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宋夜百合
❶ 日照宋百合任教育局局长公示
看好了
❷ 百合是什么意思
百合的含义:
1、百合科百合属植物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 viri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
(2)临宋夜百合扩展阅读
类似“百合”的ACGN领域用语:
御宅族:一般以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的狂热爱好者为主要的称呼对象。对于了解“御宅族”涵义的人,通常将作形容词的“宅”视作“御宅”的简化,常使用“宅男”、“宅女”、“阿宅”或单独一个“宅”字及其衍生出的词汇来指代御宅文化相关事物。
二次元:在传统上,以平面的媒体所表现的虚拟角色,如漫画或动画中的人物,因其二维空间的本质,而常被称为“二次元角色”,以有别于现实(三维空间)的人物。
2.5次元:介于动漫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存在。像上面提到的周边世界,存在于动漫和现实之间的产物,所存在的圈子,被称为2.5次元,不过在分类日渐清晰化,2.5的说法在慢慢消失。
三次元:在动漫迷眼中现实世界就是三次元。
腐女:源于日语,是由同音的“腐女子(ふじょし)”转化而来,为喜爱BL的女性自嘲的用语。腐女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系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通常是喜欢此类作品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讲法。
❸ 无颜之月除了月落叶 彼岸花 白百合其他夜叫什么
白色的彼岸花又称曼陀罗华(mandarava),红色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manjusaka)。原产于中国长版江流权域,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西南部分地区,相关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被称作“无义草”、“龙爪花”。
❹ 关于百合花的诗句大全
楼主您好;举例一些
1、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唐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嘏《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红梅>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未《寒夜》
❺ 百合花中的,香水百合,白色百合,葵百合,姬百合等,是百合的不同品种还是不用的插花方式
不同品种 百合花 百合花 bǎihéhuā (1) [lily] (2) 百合的花 (3) 在洁白、美丽、纯洁和脆弱等方面类似百合花的一种人 一个贞洁的少女,一朵洁白无瑕的百合花 学名:Liliumspp 别名:百合蒜、中逢花等。 科属:百合科百合属 产地及分布: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 形态特征:鳞片的外性是种的分类依据之一。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鳞片多为复瓦状排列于鳞茎盘上,组成鳞茎。茎表面通常绿色,或有棕色斑纹,或几乎全棕红色。茎通常圆柱形,无毛。叶呈螺旋状散生排列,少轮生。叶形有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和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条形。叶无柄或具短柄。叶全缘或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大、单生、簇生或呈总状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鲜艳。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常有靠合而成钟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 生长习性: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度之间,低于10度或高于30度均生长不良。百合一般喜在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立方厘米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忌水淹,喜半荫环境,但过度荫蔽会引起花茎徒长和花蕾脱落。 世界野生百合约有90多种,我国是世界百合起源的中心,据调查我国约有原产百合46种,18个变种,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36种15个变种为我国特有,南平市就有16种,其中野生百合5种、变种1种、变异10种。在山区遍地野生的就有橙红色的卷丹和白色的野百合两种,是我国宝贵的种质资源。美国、法国及荷兰的花卉育种专家多次来南平考察百合花,称赞这些品种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良品种,具有区域特色和发展潜力。 百合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早在2000多年前,百合就被中医引用,历代《本草》中有详尽的记述。中医认为: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中益气之功能,能治肺痨久咳、咳唾痰血、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等症,常用的百合药膳方有蜜煎百合、百合香米粥、百合党参猪肺汤、百合鸡子汤、百合煨肉等;临床常用的方剂有百合知母汤、百合地黄汤、百合滑不散、百合干粉、新鲜百合汁等。百合虽是滋补佳品和名食,但因其甘寒质润,凡风寒咳嗽、大便溏泄、脾胃虚弱、寒湿久滞,肾阳衰退者均忌用。 一.百合又称百合蒜,根如大蒜,味如山诸,百合的地下茎为鳞茎。百合花叶片青翠,花形各异,品种丰富。 百合花,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它原来出生于神州大地,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只作为食用和药用。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多重,花无异色,含露低垂,从风偃柳”。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时至近代,喜爱百合花者也不乏人。昔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平生对百合花就深为赏识,每逢春夏,她的居室都经常插上几枝。当她逝世的噩耗传出后”,她生前的美国挚友罗森大夫夫妇,立即将一盆百合花送到纽约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所设的灵堂,以表达对她深切的悼念。 中国的百合花传到世界各国后,也备受大众的推崇。日本人民于公元720年间就曾将百合花作为贡品献给天皇。罗马的圣经《新约•马太福音》载有“百合花赛过所罗门(以色列国王)的荣华”一语。到了12世纪,智利和法国还把百合花作为国徽的图案,鼓励公众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经济繁荣而斗争。 何以中外人士都这么赞扬百合花呢?原来它的种头是由近百块鳞片抱合而成,古人视为“百年好合”、“百事合意”的吉兆。故历来许多情侣在举行婚礼时都要用百合来做新娘的捧花。除了这种好意头之外,它那副端庄淡雅的芳容确实十分可人。它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色洁白,状如喇叭,姿态异常优美,能散发出隐隐幽香,被人誉为“云裳仙子”。故在国际花卉市场上长期走俏,历久不衰。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感到中国百合的花色品种过于单调,于是他们就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花色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它图案颜色,从而更加丰富了观赏的内涵。例如美国的“火黄”,其朵头较大;金光闪闪,秀丽非凡,每枝能开花五六朵。又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花被反卷,内有紫色斑点,伸出丝丝雄蕊,每枝能开花七八朵。另外还有些品种不但秀丽诱人,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不禁引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不论白百合或是金百合,都具有抗寒、喜光、耐肥、畏湿的特性,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2~18℃。在冬天即使气温降至3~5℃亦不会冷死。如果缺乏阳光,长期遮阴就会影响正常开花。但它们对地域的适应性较广,南北各地都可地种或盆栽。因它属球根植物,可用种头直接播种,要求深播至六七厘米,以便侧根能够深扎,尽量多吸收养分。所需的植料以沙质壤土为好,不宜用粘土和石灰土之类。如果用了塘泥种植,也要适当掺入一些河沙和木炭碎,使植料疏松透气才能适时开花。 新涌现的金百合,其种头暂时仍要从国外进口供应。在栽培过程中,对磷钾肥的需要量较多,播种前最好用一些骨粉,草木灰和花生鼓做基肥。在幼苗时适当追施化学氮肥,这样就能生长壮旺。在长江以南各地,金百合的早熟品种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20天左右;中迟熟品种则要15O天左右。如要控制在春节前开花上市,必须预早了解所购品种的熟期如何,并预测天气的变化来确定播种日期,防止造成不能应节上市的失误。 百合开花之后,很多人就把球根扔掉。其实它仍有再生能力,只要将残叶剪除,把盆里的球根挖出另用砂堆埋藏,经常保湿勿晒,翌年仍可再种1次,并可望花开二度。 百合花的传说: 在一个遥远的峡谷里,一颗百合花的种子落在了野草丛中,并在那里发芽生长。百合花在没有开花之前和野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于是其它野草都认为它是其中的一员。只有百合花知道自己是一朵花,一朵不同于其它野草的花。所以当百合花开出一个花蕾的时候,其它野草都嘲笑它、孤立它,认为它是野草的异类,但依然不认为它是一朵花。百合花总是默默地忍受着,因为它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开出一朵漂亮的百合花。 终于,百合花迎来了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当它迎风怒放在峡谷中,怒放在野草丛中的时候,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证明了自己的意义。在刚刚盛开的百合花瓣中,沾满了晶莹的露珠。当其它野草都以为这是早晨的水雾时,只有百合花知道,那是自己喜悦的泪水。 从那一天开始,峡谷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百合花。于是,人们都叫那里为百合谷。 百合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科学拉丁学名LiliumL,因百合鳞茎由许多鳞片抱合而成,故名百合。百合花是世界名贵球根花卉,其性强健,喜冷爽湿润气候及半阴环境,忌直射阳光,不耐寒,忌干燥的石灰质土壤,在腐殖质丰富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深、厚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抗病力弱,要求栽培环境通风良好。百合花种类繁多,花色艳丽丰富,花形典雅大方,姿态娇艳因品种而异;花朵皎洁无疵、晶莹雅致、清香宜人;百合花既宜盆栽和插花,又是常见的庭院花卉。鲜花用作插花,其花朵保鲜期长达15天,是世界著名的鲜切花。 按叶序与花型 百合花便可分为四组。 百合组:本组特征是叶散生,花大呈喇叭形,横向生长,观赏价值高,比较突出的是三种: 之一:岷江百合又称王百合、千叶百合,花白色,中心黄色,花瓣背面呈紫色 之二:麝香百合,又称铁孢百合,花朵极香 之三:野百合,花喇叭形特大 钟花组: 其特点是叶散生,花色丰富,花朵向上,比较突出的是: 之一:毛百合,花色橙红、紫红,花瓣有紫色斑点 之二:滇百合,有白色、金黄、黄绿等色彩的花朵 之三:渥丹,花色为红色 卷瓣组:其特点叶散生,花朵倒悬,花瓣反卷呈钟状。比较突出的是: 之一:卷丹,可食用,花为橙红色,花瓣上有紫黑色斑点 之二:湖北百合,是园艺界最美丽的橙色百合 轮叶组:叶轮生,花型不一,但有斑点,属于本组的之一:青岛百合,花朵向上开放,花瓣质地厚有光泽,有紫红斑点。现时花卉市场上常见的是麝香百合、王百合、毛百合。 二.适宜百合生长的生态条件 多数品种的百合花喜光照,南方一带宜栽种在遮阳半阴处。百合花适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对腐殖质要求不太高,PH值为中性或偏酸性,百合花为短日照植物,要求暖湿冷凉气候,怕高温炎热。 三.怎样繁殖百合花 繁殖百合花可用播种法,鳞片扦插法,子球繁殖法等。 (一)播种繁殖 1.采收种子:百合授粉后10~15天,子房开始膨大,经60~150天果成熟开裂前即可采收。 2.第二年春,气温超过30℃时播种 3.播种土用二份肥沃壤土,一份粗砂和一份泥炭土,每立升中加入过磷酸盐1克。 4.播种后根据发芽的快慢覆土,6个月后即可开花。 (二)鳞片扦插 1.鳞片扦插不受季节限制,待鳞茎老熟掘出3~4年鳞茎,放置通风处吹干,剥下肥大鳞片。 2.木制的沙床、浅盆内将鳞片插入2/3~4/3,插后保温遮阳,经45~120天后可形成小鳞茎。 (三)子球繁殖法 1.当接近地面的茎节长出小子球,小心摘下。 2.每个子球可繁殖一株植株。 四.栽培管理 (一)生长期内施肥1~2次,百合片需要的肥料N-P-K的比例应是5:10:10,每平方施用量为30克,栽前还可施蹄角粉(每平方米50克)、骨粉(100克)和硫酸钾(30克)。 (二)追肥的用量是:氮肥每平方米15克,磷肥每平方米45克(过磷酸钙或粗骨粉),钾肥每平方米15克或草木灰每平方米120克。 (三)生长期的管理 — 用支柱缚扎,防止倾倒 — 炎热夏季用腐叶土、碎蕨表面覆盖 — 显蕾前,施骨粉、草木灰 — 炎热干旱,灌溉、松土 (四)病虫害防治 百合的病虫害较多,病害多见的有软腐病、腐烂病、花叶病、炭疽病;虫害有根壁虱、蛴螬。 具体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是: 腐败病:鳞茎先变成灰白色,后发黑变软。 防治方法是:注意排水防湿;出苗后喷波尔多液10天1次,连续3~4次。 鳞茎腐烂病:鳞茎受害呈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用0.5%(球重)五氯硝基苯拌种,并用50%代森铵200~400倍液灌1克。 根蜜虱:虫细小,白色1毫米长,主要危害鳞茎基部。 防治方法:充分腐熟基肥施用;种前用温水浸泡鳞茎50秒,水温为50~55℃。 蛴螬:幼虫。 防治方法:清除肥料中的幼虫,人工捉除。 麝香百合 麝香百合株高约40~70公分,叶户生,狭披针形。花顶生,下倾呈放射状,色纯白,能散发淡雅芳香,素洁宜人,很受欢迎。花期春季,但以清明节前后最盛开。球根可食用或药用,将麟茎洗净,煮糖或炖肉,味美可口。切花是上等的插花材料,适合盆栽或花坛栽培。 ◎繁殖:可用鳞片、子球、大球栽植或播种、扦插。鳞片繁殖能大量育苗,秋冬之际,选肥大球根,剥取一片片鳞片,浅埋或斜插於砂土,浇水保持湿度,可发育成新株,但需经栽培两年后才能开花,球根愈大,开花愈多。另早春剪取健壮新芽,扦插於湿润砂土,经20馀日可发根。播种适期为秋至春季。 ◎栽培重点:土质以肥沃之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栽培处全日照、半日照均理想。幼苗或球根定植前,土中最好预埋有机肥料作基肥。成长期间每30~40天施用三要素或有机肥料作追肥,比例增加磷、钾肥,可健犟球根生育。开花凋谢后,植株变黄时算起,再经30天,将球根小心掘取,勿散落子球或鳞片,略风乾后,贮藏於砂堆或木屑中,待秋、冬再栽植;或将球根留置土中,冬初仍能再生长。性喜温暖。生育适温摄氏18~26度。 百合花--智利国花 在遥远的古代,智利的百合花只有蓝、白两色。公元16世主己,印第安人阿拉乌加诺部族,与西班牙殖民者进行了不屈不捕的抗争。在民族英雄劳塔罗的领导下,阿拉乌加诺人把尔侵者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正当义军节节胜利之际,却由于叛徒的出卖,仲塔罗和他的3万名爱国将士误中殖民主义者埋伏,经过浴血奋战,全部壮烈牺牲。第二年在天,爱国爱国志士捐躯的地方,漫山遍野绽开了红艳艳的百合花--“戈比爱”人们认为这是烈士们今血浇灌过的蓝色、白色百合变成的。因此,在智利获得国家独立后,人们一致赞成将“戈比爱”定为国花。智利国构思奇巧的国徽国案上,有一族美丽多姿、质朴可爱的花束,它就是一束红色的野百合花. 百合花的花名是为了纪念圣玛母玛利亚,自古以来圣母就被基督教视为清纯的象征,因此它的花语就是纯洁。 香水百合花: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 白色百合花: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葵白合:胜利、荣誉、富贵 姬百合:财富、荣誉、清纯、高雅 狐尾百合:尊贵、欣欣向荣、杰出 玉米百合:执着的爱、勇敢 编笠百合:表现才能、威严、杰出 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 具有百年好合之含意,有深深祝福的意义。受到这种花的祝福的人具有清纯天真的性格,集众人宠爱于一身。不过光凭这一点并不能平静度过一生,必须具备自制力,抵抗外界的诱惑,才能保持不被污染的纯真
❻ 求几本好看的宋代穿越小说
《大宋之风流才子》
主角石坚,字不移,本是21世纪精英型人才,掌握三项博士专学位属,穿越到宋朝一个寄人篱下的穷书生身上,然而他掌握着高端科学,农学,理学,文学知识,继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大宋多灾多难的历史!这是我自己的评论,一部成功典型的宋穿小说。下面是官方介绍:
他自幼就带着神奇的光环,伟大的词家,理学家,文坛大师,还是农学家?工家?
当他推着他祖母的轮椅踏入京城时,无数个深闺少女翘首以待,看这个风度翩翩少年风彩。
他的出现,让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为之倾倒。
在他的帮助下,将会出现一个无比辉煌的大宋天朝。
只是他偶尔和他的娇妻们说过一句让她们莫明其妙的话:“我什么也不是,要说我只有算是一个最成功的穿越者。”
只推荐这一本,文笔和专业程度,阅读趣味那是没话说,想要更多的话就去网络一下吧,楼上的仁兄也给了很多建议,呵呵~~
❼ 含有百合的诗句
《北窗偶题》
年代:宋作者:陆游
尔丛香百合,一架粉长春。
堪笑龟堂老,欢然不记贫。
《窗前作小土山蓺兰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并种之》
年代:宋作者:陆游
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
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龟堂杂兴》
年代:宋作者:陆游
方石斛栽香百合,小盆山养水黄杨。
老翁不是童儿态,无奈庵中白日长!
《七夕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何逊
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
月映九微火,风吹百合香。
来欢暂巧笑,还泪已沾裳。
依稀如洛汭,倐忽似高唐。
别离未得语,河汉渐汤汤。
《香林峰》
年代:宋作者:陈岩
几许山花照夕阳,不栽不植自芬芳。
林梢一点风微起,吹作人间百合香。
《斗斋》
年代:宋作者:华岳
八方无处著瞿昙,百合中间寄一龛。
满挹酒浆供里北,平量风月借和南。
腰如可折岂徒五,涎若果流何待三。
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山橙花》
年代:宋作者:宋祁
故乡寒食荼醾发,百合香浓邸舍深。
漂泊江南春过尽,山橙彷佛慰人心。
《山居》
年代:宋作者:王之望
山居入长夏,草树绕我屋。
微风披拂之,有声来肃肃。
葳蕤摇散影,掩冉飘暗馥。
百合开数花,孤芳更清淑。
我卧北窗下,午枕睡方足。
挹此一襟凉,泠然若堪掬。
坐使万虑空,乐哉谢羁束。
有同颜氏子,坐忘遗耳目。
又如慧可师,安心得归宿。
落日行庭前,披衣自扪腹。
闲扶旧僵石,细数新上竹,
小禽时下来,相鸣入丛簇。
见我不惊飞,人禽两幽独。
《集杜句为老母寿三首》
年代:宋作者:项安世
禁城春色晓苍苍,花气浑如百合香。
万岁千秋奉明主,南极老人应寿昌。
❽ 百合有什么药用价值
百合的药用价值:
1、润肺止咳
百合鲜品含黏液质,具有润燥清热作用,中医用之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常能奏效。所以百合非常适宜秋季食用。
2、宁心安神
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梦、心情抑郁、喜悲伤欲哭等病症。
3、抗癌
百合中含有许多具有活性的生物碱,在1微克/毫升浓度时,进行体外组织培养,能抑制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抗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百合对实验性小鼠肉瘤-180、宫颈瘤-14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证实,食用百合有助于增强体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放疗反应,如加薏米可提高抗癌能力。
4、增强免疫功能
百合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糖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服用百合水提取液,每日两次,连续10天,能显著增强机体活力、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同时外周血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将百合多糖250微克/毫升与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可显著促进DNA和RNA的合成,同时淋巴细胞存活率也增加。
5、镇静催眠
百合中含有百合苷,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试验证明,每晚睡眠前服用百合汤,有明显改善睡眠作用,可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秋季润肺吃百合细数百合的九大功效
❾ 中国凌源”百合花香雅士抒怀散文
四大名楼中国四大名楼是指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蓬莱阁。另一说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编辑本段]1.中国四大名楼: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不绝于世,可考证的就达30余次之多。黄鹤楼最后的一次被毁是清末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八月,因汉阳门外董家坡居民房屋起火,风大火猛,殃及城楼,很快将这千古名楼化为灰烬,仅存数千斤宝盖铜楼鼎一架。黄鹤楼重建黄鹤楼的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决定兴建长江大桥时就已提出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反复研究准备,终于1981年7月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4年底建成,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是整整100年,重建的黄鹤楼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正对武昌旧城区司门口,处于穿过长江大桥的京广铁路和分路引桥之间的三角形地带内。新楼5层,高51.4米,钢筋混凝士仿古结构。虽较黄鹤楼故址离江远了些,但因山高楼耸,气势雄伟,视野开阔,黄鹤楼大观空前,无与伦比。名楼多传说,因此使它更有神奇色彩。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知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曲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以上当然是神话传说。三国时在这临江的山颠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但后来逐渐成为文人荟萃,宴客、会友、吟诗、赏景的游览胜地。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崔颢提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要雄伟多了,加了层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楼共五层,高50.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因此,黄鹤楼不是修复,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楼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据现在的需要和人们对审美观点的变化来设计的。新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瑾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建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为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黄鹤楼将成为位于我国心脏地带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编辑本段]2.中国四大名楼:岳阳楼岳阳楼岳阳楼为位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阳,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湖南省北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与绵延万里的长江在这里交汇,名冠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岳阳楼就坐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门城头。岳阳,山、水、楼俱备,风景如画,名胜古迹众多。岳阳风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钟于岳阳一楼。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不愧为“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岳阳的岳阳楼,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水光楼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岳阳楼高21.5米,三层、飞檐、纯木结构。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造型奇伟,“岳阳楼”匾额为郭沫若手书。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均前来登临览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公元1045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文学家范仲淹作了《岳阳楼记》,从此,岳阳楼更加闻名遐迩。岳阳楼内陈设别具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一、二楼各嵌有一副《岳阳楼记》雕屏,一楼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纪的复品;二楼所嵌雕屏为公元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一级珍品。三楼所嵌雕屏是毛泽东书杜甫诗《登岳阳楼》,笔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备。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辉。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阳楼久经沧桑,屡毁屡修。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个楼的建筑,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达15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 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再说民间故事。缘于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阳楼修建(而且屡毁屡修)工艺精巧,而且历代人文荟萃,因此,岳阳和洞庭湖畔流传着许多关于岳阳楼的传说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中关于修建岳阳楼的就分别有鲁班,吕洞宾、张果老等名匠、仙人;关于讲述岳阳楼渊源的,则有《鲁肃阅兵台》、《岳阳楼三个字》等;关于岳阳楼雕屏的,又有《张照题屏》、《真假雕屏》;关于岳阳楼风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吕洞宾三醉岳阳楼》,此外还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阳楼附近有关风物的传说故事也算进去的话,那么,就还有《梅溪桥》、《金鹊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见岳阳楼及有关的传说故事何其多也、展现的风采又是怎样的丰美绮丽。[编辑本段]3.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滕王阁滕王阁巍然耸立于赣江之滨,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李元缨,唐高祖李渊的第22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贞观十三年(639年)六月受封为滕王,后迁到洪州(南昌)任都督。在南昌他别无建树。唯在唐永徽四年(653年)于城西赣江之滨建起一座楼台为别居,此楼便是“滕王阁”。滕王阁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滕王阁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滕王阁建立1300多年来,历经兴废28次,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建国后,江西省政府重建滕王阁。如今的滕王阁,连地下室共九层,高57.5 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明三层暗七层,加上两层底座一共九层,琉璃绿瓦,鎏金重檐,雕花屏阁,朱漆廊柱,古朴高雅,蔚为壮观。主阁南北两侧配以“压江”、“挹翠”二亭,与主阁相接。主阁之外,还有庭园、假山、亭台、荷池等建筑,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仍然居于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如今,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巍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内有多间仿古建筑的厅堂,用作古乐、歌舞、戏曲的表演厅或展览馆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步入新阁,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在第一层正厅有一表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的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动人传说与历史事实融为一体。第二层正厅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笔重彩丙衡壁画《人杰图》,绘有自秦至明的80位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这与第四层表现江西山川精华的《地灵图》,堪称双璧,令人叹观止。第五层是凭栏骋最佳处。进入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编辑本段]4.中国四大名楼:蓬莱阁蓬莱阁蓬莱阁位于烟台市西(一小时车程),坐落在蓬莱城北面的丹崖山上,自古就有“仙境”之称,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全国四大名楼。据文献记载,唐代这里便建过龙王宫和弥陀寺;宋朝时的1061年,由郡守朱处约建蓬莱阁供人游览;明万历十七年,也就是1589年,巡抚李戴在蓬莱阁附近操办增建了一批建筑物;1819年,情知府志杨丰昌和总兵刘清和又主持扩建,才使蓬莱阁具有了现在的规模。传说汉武帝多次驾临山东半岛,登上突入渤海的丹崖山,寻求“蓬莱仙境”,后人就把这座丹崖山唤作蓬莱。恍如仙境丹崖山立在海边,临海的一面是陡峭的绝壁,山岩纹理是暗红色,故有此名。蓬莱阁建于山顶。远远望去,楼亭殿阁掩映在绿树丛中,高踞山崖之上,恍如神话中的仙宫。蓬莱阁下方有结构精美、造型奇特的仙人桥,那是神话中八仙过海的地方;东侧有上清宫、吕祖殿、普照楼和观澜亭等;西厢为避风亭、天后宫(俗称娘娘殿)、戏楼和龙王宫。这些楼阁高低错落有致,与蓬莱阁浑然一体,统称“蓬莱阁”。“蓬莱阁”是占地3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的庞大古建筑群(共有100多间),楼亭殿阁分布得宜,建筑园林交相辉映,各因地势,协调壮观,山丹海碧,清风宜人,遂成为名扬四海的游览名区。1982年国务院公布水城及蓬莱阁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蓬莱阁每个建筑单体由多种风格的楼亭殿阁所簇拥,犹如众星拱月。阁内布局奇巧,浑然成体;层层迭迭,错落有致。各亭殿内楹联碑文琳琅满目。蓬莱阁主阁是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丹窗朱户,飞檐列瓦,雕梁画栋,古朴壮观。登上主阁,凭栏四顾,轻纱般的云雾缠绕阁下,亭楼殿阁在掩映中时映时现,使人超凡出世之感油然而生。建于明代的水城 蓬莱阁游览区还包括“水城”在内。蓬莱水城又名备倭城,在丹崖山下,沿着丹崖绝壁向南筑起,周围约3华里,中间是一个人工湖。水城的南门与陆路相通,北门叫水门,是出海口。水门设有巨大的闸门,平时闸门高悬,大小航船进出无阻;有事则放下闸门,切断海上通道。水门外东西两侧,各有炮台一座,互为犄角,控制着附近海面。水城初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年),后经多次整修扩建,形成了一个完整严密的海上防御体系。明代明将戚继光曾在这里训练水军,指挥沿海的抗倭斗争,肃清了倭患。两艘古代战船停于城内,接待游人在水城中航行,饱览水城雄姿。[编辑本段]5.中国四大名楼:鹳雀楼鹳雀楼建于北周,废毁于元初。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于1997年12月0日,鹳雀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鹳雀楼景区占地总面积1470亩,楼院占地108亩,主楼建筑面积为8362平方米,楼体为仿唐形制,总高73.9米,共七层。鹳雀楼景区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域的中心,是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娱乐餐饮服务一体化的景区。整个景区分为三大区 。北区以鹳雀楼为中心,形成黄河文化游览区。游客自北进入景区,功能以参观、购物为主。分为鹳雀楼区、仿古商业步行街。中区以水上公园为中心,形成娱乐、游览区。功能以垂钓、划船、康乐为主。分为水上游览区、垂钓区。南区以北方风俗民居为中心,形成休闲、度假区。功能以住宿、餐饮、休闲度假为主。分为度假村区和植物园区。鹳雀楼,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楼原系北周(公元557—581)大将军宇文护(鲜卑族)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时有感而发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已脍炙人口。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怅。又如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河流入断山。天势围平野,高出尘世间”。此诗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马戴、司马札、吴融等锋头极盛的诗人都留下了不少的佳句。但留传至今,妇孺皆知的诗冠,当属太原才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平易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这首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一开口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因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不仅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而且也揭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真理。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不仅占河山之胜,而且据柳林之秀,早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名播遐迩。鹳雀楼立晋望秦,它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宏伟壮阔的山川景象,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登临作赋。拥山河之胜的蒲州名楼,几乎成了当时大诗人们赛诗的舞台。鹳雀楼所在之地,正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在此折返大海。永济古称蒲坂,夏、商、周以前,尧和舜帝都在这里建都。这里的文明史源远流长,距鹳雀楼20公里的西侯度古人类文化遗址,展示了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开始用火,并且使用打制石器。传说华夏民族的先祖伏羲、女娲、黄帝,都在这一带留下了斧辟刀凿的历史痕迹。“华夏”一词的“夏”指的是历史大夏民族,它的繁荣正是以尧舜禹为象征的,活动的核心就在河东一带。而据《太炎文录》说,“华”指的是华山一带,就是黄河西岸这块地方。西为华,东为夏,鹳雀楼正好坐落在华夏历史坐标的中点上。这一巧合使鹳雀楼蒙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想一想,鹳雀楼所演绎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不能不为之赞叹。诗因楼作,楼因诗名。滕王阁因王勃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而不朽,黄鹤楼因崔颢、李白而名扬天下,鹳雀楼也因王之涣而名留千古。[编辑本段]6.关于四大名楼的名诗-----------岳阳楼-----------1.南登岳阳楼,北眺长安道。--《登岳阳楼有怀寄座主相公》唐. 曹邺2.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唐. 杜甫3.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留别贾舍人至二首》唐. 李白-----------滕王阁-----------1.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滕王阁诗》唐. 王勃2.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重登滕王阁》唐. 李涉3.滕王平日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滕王阁感怀》宋. 王安国-----------黄鹤楼-----------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唐. 崔颢3.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送康太守》唐. 王维-----------蓬莱阁-----------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忆旧游.登蓬莱阁》宋. 张炎-----------鹳雀楼-----------1.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开元乐/三台》宋. 沈括2.鹳鹊楼边初到,未花残莺老。--《一落索》宋. 晁端礼3.一尊易致蒲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杂感》宋. 陆游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