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花的盆景
1. 菊花苗能修枝头吗做一个好看的盆景
菊花苗能修枝头。
制作菊花盆景要选择叶小、节密、花小、花色淡雅、花柄短的小菊花品种。
在11月采取老菊脚芽将其种植于瓦盆之中,浇足水,在阴凉处放置一周,然后移到向阳低温(15℃)的室内养护越冬。冬季保持盆土湿润即可,浇水不可过多。待翌年3月下旬天气转暖时,把菊花苗移出室外,换上大一号较深的瓦盆种植。
在对菊花苗造型的同时,可以去顶,促进菊花侧枝的生长。根据菊花盆景的造型需要,留3-5根侧枝即可,其它侧枝可以全部去掉。之后进行多次摘心,最后一次摘心应在8月底进行,过晚菊花不易生出花蕾。
2. 盆栽小菊花怎样栽培与管理
小菊花属于地被菊,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属短日照植物,8~9月便形成花蕾,陆续开花(多数品种的自然花期是9~10月)。
1繁殖方法
地被菊的繁殖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这种方法成本低,繁殖系数大,可获得大量变异种,但后代性状良莠不齐。无性繁殖包括分株、扦插、嫁接等方法。为了保持地被菊的优良特性,通常采用无性繁殖,而其中分株和扦插两种方法是人们常用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一般选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阴天进行,如连续晴天也可在下午进行。扦插繁殖一般在4~5月份在插床或苗盘中进行,两周后大部分插穗生根,一般在扦插后25~30天定植。
2定植及管理
应选择在通风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定植,地被菊喜肥,定植前一定要施足底肥。定植株行距为30cm×40cm,第一年可适当密植,以便及早覆盖地面,第二年应及时间苗。定植时根系要舒展,种植深度为将基部1~2片叶节埋入土中为宜,根部要用土压实,苗要栽正,之后浇透水。在生长前期,要多次松土除草,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为防止雨季积水,当植株长到20cm~30cm高时,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地被菊缓苗后应及时摘心,只留下部四片叶,以利于多分枝。成活后,一般不再需要浇水施肥。第一年定植,通常不需摘心。第二年因长势强,株距相对变密,易导致徒长,基叶脱落。所以,自第二年起需采取控水、间苗疏枝、摘心等措施。最后一次定头一般不宜迟于7月20日,否则会推迟花期甚至影响开花。地被菊生长期间,要及时摘除残花,修剪生长过密的枝叶和病枯枝,以保证健壮枝的营养供应和保持株型良好。
3
病害防治
在地被菊整个生长过程中,需注意病虫害防治,特别是叶斑病、病毒病、蚜虫、蛴螬等,应结合病情进行适当药物防治。
3. 小盆栽,像小菊花,花瓣是针叶状
雏菊来(学名:Bellis perennis L.),又名马头源兰花、延命菊,春菊、太阳菊等。是菊科植物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厘米左右。
雏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
雏菊在能够渡夏的寒冷地区可以进行分枝繁殖。
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深得意大利人的喜爱,因而推举为国花。
4. 菊花可以做得到盆景吗
当然是可以的,菊花盆景不同于其他的木本盆景是他需要用枯树桩做依托。用多头小菊做树冠,呈现出老树发新花的美。
5. 如何养菊花(盆栽)
盆栽菊花越冬:一是留根,二是存芽。留根越冬的,花后剪去老本,清理回土面,浇一次透水,答放在有阳光的冷室,以0℃左右为宜。盆土保持微潮,不可久湿。来春3月中旬,移到室外避风向阳处养护一段时间,可分株繁殖,也可原盆或地栽养枝,准备扦插繁殖。
存芽越冬的,秋末冬初选发自根茎的出土高2厘米的第一代新芽扦插,连土中2厘米部分一起挖出。用培养土和面沙土各半掺匀装头号筒盆,每盆插5~7枝。插土深度以原出土位置为准。而后放在有阳光的室内,室温保持3℃左右,盆土微潮,忌高温,防风干。来春3月中旬移至室外,先放避风向阳处锻炼1周后,即可分盆或下地栽植。有条件的可于入冬时,在避风向阳处,开辟阳畦(冷床),把老根连盆或脱盆带土保存。盆插的也可放入阳畦越冬,冬季用薄膜覆罩防寒,温度保持0℃左右,土壤微潮即可。天气回暖时注意通风。4月即可移出阳畦栽植。
6. 盆栽雏菊怎么养才好
雏菊是一种小巧玲珑的观花植物,它们是草本植物,枝茎比较柔软,非常适合布置阳台以及客厅。这种植株高度非常有限,一般不会超过五十厘米。而且分枝比较多,绿色的叶片看上去很平凡,但是颜色鲜艳的花朵却看上去非常天真烂漫,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现在雏菊已经成为人见人爱的盆栽植物,在国内有很多花友都特别喜欢它们。有些朋友将其养殖在阳台上,开花的时候阳台非常漂亮,五颜六色的雏菊看上去花团锦簇,让人心情也变得特别好。
不过养殖雏菊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只有这样它们才能生长更为繁茂,而且还能开出特别漂亮的花朵来。
1、雏菊喜欢生长在比较肥沃的土壤之中,朋友们在上盆的时候就要在基质中拌入一些有机肥。而且在植株的生长期间还要定期追施肥料。在雏菊的生长季节追施一些复合肥,会让雏菊长得更为茂盛,还能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
2、在雏菊的生长过程中,光照是非常重要的,朋友们要每天保证植株八小时左右的光照。这样它们才会植株变得更为粗壮,叶色也会十分嫩绿。在花期的时候让植株接受光照,还能增加花量。
3、给雏菊浇水需要特别注意,如果积水较多的话,植株容易出现灰霉病。朋友们为其浇水之后一定要放在通风的环境中,这样能减少病虫害的生长。此外夏季养护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降温,不然植株很容易因温度过高而出现倒伏的情况。
如果朋友们想让雏菊生长更加迅速,可以用移植的方式,多为雏菊换几个花盆。这样它们的根须会越来越多,植株也会变得十分茂盛。
【伊秀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7. 雏菊怎么盆栽
盆栽雏菊的步骤 阶段一:穴盘育苗 从培根穿透它的种皮开始萌发,从幼根入土到长出子叶为第一阶段。温度应保持在18℃。保持栽培介质的潮湿,种子喜阳光温暖,所以可不必覆土,但是要避免阳光直射,切记不可让介质干燥。此阶段pH值保持在5.5至6.2之间,相对湿度为100%。下盆播种后,要适当对其进行遮阴。 阶段二:子叶出现及生长 从子叶渐渐长出真叶就进入第二阶段了。依然让室温保持在18℃。介质的湿度保持在70%-80%之间,当然还是不能过于干燥,子叶的生长需要根系扎入介质吸收养分完成。前两个阶段总共需要2-3周的时间。 子叶出现及生长 阶段三:真叶生长和发育 从真叶长出到有80%的种苗为第三阶段。室温可以适当降低至15℃左右。温度降低,湿度也要随之降低,两次浇水间隔可以长一些,干透再浇,从而形成干湿循环,利于植根的生长发育。 雏菊炼苗 阶段四:炼苗 此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种苗通过炼苗而变得耐寒,持续一周左右。温度,湿度和施肥基本和前一阶段是相同的。需要及时移栽上盆。后两个阶段需要1-2周左右的时间完成。 盆栽雏菊注意事项 1.凉爽的盆栽环境,能够使植株变得紧凑。 2冬季盆栽湿度高导致叶片变得潮湿,从而引发灰霉病。盆栽湿度要保持适宜。 3.雏菊是基叶簇生,因此需要保持通风,防止基部腐烂。
8. 盆栽菊花怎么养
菊花很好养的,间干间湿就好,基本上传统菊花比较喜欢凉爽通风的环境,春秋多晒太阳,冬天注意气温保持5度以上,夏天太阳太大的时候遮点太阳,很皮实很好养的花
9. 菊花的盆栽方法有哪些
盆栽菊的栽培管理
盆栽菊花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方式。
一段根系栽培法
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止摘心,9月加强肥水管理,促其生长,10-11月开花。各地盆栽菊的方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扦插后即上盆,此法优点为根部损伤少,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瓦筒地植上盆,扦插苗植于三片瓦围成的瓦筒中栽培,待花蕾上色时挖起上盆。此法较前者省工,但挖苗时易伤根,花期与花的品质不如前者;地植套盆法,扦插苗定植于高畦上,7月初套上大孔盆,使苗从盆孔伸出,分次加土,现色时铲断地下根部;盆中嫁接法,3月间播种育蒿苗,5月间在蒿苗上嫁接菊花,以后管理同扦插上盆法,用此法繁殖,植株健壮,花大且开花较早,但较费工,地植嫁接套盆法,3月间将育好的青蒿苗栽于畦中,5月间嫁接,花蕾现色时移人盆中。其优点为管理方便,株植强健,花亦大。缺点是伤根较重。
二段根系栽培法
此法在东北地区常用,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应用。在5一6月秆插,幼苗成活后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止摘心。待侧枝长出盆沿后,用盘枝法调整植株的高度,并将枝条加以固定,使其分布均匀,上部加上覆盖,不久盘压的枝上即生出根来。当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还可再盘枝调整一次,然后加足肥土。应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齐美观,植株较矮,叶片丰满,枝条健壮,花大,花期长。因盘枝上又生根,故称为二段根系栽培法。
三段根系栽培法
华北地区常用的栽培方法。从冬季秆插至次年11月开花,需时1年。北京艺菊名家总结出以下4个阶段,即冬存,秋末冬初选健壮脚芽扦插养苗;春种,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上用普通腐叶上,不加肥料,夏定,利用摘心促进脚芽生长,至7月中旬出土脚芽长至10厘米左右时,选发育健全,芽头丰满的苗进行换盆定植,秋养,7月上中旬将选好的壮苗移入直径20一24厘米的盆中,盆土用普通培养土加0.5%过磷酸钙。将小盆中的菊苗连土坨倒出,以新芽为中心栽植,并剪除多余蘖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压实。换盆后,新株与母株同时生长,待新株已发育茁壮后,将老株齐土面剪去。剪除母本后松上,填人普通培养上,并加20%一30%的腐熟堆肥。这时盆中已有8成满的肥土,1周后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形成强大根系,整个栽培过程,换盆1次,填土2次,植株三度发根。
10. 盆栽菊花有哪些
菊花种类这概念太过宽泛,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一、依色分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亚型从略):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五、依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
(18)托桂型。
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还有一种分类的参照:
一.按自然花期
1夏菊 花期6-9月
2秋菊 花期10-11月
3寒菊 花期12月-翌年1月
二.按花直径
1大菊 花径10CM以上
2中菊 花径6CM-10CM
3小菊 花径6CM以下
三.整枝方式与应用
1独本菊 一株一茎一花
2立菊 一株多干数花
3大立菊 一株数百至数千朵花
4悬崖菊 通过整形成悬垂式
5嫁接菊 一株花的主干上嫁接各种花色的菊花
6案头菊 株高20CM左右,桌面摆设
7菊艺盆景 由菊花制作的桩景或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