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三原
㈠ 玫瑰三愿的歌手简介
李谷一 ,1944年11月10日出生于云南,中国著名歌唱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李谷专一是建国后属华语乐坛的开创性人物,在国内首倡通俗唱法,贡献之大甚至可与华语乐坛歌后邓丽君比肩。1988年,她被美国传记协会列入《世界杰出人物录》。
1996年获美国ABI协会颁发的“世界艺术家成就奖”。李谷一本是湖南花鼓演员,后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她演唱的四十多首歌曲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如《知音》、《乡恋》、《边疆泉水清又纯》、《妹妹找哥泪花流》。1986年她创建中国轻音乐团并担任团长。2011年7月18日李谷一宣布退出“金钟奖”评委席。
㈡ 有谁知道关于歌曲[玫瑰三愿]
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刘雪、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玫瑰三愿》是他著名的艺术歌曲。歌曲篇幅很小,于典雅、抒情中表露了“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原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我原那红颜常好不凋谢”的善良愿望。这首歌是两段体结构,前段像温柔的吐露,后段则带有急切的热情,当旋律通过模进和重复发展将情绪向顶点后,旋律跌入低音区,最后的歌声“好教我留住芳华”显得十分恳切、诚挚。
㈢ 玫瑰三愿 指什么
第一愿激动难抑:“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仿佛被摧在即。第版二愿柔肠百转:“权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字字无奈;第三愿急切悲怆:“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情达顶点,音至旋律最高处。“不凋谢”三字减弱渐慢,直跌低音区,托出哀婉不尽的恳求:“好叫我留住芳华。”至此,一个以凄美开篇、隽永结尾的人生咏叹,渐行渐远,飘然而去。
㈣ 玫瑰三愿曲作者是谁
词作者龙七来,1932年3、4月间,源“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到校上课,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此写下《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托感慨,借玫瑰花的三个愿望:“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折”、“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表达了作者对摧残善良的恶势力的不满.对受欺凌的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多姿玫瑰花的无限爱心。
早春二月,有玫瑰自远方来。红红一束,美得眩目。数日过去,红消香断,枯立瓶中,成了名副其实的干花。索性移至阳台,一任春光抚爱……
忽觉人间不公。开得好好,偏被摘来传情送意。你美了,人家呢。还说一花一世界。那指野花,少人攀摘,活得自在。
可怜她向人间许过愿……
那是黄自曲(三十年代音乐教育家)、龙七词的“玫瑰三愿”。词幽曲雅,颇为抒情。表达了拟人化的玫瑰对青春幸福的渴望,以及被无情摧残的哀怨。
㈤ 搜索黄自作曲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原唱是谁
歌名:玫瑰三愿抄
填词袭:龙七
谱曲:黄自
原唱:李谷一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芳华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㈥ 玫瑰三愿 歌词
歌名:玫瑰三愿
歌曲原唱:李谷一
填词:龙七
谱曲:黄自
所属专辑:内秋水伊人
发行时间容:1996-01-25
歌词: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芳华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我愿那
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
我愿那
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我愿那
红颜常好不凋谢
好教我留住芳华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
烂开在碧栏杆下
㈦ 玫瑰三愿 三愿指什么
1、我愿那,妒来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自
2、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
3、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芳华。
《玫瑰三愿》是一首由小提琴协奏、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在这一独唱曲中,黄自先生做到了使音乐的意趣、节奏、句法等等一一与歌词吻合,毫厘不爽的效果,同时还利用和声、伴奏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7)玫瑰三原扩展阅读:
《玫瑰三愿》创作于1932年6月,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战乱时期,社会动荡,矛盾十分尖锐。淞沪之战结束后,国立音专教师龙七到校园上课。
看到校园内遍地凋零的玫瑰,心中感伤,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黄自先生随后谱成了曲。歌曲生动描绘了一位柔弱,不甘命运安排的女子憧憬美好未来,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