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狼骨

盆景狼骨

发布时间: 2023-05-07 12:06:13

① 室外养花有哪些品种

您好,适合室外栽培的花种有: 城市居民不可能每家每户都拥有一个小巧的庭院,也不可能都居住在一楼,有一个较好的养花小环境,更多的是在阳台上种养一些抗性较强的观赏植物,用以装点室内,改善生活环境,自我营造一种回归自然的氛围。 适于阳台上栽种的观赏植物,一类是比较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它们体表或角质层增生,或被有蜡质,或者植物体肉质肥厚、内含较多的汁液,或者叶片较小,转化成针刺状、极少蒸腾消耗水分,或者原产于干旱的沙漠地区、经得起风吹热烤,因而非常耐干旱,如铁树、仙人掌类(黄毛掌、山影拳、青锁龙、金琥、大轮柱、般若、鼠尾掌、珊瑚兄亮树)、马齿苋树、玉树、宝石花、石莲花、生石花、昙花、令箭荷花、叶仙人掌、长寿花等。还有蜡梅、迎春、石蒜、银苞芋、广东万年青、吊兰等,这些花卉一般在春季2至3周不浇水,不会致死,阳台栽种比较合适。还有一类是比较耐阳光曝晒和干热风的花卉种类,能接受全光照,并能抗短时间的超常高温,也适于作阳台(特别是高楼层阳台)的盆栽,如石榴、月季、榕树、棒兰、小叶女贞、龙舌兰、朱顶红、雀梅、柞木、榔榆、三角枫、水杨梅、黑松、刺柏、圆柏、龙柏、枸骨、冬青、黄荆、垂丝卫矛、寿桃、太阳花等。此外,茉莉、珠兰、五针松、米兰、一叶兰、佛手、玳玳、柠檬、橡皮树、龟背竹、春羽、山茶、鹅掌柴、南洋杉等,也可作稍低层的阳台盆栽,但应加强水分和遮荫管理。 (1)阳台盆栽花卉的繁殖 适于阳台盆栽的草花,如一串红、五彩椒、冬珊瑚、万寿菊、凤仙花、矮牵牛等,可于此时进行浅盆播种育苗。 如果采到了少量的文竹、君子兰种子,洗干净后,可先行在室内播种,待室外气温达15℃左右时,再搬到室外阳台上培育。 多肉植物如令箭荷花、昙花、玉树、宝石花、石莲花、马齿苋树、珊瑚树、青锁龙等,可于此时在室内用素沙或干净的沙壤土进行扦插,待春回气暖后再搬到阳台上。 用大花盆盛装疏松的沙壤土,或蛭石、珍珠岩等作扦插基质,在室内窗台边光线较好处扦插繁殖栀子、倒挂金钟、扶桑、三角梅、罗汉松、月季石榴、贴梗海棠、南天竹、瑞香、富贵籽等,但盆口要盖好塑料薄膜保湿。 在阳台上,嫁接五针松、锦松、梅花、寿桃、红枫、蜡梅等,要进行套袋保湿,否则不容易成活。 (2)阳台盆栽花卉的管理 1.防寒。大部分适于作阳台盆栽的观赏植物种类,3月份仍处在室内,在采取保温防寒、通风见光等措施的同时,对需换盆的植株应及时进行换盆。摆放在阳台上抗性较强的花木,应维持盆土不结冰,若盆土结冰易造成盆栽花木冻拔,不仅会影响植株当年的正常生长,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可采取就地搭棚保护或移入室内、棚内进行防寒保护。 2.修剪。对蜡梅、枸骨、冬青、黑松、五针松、罗汉松、三角枫、榔榆、雀梅、水杨梅、小叶女贞等树桩,可进行修剪整形,需造型的主干和枝条,可在3月份进行蟠扎造型,对2至3年未行换盆的植株,可进行换土;搁放在阳台上盆景,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度,可每隔3至5天浇水一次,并适当给予喷水。梅花、迎春、金钟、蜡梅、寿桃、山茶等,可于花后进行必要的整形修剪,促使其保持良好的株形,对植株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剪除感染了病虫的枝叶,进行销毁;对树桩上的干枯截面,可涂抹石硫合剂等作防腐处理。 3.预备性设施。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在阳台上砌一个小水池,上支硬板(水泥钢筋预制),利用水池蒸发码派生产的湿度,夏天在其上搁放一些比较喜空气湿润的花卉,如兰花类、龟背叶、绿巨人、小天使、富贵籽、南天竹等。其中的蓄水,用作浇花比较理想。 3月份还可趁盆花尚未出房前,先在阳台上搭好摆放盆花的阶梯架子,选好夏季支挂遮阳网的支撑点,一旦盆花出房遇到阳光过烈时,可很快将遮荫措施落实到位。 3月份还应准备好换盆羡模宽的培养土,备足各种肥料及农药等,以满足一年中阳台种花的需要。

② 蕨类花卉的种植方法,办公室的盆景

蕨类植物的盆栽是良好的室内装饰植物,可以点缀厅堂、几案等。可供室内装饰用的优质蕨类植物已非常多。茎上长满白灰色的绒毛,看似狼尾巴的“狼尾蕨”;有着浓绿的叶片、中空如巢的“鸟巢蕨”,好似少女柔软的头发的“铁线蕨”,没有花,依靠其不同的叶型、叶色、姿态的蕨类盆景日渐成为花卉市场“新宠”。但并不是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都适合于室内生长,应根据室内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种类。
室内环境因素对蕨类植物的生长影响很大。不同方位的房间采光时间和采光量有很大的差别,大多数蕨类生长喜欢散射光照。长期荫蔽条件和直晒对蕨类生长不利。盆栽蕨类在室内放置的位置根据不同的种类对光的需求不同作相应的调整和处理。室内的湿度通常是比较干燥,不适宜蕨类生长,因而要求经常进行叶面喷雾来增加湿度。一般选择那些耐一定干旱并能适应阴暗条件的种类,如肾蕨、巢蕨、贯众、凤尾蕨等。
办公室蕨类花卉参考栽培方式:
1.吊篮栽培
有些蕨类植物如巢蕨、槲蕨、崖姜蕨、鹿角蕨和肾蕨等,采用吊篮种植可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做吊篮的材料很多,如金属丝、塑料、硬木、陶瓷、树蕨的茎干以及椰壳都是很好的材料。金属丝制作吊篮应用最广,在篮的底部和周边铺上苔藓或棕榈皮,以便吊篮能够装足够植物生长的培养土,此培养土要求更好的通透性和较轻的重量。吊篮植物的浇水和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吊篮植物由于悬挂空中而极易干透,必须定时浇水喷雾以保持水分供应,栽培基质内应多掺加一些保水材料如苔藓等,也可将苔藓覆盖在基质表面以减少水分蒸发。垂吊在水池上方的植物由于空气湿度比较大,生长会更好。吊篮栽培一直以来备受家庭、办公室等格调高雅的场所所青睐。
2.瓶景栽培
利用玻璃容器或其他透明材料制作而成的“小温室”,容器内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可维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合于那些株型矮小,生长势缓慢且极具观赏价值的蕨类植物栽培。如膜蕨类、铁线蕨、粉背蕨、铁角蕨等,不适合栽植大型蕨类的小苗。栽培基质用盆栽混合土即可,种植前可施用少量基肥,如腐熟的饼肥。栽植后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缓苗,经常喷雾。湿度很快会达到平衡状态,以后的管理就是保持湿度适宜,防止容器内温度过高,经常打开盖通风换气来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以适宜植株生长。瓶景栽培的蕨类植物特别适用于家庭,即美观、富有生气,又清洁,方便养护。
蕨类植物的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多数蕨类植物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病虫危害也不可避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也要加以防治,以提高观赏效果。
一、侵染性病害 由病菌造成,使蕨类出现各种病斑,影响观赏。危害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线虫病、锈病、煤污病、猝倒病等。
1. 炭疽病。真菌病害,其特征是病斑处有粉红色黏状物,主要危害植株的嫩叶。被害部位开始在叶缘或叶尖呈水渍状圆形、近圆形的暗褐色小斑,而后逐渐由几个病斑扩大成不规则的斑块,颜色变为焦黄,有的病斑成云片状,边缘有浅红色晕圈,后期病斑中部变为灰白色,有许多微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死亡。波斯顿蕨柔软的生长点受这种病菌的侵害,顶端变成褐色,萎蔫,损害植物的商品外观。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腔在病叶上过冬,当温度升到20℃、相对湿度超过75%时开始发病,病菌借雨水传播,在25℃、湿度为80%~90%时蔓延迅速。防治:此病以预防为主,在新叶形成的梅雨季节和高温高湿季节应喷药预防。调节温室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叶片干燥,杜绝病株引入,彻底清除附近的病残体,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2~3次,能收到良好效果。有效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大生、利得可、施保克等杀菌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褐斑病。蕨类植物的褐斑病又叫叶斑病或叶枯病,常发生在叶片的顶端,受害叶片初期为圆形黑斑,后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中央灰黑色并有小黑点,此后病斑扩大迅速,叶片最后变成黑色干枯死亡。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落叶,春夏秋季均有可能发生,高温多湿季节易流行。防治:发现病株要立即隔离喷药,或剪除并集中焚烧,同时喷药保护。可采用50%多菌灵1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0倍波尔多液等药剂喷施防治。浇水过多或湿度过大,也易发生褐斑病。发病初期,可用50%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3. 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或根结线虫,病原物为白色线状两头尖的软体虫子。病株发生褐斑萎蔫,并逐渐枯死。多种温室蕨类植物受线虫的侵害,可由带红褐色或带黑色、从中肋延伸到叶沿的带线辨认出来。把一小片褐色斑块放入水中,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楚地看到小蠕虫在四处活动。防治:清除受害叶片,消除其生长条件,有利于减轻线虫的侵害。用10%克线磷、克线丹或25%丙线磷等杀虫剂,施药后覆盖新鲜黄土,灌少量水,可显着压低根结线虫虫口密度。也有用热水处理防治巢蕨的线虫侵害的,栽植前用43℃热水浸泡植株10~15分钟。
4. 锈病。锈病可发生在蕨类植物的翠云草等种类上,它每年3~4月在幼嫩叶基部反面叶脉上产生担孢子,侵入植株而产生性孢子器与锈孢子器。5月份叶面上散发淡黄色粉末状夏孢子,然后产生褐色的冬孢子,如果大量孢子器侵入植株,植株就会生长不良。防治: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3~4次,可取得一定效果。
5. 煤污病。蕨类植物的叶片被黑色霉菌的孢子和菌丝体覆盖,通常生长在介壳虫及其它刺吸式昆虫所分泌的蜜露上。应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以防治介壳虫及其它刺式昆虫。
6. 猝倒病。此种病害由两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使原叶体变软、发黑而解体,在播种繁殖蕨类植物时经常发生。应将蕨类植物孢子播种在用蒸汽消毒处理过的土壤上,或用地可松溶液浇灌处理土壤,也有助于抗御猝倒病。

二、生理性病害
1. 日灼病。多数蕨类喜温暖半阴,不耐强光,光强度以1000~6000Lx为宜。强烈光直射会使叶片干缩脱水,枯黄或焦边。防治方法:在半阴状态下,辅以2~3小时的阳光,可保持蕨叶常绿;已经焦边的蕨叶,除及时剪去保持叶片整齐外,应悉心养护,避免受到强烈光线的刺激。
2. 湿度失调。空气过于干燥,易造成叶片卷边,故春夏生长盛期需多浇水。但夏季蕨类栽培土既要保持湿润,又不能太湿,以免造成根系生长不良;秋末应控制浇水,保持稍湿润即可;越冬休眠期应减少喷水,以免烂叶。
3. 温度不适。①高温危害。大部分蕨类植物要求适温为18~25℃。盛夏短时的高温也会使蕨叶萎蔫、灼焦。因此,从4月下旬开始,要通过覆盖遮阳、地面洒水及通风措施来降低温度。②低温危害。铁线蕨等半耐寒蕨类要求气温不能低于5℃,下延三叉蕨、鸟巢蕨、瘤蕨等不耐寒蕨类则不能低于10℃。温度太低,叶片受伤害,引起萎蔫、变黑,甚至植株死亡。可采取覆盖、熏烟、多施暖性肥料等措施,保证安全越冬。
4. 营养不良。①缺素症。土壤中缺乏氮、钾、钙、镁、硫等元素,易造成蕨类生长发育异常。铁线蕨、银粉背蕨、矩圆石韦等喜钙蕨类,可在栽培土中掺入少量石灰、骨粉或碎蛋(贝)壳等。紫萁、狗脊蕨、鸟巢蕨、乌蕨等喜酸蕨类,应定期喷施0.1%~0.2%硫酸亚铁溶液或结合施肥浇矾肥水。②过剩症。主要指氮、磷、锰、硼等元素过剩。肥害严重时,可用冲水施救,具体做法是,将土疏松,用长流自来水进行半天冲洗,一般冲洗1~2次即可见效。生产上应注意施肥次数和肥料浓度,尽量使用肥效持久的农家肥,如厩肥、骨粉、饼肥、草木灰等,以保持蕨类旺盛生长。
三、常见虫害
蕨类植物的主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蛞蝓等。
1. 介壳虫。在多种介壳虫中,褐软蚧和夹桃蚧危害最为严重,其它蚧类较少见。介壳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叶片边缘或叶背面,其幼虫期很短,行动缓慢,当移动到叶背时,即开始结壳,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介壳虫繁殖速度较快,虫量较多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并引起植株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会枯黄死亡,同时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出现斑点,影响生长及观赏。雌成虫可连续生出幼介壳虫,幼虫两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初孵低龄若虫抗药性较差,此时是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没有特效药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注意检查,保持环境通风。在种植蕨类时,要控制叶面不要过湿,并经常检查叶片正反两面,虫害少量发生时可采取人工刷除;5月下旬为介壳虫孵化盛期,此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50%马拉硫磷、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马拉硫磷喷洒剂对爬行阶段的介壳虫极有效。反复喷洒烟碱及肥皂也能清除介壳虫侵害。虫害严重时,要将整片叶子剪掉并焚烧。少数蕨类对有机磷有过敏反应,施用前应先试验。还应注意和利用红霉菌等蚧类天敌。
2. 蚜虫。蚜虫常见的有黑色和绿色两种,通常出现在早春和夏初,常群居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为害时用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体内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另外,蚜虫的分泌物常招致各种霉菌的寄生,易产生煤污病。防治时,可先用肥皂水清洗,再喷施40%乐果或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2.5%鱼藤精1000~1500倍液、敌百虫1000倍液等防治。
3. 红蜘蛛。红蜘蛛为螨类,体积小,繁殖速度快,1年可繁殖10代左右。红蜘蛛用刺吸式口器吮吸蕨类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发黄。由于体形小,繁殖快,肉眼又较难发现,若防治不及时,危害会很严重。高温持续季节采用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50%氧化乐果1000倍液交替防治。
4. 蛞蝓。蛞蝓又称鼻涕虫,属腹足纲,蛞蝓科,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壳通常退化,外套膜被覆全背部。触角两对,第二对顶端生眼。肺孔开于体前右侧,身体能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初夏在树皮下及石下产白色的卵。蛞蝓是危害蕨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常藏匿在盆钵的内壁、底部漏水孔处,或植株的基部及土壤表面的覆盖物下,喜夜间出来活动,咬食蕨类植物的幼嫩枝叶。可在夜间22~23时喷施70~100倍的氨水进行防治,并可达到施肥的目的。也可采用人工捕捉。蛞蝓再生能力强,捕到的蛞蝓要丢到盐酸溶液中杀死。在温暖潮湿环境中,除蛞蝓外,还有蜗牛、鼠妇等小动物大量滋生,狂食蕨叶;蚯蚓则吞食蕨类幼根,使其生长停滞。可撒施灭蜗灵、蜗牛敌粉剂、密达杀螺或石灰,也可喷洒氨水、高浓度食盐水、硫酸铜等防治,还可实施人工捕杀。
四、藓类和地衣的危害
这些植物不会直接危害蕨类,但能对蕨类植物原叶体和小植株造成遮阳和影响。它们扩散速度快,能很快铺满地面,阻止水分和养分进入土壤,影响蕨类植物生长。处理办法:在播种孢子前用蒸馏水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土壤被其它孢子植株污染。另外,不干净的浇水用具也是污染源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和肥料,使蕨类植物的原叶体快速生长并成熟,以减少其它孢子植物的影响,是较好地避免危害的方法。

③ 跪求解。《天狼》的问题。作者刘学林

关于“天狼”,你都知道什么?以前我知道《哈利波特》里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还知道在天空上,天狼星是冬季夜空里最亮的恒星,还知道苏轼的一首词中有提到过“射天狼”这三个字。
现在我还知道有一本小说叫做《天狼》。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有一个十分有阴森气氛的题记,我摘取其中的一句话大家便会知道了——“有的房子倒塌了,有的房子没了房顶,只剩下木桩钉成的框架,遍地都是白森森的完整的骨骸骷髅,多是兽骨(似狼骨或狗骨),也有人骨,相压相叠,姿态各异。”是不是有一种恐怖小说的感觉?作者在题记中交呆了创作这部小说的缘由——原稿是由一位隐居深山老林中的“须发拖地状若枯树”的老人写就后因一偶然巧合交给作者的。想来想去,我越来越佩服作者刘学林,因为他能将一部常人看后甚至不知是何物的书稿经过数年的潜心研读编译后向读者呈现出一部气势恢宏,情感细腻的动物小说。
全书分为16章,基本上有三条线索贯穿全书——人,犬,狼。主要讲述了母狼珍珍一直在向杀死自己母亲、祖母、哥哥的猎人杜仲报仇,却因为警犬雪玉的存在而屡次失败。后来犬、狼都分别有了狗崽、狼仔,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男主人杜仲终未能幸免遇难,在我眼中,他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遇难使我感到悲伤,然而若是从狼族的角度思考就不是这样了——大仇终报,杜仲,你害死我的至亲,如此偿命也算便宜了你!这件事使得后来雪玉等犬类的复仇显得顺理成章,然而,复仇心切却并不意味着取得成功,李逵孤身闯入山中被害,侠客因为爱慕红狼血杜鹃而背叛犬族并因此被母亲雪玉亲自咬死……终于,在老主人也是杜仲的哥哥的杜伯以及曾被自己赶出家门的小狗小斑点的帮助下,雪玉相继杀死黄风、黑云以及死敌母狼独眼,大仇终报,然而她的五个孩子也只剩下白脖一只了,而狼类中仅存的山妖克服身体条件的尴尬以绝招“左式爪”战胜狼王魔鬼成为了新一代狼王。此时,小磊也长大了。显而易见的是,人狼之斗、犬狼之战将会继续在兰花坳中上演……


这是小山村里淳朴的一家人,男主人杜仲曾是猎人,女主人菊秀勤劳温柔,儿子小磊生龙活虎,女儿杏儿天真可爱。他们在这个原本静谧的小村庄里过着近乎于“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善良,不顾家中的拮据毫不犹豫地收留了流浪中的雪虎;他们勇敢,面对狼类的寻仇毫无惧色,反而勇敢地与雪玉等一同与狼斗争;他们淳朴,总是自给自足;他们充满孝心,不顾千里跋涉之苦毅然启程探望生病的母亲……他们身上展现的是原原本本的伟大的人性的光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矫情做作,他们,是大写的人,是人性本善的写照,是值得我们去感悟学习的高标!


一只大狗,五只小狗,都是那般忠诚,都是那般勇敢。它们将主人的安危置于自己的生死之上,正是因为它们的顽强与勇猛,狼类的一次又一次的复仇才均未得逞。雪玉,雪虎,不管叫什么名字,总带着一个“雪”字,不仅是因为它体白如雪,更因为如雪般明断是非,当侠客陷入对红狼血杜鹃的爱恋,最终导致主人杜仲惨遭杀害的悲剧后,她拒绝了侠客入山报仇的恳求,而是毅然决然的将其咬死,她说“什么错误都可以容忍和原谅,唯独不能容忍和原谅背叛,尤其是亲狗的背叛”,读到这个情节,我不由得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其中,是愤怒,是痛心,是失望,是无奈……在此我想说一说那只“小斑点”,它因生得瘦弱饱尝冷眼,后来更是因杜仲被害之时未能帮主人脱离险境而被母亲雪玉赶出家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小斑点儿漫无目的地走向漫漫的黑夜,走向茫茫的山野”,其凄凉胜过马致远诗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若它自始至终这般懦弱也便罢了,小斑点生命中浓浓的悲剧色彩便在于它在母亲雪玉遭遇险境时两次拼尽全力相救,最后一次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要知道,它那时已不再与雪玉有什么干系(因为它已被逐出家门),它完全不必如此,然而它没有考虑它自己的安危,反而先想到曾经的母亲……它的短暂的生命大半都在满腹的委屈和对母亲以及哥哥姐姐们的思念中度过,虽然上天并没有给它一个圆满的结局,但是它在它短暂的生命中却放出异彩,诠释了一条狗应有的价值!我想起一句诗“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大雪,深山,逝去……


长久以来,狼在我们的眼中不是阴险毒辣便是奸诈无比,然而本书却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带有任何作者的倾向的真正的狼群。在读完整本书后,我对狼的感受,大半竟是带着些许无奈——你说母狼独眼残忍,在害死杜仲之后竟还要有那样不堪入目的报复,不错,但是那正是最原始的狼性啊!狼的行为或许对于我们而言难以容忍,但是或许这便是它们的处事之道。在这本书中,狼被赋予了原始的色彩,母狼为了将对杜仲的仇恨刻骨铭心,竟不惜使自己变成独眼,狼便是这般残酷,甚至连对待自己也是如此。此外,狼的霸主思想也是在本书中一览无余,它们始终认定自己才是万物之王,在它们眼中,犬类是卑鄙的叛徒,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太极端了,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极端化,它们才会像我们所一直认定的那般残忍恶毒。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狼族也是有爱的,它们的爱简单却直接,反之亦然。红狼血杜鹃与白狗侠客的故事是最令我意外的——毕竟一狼一狗,而且它们彼此的母亲又是一对死敌,但它们却互相产生了爱慕之心。然而它们最终双双被各自的母亲处死,因为这种行为便算是背叛,对犬,对狼,都是如此。然而相传的白似雪,红似血的杜鹃花却是对它们超脱一切界限向往自由的精神的赞美。这个故事对我也有触动:人在世间,有些界线,是永远都不能越过的,否则,就如同越过雷池一般……
人性之光辉,犬性之忠诚,狼性之原始。
人之爱,犬之爱,狼之爱。
人,犬,狼。
刻骨铭心的恨,亘古不变的爱。

爱,终会将恨抹去,就如同将天空上层层的阴霾洗净,回归到一碧万顷。
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不可战胜的力量!

④ 狼榆盆景什么时候可以倒盆

榔榆树桩盆景换盆注意事项:

1.换盆时间


将树桩从盆晌者和中带土脱出,抖去全部泥土,然后放在水池中泡洗去根部的泥土和杂质,放温暖通风处稍晾干根部表面的水湿,然后对根部进行一次修剪和整理,短剪所有过长的根系,以栽植时植株根系不拳曲在盆中为准。


按树桩大小而定,使用原盆或换用稍大一些的盆栽植,可结合换盆,宴盯在栽植时进行适当提根处理,或配上雅石,制作成提根、露根式或附石式榔榆盆景。在盆底放些泡制过的动物骨块、蹄角片和10~20粒煮熟发酵过的黄豆作底肥,按树桩的造型扶正扶好植株,一边填土一边压实,使培养土与植株的根系充分接触。栽后对树桩上的枝干进行一次修剪。


栽植后,放于温暖、通风透光的地方养护,经15~20天嫌岁后,移到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养护。一般在定植后的当天不浇水,宜在1~2后,再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盆土见干见湿为好。每月浇施2~3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平时要加强养护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生长季节,适时进行摘心、摘芽和摘叶等,春末夏初和秋末至翌年春季萌芽前,各进行一次整形修剪,使树桩保持优美的艺术造型。

⑤ 卧室里适合摆放什么绿色小盆景

绿萝应该不会
适合养的植物:
仙人掌科:诸如金琥、麒麟掌、仙人球、仙人掌、龙骨。

净化空气指数:★★★★★

主要功能:吸收甲醛、乙醚等装修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吸收电脑辐射。

适合范围:刚刚装修过的居室、40平方米——150平方米客厅内。

养护方法:喜干旱、喜阳光,不易浇水太频,一个月——半个月浇一次水即可。

点评:仙人掌科类植物是最适合室内养植的,由于它可以吸收甲醛、乙醚等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24小时放氧,吸收电脑辐射,所以特别适合刚刚装修完的房间。摆放上可根据大小,选择40平方米——150平方米的客厅、书房。

百合科:吊兰、文竹等。

净花空气指数:★★★★★

适合范围:对居住面积没有限制。

主要功能:可消除屋内的甲醛污染。

养护方法:吊兰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寒,怕烈日暴晒。夏季高温时宜放在阴棚下或树荫下养护。

点评:吊兰、文竹被亲切地誉为居室中的“净化器”。

天南星科:龟背竹、春雨等观叶类植物。

净化空气指数:★★★★

适合范围:较大株的适合在单位、饭店做装点植物,小株可以放在客厅美化环境,最好不要放在卧室。

点评:冬季,市民开窗较少,不适合在屋内放置香气较浓的植物。像夜来香,如果放在室内,不仅会和人争夺氧气,还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容易造成呼吸系统过敏,以上三种观叶类植物均有利于吸收空气中有毒害气体。

乔木科:榕树、澳洲杉等观赏植物。

净化空气指数:★★★

适合范围:适合放置在宽敞的客厅里,或者做单位大厅的观赏盆景。

主要功能:吸收二氧化碳。

点评:由于澳洲杉是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放在居室里不必担心和人争氧。

散尾槐:被称为天然加湿器。

净化空气指数:★★★

适合范围:同澳洲杉。

主要功能: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点评:这种植物能够释放水蒸气,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比较适合冬季干燥的室内养植。

除了以上十种最近比较流行的花卉植物外,像常青藤、美人蕉、万年青等传统植物也有调节室内空气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在居室内栽种一些香气过浓的观花植物。例如,夹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洋绣球散发的微粒会使人皮肤过敏,发生瘙痒;郁金香的花朵有毒碱,过多接触易使人毛发脱落;松柏类花木散发出的油香,会影响人的食欲。

————————————————————
小心这些有毒的植物:
[夜来香]在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排出大量废气,长期将其摆放在客厅或卧室内,会引起人头昏、咳嗽,甚至失眠。

[郁金香]花中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中呆上两小时就会头昏脑胀,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有毛发脱落。

[夹竹桃]它的茎、叶乃至花朵都有毒。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夹竹桃苷,误食会中毒。 [水仙花]其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肠炎。叶和花的汁液可使皮肤红肿,特别当心不要把这种汁涂弄到眼睛里去。

[杜鹃花]黄色杜鹃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一品红]全株有毒,有白色乳汁刺激皮肤红肿,引起过敏性反应,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

马蹄莲]花有毒,内含大量草本钙结晶和生物碱等,误食会引起昏迷等中毒症状。

[虞美人]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尤以果实毒性最大,误食后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白花曼陀罗]原产于印度,近年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植株有毒,果实有剧毒。

[花叶万年青]花叶内含有草酸和天门冬素,误食后则会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肠肿痛,甚至伤害声带,使人变哑。

[南天竹]又名天竹,全株有毒,主要含天竹碱、天竹苷等,误食会引起全身抽搐、痉挛、昏迷等中毒症状。

[含羞草]内含有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者还会引起毛发脱落。

水仙花 : 人体一旦接触到水仙花叶和花的汁液,可导致皮肤红肿;如果这种汁液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去,那么后果更为严重。水仙花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

黄花夹竹桃:全株有毒,误食能引起流产、腹痛。

光棍树:茎干折断后,白色乳汁能使皮肤红肿,误入眼内能造成失明。

52种致癌植物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续随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假连翘、射干、鸢尾、银粉背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曼陀罗、三梭、红凤仙花、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⑥ 赞美红薯盆景的诗句

1. 关于红薯的诗句

2. 关于红薯诗句
关于红薯的诗句 1. 关于地瓜的古诗
1、《和陶酬刘柴桑》宋代:苏轼

原文: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译文:红薯与紫芋的芽墙在围墙的四周。山药和紫芽开花时放出类似幽兰的香气,夏天开放不与秋菊争霜。

2、《咏地瓜 其一》清代:徐宗勉

原文:

薯蓣登场共有年,栗薪无用架中田。

何曾守护劳王父,犹忆耘锄仰昔贤。

译文:地瓜在这一年登场了,木柴因为没有用而架在田里。何曾以前守护劳王的父亲,在锄地是起了昔日的圣贤。

3、《咏地瓜 其一》清代:黄化鲤

原文:

兽掌龙蹄并有名,匀匀禹甸种初成。

自从海外传嘉植,功用而今六谷争。

译文:和兽掌龙蹄一样有名,在地里均匀的种植。这是从海外传入的植物,现在的功用可以和六谷争。

4、《咏地瓜 其三》清代:黄化鲤

原文: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

译文:味道好像青门吃着却非常甘甜,满园的红色嫩芽探出头来。世间多少奇珍异果在它面前也自惭。

5、《海边耕》清代:洪繻

原文: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译文:在田地里锄草,耕地的时候是十旬九旬。夏天冒雨种地瓜,秋天的霜把芽都冻死了。
2. 关于红薯的诗歌
和陶酬刘柴桑【宋·苏轼】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宋·苏轼】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红薯打油诗【佚名】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颠倒他不颠,自有真情在心间.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若是身价早些贵,今生不怨埋沙碱地瓜【佚名】邻家刨红薯,赠我一篮筐。

豆秸火煨熟,赛板栗绵香。七律·红薯【佚名】原野土坡地几垄,披蓑带笠谷雨种。

绿叶玉茎阳光照,藤蔓根壮雨露浓。风暴雷电烈日烘,埋头挣扎泥下红。

苦难贫穷救命时,香沙充饥立大功。
3. 描写“红薯”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红薯”的诗句有

1.《和陶劝农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踪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2.《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年代: 宋 作者: 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3.《素羹》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

4.《游近村》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行历茶冈到药园,却从钓濑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萧散,不雨不晴天晏温。

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

参差灯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门。

5.《湖州行》

年代: 清 作者: 魏耕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6.《秋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白头韭美腌虀熟,赬尾鱼鲜斫鱠成。

却对盘餮三太息,老年一饱费经营。

7.《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8.《昔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9.《采药》

年代: 唐 作者: 王绩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10.《和张簿韵》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平昔志升车,年来但芒屦。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数。

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

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

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

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

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

三钟应昔志,一室固堪处。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为主。

野尽尽茅茨,山田多瘠卤。

菽粟工疗饥,薯蓣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从公公莫御。
4. 关于“番薯”的诗句有哪些
1. 《咏红薯》

元代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2. 《咏红薯》

祁恪林

红薯汤,红薯馍,

没有红薯不能活。

吃得口酸血不稠,

昔日红薯好处多!

3. 《七绝·咏红薯》

不似百芳春绚烂,只和藤叶共云霞。

寒来愿向炉中烤,一捧丹心到汝家。

4. 《咏地瓜》

蔓延垄亩绿峥嵘,

根入泥中系众生。

百卉邀功争宠闹,

薯君务实不求名。

5. 《华夏诗风》咏红薯

——刘福成

红薯一身皆为宝,

非常时期救百姓。

茎块熟生能充饥,

多余想法深加工。

叶蔓人畜均好菜,

干藤余渣再利用。

一年四季赐众生,

祖孙三代承恩情。
5. 赞美红薯的诗词
1、咏地瓜 其一

清代:徐宗勉

薯蓣登场共有年,栗薪无用架中田。何曾守护劳王父,犹忆耘锄仰昔贤。

交错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绵绵。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

译文:

薯种蓣麦登场共有年,栗薪没有用架中田。何曾守护慰劳王父,还记得从前的贤人除草锄抬头。

交错禾麻都唪唪,栽培根柢就绵绵。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

2、咏地瓜 其二

清代:徐宗勉

何堪薪桂米如珠,疐龁还留菜色无。篝满争如收黍稷,藤抽果尔敏蒲庐。

翻匙雪共齑成粉,切玉香同笋入厨。风雨调和疆场辟,苍生长饱海东隅。

译文:

怎么能像珍珠柴桂米,疐咬回去留面色无。点满争如收黍稷,藤条抽果你敏捷蒲房屋。

雪一起捣碎成粉翻匙,切玉香同笋进入厨房。风雨调和战场开辟,人类长饱海东隅。

3、咏地瓜 其一

清代:黄化鲤

兽掌龙蹄并有名,匀匀禹甸种初成。自从海外传嘉植,功用而今六谷争。

译文:野兽掌握龙蹄都有名字,均匀均匀禹甸种初成。从海外传俊,功效而现在六谷争夺。

4、薯米

清代:胡健

番薯当米度年华,鼓腹安闲海外家。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译文:

番薯在米度年华,鼓腹安闲海外家。正义的人不须劳累手指屈曲,将军什么事感慨量沙。

笑很香粳供给天府,喜都山芋唤地瓜。一个从岛角分别种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5、和陶酬刘柴桑

宋代:苏轼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不思马少游。

译文:

红色和紫色芽薯,远插墙四周。而且放幽兰春,不要争霜菊秋。

严冬在瓮盎,磊磊胜利农耕地。淇水上白玉延,能够再次经过这不,不想马少游。

(6)盆景狼骨扩展阅读: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番薯

关于红薯诗句 1. 关于红薯的诗歌
和陶酬刘柴桑【宋·苏轼】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宋·苏轼】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红薯打油诗【佚名】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人情颠倒他不颠,自有真情在心间.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若是身价早些贵,今生不怨埋沙碱地瓜【佚名】邻家刨红薯,赠我一篮筐。

豆秸火煨熟,赛板栗绵香。七律·红薯【佚名】原野土坡地几垄,披蓑带笠谷雨种。

绿叶玉茎阳光照,藤蔓根壮雨露浓。风暴雷电烈日烘,埋头挣扎泥下红。

苦难贫穷救命时,香沙充饥立大功。
2. 关于“番薯”的诗句有哪些
1. 《咏红薯》

元代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2. 《咏红薯》

祁恪林

红薯汤,红薯馍,

没有红薯不能活。

吃得口酸血不稠,

昔日红薯好处多!

3. 《七绝·咏红薯》

不似百芳春绚烂,只和藤叶共云霞。

寒来愿向炉中烤,一捧丹心到汝家。

4. 《咏地瓜》

蔓延垄亩绿峥嵘,

根入泥中系众生。

百卉邀功争宠闹,

薯君务实不求名。

5. 《华夏诗风》咏红薯

——刘福成

红薯一身皆为宝,

非常时期救百姓。

茎块熟生能充饥,

多余想法深加工。

叶蔓人畜均好菜,

干藤余渣再利用。

一年四季赐众生,

祖孙三代承恩情。
3. 描写“红薯”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红薯”的诗句有

1.《和陶劝农六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岂无良田,膴膴平陆。

兽踪交缔,鸟喙谐穆。

惊踪朝射,猛豨夜逐。

芋羹薯糜,以饱耆宿。

2.《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年代: 宋 作者: 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姜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3.《素羹》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毡芋凝酥敌少城,土薯割玉胜南京。

合和二物归藜糁,新法侬家骨董羹。

4.《游近村》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行历茶冈到药园,却从钓濑入樵村。

半衰半健意萧散,不雨不晴天晏温。

薯蓣傍篱寒引蔓,菖蒲络石瘦生根。

参差灯火茆檐晚,童稚相呼正候门。

5.《湖州行》

年代: 清 作者: 魏耕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6.《秋兴》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白头韭美腌虀熟,赬尾鱼鲜斫鱠成。

却对盘餮三太息,老年一饱费经营。

7.《过黎君郊居?一作:过黎子云新居?》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薯。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8.《昔游》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是时仓廪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君王无所惜,驾驭英雄材。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商山议得失,蜀主脱嫌猜。吕尚封国邑,傅说已盐梅。

景晏楚山深,水鹤去低回。庞公任本性,携子卧苍苔。

9.《采药》

年代: 唐 作者: 王绩

野情贪药饵,郊居倦蓬荜。青龙护道符,白犬游仙术。

腰镰戊己月,负锸庚辛日。时时断嶂遮,往往孤峰出。

行披葛仙经,坐检神农帙。龟蛇采二苓,赤白寻双术。

地冻根难尽,丛枯苗易失。从容肉作名,薯蓣膏成质。

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且复归去来,刀圭辅衰疾。

10.《和张簿韵》

年代: 宋 作者: 张嵲

平昔志升车,年来但芒屦。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逾数。

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

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

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

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

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

三钟应昔志,一室固堪处。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为主。

野尽尽茅茨,山田多瘠卤。

菽粟工疗饥,薯蓣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从公公莫御。
4. 关于地瓜的古诗
1、《和陶酬刘柴桑》宋代:苏轼

原文: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译文:红薯与紫芋的芽墙在围墙的四周。山药和紫芽开花时放出类似幽兰的香气,夏天开放不与秋菊争霜。

2、《咏地瓜 其一》清代:徐宗勉

原文:

薯蓣登场共有年,栗薪无用架中田。

何曾守护劳王父,犹忆耘锄仰昔贤。

译文:地瓜在这一年登场了,木柴因为没有用而架在田里。何曾以前守护劳王的父亲,在锄地是起了昔日的圣贤。

3、《咏地瓜 其一》清代:黄化鲤

原文:

兽掌龙蹄并有名,匀匀禹甸种初成。

自从海外传嘉植,功用而今六谷争。

译文:和兽掌龙蹄一样有名,在地里均匀的种植。这是从海外传入的植物,现在的功用可以和六谷争。

4、《咏地瓜 其三》清代:黄化鲤

原文:

味比青门食更甘,满园红种及时探。

世间多少奇珍果,无补饔飧也自惭。

译文:味道好像青门吃着却非常甘甜,满园的红色嫩芽探出头来。世间多少奇珍异果在它面前也自惭。

5、《海边耕》清代:洪繻

原文: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译文:在田地里锄草,耕地的时候是十旬九旬。夏天冒雨种地瓜,秋天的霜把芽都冻死了。
5. 赞美红薯的诗词
1、咏地瓜 其一

清代:徐宗勉

薯蓣登场共有年,栗薪无用架中田。何曾守护劳王父,犹忆耘锄仰昔贤。

交错禾麻皆唪唪,栽培根柢乃绵绵。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

译文:

薯种蓣麦登场共有年,栗薪没有用架中田。何曾守护慰劳王父,还记得从前的贤人除草锄抬头。

交错禾麻都唪唪,栽培根柢就绵绵。剥菹绝胜烹瓠叶,应补农书第一篇。

2、咏地瓜 其二

清代:徐宗勉

何堪薪桂米如珠,疐龁还留菜色无。篝满争如收黍稷,藤抽果尔敏蒲庐。

翻匙雪共齑成粉,切玉香同笋入厨。风雨调和疆场辟,苍生长饱海东隅。

译文:

怎么能像珍珠柴桂米,疐咬回去留面色无。点满争如收黍稷,藤条抽果你敏捷蒲房屋。

雪一起捣碎成粉翻匙,切玉香同笋进入厨房。风雨调和战场开辟,人类长饱海东隅。

3、咏地瓜 其一

清代:黄化鲤

兽掌龙蹄并有名,匀匀禹甸种初成。自从海外传嘉植,功用而今六谷争。

译文:野兽掌握龙蹄都有名字,均匀均匀禹甸种初成。从海外传俊,功效而现在六谷争夺。

4、薯米

清代:胡健

番薯当米度年华,鼓腹安闲海外家。义士不须劳指囷,将军何事慨量沙。

笑殊香粳供天府,喜并山芋唤地瓜。一自岛隅分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译文:

番薯在米度年华,鼓腹安闲海外家。正义的人不须劳累手指屈曲,将军什么事感慨量沙。

笑很香粳供给天府,喜都山芋唤地瓜。一个从岛角分别种植后,风流随处咏桃花。

5、和陶酬刘柴桑

宋代:苏轼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

不思马少游。

译文:

红色和紫色芽薯,远插墙四周。而且放幽兰春,不要争霜菊秋。

严冬在瓮盎,磊磊胜利农耕地。淇水上白玉延,能够再次经过这不,不想马少游。

(6)盆景狼骨扩展阅读:

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普遍认为,番薯的引入中国,源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明时,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

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陈氏引进番薯之事,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谈迁《枣林杂俎》等均有论及。

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彼时,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番薯

热点内容
大茶花基地 发布:2025-05-04 19:40:08 浏览:870
架向星空的桥情人节 发布:2025-05-04 19:38:36 浏览:554
木居盆栽 发布:2025-05-04 19:11:04 浏览:34
木兰花图片手绘 发布:2025-05-04 19:10:52 浏览:765
上海棠棣 发布:2025-05-04 19:09:21 浏览:250
从哪里下载樱花校园模拟器中文版 发布:2025-05-04 18:52:40 浏览:1000
樱花雪好听 发布:2025-05-04 18:48:22 浏览:664
青岛花艺学校 发布:2025-05-04 18:36:56 浏览:518
情人节送花图片大全 发布:2025-05-04 18:36:04 浏览:177
魅上樱花公主 发布:2025-05-04 18:30:05 浏览:936