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栽地菍

盆栽地菍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45:23

㈠ 这是什么植物果实可以吃吗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内,小枝光滑,略容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果美丽,植于庭院观赏,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根或全株入药。
药用价值:
根或全株入药,能通经和血;治月经不调、虚劳、白带、产后血气痛、感冒风寒;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四川中草药》第二卷)。[1] 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不建议食用

㈡ 紫珠的栽培技术

紫珠属亚热带植物,喜温、喜湿、怕风、怕旱,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红黄壤为好,在阴凉的环境生长较好。紫珠萌发条多,根系极发达,为浅根树种,3月开始展叶,4月上旬完全展开。花果在5月下旬开始萌发,花期比较长,从6月上旬到10月上旬,边开花边结籽。新梢生长快,一年有3次新梢,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一年生长高达2~3米,11月下旬开始落叶,收获期在11月中、下旬。常与马尾松、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红、尖叶山茶、山苍子、芭茅、枫香等混生。
紫珠原产我国黄河以南的部分省(区),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紫珠种植园地宜选择无水质、空气和重金属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风背西晒的旱土、天水田、二于田或坡地种植。于9~10月间挖3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栽植沟,每米栽植沟中施有机肥3~4公斤并与土拌匀。天水田、二干田要开好排水沟。
科学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后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时期。栽植时要求苗正,深浅适度,踩紧根部土壤。其他时期栽植影响成活率及当年产量。株行距0.3米×1.5米,亩植1500株。 紫珠栽培管理粗放,落果后剪去当年的枝,粗壮的留1—2节,每年可以结果。其余时间保证水分和土壤的适度疏松,几乎没有病虫害,是难得的优良观果植物,建议推广应用于公园绿地之中。
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干旱季节灌水能有效提高产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猪牛粪、枯饼肥、生物菌肥为最佳。在4~10月,每2个月施一次稀薄粪水,对紫珠生长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剂),砍伐后松土,按每米栽植沟3公斤有机肥施足基肥。 根或全株入药,能通经和血;治月经不调、虚劳、白带、产后血气痛、感冒风寒;调麻油外用,治缠蛇丹毒(《四川中草药》第二卷)。 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树、华紫珠、老鸦糊的叶。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性味】:苦涩;凉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
紫珠,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泽间。
【功效】: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①《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痿,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③《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
④《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⑤《闽东草药》: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实用选方
1.治咯血:干紫珠叶末1.5~2.1克。调鸡蛋清,每4小时服1次;继用干紫珠叶末6克,水煎,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2.治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紫珠叶、白及各等量。共研细粉。每服6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胃溃疡出血:紫珠叶12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衄血:干紫珠叶6克,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福建民间草药》)
5.治拔牙后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
6.治子宫功能性出血:紫珠叶、地菍、梵天花根各30克。水煎,加红糖30克。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连服数日。(《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珠叶、猪殃殃、细毛鹿茸草各15克,地菍、栀子根各3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8.治创伤出血: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撒敷,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福建民间草药》)
9.治跌打内伤出血:鲜紫珠叶和实60克,冰糖30克。开水炖,分2次服。(《闽东本草》)
10.治扭伤肿痛:紫珠草叶30克,鹅不食草30克,威灵仙15克。水煎服;或加松节油共捣烂外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11.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紫珠叶、紫金牛各15克,秦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12.治赤眼:鲜紫珠草头30克。洗净切细,水2碗,煎1碗服。(《闽南民间草药》)
13.治痈肿,喉痹,蛇虫、狂犬等毒:紫荆(紫珠)煮汁服之,亦可洗。(《卫生易简方》)
14.治阴道炎,宫颈炎:150%紫珠叶溶液,每次10毫升,涂抹阴道,或用阴道栓,每日1次。1星期为1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
15.治瘰疬,甲状腺肿大:杜虹花根60克,三桠苦根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或研末,1.5-3克。每日1-3次。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
止血:采用下列不同剂型内服、注射及局部外用。
1.粉剂--每次口服1-2克,每日3次;或每次1-5克,每日6-10克。亦可局部外用,治疗鼻衄、创伤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
2.溶液--用紫珠草 提取物的干燥品配成10%溶液,再制成止血纱布,用于各种手术止血。
3.注射剂--以紫珠草叶经乙醇提取制成,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此外,还可制成煎剂、片剂等服用。上述各种制剂,临床应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咯血、呕血、衄血、牙龈出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以及各种手术创面渗血等,均有止血效果。仅据80例各种中等度以下活动性出血的观察,内服粉剂及注射针剂的总有效率达95%。尤以对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的疗效较佳。用于消化道出血,口服较注射效果快;用药时间一般2-8天,较临床常用止血药奏效迅速,疗程短,而对于大出血,则疗效欠佳,需并用其他止血药物。但亦有用粉剂和煎剂口服,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而迅速获得止血效果的。治疗外伤出血,以粉剂撒布或鲜草捣敷,或用消毒纱布浸紫珠草溶液压迫出血部位,均能迅速达到止血目的。用于拔牙后出血,据469例的观察,绝大多数用药后能立即止血,较之一般牙槽压迫止血法效果迅速。用于各种手术止血164例,除12例于4分钟止血外,其余均能在1-3分钟内将切口出血点及创面渗血止住,而无需用止血钳、结扎或缝合;且有效病例无1例在手术台上再度出血或术后继发出血,因此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紫珠液还有预防及减少伤口感染的作用,在使用病例中无1例发生感染。但对于切口小动脉呈喷射状出血者,仍需结扎止血。紫珠草的止血作用,似在于收缩血管,便于血小板的凝聚而止血,并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对轻度休克病人尚有稳定血压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认为紫珠草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对肠道血管有直接收缩作用和间接通过肠管挛缩压迫血管而起止血的作用。
治疗烧伤:以1∶1紫珠草液调三黄散(大黄、黄芩、黄柏等分研粉),涂布创面(不宜太厚),干后便形成薄片状药痂。若药痂有裂痕、脱落,或有分泌物,需及时清除,重新上药。通常药痂不必剥除,创面愈合后可自行脱落。同时配合补液、杭菌素及中药治疗。据11例观察,对I、II度烧伤有控制创面感染,减少渗出,促进愈合等作用。
治疗痔疮:用紫珠草制成枯痔液(每100毫升含紫珠草250克,明矾3克),以注射方法治疗内痔、混合痔及环状痔等共576例,结果治愈561例(97.3%),好转15例(2.7%)。混合痔、环状痔因病情较复杂,需分期治疗。注射时以细针头直接穿刺于齿线以上的痔核部分,感觉有一定有“飘浮感”时(以防注人肌层),即略为回抽,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每一痔核按大小可注入0.3-1毫升。如有数个痔核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1次注射或分期分批注射。内痔注射后,约经1-3天痔核即见枯萎收缩,成暗蓝色、表面光滑之梭形硬结而告愈;少数病例在1周内治愈。混合痔注射后,有时药液向皮下扩散,引起外痔的炎症水肿,其后炎症水肿消退,痔核亦枯萎消失而治愈;这种局部变化主要发生在较重的病例,其治愈时间较无炎症反应者略为延长。环状痔注射后的局部变化与混合痔基本相同,但因其病情重,反应亦较重,故治愈时间亦较长。注射后部分病员有畏寒感觉,持续10-30分钟;两例发生尿潴留;两例因注射过深和注于齿线之外,分别引起坐骨直肠窝炎症和注射局部感染化脓。
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紫珠草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对肠道血管有直接收缩作用和间接通过肠管挛缩压迫堵阻血管而起止血作用。紫珠草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使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对蛙肠系膜血管有收缩作用。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 可使家兔出血时间缩短。有报告认为,紫珠能使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缩短,其止血原理可能是其使血管收缩和使血小板数增加。
2、抗菌作用:紫珠草对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裸花紫珠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亦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化学成分
杜虹花的新鲜叶含黄酮类成分3,5,7,4′-四甲氧基黄酮(3,5,7,4′-tetramethoxyflavone)3,5,7,3′,4′-五甲氧基黄酮(3,5,7,3′,4′-pentamethoxyflavone),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7,3′-tetramethoxyflavone),3,4,7,3′-四甲氧基黄酮(3,4,7,3′-tetramethoxyflavone)。还含三萜类成分:熊果酸(ursolic acid),2α,3α-二羟基乌苏烯-28-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又含植物甾醇类及其葡萄糖甙,缩合鞣质,中性树脂,糖类和镁,钙,铁盐等。
主要成分:含黄酮类、缩合鞣质。尚含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铁等微量元素。 紫珠株形秀丽,花色绚丽,果实色彩鲜艳,珠圆玉润,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珍珠,是一种既可观花又能赏果的优良花卉品种,常用于园林绿化或庭院栽种,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紫珠 -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残留枝梢及枯叶,抢水洗净,切丝,晒干。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㈢ 什么花是6月份开花

举例:常见的有苹婆、罂粟、勿忘我、桔梗、百合

苹婆

苹婆(学名:Sterculia nobilis Smith ),梧桐科常绿乔木,又称“凤眼果”,叶长椭圆形;初夏开花,无花冠,花萼粉红色,圆锥花序;果实分为四五个分果,外面暗红色,内面漆黑色。

种子可供食用,种子煨熟的味道如栗子。原产于中国、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在中国广东以南常植栽为庭院树,木材轻韧,可制器具。广东习俗中苹婆果实是七姐诞的祭品,若没有便会用假苹婆果实代替。由于苹婆年产量少,加上祭祀习俗熄微,故很少大量种植的果园,只有零星种植。

拓展资料

苹婆

乔木,树皮褐黑色,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叶薄革质,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5厘米,宽5-15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浑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3.5厘米,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长达20厘米,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长约10毫米,5裂,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且向内曲,在顶端互相粘合,与钟状萼筒等长;雄花较多,雌雄蕊柄弯曲,无毛,花药黄色;雌花较少,略大,子房圆球形,有5条沟纹,密被毛,花柱弯曲,柱头5浅裂。

蓇葖果鲜红色,厚革质,矩圆状卵形,长约5厘米,宽约2-3厘米,顶端有喙,每果内有种子1-4个;种子椭圆形或矩圆形,黑褐色,直径约1.5厘米。花期4-5月,但在10-11月常可见少数植株开第二次花。

罂粟

代表物种鸦片罂粟是一年生草本,无毛或稀在植株下部或总花梗上被极少的刚毛,高30-60 (-100)厘米,栽培者可达1.5米。主根近圆锥状,垂直。

茎直立,不分枝,无毛,具白粉。叶互生,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25厘米,先端渐尖至钝,基部心形,边缘为不规则的波状锯齿,两面无毛,具白粉,叶脉明显,略突起;下部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抱茎。

花单生;花梗长达25厘米,无毛或稀散生刚毛。花蕾卵圆状长圆形或宽卵形,长1.5-3.5厘米,宽1-3厘米,无毛;萼片2,宽卵形,绿色,边缘膜质;花瓣4,近圆形或近扇形,长4-7厘米,宽3-11厘米,边缘浅波状或各式分裂,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或杂色;

雄蕊多数,花丝线形,长1-1.5厘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3-6毫米,淡黄色;子房球形,直径1-2厘米,绿色,无毛,柱头(5-)8-12(-18),辐射状,连合成扁平的盘状体,盘边缘深裂,裂片具细圆齿。

蒴果球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4-7厘米,直径4-5厘米,无毛,成熟时褐色。种子多数,黑色或深灰色,表面呈蜂窝状。花果期3-11月。

勿忘我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单一或数条簇生,高20-45厘米,通常具分枝,疏生开展的糙毛,有时被卷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柄,狭倒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8厘米,宽5-12毫米,先端圆或稍尖,基部渐狭,下延成翅,两面被糙伏毛,毛基部具小形的基盘;

茎中部以上叶无柄,较短而狭。花序在花期短,花后伸长,长达15厘米,无苞片;花梗较粗,在果期直立,长4-6毫米,与萼等长或稍长,密生短伏毛;花萼长1.5-2.5毫米,果期增大,长4-5毫米,深裂为花萼长度的2/3至3/4,裂片披针形,顶端渐尖,密被伸展或具钩的毛;

花冠蓝色,直径6-8毫米,筒部长约2.5毫米,裂片5,近圆形,长约3.5毫米,喉部附属物5,高约0.5毫米;花药椭圆形,先端具圆形的附属物。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1毫米,暗褐色,平滑,有光泽,周围具狭边但顶端较明显,基部无附属物。

桔梗

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

叶全部轮生,部分轮生至全部互生,无柄或有极短的柄,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0.5~3.5厘米,基部宽楔形至圆钝,急尖,上面无毛而绿色,下面常无毛而有白粉,有时脉上有短毛或瘤突状毛,边顶端缘具细锯齿。

花单朵顶生,或数朵集成假总状花序,或有花序分枝而集成圆锥花序;花萼钟状五裂片,被白粉,裂片三角形,或狭三角形,有时齿状;花冠大,长1.5~4.0厘米,蓝色、紫色或白色。

蒴果球状,或球状倒圆锥形,或倒卵状,长1~2.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期7~9月。

百合

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鳞茎球形,淡白色,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

根分为肉质根和纤维状根两类。

肉质根称为“下盘根”,多达几十条,分布在45~50厘米深的土层中,吸收水分能力强,隔年不枯死。纤维状根称“上盘根”,“不定根”,发生较迟,在地上茎抽生15天左右、苗高10厘米以上时开始发生。

形状纤细,数目多达180条,分布在土壤表层,有固定和支持地上茎的作用,亦有吸收养分的作用。每年与茎干同时枯死。有鳞茎和地上茎之分。

茎直立,圆柱形,常有紫色斑点,无毛,绿色。有的品种(如卷丹、沙紫百合)在地上茎的腋叶间能产生“珠芽”;有的在茎入土部分,茎节上可长出“籽球”。

珠芽和籽球均可用来繁殖。叶片总数可多于100张,互生,无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脉弧形。有些品种的叶片直接插在土中,少数还会形成小鳞茎,并发育成新个体。

花大、多白色、漏斗形,单生于茎顶。蒴果长卵圆形,具钝棱。

种子多数,卵形,扁平。6月上旬现蕾,7月上旬始花,7月中旬盛花,7月下旬终花,果期7~10月。

热点内容
夏天剪兰花 发布:2025-07-15 02:13:31 浏览:559
十二月牡丹折牡丹 发布:2025-07-15 02:05:06 浏览:306
大疆七夕 发布:2025-07-15 02:00:06 浏览:10
玫瑰花单枝 发布:2025-07-15 01:58:38 浏览:564
洪玫瑰命运三部曲 发布:2025-07-15 01:49:44 浏览:254
梅花镍英文 发布:2025-07-15 01:34:04 浏览:538
脱贫花卉 发布:2025-07-15 01:16:13 浏览:472
进口盆景剪刀 发布:2025-07-15 01:14:25 浏览:687
樱花叶子多 发布:2025-07-15 01:14:23 浏览:853
七夕最新文案 发布:2025-07-15 01:13:00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