀,在捕捉一只美丽的鹦鹉。.可怜的鹦鹉好像已经受了伤,五彩羽毛一片一片地在往下落。那只穷凶极恶的老鹞,瞪着圆眼,伸着钩嘴,仍在穷追不舍地猛扑。哎呀!不好!眼看那锋利的钩爪,要抓住那只身小力薄的鹦鹉了…… 看到这情景,小两口揪心似的难受,火燎一般的着急。他们不顾得锄地了,女的挥舞着锄逐打,男的抓起土块向空中猛掷。经过一阵喊打,老鹞受惊了,惊叫一声,向远处的树林里飞去。 鹦鹉从空中跌了下来,躺在田埂上的草丛里。夫妻俩急忙跑过去,把鹦鹉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仔细一看,灵巧的翅膀被老鹞的利爪抓破了,殷红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地往下滴。鹦鹉闭着双眼,发出轻微的呻吟…… 夫妻俩把受伤的鹦鹉带回家去,化碗盐水洗净伤口,采来草药捣碎涂敷。他们还专门上山捕捉虫子,喂它保养身体。 一天、二天、三天…..·经过整整一个月的精心照料,鹦鹉的伤痊愈了,吃月巴了,显得更加美丽。每天小两口一出去,它就在家里看门。那张桃红的小嘴真是巧极了,什么话都会说。从此,这个幽静寂寞的小院里,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 天长日久,这夫妻俩与鹦鹉之间的感情愈来愈深了。可是两口子都是知情达理之人,自己已经受了无儿无女的苦衷,怎能让鹦鹉也经受这种孤单的痛苦呢?经过商量,他们决定让鹦鹉重新回到到那大天大地中去。 这天上午,他们对鹦鹉说:“鹦鹉,你的伤治好了,该回您自己的家去了。” 鹦鹉很聪明,主人的心意它已经领会。它说:“您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恩情不报,我是不离开您的。” 夫妻俩一听,笑道:“你能报我们什么恩呢?” 鹦鹉一本正经地说:“不瞒您们说,您俩的心事我早就知道。求儿求女,把什么办法都想了。其实不用发愁,邙山上有个仙人台,仙人台上长有灵芝草。吃了灵芝草,能生白胖小。”夫妻俩急切地问:“仙人台在哪里?离这儿有多远?俺现在就去采。” 鹦鹉说:“如今我的翅膀好了,会飞了。还能让您们去?您们在家等着,我三天就回来。”鹦鹉说罢,马上展开那双小巧玲珑的五彩翅膀,飞出小院,消失在霞光万道的云层里了……第三天早上,鹦鹉真的衔着一棵灵芝草回到了小院里。夫妻俩高兴万分。鹦鹉这才与恩人告别,展翅高飞了。 妻子喝了用灵芝草熬好的汤药,不久就怀孕了。后来婴儿降生了,是个又白又胖的胖小于,夫妻硼,j说有多欢喜了。为了永远记住那只鹦鹉的情谊,他们特意给儿子起名叫“鹦哥”。鹦哥长到六岁时,已经开始懂事了。他个头高,力气大,十分聪明。每天跟父母上山砍柴,下田种地。对父母孝顺,对长老尊敬。村里人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不料,一场灾难降临了。鹦哥十岁那年,爹爹突然得了一种怪病,这种病夜里发烧,白天发冷,四肢瘫软,滴水不进。什么药都吃了,一点儿也不见轻。没多久,就断气了。鹦哥趴在爹爹的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把爹爹埋葬在邙山脚下的一片花丛之中。 谁知,时间不长,这种病在邙山的村村寨寨蔓延开来了。多可怕的病呀!你传我,我传你,壮壮实实的一个人,说倒就倒下了。地没人种了,柴没人打了。到处是一片恸哭声。鹦哥的妈妈也染上了这种病,已经卧床不起了。 鹦哥望着妈妈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样子,心里比刀尖剜着还难受。他一想起妈妈害的跟爹爹一样的病,害怕极了。是呀!如果妈妈再一死,小鹦哥可该怎么生活呀! 鹦哥擦干跟泪,对妈妈说:“妈妈!你等着,我去邙山上把所有的药全都挖回来,一定把你的病治好。” 妈妈摇着头说:“傻孩子,这种病啥药也不治,除非仙人台上的灵芝草。可谁知道仙人台在啥地方呢?” 鹦哥一听说仙人台上的灵芝草能治好妈妈的病,就暗下决心要去找仙人台。这天,天刚蒙蒙亮,他就偷偷出了家门。别看小鹦哥才十岁,他比那大孩子还有心计呢!他一路寻找,见人就打听,不歇气地朝前走。半路上,他遇着一位白胡子老头。这老头神态不凡,笑容可掬。他听说小顽童要上仙人台,便一阵朗声大笑说:“仙人台在这东北方,要过九十九条溪,要翻九十九道岭。你小小年纪,岂能攀得上去?!” 鹦哥一听白胡子老头的话,心里很不服气,暗想:哼!你真小看人。等着吧!我上不了仙人台,死也不回来! 鹦哥顺着白胡子老头指的方向朝前走。荆棘把他的脸和手都挂破了,血口子一道一道的;石头把他的脚板磨烂了,一沾地钻,似的疼。他咬着牙,忍着疼,二步一步地往上爬。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走到天边,也要把灵芝草采回来,把妈妈的病治好! 不知他趟了多少条河,翻了多少道岭,眼看太阳落山了,还没有见仙人台的影子。鹦哥渴了,饿了,也确实太劳累了。直觉得天旋地转,金星乱跳,两眼一黑,“扑咚”一声,昏倒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 当鹦哥苏醒过来的时候,太阳已经从东边升起来。他用小手揉揉苦涩的眼,拍打拍打身上的土,就要准备走,那个白胡子老头又在他的眼前出现了。小鹦哥有点不喜欢他,正想躲开,谁知白胡子老头连声夸奖说:“小童有志气!有毅力!但不知你上仙人台为了何事?” 鹦哥本想不告诉他,可一看这老头的话音变了,这才把上仙人台采灵芝草为妈妈治病的事说了一遍。白胡子老头听罢,说:“灵芝草能治百样病,可就是不治你妈妈的病。” “为啥?”鹦哥吃惊地问。 “因为你妈妈害的是一种冷热病,凡间最好的药也是治不好的。”白胡子老头不慌不忙地说。 鹦哥着急地问:“照你这么说,我妈妈的病算没有办法治了?” 白胡子老头从身上掏出一块石头,交给鹦哥说:“我这儿有一块石头,你啥时候能把他磨成一把钥匙,你妈妈的病就有办法治了。” “磨成一把钥匙?钥匙能治妈妈的病?”鹦哥感到很奇怪,当他要仔细询问时,白胡子老头不见了。 鹦哥心想,这个老头不是一般人,肯定是个神仙。要不他怎么会说来就来,说去就去呢?他相信白胡子老头说的话,就支起一块磨石,舀来一碗泉水,把手中的石头在上面吃力地磨呀!磨呀!整整磨了三天三夜,一把精巧的小石头钥匙终于磨成了。不知什么时候他的两只手磨出了血,鲜血一洒在钥匙上,刹那间,就像一颗宝珠一样,金光四色,耀眼透亮。就在这时,白胡子老头又来了。小鹦哥一把拉住他说:“神爷爷,你快告诉我,这个钥匙怎么个用法?” 白胡子老头用手抚摸着鹦哥蓬乱的头发,眼望着遥远的天空说:“天上有个瑶池,瑶池的后院是王母娘娘的炼丹房。这把钥匙能开开炼丹房的大门,只要你能从里面取出一颗金丹,让你妈妈吃了,你妈妈的病马上就会好的。” 鹦哥听了有点为难地说:“神爷爷,我上不了天,这可怎么办呢?” 只见白胡子老头吹了一口仙气,刮起一股清风。不大一会儿,一粒药丸落在了他手心里。他又对鹦哥说:“你把这颗药吞入肚内,自然就会升天了。” 鹦哥吃了药丸,霎时,只觉得心明眼亮,身轻如燕,马上腾空而起,飞向云端。他飞呀!飞呀!不知穿过了多少云雾,最后终于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琉瓦飞檐的殿阁,大门上的“瑶池”二字闪闪发光。鹦哥为母亲求药心切,那还顾得观赏天上的美景。他见门口有神兵把守,就猫身绕到后面”,越墙而过,果然后院有座炼丹的房屋。他赶快掏出钥匙,插入锁内,稍一用力,只听“咔”的一声,门打开了。鹦哥推开门缝,走了进去,一眼就发现有个罐子在案桌上放着。他真是高兴极了,上去抱起金罐子,打开盖子就往外倒。不料,“哗啦”一下,金丹撒了一地。哎呀!真多呀!他赶快从地上捡起一个,就往外走。可是,刚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他想:这么多金丹,我为啥不多带一些回去呢?让邙山上跟我妈妈害一样病的人都能吃到这种金丹,都把病治好,那该多好呀!想到这儿,他又拐了回来,用手从地上捧起金丹,把身上所有的衣兜都装得鼓鼓囊囊的,这才走出丹房,翻过后墙,朝地界直奔而去。不料想,就在他已赶到邙山上空时,忽听得背后有人大喊一声:“毛贼休逃!”原来是王母娘娘发现金丹丢失,亲自持剑追赶来了。 鹦哥回头一看,见王母娘娘已经快到眼前,o他想:坏了,我要被她抓住,她是决不会轻饶我的。我死了不要紧,这金丹带不回去,我妈妈的病,还有邙山上那么多人的病可该怎么治好呢?他急得只想哭。这时,他清清楚楚地看见,邙山已在脚下。但是,即便跑得再快也没有神仙跑得快呀!怎么办呢?突然,他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我把金丹撒下去,撒在邙山上。你就是把我杀死了,金丹没法收回了。我妈妈和邙山上的人看见这些金光闪闪的仙丹,都会出来拾的。只要把它一吃,病就会好了。鹦哥想到这儿,慌忙把金丹从衣兜里掏出来,用力地往下撒。于是,无数颗金丹随着轻盈盈的清风,撒向了人间。 这时,王母娘娘追到了鹦哥的前面,拦住了他的去路。她一看金丹已经被撒完,气得挥剑朝鹦哥刺去。就在这紧急关头,从东南方飘来一朵祥云,云头上站着那位白胡子老头。他连声喊:“王母住手!王母住手!” 王母娘娘大眼一看,原来是南极仙翁。她不解地问:“南极仙翁,你为何驾到?” 南极仙翁上前护住鹦哥说:“这顽童年小志高,救母心切,是我赐予他的钥匙,让他到炼丹房中取金丹为母治病。但他心底善良,想多救活一些乡亲,就多取了一些金丹。看在我的面上,你就饶了他吧!” 王母娘娘知道了真情,饶恕了鹦哥。她收起宝剑,回瑶池去了。 南极仙翁对鹦哥说:“你刚才撒到邙山上的金丹,已经长出了一种奇花。这种花不但好看,而且它的根能够治病。你回去让你母亲和乡亲们把它的根刨出采,熬成药服下去,病就会好的。” 说罢,驾云而去了。 鹦哥告别了南极仙翁,回到邙山一看,果然漫山遍野全是色彩绚丽的娇艳的鲜花。这一下,把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的人全都惊动了。大家一边观看,一边议论,谁也不知道这种花是怎么来的。鹦哥这时把事情的前后经过给大家讲了一遍,乡亲们听罢,都高兴坏了。赶快把花根刨出来,熬成药让病人服用。真是药到病除,鹦哥的妈妈和邙山上所有害这种病的人全都治好了。 由于这种奇花的点缀,邙山的景色更加秀丽了。可是,它还没有花名呢!乡亲们想呀,想呀,整整想了九百九十九个,觉得都不满意。最后,还是鹦哥的妈妈说:“这种花是王母娘娘的金丹变的,就叫它‘母丹’吧!大家一听,拍手叫好。后来,人们把‘母’字改成了‘牡’字。从此,这种花就定名为“牡丹”了。 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花王”,花硕大而艳丽,雍容华贵,千百 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牡丹源于我国。最早载于东汉早期的武威医简。 唐时已有栽培。武则天登基后,由其故乡将牡丹移至长安。此后,便在长安 城兴盛起来。宋代,洛阳牡丹称雄于世。传说一个雪花飞舞的冬日,武则天 想让百花同时开放,于是写下了“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需连夜发, 莫待晓风催”的诏书,百花不敢违命,只得开放,唯独牡丹纹丝不动。武则 天恼羞成怒,把牡丹贬至洛阳。谁知到洛阳后,牡丹竞相怒放,武则天下令 烧死牡丹,但没想到,牡丹反而越烧越红,越烧越艳,从此“洛阳牡丹甲天 下”。
③ 牡丹花有多少个品种
中国是世界牡丹的发祥地和世界牡丹王国。中国牡丹园艺品种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可分为4个牡丹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 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
中原主要野生原种是矮牡丹(Paeomia spontanea)如紫斑牡丹(P.rockii) ,在杨山牡丹(P.ostii)也参与了中原牡丹品种的形成。
西北紫斑牡丹和矮牡丹的野生分布区主要在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地区。从西北牡丹品种的主要性状表现中可以证明,西北牡丹品种群的主要野生原种是紫斑牡丹,但也带有矮牡丹的血缘。
江南主要原种为杨山牡丹 。
西南天彭牡丹主要是由中原牡丹和西北牡丹引种后,那些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残留下来,和当地原有品种经过历代栽培选育而形成的。由引可见,天彭牡丹的野生原种,主要应为紫斑牡丹和矮牡丹,或有杨山牡丹的血统。
(3)牡丹花的种类和名称扩展阅读:
西北牡丹:
(一)白色类
书生捧墨 紫斑白 玉壶冰心 一片丹心菊花白 玉蝶 中川玉 小雪观音斗 鹤羽白 云中鹤 红海微
(二)黄绿色类
黄云 雏凤还巢 佛头青
(三)红色类
三转 红冠玉珠 大红袍 醉胭脂
(四)黑色类
黑绒莲 夜光杯 黑凤蝶 紫冠玉带
(五)紫红色
锸头凤 紫蝶迎风 九州大紫 红莲 宁安红 英雄红 重瓣红 玉兰紫 喜庆 红蔷薇 古城相会 金花状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牡丹
④ 牡丹花一共有多少种以及各种花的花名是什么
牡丹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中国全国各地不同花色(如:红、紫、紫红、粉、白、蓝、绿、黄、黑和复色等)、不同花型(如:单瓣型、荷花型、皇冠型、楼子型、绣球型等)和具有抗旱、耐寒、耐热、耐湿等特性,可以种植在温带、寒热和亚热带地区的品种300多个,还有日本、美国、法国品种100余个。
(一)复色类
什样锦、娇容三变、斗艳、二乔三变赛玉、玛瑙荷花、彩蝶、花蝴蝶
(二)绿色类
绿香球、春水绿波、豆绿、绿玉
(三)黄色类
姚黄、金桂飘香、玉玺映月、黄花葵、金玉交章、御衣黄
(四)墨紫色类
冠世墨玉、烟绒紫、青龙卧墨池、墨楼争辉、乌金耀辉、黑花魁。
(五)粉色类
赵粉、鲁粉、粉中冠、桃花飞雪 、贵妃插翠、雪映桃花、软玉温香、淑女妆、粉荷飘江、银鳞碧珠、盛丹炉、青龙卧粉池
(六)白色类
夜光白、景玉、香玉、金星雪浪、琉璃冠珠、雪塔、白玉、雪桂、昆山夜光、玉楼点翠、玉板白、雪莲、水晶白、白鹤羽、风丹白、水晶球、风丹白、玉板白、清香白
(七)粉蓝(紫)色类
蓝田玉、 紫蓝魁、蓝宝石、菱花湛露、垂头蓝、朱砂垒、绣桃花、雨后风光 、彩绘 、大朵蓝 、似荷莲 、蓝芙蓉、鲁菏红
(八)紫色类
胜葛巾、魏紫、赵紫、葛巾紫、小魏紫、紫魁、深黑紫
(九)紫红色类
红霞争辉、红霞迎日、锦袍红、乌龙捧盛、藏枝红、百园红霞、映金红、大棕紫、首案红、状元红、盘中取果、锦绣球、洛阳红
(十)红色类
珊瑚台、丛中笑、晨红、火炼金丹、娇红、萍实艳、锦帐芙蓉、迎日红、十八号、霓虹焕彩、红宝石、宏图、山花烂漫、脂红、明星、春红娇艳、肉芙蓉、虞姬艳装、飞燕红装、银红巧对、胡红、红珠女、璎珞宝珠。
⑤ 牡丹花的种类及其图片
主要有以下品种:
1、牡丹:
落叶小灌木,高1-1.5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3-5裂;初夏开白色、红色或紫色花,花单生大型;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被细毛。
⑥ 牡丹花的品种怎么区分
中国牡丹主产来地一为自山东菏泽,二为河南洛阳。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但仍以菏泽和洛阳品种最多,栽培面积最大,并有出口。牡丹花可分为三类十二型。即单瓣类、重瓣类、重台类。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菊花台阁型、蔷薇台阁型、皇冠台阁型、绣球台阁型。
⑦ 牡丹种类名称及介绍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
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版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权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__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⑧ 牡丹花的特点以及分类有哪些
牡丹花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牡丹花的特点有哪些吧。 牡丹花的特点介绍: 1、牡丹落叶小灌木植物,所以株型小。这种植物生长缓慢,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根皮和根肉的色泽因品种而异;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草木,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 2、牡丹花单生于当年枝顶,是两性花朵,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厘米,牡丹花的颜色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雪青、绿、复色十大色;雄雌蕊常有瓣化现象,所谓瓣化现象就是受某种特殊环境影响而产生复杂变化,而使柱头、花丝变长变宽呈花瓣状的现象。花瓣自然增多和雄、雌蕊瓣化的程度与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生长年限等有关; 3、正常的牡丹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而不实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共黄色,老时变成黑褐色,成熟种子直径0.6~0.9厘米,千粒重约400克。 牡丹的花型在演化进程中,有些品种同株可开2-3种花型或更多种花型。如“冠世墨玉”、“香玉”、“景玉”等,同株可开“皇冠”、“托桂”、“单瓣型”等花型。所以在确定某一品种的花型时,应以该品种出现的最高级最稳定的花型为标准,作为该品种的典型花型。那么,牡丹的种类有哪些呢? 牡丹花的种类 牡丹花的特点之单瓣型:花瓣2-3轮,10-15片,宽大平展,雄蕊200-300个,雌蕊4-6枚,雄、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此类花型以“鸦片紫”、“石榴红”、“凤丹白”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荷花型:花瓣4-5轮,20-25片,花瓣宽大,形状大小近似,排列清晰,雌蕊发育正常,结实能力强,但个别品种偶有雄蕊或雌蕊柱头瓣化现象。此类花型以“似荷莲”、“锦云红”、“玉板白”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皇冠型:外花瓣2-5轮,宽大平展,雄蕊大部分或全部瓣化成细碎曲皱花瓣,瓣群周密高耸,形似皇冠。内花瓣排列不规则,瓣间常杂有正常雄蕊或退化中的雄蕊,瓣间也常残留有花药;雌蕊退化或瓣化,偶有结实。此类花型以“蓝田玉”、“胡红”、“姚黄”、“首案红”、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绣球型:雄蕊充分瓣化,内外瓣形状大小近似,拥挤隆起,呈球形;雌蕊基本或全部退化或瓣化,无结实能力。此类花型以“豆绿”、“绿香球”、“雪映朝霞”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菊花型:花瓣6轮以上,花瓣形状相似,排列整齐,层次分明,自外向内逐渐变小,并偶有瓣化,雌蕊5-11枚,正常生长或退化变小。有些品种柱头有瓣化现象,结实力较差,此类花型以“玫瑰红”、“丛中笑”、“银红巧对”、“锦袍红”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蔷薇型:花瓣多轮,花瓣由外向内逐渐变小,雄蕊部分瓣化成正常花瓣,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结实力差。此类花型以“紫二乔”、“乌金耀辉”、“红霞争辉”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金环型:外花瓣2-3轮,宽大平展,花朵中心有部分雄蕊瓣化成狭长直立大花瓣,中心花瓣与外轮花瓣之间有一圈正常雄蕊成金环状,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结实力差。此类花型以极少,以“白天娥”、“俊艳红”、“粉面桃花”、“玉美人”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托桂型:外花瓣2-5轮,宽大整齐,部分雄蕊瓣化成细长花瓣,瓣端常残留有花药或花药痕迹,瓣间杂有正常雄蕊,排列不规则而稀疏,雌蕊正常或稍有瓣化,具有结实力。此类花型以“淑女装”、“娇红”、“仙娥”、“三变赛玉”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楼子台阁型:下方花雄蕊瓣化较充分,与正常花瓣形状相似,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上方花花瓣略大,数量较少,雄蕊基本全部瓣化或退化;雌蕊瓣化成正常花瓣或彩瓣,有的品种退化消失。此类花型以“赤龙焕彩”、“盛丹炉”、“玉楼点翠”、“紫重楼”等品种为代表。 牡丹花的特点之千层台阁型:下方花瓣4轮以上,花瓣排列整齐,形状近似,瓣间不杂有雄蕊和退化的雄蕊。雄蕊正常而量少,或偶有瓣化,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上方花瓣量少,平展或直立,雄蕊量少而变小,雌蕊退化变小或瓣化。此类花型以“菱花湛露”、“脂红”、“寿星红”等品种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