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苏轼写盆栽

苏轼写盆栽

发布时间: 2021-01-24 10:58:48

① 宋代描写山水盆景的诗词有哪些

苏轼的《抄双石》:

梦时良是觉时非,袭汲水埋盆故自痴。

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

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

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

苏东坡不仅亲自制作盆景,并对入画的盆景加以吟咏: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试观烟云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陆游在《菖蒲》诗中对山水盆景也作了细致描述和赞美: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盘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同时,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如田园诗人范成大爱玩英德石、灵璧石和太湖石,并在奇石上题“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名称。

而且,到了宋代,这时的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比如人称“米颠”的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癖,他论石有透、漏、瘦、皱之说。这也促使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有了显著提高。

② 花的佳句

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
满树的桃花竞相吐蕊、争芳斗艳,远远就能闻到桃花的芳香。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红的如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不胜收。
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惟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那株紫丁香到了暮春,满树便开出字色的小花,那话并不艳丽,想笔尖大小,绽放开来,却纯净雅洁,犹如一片紫色的迷离的雾.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喜欢菊花的高风亮节,赞美它的不畏严寒,欣赏它那顶风冒雪怒放的精神。敢于百花争艳,敢于风霜搏斗,它的勇气更令我深深折服。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月季花的枝叶是绿油油的,上面有许多又细又尖的小刺,只要你不小心碰着,就会立刻出血,而且很痛。
月季花可以美化环境,它不怕风吹雨打,日晒虫叮。只要有土壤和水分,它就可以生存下去,给我们化环境。
紫丁香盛开的时候,花先呈淡粉色,接着就变成了淡紫色,形状像天上
一、桃花:

唐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唐代吴融
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南朝徐悱
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

唐代崔护
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代白敏中
千朵浓芳绮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

杜甫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揖,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宋代欧阳修
经年种花满幽谷,花开不暇把一卮。人生此事尚难必,况欲功名书鼎彝。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耐东风吹。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群芳落尽始烂漫,荣枯不与众艳随。念花意厚何以报,唯有醉倒花东西。盛开比落犹数日,清樽沿可三四携。

苏轼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 白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清平乐 桃花
东风催早,人面桃花笑。几日踏春春又老,瓶里一枝花好。
少年惆怅谁知,除非问取花枝。换了我心给你,才知一样相思。

清平乐 桃花
桃花开了,流水余香绕。镜里朱颜惊未老,却问比花谁好?
朱颜不似花红,花红毕竟无情。若是桃花情重,纷纷红泪飘零。

二、兰花
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王士慎《冯女郎画兰》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石涛《墨兰》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墨兰》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华 岩《兰》
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凤翰《题郑板桥画兰陈溉夫画松》
溉夫画松松支离,板桥画兰兰离披。
兰离披,兰有香,松枝拂之松风长。
披风坐,北窗凉,老奴消受太清狂。

黄 任《题画兰》 (三首)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养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李方膺《兰花册页》 (三首)
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
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楚畹清风涌笔端,廿年作客与盘桓。
自怜不唱猗兰曲,万叶千花供世看。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汪士慎《兰》
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
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空谷清音图册页》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李鳝《水墨兰蕙》
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

《幽谷芳菲》
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
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金农《画兰》
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
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近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沈彤《幽兰为仪封先生作》
幽兰发空谷,蔚为王者香。
香风满四野,素姿凝清光。
脉脉含深情,独立遗众芳。
何堪萧与艾,结交当道傍。
萧艾滋露华,幽兰罹严霜。
光风一以转,采采充佩裳。

郑燮《题半盆兰蕊图》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题来兰》
两盆兰草,一晚一早。
先后得花,春末夏晓。

《题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峤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兰》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兰》
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
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题兰》 (五首)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
任他风雷雨,终久不凋残。

一笔与两笔,其中皆妙隙。
何难信手挥,不顾前人迹。

有根不在地,有花四季开。
怪哉一参透,天机信笔来。

《丛兰荆棘》
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
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小幅、并白丁墨兰共一卷》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客焦山袁梅府送兰》
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贴,烟帆昨夜过江来。

《题盆兰倚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画里分明唤阿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题破盆兰花图》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题峤壁兰花图》
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画芝兰棘剌图寄蔡太史》
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澹远人。
《兰》 (四首)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秋兰谱压风骚。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

《画兰寄呈紫琼崖道人》
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破盆兰花》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画盆兰送范县杨典史谢病归杭州》
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
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
后被好事者攫去,杨甚愠之。又十余年,余过杭,而杨公已下世久矣。其子孙述故,乞更画一幅补之。既题前作,又系一诗曰相思无计托花魂,飘入西湖叩墓门。为道老夫重展笔,依然兰子又兰孙。

③ 为什么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其实苏东坡这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一个典故。这句话的意思是: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释,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意思是: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指竹子)呢!

这“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3)苏轼写盆栽扩展阅读:

《於潜僧绿筠轩》——作者苏轼:宋代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词句注释:

1、於潜:旧县名,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县南有寂照寺,寺中有绿筠轩。僧:名孜,字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

2、此君:用晋王徽之典故。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大嚼:语出曹丕《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3、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有的是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是愿多置钱财,有的是想骑鹤上天,成为神仙。其中一人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升官、发财、成仙之利。

白话译文: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④ 这东西谁写的 或者谁能给我描写盆景的诗句,要有作者和题目,最好是古诗。。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洞天曲水,盆心倚立。朱阁低回,浣香临梅。 岛外淙淙,玉蝶其中。降龙锁虎,斧劈钟乳。倩倩倚虹,烟雨微朦。

⑤ 关于花的佳句大全

1、那盛开的花朵儿,不正像一张张美丽可爱的脸儿吗?
2、 开花时节,白的,紫的,粉的,水红的,姿色秀丽。
3、喇叭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稠密得很,远远看去,就像一匹绿布挂在空中。
4、 啊,牵牛花开了。六角形的花,像个小酒杯,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显眼夺目。
5、 微风过处,那碧绿的随风起伏,就像一位舞女在摆动她那美丽的长裙。
6、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7、 鸡冠花,远远看去红得像一团火。走近一看,嗬,朵朵都像大公鸡头上的红冠子。
8、 一列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 美人蕉就像含羞的小姑娘,捧出红艳艳的花朵。 美人蕉的花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近看像小姑娘头上的红蝴蝶结。 美人蕉那宽大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 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首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9、 经过我的精心照顾,美人蕉的长势越来越旺盛。过了不久,嘿!美人蕉的叶子渐渐地由绿带白,变成了浓绿,浓得几乎要流下来。美人蕉的顶端更增添了异彩,成串的花蕊像蜡烛,像火炬,越长越大,抿嘴欲笑。要开放了,要开放了……一天早晨,花终于盛开了,那鲜艳的花朵似红莲映水,红得耀眼。微风吹来,片片花瓣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那美呀,简直醉了我的心。 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那牵牛花儿爬在树上,调皮任性,无拘无束,就像小孙女缠着老爷爷。 牵牛花的果,像盏盏小灯,向下垂着,好像在寻找适宜的地方,然后把种子弹落,让它在繁茂的枝叶上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 一片片的叶儿一闪一闪,就像一张张少女的脸。 嫩叶上残留着一两滴雨露,泪珠一样晶莹。
10、 学校的春天,那真是太美了!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急似的聚拢起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1、喇叭花的花冠美极了。它的花蕊有六根左右,很细,像大头针一样。它的花瓣像喇叭,它的顶端像五角星,下面是白色的,上面是紫色的,中间是粉红的,它像支架一样托着喇叭口。它的叶子绿绿的、薄薄的,形状跟桃心似的。它的茎是浅绿色的,弯弯曲曲,像电话线一样,緾绕在护栏上,骄傲的擎着花冠,微风吹来,它的花冠左右摇动,好像在吹喇叭似的。
12、我来到阳台上,看见一朵玫瑰色的花盛开着,妈妈说这是喇叭花。它有细长的柄,花柄的尖端有五片花瓣,花瓣的中心有几根细细的花芯,它好像很神气地向着天空吹着那只大喇叭,(运用比喻,但花瓣围成喇叭状未写清,为什么是“向着天空”的未说明,所以并不形象。)还把它那股香味送到我的鼻尖。几天以内,花儿陆续地开放了。(“几天以内”,标志着生长变化的最后过程,略写 。)
13、 爬满篱笆的喇叭花,不愿把喇叭吹响,大概是怕影响我们的学习吧。”“
小草也在微风的吹拂下晃动着,好像随着晨风在轻轻地唱歌起舞。
14、 小草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织成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 小草儿悄悄地绿了整个山野,给故乡编织妆扮着春天的衣裳。
15、茸茸的绿草,随着地形的连绵起伏,直达天际,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 那小草的颜色丰富多彩,一片一片连起来,赛过巧手编织的花毯,活生生,自然而又和谐。 长剑似的绿叶,互相缠搭着,密不透风。
可以吗? 网上找的! 会给分的给 ,我也不稀罕 帮帮大家回答我也开心- -~!

⑥ 关于爱盆景文竹的诗句有哪些

1.蝶恋花

宋代:赵令

环取其终始不绝。兼致彩丝一絇,文竹茶合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版意者欲君权子如玉之洁,鄙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诚,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佳。慎言自保,毋以鄙为深念也。”奉劳歌伴,再和前声。商调十二首之十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佩玉彩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

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物会见郎人永弃。心驰魂去神千里。

2.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代: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5.冉冉孤生竹

两汉:佚名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⑦ 急需描写兰花,松树,竹的古诗!!!

兰花诗十首

爱 兰

不是生来偏爱兰,缘于神姿自天然。

心逐碧草摇清风,嗅得幽香沁心田。

寻 兰

心仪兰花爱意浓,山中寻踪乐春风。

攀登危岩拨荆棘,一见芳姿露笑客。

采 兰

云遮雾罩溪水潺,登高攀崖觅幽兰。

采取奇草花悦目,忘尽饥饿和严寒。

养 兰

阳台莳兰数十丛,朝顾暮看日相逢。

道出不怕君笑我,糟糠说我已发疯。

赏 兰

采回兰花盆中栽,馨香引得蝶飞来。

惹我夜半无睡意,灯照芳容细观测。

梦 兰

痴心兰花登山采,归来未歇数盆栽。

天姿仙影日三顾,多少次第梦中开。

画 兰

一方宣纸几笔墨,画出兰花迎春开。

不知墨香是花香,引得蝴蝶堂上来。

题 兰

阳台兰花巧安排,春夏秋冬轮回汗。

风送天香沁肺腑,自有狼毫抒胸怀。

读 兰

始自子称王者香,空谷幽兰天下芳。

莳养数盆显神韵,引我诗情读华章。

咏 兰

碧草生在幽谷中,沐日浴露姿从容。

天赐神香自悠远,引来蝴蝶弄清风。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
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屈 原《九歌》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李 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苏 轼《兰花草》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默。
时最风露香,蓬艾深不风。
丹青与真色,欲裱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郑燮 咏兰诗二首

留得根棵大,何怨叶短稀。
春雷潜夜发,香气入云飞。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鲁 迅《咏兰》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古 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兰 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书名:《全唐诗》 作者:白居易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
漠漠尘中槐,两两夹康庄。婆娑低覆地,枝干亦寻常。
八月白露降,槐叶次第黄。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
彼如君子心,秉操贯冰霜。此如小人面,变态随炎凉。
共知松胜槐,诚欲栽道傍。粪土种瑶草,瑶草终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为栋梁。杀身获其所,为君构明堂。
不然终天年,老死在南冈。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

唐·李颀《望秦川》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高骈《对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题台岛易苏民先生《兰竹图》
劲节独能持,幽香有所思。
比邻兄与弟,同气复连枝。

唐·杜牧《题新竹》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够了把 呵呵!

⑧ 赞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文章(一定是名人写的),拜托了!!1

植物并称少见,人物并称却很多:
以下仅供参考:
远古至春秋战国
三皇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有七种说法:①天皇、帝皇、泰皇;②天皇、地皇、人皇;③伏羲、女娲、神农;④伏羲、神农、祝融;⑤伏羲、神农、共工;⑥伏羲、神农、黄帝;⑦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③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④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两皞 指太皞、少皞,均为上古部落首领。
三示 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指商朝太乙、祖乙、太甲。
三仁 指商朝微子、箕子、比干。
周初三监 指姬鲜、姬度、姬处。
春秋五霸 一作“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有四种说法: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②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③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夫差。
三贵 春秋齐桓公时的三个小人,即竖刁、易牙、开方。
三桓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皆为鲁桓公的后代,所以被称为“三桓”。
三圣 指孔子、老子、墨子。
孔孟 指孔子、孟子。
孔门四配 指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即复圣颜回、宗圣曾参、述圣子思、亚圣孟轲。
孔门十二哲 指孔庙祭第二等十二人,即闵损(子骞)、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宰予(子我)、端木赐(子贡)、冉求(子有)、仲由(子路)、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颛孙师(子张)、有若(子若)、朱熹(元晦)。
孔门七十二贤 指孔子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七十二实为约数,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者77人,加上见于《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等书中人数,多达近90人。分别是: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木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燕伋、宓子贱、原宪、公冶长、南宫适、公晳哀、曾点、颜无繇、叔仲会、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寮、司马耕、樊迟、有若、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奚容蒧、公祖句兹、施之常、秦祖、漆雕哆、颜刻、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后处、秦冉、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旗、县成、左人郢、郑国、秦非、颜哙、步叔乘、乐欬、廉絜、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蒧、琴张、林放、陈亢、申枨、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颜祖、蟂单、句井疆、宰父黑、县亶、孟懿子、南宫敬叔、颜浊邹、鞠语、孺悲、惠叔兰、孔璇、原亢籍、公西舆如。
老庄 指春秋末老子、战国时庄子,均道家代表人物。
战国四君 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
屈宋 指战国时诗人屈原和宋玉。

汉至隋
汉代二祖 指汉高帝刘邦(西汉),光武帝刘秀(东汉)
西汉十五帝 指高祖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昭帝刘弗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示、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看、孺子英(王莽摄政)、王莽(称“新”朝)、淮阳王(更始帝)刘玄。
汉初三杰 指西汉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
汉三雄 指西汉开国将领韩信、彭越、英布。
西汉十八侯 指赞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午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留侯张良、汝阴侯夏侯婴、颖阴侯灌婴、阳陵侯付宽、信下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清侯陈武、清河侯王吸、曲逆侯陈平、汾阴侯周昌、襄平侯纪通、曲成侯虫达,均为汉朝开国功臣。
西汉二司马 指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辞赋家司马相如,一作“二马”。
王扬枚马 指汉代辞赋家王褒、扬雄、枚乘、司马相如。
马杜 指汉司马相如、杜笃,均以文学著称。
枚马 指汉枚乘、司马相如,均汉代前期辞赋代表作家。
班马 指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或称“史班”。
贾董 指西汉贾谊、董仲舒,均以文才著称。
贾马 指西汉贾谊、司马相如。
东汉十三帝 指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达、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醒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光武时二十八个有功武将总称,即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后、陈俊、耿弇、杜藏、寇恂、付俊、岑彭、坚谭、冯异、王霸、朱右、任光、祭遵、李忠、景丹、万修、盖延、邳彤、铫期、刘植、耿纯、臧宫、马武、刘隆。
班氏三兄妹 指班固、班超、班昭。
李杜 ①汉朝名士李固、杜桥。②汉朝名臣李膺、杜密。③汉臣李云、杜众。
贾郑 指东汉学者贾逵、郑众。
五侯 东汉宦官左悺、单超、具瑗、徐璜、唐衡合谋诛外戚梁氏,同日封侯,时称“五侯”。
许氏二龙 指东汉名士许虔、许劭。
二苏 指东汉苏章、苏不韦。
建安七子 指东汉建安年间文学家孔融、陈琳、应玚、刘桢、阮瑀、徐干、王粲。
崔杜 指东汉书法家崔瑗、杜操。
扬马 指汉朝辞赋家扬雄、司马相如。
京兆三休 指汉代金敞(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韦端(字甫休)。
钟王 指三国魏书法家钟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
三曹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
蜀汉三杰 指诸葛亮、关羽、张飞。
竹林七贤 指魏晋间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二阮 亦作“大阮小阮”,指阮籍、阮咸叔侄。
二十四友 指西晋郭彰、石崇、欧阳建、潘岳、陆机、陆云、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瑰、和郁、周恢、牵秀、陈眕、许猛、刘讷、刘舆、刘琨。
二陆 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潘 指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尼叔侄。
潘陆 指潘岳、陆机。
三张 指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二陆三张 或作“三张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与张载、张协、张亢兄弟。
三阳 指晋代张载(孟阳)、张协(景阳)、张亢(季阳)。
二妙 指西晋书法家卫瓘、索靖。
二王 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三谢 指晋谢尚、谢奕、谢安,均以书法知名。
南北二玄 指晋谢玄、张玄之。
三杨 指晋杨骏、杨珧、杨济。
浔阳三隐 东晋隐居文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合称。
王谢 指晋王坦之、谢安,并为名士。
陶谢 指晋末诗人陶渊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颜谢 指南朝宋诗人颜延之、谢灵运。
三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云、谢惠连、齐诗人谢眺。
元嘉三大家 指南朝宋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大小谢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族弟谢惠连。
元嘉三大家 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京都三明 晋诸葛恢、荀凯、蔡漠均以道明为字,时称“京都三明”
顾陆 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宋画家陆探微
六朝画坛三画家 指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休鲍 指南朝宋诗人汤惠休、文学家鲍照。
鲍谢 指南朝宋鲍照、谢灵运。
鲍庾 指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
竟陵八友 指南朝齐齐文学家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均曾在竟陵王门下。
南朝三大藏书家 指王僧孺、沈约、任昉。
东海三何 指南朝东海三文人何思澄、何逊、何子朗。
徐庾 指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周文学家庾信。
阴何 指南朝文学家阴铿、何逊。
羊薄 指南朝书法家羊欣、薄绍之。
温邢 指北朝魏文学家温子升、齐文学家邢邵。
邢魏 指北朝齐文学家邢邵、魏休。
隋朝三帝 指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唐及五代
十八学士 唐太宗时十八个文人,即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唐初开国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叔宝。
风尘三侠 传说中的唐初三侠客,指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
唐初四大家 指唐初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禇遂良、薛稷。
大小欧阳 指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欧阳通父子。
大小尉迟 指画家尉迟跋质、尉迟乙僧父子。
房杜 指唐朝名相房玄龄、杜如晦。
开元三大士 指唐朝名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
佛教三大翻译家 指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之四位译经家。有二说:①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②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以后者更为佛学研究者所认可。
初唐四杰 指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杨 指王勃、杨炯,均工诗,名列“四杰”。
苏李 指初唐文学家苏味道、李峤。
文章四友 指初唐文学家杜审言、苏味道、李峤、崔融。
姚宋 指开元时名相姚崇、宋璟。
大小李将军 指唐朝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醉中八仙 一称饮中八仙,即贺知章、李琎、李适、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均善饮。
吴中四士 指贺知章、包融、张若虚、张旭。
沈宋 指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
燕许大手笔 指唐代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
王孟韦柳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为唐代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而发展成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
王孟 指王维、孟浩然。
王裴 指王维、裴迪,均工山水田园诗,且相友善,尝同居终南山,相互唱和。
王韦 指王维、韦应物,均工山水田园诗,恬淡清雅,风格别致。
韦柳 指韦应物、柳宗元。
韦刘 指韦应物、刘长卿,均工山水田园诗,有“五言双璧”、“韦刘诗派”之誉。
韦杜 指韦应物、杜甫,诗作皆本色天然。
韦孟 指韦应物、孟浩然,均以山水田园诗著名。
李杜 ①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②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
二李 指李白、李贺。
竹溪六逸 指唐代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唐代三大诗人 指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八家 指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韩愈、李商隐。
大小杜 又称老杜小杜,指杜甫、杜牧,均工诗。
高岑 指唐代诗人高适、岑参。
南阳三张 指南阳籍名人张衡、张仲景、张巡。
颜柳 指唐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
大柳舍人小柳舍人 指柳公权、柳璟,开成中同在翰林。
三绝 指唐李白诗歌、裴文剑舞及张旭草书。
萧李 指唐朝文学家萧颍士、李华。
颠张狂素 指唐朝书法家张旭、怀素,均擅草书。
大历十才子 指唐代宗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有多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的二种说法是:①姚合《极玄集》、《新唐书·卢纶传》、葛立方《韵语阳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王应麟《玉海》等: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②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卢纶、钱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发、皇甫曾、耿湋、李嘉佑。
韩马戴牛 指唐画家韩滉(善画马)、戴嵩(善画牛)。
郊岛(郊寒岛瘦) 指唐诗人孟郊、贾岛,均以苦吟著名。
二妙 或称“姚贾”,指贾岛、姚合,均擅五言律诗。
张王(乐府) 指唐诗人张籍、王建,皆擅乐府诗。
韩杜 指韩愈、杜甫。
韩孟 指唐文学家韩愈、诗人孟郊,二人文学主张相近,诗风亦相似。
韩柳 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同倡古文运动。
刘柳 指唐诗人刘禹锡、文学家柳宗元,二人相交甚笃。
刘白 指唐诗人刘禹锡、白居易,二人唱和甚多。
元白 指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唱和甚多,号“元和体”。
刘元白 指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均工诗。
香山九老 指唐诗人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姚贾 指唐诗人姚合、贾岛。
三十六体 唐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诗作齐名,三人均排行十六。
温李 指温庭筠、李商隐,作品皆绮丽精巧。
温韦 指晚唐词人温庭筠、韦庄,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
皮陆 指唐文学家皮日休、陆龟蒙。
三罗 指唐代诗人罗隐、罗邺、罗虬。
卢奇马怪 指唐诗人卢仝、马异。
随驾五都 唐僖宗避黄巢逃奔成都,王建、韩建、晋晖、张造、李师泰等五都头率兵入蜀,号“随驾五都”。
南唐二主 指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
董巨 指五代时南唐画家董源、宋画家巨然。
黄徐 指五代时后蜀画家黄筌、南唐画家徐熙,有“黄家富贵,徐煕野逸”之称。


五鬼 指北宋大臣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为人均奸邪险伪。
杨刘 指北宋文学家杨亿、诗人刘筠。
二宋 指北宋文学家宋庠、宋祁兄弟。
三苏 指宋代文学家苏洵及苏轼、苏辙父子。
二苏 ①指苏轼、苏辙兄弟,又称“大小苏”。②指苏舜元、苏舜钦兄弟。
苏黄 指北宋文学家苏轼、诗人黄庭坚。
苏辛 指北宋词人苏轼、南宋词人辛弃疾,均为豪放派代表。
苏米 指苏轼、米芾,均擅书,名列“宋四家”。
豪苏腻柳 指苏轼、柳永,苏轼之词豪放,柳永之词细腻。
大坡小坡 指苏轼、苏过父子。
文坛四大家 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苏梅 指北宋文学家苏舜钦、梅尧臣。
五子 指宋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二程 指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兄弟。
程朱 指程颢、程颐、朱熹。
六先生 指周敦颐(濂溪先生)、程颢(朋道先生)、程颐(仞川先生)、张载(横渠先生)、邵雍(谥康节)、司马光(涑水先生)。
二晏 指北宋晏殊、晏几道父子,皆以词名。
晏秦 指晏几道、秦观,词风皆深婉有致。
晏周 指晏殊、周邦彦。
周贺 指宋周邦彦、贺铸。
周姜 指周邦彦、姜夔,均工于音律,能自创新调,为格津词派代表。
周柳 指周邦彦、柳永,均工于音律,喜用长调,长于铺叙,好写艳情。
李杜 指宋代清官李韶、杜范。
三豪 指欧阳修、石延年、杜默。谓欧阳修为文豪,石延年为诗豪,杜默为歌豪。
欧苏 指欧阳修、苏轼。
欧梅 指欧阳修、梅尧臣,二人均不满宋初人沿袭晚唐诗风,志在复古。
欧晏 指欧阳修、晏殊。
欧秦 指欧阳修、秦观。
四贤一不肖 指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高若讷。
宋四家 指北宋书法家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
三擘 指北宋文坛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苏门六君子 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赝。
苏门四学士 指出于苏轼门下的诗人黄庭坚、词人秦观、文学家晁补之、诗人张耒。
柳七黄九 或作“黄九柳七”,指宋柳永、黄庭坚。柳永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黄秦 指黄庭坚、秦观。
秦七黄九 指秦观、黄庭坚。秦观排行第七,黄庭坚排行第九。
三曾 指曾巩、曾布、曾肇兄弟。
程门四大弟子 指北宋杨时、游酢、谢良佐、吕大临,均受业于二程。
六贼 指北宋末六大奸臣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
米薛 指北宋书法家米芾、薛绍彭。
大小米 指北宋画家米芾、南宋画家米友仁父子。
李郭 指北宋画家李代、郭熙。
济南二安 指李清照、辛弃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均济南人。
周柳 指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词家四宗 指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
词坛三绝 指周邦彦、姜夔、王沂孙。均工词。清人陈廷焯谓:“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
双白石 指黄景说、姜夔,皆号白石,工诗。
南宋四大画家 指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南宋四家 指南宋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
上饶二泉 指赵蕃(号章泉)、韩淲(号涧泉),均为江西派诗人。
三陆 指南宋学者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兄弟。
姜张 指南宋词人姜夔、张炎。
二窗 指南宋吴文英、周密,均工词。文英号梦窗,有《梦窗词》;密号草窗,有《草窗词》。
永嘉四灵 指南宋诗人徐照(号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号灵舒)、赵师秀(号灵秀),四人都是永嘉人,且字中均含“灵”字。
六君子 中国历史上共有六起“六君子”事件,其中有两起发生在南宋,分别是:①宋宁宗时,因右丞相赵汝愚受贵戚诬陷贬黜,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张道、林仲麟、蒋傅、徐范六人上书辩诬抗争,被充军五百里外,史称“六君子”。②宋理宗时,丁大全专制用事,太学生刘黻、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陈宗上书揭发丁的罪恶,时称“六君子”。
·······························

说行天下
朋友推荐的小说网站大全
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哦

⑨ 关于盆景的古诗词

值青春,正年少,雾里恩情,斜阳寒草。随云逐水,冷暖人情难惠让,回回首事,皆成昔答,蓬门苦读,弹指夏灭,壮志当争吵!西子红娘,纱衾鸳枕。一人觅影,两人孤寂,频添愁绪!拭泪眼,泯尘迹,满目凄凉休争议!山亦青,花亦好,空把芳魂耗。题素怨,断秋心,寂寥时节,水月镜花样。可堪獒比,枕上袖婉,空惆怅!迂夫今日,芙蓉作衣裳,何以谱华章?作者:苏轼年代:宋

热点内容
梅花一角钱硬币价格表 发布:2025-05-17 21:35:33 浏览:972
给兰花杀虫 发布:2025-05-17 21:20:10 浏览:722
北方盆栽杜鹃花 发布:2025-05-17 21:19:03 浏览:15
飞跃花卉板鞋 发布:2025-05-17 21:17:52 浏览:30
y双枝盆景 发布:2025-05-17 21:15:54 浏览:839
茶花弯枝 发布:2025-05-17 21:00:42 浏览:490
浪花一朵朵里向阳阳 发布:2025-05-17 20:55:17 浏览:778
听说荷花 发布:2025-05-17 20:50:41 浏览:945
盆栽小插件 发布:2025-05-17 20:50:28 浏览:835
花卉的作业 发布:2025-05-17 20:49:33 浏览: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