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的古文

牡丹的古文

发布时间: 2021-02-16 05:35:15

① 正午牡丹文言文

原文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1]。丞相正肃吴公[2],与欧阳公姻家[3],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4]明之?其花披哆[5]而色燥[6],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7]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8]。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9]耳。”此[10]亦善求[11]古人笔意也。
编辑本段译文
译文
收藏书画的,大都喜欢捏造虚的名头,说偶然得到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的手笔,见到的人争相购买,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只凭耳闻,不重亲见的“耳鉴”。又有看画而用手抚摸画的,据说凭手指就能摸出颜色并辨别是不是好画,这种方法又在耳鉴之下了,称它叫“揣骨听声”。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之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瞳孔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作的意境啊!
编辑本段注解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 尝:曾经。
2 其下:牡丹丛下面。其:指牡丹丛。
3 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4 正肃吴公:即吴育,他谥号为正肃。
5 姻家:亲家
6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7 明之:辨别它。
8 披哆:萎靡无力
9 燥:干燥。
10 黑睛:瞳孔。
11求:探求
12 如线:像一条线。
13 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14 敛 :聚拢。
15 泽 :光泽
16 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渐:渐中
17 此:指吴育说的话。
18 善求:善于探求。 求: 探求。
19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② 用文言文来介绍牡丹(4句既可)

楼主看看,自己摘抄一下喜欢的句子

前日花忽开,美人放出深闺来.春风尽日不相管版,莺是郎君蝶权是媒.”

因大地之母之孕育、绿叶之鼓励,牡丹开放一如美人出浴.寸展开之花瓣,如酣
睡之孩童天真.花蕊如凤袍,王后般高雅袭人.

其貌如婴儿之脸,白里透红,细腻柔嫩,层层叠叠,又如微风轻拂海面,更如美人之罗裙飘飘,引蜜蜂蝴蝶之媒翩翩
起舞矣!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雍容华贵之牡丹,外在之气质,内在之华美,凸显了盛世中国大气和美丽!

参考资料可见:http://www.hu.com/question/38768809

③ 描写牡丹的古诗句

1、《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2、《咏牡丹》

宋代: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译文: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3、《惜牡丹花二首》

唐代: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译文: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4、《牡丹芳》

唐代: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译文:牡丹芳香啊牡丹芳香,黄金的花蕊开绽在红玉的花房;几千片花瓣赤霞似的灿烂,几百枝花朵绛烛似的辉煌。照地生辉,刚展开锦绣的身段,迎风飘香,却没带兰麝的香囊。仙人的琪树,被比得苍白无色,王母的桃花,也显得细小不香。

5、《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④ 文言文 牡丹图解释

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下还画了一只猫,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一看到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样子是中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近中午时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

⑤ 牡丹图(古文)原文

原文:
牡丹图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从,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版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权,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唓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泽睛园,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意善求古人笔意也。

翻译
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下还画了一只猫,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一看到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样子是中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近中午时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

⑥ 求一篇写牡丹的古文

原文:
牡丹图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从,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回公姻家,一见答,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唓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泽睛园,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意善求古人笔意也。

翻译
欧阳修曾得到一幅画着牡丹花丛的古画,牡丹花丛下还画了一只猫,他识别不出这幅画画得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吴育一看到这幅画,就说:“这幅画画的是正午时的牡丹。凭什么知道的呢?画中的花,花瓣张开着并且有些下垂,颜色也不润泽,这样子是中午时的花。猫眼中的瞳孔像一条线,这样子是中午时的猫眼。早晨带着露水的花,花瓣是收拔着而且颜色是润泽的。猫眼在早晨和晚上瞳孔是圆的,近中午时瞳孔就变得狭长了,到中午时就像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中的深意。

⑦ 牡丹花的别称有哪些有关牡丹花的古诗文有哪些

别名:木芍药 .百两金 .伊洛传芳 .花后 .贵客 .洛阳花 .鹿韭 .雄红 .赏客 .鼠姑 .醒酒花 .京花。《牡丹》唐 白居易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西明寺牡丹》 元稹 《白牡丹》 韦庄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牡丹》五首 冯琦 《无题》 薛蕙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雨中花》 苏轼 《满庭芳》 陈瓘 《浑侍中宅牡丹》 唐 刘禹锡 《牡丹》 五代 皮日休 《咏白牡丹》 明 潘韶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惜牡丹花》二首 唐 白居易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牡丹》 张淮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牡丹》 李孝光 《牡丹》 马氏 《次韵杨司业牡丹》二首 吴澄 《夜合花》 晁补之 《如梦令》 晁冲之 《红牡丹》 唐 王维 《黑牡丹》 明 程先贞庵 《牡丹亭》汤显祖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⑧ 古代赞美牡丹的绝句有哪些

1、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出处:唐·刘禹锡《赏牡丹》

译文:回只有牡丹真漂亮,花开时节动京城。答

2、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出处:唐·徐凝《牡丹诗》

译文:什么人不爱牡丹花,占据着城中的绝好风光。

3、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出处: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译文:有了这个全城好颜色,比别的花都好看。

4、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

出处:唐·李山甫《牡丹诗》

译文:几个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奇异的香气天上来。

5、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出处:宋·邵雍《牡丹吟》

译文:牡丹花品冠群芳,何况是花中之王。

⑨ 求一篇关于牡丹的文言文 要原创 速度

牡丹说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夫天下之荆棘藜刺下牡丹百倍者,子不能尽怒而迁之也。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庭之故花未必果奇,子之仍复其处,以其犹奇于新也。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其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⑩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

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

二、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善求古人笔意也。

三、出处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10)牡丹的古文扩展阅读

一、启示

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亦非善于观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热点内容
樱花的窗帘 发布:2025-08-01 02:29:26 浏览:279
仿真蝴蝶兰插花 发布:2025-08-01 02:27:55 浏览:608
种田百合文 发布:2025-08-01 02:26:25 浏览:863
看花卉扦插 发布:2025-08-01 02:25:42 浏览:458
玫瑰花王子 发布:2025-08-01 02:03:54 浏览:251
百合园别墅 发布:2025-08-01 01:56:24 浏览:127
茶花烟感觉不 发布:2025-08-01 01:54:17 浏览:826
黑谁玫瑰吧 发布:2025-08-01 01:53:42 浏览:570
盆景铜刷 发布:2025-08-01 01:47:24 浏览:499
兰花干花箭 发布:2025-08-01 01:45:48 浏览: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