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竹头盆景
Ⅰ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1、温度:这种植物喜欢温暖的环境。其他三个季节还好说,就是在冬季,若是比较偏北的地方,它的养护就会出现问题。所以,为了不让它被冻伤,冬天的温度必需在零度之上,才能使得它安全度过冬天。
2、光照:它喜光,不过耐阴性也比较不错。但是,相比之下,还是光线好的条件下成长得好。因此,还有“向阳则茂”的说法。所以,最好将它放在散射光照的地方。比如,通风、光照皆良好的窗口。在冬季需要特别注意,这时的阳光对于它越冬具有作用,需要提供充足光。
3、土壤:它喜欢酸性的,中性的也可以。具体来说,PH值需要在四点五到七。另外的要求还有疏松、肥沃、易于排水等。可用农田的土,掺入一些红壤土,或者腐殖土、细沙等。不要用碱性的土,也不宜用泰国粘重的土。若是碱性比较强,可以加入一些硫酸亚铁中和中和。
4、水分:它喜湿润,又怕积水。在刚栽种过后,需要浇透一次。其他的时候,仅保持湿润就可以,不要积水。夏季的次数相对来说是最多的,一到两天一次。除了浇水,还可以经常向它的叶片上喷点水。
5、肥料:主要是有机肥,腐熟的粪便等都可以。它们主要作为基肥,混入盆土中。另外,还可以每个月施加一次氮肥。
(1)老竹头盆景扩展阅读:
凤尾竹的日常养护要点:
1、土壤栽种凤尾竹的时候,最好把它栽种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地栽凤尾竹可以施入发酵的动物粪便做基肥,基肥可以改良土壤的透气性,使土壤疏松透气。
如果盆栽凤尾竹的话,最好用肥沃的园土、腐叶土、沙土混合 , 然后在土壤中加入发酵的饼肥渣。这样的土壤疏松通气、肥沃、排水良好,凤尾竹的根系在里面自由生长呼吸,植株也会越长越好。
2、光照养殖凤尾竹一定要注意光照问题,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就会瘦弱,叶片没有光泽,因为凤尾竹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只有阳光充足了,植株才能生长的茎杆粗壮,叶片碧绿有光泽。春季气温不是太高,光照比较柔和,可以把凤尾竹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养护;
夏季和早秋的时候,阳光比较强烈,避免阳光直射,如果要晒太阳的话,最好在早晚进行照射,防止强烈的太阳光晒伤叶片。
3、浇水要想让凤尾竹生长旺盛,浇水是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如果水分不足,植株无法通过吸收水分来摄取营养,所以说浇水对凤尾竹来说非常的重要,但是浇水也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避免积水。春季万物复苏,凤尾竹开始萌发新芽,长出枝叶,所以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
充足的水分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的萌芽生长。夏季高温,盆土中水分蒸发较快,一般情况下每天都要进行浇水,浇水要在正确的时间进行,不要在温度过高的中午浇水,防止水温太高烧根,最好在早上和晚上浇水,因为早晚温度低 ,水分在土壤中留的时间长,有利于植株吸收。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凤尾竹浇水要减少水量和浇水次数,保持土壤湿润,浇水一定要浇透,避免只浇表面引起植株生长不良。
网络-凤尾竹
Ⅱ 请问这个植物是什么名字 需要具体介绍
这是凤尾竹。
凤尾竹又名观音竹、米竹、筋头竹、蓬莱竹。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温度: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
光照: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欢潮湿和温暖,还喜欢半通风和半阴。冬天应该搬到室内有阳光的地方。凤尾竹喜向阳高爽之地,有“向阳则茂,宜种高台”之说;但也能耐阴,可作为室内观叶赏姿的理想装饰。春、夏、秋三季只需放置在窗口通风处,入冬放置在向阳处,就可良好生长。地栽的凤尾竹,春后抽长新叶(这是畏寒之反映),在暖地则四季常青。
土壤:凤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pH4.5至7.0 为宜,忌粘重、碱性土壤。北方土壤碱性强,可加入0.2%的硫酸亚铁。土壤最好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可用农田土拌红黄壤、腐殖土与细沙。菲白竹如用普通盆土栽植成活率低,可用蛭石或泥炭拌珍珠岩作为基质,成活率较高。以保持姿态的优美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松的沙质土就可以了。
水分:凤尾竹喜湿怕积水,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不可浇水过多,否则易烂鞭烂根。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还要经常向叶片喷水。如果盆土缺水,竹叶会卷曲,此时,应及时浇水,则竹叶又会展开。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少浇水,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肥料:凤尾竹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经腐熟后的畜粪、垃圾肥及河泥等均可。有机肥主要作为基肥,拌入盆土中混合使用,用量一般为盆土量的10%至15%。凤尾竹生长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
凤尾竹可用分株、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因竹类不易得到种子,扦插又难以发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分株:可在早春(2—3月)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切分时至少要让每个笋芽都带有一枝老竹,并尽量保留须根,以期保证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湿润,置于半阴处养护,笋芽将迅速成长。
种子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Ⅲ 富贵竹怎么造型
富贵竹怎么造型,富贵竹是盆栽的观赏植物。茎干碧绿,有节,向上生长,如将茎尾折断,由于茎节有芽眼,还能继续向上生长。
富贵竹易生根,易发芽,既可单株盆栽,亦可采用多株,分层次进行组合式盆栽。
随着花卉文化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近年来,采用不同长度、不同株数、不同层次进行的组合式盆栽艺术日渐兴盛,如富贵竹塔等。
如果你也想拥有一盆可爱、时尚的富贵竹塔,为您的案头、茶几平添一丝春意。就马上动手制作吧。
1、制作丛林式盆景。
新竹长大后要适当进行修剪整理,如剪除老竹、过密竹、弱竹等,并制作成丛林式盆景。定型后剥除下层干枯叶片和老叶,露出青翠而富有光泽的竹节,以提高观赏效果。
2、制作瓶式盆景。
制作瓶式盆景的具体方法是:截取富贵竹茎(长约20厘米),扦插于挂瓶中,放水深约5厘米,以后每隔数天加一次水,以补充蒸发的水量。平时放置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可长期观赏。
3、培养绿色的“柱子”。
如果居室的客厅较大,可在厅堂屏风的两侧放置两盆富贵竹。长期不移动不修剪,任其自由生长,可长至1米以上,形成绿色的“柱子”。
4、制作“宝塔”盆景。
利用富贵竹易生根、易萌芽的特点,制作“宝塔”盆景。“富贵竹塔”就是由高低不同的三组或多组富贵竹茎构成的。
具体方法是:把富贵竹顶尖剪成一定长度的插条,然后按内高、外矮、底平的原则,将其捆绑在一起形成“宝塔”,制成后放入水盆中养护,注意保持水深5厘米左右。
为使“宝塔”壮观,注意每个茎段的顶端一定要齐芽剪,防止上部发芽后不整齐。富贵竹塔必须经常修剪,才能保持完美的姿态,否则会导致枝叶过密。树形紊乱,比例失调,失去层次。
用富贵竹制作的富贵竹塔,层次错落有致,造型高贵典雅,寓意非常丰富,如节节高升。朝气蓬勃、廉洁自律、奋发向上等,以上就是关于富贵竹怎么造型的介绍。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富贵竹怎么造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Ⅳ 盆景竹子怎么修剪 盆景怎么修剪造型图片
竹子不怕修剪,可以剪掉徒长枝,明年春天再次发芽生长的,喜肥水浇水时加点营养液比较好,植物生长更好更旺
Ⅳ 竹子摆放风水注意事项
竹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竹子的笋不仅能够做成家常菜,竹子也能够制药。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竹子在风水当中的功能。很多人之所以看重风水,是因为风水能够使我们的财运、仕途得到改变。虽然这种说明没有得到科学证实,但是怀揣着一个这样的想法也不会有错。关于竹子的摆放风水到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罗列出来的详细竹子的图片内容。
竹子摆放风水之进门对角线
通常来讲,一间房子里的进门位置就是财位。竹子带有水,可以生财,所以能够放置在财位。不过财位禁忌的是重压,而且财遇到水就会化掉,所以养竹的花器不适宜太重或者里面水太多。然后也可以在竹子上系一根小红丝带,挺美观的。
竹子摆放风水之进门鞋柜
在进门的鞋柜上面放置竹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花器最好采用水晶瓶、玻璃瓶等,显得持稳而大方。切忌选择那些外形古怪的花器,尤其是那种带有尖锐棱角的。摆放的位置应选择见光度较好的。
相比于用竹子来催财,其实用竹子崔文昌更能显现效果。如果家里有读书的小孩或者从事文学行业的,都可以利用竹子崔文昌。
竹子摆放风水之办公桌右上角
如果将竹子放在办公桌上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在桌子的左上角。位置应该是朝着太阳的,能够很好地吸收阳光。另外也要靠近阳台,在落地窗的右边。
竹子摆放风水之注意事项
要注意的是,不能将竹子放置在电视机旁边,或者容易被风扇吹到的地方,会造成叶尖、叶缘的干枯。竹子在生根之后不能换水,等水分都蒸发干净之后再换水。如果换水频繁,会使竹叶变得黄而枯萎。同时也要定期进行施肥,否则竹子会变得瘦弱,竹叶变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每天在竹子里加入些微的营养液,可以使竹叶绿意延长。
常见竹子品种
1.慈竹
慈竹是丛生型。竹的典型代表:高大、筒长、叶葱浓。它的生物学特性:
⑴地上部分生长特征:6至8月笋芽出土,10月中旬生长基本停止。一般为20-30节,8至13米高;生活年限最长9年;1-2年生母竹成笋能力最强,3-5联代发生新笋增长率大,可培育大材;一年换一次叶;开花与年龄无关,与水分和营养有关,开花前叶变黄,开花后叶渐脱落,陆络枯死,材质变脆;1年生为幼竹,2-3年生为壮竹;4-5年生为老竹。箨上有毛。
⑵地下部分生长特征:秆茎有6个节,其中只有一个节上有笋子长出(秆柄与老竹子连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在一起,不向他处延伸,并有向地面拱起的特性;单丛茎竹地下茎须根发达,大部分于表层,最深达2米。新生幼竹当年不发根,第二年形成根系,以后逐渐减弱,6、7年生老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茎,可在地下保持十多年才烂,如不及时处理,则层层盘结合,影响竹笋的形成和竹林生长,应割断竹株与老篼的联系,这叫“打篼”。
慈竹秆纤维韧性强,节稀筒长,是竹编工艺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主要的竹种,在农村,几乎家家都栽有它。
2、单竹
民间俗称“单竹”,是慈竹属中,筒最长(有一米多长)的优质慈竹。竹质细腻,纤维韧性特强,能启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篾丝,编织成似绸、似绢的精档竹编工艺品。这种多生长在土壤肥沃的阴山处,是竹编的最佳材料。除青神外,眉山、邛崃一带也有些这种“单竹”。
3、四季竹
这是最近几年引进青神的优质竹种。丛生型竹子,四季生笋而得名。慈竹属的一种,最大的特点是秆粗大高直,一根就有几十斤重,纤维细腻,繁殖生长快,是造纸的好材料,经济价值大。青神西龙、观金、桂花、白果、罗湾等乡镇,有上十万亩此竹基地。这种竹原产于湖南沅陵县大坪乡。
4、硬头簧
丛生型竹子,秆高直、坚硬、质厚空小,故多用于建筑材料,农村都用于承重,挑、抬东西。种植量小。
5、斑竹
又名湘妃竹,散生型竹子,秆高直,挺拔,径大,质硬,竹面上有褐色斑点,传说是尧帝的两个女儿泪夫的眼泪洒在上面而形成的,故名“斑竹”。这种竹多用于建筑材料,也可启成篾条作编织用。古代拉船的纤绳,多用此竹篾编制而成。其特点是水不易浸蚀它,轻便,拉力强。青神种植量不大。主产于湖南湘水流域。
6、楠竹
又名毛竹,是散生型竹的代表。秆高直,坚硬。径大20公分左右,是建筑上的好材料;竹头是雕刻工艺品的好材料;竹笋是最佳菜肴,称为“玉楠片”。青神种植在中岩寺、德云寺等地。盛产于四川长宁、贵州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刺楠竹
楠竹属的一种,秆和枝丫上均有坚硬的“刺”而得名。丛生型,秆高直,挺拔粗大(径有10多公分),肉厚、空小,笋箨无毛,叶子少。多用于建材。青神竹艺城、天庙等地有少量种植。
8、水竹
散生型竹子,秆细长、坚硬,形如钢管,叶稀少,竹质韧性较强。多用于竹家具制作材料,成片大面积生长时,可用作造纸材料,也有花友常常养作盆景。青神罗湾曾有一片水竹,称为“竹海”
9、墨竹
散生型竹子,是珍稀竹种。秆和枝都是黑色而得名;笋尖外壳呈红褐色,一年后成材。是制作笛、箫管乐器的最佳材料。青神个别地方少有。
10、白粉竹
丛生型竹子,慈竹属,秆节长,形如“苦慈”,竹秆面上有一层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11、罗汉竹
丛生型竹子,秆不高,头部大,上身小,头部几节像“罗汉”肚子凸起起,故而得名。可作工艺品材料。
12、琴丝竹
丛生型竹子,有的高大,有的矮小,秆面呈淡黄色,上面有绿色粗、细相间的线条,形如“琴丝”而得名。
13、凤尾竹
丛生型竹子,秆细而矮小,枝叶很细小,形如凤尾而得名。
14、方竹
混生型竹子,竹秆约呈方形而得名。面呈淡黄色,节环上有一圈小刺,故又名“刺竹”。可用于工艺品加工材料。此竹稀为珍稀竹类。福建拓荣县乍洋乡凤里村有一片珍贵的“方竹”。
15、斗笠竹
混生型竹子,秆细直、质硬,叶宽大,繁殖力强,古代用秆制作箭秆。青神人常用叶夹在竹编斗笠里,用于防雨或日晒,故而得名“斗笠竹”。
16、巨龙竹
世界上最大的竹,产于我国云南地区,当地人可以用来做水桶或大型器具。有专业人士又说金雷竹。
Ⅵ 凤尾竹怎么养 凤尾竹养殖方法六大要技
凤尾竹(拉丁学名:Bambusamultiplex)又名观音竹、米竹、筋头竹、蓬莱竹等,原产中国南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凤尾竹的养殖方法:
1、土壤:凤尾竹喜酸性、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家庭盆栽可选用腐叶土、园土、河沙各1/3混合配制的培养土,忌粘重、碱性土壤。
2、阳光:凤尾竹喜光,室内养护时春、夏、秋三季放朝南窗台附近通风处,冬季放阳光充足的地方,便能生长良好。若放室外培养时,春、秋季节可多接受些光照,夏季要注意遮阳,避免强光曝晒,否则枝叶易发黄,影响美观。
3、温度: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
4、浇水:生长期间浇水要适量,保持盆土湿润即可。气候干燥和炎夏季节要经常用清水喷洗叶片,以利保持叶片碧绿。
5、施肥:凤尾竹在生长期间,每隔20天左右需施1次液肥。凤尾竹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液肥可用腐熟稀薄的豆饼水,或复合液肥。冬季应停止施肥。
6、修剪:凤尾竹在生长过程中老竿逐渐枯萎,应及时剪去,以保持优美的姿态。
凤尾竹在家居布置中幽雅别致,显得家居很有韵味,一般适合中式或田园风格的家居,如果家里是这些风格的不妨考虑一下。
Ⅶ 竹分为哪些种类
、慈竹
慈竹别称茨竹、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吊竹、子母竹等,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制作竹编工艺品,也被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
3、单竹
单竹秆高3~7米,径约5厘米,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厘米,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箨鞘坚硬,鲜时绿黄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细短毛,
箨落后箨环上有一圈较宽的木栓质环,箨耳长而狭窄,箨叶反转,卵状披针形,近基部有刺毛。每小枝有叶4~8枚,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厘米,宽2厘米,质地较薄,背面无毛或疏生微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竹
、慈竹
慈竹别称茨竹、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吊竹、子母竹等,主干高5~10米,顶端细长,弧形,弯曲下垂如钓丝状,粗3~6厘米,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可用于治痨伤吐血以及制作竹编工艺品,也被用于制作竹编工艺品。
3、单竹
单竹秆高3~7米,径约5厘米,顶端下垂甚长,秆表面幼时密被白粉,节间长30~60厘米,每节分枝多数且近相等。箨鞘坚硬,鲜时绿黄色,被白粉,背面遍生淡色细短毛,
箨落后箨环上有一圈较宽的木栓质环,箨耳长而狭窄,箨叶反转,卵状披针形,近基部有刺毛。每小枝有叶4~8枚,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0厘米,宽2厘米,质地较薄,背面无毛或疏生微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